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古印度文明有多少年历史

古印度文明有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3-01-31 14:37:54

⑴ 古印度至今又多少年历史,有什么有名的建筑

从哈拉巴文明起算,至少4300年历史,着名建筑如下:
1、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2、阿姆利则金庙是印度锡克教的最大一个寺庙,位于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市中心,整座金庙的建造共耗费750公斤黄金。这座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的建筑,风格典雅,造型优美,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肃穆庄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绚丽璀璨。
3、阿旃陀石窟,在绵延550多米的阿旃陀石窟里,大量的雕刻和壁画表现了佛教艺术历史以及古印度人民生活和帝王宫廷生活的画面。1983年,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4、莲花庙,又名巴哈伊寺,这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的建筑,以其壮观美丽着称,早已成为印度人的骄傲。作为德里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其巧妙设计成为这座寺庙的最大看点,莲花庙以其独特的魅力,多年来,以大海般的胸怀,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游客。
5、琥珀堡位于斋浦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于1592年。游客可骑大象上山参观。由于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称之为琥珀堡。
6、甘地陵,位于新德里东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陵园呈凹形,在陵园正中,静卧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个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样子,高约1米,长宽约3米。

⑵ 古印度文明产生的时间

古印度文明产生的时间是公元前2500年。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后被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了恒河流域文明。古印度人建立了严密的社会等级制度,创作了精美的绘画和雕塑。这块古老的土地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古代印度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最显着的特征是其宗教性。
古印度文明细分两部分来看:一是印度河流域产生的文明,另一就是恒河流域产生的文明。我们所说的古印度文明消失指的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消失,而恒河流域的文明则未消亡。印度的远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由于它的遗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所以通常称古印度文明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流域文明”。

⑶ 印度的历史有多长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着。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不 同分工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⑷ 印度历史有多少年呀

印度历史有5000年。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这个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存在时间有5000多年,比我们国家的文明时间还要长。不过古印度文明并不是一脉相承的,中断过,而且是中断过很多次。可以这样说,古印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外族入侵,改变的非常大。

印度5000年文化历史

印度文明最早开始于公元前5000年的哈拉帕文明,但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被西北外族雅利安人统治,形成了吠陀文化。吠陀后期,后来演变为印度16雄国,到公元前6世纪末,先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然后是欧洲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赶跑了波斯人,占领印度,历史虽然轰轰烈烈,却没有留下任何文献记录。

⑸ 印度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至今已经有大约5000年的历史了。

历史
印度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至今已经有大约5000年的历史了。来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部落在公元前1500年侵略了这里;他们与当地人的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Vedic culture)。此后,阿拉伯人在公元8世纪侵犯了这块土地,随后是12世纪到来的土耳其人,以及15世纪末到达此地的欧洲商人。

在击败了当地的莫卧儿帝国后,英国在19世纪成功地获得了印度全境的控制权,只有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而由莫罕达斯·甘地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终于为印度在1947年赢来了完全的独立。这块次大陆最终被分成“世俗”印度以及较小的回教国家巴基斯坦。

虽然印度的经济成就引人注目,她依然面临了多项挑战,例如与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冲突、人口膨胀、环境破坏、贫穷以及印度国内的种族以及宗教冲突。

公元前 2350~前1750年间,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又称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 。在吠陀时代晚期(约公元前1000~前600年)出现四大种姓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是为奴隶制萌芽。公元前6~前2世纪,为印度的佛陀时期,是继印度河文明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在此期间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 (即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公元前322年旃陀罗·笈多建立孔雀王朝 ,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约320~540年间,笈多王朝统治时期,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8世纪起 ,阿拉伯人开始入侵 ,1206年建立德里苏丹王国 ,引进了伊斯兰文化。1526年巴布尔建立莫卧儿帝国,统一了不同教派和民族,成为世界最强大国家之一。16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侵入印度,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757年印度在普拉西大战中溃败,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莫卧儿王朝结束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47年6月英总督蒙巴顿提出蒙巴顿方案 ,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 ,印度独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J.尼赫鲁出任总理 。尼赫鲁去世后 ,1966年他的女儿I.甘地夫人当选为国 大党领袖和总理 。1977年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M.德赛出任总理 。1980年I.甘地再任总理 ,1984年被暗杀。其长子R.甘地在同年大选中获胜,接任总理。1989年大选中国大党失利 ,R.甘地辞职 。同年12月 ,全国阵线领袖V.P.辛格组成印度独立后第一个少数派政府。1990年11月辛格政府倒台,人民党领袖钱德拉·谢卡尔在国大党支持下出任总理,组成较前政府地位更脆弱的极少数派政府。

1991年3月谢卡尔总理因失去国大党的支持 ,被迫辞职。6月国大党新主席P.V.N.拉奥组成政府 。1996年5月 ,拉奥领导的国大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宣布辞职。瓦吉帕伊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获胜。

1997年4月组成的新内阁是由人民党 、社会党、阿萨姆人民联盟、泰卢固之乡党、马哈拉施特拉戈曼塔克党、国大党(蒂瓦里派)和泰米尔马阿尼拉国大党等政党及无党派人士组成的联合政府。

政治
1950年生效的印度宪法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一个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议会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副总统为法定联邦院议长。1991年6月组成的政府,1993年进行改组 ,总理P.V.N.拉奥。1996年6月 ,印度人民党的高达赢得议会信任票 ,代替拉奥出任总理。1997年4月,I.K.古杰拉尔出任总理。1998年3月瓦杰帕伊再次被任命为总理。

主要政党有:①印度国民大会党(I.甘地派),简称国大党(英)。创立于1885年。②人民党,1988年成立。③印度人民党,1980年成立。④印度共产党, 1933年成立。⑤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1964年从印共分裂出来。

经济
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实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工业已有相当基础,重点是基础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高科技产品和高精尖技术发展较快,大部分工业品已实现自给。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 。农业吸收全印劳动力的70% ,产值占国内总值的38%。农业总产值占世界第四位。工业已逐渐形成较完整的体系,自给力较强,工业总产值在发展中国家中占第四位。近年来财政赤字、贸易逆差、外债负担、失业增加、通货膨胀等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货币单位印度卢比 ;汇率为31.38卢比兑1美元(1994)。

印度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煤 、铁矿石 、铝土 、铬铁矿、锰矿石、锌、铜、铅、石灰石、黄金、石油、天然气 。森林覆盖率约为20%。国营和私营企业产值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30%和60%。化工、冶金、电力设备、石化等重工业产品约占工业总产值的50%。纺织、食品、皮革、纸张等轻工产品约占27%。近年来电子、精密仪器、汽车、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4%。全国耕地面积约为1.41亿公顷 ,其中灌溉面积占32.8% 。为世界重要产棉国。80年代以后,服务业和旅游业以高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政府把旅游业列为发展重点。主要旅游点为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铁路也是印度最大的国营部门 。1992年铁路总长62571千米 ,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 。1991年公路总长204万千米 ,为世界最大公路网之一。有53家海运公司,其中30家承办远洋运输业务。孟买为全国最大港口。其他主要港口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科钦等。国际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国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4个国际机场。

印度历届政府推行进口替代战略,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主要进口石油及其制品 、珠宝原 料 、化工原料 、机电设备、钢铁等。主要出口:珠宝制品、成衣、机械及五金制品、化工制品等。印度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和香料产地。印度外贸最主要的地区为欧共体、亚太和北美。外国在印度最大投资国为英国,其次为美国。近年来,德国和日本投资日增。印度为世界主要受援国之一。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印度政府与他国双边贷款分别占外援总额的60%和40%。前者中的90%由世界银行集团提供。

军事
印度军队前身是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 。1947年印度 、巴基斯坦分治后 ,在此 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海 、陆、空三军。1978年创建了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印度公共洗衣场统 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 统 帅 ,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订、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实际执行者为三军各自的参谋长。陆、海、空三军兵力为126.5万 ,居世界第四位。实行募兵制,入伍年龄16~28岁,无统一服役期限。

文化教育
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 。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 、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 。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着名的大学有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等。

对外关系
印度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 。历届政府都强调不结盟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努力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关系,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随着冷战结束和国际形势剧变,政府调整了外交政策,在继续坚持不结盟运动方向的同时,强调其存在的现实意义,要求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优先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以保持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安全环境;重点加强同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争取引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保持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日益重视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合作交流。

印度与中国于1950年4月1日建交 。1962 年因印军越界,在边境发生大规模武 装冲突 。1976 年双方恢复互派大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两国领导人互访日增。中、印之间主要存在边界问题 。1989年6月至1993年6月 ,中 、印边界联合工作小组共举行 6 轮会谈 ,双方同意采取具体 措施维护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并签署了有关协定。

印度1947年与苏联建交 ,关系密切 。苏联解体后 ,印度承认前苏联15个共和国的独立,并大力开展与他们的交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自1947年印、巴分治开始即一直不睦,双方主要争端是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并于1948、1965和1971年3次爆发全面战争。1971年断交,1976年复交 ,80年代有所缓和 。同南亚邻 国 联系较多 ,但也存在着许多矛盾。1992 年2月印度总统进 一步表示要把加强同邻国的关系放在最优先位置。

⑹ 印度有多少年历史

China or India(中国和印度谁拥有更长的历史?),这个来自国外网友提出的话题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其实印度文明本身就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东南亚很多,至今仍能看到印度的影响。就连中国、日本、韩国都与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没有人会否认这些,一些名人也提过此事。

马克吐温:印度是人类的摇篮,人类语言的诞生地,历史之母、传说之母和传统之母。

胡适:印度在文化上支配并控制了中国2000年,这是在没有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

据君君查证,胡适先生原话是:中国花了一千年才逐渐走出印度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指的是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但是传到印度,就成了不费一兵一卒,就完成对中国2000年的文化支配,并被印度人日常引用。

根据资料显示,印度从来都不擅长记录自己的历史,他们经常依赖中国人,尼泊尔人和阿富汗人的编年史,他们对自己的中世纪早期历史知之甚少。而希腊人、波斯人和中国历史学家则会记录他们古老的历史故事。而商朝出现的第一批可破译的中国铭文(公元前1200年)和阿育王的诏书(公元前300年)之间,存在一千年的时间。这里必须要说,我们不应该把2个和2个文明混为一谈,对于2个文明来说,毫无疑问印度历史比中国悠久,但对于2个来说,那就是中国。因为现在居住在印度的人,并不是印度文明祖先的后代,但是中国人一直住在中国。

⑺ 文明古国分别拥有多少年的历史

古埃及文明开始于公元前5450年,公元前30年被罗马文明征服并取代(也有人认为结束于639年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被阿拉伯文明取代至今),拥有约五千年历史。

古巴比伦开始于前3500年左右,前539年被波斯文明取代,存在了3000年。

古代印度文明(哈拉巴文明)开始于前2500左右,前1500年,古代雅利安人入侵取代了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存在了1000年左右。我们熟悉的佛教和印度教等,都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后形成的。

中国文明前2500年左右形成,延续至今。

⑻ 古代印度历史的列表

古印度历史简述

多种姓的古印度文明

一、多分裂少统一的文明进程

自然环境 古印度的地理范围不限于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个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在古印度,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但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称印度河以东地域为印度,我国的《史记》和《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改称为“印度”。显然,这个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古印度三面环海,北背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所以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三角形半岛。其北部有平原,还有两条大河流域,即印度河和恒河,这对农业的发展有利。南部有高原,有富饶的森林和矿藏,这对手工业发展有利。由于次大陆地域辽阔,境内自然环境好,古印度人就用不着全力冒险向海洋挑战。

古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140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的祖先腊玛古猿在活动。旧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半岛的北部。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则遍布次大陆。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半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进入文明。因此,整个史前时代直到文明的出现,次大陆一直有居民活动。

居民 古印度可谓世界人种的大熔炉。主要有矮黑人、原始奥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等,说得确切些,就是三大人种(黄种、黑种、白种)都有,方言竟多达200种以上,所以古印度居民的构成比较复杂。

如果说中国文明是长期统一,短暂分裂的进程,那么,古印度文明则是多分裂少统一的发展趋势。纵观其文明进程,大致有如下几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1750年)。这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中心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地,故称“哈拉巴文化”。但这个文明是直到1921—1924年才被人们发现的,它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曾长期埋藏在地下不为人们所知。所以,1922年《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初版时,还认为古印度进入文明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的“后期吠陀时代”开始的。哈拉巴文化的发现,使古印度文明的时间一下子向前推进了1300年。

第二个时代是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600年)。这个时代又分为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1000年)和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两个阶段。所以分两个阶段是因为,辉煌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原因不明的毁灭后,古印度的历史近200模糊不清。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陆,但这些雅利安人是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人,所以在整个早期吠陀时代,即在公元前1500—1000年期间,古印度倒退到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时代。从公元前900年开始,雅利安人才进入文明,或者说古印度才第二次进入文明。学者们把公元前900—600年这段时期称之为后期吠陀时代。不过,这个时期的文明与哈拉巴文化相比,实在是个可怜虫。

第三个时代是列国时代(公元前600—400年)。有时也称“早期佛教时代”。这是古印度列国并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战国纷争,逐步为统一打基础的时代,其中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最为强大。此时,古印度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东移,即恒河流域成为文明中心,至于印度河流域,不仅失去重要地位,而且在公元前518年被波斯帝国占领,成为其一个行省。

第四个时代是孔雀帝国时代(公元前324—187年)。这是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时代和帝国,但统一者不是列国时代的强国摩揭陀,而是已失去重要地位的印度河流域的一位出身孔雀族的起义领袖。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后,印度河流域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但亚历山大一离开印度后,这里就爆发了起义,起义领袖旃陀罗笈多不仅赶走了亚历山大的守军,而且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了帝国。由列国并举到统一,一方面是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也有利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所以到帝国第三代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69—232年),帝国进入繁盛时代。但这个帝国维持了137年后,于公元前187年被巽伽王朝(公元前187—75年)代替,巽伽王朝已不是帝国,初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以后就成了偏安于摩揭陀的小朝廷。到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末帝被甘华所杀,但甘华王朝(公元前75—30年)既偏安,以不巩固,45年间有四个国王统治,平均一个国王统治11年。公元前30年,这个小朝廷也被南印度的一个小国安度罗给灭亡了。总之,孔雀帝国灭亡后,古印度的历史一是长期模糊不清;二是外族不断入侵。先后有大夏的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其中只有中国的大月氏人在古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稳固的政权。

第五个时代是贵霜帝国时代(公元1—3世纪)。贵霜帝国的建立者是居住在中国敦煌与祁连山一带的大月氏人的一支。公元前2世纪,游牧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西迁至中亚,进而占据大夏,逐渐从游牧转为以农业为主的生活,社会制度也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时曾到达此地。这时大月氏人分五个部落,酋长称“翕侯”,约在公元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公元15—65年)消灭其它翕侯,统一五部落,建立起贵霜国家。丘就却还向南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克什米尔地区,初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丘就却死后,其子闫膏珍(65—75年)继位,他又向南进兵印度,占领恒河流域。到第三代王迦腻色迦(78—102年)时,贵霜帝国进入盛期,都城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此时帝国地跨中亚和南亚,与罗马、安息、中国的东汉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的四大帝国。同时,在公元90年,贵霜派7万大军进攻驻守西域的班超,汉烟军人少,甚为惊恐,但班超利用贵霜军劳师远征,军粮不足之缺点,“收谷坚守”又派伏兵袭杀其向龟兹求援粮草的部队,迫使贵霜军退回葱岭以南,并与东汉保持和平关系。

迦腻色迦征战一生,扩大了帝国的版图,但也使百姓饱偿战争之苦,以至无法忍受他的扩张政策,所以当他卧病在床时,人们就用被子蒙住他,使他窒息而死。他死后,帝国开始衰落。到3世纪,帝国已分裂成若干小公国。古印度历史又进入模糊不清的阶段。直到4世纪笈多帝国的兴起。425年,贵霜在大夏的残余势力也被哑哒人(白匈奴)灭亡。

从以上几个时代不难看出,公元前2300年直到笈多帝国的兴起,古印度除了137年的孔雀帝国和近100年的贵霜帝国是统一强盛的帝国外,其余则都是诸国分裂时代。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时代。

二、失落的印度河文明

文明的发现 如前所述,1924年以前,学者们讲古印度文明的第一章是从吠陀时代开始的,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1921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河上游发现了哈拉巴遗址,1924年,他们又在下游发现了摩亨佐·达罗遗址。经科学测定,这是一些处在公元前2300—1750年的远古文明。比吠陀文明早出1千多年。印度传来的消息震动了当时全世界的学术界,因为这些遗址的文明程度不仅令人吃惊,而且使人们发现,吠陀文明简直是一个黑暗的大倒退时代。

文明的规模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是城市文明遗址,两城周长都有4.8公里以上,城市都是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其居民数各自约有35.000人。两城相距644公里,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都城。以后,考古学家们又陆续发现类似的大大小小的遗址数百处,其分布范围也不限于印度河流域,其地域比早期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址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显然,这是一个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文明时代,但也是一个被人们彻底遗忘的时代。如果说苏美尔文明还能从神话传说中找到影子的话,那么,印度河文明则连个神话传说的影子也没有。好在考古学家发现了它,使这些在地下长眠了3千多年的大大小小的遗址得以重见天日,也使我们能够了解其文明的大概情况。

文明的特点 印度河文明是青铜器文明。铜制的不仅有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也有镰刀、锯子、斧、凿、鱼钩等生产工具。农业是当时的重要生产部门,栽培的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蔬菜,在水源好的地方也种稻。此外还有椰枣、果树、棉花,所以印度是棉花的故乡。居民也从事畜牧业,驯养的动物有牛、猪、狗、驴等。家禽和鱼类也食用。

手工业比较发达。除青铜器外,也掌握了对金、银、铅、锡等金属加工技术,且热加工和冷加工已有较高水平,尤其是还会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制陶业和纺织业也有较高水平,如纺锤和纺轮在话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染缸的存在说明当时已掌握了纺织品的染色技术。陶器的坯由陶轮制成,再由陶窑烧制。陶窑设计也非常合理,火焰可烧到顶层。陶制品也有一些饰以图画精品。此外,手工艺品的制作也十分精美,如项链、戒指、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首饰,既有金银制品,也有象牙和宝石制品。印章是其特产,章上刻有文字和图案,文字约有四、五百个符号,这是进入文明的标志,但这些文字现在还没有释读通。

商业也很活跃。遗址中发现有印度河文明中心以外的东西,如印章在两河流域也有发现,同样,两河流域的圆形印章和金属制品在这些遗址中也有发现,这说明与两河流域有商业贸易往来。学者们认为,这种远程贸易是由海路进行的,印章也有船的图案。此外,遗址中还有石制的称锤,并有二进法和十进法,这说明其度量衡制度也

这个网址继续看,有七页http://www.xueshubook.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18&Page=1

⑼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距今年代多少

古巴比伦,约3900年
古埃及,约5100
古印度,约3700年
古中国,约3000年

⑽ 古印度的文明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古印度又称之为古巴比伦,他们也拥有不俗的 历史 文化 ,想知道他们的历程吗?下面是我分享的古印度的文明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古印度的文明发展历程介绍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
古印度历史发展情况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古代印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佛陀时期(前6~前2世纪):这个时期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孔雀王朝时期(前322~前185):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

入侵时期(公元前200~公元200):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巴克特里亚、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阎膏珍、迦腻色伽等,陆续侵入印度。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萨塔瓦哈纳时期(公元前100~公元200):萨塔瓦哈纳王国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 军事 统治。

笈多王朝(320~540):当时王权缩小,官职已经世袭,外贸不断萎缩,种姓种类和不可接触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庙里日益普遍。

北印度(606~647):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后的一个着名皇帝。当时,外贸萧条,货币短缺。政体沿袭发多,但更加分散。都城从华氏城迁曲女城,即从一外贸城市迁至一军政要地。戒日王死后,北印度表面统一的局面又告结束。

南印度(公元前200~公元750):在南印度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几个藩属,每个藩属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行政系统和收税机关。
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 自然 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 逻辑学 。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泰国,缅甸等。另外,在音乐、 舞蹈 、 雕刻 、 绘画 等方面,古印度也留下了不少珍贵遗产。
古印度灭亡原因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猜你感 兴趣 :

1. 古印度莫卧儿帝国历史

2. 古印度的历史

3. 古印度文明有哪些

4. 古印度文明

5. 古印度历史文化介绍大全

6. 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阅读全文

与古印度文明有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电烤盘做什么生意好 浏览:984
意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么 浏览:762
用什么软件和越南人沟通 浏览:114
在越南什么地方娶老婆靠谱 浏览:829
印度东进实力怎么样 浏览:690
鱿鱼须炒意大利面怎么做好吃 浏览:444
印尼语女朋友怎么说 浏览:742
中国联通怎么查看密码 浏览:109
三月份英国怎么穿衣 浏览:542
印度最大神石在哪里 浏览:164
印度币是怎么算的 浏览:635
伊朗签证为什么办不下来 浏览:791
英国垂耳兔大概多少钱 浏览:296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德国军队 浏览:932
伊朗人属于什么档次 浏览:596
意大利挂面是什么面做的 浏览:18
英国的天气最低多少度 浏览:856
100元在印尼能买什么 浏览:719
怎么拨打中国电话 浏览:516
意大利留学学音乐需要考什么 浏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