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佛经在哪里

印度佛经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2-14 10:25:25

‘壹’ 现存的佛经 在印度能找到原版吗

请参考
"1.叩拜大士!玄奘法师当时从印度及西域带回657部佛经,于19年间译出75部,请问余下的582部仍有部份存世吗?答:观所梦为吉利 2.请问某些经书,将来会重见天日再被译出吗?答:观所梦为吉利 3.请印证。答:观所失自还得 #地藏菩萨木轮相法占验选辑# ​

佛经其实并不艰深,倘若玄奘、鸠摩罗什等法师生于现代,佛经便变成白话。你不明当中义理,因为都是一些证量与证境,实修到位才能知道是什么,这是博士后或大教授也未必拿得动的。

1.叩礼大士!请示《大方广佛华严经》,为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答:观所梦为吉利 2.请印证。答:所向处可开化 #地藏菩萨木轮相法占验选辑# ​"~常观世音师父

‘贰’ 想了解一下印度关于佛教的圣地有哪些

菩提伽耶。佛陀成佛之地。有金刚菩提树
鹿野苑。佛陀初说法地。有遗址
阿育王石柱。佛教鼎盛时期的代表。有遗址
双树间。佛陀涅槃地
灵鹫山说法台。佛陀多部大经的传法地。并留有遗址
七叶石窟。佛陀涅槃后。五百罗汉在此集结佛经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叁’ 印度语的来源是佛经吗

古代印度的书面语是梵语,现代印度的国语是印地语
原始佛经用巴利语写成,巴利语是古代印度的一种俗语,大乘佛经用梵语写成
佛教始终不是印度的主体宗教
由于穆斯林的征服,12世纪末,佛教在印度已经绝迹
19世纪末,佛教又从斯里兰卡回传到印度
印度人主要信仰印度教(婆罗门教),最早的梵语着作就是婆罗门教的经典

没有印度语这个说法
印度的语言大都属于印欧语系印度斯坦语族
这一语族内语言众多
古代的梵语、巴利语,现代的印地语(通行于印度中央邦,印度国语),乌尔都语(巴基斯坦国语),孟加拉语(孟加拉国语,通行于孟加拉和印度孟加拉邦),泰米尔语(通行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等等,都是印度斯坦语族
古代印度以梵语为通用语
近代以来,印地语使用人口最多,印度独立后,被定为国语。

‘肆’ 印度佛教如何传入中国

汉代,印度佛教传人了中国。在印度,自阿育王于公元前三至二世纪把佛教立为国教之后,佛教便取得了统摄印度思想学术的地位。佛教在中国初传,主要是作为信仰和方术(旧时指医、卜、星、相、炼丹等技术)流行于民间的。佛教被广大知识分子所接受,是从两晋(公元265年至316年为西晋,公元317年至420年为东晋)时期开始的。知识分子特别感兴趣的是佛教的思想理论,尤其是佛教提出的一些中国传统学术较少研究的理论问题。到了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期,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几乎遍及整个中国。

佛教东传中国,是一种外来宗教向另一个文化高度发达国家的传人。比起佛教来,中国人固有的意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许多明显的优越之处,这就决定了佛教思想对中国人的意识不是“征服”,而只能是“融汇”,即发扬它本身独特的思想内容,补充到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中去。经历了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佛教已融汇、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字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各种概念的分析,都有其独特与独到之处。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并以其独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给予了人们以新的启发,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隋唐时期,佛教的思想体系已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比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等,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文学方面,学术界有“佛教文学”这一概念。数千卷译自梵文的佛教经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瑰丽、典雅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尤为历代文人所喜爱,甚至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佛教还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直接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东晋诗人)、王维(公元701~761年。唐诗人)、白居易、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宋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苏轼(公元1037~1101年,宋诗人)等大文学家的诗歌创作,大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的一些诗篇、特别是人蜀(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杜甫弃官,经秦州、同谷人。蜀,投奔严武,定居成都草堂。严武死后,又漂泊夔州)后期的诗作所表现出来的心境,也显然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唐人传奇(当时兴起的短篇小说)和宋人话本(当时兴起的白话小说)中常讲因果报应、人冥转世、南柯黄粱,这里面的许多东西都不是中国人固有的思想,而搀杂着不少印度人的观念,因此在文学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情调。

唐代文学中,受印度影响的,除了传奇之外,还有变文。变文是这一时期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由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也讲中国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在中国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大量变文中,除佛经故事外,就有《孟姜女变文》、《汉将王陵变文》、《伍子胥变文》等等。变文的产生与印度的影响密切相关,变文这种体裁来自印度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因素,我们今天仍然广泛使用的许多用语都来自佛教,比如世界、如实、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由于介绍新概念,很自然地输入了许多新词,比如反应佛教基本概念的蕴、谛、因缘、境界、真如、法界、大乘、小乘、业、果、报等等,这一类词中有些是汉语原有的,但在佛典中使用时便赋予了它们全新的含义,应视为新词;有些是外来语的音译词,如佛陀、菩萨、沙门、般若、菩提、波罗蜜、瑜伽、禅、劫等等。除此而外,还有一些佛教的专用词语(包括短语),如真谛、法门、顿悟、化身、变相、不可思议、打成一片、心心相印、举手投足。一针见血等等。其中有些词已经完全融会到汉语中,很难看出外来语的痕迹,比如实际、希望、安乐、形象、消化、傲慢。在唐宋文人的诗文中,使用佛教词语、典故成为一时风气。

由此可见,要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不搞清它们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及所受影响,就不可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也不可能总结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规律;若要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也不能不研究佛教。事实上,从公元148年安息僧人安世高来华译经(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化运动即佛学的开始)算起,至公元1175年朱熹(公元1130~1200年,宋代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宋代哲学家)鹅湖之会(宋孝宗淳熙二年即公元1175年,朱善和陆九渊的一个共同朋友吕祖谦,邀请朱、陆二人和两派其他人物在江西的一个名胜鹅湖寺相会,讨论两人思想的异同。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化运动即理学的创立)的这1000余年间,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期,也就是中外学者盛赞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这一时期,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主流是佛学,其时间之长,声势之大,影响之广,都远非两汉经学(中国的一门包含有丰富哲学内容的古老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儒家经典,即《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经”。《乐》有声无书,所谓“六经”实际上只有“五经”)和宋明理学(宋元明清时期以讨论理气、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所能比拟(bǐnǐ,比较)。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生根、成长的佛教,不光结构独特,宗派体系各异,而且呈现出不同于印度的气象和特质。有人把中国佛教的特质归纳为:调和性、融摄性和简易性。所谓调和性,是指对佛教外部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妥协、依从、迎合、附会,自然更包括对某些类似或一致的观点的赞同、推崇、吸取和融合。所谓融摄性,是指中国佛教统摄内部各类经典和各派学说、统一各地各派学风的特性。中国佛教中真正绵延不绝的是在印度也没有成宗的禅宗和净土宗,尤其是禅宗,更是唐代以后中国佛教的主流。禅宗和净土宗的久远流传是与它们的教义和修行方法的简易分不开的,所以,简易性也是中国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的重要特色之一。

佛教日益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吸收和改造的过程。因此,中国佛教的特质,归根结蒂由中国国情所制约和决定。中国佛教特质的形成,自有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社会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严密统治。中国自秦汉以来,直到清朝灭亡,所实行的始终是专制主义的国家政权,皇帝及其所属的官僚统治机构是地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掌握着绝对的政治权力。中国最高的封建统治者往往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提倡、扶植佛教,也可以出于同样的需要限制甚至毁灭佛教。就是说,封建统治者的佛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佛教的命运、方向、轨道和特点。

2.以家庭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封建伦理关系。“父为子纲,君为巨纲,夫为妻纲”等等纲常名教,形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忠”、“孝”是封建社会政治道德领域的两面最高旗帜,是人们生活和行为的最高准则。中国封建社会巨大的伦理关系网络、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既是抵制佛教流传的核心力量,也是融化佛教信仰的消融剂。

3.政治上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这种统一和融合直接推动了统一的佛教的形成。

4.封建统治阶级的变迁和频繁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到隋唐时代,士族(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世代读书做官的大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地主渐趋没落,庶族(封建社会里世代平民身份的家族)地主日益兴起,这就促使贵族化色彩较少的佛教宗派得以形成和流传。中国农民人数众多,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也不断遭到失败;农民文化落后,居住分散,劳动繁重,因此,直指心性、顿悟成佛的禅宗和口念阿弥陀佛的净土宗,由于其简易性,很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并产生广泛影响。

‘伍’ 印度现在还有佛教吗

答:印度今天的佛教是公元十九世纪后期才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在此之前七百年中,印度没有佛教。
19世纪末期,斯里兰卡一位达摩波罗(Dhammapāla)居士到印度瞻礼佛教圣地,看到那些地方的荒凉景象,他便努力从事复兴印度佛教的事业,于是印度又开始有了佛教的团体和活动。近几十年来,中国、缅甸、日本等国佛教徒也陆续在印度各佛教圣地——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尸那等处建立了一些佛寺。

印度人民渐有皈依佛教,而且也有到斯里兰卡出家受戒的,但是为数不多。直到1956年,突然有一个大规模的改宗佛教运动在“不可触种姓”的群众中发生起来,这是近代佛教史上一件大事。原来,有一位安贝德卡尔(B.R.Ambedkar)博士,是印度“不可触种姓”人民的领袖人物。1956年10月,他在那伽浦尔一次群众大会上宣布他改信了佛教,并宣传“人不是神创造的”和“一切众生平等”的佛教教义。

参加大会的五十万“不可触者”响应他的号召,同时宣布放弃印度教信仰而皈依佛教。安贝德卡尔于1956年12月突然逝世,但是改宗佛教运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掀起了澎湃浪潮,向印度全国各地发展,成千上万的人相率皈依佛教。据1962年5月《世界佛教》杂志报道,印度七千万“不可触种姓”人民中已经有二千万人改宗佛教。这个运动目前还在继续发展。

‘陆’ 佛教的源地是印度,印度人说的是印度语,为什么很多佛经用的是梵语学习佛教是应该学印度语还是梵语

梵语也是古印度语的一种。如果一定要学最原始的,最接近的,那就应该学梵语。

‘柒’ 中国古代那么多佛经,有多少真正是印度的

古代很早就有人与你有同样的问题.
大藏经收录,专门有一个部分,是疑伪部.
就是无法确认是否是正式佛经.专门设立的.
在国内,这一部分分量还不少.
阿弥陀佛

‘捌’ 印度有哪些佛教圣地

去印度朝圣,佛陀圣迹有很多,而且有很多圣迹已经埋没在历史的尘封之中,众生福慧浅薄,无缘再看到。现有的印度尼泊尔朝圣十八大圣迹线路,是根据蝉友圈创始人衲木错,在多年的佛教朝圣体悟中,创新性地开辟了一条由顺时针方向的佛陀朝圣线路。这条朝圣线路查阅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征求许多国内外高僧大德的开示,这条朝圣路线成功地开辟,对于印度尼泊尔佛教朝圣,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圆满朝圣佛陀,体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1、出 生——蓝毗尼园: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时的脚印和沐浴的圣池;

2、成 长——佛陀祖国迦毗罗卫国的遗址和佛陀舍利塔;

3、出家——拘尸那罗森林南丹格尔

4、成道——菩提伽耶:娑婆世界的中心,最坚硬的地方。苦行林,尼连禅河,贤劫千佛成道的金刚座、菩提树,正觉塔和佛陀亲自开光的25岁等身像,480多座佛塔群,全世界佛教徒最向往的地方。

5、初转*轮——鹿野苑。佛陀三转*轮地,为五比丘宣说了四圣谛、八正道,成立最早的佛教僧团。佛陀舍利塔和最庄严的阿育王石柱(印度国徽以此为标志)。

6、涅 槃——拘尸那罗。佛陀最后度弟子须跋陀罗和涅槃后金刚力士放金刚杵处,佛陀最后说法处,佛陀荼毗塔,佛陀涅盘塔,佛陀6.1米最为庄严之涅槃像,拘尸那罗八王分舍利之地,佛陀舍利塔,佛陀圣体停放七天供人天瞻仰之地。

7、竹林精舍——佛教第一座精舍,佛陀洗浴的圣池迦兰陀池;在此宣说诸多经典,如《佛说般舟三昧经》等。

8、祇园精舍——佛教第二座精舍,《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楞严经》、阿含部等经典均在此宣说佛陀宿舍-健陀俱提精舍,佛陀讲经台,阿难菩提树;央掘摩罗塔、给孤独长老塔等。

9、西天灵山——灵鹫山。佛陀讲成佛之经典《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般若经》等重要经典之灵鹫净土,佛陀依然在此讲经说法;隋朝时,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10、降凡处——桑克希亚。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后(《地藏经》)乘金色天梯降凡处,帝释天、大梵天陪伴左右;佛教第一尊佛像产生之地;曲女城大法会玄奘大师辨经处。

11、神变处——吠舍离。(广严大城灵塔中,如来思念寿量处)佛陀在广严城外示现神通降服96种外道,佛陀预告涅槃处,佛陀舍利塔,阿难尊者舍利塔,首位比丘尼出家地,维摩诘大士故居,第二次经典结集之地。

12、世界佛教中心——那烂陀大学,莲花生大士、寂天菩萨、玄奘大师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参学讲经。舍利弗尊者舍利塔;玄奘法师求学、辩经弘法地;规模宏大的佛教遗址。

13、玄奘大师纪念馆——玄奘大师头盖骨舍利、佛陀脚印(千幅轮)、妙法莲华经血经。

14、经典结集——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之七叶窟,五百大阿罗汉结集之山洞。

七叶窟---第一次佛经结集处及阿难开悟处

15、鸡足山——祖师迦叶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弥勒菩萨下生传授佛陀衣钵。

16、恒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纳西(6000多年历史),观赏世界最美丽的日出—恒河日出,迎请佛教最重要的圣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恒河沙(金刚沙),印度教沐浴与焰口圣地

17、世界八大奇迹之泰姬陵、红城堡(印度三大红堡之一),建筑博物馆。

泰姬陵及阿格拉红城堡

18、印度首都德里,朝圣藏于印度国家博物馆佛陀舍利。游走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印度首都、各大城市与农村,深入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今昔,全方位体验印度古今宗教、文化等各领域。真实感受真正的印度。

蝉友圈每年9月到次年4月组织专业印度朝圣。

‘玖’ 印度的佛教资料

起源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知识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演变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灭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枝末部派。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当时佛教传播的范围,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和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两大部的主要差别是:①对法(事物、存在)的认识。大众部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即认为一切现实都依因缘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才有法体和作用;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被称为我空法有论。②对佛陀的认识。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期的修行而成,他有着无际的寿命和威力,所说一切言语为随机说法,并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认为佛说言语并非都是经教,也并不是一音说一切法。③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缘觉所得解脱没有差异。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佛陀逝世后约500年,大乘中观派兴起。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后还有清辨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同时,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佛陀逝世后约900年,瑜伽行派兴起。此派奠基人是无着和世亲。无着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说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着改宗大乘,称“千部论师”。无着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

‘拾’ 佛教的经文都是从哪里来的啊古印度的语言就是梵文吧那到底是谁编写的经文啊这么深奥;。

你完全是个外行 基本的东西都不懂
但我还是会回答你的问题:
佛从哪里来 佛来者有三处,何谓为三:
1.从发菩提心中来 哪里有发菩提心的地方 佛就从哪里出来
2.佛从哪里长大呢 佛从一切利益众生的种种善行中长大
3 佛以什么为原则规范自己呢 佛以 戒 定 慧 五戒 十善 四无量心 四宏大愿 以这些成为自己生命中必须的力行之事。
由于有以上的种种行为 佛遍出生了
佛经是梵文 是唐三藏 一千多年前取到中国来的 是梵文的 人家又不是傻子 人家不会翻译呀来学呢 所以佛经是翻译过来的 对了 梵文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

佛经当然是佛所说的话了 也就是说佛是世间最好的人 他所能说出的话 没有第二个人能说得出来
人们记下来 常常读诵学习获得快乐。记录人名字叫 阿难 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记忆最强的一个人
过目不忘
最后回答里 佛无所从来 亦无所从去 无来无去 所以叫如来
也可以说是从真理中来 了知事物的一切真象的人 当然其实佛不是人
最后 信佛就是佛自己 信自己就是信佛 佛不会自己信自己为人自信 也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不是信自己 如果你不信自己有谁会知道呢。还不是你。

阅读全文

与印度佛经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衣着习惯有哪些 浏览:899
目前越南航班有哪些 浏览:342
印尼留学签证怎么办理流程 浏览:576
越南宵禁是什么 浏览:297
中国人在越南买房子多少钱 浏览:501
印尼烟草怎么样 浏览:330
越南有多少奴隶族人 浏览:335
意大利服装厂哪个区最多 浏览:637
越南岘港哪里好玩 浏览:139
英国陷入油荒什么原因 浏览:754
怎么用意大利语写信 浏览:938
政府为什么不让报道印尼海啸 浏览:532
印度阿三如何拿椰子 浏览:667
越南旅游用什么上网卡 浏览:639
中国男篮去菲律宾哪里 浏览:860
在越南娶个媳妇要多少钱 浏览:822
伊朗球员身体素质为什么那么强 浏览:887
峰哥为什么是印度人 浏览:311
韩国军人怎么评价中国军人的 浏览:256
伊朗伊拉克以色列哪个国家强大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