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瑜伽创始人叫什么

印度瑜伽创始人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02 21:04:32

㈠ 艾扬格瑜伽是什么意思

艾扬格瑜伽(Iyengar yoga)是由印度瑜伽大师艾扬格(B.K.S Iyengar)创立和教授的哈他瑜伽课程,并且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它非常注重人体正确的摆放,生理结构,骨胳肌肉的功能等,强调体位动作的精准,到位,讲究身心放空。

强调体位动作的精准,有矫正和恢复身体的效果,在练习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借助工具完成相应的体位练习,给人以安全感,更适合入门学习者和身体僵硬的人练习。练习者透过实际的练习和亲身的实践与规律的自修,来寻求体位法的意义。

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学院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吕萨先生评论说:“印度大师艾扬格的方法尤其适合初学者,身体僵硬者,受伤需要恢复者,因为它强调姿式的正确性,讲究在身体的正确摆放的情况下练习体位动作,并且可以使用工具来辅助完成。

很难想象如果哈他瑜珈中没有Iyengar的贡献会变成如何,尤其是在对每一体位法精确细节的解释及有系统的连接,他的研究进入到治疗的应用,其多阶层及精确严格的训练系统深深的影响后来的瑜伽师。”

在艾扬格瑜伽的课程里也有太阳致敬式,但并非安排在课程的开始,每一个课程在开始时或许都会有些不同,以避免制式化,即使是最基本的体位法,保持姿式的静止状态时也会比动能来的难度更高。

有利于矫正身体,恢复伤病,适合初学者、体弱入门者和身体僵硬的人群,同时也适合需要提高体位质量的练习者。 正因为艾扬格一生对体位的深入研究和亲自实践,才有了他对体位的精确和准确的认识,才能够产生治疗,纠正,矫正的功效。



㈡ SRI SRI瑜伽简介

诗丽诗丽瑜伽始终遵循吠陀上师的传承,创始人古儒吉重新点燃了瑜伽和静心的传统,并以一种与21世纪相关的形式提供给人们,除了恢复古代智慧,古儒吉还创造了改变个人和社会的新技术,其中包括净化呼吸法(SudarshanKriya),它已经帮助了数以百万的人们从压力中得到解脱,并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内心深藏的能量与宁静,在短短的37年里,他的课程和行动已经对155个国家超过3.7亿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Yoga一词源于梵文Yuj,意思是联合或结合。瑜伽是身体呼吸和心智的结合,是我们的存在每一个层面的和谐状态,瑜伽意味着和本我结合。

瑜伽这一不老的科学起源于古印度圣哲的深入探究和钻研,深入研究和静心的练习帮助他们达到了一种意识状态,一个更加快乐、更有意义的生活的奥秘就出现了,圣人把这种奥秘和神圣的知识称为瑜伽。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这种神圣知识的本质缩减为让身体扭转成难以想象的姿势,并将其贴上瑜伽的标签,但是像古儒吉说的,瑜伽不仅仅是运动和体位法,它是情感的融合,是精神的提升,带有神秘的元素,能让你看到超乎一切想象的东西。

瑜伽的知识可以在吠陀经和奥义书里找到,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最早是保持着口传知识的传统,只传授给杰出的人,从未被记录下来。瑜伽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大约是在奥义书里,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意义一样,瑜伽被看成是一种内心的旅程或意识的提升。

虽然瑜伽起源于印度,但瑜伽的知识超越了所有的宗教和文化,无论是科学的还是灵性的知识,无论其来源如何,应用都非常普遍。

瑜伽作为一个概念慢慢出现,在博伽梵歌中以及在《摩诃婆罗多》中都有详尽的提及,早于《摩诃婆罗多》和博伽梵歌,就有超过20种奥义书和Yoga经阐述了瑜伽是心智和最高意识的结合。虽然瑜伽在吠陀前期已在实行,但只是在古典时期,伟大的圣者帕坦伽利才将当时存在的瑜伽练习其意义以及相关知识组织并整理在瑜伽经中。

由于传统知识是口授相传的,所以吠陀前期可以说没有文字记载的版本。也正是因为这种神圣的典籍是用口授相传的,加上其教学的秘密性,以导致许多瑜伽技术失传,使这古老科学的起源也被深埋。

接下去按时间轴谈谈瑜伽在不同时期的定义。

吠陀时期的瑜伽

吠陀时期有四部重要的着作,让普通人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掌握最高知识。吠陀经是包括瑜伽在内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这个时期的瑜伽是由曾是苦行僧的吠陀圣人,通过普通民众以各种方式参加的宗教仪式和典礼来展现。

前古典时期瑜伽

前古典时期被认为是瑜伽历史和发展最富饶和最着名的时期,在此时期,奥义书和博伽梵歌被文字形式记载下来,瑜伽现在已经跨越了仪式范畴,从外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

瑜伽和瑜伽技术的参考资料可以在多部奥义书中找到。

在薄伽梵歌的关键章节中,克里希那神不仅告诉阿朱那同时也告诉了所有的人类,瑜伽是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回归到平静,还进一步阐述了瑜伽就是有技巧的行动,生活的技能,管理你的心智,处理你的情绪,瑜伽给你的行为和沟通带来了技巧。博伽梵歌阐述了智者瑜伽、奉爱瑜伽作为达到至高无上方法的理念。

古典时期瑜伽

古典时期最精彩的部分是圣者帕坦伽利的瑜伽经。除了包含瑜伽的各个方面外,其主要是确定了瑜伽的分支,它的提出是为了引领真诚的自由探寻者去往解脱,三摩地。巴坦伽利在瑜伽经中将瑜伽定义为是思想起伏的止息。

圣者Ved Vyasa还编写了一篇关于瑜伽经的非常重要的评论,叫做Yog Bhashya。这一时期见证了通过瑜伽练习清楚地阐释了其对心智的掌握带来的变化。这一时期见证了掌握心灵的过程,通过瑜伽练习清楚地阐明了这一点。

后古典时期的瑜伽

后古典时期这个时期强化了现有的瑜伽之道。如今存在的许多着作都是在这个时代。智慧瑜伽,奉爱瑜伽,哈他瑜伽,王者瑜伽这些瑜伽修行者在这个时期大力普及。

近代时期的瑜伽

近代时期这个时期吠檀多,奉爱瑜伽,哈他瑜伽进一步蓬勃发展。在当今时代,普通大众正重新以尊重的态度来看待瑜伽,并将其作为促进和维持健康的一种选择,许多伟大人物教导瑜伽,瑜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现代印度瑜伽大师古儒吉诗丽·诗丽诺威香卡创建了诗丽·诗丽瑜伽。诗丽诗丽瑜伽融入了吠陀传统—瑜伽的根源—并拥有悠久的传承上师,让不同年龄,能力,文化,宗教背景下的人们都能轻易理解瑜伽并将瑜伽应用到现代生活使用中去,超脱瑜伽垫的瑜伽体验和应用。古儒吉大师的愿景是为世界带来真正的瑜伽教育。古儒吉大师的瑜伽方式是简单的练习,服务和梵唱的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这种独特的方法能够使人茁壮的成长,使社会人性价值绽放,就像花蕾一样,人类的生命有绽放的潜力,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就是瑜伽。

瑜伽即是旅程,也是目标。正如所有的河流都通向海洋,瑜伽所有的道路都引领到本我的了悟。

㈢ 瑜伽是谁创造的

瑜伽术原产于古印度。它最初本是古代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为了实现解脱而采用的一种修持方式,后来这种方式也被佛教和耆那教所吸纳,故成为印度宗教特有的产物。“瑜伽”一词,来自于印度古代梵文,是梵文“yoga”的音译。此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500年的婆罗门教经典——《梨俱吠陀》中。在《梨俱吠陀》中,“瑜伽”的意思是指“轭”或“伽”(牛、马拉车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具有用轭或伽把“马与车连结在一起”的含义。后来,它的词义逐渐扩大,引申出两种事物相互“连接”、“结合”、“合一”、“化一”等义。最早把“瑜伽”一词与宗教的解脱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每个人的灵魂称之为“自我”,把宇宙的最高本体称为“梵”或“大我”,他们认为只要使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可实现人的解脱,而使两者结合的手段就是“瑜伽”。婆罗门教的经典《薄伽梵歌》对此做了明确的解释:“瑜伽就是促使个人灵魂(小我)与宇宙灵魂(梵或大我)结合化一的手段”。因此,“瑜伽”就成为婆罗门教的专有名词,特指使个人灵魂与梵或神相互结合的手段,即实现解脱的一种修行方式。“瑜伽”的思想和实践在印度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印度河文明。据考古发现,当时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就已开始从事瑜伽实践活动。在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的考古遗址上,曾出土一些石雕和印章,这些石雕和印章就刻有人进行瑜伽冥思和各种瑜伽坐法的图案。这说明,大约在5000年之前印度的先民就已有瑜伽活动了。为什么在印度会产生瑜伽呢?有人分析,这跟印度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印度那种高温炎热的气候下,人们在森林里通过瑜伽静心冥思、修心养性,对抵御酷暑湿热是绝对有益的。正如中国人所说的“心静自然凉”,这种方法深受印度古人喜爱是不难理解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原来居住在高加索和南欧草原一带的雅利安人开始南下,途径伊朗和阿富汗,侵入印度河流域并征服当地民族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原是游牧民族,侵占印度河流域后定居下来,他们一方面学习农耕知识,另一方面也大量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其中,他们把达罗毗荼人的瑜伽活动也吸收过来,作为实现自己宗教信仰的一种补充。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信仰的婆罗门教已经形成,当时出现的《梨俱吠陀》就是婆罗门教产生的标志。有关瑜伽的最早文字记载,已出现在《梨俱吠陀》中。《梨俱吠陀》虽然是一部赞美神灵的诗歌集,但其中有一首诗,专门描述了人通过瑜伽所获得的神奇智慧和力量。公元前7世纪以后,婆罗门教又涌现出一批探讨宇宙起源、人的本质、人与世界关系的哲学经典,统称奥义书。在奥义书中,婆罗门教的先哲们进一步发展瑜伽思想,并对瑜伽实践作了具体阐述。例如,《石氏奥义书》把瑜伽解释为“统制心和各种器官的活动”。《白驴奥义书》论述了瑜伽的各种行法,如身体的姿势、呼吸的调整、修习的场所和目的等。《慈氏奥义书》对瑜伽行法作了系统的分类,形成最初的“六支行法”。这六支行包括调息、制感、静虑、执持、观慧和三昧。此时,关于瑜伽的学说基本成形,它已成为婆罗门教的主要修持方式,其特点是通过对身体、感官和心思的控制,达到人与神、个人灵魂与宇宙本体相结合的神秘境界。公元前4世纪以后,进入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时代,瑜伽已在印度民间广为流行。《摩诃婆罗多》记载了许多有关瑜伽的内容,无论对身体修炼,还是对精神控制,都有生动的叙述。在这个时期,瑜伽的形式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瑜伽术。在《薄伽梵歌》中曾提到三种瑜伽:“智瑜伽”、“业瑜伽”和“信瑜伽”,此后又产生了“王瑜伽”。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瑜伽学说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名为“瑜伽派”,并且成为婆罗门教六大正统哲学流派之一。瑜伽派的创始人为波颠阇利 (Patajali),他所着的《瑜伽经》(Yoga-stra)是该派的主要经典。《瑜伽经》对以前的瑜伽方法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把它进一步理论化。这样,瑜伽学说就上升为一个既有完整理论,又有实践知识的系统哲学体系。4世纪以后,古代婆罗门教经过改革,出现了全新的面貌,人们把此后的婆罗门教称为“新婆罗门教”。我们今天所说的“印度教”,就是指这种“新婆罗门教”。在印度教的时代,瑜伽被各种教派广泛采纳,并出现了不少新的种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12世纪出现的“诃特瑜伽” (Hathayoga)。“诃特瑜伽”,意译为“力量瑜伽”。此种瑜伽的创始人为古罗俱商那特,着有《诃特瑜伽》和《护牛颂》等书。诃特瑜伽有几十种功法,测重于调息、坐法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训练。因此,它后来演化为一种体育锻炼的方式或保健体操,现在在欧美和我国流行的主要是这种瑜伽的现代版。

阅读全文

与印度瑜伽创始人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的大学有什么用 浏览:433
中国省界怎么记 浏览:609
中国支援伊朗有多少人 浏览:181
意大利的贝尔加莫在哪里 浏览:963
印尼苏拉威西肯达里怎么样 浏览:488
原油宝中国银行为什么要认 浏览:790
印尼客人喜欢吃什么菜 浏览:735
大卫塑像在意大利哪里 浏览:885
意大利怎么坐大巴 浏览:32
印尼林区有什么规划 浏览:693
意大利为什么崇拜狼 浏览:421
中国多少人在用海尔 浏览:105
目前坐什么飞机可以入境越南 浏览:750
意大利在哪里可以换欧元 浏览:142
伊朗在什么的北部 浏览:355
哪个国家会帮伊朗 浏览:495
越南总统有多少钱 浏览:78
意大利面和披萨哪个更难吃 浏览:206
伊朗人做生意为什么不收钱 浏览:851
意大利军团叫什么 浏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