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和印度的改革特点分别有哪些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人口大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印度学术界爱把中国作为重要参照对象来研究印度经济,我国学术界对中印综合国力比较也情有独钟。本文不仅对比两国经济状况,还把两国纳入全球坐标中衡量,着重比较两国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基础设施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我们选择一些指标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国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人均用电量,1997 年中国为714 KWH牗千瓦小时牍,印度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国电力生产占世界比重为8.2%,印度只占3.47%。电力系统的损耗在1997 年中国8%,印度却高达18%。中国在1998 年拥有电话主线70条,印度只有22条,1997 年中国电话装机等待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状况极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与机场设施陈旧,交通运输极端落后,能源严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础设施的滞后影响了外国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领先的优势十分明显。资本资源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储蓄与投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中国在1997-1999 年期间国内总储蓄GDP的比例为42.5%,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别是20.3%、23.9%。中国在1990-1999 年期间国内总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占GDP的比例是22.9%,印度为33.7%,1995 年中国资本市场占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为0.71%,而1998 年中国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仅为1.73%,印度占1.74%,1998 年中国升至9.4%,印度为2.5%,1998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38.9%、投资率为37.4%,印度分别为22.4%、22.7%。可见,无论是国内储蓄率或投资率,还是在世界资本资源中的地位,中国比印度高得多,这也是造成中印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资本市场历史比中国早,但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也超过了印度。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G NP 牗国民生产总值牍、 GDP牗国内生产总值牍与G NI牗国民总收入牍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首先,看GNP:据世界银行《2000�2001 世界发展报告》数据,中国1999 年 GNP 为9802 亿美元,在参与排序的206个国家与地区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购买力平价牗 PPP牍计算中国的GNP则高达41122 亿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为4422 亿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计算印度GNP为21441 亿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再看 GDP :2000 年中国GDP总量为1.08 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达4794.04 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计算GDP,2000 年中国GDP为49660 亿美元,印度为24320 亿美元。2001 年中国人均G DP 牗 PPP牍为4329 美元,印度为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3%,印度为6%。经济总量比较我国领先,两国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国依然占有优势。产业结构通过比较两国的产业结构构成,可发现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1970 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38%与28%,印度则分别为45%、22%和33%,这一期间印度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比重太小,第三产业比重两国接近。1998 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分别是18.4%、48.7%、32.9%,印度各占29.3%、24.7%、45.9%,而世界产业构成为5%、34%、61%,我国第一、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小,印度第一产业比例太大,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重比我国大,但比世界水平低,两国产业结构都存在不合理之处,都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各产业发展速度看我国要快于印度,我国农业与工业总产值的规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对外开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于对外国投资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很小,1992 年以来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积极鼓励外国投资,不断放宽对外国投资者限制,外国投资发展很快,外国直接投资从1990 —1991 年度的0.91 亿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亿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达59.25 亿美元,证券投资从1990-1991 年度的0.06 亿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亿美元,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1998 —1999 年度为负0.61 亿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亿美元,证券投资流入规模在大部分年度大于直接投资。就外贸、外资发展比较而言,无论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我国占有绝对优势,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据《经济学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标,1993 —1997 年期间年均变化率印度仅为2%,我国为7%,中国对外开放度远胜于印度,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竞争力牗一牍 IMD 国际竞争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是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权威机构,每年根据国内经济状况、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等方面指标体系对参评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推出《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在IMD竞争力排名中处中游,但与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间名次不断上升,1999 —2001 年间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两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两年为周期上下摇摆,在38-42 之间徘徊。IMD竞争力排名说明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比印度强。两国都需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牗二牍 WEF 全球竞争力中印比较根据美国竞争力委员会1999 年对56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国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创新因子指标排在45,印度为37,其中上游创新能力牗由研究开发投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素质、科研机构的质量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决定牍我国与印度几乎平起平坐,我国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创新能力牗申请专利的数衡量牍我国比印度要弱,下游创新因子排名我国为48、印度37。我国上游创新能力与下游创新能力脱节,说明我国创新成果商业运作不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通道不畅。中国经济的微观竞争力落后于宏观竞争力,微观竞争力与印度相比也落下风。除1998 年外印度历年名次好过中国,但到2002 年两国差距在缩小,中国只比印度低一位。当前竞争力指标是建立在微观竞争力指标基础上,旨在区分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衡量人均GDP水平来考察当前经济成就。中国当前竞争力与印度相比落后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2001 年公司运作与战略排名中国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业环境质量比较中国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业环境质量方面我国处于劣势。这反映了我国企业运行的商业环境有待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偏低,企业运营方式与发展战略不够成熟。2002 年我国商业运作环境有所改观,上升到38。国民财富的增长,归根结底依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才能实现人均GDP的快速增长。牗三牍 GITRR 信息技术中印竞争力在网络就绪、网络应用构成与可行因素构成这3项指标排名印度都领先于我国。网络就绪指标中国64、印度54。网络应用构成指标我国到70位、印度60。可行因素构成排名中国第56位、印度49位。在次级指标方面,我国只在信息基础设施、商业与经济环境、ICT机会与社会投入3个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件、软件与支持、网络接入、网络政策、网络社会、网络学习、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方面排名都落后于印度,特别是硬件、软件与支持、ICT政策、网络学习方面名次悬殊很大,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与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软件业印度遥遥领先于我国,印度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大国,2000 年软件出口额达80亿美元。近几年信息技术产业托起了印度牛市,预计2008 年印度软件业产值870亿美元,出口达500亿美元,软件业成为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国软件出口还微不足道。中国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印度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两国经济结构都须进一步调整,都须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的竞争力我国整体占优,但经济创造力竞争力我国不及印度,微观竞争力印度强于中国,信息技术竞争力印度优势明显,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比印度大。
2. 中国印度地理特征异同是什么
中国印度地理特征异同
相同点:中国和印度都属于亚洲,都属北半球、东半球.均为海陆兼备的国家。高原、平原、山地都有分布。
不同点:中国属东亚,印度属南亚.印度纬度低,中国纬度高于印度,印度在中国的东南边,
3. 印度与中国相似的地理特征有哪些
自然特征:高原广布,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季风气候显着,水旱灾害频繁,
人文地理特征:都是人口大国,城乡差异大,人均资源少.
印度与中国有许多特点相似,但也有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印度是一个民族单一的国家
B.中国易发水旱灾害,印度水旱灾害少
C.中国的种植业发达,印度的畜牧业发达
D.中国的耕地面积比重小,而印度的耕地面积广大
A、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印度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故本选项错误;
B、因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印度易发水旱灾害,故本选项错误;
C、中国的种植业不发达,印度的畜牧业也不发达,故本选项错误;
D、中国的耕地面积比重小,而印度的耕地面积广大,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4. 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有什么特点
说说印度吧,印度是人口大国,地区军事强国、经济大国,和中国都很像。
但是印度社会存在先天不足。人种结构特异,自古存在人种歧视,白人,黄人,棕人,黑人。民族数量众多但又缺少强有力的、绝对多数的核心民族统筹,社会凝聚力差一些。国内矛盾优先集中在人种对抗而不是政党之争。而且过去长期的殖民奴役,骨子里摆脱不了国外势力的干涉,简言就是散沙。政治经济军事都严重依赖新老东家。缺少了强有力地政权自上而下,群众又没有自下而上的能力,整个国家难作为。
5. 印度、巴西、中国、俄罗斯有何共同和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
印度位于北半球,有热带,高山等气候,除高山外,其余地方终年炎热,平原广布,地势平坦
俄罗斯位于北半球高纬度,有高山,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有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等,疆域广阔,跨进度100多度,横跨亚欧,夏季暖和,冬季寒冷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地势成阶梯状,分3级,第一级为青藏高原,第二级与第一级分界线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三级为平原,与第二级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脉,巫山 雪峰山,有东北 华北 长三角 珠三角等沿海平原,有四川,塔里木,准仡尔 柴达木 吐鲁番等盆地,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的高原,有黄土,内蒙古,云贵高原
推荐于 2016-10-14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研究生申请留学俄罗斯 俄罗斯在职硕士留学费用大全
研究生申请留学俄罗斯 俄罗斯硕在职士留学招生,在线解答俄罗斯硕士留学费用+申请条件+热门专业等问题,专科及以上均可申请,点击查看2020俄罗斯硕士留学招生详情...
北京圆之梦创富教育..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一道高中地理题,有关南北美洲
用a代表北美洲,b代表南美洲. 1.经度:a在80W--180,b在40W--80W. 2.地形:a是东部是山地,中部平原西部山地,b是高原平原山地相间分布 3.气候: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大;b以湿热气候为主,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地形和纬度对气候的影响较大 4.河流湖泊:a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冰川作用形成;b亚欧大陆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5.人口:a是外来移民为主白人占80%以上,当地居民以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为主;b是混世魔王血种人为主种族复杂 6.语言:a以英语为主,b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 7.经济:a经济发达;b以初级产品为主,发展中的确民族经济
9 浏览1034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您好 都是金砖国家 也是金砖国家最早的元老级的国家 经济上都是新型的经济体 有着广阔的社会发展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对世界其他国家更加庞大的人口 军事上 四国的军事排名都在前20位之内 政治上 都有自己独立的外交政治体系和思想 都有一个相对稳定在政府 文化上 四国的文化软实力都处于高速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没有达到更大范围的文化传播 地理上 四国有着辽阔的领土和领海 以及丰富的资源 希望帮到您 望选为满意回答 谢谢
30 浏览514
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四国地理特征
一、中国①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②河流众多、类型齐全③中国的五个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植被,(相对应...你应该知道吧。)④气候也有五个,分别有不同的特征⑤不同的气候区一般也有相应的土壤。①农业:种植业占了较大份额,农业结构较不合理。②矿产资源:说太细了又字多,总的就是世界上有的矿产资源,中国基本上有,一些还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③工业:门类齐全。覆盖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以及形成新的工业布局。④交通:总体布局比较合理的综合运输网。二巴西:东北低西南高,是拉美人口经济大国,工农业发展迅速,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工业体系完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等,北部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像气候、植被、土壤都是相关联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红壤和砖红性土壤为主三、印度: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大,粮食能自给。高新产业发展迅速。主要有铁矿等境内有印度河和恒河 四、俄罗斯:地形东西差异大。河流的水能丰富,经济富有潜力。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资源居世界前列。工业基础好,重工业发达,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阔。交通以铁路为主。多冻土和黑土。森林面积广大。 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浏览82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国土比较大
1 浏览572017-11-05
美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的地理环境特征
美国:地理环境 黄石国家公园大稜镜温泉:全球首个国家公园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其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1]全国最低点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最高点为麦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 气候 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在主要农业地带少有严重的干旱发生、洪水泛滥也并不常见,并且有着温和而又能取得足够降雨量的气温。 影响美国气候的主要是北极气流,每年从太平洋带来了大规模的低气压,这些低气压在通过内华达山脉、洛矶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时夹带了大量水分,当这些气压到达中部大平原时便能进行重组,导致主要的气团相遇而带来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时这些暴雨可能与其他的低气压会合,继续前往东海岸和大西洋,并会演变为更激烈的东北风暴(Nor'easter),在美国东北的中大西洋区域和新英格兰形成广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广阔无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许多世界上最极端的气候转变现象。 大脸盆地区和哥伦比亚河高原则是干旱而极少降雨的地区,最干旱时平均降雨量少于15英寸(38厘米)。美国西南部是干旱的沙漠,夏季时最热的数个礼拜温度超过华氏100度(摄氏38度)。西南部和大脸盆地区也会受到来自加利福尼亚湾的季风影响,偶尔会带来少见的大雨。加利福尼亚州大多数区域都属于地中海气候,有时会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发强烈暴雨,而其他月份几乎全无降雨。濒临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区则终年豪雨不断,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脉吸收了充足的湿气,降雨量和降雪都相当沉重。喀斯喀特山脉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但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降雪不多。 水系 从芝加哥约翰·汉考克中心俯瞰密歇根湖 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大水系:凡位于落基山以东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称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称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东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属冰川湖,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4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汇入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生物 美国有超过17,000种本土的植物和树种,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同时,数千种非本土的外来物种有时也会影响到本土的动植物。美国本土有超过400种哺乳类、700种鸟类、500种爬虫类和两栖类、以及90,000种已经被发现的昆虫。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在1872年联邦政府建立了黄石国家公园以保护当地环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俄罗斯:俄罗斯整个地形有如梯级,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2000多公里的乌拉尔山脉好似俄罗斯地图的中轴线,将俄罗斯的欧洲和亚洲部分分开,同时又把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平原连接起来。 俄罗斯分为俄罗斯平原,高加索山区,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五大自然地理区。 巴西:巴西 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世界第五。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区平均气温16-19℃。 巴西称亚马孙河为世界第一长河 巴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横贯北部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总面积达75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居世界第五,面积居世界第五。其国土位于中南美洲与大西洋之间,面积为世界第五大,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与中国,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6. 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差异
1.饮食习惯:
中国人爱吃肉。中国有句俗语说,除了桌子,只要4条腿的都吃。在印度,肉通常意味着鸡肉或羊肉。印度的一些宗教要求信徒吃素食。此外,还有一个荒谬的神话,认为素食者在道德上比食肉者高尚。这在印度南部和西部更为常见
2.饮酒文化:
中国有饮酒文化。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喝酒并不会引起不满。酒吧通常是昏暗的,灯光很暗,都是小隔间、窗户紧闭。大多数印度妇女不喝酒。在中国,大多数商业交易是在酒桌上达成的。白酒是中国人的最爱。
3.穿衣风格:
中国人通常穿西式服装,包括女性。中国所谓的传统服装也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服装。大多数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并不在意,或者他们已经忘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服装。
7. 中印对比:中国人和印度人有哪七个不同之处
对比如下:
1、中国资源丰富。例如中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印度基本没有石油。中
国各类矿产储量也比印度多得多。
2、中国主体只有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制度,统一的历史,没有宗教。
印度是10几种主要语言,十几个人口超千万的主要民族,多种社会制度并存,历史
是一团糟,宗教势力很大。
3、中国经过革命,把封建残余全部干掉,而印度则贫者无立锥之地。
4、中国属于温带,在维度来说,温带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发展的地区,所以经济发
达地带都在温带,例如北美区、欧洲区、东亚区(中日韩台湾),这三个区域,经
济(GDP)占了世界7成。而印度则地处热带,热带人都非常懒惰。不适宜发展经济。
5、中国建国后长期被封锁,所以自力更生,建起一套工业系统,而工业则是一切
的根本。
6、中国可以看成是10亿汉族人发展经济、建设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而印度可以看
成是1亿高级种姓人发展印度这样的国家,从人口文化等上来说,印度低级种姓基
本没啥用处。
8. 印度和中国有多大区别
印度和中国的区别很大,印度穷人更多,中国穷人相对少一些,印度科技不发达,很多东西需要进口,中国科技技术发达,可以自给自足,印度地域小,人口密度大,中国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