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阿琼坦克性能怎样
印度曾经自称"阿琼"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坦克之一。另外两种是美国的M1A1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阿琼"坦克的设计得到以制造"豹1"和"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马菲―韦格曼公司的帮助,然而性能上与豹式坦克有着天壤之别。印度为"阿琼"坦克专门研制了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
另外性能存在很多缺陷:
炮塔和车体设计不适于顺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碰到头部;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
火控系统的部件既未做到一体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炮弹装填速度慢得无法接受,例如装待发射弹一发需15s,装非待发射弹的时间更长。
装填炮弹时火炮必须调到一定仰角,否则无法装弹。
高射机枪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操作高射机枪与装炮弹不能同时进行。
炮塔中只有3发待发射弹,陆军要求至少有12发待发射弹。
样车炮塔结构不合理,容易卡弹。
样车重达52~60t,比原计划的45t增加太大,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并造成铁路运输困难和超过桥梁安全通过标准。
乘员工作环境对发挥乘员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调节量小、坐着不舒服、乘员不易接近操纵设备。
动力缺陷
在的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上安装的由德国制造的MTU838Ka-501发动机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为此,印度方面不得不向德国方面寻求帮助,以解决发动机方面暴露出来的缺陷。
在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底盘采用的油气悬挂系统中的活塞杆也出现了失灵等故障。同时,"阿琼"主战坦克上的空气过滤器的早期报警装置也出现了故障。
㈡ 印度的坦克性能怎么样
印度的坦克的性能还可以,在世界上可以排在前列。
印度国产的阿琼坦克是世界最着名坦克之一。虽说印度军工一直被全世界嘲笑,但其坚持不懈发展国产的努力还是很值得尊敬的。阿琼主战坦克作为印度坚持不懈的典范,现在已经进入印度陆军服役。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宣称阿琼坦克已经成熟,性能排在世界第三(前二为美国M1A1和法国勒克莱尔)。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军队FMBT(未来主战坦克)项目中提到,其要研发一款轻量化(相对于重度肥胖的阿琼而言)、高速机动的新型坦克,采用双人制坦克布局,炮塔为无人自动化设计,借助于该坦克内部的自动化设备,取消了炮手和装填手的编制。
㈢ 俄罗斯向国际推销T14坦克,印度会购买吗会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
本人觉得印度这个国家是不会购买俄罗斯的T14坦克,印度这个国家往往喜欢一些其他国家的尖端武器。对于俄罗斯T14这款坦克来说,本身其配置属性以及攻击力都是属于第3代坦克,相比世界上第4代坦克而言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印度自然不会选择俄罗斯的T14坦克。就算印度购买了俄罗斯的T14坦克,印度这个国家也不会对我们国家产生威胁,毕竟我国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印度军事实力,同时印度和我们国家的关系也相对较好,所以印度无论是买什么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不会对中国产生威胁。
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印度最喜欢的就是购买其他国家的先进装备,因为印度的军事工业并不是很强大,所以自己在制造尖端武器方面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然而就是在这种国情下,印度这个国家非常喜欢购买俄罗斯的一些尖端武器。就比如说俄罗斯的T14坦克,然而印度官方却不想购买这款坦克,原因就在于这款坦克不适合当前的一个国际大环境。
㈣ 我们打得过印度和俄国的t-90坦克不啊
打不过。
中国最新的99 坦克 是俄罗斯T 72 的改进型。但是印度的出口型,可能是简化版。
冷战时期,前苏联陆军曾有主战坦克5万辆之多,其中T-90是在役的最新型主战坦克。在它之前,前苏联还有几种主战坦克也相当出名,而且它们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血缘关系,外形也基本差不多。
前苏联的第一种第三代主战坦克是T-64。这是一种先进的高级坦克,主要为对付当时北约的威胁而研制,几乎全部都部署在与北约靠近的战区,而且从未出口过。但由于T-64的价格昂贵、结构复杂、保密程度又高,不可能大量生产装备,也不能提供给盟国,所以70年代初,前苏联在它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比较简单廉价的主战坦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T-72。因此也可以说T-72就是T-64的简化版本。T-72主要部署在远东地区,不但大量出口,而且还有许多国家进行了仿制,其产量相当大,改进型号也非常多。直到现在,俄罗斯和不少国家还在不断推出新改进的T-72主战坦克,当然,其性能与早期的型号已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在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T-72的几种出口型号表现不佳,败在了以色列的“梅卡瓦”和美国的M1A1手下。所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前苏联为对付西方新型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胁,以T-64以基础,研制出了一种比较先进的T-80主战坦克。T-80是前苏联第一种采用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坦克,目前世界上除它之外只有M1系列使用同类发动机。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又以T-80和T-72为基础,发展出了T-90主战坦克。
事实上,T-90主战坦克在研制初期也是T-72的一种改进型,但由于使用了T-80的先进技术,并且性能提高相当大,因而重新命名为T-90。它主要采用了T-72BM坦克的装甲防护系统和T-80坦克先进的火控系统,战斗全重50吨,乘员3人,发动机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50千米。
与T-72和T-80相比,T-90的火力和防护系统都有不少改进。火力系统的改进表现在火控系统上。T-90的火控系统为1A45T型,是T-80y坦克上的1A45型的改进型,改进项目包括:弹道计算机、炮长测距/瞄准镜、火炮稳定器等。T-90坦克的火炮和T-80y的型号相同,为1门125毫米滑膛炮,但弹药做了改进,采用新型破甲弹和杀伤爆破弹,提高了对付反应装甲的破甲能力。另外,T-90配有4枚9M119型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由125毫米滑膛炮发射,可用车内的自动装填机装填,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约750毫米,可使该坦克在敌坦克、车载反坦克制导武器和攻击直升机攻击T-90之前将其消灭。
防护系统的改进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炮塔的改进,二是加装了“施托拉”-1型光电干扰系统。T-90坦克的炮塔是T-72BM坦克炮塔的改进型,是俄罗斯坦克炮塔中防护性能最好的一种,其基体是类似于英国“乔巴姆”装甲的复合装甲,加上附加装甲而成。它的装甲由一个交替地镶有多层铝板和塑料板的主装甲壳体和一个可控制变形的部分组成。在主装甲外面,还加装了“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施托拉”-1型光电干扰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光电致盲器、激光报警探测器、抗激光烟幕弹发射器和系统控制装置。在炮管的两侧装有2个光电干扰发射器。该光电干扰系统通过产生一对酷似导弹后部的跟踪应答信标的两个假图像,使制式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的跟踪器“受骗上当”。激光报警探测器受到激光的照射时能向乘员发出报警,该光电干扰系统可以自动方式工作,发射烟幕弹,使激光测距仪或激光指示器失效;也可以半自动方式工作,由车长决定是否发射烟幕弹。T-90坦克上采用的是3D17型烟幕弹,该弹形成烟幕的时间约3秒,烟幕持续时间为20秒。这套光电干扰系统能连续工作6小时,能有效地对付诸如美国“陶”式、“龙”式、“海尔法”、“小牛”等导弹和激光制导炮弹,使西方国家大多数反坦克导弹的命中概率降低75%~80%。
T-90坦克从1994年开始小批量生产装备俄陆军起,即在不断改进和提高。目前,它至少已有两种变型车,即T-90E和T-90C,估计未来几年还会有新的改进型出现。T-90及其改进型坦克很可能成为俄陆军2000--2020年间的主要作战装备。这期间,俄陆军将是T-64、T-72、T-80和T-90坦克并存的时代,但为简化后勤保障,T-90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性能数据:
乘员:3人
武器配备:125mm火炮/导弹发射器×1门;7.62mm机枪(并列)×1挺;12.7mm机枪(高射)×1挺;烟幕弹发射器2×6具
弹药基数:125mm炮弹×43发;7.62mm机枪弹×2000发;12.7mm机枪弹×300发
车长(炮向前):9.53m
车体长:6.86m
车宽:3.78m
车高(至炮塔顶):2.226m
车底距地高:0.47m
战斗全重:46,500kg
净重:44,500kg
单位功率:0.91kg/cm2
发动机:V-84MS型12缸柴油机 840hp
公路最大速度:60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燃料容量:1,200L
涉水深:1.8m
有准备涉水深:5m
攀垂直墙高:0.85m
越壕宽:2.8m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40%
装甲厚度:保密
装甲类型:钢/复合/反应
三防系统:有
夜视装置:有(车长、炮长及驾驶员使用)
主要识别特征:
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装有附加装甲。炮塔位于车体中部,动力舱后置。通常在车尾装有自救木和附加油箱。发动机排气口位于车体左侧最后一个负重轮上方。
球型炮塔,顶部右侧装有一挺12.7mm高射机枪。炮塔后部两侧安装有烟雾弹发射器。125mm火炮两侧各有一个shtora-1辅助防御系统的箱式传感器。
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行动装置上部遮有侧裙板,裙板靠车前端部分装有附加的大块方型装甲板。
变型车种:
有供出口的T-90E/T-90S车型。
99式坦克
是我军最新型主战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我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
该坦克战斗全重51吨,炮口向前时全长10米,车长7.6米,宽3.5米,高2.37米,最大公路速度80千米/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为12秒钟。99式改型换装新发动机后,最大公路时速80千米/小时,越野最大时速60千米/小时。我军ztz99式主战坦克,装有一门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它装备三种弹种,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60米/秒,直射距离 2300米,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600毫米以上,发射破甲弹时初速1000米/秒。该炮装有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10发/分。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5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毫米以上,该炮还能发射我国仿制的俄125毫米口径炮射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辅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机枪一挺,[备弹500发];7.62毫米并列机枪,一挺[备弹2500发]; 炮弹基数40发;炮塔两侧各有5个82MM烟幕弹发射器。火控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而流行的猎-歼式火控系统(也称双指挥仪式),其最显着的特点是,车长可以对火控系统进行超越(炮长的)控制,包括射击、跟踪目标和指示目标等;在坦克炮塔后部装有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最大作用距离4000米,“激光压制观瞄系统”,就目前来看,相对于西方主要国家的主战坦克,我们的这套系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独具特色,夜战能力,装有热成像仪,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坦克目标观察距离达2000米,具备了在昼/夜间于运动状态下对运动目标射击能力;坦克防护能力:炮塔由复合装甲板构成,可挂装复合反应装甲板或屏蔽装甲。车内装有高效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在10毫秒内熄灭火灾;99式坦克目前采用了883千瓦(1200马力)的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最大公路时速达80公里/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为12秒。 最大行程为600公里。
●坦克火炮威力:美国m1a2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为810毫米,德国的豹2a6主战坦克约为900毫米,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为650毫米,这一项技术指标无疑是我们居于领先地位;另外该坦克炮还可发射125毫米的炮射导弹。
●坦克防护水平:
99式坦克的车体及炮塔均为全焊接钢装甲结构,并在正面防护弧度范围内安装了复合装甲。炮塔构形扁平,拥有极佳的抗弹性。炮塔前的复合装甲厚度 600毫米左右,炮塔的其它部位则被铁栅栏及各种附加物所包围(这些东西对破甲弹又一定的防护力)。由于复合装甲为组合件,故可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而更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8式坦克炮塔右后部有一部车载式的光电对抗装置,它主要对付敌方坦克的激光测距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红外制导系统,它针对敌方发出的激光束和红外制导信号向坦克乘员及时发出警告,并自动控制对抗系统加以迷茫。它的出现,使得98 式坦克有了近程反导的主动防御能力,此类设备属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另外,99式坦克还可以加装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的三代附加反应装甲,使得其防护力更加强大。
99式主战坦克,炮塔正面的防护达700毫米,车体防护能力相当于500~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如果再炮塔和车体上加装新型双防反应装甲后,抗装甲和破甲弹的能力可达1000~1200毫米。 防护能力:美国的m1a2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60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德国的豹2a6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8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日本的90式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00毫米和560毫米的均质装甲,由此看来,我们的ztz99主战坦克与西方坦克的防护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
● 坦克的火控系统:
98式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包括热成像仪、稳定式测距瞄准具、弹道计算机、车长控制面板、横风传感器、倾斜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等。其炮塔左后方的组合式光电系统,包括有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机,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坦克的夜视夜瞄能力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小于 6秒。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使得98式坦克具备了在行进中对活动目标的射击能力,首发命中率在90%以上。
采用了国际上先进而流行的猎-歼式火控系统(也称双指挥仪式),其最显着的特点是,车长可以对火控系统进行超越(炮长的)控制,包括射击、跟踪目标和指示目标等;在坦克炮塔后部装有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最大作用距离4000米。夜战能力方面装有我国第二代凝视焦平面热成像仪,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坦克目标观察距离达7--9公里,平均无故障时间为4000小时,在能见度只有100米左右的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米,识别距离为3,100米,具备了在昼/夜间于运动状态下对运动目标射击能力.
●坦克的动力系统:
采用了883千瓦(1200马力)的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最大公路时速达70公里/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为12秒。机动能力:西方国家工业基础雄厚,发动机水平高、动力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好,我们的坦克无论与m1a2、豹2a6或者90式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过随着我国新一代大功率1103千瓦(1500马力)发动机的研制成功,这种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㈤ 谁有关于坦克世界印度豹的资料啊!求大神。
印度豹是德国装甲设计师们汲取了二战宝贵教训的产物,现代的工艺与精良的设计成就了它纸面上不平凡的性能。虽然“印度豹”未能诞生于世,但坦克世界为我们忠实地还原了它,“印度豹”在我们优秀的玩家们手中能否创造光辉的战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㈥ 印度为什么不买M1A2坦克非要买T90坦克
第一,传统。一辆坦克要跑起来,就需要至少5个熟练的机修,维护人员在背后
否则200公里之后就是趴窝
美制和苏制坦克的差异很大,印度以前又是用苏联货的,维护人员都是苏联那套
第二,技术转让和难度。毛子输出技术,老美不给。而且简单的毛货阿三都搞不定,何况精密的美货?
㈦ 巴基斯坦有哪些应对印度的王牌先进武器
有四款国战王牌先进武器。
第四款王牌武器就是重型坦克69式
虽然这款坦克的服役时间已经长达30年,但经过数次改造提升,每款坦克都加装了北斗导航和便携式红旗反坦克导弹,另外还加装了加厚装甲板,据悉,巴基斯坦已经69式坦克列装在4000海拔的边境地带,能有效的震慑边境地区的印度军队。
㈧ 大家是怎么看待印度阿琼坦克的
别提“阿琼”了。这坦克折腾了30年了,花掉了30多亿美元,现在才装备部队30来辆。这还是为了向国内民众做个交待而勉勉强强装备的呢。“阿琼”之所以折腾了30多年最后成阿囧,首先是印度的工业技术不过关。印度不具备自行研制生产坦克的能力。第二就是印度人天生喜欢走捷径。印度在研制武器装备的过程中,一遇上瓶颈技术问题,不是集中力量搞攻关,而是看看世界上谁有这个技术,再看能不能将他买回来。这种走捷径的方法看似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其实是消弱了自己的科研实力。要是印度把这技术学过来,消化掉,那也不错。但他们把这技术买过来却消化不了,没能成为自己的技术。阿琼坦克在设计时,自己搞不定,就请德国帮忙。因为谁都知道德国的坦克世界一流。但德国人擅长的的设计重型坦克,所以,我们看到的阿琼多多少少都有些“豹2”的影子。但坦克一做出来,才发现超重了。原来阿琼的定义是中型坦克,但现在变成了重型坦克,没办法,又只好给它瘦身。更要命的是,印度国防官员好高慕远,说夸张点是对技术指标一日三变。阿琼还没造出来,他又给出新指标了,今天要它怎样,明天又要它怎样,后天又要它怎样……弄得设计师经常改方案。可往往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不,我们在报道中经常看见研发单位和国防装备单位经常互相指责,一个说对方无能,另一个说对方朝三暮四。
㈨ 第一次印巴战争中 印度坦克的型号
答案是M3斯图尔特坦克。
㈩ 印度求购“章鱼”轻型坦克,难道印度的阿琼无法满足作战需求
我觉得可以自信点,把问号去掉了。因为阿琼坦克是真的无法满足印度军队的作战需求。不论是在最开始研制的时候,还是后来的测试中,阿琼坦克从来没有完成过相对应的目标。而且在高原地区作战,对于阿琼这种主战坦克并不是那么友好,还是正常的轻型坦克更具有优势。再加上印度军方日常买买买的特点,所以就造成了这次印度问俄罗斯购买“章鱼”轻型坦克。
印度军队的大部分作战条件是在高原地区作战,所以轻型坦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且印度和周边国家的冲突中,很难出现坦克集团大规模会战的情况。除非是双方大战,打到印度的阿萨姆平原地区了。因为山地和高原并不适合坦克集群的作战,再加上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对于坦克发动机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考验。所以印度的作战思路是将坦克作为伴随步兵支援的火力点来使用。所以便宜好用,机动性强的轻型坦克就是印度首选了。而且“章鱼”轻型坦克最开始是被当作反坦克歼击车来设计的,反坦克能力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