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古印度 的宗教
最早是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信奉原始宗教,从残留的痕迹可推断为自然及丰产力崇拜
从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开始,信奉婆罗门教,着重咒语和祭仪,典籍为《吠陀经》
公元前6世纪起开始进入思想的战国时代,各种质疑婆罗门教权威之思想先后出现(即所谓的六师外道),佛教在公元前380年左右创立,佛灭百年后经过数次结集,确立中心思想,公元前280年左右、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阿育王统一次大陆大部分地区,弘扬佛法,至此成为印度主要宗教。
但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婆罗门教经过改革,重新抬头,加之统治北印及中印笈多王朝的大力赞助,出现了印度文化上的古典时代,与此同时,佛教出现经院化、梵语化倾向,虽然诸多大哲学家都出自这个时代,但佛教逐渐与民众产生疏离。
公元8世纪,印度教哲学天才商羯罗横空出世,在组织和哲学理念上革除了原始的婆罗门教不如佛教的种种弊端、缺陷,佛教在印度教的反攻前已经没有优势。戒日王(就是玄奘时期的印度霸主)之时,佛教已经出现密教倾向,之后更是越发严重,因而更加与民众基础脱离,佛教的精英集中在北方几个大寺如那烂陀寺中,但民间对佛教的崇信已经日益薄弱。由于波罗王朝的保护,佛教仍在东印一带偏安了五百年。
公元10——12世纪,来自北方的伊斯兰入侵者进入印度次大陆,对所有的异教寺院烧杀抢掠,几个佛教中心在此过程中荡然无存,佛教徒也从印度本土灭绝。
公元15世纪中叶,印度被来自中亚的莫卧儿王朝征服。
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之后,对宗教的态度几近变迁。初期大力推广伊斯兰教,并对其他信仰者征收苛捐杂税,但到了第三位皇帝即阿克巴大帝开始转为宗教宽容政策。此政策到了奥兰则布时期(17世纪中期)再度彻底扭转,对印度教徒及其他宗教横加迫害,但后期帝国力量衰微,加之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教牢固的民众基础(特别是在莫卧儿帝国难以控制的南印)并没有遭到彻底损害。
Ⅱ 印度教源于婆罗门教 印度教与婆罗门教的关系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 *** 教。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非常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
西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个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祇,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祇,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个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冲差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其实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 黑风洞是印度教的朝拜圣地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4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援,御判差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非常多流派中,又以毗溼奴派、溼婆派及性力派为主。8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镇皮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 *** 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 *** 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非常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日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期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Ⅲ 雅利安人提出种姓制度,那为何让佛教在那个时期存在并发展呢
很多宗教发展茄漏的最初阶段,其提倡的教理教义,大多应合了当时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佛教提出的带举众生平等,正好适合当时社会上大多数群体的需求,得以快蠢纳碧速吸引大量信众,所以佛教得以快速发展。我国道教立教时也是如此。
Ⅳ 不在欧洲的“优等民族”雅利安人,是如何影响整个印度的
雅利安一词,一说源自伊朗的波斯文,意为“有信仰的人”;另一说源自梵文,意为“高尚”。雅利安人则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
纳粹为了掩盖事实,在二战结束前销毁了“生命之源”计划的许多文件。由于许多“希特勒婴儿”在纳粹党徒家中长大,或父亲就是党卫军成员,许多人不肯公开自己的身份。整个欧洲到底有多少“希特勒婴儿”,至今仍是未知数。
Ⅳ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其宗教之间的关系
是的﹐雅利安人为了统治﹐因此他们在其婆罗门教中参入了大梵天王口创造了“婆罗门”、臂创造了“刹帝利”、腿创造了“吠舍”、脚创造了“首陀罗”之说。婆罗门主管宗教祭祀,属特权贵族阶层。他们垄断了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力,而且其中一些人参与政权。刹帝利是军事行政贵族集团。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一般平民,主要从事农、牧、工商,吠舍中有富人,也有穷人,他们在政治上无特权。
首陀罗是婆罗门教中贱民,他们原来是印度的土着﹐在雅利安人统治了印度之后﹐打压为最贱的种性﹐不受法律保护,不能参加宗教仪式,不得与其他种性通婚﹐否则就是被处死﹗首陀罗这一等级的人橘配斗主要从事农、牧、卖丛鱼、猎及各种低溅的职业。
对于触犯了婆罗门种性的规则﹐首陀罗的惩罚极度的不平等。仅以侮辱罪而言,婆罗门侮辱首陀罗只罚款了事,但首陀罗辱骂雅利安人要割掉舌头。在宗教生活方面,首陀罗无权参加宗教生活,偷听者往其耳中灌熔化的锡或蜡,偷诵吠陀经的要割舌头,偷记吠陀经的要将其身体劈为两半。
这种不平等直至佛陀的出现才打破﹐佛陀极圆磨度的反对种性不平等制度。佛陀认为人人的佛性皆是平等的﹐皆可成佛。
Ⅵ 古印度的宗教发展
为超过一千多年来,神圣的故事和英雄史诗已经取得了神话的印度教。在这些复杂而多彩的传说中,没有什么是固定的和坚定的。伴随着创造、毁灭、爱和战争的脉动,它不断变化。大多数神话出现在几个不同的版本中,许多角色有多种角色、身份和历史。这种看似混乱的现象反映了一个神话的丰富性,几个世纪以来,这个神话已经扩展并具有新的含义。
印度教代表了印度本土的各种相关宗教传统。从历史上看,它涉及自前基督教时代以来的演变。反过来,它回顾了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吠陀宗教的古老信仰。
印度河流域 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在青铜时代(公元前 3300-1300 年;成熟期 2600-1900 年)。它主要沿着印度河和旁遮普地区传播,延伸到 Ghaggar-Hakra 河谷和恒河-Yamuna Doab,包围现在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现代印度的西部各州,并延伸到南部-阿富汗东部和伊朗俾路支省的最东部。
印度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将在那里兴起的文明置于与埃及和秘鲁的文明相似的境地,肥沃的农业土地被高地、沙漠和海洋所包围。最近,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边境省也发现了印度河遗址。远在土库曼斯坦的地方还发现了其他较小的孤立殖民地。沿海定居点从西俾路支省的苏特卡甘多尔延伸到古吉拉特邦的洛塔尔。印度河流域遗址位于阿富汗北部 Shortughai的Oxus河上,
到公元前 2600 年,早期社区变成了大型城市中心。这些市中心包括巴基斯坦的 Harappa、Ganeriwala、Mohenjo-daro,以及印度的 Dholavira、Kalibangan、Rakhigarhi、Rupar 和 Lothal。总共发现了超过 1,052个城市和聚居地宽圆笑,主要位于印度河及其支流地区。
滑石印章有动物、人(可能是神)和其他类型的铭文的图像,包括尚未破译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书写系统。若干金、舞姿的少女兵马俑和石像显示出某种舞蹈形式的存在。此外,这些兵马俑还包括牛、熊、猴子和狗。约翰·马歇尔爵士在摩亨佐-达罗看到着名的印度河铜像时,惊讶地表示:
当我第一次看到时,我很难相信它们是史前的。他们似乎完全颠覆了所有关于早期艺术和文化的既定观念。等造型,因为这是未知的古代世界到希腊化时代希腊,我想,因此,一些错误肯定已经作出; 这些数字已经进入了比他们腔腊真正所属的层次早约 3000 年的层次。
现在,在这些小雕像中,正是这种解剖学的真相如此令人震惊;这让我们怀疑,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古印度河岸边的雕刻家们是否有可能预见到希腊的艺术。
人们普遍认为哈拉帕人崇拜象征生育的母亲女神。一些印度河流域海豹显示了许多宗教中都有的卍字标志,特别是在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印度宗教中。印度教元素的最早证据是在哈拉帕时期之前和早期。靠近印度教 湿婆林伽的 *** 符号位于哈拉帕遗址。
湿婆
一个着名的印章展示了一个人像坐姿,让人想起莲花坐,周围是动物。它后来被贴上了湿婆的绰号 Pashupati(百兽之王)的标签。湿婆印章(M420)的发现者约翰·马歇尔爵士等人声称这个雕像是湿婆的原型,并将其描述为三张脸,以盘腿莲花姿势坐在宝座上。哈他瑜伽。瑜伽士的 *** 是直立的,两个睾丸都非常明显。将双脚跟精确放置在阴囊下方是一种先进的密宗瑜伽技术,称为 Bandha,意思是结或锁。它通常用于升华和重定向性能量,并可以赋予练习者精神力量。
一只大老虎在瑜伽士的右侧向上抬起,面向他。这是海豹上最大的动物,看起来好像与瑜伽士温暖相连;老虎身上的条纹,也是五组一组,突出了这种联系。湿婆印章上还描绘了另外三只较小的动物。这枚印章上的所有动物很可能都是图腾或纹章符号,表示部落、人民或地理区域。在湿婆印上,老虎是最大的,代表瑜伽士的人,很可能象征着喜马拉雅地区。大象可能代表印度中部和东部,印度南部的公牛或水牛以及印度河以西地区的犀牛。Heinrich Zimmer 同意 Pashupati 的形象显示了一个瑜伽姿势的形象。
帕舒帕蒂
印度河流域的人们似乎也崇拜男神。对想象中的印度教神祇最重要的描绘是 420 号印章。已发现许多其他印章描绘了相同的人物,但与 420 号的细节不同。本神戴着有角的头饰,形状让人联想到湿婆的现代形象出现在他额头上的新月。
被认为是灵伽的东西已经被挖出来了。现代印度教中的灵伽石被用来代表直立的慎含男性 *** 或湿婆神的男性生殖能力。但同样,这些石头可能与宗教崇拜的对象完全不同。即使在今天,湿婆仍以人形和 *** 的形式受到崇拜。坐在类似瑜伽的位置的神灵表明瑜伽可能是占领印度的第一个伟大文化的遗产。
卍字符的宗教标志
考古记录中最早确实使用卐字图案是在新石器时代。符号出现在“长春花剧本新石器时代的”欧洲(巴尔干,第6至第5千年BCE。另一个早期认证是对陶碗里发现在萨迈拉,在上一篇文章追溯到早在公元前4000约瑟夫·坎贝尔的Neolithic- Palaeolithic Contrast引用了在基辅附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 10,000 年)猛犸象象牙鸟雕像上的装饰物,这是在新石器时代之前唯一已知的此类符号。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学中,万字符出现的情况非常罕见。
在印度教中,两幅画中的万字符象征着造物主梵天的两种形式。朝右则代表宇宙的演化;朝左代表宇宙的对合。卍字符是印度教神祇毗湿奴的 108 个符号之一,代表生命赖以生存的太阳光线。它也被视为指向所有四个方向(北、东、南和西),因此意味着稳定。它作为太阳符号的使用首先可以从它的苏里亚神形象中看出。卐字符用于所有印度教扬特拉河和宗教设计。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并于公元前三世纪传遍印度次大陆。据信,释迦牟尼的同修在释迦牟尼死后,将这个卐字符号(右手)印在了他的胸前。它被称为“心之印”。随着佛教的传播,在佛教卍达到 *** 和中国。这个符号也被印度教国王引入巴厘岛印度教。
超过 400 个不同的印度河符号,有人说是 600 个,已经在印章、小药片或陶瓷罐和十多种其他材料上发现,其中包括一个明显曾经悬挂在内部城堡大门上的招牌。
大量着名学者认为,印度河系统并未对语言进行编码,而是类似于近东和其他社会中广泛使用的各种非语言符号系统。其他人有时声称这些符号专门用于经济交易,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印度河符号在许多仪式物品上的出现,其中许多是在模具中大量生产的。在任何其他早期古代文明中,都没有与这些大规模生产的铭文相似的东西。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或“死者之堆”是印度河流域或哈拉帕文明发掘的最大城市。Mohenjo-daro 是当地的一个信德语词,意思是“死人丘”。
学者帕波拉 (Parpola) 和阿斯法克 (Asfaq) 确定在摩亨佐-达罗 (Mohenjo-daro) 发现的另一枚印章 (M 430) 与一种独特的春分仪式有关。这是在克里提卡 - 昴宿星星座举行的庆祝春分的恒星仪式。印章上引用的传说:这个时代(Kali Yuga – 我们生活的现在时代)始于周三兰卡日出时的山羊标志的开始。
为了缩短一个具有宗教细微差别的引人入胜的星体重要性故事,当公元前 3102 年本初子午线穿过它时,兰卡市获得了荣誉。
关于这方面的另一个叙述是公元 630-635 年玄奘的旅行记录。他看到了孔雀时代的栅栏(佛塔)。它有一百英尺高。坎宁安谈到这个支柱时说:
中信德公国,通常被称为 Vichalo 或“Midland”,被 Hwen Tsang 描述为只有 2,500 里或 417 英里的环路。主城名为“O-fan-cha”,距上信德首府 700 里或 117 英里,距下信德首府皮塔萨拉 50 英里。由于前者是 Alor,后者几乎可以肯定是希腊人或海德拉巴的 Pattale,因此记录的距离确定了 O-fan-cha 位于一座名为 Bambhra-ka-Thul 的古城废墟附近的位置或干脆班巴尔。根据传统,这里是曾经着名的婆罗门或婆罗门 [...] 城市的所在地。
因为详细叙述了情况,所以可以定位城市。城主先前曾臣服,但市民们不效忠,关上了城门。他们被一个计谋引诱出来,随后发生冲突,托勒密的肩膀被毒剑重伤。提到托勒密的伤口使我们能够将这座城市与赫尔梅塔利亚的城市相提并论,狄奥多鲁斯将其描述为“河上婆罗门的最后一个城镇”。
希腊语中的爱马仕是梵天的无声词。中文音节扇是梵天的着名用语。因此,O-fan-cha 和 Hermetalia 都是 Bambhra-ka-thul 或 Brahma-sthal 的直接用语。从所有这些讨论中,似乎可以肯定,玄奘所访问的是摩亨佐-达罗城,它的真名是梵天或婆罗门。摩亨佐-达罗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死者之堆”。这样的名字,对于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来说似乎很特别。
印地语单词是mohan jodad.o。这个词jodad.o曾在许多蔑戾车,meluhha语言的同源词。信德语d.a_r.o 的意思是“为死者而献给亲属的盛宴”。许多学者认为meluhha是mleccha的苏美尔名称,意思是非吠陀、野蛮人。雅利安人使用它就像古希腊人使用barbaros 一样,表示外国人或该国本地人的乱码。
这座城市在公元前 2600 年至公元前 1900 年间繁荣发展,尽管该地区最早的定居迹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500 年。由于地下水位高,即使是对摩亨佐-达罗的简单挖掘也变得困难,因此无法在此级别进行挖掘。这座城市占地约 200 公顷,在其高峰期可能有 85,000 人。该遗址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的现代拉卡纳区。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南部最大的城市,对于该地区的贸易和治理非常重要。
摩亨佐-达罗的西端有一座大土丘或城堡。目前,土丘在平原周围上升了 40 英尺;在摩亨佐-达罗有人居住的时候,它会更高。土丘和下城之间有一道缝隙。由于规模庞大且与城市其他地方分离,人们认为该土丘可能被用于宗教或行政目的。这个假设得到了架构的支持在土丘的顶部发现。摩亨佐-达罗的土丘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大浴场和粮仓或会议厅。大浴池是位于土丘顶部的一个沉没的水槽;坦克长 12 米,宽 7 米,沉没在包围它的泥砖深度以下 2.4 米处。大浴场是印度河流域生活中最早可能与现代印度教有关的方面之一。大浴场也可能与河流崇拜的概念有关,就像今天对恒河的崇拜一样。
在出苗米坦尼王国
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力量:米坦尼王国。我们可以从间接来源收集到的任何信息。那些人被称为Kharri。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这个词与艾莉亚相同。按照名称和主题的吠陀指数,由麦克唐纳和Keith编译,这是吠陀正常指定文学从Rig-吠陀起的的雅利安三个上层阶级。米坦尼亚人对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入侵和雅利安人涌入印度代表了来自共同文化轴心的两条流浪移民流。
在Boghaz Keui 1906-07 CE(约八十英里安卡拉东南部,现代资本土耳其)雨果温克勒发现Chatti的伟大的国家档案帝国包含超过10,000楔形文字写成阿卡德楔形文字片。一块石碑记载了约公元前 1400 年赫梯君主 Suppiluliumas 与米坦尼国王 Mattiuaza之间缔结的和平条约。记录中召唤了四位神明作为该条约的见证人:In-da-ra、Uru-w-na、Mi-it-ra和Na-sa-at-ti-ia。这些名字几乎与吠陀诸神因陀罗、伐楼那、米特拉和纳萨蒂亚。根据着名的印度学家保罗·蒂姆 ( Paul Thieme) 的说法,在 Boghaz Keui 条约期间,这些神被带入了伊朗神话。阿维斯坦学者肯定许多吠陀神都复活了,尽管他们低于至高无上的神阿胡马兹达。幼发拉底河上游的米坦尼亚人在这个时期崇拜他们。
当吠陀文本是早期印欧语系民族现存最古老的证据时,人们认为这些文本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原始印欧文化的各个方面。许多民族学家希望统一印度-伊朗人、凯尔特人、北欧人、希腊人和罗马人成为原始印欧宗教。马克斯·穆勒认为,印度-伊朗宗教始于对太阳的崇拜。G. Dumézil 强调了印欧宗教和社会的三方社会制度。后来的学术研究不再考虑所有这些几乎相同的宗教。相反,自公元 20 世纪初以来,在梅勒、蒂姆和柯伊伯之后,印度-伊朗阿修罗/Āditya 神灵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强调;他们是印欧宗教中没有的创新团体。
一些学者认为,印度雅利安人在公元前 1500 年之前到达了西部的亚述和东部的旁遮普邦。受印度-雅利安影响的讲 Hurrite 的米坦尼统治者从公元前 1500 年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犍陀罗 墓葬文化则出现在公元前 1600 年。Shaffer & Lichtenstein (in Erdosy 1995:139) 指出:
Harappan 以及可能还有其他印度河流域文化马赛克群体的这种转变,是唯一有考古记录的南亚人口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上半叶之前的西向东迁移。
这可能是由生态因素造成的,例如 Ghaggar-Hakra 河干涸以及拉贾斯坦邦和其他地方的干旱加剧。印度河也开始东流,洪水泛滥。
铁器时代吠陀宗教
吠陀时期的宗教(也称为吠陀教或吠陀婆罗门教,或者,在印度古代的背景下,简称婆罗门教)是印度教的历史前身。许多学者坚持认为,将这一时期称为吠陀印度教是自吠陀宗教以来的一个矛盾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印度教非常不同——至少与古希伯来宗教来自中世纪和现代基督教的宗教一样多。然而,吠陀宗教可被视为印度教的前身。
根据传统观点,梨俱吠陀的赞美诗和其他吠陀赞美诗被神圣地启示给被认为是吠陀的先见者或“听者”(shruti 的意思是“听到的”),而不是“作者” ”。此外,吠陀经被称为“apaurashaya”,这是一个梵文词,意思是非人为创造,进一步揭示了它们永恒不变的状态。
吠陀宗教的元素可以追溯到原始印度-伊朗宗教和更早的原始印欧宗教。吠陀时期被认为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吠陀宗教演变成各种印度教流派。吠陀宗教也影响了佛教和耆那教。
原始印度-伊朗宗教是指在最早的吠陀(印度-雅利安)和琐罗亚斯德教(伊朗)经文之前的印度-伊朗人民的宗教。这些共享概念的共同继承,包括普遍力量*rta(吠陀rta,Avestan asha),神圣的植物和饮料*sauma(Vedic Soma,Avestan Haoma)和社会秩序之神,例如*mitra(吠陀Mitra,Avestan和旧波斯密特拉,Miϑra),*bhaga(吠陀巴嘎、阿维斯坦和旧波斯巴嘎)。原始印度-伊朗宗教是印欧宗教的古老分支。
有记载的印度宗教历史始于历史上的吠陀宗教,即早期印度雅利安人的宗教习俗,这些宗教被收集起来,后来被编入《三弥陀经》(Samhitas),即用古老梵文编写的四首经典赞美诗或咒语合集。这些文本是印度教的中心 shruti(启示)文本。这些文本的撰写、修订和评论时期被称为吠陀时期,大约持续于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
吠陀晚期(公元前 9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标志着奥义书或吠陀时期的开始。这一时期预示着许多经典印度教的开始,包括奥义书、后来的梵文史诗和往世书。
梵文单词 véda“知识、智慧”源自词根 vid-“知道”。这被重建为源自原始印欧语词根 *u̯eid-,意思是“看到”或“知道”。
所述钻机吠陀物的4个正则神圣的文本(间计数śruti印度教称为)吠陀。它的一些经文仍然被作为印度教祈祷、宗教活动和其他场合所背诵,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经文之一,并被继续使用。在梨俱吠陀是满世界的起源的几个神话与诗的账户,圣诗赞美神,生活,繁荣等古祈祷
它是任何印欧语言中现存最古老的文本之一。语言学和语言学证据表明,梨俱吠陀是在印度西北部地区创作的,大约在公元前 1700-1100 年之间(早期吠陀时期)。源自原始印度-伊朗时代的早期伊朗阿维斯塔在语言和文化上有很强的相似性。
文本被组织成 10 本书,称为曼荼罗,不同年龄和长度。“家书”:曼荼罗2-7,是梨俱吠陀最古老的部分,也是最短的书;它们是按长度排列的。传统将Rishi(作曲家)与Rig-Veda 的每首赞美诗联系起来。总共有 10 个rishis家族占了 95% 以上的赞美诗。每个家庭的编纂都进行了很长时间。因此,《梨俱吠陀》不是由圣人汇编和整理的一本书:每个曼荼罗都是独立的。
该钻机吠陀赞美诗献给各种神灵,首席其中是帝释天,英雄神称赞上灭他的敌人Vrtra屠宰; 烈火,祭祀之火;和 Soma,神圣的药水或制成它的植物。同样突出的神是 Adityas 或 Asura 神 Mitra-Varuna 和 Ushas(黎明)。还被引用的还有 Savitr、Vishnu、Rudra、Pushan、Brihaspati 或 Brahmanaspati,以及神化的自然现象,如 Dyaus Pita(闪耀的天空,父亲天堂)、Prithivi(地球,母亲大地)、Surya(太阳神), Vayu 或 Vata(风)、Apas(水)、Parjanya(雷声和雨)、Vac(词)、许多河流(特别是 Sapta Sindhu——从印度河开始的七条河流,以及Sarasvati河)。Adityas、Vasus、Rudras、Sadhyas、Ashvins、Maruts、Rbhus 和 Vishvadevas(“全神”)以及“三十三神”是提到的神祇。
祭司为贵族(Kshsatriya)和一些富商(Vaishyas)进行庄严的仪式。他们祈求子孙多雨,牛羊(财富),长寿和来世在祖先的天堂。这种崇拜方式至今仍保留在印度教中,需要一位purohita(牧师)背诵吠陀经。
宗教习俗依赖于执行经常涉及祭祀的仪式的牧师。Homa(也称为 homam 或 havan)是一个梵文词,它指的是任何以将供品放入供奉的火中为主要动作的仪式。目前,homa/homam 和 havan 这两个词可以与 Yagna 一词互换。虽然献祭的火是每个火供仪式的核心元素,但供火的程序和物品因仪式的场合或仪式预期的利益而异。程序总是涉及
祭祀之火的点燃和奉献;
祈求一个或多个神灵;和,
在诵读规定的祈祷文(咒语)的同时,通过媒体向他们提供供养(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可视化的)。
圣火形成虔诚的焦点;它通常放在某些类型的粪便、木头、干椰子等上。火坛(vedi 或 homa/havan kunda)通常由砖、石或铜器皿制成,几乎总是专门为这种场合而建造的,之后会立即拆开。这座火坛一直是方形的。虽然很少为主要的公共 homas 建造非常大的 vedis,但通常的祭坛小到 1 x 1 平方英尺,很少超过 3 x 3 平方英尺。
在所有事件中,安排都在一个空间的中间,可以是室外或室内。主持仪式的主要人物和指导他们完成仪式的牧师坐在祭坛周围,而家人、朋友和其他奉献者则围绕该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环。
吠陀经
梨俱吠陀
萨摩吠陀
夜柔吠陀
阿闼婆吠陀
其中,前三个是主要的原始部门,也称为“trayī vidyā”,意为背诵赞美诗(RV)、诵经(SV)和献祭(YV)的“三重神圣学” 。
Sama-Veda Samhita(来自sāman,适用于格律赞美诗或赞美之歌的旋律术语)由 1549 节组成,几乎全部(78 节除外)取自梨俱吠陀。
Yajur-Veda Samhita 有古老的散文咒语,还有部分从梨俱吠陀借用和改编的诗句。它的目的是实用的,因为每个咒语都必须伴随着一个祭祀动作,但与 Sama-Veda 不同的是,它被编译为适用于所有祭祀仪式,
在吠陀文献中,吠陀是其中之一——梨俱吠陀。它不是外国学者经常引用的吠陀经。从关于萨摩吠陀的构成的叙述来看,它是赞美诗的吟唱,几乎完全取自梨俱吠陀。在雅育尔吠陀包含要做出的平台的细节,致力于在其敬意HOMA将要被记载的神性。对于每一位神灵,都有单独的诵经和祭祀仪式的单独平台。这里的散文赞美诗再次取自《梨俱吠陀》。
的阿塔发吠陀实施一个独立的传统平行于所述的钻机吠陀和雅育尔吠陀。它增加了许多与其他印欧文学平行的早期治疗和魔法传统。
该阿塔发吠陀比其他吠陀不太常见的,因为它是在庄严的仪式很少使用。它的第一部分主要由咒语和咒语组成,涉及抵御恶魔和灾难、治愈疾病、长寿和各种愿望或生活目标的咒语。基本上沉默的婆罗门祭司看着仪式的程序,并在发生错误时用两个咒语和浇注酥油来修补它。早期的文本,由于其神奇的特性,其地位一直不明确。
Ⅶ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其宗教之间的关系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种姓一词为印度梵语“瓦尔那”的汉译,欧洲人称卡斯特,最初以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故有雅得安种姓与达萨种姓之分。其实最为古老的、土生土长的印度文化早已被人遗忘,如今剩下的仅存几处遗址。今日我们所熟悉的印度文化,来源于一个半游牡民族“雅利安人”。大约公元前2000年后期,雅利安人从中亚侵入印度,打败了当地的土着居民,占领其土地,毁灭其文化。而达萨初意为“没落的人”后有了奴隶之意。当雅利安人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形成了四大原始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教是由最初的吠陀宗教统一而来,该教以崇拜贺摩(梵天)而得名,他们认为梵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一切万物皆由梵天所造。在其统治过程中,为了加强最高种姓(婆罗门)的政权,捏造了所谓的不洁理论,声称“人体至肚脐以上,被宣布为较为干净的部位,而口则被认为最为清净的部位”,而婆罗门正是由梵天的口所创造的,即“生来与梵天一体”,便理所当然的自认为是人类中最优秀、最高贵的人,享有世上的一切。第二等级:刹帝利,由梵天双手创造,即王公贵族与武士集团。一、二等级掌握着国家的祭祀与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由梵天双腿所造,属于普通的劳动者阶层,包括商人、手工业者、自由农民等,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并负有向国王纳税的义务。第四等级为没有任何特权的首陀罗,由梵天双足产生的,是最不洁的。主要由雅得安人所征服的土着居民构成,从事奴隶与雇工等劣等、低贱的职业。虽然,首陀罗已是处在最低的社会阶层,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地位更可怜、更悲惨,这便是随着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派生出的亚种姓与杂种姓人(旃陀罗),他们被称之为“不可接触的贱民”意为严格禁止与各种种姓成员发生任何肉体上的接触,在最极端的时期,甚至不能进入某些人的视线。他们只能从事被认为不洁的行业,如刽子手、屠夫、掘墓人、清洁工等,因为这些行业玷污了宗教的某些仪式。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呆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如一个百岁的刹帝利看到一个10岁的婆罗门,也要向儿子对待父亲那样毕恭毕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特权制定了许多法律,而《摩奴法典》不能不说是集大成者。从这部法典里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古印度各阶层人群的生活状态。高种姓人犯罪,一般只处以罚金,等级低种姓犯罪,特别是侵犯高种姓的人生安全,则给予相当严厉的制裁。如杀害婆罗门者与伪造国王布告等罪相同,处以死刑;首陀罗奸淫高种姓女子要判处火刑,反之,如婆罗门杀害“操行可嘉”的吠舍,仅受一年的戒行或捐赠一百头牡牛和一头牝牛便算了事。而低等姓对高等姓稍有不敬,并处以各种肉刑,倘若首陀罗乱讲前三个等级的坏话,要处以断舌刑;如胆敢唾骂婆罗门应切去双唇;向婆罗门放尿,切去其阴茎;在婆罗门面前放屁,切去肛门。高种姓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旃陀罗),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他们不能与其它阶层的人居于同一处所,若要进城,则必“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所以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
印度社会由古自今,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但种姓制度却仍保存至今,固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但如今在各种政治力量与社会因素的相互驱动下,仍是不可动摇。而现如今贱民的生活状态又是如何呢?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报道,摘下来以便大家了解其种姓制度是如何的根深蒂固。
“一位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印度学者告诉记者,农村是印度种姓制度最为顽固的堡垒。在印度广大农村和许多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长期封闭,宗教色彩浓厚,加上村社内部结构一直被牢固地保存下来,种姓制度带来的等级差别难以从村民的意识中彻底根除。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着“宗教赋予的神圣性”。同时,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不少贱民的视野狭窄,他们中有很多人虽然认为种姓制度不合理,但又认为这种制度如肤色一样难以改变,使得他们只能每天不停地在神像前祈祷,在自我否定中生活,寄希望于来世。
古代印度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森严的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由于雅利安人对当地居民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奴隶主贵族竭力给种姓制度披上神秘的宗教面纱。印度教古文献《吠陀》中说,四个种姓都是由梵天(原始巨人)产生,但因为出生的位置不同,故而地位迥异。婆罗门出生于口中,刹帝利出生于手臂,吠舍从髋部出生,手工业者首陀罗从脚下生出。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低级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比如,动手的要斩断手,动脚的要斩断脚。 《摩奴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呆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被开除出种姓的人成为贱民。贱民只能居住村外,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他们穿死人的衣服,用破碗吃饭,戴铁制的装饰品。工作时要佩戴贱民的标记,走在路上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敲击某种器物,“击木以异,人则识而避之”,以提示高级种姓的人及时躲避。 种姓制度也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变化的趋势:一是等级歧视代替种族歧视,在当今的印度,有黑皮肤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也有白皮肤的溅民;二是分支越来越细,有的研究者统计,印度的种姓总计有3千多,仅婆罗门就有1800个分支。直到今天,在印度占人口3/4的农村,种姓制度仍起着作用,它把印度害得像一潭死水,无生气,人们只要遵守其规定,便可获得安全。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首先,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把生产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造成社会结构刚性,且阻碍劳动力身体素质与文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经济发展。其次,种姓制度与村社制度一起,构成了印度社会两大不可动摇的支柱,使得印度在几千年的时间中统治者换了很多,却从未动改变过印度的社会,使印度社会处于一种帕累托次优的状态。再次,由于鲜明的阶级关系被掩盖在等级的划分之中,因此它容易在劳动人民之间制造隔阂和对立,不利于他们团结对敌,也是印度屡次被外族入侵征服的原因之一。
Ⅷ 印度雅利安人的古代文明
印度的古典文明是从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发展而来,而吠陀文明则是雅利安人[Aryans]创造的。雅利慎唯迅安人是一个侵入的民族,他们最初来到印度次大陆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许在这个估计年代之后约200年,一些宗教颂诗开始被收编成集,结果就编成了《梨俱吠陀》[Rig Veda],该诗集的最后编成大约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我们关于这一最早时期里印度境内雅利安人的知识,主要得自这一着作。《梨俱吠陀》展现出关于当时情形的相当清晰的画面:一系列有亲缘关系的部落,主要定居在旁遮普及其邻近地区,使用共同的语言,信仰共同的宗教,自称为“雅利安”(arya-)。据说,他们与许多被称作“达萨”(Dasa)或“达休”(Dasyu)的敌对民族处于持久的战斗状态。从有关这些战斗的多处材料表明,战斗结果是雅利安人大获全胜。在后来的《吠陀本集》和《梵书》[Brahmanas]等典籍描述的时期里,可以看到雅利安人主要是向东方扩张领土,一直到达恒河流域;而关于与达萨作战的记述则很少。象“蔑戾车”和“尼沙德”等其他名称,被用来称呼非雅利安人部落,而“达萨”则成为通用的“奴隶”一词。
“雅利安”不仅与外部的野蛮人相对立,也与四种姓中最低的首陀罗相对立。“雅利亚”是“高贵的”、“尊敬的”之义。这两个含义一直沿用到古典时期。北印度被称为“雅利亚伐尔塔”(Arya-varta)--“雅利安人居住的国土”,或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耆那教经典也经常提到雅利亚和蔑戾车之间的差别;在泰米尔文献中,北印度的国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国王。另一方面,佛教的“八正道”(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是这个词用于道德伦理意义的例证。在这里,这个词毫无种族的意义。
雅利安人(其出现于印度西北部已为《梨俱吠陀》所证实)从印度次大陆之外,通过一次或连续多次的迁徙,到达了他们当时占领的地区。迁徙的最后阶段距《梨俱吠陀》开始编成的时间不可能相去太远,但同时也必定过去了一段足够的时间,人们对迁徙的清晰回忆已经消失,因为那些诗歌中没有山唤关于这一事件的确切资料。雅利安人之入侵印度,没有书面文献的记载,人们也未能从考古发掘中发现它的踪迹,但是,以比较语言学为依据,它仍被确凿地认定为一件历史事实。印欧语系起源于欧洲,吠陀形式的梵语就是宽此这一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要将一种属于这个语系的语言从远道带往印度,唯一可能的途径是说该种语言的民族的迁徙。以有关语言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过程的概况。 除了在总体上属于印欧语系,梵语即古印度-雅利安语伊朗语族也有着较为密切而特殊的关系。伊朗语族中最古老的代表是古波斯语和阿吠斯塔语。实际上,古印度-雅利安语和伊朗语族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这两个都自称雅利安人的民族在更早的时期里必定曾经是同一个民族,讲着同一种语言(尽管适当许可方言之间的差异)。这一通常被当作原始印度-伊朗语的早期雅利安语,是后来的伊朗语和印度-雅利安语得以衍生出来的语源。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前的时期里,他们很可能居住在中亚草原地区,以中亚奥克苏斯河(阿姆河)、雅克萨尔特河(锡尔河)、咸海和里海为界。可以假定,雅利安人的各个分支就是从这个基地推进到帕米尔高原西部和喀喇昆仑山脉一带的阿富汗高原,然后从这个基地到达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平原。从这一地区,另一些雅利安部落朝着相反的方向,西向移入伊朗高原东部地区。在那里,他们第一次出现在亚述记载中是在公元前9世纪中叶。一般认为,他们开始占领伊朗不早于公元前1000年。如果上述估计的时间是正确的,那么雅利安人占领伊朗的时间就比其迁入印度晚得多。伊朗人保留了对其最初的家乡的记忆,称之为“雅利安人故乡”。这一地区一直为伊朗人所占领,到突厥人侵入时为止。
雅利安人在他们早先的家园开创的共同文化和宗教,仍然分别反映在伊朗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典籍中。在后者的文献中,查拉图士特拉【查拉图士特拉(Zarathustra)意为“骆驼的驾驭者”,即古波斯语的琐罗亚德斯,古波斯的宗教改革者。】的宗教改革带来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改变,其结果例如,原有的单词“神”(梵语为deva-)获得了“魔鬼”(阿吠斯塔语:daeva-)的词义。同时,吠陀经中某些重要的神(如因陀罗),在阿吠斯塔中则被降到魔鬼的地位。有相当数量的共同遗产保留下来:虽然因陀罗这个名称变为指魔鬼,但其称号“杀弗栗多者”(Vrtrahan-)的伊朗语形式Vrthragna仍指一尊重要的神祇 ;与吠陀经中的密多罗(Mitra,婆罗门教、印度教神名。《吠陀》中的昼神)相应的伊朗的密斯拉(Mithra,古代波斯神话中的光与真理之神,后成为太阳神),仍为他们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后来在罗马帝国有过一番不寻常的经历;崇拜火和苏摩祭是印度和伊朗两者的共同遗产;吠陀中的毗伐斯万特之子耶摩[Yama,太阳神毗伐斯万特(ViVansvant)之子,死者之王]和阿吠斯塔中毗伐赫万特之子伊玛[Yima,伊朗古代神话中也为太阳神之子,人类始祖]这样一些人物也说明有一种共同的神话。印度和伊朗还有着共同的基本宗教术语,例如,吠陀中的“霍塔尔”(hotar),意为“祭司”,“雅吉纳”(yajna)意为“献祭”,“利塔”(rta-)为“真理、神规”,在阿吠斯塔中分别为“扎奥塔尔”(Zaotar)、“雅斯纳”(yasna)、“阿夏”(asa-)(古波斯文为“阿尔塔”(arta-)。同样,共有的专门名词也出现在政治(“统治权”,梵文中为ksatra-。阿吠斯塔文为x‘sathra-),军事(“军队”,梵文为sena,阿吠斯塔文为haena,古波斯文为haina)以及经济(“田野”梵文为ksetra-、“可耕地”urvara-,阿吠斯塔文“家园”为So1thra,“庄稼”uruara)等领域中。
在印度,社会阶级的划分具体表现为四种姓制度,与伊朗的情况极为相似。 释迦族,旧传雅利安人,印度甘蔗王之后。初居印度河侧,东下立国于雪山之麓,即释种所自起。甘蔗王族出瞿昙(即乔达摩)仙之后,因以瞿昙为氏云。然以近人之考证,颇不以此说为然,而以释种为黄色之蒙古人种。
玄奘‘西域记’,谓迦毗罗卫以外之释族,凡四国∶一、梵衍那国,在雪山中,即今兴都库斯山脉之西部。二、呬摩呾罗(雪山下)国,在巴达克山南。三、商弥国,在葱岭西南境,与印度、阿富汗接壤。四、乌仗那,在今印度西北边省之北部,其故都直逼葱岭下。此四国悉非雅利安人也。
‘杂阿含经’载∶释尊尝入婆罗门家,被呵为“领群特”,且拒其入室。使释尊而为雅利安人,则不当如此。舍卫国之波斯匿王,雅利安人,而释种拒不与婚嫁,其种族之不同,固灼然可见。从地理之分布而考之,则可见其为山岳民族而南望大陆者。释族以孔武有力称;其东邻拘尸那,称力士生地。迦毗罗卫之释族,盖雪山中之游牧民族,卜居平地而渐农业化者。
自葱岭东来,沿喜马拉雅山分布之居民,如西藏、尼泊尔、不丹,及(印度)阿萨密省,悉为黄种。释族非雅利安系,其为黄种无疑也。毗舍离民族为离车子,摩竭陀与之通婚嫁。玄奘传尼泊尔为离车子。毗舍离跋耆比丘,以“佛出波夷那”为言,疑释种同此。──印顺《印度之佛教》 1987年的时候,位于乌拉尔山脉南部的也里可温(Arkaim)峡谷本来是要被水淹没的,因为当地政府准备在那里修建一座巨大的水坝以蓄水灌溉干旱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工程毫无原因的停工了。科学家在峡谷中心发现了奇怪的环,当地政府就允许考古学家用12个月的时间发掘这一地区。当最终发掘完成时,科学家们被这个同埃及和巴比伦有着同样历史的也里可温惊呆了。
负责乌拉尔地区考古探险的专家表示,所获得的发现结果似乎是难以置信的。居住在也里可温的居民,代表着古代印欧文明的最为特别的分支,成为雅利安文明。也里可温不但是一座居住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庙宇、一座天文观测台。
乘坐直升机在也里可温上空飞过会给你一种难以置信的印象。巨大的同心圆在山谷中清晰可见,城市以及其边缘都被圆紧紧环绕。仍然不清楚当时人们建造这种巨大圆形建筑的目的所在:是为了防卫、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或者是宗教目的?一些研究学者表示这些环只是古代太空船发射的跑道。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座古老的城市中还有着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让雅利安人免受洪水威胁。同样这里的居民也有着良好的防火措施:木制的楼板和房子本身都被防火材料浸透,这种物质非常有效,其残余仍然可以在城市废墟中发现。
每一座房子都装备所有的便利设施,每一栋房子中都有一口水井,一座烤炉和一座食物储存间。而每一口水井同时又开辟出两条不同的通气道:一条通向烤炉,另一条则通向食物储存间,为烤炉和储存间提供凉爽的空气。同时这股冷空气也为炉子制造一股强力的拉力,使得可以在这里冶炼青铜。
而在也里可温中心的中心广场是这座城市中唯一的方形建筑。鉴于在上面发现的火烧痕迹,研究人员认为这里是作为一个特别的场所。
Ⅸ 古代印度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印度次大陆是一个独立的区域,它北依喜马拉雅山,东、南、西三面环海,分别为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西北为苏来曼山和兴都库什山。印度地域辽阔,南部三角地带是热带气候的德干高原,北部是印度河和恒河两大水系供养的平原地区。独立的地理环境、丰富的雨水,以及印度河和恒河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地,使这里的农业文明比较发达。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冲突、列国纷争、宗教兴衰此起彼伏,正因为如此,印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即包容性极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宗教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现象。
印度文明的开端——哈拉帕文化从19世纪七十年代至20世纪三十年代初,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931处遗址,其中大小城市遗址10处,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因此,史学界将这一地区的文化称为哈拉帕文化。
1875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坎宁安在《印度考古年鉴》上发表文章,论述了他对哈拉帕遗址的考察结果。1921—1931年,英国学者约翰·马歇尔和印度考古学家拉·巴纳吉等人对两处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取得了众多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哈拉帕文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罗帕尔,南抵濒临阿拉伯海的坎吉塔尔,东到北方邦的阿拉姆吉尔普尔,西至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地区的苏特卡根·杜尔。东西长约1550公里,南北长约1100公里,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
哈拉帕文化处于公元前2500—公元前1750年,是印度土着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座城市的规模和结构布局很相似,总面积各约有85万平方米,均由西侧的上城(卫城)和东侧的下城(商业区和居民区)两部分组成。卫城是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也是权势的象征。城的四周建有城墙和防御的塔楼,城外挖有护城河。上城内有一个84平方米的大浴池,围着大浴池有很多建筑,有官邸、议事厅、谷仓等。下城街道整齐,店铺林立。街道由方砖铺成,下面有四通八达的排水系统。哈拉帕文明的城市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哈拉帕文化的另一个成就是印章文字。印章文字是印度最早的文字,它与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黄河流域的甲骨文,构成古代东方最早的四种文字类型。
印章文字主要刻在皂石、象牙、赤陶和铜制成的印章与护符上。据统计,发现的印章约有3000个,文字符号约500个。遗憾的是倒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释读它。
哈拉帕印章文字符号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繁盛达800年之久的哈拉帕文化突然遭到毁灭。其原因一是雅利安人入侵后的大屠杀所致,二是毁于自然灾害,三是毁于内部的阶级斗争。
佛教的兴起、发展及传播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系、多宗教的地区。对古代印度产生巨大影响的宗教主要有婆罗门教、耆那教、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其中佛教不仅对古代印度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东方乃至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古代印度最早的宗教是雅利安入创立的吠陀教,它形成于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其宗教经典是《吠陀》经。这时的宗教,一是信奉多神,二是对自然的崇拜。在吠陀教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的出现,印度社会出现了瓦尔那制度——等级制度。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到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000—公元前600年)吠陀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并完善了影响数千年的种姓制度,即根据不同的社会分工和不同的社会阶层而形成的等级制度。4世纪前后,婆罗门教吸收了其他宗教的一些教义和各地的宗教信仰,渐趋复兴,8至9世纪时,经宗教大师商羯罗的改革,婆罗门教演化为“印度教”。
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恒河流域的农工商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各种思潮应运而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佛教,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公元前486年)。相传他29岁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人类苦难的良方,6年后得道成佛,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之后,在恒河中下游,他广收门徒,传教40余年,使佛教逐渐传播开去。
从佛教创立到公元前4世纪为早期佛教(又称原始佛教)时期。这个时期的佛教吸取了婆罗门教灵魂转世、轮回业报的思想,创造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基本教义,即四谛(真理)论、缘起论和三法印。此外,还有五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
佛教所宣扬的教义及“众生平等”的观念,很快得到除婆罗门外二个等级的支持和拥护,发展较快。阿育王、迦腻色迦和戒日王统治时期,立佛教为国教。
佛教在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分裂。自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之后,又分出许多部派。1世纪前后,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化为大乘佛教,而他们把上座部的支派贬为小乘佛教。7世纪时,大乘佛教中又分出一个支派——密教,又称“金刚乘”。最后形成了大乘教、小乘教和密教三大派别。
随着佛教在印度次大陆的繁盛,向外传播已是必然。从公元前后到10世纪左右,佛教的三大派经北路和南路传向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最后,被称为北传佛教的大乘在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北部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其主要经典是汉译梵文大藏经,又称汉语系佛教。被称为南传佛教的小乘,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我国的云南得以传播和发展,其经典是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巴利语系佛教。密教则与我国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相结合,发展为喇嘛教,其经典是藏文大藏经,所以又称藏语系佛教。它后来传入青海、内蒙古以及尼泊尔、锡金、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这样,佛教在印度以外的亚洲地区的影响日益扩大。到18世纪中叶,佛教又由东南亚传入欧美,至此,佛教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随着9世纪印度教的兴起和10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传播,佛教开始衰落,到13世纪,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19世纪时,佛教从斯里兰卡返回印度,并逐渐得以复兴。今日世界的佛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仍以不同的形式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
自然科学与建筑艺术古代印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比较突出,尤其表现在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方面。
古代印度的天文学,是宗教祭祀活动的产物,亦是农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早期吠陀时代,《吠陀》经典中就记载了关于宇宙起源的问题,并已经知道了7大行星和28星座,还多处提及日食和月食等。人们还根据月亮的盈亏,编制了天体图,制定了太阴历。
古代印度的太阴历,1年为360天,分12个月,每个月30天,每隔5年加一个月。早期分春、热、雨、秋、寒、冬6个季节,后期分为冬、夏、雨三季。
到笈多时代,古代印度的天文学又有了较大发展。圣使(476—550年)的《圣使集》一书,大胆地提出地球自转说。被称为古代印度天文学泰斗的作明轨范师(1114—1185年)的《究竟理顶上珠》一书,在世界上最早证明地圆说和地球悬于空间而有引物力量。
古代印度在数学方面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阿育王时代,印度人就发明了数字符号、5世纪时发现了“0”。“0”的发现,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到8世纪时,印度人创造的1-0的数字符号传入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我们今天应用的所谓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创造的。
古代印度在几何、三角等方面的知识,在建筑实践中发展很快,古印度人已经知道勾股定理。数学家、天文学家圣使把圆周率推算为3.1416。
占代印度的医学发端于吹陀时代,《阿闼婆吠陀》经典中,就记载了77种常见病及治疗方法。公元前后形成的《寿命吠陀》一书,列举了760种药物,并介绍了很多治疗方法,其中有些治疗方法,在今天的印度还在沿用。其它的吠陀经典中,也有对解剖学、病理学、胚胎学、麻醉学和治疗学等方面的记载。
生活于1—6世纪的阇罗迦妙闻和婆拜他,是古代印度三大名医,他们的医学着作分别是《阔罗迦本集》、《妙闻集》、《八科提要》,为古代印度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古代印度的建筑艺术光彩夺目,其基本特点是与宗教密切相关。而佛教的佛塔、佛寺、石柱、石窟、佛像等,是古代印度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尤其以阿育王法敕石柱、桑奇佛塔、阿旃陀石窟艺术最富代表性。
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代表是泰姬陵。它建于1632—1654年。整个建筑全部用大理石砌成,被誉为“石砌的诗篇”、“大理石之梦”和“凝固的音乐”。
文学与艺术地域辽阔的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和多文化的地区。她不仅在自然科学和宗教建筑等方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吠陀梵语,是古代雅利安人最早的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到公元前5至前4世纪时,耶斯迦和拜尼尼对梵文作了系统的整理研究,制定了梵文文法规则。拜尼尼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文法学鼻祖”。梵语虽在今日的印度已成为死的语言,但它在古印度的宗教及文学中所起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古代印度的文化典籍十分丰富,其渊源是《吠陀》,文学作品亦是如此。
吠陀原为知识、学问的意思,后来转化为婆罗门教的经典。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经过几个世纪逐渐汇编而成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神的颂歌和祈祷文的总汇。
《吠陀》或称本集,共有4部。其中成书于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间的《犁俱吠陀》是吠陀经典的核心,全书诗歌1028首,内容是对神的赞颂。此后数百年又相继编汇了三部吠陀:《婆摩吠陀》,是为《犁俱吠陀》中赞颂诗配上曲调的歌曲集;卿柔吠陀》,是祭祀仪式和祈祷词的汇编;《阿闼婆吠陀》,是巫术和咒语的汇编。为了解释这四部吠陀经典,印度人还编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附属文献。
吠陀本集及附属文献,虽说是婆罗门教经典,但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是非常高的。它不仅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历史和自然科学,而且文学水平极高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诗歌,成为印度文学艺术的源头,其影响深远巨大。
被称为古代印度两大史诗的《摩河婆罗多》和《摩罗衍那》,是古代印度民间歌手和弹唱诗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印度文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者定型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成书于公元4世纪,后者定型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成书于公元2世纪。
《摩河婆罗多》的书名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诗18篇,107000颂(每颂两联),是世界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史诗。它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由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两大王族——居楼族和般度族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战争异常激烈、残酷,几乎波及印度全境,甚至连希腊人、大夏人和中国人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最后决战仅18天,以般度族险胜而告终。史诗围绕着这个核心故事展开,还穿插了20多个富于哲理性的故事、传说等,充分反映了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学、政治、伦理等社会状况。堪称是一部古代印度历史和文化的网络全书。
《摩罗衍那》的书名意思是“摩罗的漫游”或“摩罗传”,全诗7篇,24000颂。史诗主要描写了王子摩罗道后母迫害被父王流放森林14年,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在猴王帮助下救妻复位的故事。史诗惰节生动感人,语言流畅朴素,在印度古典文学中,被视为叙事诗的典范。
古代印度最着名的小说是《佛本生经》和《五卷书》,《百喻经》和《故事海》等也有较大影响。
古代印度的戏剧在世界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杰出的戏剧家是5世纪时的迦犁陀娑。他的剧本较多,存世的仅有3部,最着名的是7幕剧《沙恭达罗》。由于迦犁陀婆在戏剧方面的贡献,他被称为“印度的莎士比亚”。
宗教色彩浓厚的印度舞蹈在世界舞蹈的艺术殿堂里,堪称瑰宝。印度人认为,舞蹈是神创造的,湿婆神就是舞蹈的鼻祖。在古代印度,舞蹈在宗教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时至现在,印度的舞蹈在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印度舞蹈分为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两类。古典舞蹈又分为4大派,并各有特点。婆罗多舞是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传统舞蹈,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和影响最大的舞蹈,其特点是舞姿优美动人,造型典雅,动作洒脱,节奏分明,舞蹈者目光传神。卡塔卡利舞源于喀拉拉邦,其特点是浓妆重彩,乡土气息浓厚,注重故事性。卡塔克舞源于北方邦首府勒克瑙,其特点是舞蹈者脚上串系着众多的小钢铃,随节奏的变化而发出悦耳的金属碰撞的声音。曼尼普利舞源于曼尼普尔地区,其特点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舞蹈相似。
印度的民间舞蹈以旁遮普邦的彭戈拉舞最为着名,是一种喜庆丰收的不带宗教色彩的舞蹈。
宗教与法律古代印度的哲学和法律不仅源于宗教,而且还为宗教服务,这是古代印度文化的特征之一。
古代印度的哲学源于《犁俱吠陀》一书,到《奥义书》出现时,哲学从吠陀教中分离出来,并开始探讨宇宙的起源和人的本质问题。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数伦、瑜伽、胜论、正理、吠檀多和弥曼差六派,史称“六派哲学”。自形成之日起,六派就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他们的很多观点,被多元文化的宗教所吸收。
古代印度最早的法典叫法经,形成于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如《乔达摩法经》和《阿跋斯檀法经》,它不是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是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制定的教规和行为准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出现了法论,如《摩奴法论》和《那罗陀法论》等。这时的法典,不仅有教规等,法律的内容已较为充实和系统。《摩奴法论》是印度第一部正统的权威性法典,其内容广泛,影响深远。
与其它文化的交流古代印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是古代印度文化诞生的沃土。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的交融,为印度浓厚的多元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地处印度西北的东西商道——着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成为古代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国四大文化汇合交融的枢纽。
古代希腊、罗马与印度的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商业贸易二是宗教传播,三是民族侵略。
希腊和印度的交往很早。希腊入侵印度被逐后,希腊派驻印度华氏城的使节麦伽斯忒尼(公元前4—公元前3世纪),曾撰写了《印度志》一书,该书在当时希腊反响很大。希腊着名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吸收了印度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观点。
印度与罗马的交往始于公元前后,其文化的交流,主要反映在海上贸易和贵霜帝国的铸币上。为贸易方便,贵霜帝国的钱币,不仅外观是仿造罗马的,而且上面还镌刻着罗马大帝奥古斯都的头像。
印度与中亚地区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互相吸收,相互影响。早在哈拉帕文化时,就发掘出两河流域特有的砝码,这说明两河流域的文化对印度的影响是非常早的。印度的吠陀文化中关于洪水的传说,明显受到两河流域的影响。印度妇女装饰用的银子,大都来自伊朗和阿富汗等地。而印度文化对两河流域和周边地区的影响也很大。两河流域的乌玛城曾发现了哈拉帕文化时期的棉织品,包装上还盖有印章文字。印度的天文学和数学,对中亚乃至欧洲的影响更是巨大。
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主要是文化输出。佛教在东南亚比较盛行,其建筑艺术在结合民族艺术特点的同时,大都具有印度佛教艺术的特点。如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波罗浮屠佛塔等等。此外,印度的音乐、舞蹈艺术以及《摩奴法论》等,都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司马迁的《史记》是最早记述中印两国交往的文献资料,而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政事论》一书中,记述了支那(指中国的秦朝)及丝织品。随着各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以后数个世纪里,两国间的联系比较频繁,除丝绸之路外,两国往来的主要通道有:滇缅道、西藏道、安南道和海南道(水路)。商路的开通,使节的往来,僧人布教和留学,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
印度的天文学、数学、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制糖等,对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美术等,就是直接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熏陶的杰作。据说,唐朝的“霓裳羽衣舞”,是根据婆罗门舞蹈改编而成的。
中国对印度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哲学上,玄奘用梵文译成的《道德经》在印度影响很大,对印度哲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在科技方面,中国改进的制糖术回传印度,使印度的制糖业有了飞跃发展。中国的纸传入印度后,对印度的宗教和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佛教方面,玄类等人留学印度时双向翻译的经典,在当时就弥补了印度失传的《大乘起信论》,佛教在印度衰落后,很多经典亦不见踪影,待佛教在印度复兴时,将汉文回译为梵文,玄类等人翻译的佛教经典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Ⅹ 印度教是如何在印度兴起的佛教在印度是如何消亡的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问题描述:
希望朋友们指点 谢谢
解析:
印度教和佛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宗教,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印度教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 *** 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 *** 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多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二、佛度
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后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恝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开始分裂。先后形成了许多部派。最初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被称为根三二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称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总是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曾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在无人我(灵魂)等。对于这些问题各个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应是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与佛果位相同,他们把一切现实存在分为色法(物质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种”(地、水、风、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长、短、大、小、方、圆等形象和青、黄、赤、白等显色以及其他感官对象),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了详细的分析。上座部后来又分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前者流传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麓,后者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说一切有部后来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继又分出化地部、经量部等共十一部,说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三藏中的论藏,也就是着重对佛教理论问题的阐述。在1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统治时,曾举行大规模的结集,编纂了《大毗婆沙论》、《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庞大的论书,主张“法有我无”、“三世实有”和“法体恒有”;经量部约成立于3世纪末,是最晚从说一切有部分出来的,主张“过去未来无本,现在实有”。佛陀以蕴、处、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区别实有和假有。说一切有部主张蕴、处、界都是实有。经量部则主张蕴、处是假有,界是实有,这意思是说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观的存在形式(蕴)以及人们的认识器官和对象(处)都是一种虚假或唯名的实在,它们不过是人们认识中的感觉材料,只有人们的认识的根源(界)才是真实的存在(实有)。大众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别提倡“一心相续说”和“心性本净说”。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从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伽行派(有宗)发展。
大乘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参加这些教团的有出家的导师(僧侣)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们中间一部分人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最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有《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出现。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等思想。在上述种种经典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瑜伽行派。中观派大概在2世纪才开始形成,创始人是龙树,经提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要领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兴起于4~5世纪间,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着和世亲,主要经论是《解深密经》、《瑜合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毕竟不能成佛。
密教 6~7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爷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爷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8~9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由于 *** 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现状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着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了大量书刊。1956年印度 *** 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先后有几百万“贱民”由印度教皈依佛教。1957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等。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虽然人数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宫静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