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主要河流是什么
印度主要河流是恒河和印度河。恒河中文又译为殑伽河、强伽河、冈底斯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
印度河是亚洲主要的大河之一,发源于中国西藏,上游叫雅鲁藏布江,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以水量来说是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第二大河。
源头至安拉阿巴德为上游,恒河的两个较大源头是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两河上游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3150m急降至300m,急流汹涌。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才被称为恒河。当恒河流至安拉阿巴德时,海拔已降至120m。
上游河段以赫尔德瓦尔为界,以上的河段穿过西瓦利克山脉,河床多为岩石,河道狭窄,多急流;以下的河段进入平原,河面变宽为0.76~3.3km,泥沙淤积,河道两侧多沼泽和低洼地,雨季常改道。旱季时,流量为200m³/秒;雨季时,流量达5680m³/秒。
⑵ 古印度有哪些河流
流经古印度的有两条重要河流。
布拉马普特拉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亚洲主要的大河之一,发源于中国西藏,上游叫雅鲁藏布江,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
恒河
印度圣河-恒河是印度的灵魂。宗教传统成为印度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恒河至于印度教徒,是最为神圣的象征。
⑶ 印度最出名的河叫什么河
印度最出名的河叫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流域面积占印度领土1/4,养育着高度密集的人口。河流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接纳众多冰川,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后,在布恩吉附近与吉尔吉特河相汇,然后转向西南流,转向西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
恒河简介
恒河,中文又译为殑伽河、强伽河、冈底斯河,为南亚大河,有两个主干,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流经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尔邦、恰尔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后,进入孟加拉国,改称帕德玛河,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克纳河。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
恒河文化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着名的恒河文明。恒河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
⑷ 印度的河流是什么
印度的河流叫恒河和印度河。
恒河为南亚大河,有两个主干,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流经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尔邦、恰尔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后,进入孟加拉国,改称帕德玛河,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克纳河。
印度河是南亚之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流向西南而贯穿喜马拉雅山,右岸交会喀布尔河,左岸汇流旁遮普地方之诸支流,经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
相关内容
恒河的两个较大源头是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两河上游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3150m急降至300m,急流汹涌。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才被称为恒河。当恒河流至安拉阿巴德时,海拔已降至120m。
上游河段以赫尔德瓦尔为界,以上的河段穿过西瓦利克山脉,河床多为岩石,河道狭窄,多急流;以下的河段进入平原,河面变宽为0.76~3.3km,泥沙淤积,河道两侧多沼泽和低洼地,雨季常改道。旱季时,流量为200m³/秒;雨季时,流量达5680m³/秒。
⑸ 在印度被称为“圣河”的是哪条河
恒河 在印度被称为“圣河”的是恒河,泰姬陵是印度着名的古建筑。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东欧平原上,它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这里气候温和,人口集中,航运价值高,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
⑹ 印度主要河流湖泊以及河流特征
1 恒河。恒河孕育了恒河平原,成为印度建都新德里的重要因素。而且在恒河平原上建立了诸如加尔各答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阿勒格嫩达河与帕吉勒提河在代沃布勒亚格(Devaprayag)汇合后形成恒河主流,切穿外(南)喜马拉雅山脉,在里喜盖什(Rishikesh)从山中涌出。接着在印度教徒的另一个圣地赫尔德瓦尔流到平原上。
虽然河流水量因季节而有差异,但在接纳较多支流和进入降雨量较大地区之时明显增加。4~6 月,喜马拉雅山脉融雪汇入恒河,7~9 月的雨季,带雨的季风造成洪水。在印度北方邦境内,主要右岸支流有流经印度首都德里、在安拉阿巴德(Allahabad)附近汇入恒河的亚穆纳河,以及在印度中央邦从温迪亚山(Vindhya)北流并很快汇入恒河的栋斯河(Tons)。北方邦的主要左岸支流为拉姆根加河、戈默蒂河(Gomati)与卡克拉河(Ghaghara)。
来自恒河与布拉马普得拉河流域的泥沙沉积物,延伸到海中构成的三角洲,面积约 6 万km2,由反复交错的黏土、沙子和泥灰构成,并有一层层循环重叠的泥碳、褐煤和曾为森林覆盖的林地。
2 布拉马普特河(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水能丰富,可利用价值高,水电站发展利益较大。
以长度来说为中国第5大河(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西藏地区第一大河,以水量来说是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第二大河(仅次于恒河)。上游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也是中国坡降最陡的大河。藏语中雅鲁藏布江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它发源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从藏南进入印度,在藏南境内称底杭河(Dihang river)或香江(Siang river)。在藏南巴昔卡附近的印度阿萨姆邦境内与其他两河合流后始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孟加拉国后称为贾木纳河,于瓜伦多卡德与恒河汇合,形成巨大的恒河三角洲,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全长为2900公里。
3印度西邻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北隔喜马拉雅山脉,与中国和不丹,尼泊尔相望,
南邻印度洋
⑺ 印度最重要的河流 印度介绍
1、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恒河。恒河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其大部流程为宽阔、缓慢的水流,流经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恒河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冉辑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诗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
2、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
⑻ 印度人心目中的圣河是哪条河流为什么印度人把它看作是圣河
是恒河
因为:恒河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冉辑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诗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
桓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吉老的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扦目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
在印度,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4大乐趣: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圣城。
印度人视恒河为圣河,将恒河看做是女神的化身,虔诚地敬仰恒河,据说是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恒河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经常泛滥成灾,毁灭良田,残害生灵,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为人类造福。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浇溉两岸的田野,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
每天清晨,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既有本地人,也有外乡人,来到恒河边,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恒河,痛痛快快洗个澡,以求用圣水冲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达到人生超脱凡尘、死后到天国永生的愿望。印度教徒便是这样虔诚地把用恒河水“冲洗身上的过失”看成是莫大安慰和荣幸。在瓦拉纳西城的新月形河湾两岸,历代王朝先后修筑了大小64个台阶码头,供人们做冰浴礼拜之用。
一个不需要防盗门的民族,是一个深藏着尊严的民族。也许,印度教的和平传统,还有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最可能在这个民族的清洁和温和里生长。我看过一部名为《甘地传》的电影,一直将甘地视为我心中谜一般的人物。这个干瘦的老头,总是光头和赤脚,自己纺纱,自己种粮,为了抗议不合理的盐税,他有一次还曾经带着男女老少拒食英国盐,一直步行到海边,自己动手晒盐和滤盐。他推翻英帝国殖民统治是历史性壮举,不需要军队也不需要巨资,一旦拿定主意,剩下的事就是默默走出家门进行和平大进军。他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从一片平原走向另一片平原,他身后的队伍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直至覆盖在整个地平线上,几乎是整整一个民族。碰到军队的封锁线,碰到刺刀和大棒,他们宁愿牺牲也绝不反抗,只是默默地迎上前去,让自己在刺刀和大棒下鲜血淋淋地倒下。第一排倒下了,第二排再上;第二排倒下了,第三排再上……直至所有在场的新闻记者都闭上了眼睛,直至所有镇压者的目光和双手都在发抖,直至他们惊恐万状地逃离这些手无寸铁的人并且最终交出政权。
作为印度之魂,甘地不似俄国的列宁、中国的毛泽东、南斯拉夫的铁托以及拉丁美洲的格瓦拉,他一弹不发地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堪称20世纪的政治奇迹和政治神话之一。
这里的节日也同中国的不一样:街上并无车水马龙,倒有点出奇的灯火阑珊和人迹寥落;也没有杯筹交错,倒是所有的餐馆和各家各户的厨房一律关闭——人们以禁食一天的传统习俗来迎接新的岁月。他们不是以感官的放纵而是以欲望的止息来表示欢庆。他们的饥饿是神圣,是幸福,也是缅怀。这种来自漫长历史的饥饿,来自漫长历史中父亲为女儿的饥饿、兄长为妹妹的饥饿、儿子为母亲的饥饿、妻子为丈夫的饥饿、主人为客人的饥饿、朋友为朋友的饥饿、人们为树木和土地的饥饿,成为他们世世代代的神秘仪礼,成为了他们隆重节日的组成部分。
恒河圣水沐浴节
印度教徒认为,恒河水源于神山圣湖,因此恒河是“圣河”,每12年举行一次印度恒河圣水沐浴节(又称大壶节)。
传说中,圣水沐浴节首次举办的时间是在雅利安人时期(公元前1500年定居于印度)。当时众神和群魔达成临时协议,双方合力取得银河系中的长生不老仙露后平分。争夺盛仙露的大壶之战进行了整整12天12夜(相当于人间12年)。壶中仙露洒落到了四个地方:阿拉哈巴德、哈里瓦、乌疆和纳锡。因此,圣水沐浴节也就在这四地举行。
由于圣水沐浴节与恒河这两个词与印度宗教传统的紧密联系,许多人已认为它们是同意词。因为圣水沐浴节是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恒河也就被看做是最伟大的宗教河。多少年来,恒河在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⑼ 印度主要河流是什么
印度主要河流是分布在波特瓦高原上有3条,即索安河、哈罗河和锡兰河,流量都比较小;分布在旁遮普平原上的支流有5条,即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拉维河、萨特莱杰河和比阿斯河。
其中杰赫勒姆河和拉维河是杰纳布河的支流,比阿斯河是萨特莱杰河上游的支流。
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但由于东北部高山山脉的影响,使气候通常介于干燥与半干燥、热带与亚热带之间。
印度河流域的生物:
印度河流域气候与植被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上信德和旁遮普,过度放牧和伐木作燃料已经导致许多自然植被的毁灭。此外,人类长期干预自然水系,在希瓦里克斯,毁林已经导致地下水和植被覆盖状况明显恶化。
中印度河地区在史前和历史初期似乎比如今树木繁茂∶有关亚历山大大帝在印度征战的记述和16世纪及其后蒙兀儿狩猎队的记录都显示这里曾有相当多的森林存在。
即使今天,在离河不远的印度河平原,还有着金合欢热带旱生林、灌木及罂粟、巢菜、蓟和繁缕等林下植物。虽然河附近有一片片蒲苇似的高草,河流和运河两边往往柽柳成行,且有一些茂密的灌丛,但不再有天然森林。在印度河流域的北部地区,针叶林分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