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湿婆为什么叫大天
代表了湿婆在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湿婆,又被译为西瓦,这应该是不同时代、不同翻译人员导致的不同结果,其实就是个音译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事实上,在印度教经典中,湿婆还被称为大自在天,也称大天,这才是符合经义的翻译,代表了湿婆在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相关信息:
“湿婆”这个名字是在印度教时代出现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认为是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又译作“希瓦”,是仁慈的意思,象征着“昌盛”和“吉祥”,同时又象征着“毁灭”。
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拥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
② 印度湿婆神节,数万印度人跳入恒河沐浴,这个节日对于他们有何意义
传说湿婆神节是湿婆的生日,就像是西方的圣诞节,佛教的佛诞日,在印度教的传统观念当中,湿婆神节这一天向湿婆神诚心祷告,就能够获得湿婆神的赐福,从此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健康长寿,可以说湿婆神节寄托着印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印度人民对恒河虔诚的向往我们可以理解,也应该尊重,但是疫情当前,集体来到恒河沐浴,无疑会加重感染病毒的奉献,同时也会对恒河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不利于对恒河的保护。科学合理的保护恒河,或许更适合表达民众对恒河的热爱。过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③ 湿婆是印度的什么
湿婆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其他二神是维持之神毗尸奴、创造之神梵天),湿婆有几个老婆,出名的有雪山女神、难近母(难近母是印度教中最厉害的女神,曾经发狂把湿婆打倒踩在脚下);湿婆的儿子就是着名的战神象头神塞犍陀(他出生的时候本来是人头,后受一仙人诅咒头掉了,湿婆求梵天救他,梵天就让他把看到的第一头动物砍下头来接上,湿婆看到的是帝释天的坐骑大象,于是象头神就诞生了)。
近代随着印度教里对三大神的崇拜分化出湿婆教派、毗尸奴教派、梵天教派。梵天虽然是创造神,但其信仰力不及其他二位大神,这与梵天的个性及做与的许多让人不能接受的事有关。楼上师兄说得不错,林伽(男性生殖器)是湿婆的代表。
佛教产生后,吸收了三大神为其护法,湿婆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主人,也叫摩酰首罗天、大自在天王。
④ 湿婆所有的名称
在梨俱吠陀经(リグ.ヴェーダ、Rig-Veda)中是暴风神洛杜罗(ルドラ、Rudra)的别称。
舞蹈姿态的湿婆被称为Nataraja(ナタラージャ)
“跋伊罗婆”(Bhirava意为恐怖的杀戮者)。
湿婆又被印度人称为“尼拉坎陀”,意即青颈。
⑤ 湿婆为什么叫湿婆
“湿婆”这个名字是在印度教时代出现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认为是吠陀时代的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又译作“希瓦”,是仁慈的意思,象征着“昌盛”和“吉祥”,同时又象征着“毁灭”。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拥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湿婆的形象是一面三眼四臂,能够很方便地观照世界的每一部分。与衣着华贵的其他诸神相比,湿婆的打扮显得格格不入。其面貌威严英俊,肤色极浅,留着苦行者纷乱的蓝黑色长发,头顶装饰着恒河与弯月,脖颈上挂一串骷髅项链;上身半裸,下身围一条虎皮,身缠眼镜蛇,手持三叉戟和弓箭,游荡在鬼灵坟墓之间。当他露出恐怖之相时,宇宙诸生无不为之战栗。故被称为“鬼灵之主”。
湿婆这个名字是在印度教时代出现的,在印度湿婆象征着“昌盛”和“吉祥”,同时又象征着“毁灭”,而湿婆拥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所以叫湿婆。
更多关于湿婆为什么叫湿婆,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26815161560073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⑥ 大英博物馆展品分享:湿婆与雪山神女像
湿婆与雪山神女像
湿婆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他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备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的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
湿婆身边的这个叫雪山女王,是湿婆的第二任妻子。她的前世是湿婆的第一任妻子娑提,转世后仍然热恋湿婆,并有一段女追男的的苦恋故事。他们后来有了两个儿子塞腱陀和伽内什。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伺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
关于湿婆和雪山神女的浪漫爱情故事还在不停的演绎和传颂,美好的爱情故事寄托入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湿婆神
湿婆这个名字是在印度教时代出现的,依现存文献记载,西元二世纪。他的原型一般被认为是吠 陀时代的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是仁慈的意思,象征着昌盛和吉祥。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的装扮。遍身涂灰,发结锥髻,头戴一轮弯月,颈绕一条长蛇,胸挂一串骷髅,腰围一张虎皮,四手分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相关文化:湿婆节,湿婆舞蹈,湿婆神庙。
舞神
虽然毁灭神的名号听起来比较恐怖,但湿婆却是个多才多艺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称为舞神。
小吴哥的须弥山(图片由东东提供)
柬埔寨小吴哥的五座宝塔山代表着须弥山,在印度教信仰中,宇宙的中心是须弥山,须弥山上住着湿婆神!
湿婆神在尼泊尔收到人们的膜拜,在加德满都谷地到处可以见到湿婆神庙或供奉湿婆及其化身的寺庙,庙内的湿婆神和他的配偶女神站在楼上的窗户旁边,俯瞰着下面来往的行人。
本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泉州曾经多次发现元代湿婆教雕刻遗物200余方,近年来也屡有新发现!
备注:关于佛教和印度教
中国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这个观念已经被我们广泛熟知,但是印度人现在已经不再将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甚至你在印度几乎找不到佛教多少的印记。现在印度的信仰为印度教,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至少有三个主神。印度教有种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这是印度教和佛教的本质区别。
⑦ 印度主神故事湿婆是什么意思
古印度神话中的一切都围绕着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梵天 (Brahma):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梵天可以说是在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的印度同行。不过以中国人的观念而言这为创世神的模样实在是古怪:梵天通常被描绘成一个骑鹅的红皮肤老人,他身穿白袍,有四臂,手持《吠陀》和权杖,或一把匙子,或一串念珠,或一张弓,或一个水罐。梵天最显着的特征是他的四个头:传说梵天原来只有一个头,后来耐不住寂寞的梵天从自己的身体上创造了一个女伴,并疯狂地爱上了她。这位端庄的姑娘被梵天炽热的目光看得局促不安,便走开以躲避他的凝视。但无论她躲到他的右边、左边和背后,他都在每个方向长出一个新的头。最后她升上天空,但那里又出现了第五个头注视着她——这样说起来梵天大人的造型有点像《变形金刚》里的五面怪,但最后容易冲动的热血青年湿婆砍掉了梵天的第五个头。
毗湿奴 (Vishnu):毗湿奴这个名字也译为妙毗天,他在佛教称为那罗延天,由此也可见证古印度神话对于佛教的影响之深。由于世界已经被创造,所以梵天无可奈何的退居二线——古印度人本能地对能庇护自己的守护神毗湿奴更感兴趣,连梵天的十种形状都被挪去充当毗湿奴的化身。作为保护神的毗湿奴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保护和维持着宇宙和宇宙秩序。毗湿奴被描绘成一个蓝皮肤、穿皇袍的英俊青年。他有四臂:一手持法螺;第二只手持一件轮宝即铁盘状武器;第三只手持一根权杖;第四只手持一朵莲花。作为保护者的毗湿奴会化身下凡以匡扶正义、消灭邪恶并建立法治。所以他有很多化身,如鱼、龟、野猪、人狮和侏儒等。随着毗湿奴的地位逐渐上升,最后竟然连梵天的创世神地位都受到了冲击——每一次世界毁灭以后的再生过程首先是从沉睡的毗湿奴的肚脐中长出莲花,梵天出现在莲花中然后再开始创造工作。
毗湿奴最有名的一个传说是关于长生甘露的。
湿婆(Shiva):虽然湿婆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创造和毁灭之神,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佛教中的大自在天,这有点如伊斯兰教义中也承认耶稣一样的有趣。作为破坏神的湿婆负责在旧时代结束时毁灭世界以便为新世界的再生做准备,而他毁天灭地的伟大力量据说来自于来自于刻苦修炼瑜伽。神话中的湿婆皮肤白皙,有着蓝色喉咙,五个面孔,四条手臂和三只眼睛。对于年轻一代的读者而言,日本国宝级漫画家高田裕三的《3X3只眼》中那位鬼眼王湿婆可能更令他们有熟悉的感觉吧?湿婆的第三只眼睛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当湿婆用它盯住敌人时,它能喷火烧死他们。在宇宙周期性的毁灭之际,他用这只眼睛杀死所有神和其他生物。他另外的武器还有一柄称作比那卡的三叉戟,是闪电的象征,标志着湿婆是风暴之神;有一口剑;一张称作阿贾伽瓦的弓和一根底端有一个骷髅的棍棒,被称作卡特万伽。另外的武器是三条蛇,它们缠在他身上,能飞快地冲向敌人:一条蛇缠在他束起的头发中,在他的头上扬起头兜;一条蛇缠在他的肩上或颈上;另一条蛇构成他的圣线。除了这些武器之外,湿婆的大部分状貌特征都强调此神凶暴的方面,这些特征包括他的蛇作的头饰和骷髅的项链,伴随他的公牛南迪或者是南迪的新月形标志虽然破坏神的名号很恐怖,但湿婆却是个多才多艺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被尊称为“舞王”。湿婆是是节奏之神,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分别属于女性式的软舞或柔舞和男性式的刚舞或健舞两大类型。湿婆在欢乐与悲哀时喜欢跳舞,或是独自跳舞,或是与他的妻子黛维一起跳舞。舞蹈既象征着湿婆的荣耀,也象征着宇宙的永恒运动,运动是为了使宇宙不朽。但是在一个旧时代结束时,他通过跳坦达瓦之舞完成世界的毁灭并使之合并到世界精神之中。会跳舞的湿婆还是生殖之神,古印度人的生儿育女都要劳烦湿婆大人的神力护佑。
虽然在形式上古印度神话的三大主神同等受尊敬,但湿婆被认为是力量最强大的神,他作为毁灭者的活动实质上相当于梵天作为创造者的活动。有一个这样的神话讲到毗湿奴与梵天陷入了他们谁更值得崇敬的争论。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面前出现了一根火柱,熊熊大火好象要烧毁宇宙。两位大神见状大惊失色,都决定应当去寻找火柱的来源。于是毗湿奴变成一头巨大的野猪,顺着柱子向下追寻了1千年;梵天变成一只迅飞的天鹅,顺着柱子向上追寻了1千年。但是他们都没有到达柱子的尽头,于是又回来了。当他们疲惫不堪的回到他们出发的地方相见时,湿婆出现在他们面前;此刻他们才发现这根柱子原来是湿婆的林伽,于是就把湿婆奉为最伟大最值得崇敬的神。
湿婆有一个妻子,帕瓦蒂(pravati), 他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战神鸠摩罗,就是他打败了那位糊涂焚天造就的无敌阿修罗王,还有一位是象头人身的智慧之神迦内什。
关于湿婆的有趣传说还有几个,其中一个是关于他儿子迦内什的。据说有一次迦内什的母亲帕瓦蒂要沐浴,于是就让迦内什在门口守着谁也不许进来。这时候湿婆回来了,迦内什这笨蛋连自己的父亲也挡在了门外,湿婆于是一怒之下又(汗,多少次了……)拔刀咔嚓一下把自己儿子的脑袋砍掉了。帕瓦蒂出来后大吃一惊,这时候湿婆才知道真相,可是儿子的头早被他不知道扔哪里去了。于是他对老婆说,你拿着刀子出门去,然后把见到的第一个动物的头给砍回来。帕瓦蒂出门没多远就遇到了一头大象,于是就把象头砍了回来,湿婆把象头安在自己儿子的头上,从此,可怜的迦内什就顶着个象脑袋了
湿婆应该是三大主神中,最痴情的一个,他和他第一个老婆沙蒂的爱情故事最让人感动。帕瓦蒂是沙蒂死后的转生。
印度神话的三个主神里边,也许只有毗湿奴是没有作过错事的神,他是那么的完美,以至于都不可爱了……不过这也许跟毗湿奴在印度神话中成型较晚有关。梵天早在雅力安人进入印度前的传说中就已经存在了,而湿婆本身虽然在传说中出现得最晚,但是在印度人早期的神话中就出现过类似的神,后来的湿婆实际上是早期的几个类似神的混合体,所以梵天与湿婆身上都有很深的原始宗教神灵的两面性和复杂性,而毗湿奴的大部分传说则是在宗教比较成熟的时期才开始出现的,随着毗湿奴教派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位大神在众神中间的地位也相应的提高了,甚至融合了一些早期传说中其他英雄的事迹(这也许就是他的称号和化身特别多的原因)。
⑧ 湿神婆发怒湿什么意思
湿神婆是印度的神祗。意思就是神发怒。
⑨ 印度三大主神之湿婆的由来是什么
湿婆为印度教毁灭之神,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湿婆的形象被描绘成三眼四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又叫乌玛,光明、美丽)。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着的母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
⑩ 传说中的湿婆大天竟然是佛教的守护神,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自在天,住在色界之顶,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在三千界中得大自在,故有此称。在印度教神话中则为湿婆。湿婆是毁灭之神与创生之神,又是苦行与舞蹈之神。持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器物,浑身涂灰,颈上绕着蛇,骑乘大白牛。据说他有极大的力量,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出神火烧毁一切,还能主宰人间的一切悲喜荣辱。
佛教亦将此神吸纳进来作为自己的守护神,因为他的成佛因缘还未成熟,所以扮演着护持佛法的角色。在佛教中,他居于色界之顶,因其居处不同,而有大自在天、商羯罗天、伊舍那天等种种名称。他是护世八方天和十二天之一,守护在东北方。
在印度教中,大自在天被视为世界最高位的神,是宇宙世界的创造者。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后,成为居住在色究竟天的圣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视为是位居法云地的圣者。另有人将自在天与大自在天视为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