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领袖都有哪些人

印度领袖都有哪些人

发布时间:2023-03-06 03:44:26

A. 印度的领袖是哪些人

印度1948年独立。总理是实际领导人
历任印度总理:
1.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Jawaharlal Nehru 1947年8月15日 ——1964年5月27日, 国大党
2.古尔扎里·拉尔·南达,代总理 Gulzari Lal Nanda,1964年5月27日——1964年6月9日,国大党
3.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 Lal Bahar Shastri ,1964年6月9日——1966年1月11日,国大党
4.古尔扎里·拉尔·南达,代总理 Gulzari Lal Nanda 1966年1月11日——1966年1月24日 国大党
5.英迪拉·甘地 Indira Gandhi 1966年1月24日——1977年3月24日 国大党
6.莫拉尔吉·兰奇霍季·德赛 Morarji Ranchhodji Desai 1977年3月24日——1979年7月28日 人民党(Janata Dal)
7.查兰·辛格,执政24天,后为看守内阁 Chaudhury Charan Singh 1979年7月28日——1980年1月24日 人民党(Janata Dal)
8.英迪拉·甘地 Indira Gandhi 1980年1月14日——1984年10月31日 国大党
9.拉吉夫·甘地 Rajiv Gandhi 1984年10月31日——1989年12月2日 国大党
10.维什瓦纳特·普拉塔普·辛格 Vishwanath Pratap Singh 1989年12月2日 ——1990年11月10日 人民党(Janata Dal)
11.钱德拉·谢卡尔,其中留任3个月至新政府组成 Chandra Shekhar 1990年11月10日 ——1991年6月21日 印度人民党(Janata Dal)
12.纳拉辛哈·拉奥 P.V. Narasimha Rao 1991年6月21日 ——1996年5月16日 国大党
13.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Atal Behari Vajpayee 1996年5月16日 ——1996年6月1日 印度人民党
14.德韦·高达,其中留任新政府组成 Deve Gowda 1996年6月1日 ——1997年4月21日 印度人民党(Janata Dal)
15.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 Inder Kumar Gujral 1997年4月21日—— 1998年3月19日 印度人民党(Janata Dal)
16.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Atal Bihari Vajpayee 1998年3月19日—— 2004年5月22日 印度人民党
17.曼莫汉·辛格 Manmohan Singh 2004年5月22日 ― 国大党

B. 印度的历届领导人

印度1948年独立。总理是实际领导人
历任印度总理
汉语名 英语名 上任时间 卸任时间 所在政党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Jawaharlal Nehru 1947年8月15日 1964年5月27日 国大党
古尔扎里·拉尔·南达,代总理 Gulzari Lal Nanda 1964年5月27日 1964年6月9日 国大党
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 Lal Bahar Shastri 1964年6月9日 1966年1月11日 国大党
古尔扎里·拉尔·南达,代总理 Gulzari Lal Nanda 1966年1月11日 1966年1月24日 国大党
英迪拉·甘地 Indira Gandhi 1966年1月24日 1977年3月24日 国大党
莫拉尔吉·兰奇霍季·德赛 Morarji Ranchhodji Desai 1977年3月24日 1979年7月28日 人民党(Janata Dal)
查兰·辛格,执政24天,后为看守内阁 Chaudhury Charan Singh 1979年7月28日 1980年1月24日 人民党(Janata Dal)
英迪拉·甘地 Indira Gandhi 1980年1月14日 1984年10月31日 国大党
拉吉夫·甘地 Rajiv Gandhi 1984年10月31日 1989年12月2日 国大党
维什瓦纳特·普拉塔普·辛格 Vishwanath Pratap Singh 1989年12月2日 1990年11月10日 人民党(Janata Dal)
钱德拉·谢卡尔,其中留任3个月至新政府组成 Chandra Shekhar 1990年11月10日 1991年6月21日 印度人民党(Janata Dal)
纳拉辛哈·拉奥 P.V. Narasimha Rao 1991年6月21日 1996年5月16日 国大党
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Atal Behari Vajpayee 1996年5月16日 1996年6月1日 印度人民党
德韦·高达,其中留任新政府组成 Deve Gowda 1996年6月1日 1997年4月21日 印度人民党(Janata Dal)
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 Inder Kumar Gujral 1997年4月21日 1998年3月19日 印度人民党(Janata Dal)
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Atal Bihari Vajpayee 1998年3月19日 2004年5月22日 印度人民党
曼莫汉·辛格 Manmohan Singh 2004年5月22日 ― 国大党

C. 古印度重要人物是什么

1.阿育王 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频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统一印度定佛教为国教。
2.甘地 尊称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3.阿克巴 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建立人和最伟大的皇帝。他在漫长的统治期间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并把帝国的版图第一次扩展到印度南方。

D. 印度闻名世界的人物

1、圣雄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称“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

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

“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面对两国的冲突,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甘地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2,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的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 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

3、阿米尔·汗

阿米尔·汗,1965年3月14日出生于印度孟买,印度宝莱坞演员、导演、制片人 。阿米尔是印度“国宝级”人物,宝莱坞的“全能”演员。

8岁的时侯,阿米尔·汗出演第一部电影《Yaadon Ki Baraat》。后来练习打网球,获得了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网球冠军 。

1988年,阿米尔·汗放弃网球重回银幕 。1989年,出演文艺片《灰飞烟灭》,饰演复仇男子。1999年,在《义无反顾》中出演印巴边境的抗暴警察阿贾伊。2002年,阿米尔凭借剧情爱情电影《印度往事》获得zee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 。

2008年,凭借导演 《地球上的星星》获得宝莱坞人民选择奖最佳导演奖。2009年,出演了励志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饰演Rancho。

2011年,阿米尔·汗制作真人访谈节目《真相访谈》,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印度区第三任大使。2013年,出演犯罪动作电影《幻影车神3》饰演Sahir和 Samar 。2014年,出演奇幻喜剧电影《我的个神啊》,饰演遗留在地球的外星人PK。

2016年,出演励志运动电影《摔跤吧!爸爸》2017年6月,阿米尔·汗成为“2017年奥斯卡”新成员。2017年,出演励志电影《神秘巨星》饰演音乐人夏克提·库马尔。

(4)印度领袖都有哪些人扩展阅读:

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领土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

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

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E. 印度的开国领袖叫什么名字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反抗”的主张,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F. 印度三杰是哪三位甘地,泰戈尔,另一位是

拉伊、提拉克、帕尔三人是印度国大党的杰出的民族运动领导人,先后参加过“梵社”,创办进步报刊,宣传争取自由、摆脱英国统治,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为印度的独立自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人们将他们称为“印度国大党三杰”。

1.拉伊(1865~1928年):
出身于旁遮普的知识分子家庭。曾任律师和记者,创办过《旁遮普人》等多种报刊。1882年加入“雅利安人协会”,后成为国大党激进派领导人之一,被誉为“旁遮普之狮”。他认为印度只有通过争取自由的斗争,才能彻底摆脱英国统治,而不是靠乞讨和恩赐,由于其言论触犯了英政府当局,曾多次遭到逮捕。1907年从缅甸获释返回印度,1914年赴英、美等国访问,在美组织“美国印度人自治同盟”。1919年回国,次年在加尔各答特别大会上,当选为国大党主席,支持“圣雄”甘地的不合作运动。1928年领导抵制西蒙调查团的斗争,在游行中与警察发生冲突不幸身亡。着有《雅利安人协会》、《青年印度》、《印度的政治前途》等。
2.提拉克(1856~1920年):
国大党小资产阶级激进派领袖,历史学家。出身于马拉塔族婆罗门小地主家庭。曾经学习法律。1880年在浦那开办新英语学校。1881年创办《月光报》和《狮报》,揭露殖民当局的暴行。1884年参加创建“德干教育协会”,1893年和1895年先后举办纪念印度甘奈希神节和马拉塔民族英雄西瓦杰庆祝会,以唤起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1900年前后在国大党内组织和领导激进派,积极参加1905年开始的反英斗争。主张用暴力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完全独立。但强调印度教传统,回避农民土地问题,维护种姓制度和落后的风俗。1908年被殖民当局逮捕,判处6年徒刑。他被判刑后,孟买工人曾以总罢工进行抗议。晚年趋向于“稳健派”,接受印度自治主张。1916年建立印度自治同盟,同年与真纳缔结《勒克瑙公约》。主要着作有《奥里安神》、《薄伽梵歌中的奥秘》等。
3.帕尔(1858~1932年):
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曾创办在《新印度》等多种报刊,国大党激进派领袖之一。主张抵制英国殖民当局,提倡国货和民族教育,宣传自治、自产。领导了1905年民族运动,反对分割孟加拉。1907年入狱,半年后获释,前往英国。在英国任《印度自主》和《印度学生》的主编。晚年趋向温和,反对民众的暴力运动,反对甘地的不合作运动和哈里运动。着有《新精神:国民生活的圣礼》、《印度氏族主义的精神》、《印度的心灵》等。

G. 印度最高权力者是谁

印度最高掌权者,为什么不是总统,而是总理?

印度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统,亦为国家元首,如英国女王一般,不过只是虚位元首。印度的实权掌握在总理和议会手里,但总理往往是议会第一大党的主席或者是议会多数执政联盟中最大党的领导人,如果印度的权力,确切的说掌握在政府首脑总理手里。

印度总理和总统

目前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国家脱胎于英国的殖民地,殖民地争取独立之后,如何建国就是摆在眼前的紧急问题。这时,英国人的议会制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家闹革命干独立不都是为了民主和自由吗,那英国人这一套制度都运行了上百年了,根基挺稳的,看看也不错,就拿来用用吧。

一部分国家继续尊奉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女王任命一个总督最为自己的代表成为这个国家的元首,比如加拿大、澳洲、新西兰以及中美洲、太平洋上一堆小岛国等等。有些国家继续尊奉自己的君主为国王,实行英国式的议会制君主制,比如马来西亚,也有的实行君主制,比如中东的一些君主国,而更多的国家不想把英国女王作为自家的国家元首,但要实行议会制,那就再尊奉个国家元首出来,当时最流行的国家元首的名字就是老美的总统了,所以,一众总统应运而生……

当然,除了“英联邦”国家,德国、意大利等一些原君主制或者君主立宪制国家也采用这种议会制,有一个虚位的总统元首,尼泊尔在十多年前废黜了国王之后,也设立了虚位的总统职。综合来说,总统主要做一些接见外宾、参加活动、签署文件等礼仪、程序性工作,而总理掌握实权,对国家一切事物负有实际权限和责任。但是这些硬生生“造”出来的国家元首,相对那些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主,存在感还是太低了。

诸如英国王室、欧洲一众王室等等,他们因为历史、文化等千百年的传承,他们具有特殊的存在意义,深受各国民众和舆论的关注,出镜率很高。

而不管是德国总统、还是印度总统,他们除了竞选上任之时,能够掀起一阵子舆论热点,比如印度之前的“低种姓总统”,过后就石沉大海,几乎再也没什么信息了,老百姓对他们的国家元首也不再关注了。

这个也好理解,总统就是个“橡皮图章”啊,平时虽然也列席会议,但也只是听听,然后把议会和政府商量好的政策文件签字盖章,到需要他出现的场合讲个话剪个彩等等,基本上是一种“设计感十足”的工作。

而反观印度总理,现任的莫迪总理是印度有史以来“最具权力”的总理之一,之前在古吉拉特邦连续干了三届首席部长,强势推进各种改革,可以说是“说一不二”,包括后来作为印度总理,以突袭的方式强势推进“废钞行动”,给印度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震荡。

某种程度上来说,印度总理比美国总统还牛,毕竟在议会制国家,总理作为执政党或者多数党领袖,几乎直接控制了立法和行政两个系统,比只管行政的美国总统可强多了,如果执政党有幸能控制议会的大多数席位,那总理可以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情,几乎无人可以制约,而这个时候,看似没用的总统和上议院就起到了维护最后底线的作用了,避免总理权力过大而乱搞

H. 印度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一、阿育王(公元前272年—前242年在位)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国君,曾经建立起古代印度最大的帝国,版图几近南亚次大陆的全部。《阿育王经》等数部汉译佛典中载有大量关于他的生动故事。他是通过激烈的争权之战弑兄而得王位的,后又于公元前260年(一说262年)发动了残酷的征服羯陵伽国的战争,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

巨大的灾难带给他沉重的精神负担,终于使他幡然悔悟,决定改行和平国策,宣扬“正法”。“正法”以少行不义,多做善事,慈悲、慷慨、真诚、纯洁为要旨,集中体现了当时优良的宗教道德。执政中期,他皈依了佛教。

阿育王自己亦身体力行,广泛会见不同派别的宗教领袖,并向他们布施。他甚至为被佛教斥作“邪命外道”的正命派开凿洞窟,供其使用。他的正法政策为经历了数百年动荡的印度社会带来了30年和平,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明显减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活在稳定中有所提高。

二、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 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尔逝世于加尔各答。

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抗议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三、阿克巴(1556年—1605年在位)是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该王朝在他的治下趋于鼎盛。若论文治武功,自13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建立,至19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彻底覆亡,六百余年,穆斯林统治者中能出其右的,没有一人。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实行开明政策的结果。

他主动放弃了个人信仰的偏见,诚恳邀请各派宗教学者到他的宫廷上来,倾听他们的说教。他还常将不同教派的领袖人物召集在一起,辩论和研究各种宗教和社会问题,以辨明同异,消除误解,进而摆脱宗教矛盾,求得社会生活的和谐。无论伊斯兰教、印度教,还是佛教、耆那教、祆教或基督教,乃至无神论者,他都一视同仁。

作为具体措施,他废除了非穆斯林的人头税和香客税,允许各宗教建立寺院,自由传教,对于被迫改宗伊斯兰教的人亦听任恢复原来信仰,不加干涉。政府的职位向一切人开放,不问所宗。每遇重大的非伊斯兰教节日,皇宫也和民间一样,举行隆重的庆典。1579年6月22日,阿克巴宣布自己拥有对伊斯兰教所有问题的最高裁决权,进一步集帝王与教宗于一身。

1582年,他创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为“圣教”。它是一种具有泛神色彩的一神教,力图冶印度当时的所有信仰于一炉。他的这一尝试终因信众寥寥而失败,但是他内容广泛的宗教宽容政策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普遍的和谐与繁荣。

四、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Indira Gandhi,1917年11月19日—1984年10月31日),印度政治家,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是印度现代最为着名及存有争论的政治人物之一。分别担任两届印度总理,1984年10月31日遇刺身亡。

她一方面为印度在冷战时期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针而令其政绩上蒙上阴影。因其领导印度的十六年间的政治方针相当硬朗、立场坚定,故后人亦称其为“印度铁娘子”。

五、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面对两国的冲突,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甘地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参考资料网络——泰戈尔

阅读全文

与印度领袖都有哪些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哪些地方发达 浏览:545
韩国人怎么评论中国战机的 浏览:536
中国书画作品展在哪里 浏览:797
意大利有哪些交通工具 浏览:584
伊朗的阿尔及利亚是哪个国家 浏览:926
印度博帕尔是什么毒 浏览:525
伊朗为什么不承认以色列是个国家 浏览:899
复星投资印度公司多少 浏览:327
印度尼西亚门面房租是多少钱 浏览:929
北京飞印度需要多少时间 浏览:664
越南小商品哪里网购 浏览:343
伊朗为什么能建立中东工业 浏览:406
印尼开店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13
越南有哪些好的餐厅 浏览:645
你好啊越南字怎么说 浏览:721
中国处于什么地震带 浏览:538
英国靠左法国靠右交通如何 浏览:668
印度为什么怕越境挑衅 浏览:282
英国社保交多少年才能领 浏览:892
中国哪里有小刀 浏览: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