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当时东印度公司那么厉害,能养的起武装部队
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东南亚、印度的东西海岸、波斯湾都设立了这样的据点,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地区贸易布局。除此之外,东印度公司还将海洋作为中心,沿岸挑选一些合适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贸易据点,最后逐渐形成一套巨大的贸易网络,把自己融入整个印度洋、东南亚和西亚的贸易。而这,就是它借助当地贸易的支点。第二:自己得有实力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实力,那么即便是支点找的再好,也很难存活下去。但是东印度公司在这一点上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它除了资本雄厚,还有很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和它的军事是分不开的。要知道,当时的英国商船可不是一般的民用船只,而是配备的有几十门大炮的“军用船”,所以从做生意转化为打仗,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配备这些武器也并非是对抗当地人,而是葡萄牙人。因为此时的葡萄牙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方,手里拥有着很多的贸易资源,但只要打仗的话,就可以把他们给弄走。当地人是怕葡萄牙人的,英国人只要将葡萄牙人打败,那么就会对当地人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这时候做生意也就是相对容易一些了。所以我们最后可以看到,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二三十年就形成这么成功的贸易扩展,除了本身先进的制度以外,借助已有的贸易结构也是它成功的一大秘诀。但是在借力的同时自己还得拥有支点和实力,否则也很难成功。
‘贰’ 东印度公司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什么呢
东印度公司与今天的跨国公司不同。东印度公司是军事政治经济合作集团的殖民地组织,它从自己的政府那里获得独家贸易权,拥有军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以贩卖奴隶和毒品。它们产生和存在于16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在各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三个主要资金来源:国内融资、贸易利润和掠夺。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贸易和掠夺开始,以贸易和掠夺达到顶峰。这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属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工业资本迅速扩张,代表商业资本的英属东印度公司崩溃,大英帝国时代在历史上逐渐淡出。
‘叁’ 17世纪的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公司为什么又由荷兰成立,又由英国成立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英 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EH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于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东印度公司训练雇佣军,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拥有,但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实际上是为英国人服务的。它由欧洲军官指挥,对英国占领印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支雇佣军,英国就不可能征服印度。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疯狂进行殖民掠夺,除了上述抢劫孟加拉国库外,1799年,攻陷迈索尔首府时,又抢劫了价值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在18世纪,中国对鸦片的需求十分之高,而在1773年,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鸦片贸易的独占权。但由于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被禁止运送鸦片到中国,所以在孟加拉地区生产的鸦片要先在加尔各答出售,再在那里运到中国。尽管中国政府一直禁止鸦片入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烟,但公司仍从孟加拉透过贸易商和中介走私鸦片到中国广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达900吨。鸦片源源不绝的输入中国,使中英贸易形成了庞大的逆差,尽管中国输出茶叶、丝绸和瓷器,仍未能阻止白银大量流出的问题。在1838年,当时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高达1400吨,中国不得不对走私者处以死刑,并派出钦差大臣林则徐监督禁烟。禁烟与日后的销烟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最终使中国租借香港岛予英国。
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同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后,来广州十三行贸易的英国商人从原来统一由东印度公司组织而变为散商,英国政府特派官员与中国政府交涉商务事宜,使原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涉一变而成为政府间的交涉,由此而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导火线的种子。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走向了破产的道路。1858年,东印度公司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被一脚踢开,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1947年。
二、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语: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其原名意为“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缩写,代表该船只或设备是阿姆斯特丹所派出,若为密德堡市派出者则加注M字,依此类推。)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22年在澎湖建立城堡作为贸易据点,但当时澎湖为中国明朝政府季节性驻防的汛地,经交涉失败后,中国派遣由俞咨皋率领的军队包围荷兰人的城堡,迫使得荷兰人于1624年转而到当时未有实质政府统治的福尔摩沙岛(今台湾岛)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设立据点,占领台湾的期间由1624年,至1662年被明郑延平王郑成功打败为止,称之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当年的建筑如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倾圯。
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东南亚商业据点的枢钮,并垄断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与中国间的贸易。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蚕丝。
以鹿皮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间,由台湾输出到日本的张数由十一万张成长到十五万张。到了1658年,台湾砂糖的输出量已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并增加巴达维亚为输出对象。
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约有35个据点,日本据点的获利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获利25.6%的台湾,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地方的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于当地的建设。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国家除了荷兰,尚有日本人,鉴于日本人的商业竞争,荷兰台湾长官遂对日本商人课征十分之一的关税,引起双方不满,甚至发生滨田弥兵卫事件,1628年两方终止贸易,经过荷兰方面道歉,又交出得罪日本人的彼得•奴易兹(Pieter Nuyts)到日本监禁,1632年才又恢复贸易,但日本在不久之后进入日本锁国时代。除此之外,因为荷日两方政府对于其所有领地都有司法权执行的权力,为此两方也发生过冲突。
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公元1661年。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年-1784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公司遗址为现今阿姆斯特丹大学。
‘肆’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的对吗
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他们是英国、法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后,17世纪新兴的殖民国家为了处理在殖民地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 分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 丹麦东印度公司(1616),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28),法国东印度公司(1664)(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 和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
1602年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见西欧16~18世纪的海外殖民掠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States-General of the Netherlands)给予公司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21年期限的垄断权,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也是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持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影响力,每年给政府分红18%,直到1800年公司正式解散,其财产和债务由巴达维亚共和国(Batavian Republic)承担,公司的殖民地成为荷属东印度,在19世纪又扩展到了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印度尼西亚。
法属东印度公司/French Company of theEast Indies
1664年由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创建的贸易公司,监管法国与印度、东非、东印度群岛和印度洋其他领土的贸易。该公司与早先创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经常竞争。它所组织的耗费巨大的远航常受荷兰人骚扰,1720年法国经济大崩溃中损失严重。至1740年,它与印度的贸易额仅相当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半。它对法国与印度贸易的垄断于1769年结束。随后一蹶不振,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销声匿迹。
丹麦东印度公司(丹麦文:Dansk Ostindisk Kompagni,英文:Danish East India Company)
此公司于丹麦及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授权下于1616年创立,主要经营与印度的贸易业务,在印度的基地位于特兰奎巴(Tranquebar)。丹麦东印度公司只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繁盛期,很快就衰落下去,并于1729年解散。1732年该公司以“亚洲公司”(丹麦文:Asiatische Compagnie,英文:Asiatic Company)的名义重组,但于1772年失去了垄断的地位。于其黄金时期,丹麦及瑞典东印度公司曾较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进口更多的茶叶,并将其中90%走私至英国以谋取暴利。
于1801年拿破仑战争及1807年哥本哈根战役期间,英国海军曾先后攻击哥本哈根,使丹麦丧失了所有的舰队及Heligoland岛屿。英国称霸海洋,使丹麦东印度公司从此成为历史。
瑞典东印度公司瑞典语:(Svenska Ostindiska Companiet,简称SOIC)
瑞典东印度公司瑞典语:(Svenska Ostindiska Companiet,简称SOIC)是一间为了与东亚(特别是中国)贸易而于1731年于瑞典哥德堡成立的公司。此公司的成立,是受到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功所启发,并于18世纪成为瑞典最大型贸易公司,直至于1813年停止运作。
‘伍’ 东印度公司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661年,葡萄牙国王将印度的孟买作为公主的陪嫁赠予女婿英王查理二世。查理二世便把孟买转让给东印度公司。公司遂将苏拉特的商馆迁至孟买。1698年,公司得到印度的特许,在胡格利河口建立加尔各答城,公司董事会就设在加尔各答,英王命名为威廉堡。这样,东印度公司便在印度形成了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三个管辖区,这三个辖区成了公司进一步侵略印度的根据地。到18世纪中期,公司在印度就建立了150多处商站和15家大代理站。
1708年,经英国政府的特许,东印度公司获得宣战和媾和的特权,集商人和政府于一身。
1751年东印度公司与其在印度的主要竞争对手法国交战。公司职员罗伯特•克莱武率兵攻打法国殖民军盘踞在印度德干高原上的海德拉巴和东南沿海的卡尔那蒂克两个军区,将法军击败。1757年6月,公司发动普拉西战役,占领了富庶的孟加拉。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法国放弃了它在印度的全部殖民地。
‘陆’ 印度殖民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15世纪末16世纪初。1600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按着荷兰、法国也先后入侵印度。1757年6月爆发了印英普拉西战役,印度战败,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占领印度全境。初期,印度的传统棉纺织品凭借织工的技艺、低廉的工资行销欧洲,带回了源源不断的金银。但工业革命后,英国纺织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很快扭转了局势,击败了印度本土棉纱布匹,造成了印度传统纺织业的破产、印度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倒退,印度彻底沦为一个原材料出口国。殖民者在通过地主作为中间人向农民征税的扎明达尔(Zamindar)制度不但没有提供合适的激励,还造就了大批挥霍财富的地主,印度农业水平方面日益滞后。出口经济以茶、麻加工为代表的主要工业部门都掌握在英国资本家手中,产品也出口英国。印度本土资本则重建了新式的棉纺织业,铁路网也快速扩张,但二者都高度依赖英国进口的机器、技术;工业对机械制造业的需求没能催发近代印度本土机械工业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