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压过英国后,印度热议“赶德超日”,印度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吗
印度国家银行发布了最新通告,表示按照目前印度的经济增长率,赶超德国和日本是不在话下的,预计到2029年印度将会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业内相关人事的认证。的确,按照印度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赶超德国和日本是很轻松的事情,甚至在2021年的时候,印度的GDP数据直接赶超英国,也顺势进入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排行榜内。印度未来的经济能否持续保持GDP高增速,还需等待一段时间的发展再看.
总而言之,印度未来能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还需观望一段时间,当下世界经济发展比较动荡,且利率不断上升加上全球经济放缓,这都对印度的经济发展不可置否的带来负面影响。预计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⑵ 印度发展现状
拥有巨量廉价脑力和劳动力资源的印度,在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方面仍有着很大潜力,而这些企业目前可能正在寻求供应链多元化,或从中国转移生产设施。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欠缺都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发展基础设施除了可以促进印度经济增长,还能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印度经济结构,增加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同时还能很好地解决“蓝领”的就业问题,为印度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为一举多得。
⑶ 印度殖民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印度独立后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长期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没有出现重大的危机和动荡.年均增长率,从独立到1980年为3.5%,从1980年到1990年为5.8%,从1992年至2000年,则提高到6.4%.90年代中后期的部分年份增长率接近8%.现在,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印度经济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22万亿卢比,约合5000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独立时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01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500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问题,后者又有高估的问题.综合来看,目前的发展水平应当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则分别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设备的自给率从独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业产品自给率达80%,军事装备的自给率达到70%以上.国内市场的消费品主要由本国制造,还能向国外输出纺织、制糖、钢铁和化纤等制造业和电站的成套设备.通过实施土地改革和推进“绿色革命”,印度粮食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5500万吨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亿吨,2001年底粮食储备接近6000万吨.大米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麦产量居第四位,棉花产量居第三位,茶叶产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对外经济发展明显加快.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93亿美元扩大到2001年的近1000亿美元.外国对印投资从1990年的1.08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1年的59亿美元.印度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国外贷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债余额1004亿美元,其中长期债务占97%.外汇储备也有巨大的增长,2002年9月中旬达到620.21亿美元.
独立后,印度投入巨大力量发展科技,现已进人世界科技大国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与应用、空间技术、计算机及软件、生物、太阳能应用和前沿科学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经建立起从核燃料勘探、开采、提炼、重水生产、反应堆到核废料处理的完整生产体系,现有14座核电站,9个重水工厂,还有8座核电站正在建设.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享誉世界.生物技术已经从传统的酿造、食品加工、药品生产向现代遗传工程、动植物细胞合成、酶的应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术等方面发展.
(一)坚持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
1、铲除殖民地经济体系的残余.独立前的印度经济掌控在英国资本手中.独立后,印度政府接管了铁路、港口、机场、邮电、矿山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通过对外资企业实行严厉的“印度化”政策,排除以英国资本为主的外国资本对印度经济的控制.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通过高关税和许可证制度等手段严厉控制进口,打破英国及其他外国的商品对印度市场的垄断.随着工业体系的建成和工业品自给能力的提高,印度政府明确规定,凡是国内已经生产的或能够生产的产品一般不准进口,以保护民族工业,防止外国商品进占印度市场.
2、实现科学技术自立.印度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采取的做法,一是实行高等教育先行,迅速培养大批高精尖人才,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基础.据称现在印度拥有科技人员340万人,居世界第三位.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国民识字率由独立前的16%提高到2001年的65.38%.二是建立了以中央政府各部门研究机构为核心包括高等院校、邦政府和企业研究机构在内的完整科研机构体系,为推动科学技术自立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不断扩大对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仅在头七个五年计划时期里,政府用于科技的投资就增长了490倍.同时,鼓励企业增加对研究开发的投资.目前印度研究开发投资近200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左右.四是重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取和创新.
3、实行以国内资金为主的资本形成战略.独立后,印度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国民储蓄率从1950年的8.9%大幅度提高到2001年的25%,预计到2007年将进一步提高到29.8%.印度建立了比较发达的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0家,遍布印度全国;全国共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印度的资本市场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在利用外资方面,坚持以间接利用外资为主,争取优惠贷款和外国官方援助,外资比重一般不超过10%.
4、确立内需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独立后,印度成功地打破了国外商品对印度市场的垄断和控制,建设了大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有形市场,建成全国性商品分销网络体系,推动城乡市场的发展.全国估计有超过百万人的市场经纪人、批发商、仓储运输商和零售商从事各种消费品的流通.这个网络大约在3800个城镇和50万个乡村中经营.据称印度现有3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印度还有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最近几年也出现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
(二)发挥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独立后,印度在落后的殖民地经济体系和畸形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选择了国家主导型的混合经济体制,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1、建立强有力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战略管理和计划指导.1950年3月,印度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委主席由政府总理兼任.由印度国家计委掌握、通过计划安排使用的预算资金总额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一5%.印度国家计委能在战略上统筹考虑印度面临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等问题,集中国力解决事关国家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重大项目;有能力通过中央政府各部和各邦政府对国营经济活动进行指令性计划控制,对民间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性计划调节,使国民经济发展符合国家战略的要求.
此外,印度国家计委还经常制定和实行相关的重要政策措施,引导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有:农业上的土地改革和绿色革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大力发展国营经济,扶持私营经济发展;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保护国内产业;制订实施《信息技术行动计划》,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2、大力发展国营企业,充分发挥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独立后,印度建立发展国营企业的主要途径有三条:一是把英国殖民政府霸占的财产收归国有.二是通过国有化措施赎买本国和外国私人资本在印度的企业,将其转变为国营企业.三是通过五年计划利用国家财政支出和外国援助(主要是苏联援助),由政府直接创办新企业.中央所属国营企业的投资从1951年2.9亿卢比猛增到1991年的11324.4卢比,中央企业数量从5家到246家.印度各邦政府所属国营企业从51家增加到1992的956
⑷ 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的经济发展为何如此迅速
首先是该国家对经济发展实行全面、严格的监管。为了监管经济,印度政府设计了一套非常复杂的许可证制度,几乎可以涵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生产一双袜子,就必须申请一系列的许可证。众所周知,与其他国家一样,计划经济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在繁杂牌照的打压下,印度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应有的市场活力。
要知道的是从世界历史看,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奇迹。短短40年,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迄今为止无人能超越的超级大国,是世界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国家。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的是,印度现在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比我国还快。
⑸ 印度经济世界排第几位
排名世界第6位。
印度的经济总量以微弱的优势,超越了老宗主国英国。但是在2020年,英国再次反超。2020年,印度的经济总量为194.15万亿卢比,大约折合2.62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6位。
印度是全球成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2016年印度经济首次超过英国,按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在成长速度方面,印度在2014/15财政年度的GDP增长达7.3%,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成长最快的经济体。
印度现状
印度缺乏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在印度13.8亿人口中农民占了70%以上。其中,大部分农民都是没有耕地的佃农,只能租用地主、富农们的耕地生活,这是一种你情我愿的生活模式。
印度各地一旦推行工业化,立刻会遭到地主、农民两个群体的反对。地主们自然不希望失去土地,还指望着细水长流。
⑹ 印度在2030年超越日本,成第一大经济体如今七千多万人“返贫”
文:小娜
印度经济近年来发展很快。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26000亿美元,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一些印度网民对此表示,按照这个速度,印度经济总量将在2030年超过日本,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迅速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尽管目前印度经济增长很快,但印度经济总量与中国经济总量仍有较大差距。以印度最发达的城市孟买为例。2017年,孟买GDP为22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274.8亿元;中国上海经济总量为3033亿元。差距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只有两个孟买才能等于一个上海。
在过去10年中,除2020年外,印度GDP增长率大多保持在5%至8%之间,年均GDP增长率超过6%。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国家。在此期间,印度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从第9位上升到第6位,最高时达到第5位。
然而,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印度的GDP下降了7.7%,其连续40年的增长记录被终止。由于疫情下大量举债,据报道,2020-2021财年印度政府债务将占GDP的91%,创1980年以来新高。尽管如此,一些机构仍对印度未来经济持乐观态度。
近日,美国一家证券机构报告称,到2031年,印度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经济体。在乐观的情况下,这一时间有望提前到2030年。
到2020年,由于经济急剧下滑和货币贬值,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到1.85万亿美元左右。如果未来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能保持10%的增长率,预计将超过5万亿美元,到2031年将达到5.28万亿美元。日本未来10年的GDP估计在5万亿美元左右,因此印度的GDP有可能在2031年超过日本。
不过,疫情对印度的影响显然非常严重。这次疫情的结果是,印度将有7500万人“返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专家指出,从1978年到2001年,印度的贫困人口几乎没有减少,只有从3.2亿人减少到3亿人。与此同时,中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3.2亿下降到2001年的6000万。到目前为止,印度贫困人口的比例是中国的六倍。
2020年3月,印度发布行政命令,终止破产程序。到2021年3月25日,它已经正式到期。然而,一年多来,印度的行业风险急剧恶化。
除印度农业、金融服务等行业最新疫情报告外,风险形势一直在恶化。简而言之,印度企业破产率再次上升,这次同比上升超过30%。
除了企业破产,印度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60%的国际警戒线。不过,由于疫情造成的减税,印度政府仍需继续举债。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去年8月27日表示,邦政府需要再向银行借款2.35万亿卢比(约合2200亿元人民币),以弥补财政缺口。看来印度的生活并不轻松。去年,印度民航部部长就表示,仅印度航空公司每天发生1.5亿卢比(约合1396万元人民币)亏损。
尽管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表现良好,并相继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但从印度的现状来看,赶超日本、赶超中国的可能性不大。
⑺ 印度经济现状2022年
2022年印度经济出现逆增长现象。
,2022年,印度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亮点,数据显示,印度出现了逆增长现象,印度2022年前三季度GDP约为2.54万亿美元,增量接近300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经济增速达到了7.7%。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
⑻ 印度经济世界排第几位
2021年,印度印度经济世界排第六位。
2021年前三季度,按平均汇率计算,印度名义GDP折合222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增量3567.76亿美元,两年平均增长2.8%。全年的话,应该接近3万亿美元,超过了2019年的数据。按平均汇率换算,印度2021年的经济规模达到了3.08万亿美元——是印度历史上“有GDP详细纪录数值以来的最高峰”。不仅如此,印度人均GDP也达到了接近2300美元的历史新高。
2021印度经济受到的影响:
1、旅游收入可能减少。如果印度疫情维持现状,其他国家可能会继续扩大与印度的旅行限制。
2、纺织业可能对印度经济造成冲击。在全球纺织业中,印度纺织业举足轻重,该国是全球第二大纺织品生产国和第五大成衣贸易国。因为疫情,印度主要的服装生产中心,德里和班加罗尔的工人旷工率高达50%。纺织业目前面临劳动力短缺、生产活动停滞等问题,企业或被迫减产甚至转移产地、搬迁工厂。
3、疫情令印度民众家庭收入下降、就业岗位减少,这将持续冲击印度的消费市场。而私人消费在印度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55%,因此它很可能会进一步打击印度经济的整体表现。
4、若印度疫情形势无法好转,全球商业生态和供应链也将受到打击。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约80%的商品贸易通过轮船进行,而全球约170万海员中超过20万人来自印度。若海员无法正常工作,对全球商品贸易和印度经济的影响将不言自明。
⑼ 印度经济世界排第几位
2021年一季度印度经济世界排第五的位置。
去年印度的GDP排名掉至第六后,今年一季度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五的位置。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印度的GDP为56.76万亿卢布,同比增长1.6%,折算成美元大概为7787亿美元。
印度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गणराज्य,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ia),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气候,印度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年降雨2000-4000毫米不等。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
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资源丰富,有矿藏近100种。森林67.83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0.64%。
2022年1月4日消息,印度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