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
这个我最清楚了,我可是内部人士,长期在印度工作,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一般都是日用小商品,另外,海尔和联想进口的也比较多,但是销量并不出色,真正值得一提的就是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相关产品,这可是真正的大件,由于印度非常缺电,所以近几年疯狂的兴建电厂,中国的五大发电集团全部都已经进入印度电力市场,在电厂建设方面,中国已经有了垄断势头,因为印度不具备超大发电机组的技术,从日本、法国、美国引进成本太高了,所以只好由中国引进,要想从中国引进,又不得不接受由中国方面来建设电厂的要求,就这样一条围绕发电机组的产业链就形成了。就发电机组本身来说,值得关注的咱们中国的东方电气集团,他们准备在印度设立总部,兴建发电机组生产线,这必将进一步加大中国人在印度电力建设以及相关核心技术的垄断
B. 我国海产品10大进口国分别是
我国海产品10大进口国分别是俄罗斯、厄瓜多爾尔尔、印度、加拿大、越南、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挪威、泰国,这些国家占我国海鲜进口总额的将近70%。
考虑到日本此次将核废水排海的举动带来的影响无法估量,4月13日当天,韩国海洋水产部开会讨论,打算对日产海鲜进行原产地追溯监督,并对8项重点管理品种全部进行检查。报道指出,日本有一部分地区的水产品不在韩国禁止进口之列,该国每年对韩国输送约3万吨海鲜。
我国的商家对于日本海鲜更是敬而远之。据报道,与韩国一样,我国从2011年就开始停售日产海鲜。日经中文网2020年3月12日的一则报道指出,距离日本福岛核电站时间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但是全球仍有20个国家和地区限制进口日本生产的食品。
其中,由于没能和中国在放射性物质检测项目上达成一致意见,日本10个都县至今无法对我国出口相关食品。但在2018年,我国已经对日的农产品有所放宽。据悉,2018年11月,我国宣布对日本新潟县的大米放行,同意这一地区对华出口大米。
至于当前引发关注的海鲜产品,我国的水产商家也有了防范意识。据中新经纬报道,4与13日当天,我国的水产贸易商透露,“一听说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消息 立即取消了到日本订购生蚝的打算,差一点就和日本商家签合同了。”
(2)印度会进口澳大利亚哪些产品扩展阅读:
韩各大超市加大检验力度
韩国各家大型超市计划继续不销售日产海鲜。
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引发对日产水产品安全性的担忧后,易买得、乐天玛特、Homeplus等大型韩国超市已从2011年起停售日产海鲜,国内主要百货商店也从同一时期开始采取同样措施。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除了政府层面的放射性核素检测外,各家大型超市也对进口海鲜产品进行辐射检查,并将进一步加大产品检验力度。
C. 日本从巴西印度澳大利亚进口什么
日本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煤炭主要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 炼焦煤是焦炭的上游产品,而焦炭则是炼钢必备原料。中国是世界主要焦炭出口国之一,日本焦炭年进口量153万吨 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和东南亚。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高达90% 铀来自澳大利亚
D. 印度等东南亚国家,都从中国进口哪些商品
印度80%的日用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这其中包括那些标着“印度制造”的商品,也包括那些标着“中国制造”的。
这支胶棒和印度着名胶棒品牌“FEVISTIK″其实是来自同一家制造商,但是只卖4卢比,但是“FEVISTIK″牌的却要15卢比(贴牌费每支两卢比)。而且在电视台做了不少广告,你可以把这种商品叫做“中国制造印度贴牌”。
E.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出口和进口各主要商品是什么
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
同期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工业品、高科技产品。比如,“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有机化学品”,三大类就占到了62.5%。
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资源产品、初级产品。比如,“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占比达到了19.1%。
“棉花”达到了9.3%,“矿砂、矿渣及矿灰”达到了6.9%,“盐;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等”达到了4.9%,“铜及其制品”达到了4.5%,“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达到了2.7%。
(5)印度会进口澳大利亚哪些产品扩展阅读
未来前景
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就全球来说,可以列入第12大贸易伙伴。从这样三个概念可以看出,中印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多么的密切,而且考虑到世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复苏很乏力的情况下还有这样的规模,更能说明两国经济有内在的密切联系,互相离不开。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我们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为适应中国与南亚各国经贸合作发展需要,搭建中国与南亚各国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云南省向西南开放发展战略的实施,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南亚国家商品展自2013年起正式更名为中国—南亚博览会,简称南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