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人说,中印战争中国战败。
对弯弯的无知表示无语
看看中印战争的影响,就知道了,这对印度的打击是全方面的,无论是战略态势还是心理,印度都彻底完蛋了,造成了日后印度的心态失衡。
先看战略影响,1962年之前,印度刚刚收回了果阿,正在做他的大国梦,希望借助不结盟运动当世界一极。可是62年,大败之后,尼赫鲁四处求援,不结盟的面纱落下,至此印度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大国梦彻底完蛋
再看心理影响,印度国民一下子对中国的威胁非常担心,心理上落入了和中国比的陷阱,大量资源白白消耗
最后看战略形态,的确在战后,由于后勤因素,中国从东线的藏南撤军,但在西线,中国控制了更有战略意义的地区。
这里距离新德里的距离比藏南更近,只有400公里,可以说是如鲠在喉,未来作为出发阵地,对印度的威胁奇大。
2. 历史上中国和印度一共有几次大的冲突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战争。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即声称其与中国之间的边界线为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而中国人的立场是,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划定的边界线是非法的,应重新予以协商。双方有争议的地区是克什米尔东部的阿克赛钦高原——印度坚持认为该地区性拉达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麦克马洪线”沿线地区。
50年代末,中国修筑了穿过阿克赛钦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这一情况,并发现中国武装部队已经牢固占有该地区。
随后,双方不可收发室免的发生了交火事件。由于印度对中国实力的低估,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归于失败,印方甚至认为自元朝即为中国固有法定领土的西藏也应脱离中国。
1962年,其时中国刚刚结束三年自然灾难,印度政府命令军队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对此表示抗议。由于印军拒不撤回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中国部队发起反击。印军惨败撤回。中国即宣布停火,并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数英里。
(2)台湾专家怎么说印度中英冲突扩展阅读
战争尾声
1962年11月21日24时,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
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63年3月1日全部后撤到1959年11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再一次用实际行动 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
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3. 台湾人怎么评价印度LCA和大陆的歼10
人家没那么无聊
4. 62中印冲突 台湾是什么反映
1L不知道哪里看到的野史。。。
中印冲突,台湾没有什么反映。因为中印战争第一双方没有第一时间公布,是打完了才对外公布的。第二中印战争规模小,持续时间短。虽然总体来看反击战持续1个月左右,但较大规模的战斗之有2个阶段,每个阶段只持续了数天。
当时台湾确实策划过反攻计划,但不是因为中印开战,而是考虑到大陆遭受大规模饥荒。但是当时台湾渡海载运能力很差,美国又不愿意直接插手。使得只有计划没有行动。
5. 中英鸦片战争主要经过
1840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船舰四十余艘及士兵四千余人到达中国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这次战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自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开始,至1841年1月20日义律公布《穿鼻草约》为止,历时约七个月。
2、第二阶段:
自1841年1月29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开始,至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为止,历时四个月。
3、第三阶段:
自1841年8月英军再犯厦门开始,至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为止,历时一年。
(5)台湾专家怎么说印度中英冲突扩展阅读:
战前的中国: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它把对外贸易的城市限制于广州一口,并对这种贸易严加控制,规定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土货必须通过少数特许的公行商人之手。
这种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和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产物,既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引起希望打开中国市场的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不满。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开拓中国市场,但它们的工业品很难获得广泛的销路。中国出口的茶、丝,远远超过英国输入的工业品。
于是,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发展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利用鸦片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鸦片的大量输入,流毒极为严重。
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造成白银外流,而且引起银贵钱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影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为了抵制鸦片继续残害中国人民,1839年6月3~25日(四月二十二至五月十五),林则徐率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烟土全部当众销毁。
禁烟运动获得初步胜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 军事专家们给分析分析中国与印度的战争可能性~~
中印俩国是绝对打不起来的。俩个国家军力相当。军力相当国家之间的战争,即使一方胜了,也是惨胜。和印度开战,不管战争结果如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军事力量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然这种情况,必须在战争达到一定规模才行,如果是擦枪走火的小战斗,纯粹是隔靴搔痒。
你见美苏冷战时期,军力相当,是不可能发生战争的。美国武力打击的几个国家中,基本上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国。
和平的环境下,还是少提战争吧。印度,日本不是菲律宾,不是越南等小国,一旦开战,虽说不及二战那么惨烈,但国家安定,国民生命,以及你目前的生活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孙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慎战,特别对方也是个强大的对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