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已经36岁的男子仍把自己当“宝宝” ,他是如何成长为“巨婴”的
其实在成长过程中,这种巨婴的出现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作为一个孩子,他的认知肯定也是在不断的提高,作为父母,如果能够好好的引导的话,肯定是能够主壮的成长成一个比较有自知和自理能力的成熟的一个大人,但是如果说一个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好好引导的话,这种情况是特别严重的就出现了我们大家所说的这种妈宝男,凡事都要依靠自己的母亲,随便什么事情都要问一下,自己的母亲才敢去做,对于这种懦弱的人我们也是很看不起的,甚至有一些年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衣服也不会洗饭也不会做,像这种情况就更缺陆加严重了,因为如果等以后自己的父母老了,那还能有谁给予你这种帮助自己的妻子吗?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像这种人娶不娶得到妻子都是未知数。
1、为什么父母会如此溺爱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要抵抗的话,那真的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环境当中,久而久之的就已经形成习惯了,习惯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溺爱肯定也是意识不到的,但是等长大之后自己想要去抵抗这种行为时,却发现已经被牢牢的套住了,挣脱不开,到最后去埋怨自己的父母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么多年的习惯不可能是靠一天或者猛雹两天就能够改变的。
Ⅱ 美国硅谷被印度裔“占领”文盲率过亿,印度如何制造高级人才
最近发现个奇怪的事儿,美国拥有着一众像微软,谷歌,IBM这样在很多领域排名前列的 科技 垄断企业,但这些美国巨头中的大部分,实际上都被印度裔掌控着:
微软CEO纳德拉是印度裔;
谷歌CEO桑达尔-皮猜是印度裔;
现在IBM的CEO也由一位印度裔的阿尔克温·克里希纳接手了。
三家可能是偶然,但百事可乐,诺基亚,摩托罗拉,哈曼国际的CEO都是印度裔,这就离谱了。
还有更离谱的。
作为世界 科技 中心的美国硅谷,如今也正在被印度人一步步占领着!
据统计,在美国硅谷,印度裔高级技术人才占了硅谷人才总数的三分之一,且还在逐年上升。
可视线一转,如今的印度的文盲人口也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达到了近3亿,是 世界上唯一一个文盲过亿的国家。
那问题就来了,印度是怎么做到在文盲人数这么多的情况下,同时还拥有这么多的高级人才的?
仔细一查,好像也不矛盾,因为印度除了是文盲最多的国家之外,它同时也是 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
巧合的是,全球12亿的贫困人口中,印度又占了三分之一,其中还有7000多万人属于极度贫困。
也就是日均生活费不到9块。
配上印度人均的六口之家,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接受教育更是无稽之谈了。
反观印度富人们呢,文盲率为0,起底也是个大学本科学历,而夹在中间经济稍微好一点的印度家庭,普遍也是会接受高等教育的。
可能有朋友要说了,印度再不济,人家也是有八年初等义务教育的,但实际上,印度喊了50多年的义务教育直到今天也没有真正普及,究其原因也很简单:
印度与生俱来的自信
我国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到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用了多长时间呢?
15年
印度更虎,直接把普及义务教育这个宏大目标写进了宪法。
那印度计划多长时间完成呢?
尼赫鲁一拍脑门:我说一个数!10年!
没错,印度计划花10年时间消除国内占比80%以上,总计2.4亿多的文盲,于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印度把教育经费的56%都拨给了初等教育。
可在初等教育的具体实施上呢,印度延续了 “口号就是我唯一的行动” 这个优良传统。
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上长期采取放任政策,彻底当起了撒手掌柜,要各邦自主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各邦情况各有不同,推行情况必定也是跟着感觉走。
截止2007年,印度初等教育阶段辍学率为0的邦只有8个,辍学率超过50%的邦有11个,阿萨姆邦和比哈尔邦的辍学率甚至飚到了70%,要是按照我国普九验收最高允许每年3%辍学率的特例标准,印度脱盲估计还得再来十年。
可能当初尼赫鲁说的是物理消灭吧。
脚踏实地向来不是印度的风格,尼赫鲁并不相信当时西方提出的“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顺序发展理念,反而认为这是西方拖慢我“大印帝国”崛起的阴谋,所以在发展初等教育的同时,印度也把剩下的教育经费一股脑地都发给了高等教育。
我命油我不油天,两头下注,直接单车变火车。
而这双管齐下的后果就是发展初等教育的口号也就喊了开头两年,到后期这钱都流向了高等教育。
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初等教育的经费占比就降到了33%,1966年到1969年甚至俯冲到24%,而同期的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则一路涨到了49%。
为啥印度最后一股脑地把宝全押在这上面了?
因为初等教育虽说是解决文盲的直接办法,可搞来搞去印度发现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无底洞啊,钱哗哗地往里砸,培养出来之后还得继续搞中等教育,那我为啥不直接上马高等教育?
我“大印帝国”可是在2000年就立下要在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的flag的,哪有时间陪你们这群小豆子茁壮成长了?
印度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轰轰烈烈投身高等教育改革了。
那这改革的成果如何呢?
俩字:稀碎。
在印度教委的不懈努力下,印度高校体系一跃成为了 世界上断层最大的高等教育体 。
印度如今有接近两万所高等院校,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代表的18所重点学院每年拿着教育支出的绝对大头吃香的喝辣的,而剩下的绝大多数普本基本上每天都在倒闭的边缘反复徘徊。
要究其源头,也和它的“日不落父亲(英国)”息息相关。
印度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当时的英国在奴役大半辈子印度之后发现,都工业时代了,这印度人的智商和情商还是那么低?
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打牌你自摸。
这不行,新时代我需要的是高级打工仔,得搞点教育了!
于是英国议会在1813年授权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殖民地的教育事务,马考利伯爵起草了着名的《马考利备忘录》,重点指出:
“鉴于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在印度本土实施大众式教育,殖民政府应该建立只能面向少数精英阶层的高等教育机构。”
所以印度殖民政府在没多少钱的情况下搞起了精英教育。
可坏就坏在了精英教育。
印度精英阶层在接受教育之后,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是个印度人的事实,开始在甘地的领导下进行“平静如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且要求英国把教育大权分一点出来。
那会儿的英国刚刚结束一战,虽然打赢了但还是有损元气,就更没啥闲工夫操心印度了。
于是殖民政府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做出让步,实行“分权制”,中央保留部分权利,其余下放到各个邦,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发现没,后来印度在初等教育上的甩手掌柜就是搁这儿学的。
刚开始的几年,地方的办学积极性确实高,但是别忘了,这可是散装印度,各个邦之间压根就没啥共识,发展教育那更是随心所欲,截至1931年,印度的识字率也只有8.6%。。。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了,这个新生的散装国家更是没钱,但再苦不能苦孩子,尼赫鲁最先想到的就是普及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这对儿卧龙凤雏,卧龙的“成就”咱刚刚已经说了,凤雏也得支棱啊!
于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印度高校数量从1950年的606所急速扩张到1965年的2370所,再伴随着80年代的私立大学放开,印度大学的数量那是一飞冲天,迄今为止已经有8410所,更别说印度的学院采取的是纳附制,也就是俗称的抱大腿,纳附的学院如今已经超过三万所大关,奔着四万去了。
但贫穷如风,常伴吾身,建再多大学,中央的高等教育经费即使涨了就还是那么点。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印度高等教育占总教育支出的比重从1/4上升到了1/3,更别说在70年代初期,印度经济衰退,印度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高教体系的发展更是进入原地踏步。
那在有限的经费下,印度当然要把钱用在他们认为的刀刃上
没错,就是和GDP直接挂钩的 工程技术,商业,科学 这些专业,国家也根据这些热门专业教育水平划分出了两套系统:
国家重点学院系统和普通高等教育系统。
重点学院好吃好喝,普通高校生死由天。
而在这18所学校组成的重点学院系统里,有一所学校的经费就达到了重点拨款的15%,它就是——印度理工,印度眼里的唯一指定神校,而开头所说的占硅谷三分之一人才中的绝大多数,就都来自这所学校。
在印度一直有个把印度理工吹的神乎其神的段子:
有一天麻省理工的教授问自己班上的印度学生,你们印度不是有印度理工吗,怎么来这儿了?这个学生是这么回的: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来麻省理工的!
气的那教授差点当场犯了心脏病。
印度理工真像印度人嘴里说的世界第一吗?
摆事实讲道理,印度理工的世界排名并不高,2019到2020年期间,它最好的孟买分校也仅仅排在第162位,即使是放在亚洲,也只排到了第33名,那印度人的自信从何而来呢?
其实它还真霸占了个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难考。
印度理工学院1951年建校,1956年,印度国会通过了《理工学院法案》,避免了官僚系统干预理工学院,课程和招生也变成了学校自主决定,就这样,乘上了改革春风的印度理工一路高歌猛进,成了全国理工学院的扛把子。
同样的,在课程难度上,印度理工也自然是水涨船高,尤其是数学方面。
在印度,无论你出身多么卑微,只要你考上这所学校,就不会再有人关注你的出身了,在别人眼里你就是最棒的。
但一个印度学生要是想考这所学校,不是能不能的事儿,而是配不配。
请大家试着跟随我的脑洞:
假设我们非常不幸的出生在了一个印度家庭,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咱家还有点余粮支持你念念书,那从十年级开始(相当于咱们的高一),我们就得决定未来的方向了。
你问我为啥要现在就定?
因为与此同时,和你一样得做决定的还有1000多万人,选择呢也不多,占据绝对主流的就是理工,医学,商科,文科这四个。
其实你大概率会是个理科生,因为在国家的一顿洗脑之下,普通印度家长的观念向来是学文不如学商,学商不如学医,学医救不了印度,所以不如学理工。
而理工就只有一所能上的,就是印度理工,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理工类普本上完之后,就可以和摩的司机试比高了,一个印度普本毕业生的工资和印度摩的司机的工资水平相当,大约一个月1500人民币的样子,而印度理工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是这个的20倍,你会怎么选择?
我,莫得选择。
而在你被迫选择印度理工之后,恭喜你,你再也没有所谓的个人空间了,因为在写下印度理工那几个字的时候,你面对的就不只高考那一场考试了,还要挑战印度理工学院设立的联合入学考试(JEE)。
而这场JEE是需要入场券的,你得至少能考到这1000万考生中的前20%才配考JEE,2017年,最终获得JEE考试资格的人数是118.6万,印度理工要多少人呢?
4000
绝望不,不,绝望还没真正开始,这场JEE考试的初试是一场三个小时的笔试,由90道客观题组成,涵盖物理,化学,数学三科,平均四分钟就得解出一道题。
而每一道题,都超纲。
从第一题开始,你面对的就是不亚于中国高考最后三道单选题的难度,但这仅仅也是初试!
在初试过后,由于客观题必定有正确答案,所以这一百万的考生会按成绩进行排名,前20%再参加下一轮的终极复试,而JEE复试的难度,就显然不是我这种学废能想象的了。
所以在这种难度的考试下,在学校学的反而只能在考试中起个辅助作用,那怎么办呢?
补课。
在印度,超过95%的学生都要提前两三年学习课外辅导,超纲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的内容,2017年印度家长就为课外辅导贡献了225亿美元。
印度北部有个城市叫科塔,是全国最有名的“补习之都”,2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生地塞进了100多家补习机构,在这里,十几岁的考生被送到密密麻麻塞满一两百人的教室,每天接受15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学习,在这里,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成绩。
而迄今为止已经有77个不同地方的学生因为顶不住压力选择了自杀。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就来了,在印度这两个字的加持下,如今能上补习班竟然也成了一种奢侈。
因为像科塔这样的补习机构每年收费标准是3000刀,可印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刚刚过了2000刀,所以能去科塔补习的,大都是印度的中产家庭。
那印度穷人家的孩子咋办?
那就只能督促你老爸平时多健身了,因为在高考当天,印度富人和中产阶级的钞能力真的很难用我朴素的语言来描绘。
比哈尔邦是印度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可就在这个印度最落后的地区,爆出了同一年文理科状元双双落网的消息,在12年级的毕业考试中,17岁的鲁比-拉伊一举夺魁,成了比哈尔邦的文科状元,乡里乡亲的一听,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兴高采烈地就去接受采访了,然后就把政治学这词给拼错了,还表示这是一门有关烹饪的学科,这回答是真下饭啊。。。
当地考试委员会当场就给她安排了复试,她也不负众望地答了个零分,紧接着就被逮捕。
这个消息自然是引起了民愤,考试委员会也在想,要不这理科状元也查查?
几天后,理科状元也应声落网,因为他在采访中表示水的化学式不是H2O。
而这俩人也坦白了,这状元,买来的!
那占绝大多数的穷人呢?就只有体力了。。。
早在2015年,这张比哈尔邦教室外的照片就震惊了世界,教室内,学生们在紧张地和中考题搏斗,教室墙外,印度父母们也在紧张地和中考题搏斗,,穷人们买不起高级作弊设备,只能用这种最朴实的方式帮自己孩子实现梦想。
也许你正在笑,可我们正在笑的这些画面,却是印度穷人们近乎绝望的人生。
在这么个高考形势下,考上印度理工对于印度人来说,代表的可不仅仅是高薪和面子,那是实实在在的 “知识改变命运”。
然而现在看来,他们从印度理工毕业之后,向往的地方却往往不是印度,而是欧美,印度的人才流失率高达80%,尤其是印度优势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印度教育部长也很烦,多次感叹: 我要的是人才增长而不是人才流失!
现在好像还有一部分人会对印度的IT产业心向往之,但殊不知数十年来,在工资待遇,生活环境以及研究条件的影响下:
印度近60万的优秀毕业生都到海外深造不归;
4000名知名度高的专家早已移民欧美。
以至于印度IT教育如今都被称为“人才奶牛”,吃印度的草,乳房却在国外。
在美国,一个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平均年薪为7.5万美元;而在印度,做同样工作的设计师每年只有1.25万美元,薪水仅相当于美国的1/6。
印度宪法中早就明文赋予了“公民可自由迁徙和定居”的权利。对于印度政府来说,既然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无法挽留住人才,还不如顺水推舟,对人才外流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
当年,有“计算机总理”美誉的印度前总理拉·甘地就曾说过,“即使一个印度科学家、工程师或者医生在50岁或60岁回国,我们也并没有失去他们。我们把这种人才外流看成正在积攒利息、等待印度提取的‘智慧银行。”
去年,在议会回答议员的公开质询时,印度人力资源部部长乔希博士认为,政府不认可联合国人才发展报告所指出的“印度每年因人才流失损失20亿美元”的观点,因为在印度政府看来,当印度人才从欧美归来时,他们不仅带回了资金,也为印度提高了知名度,更带回了创新精神!
那印度的人才回来了吗?印度首富现在都跑了!
反而是近十年来中国留学回国人员以年均13%的速度递增
要问原因啊?
你看这次疫情浪潮下,究竟是谁没穿底裤屁股蛋子还锃亮反光呢?
Ⅲ “巨婴”是怎样养成的“废掉”一个孩子是如此简单
如果父母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不受任何伤害的温室,那么在脱离温室之后,那些伤害只会加倍奉还亩猛。
作者/依凡
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各大高中校门口,不管是周末,还是每天上下学,就会聚集了家长们,在接送孩子。
幼儿园小学阶段,家长接送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在高中学校门口每天上下学时,家长依然是翘首以盼的状态,让人感觉
甚至还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孩子走在前面,拿着饮料,而父母打着伞,一溜小跑跟在后面,帮他们背着硕大的书包。
想必当看到这样的场景后,我们内心会感慨:几十年前的自己,从来也没有家长接送过,难道真的是被抱养了吗?
可能接送孩子的父母们是这样考虑的:现在私家车太多,马路上车水马龙,对孩子不放心。
而且现如今学生的压力比较大,家长们总想多为孩子做些事情,节省孩子时间。
事实上,如此过于呵护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只会在疼爱中将他们培养成“废材”。
与其每天接送高中学生上下学,不如平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而且高中生也接近成年,有一定判断的能力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这样的基本生活常识是应该具备的。
如果说高中生每天还需要家长接送,那真的是保护过度了。
调查者和孩子家长的对话。
问:“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挺辛苦的吧?”
家长 :“不辛苦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大,能为孩子做点事情,也是值得的”
问 :“怎么没有让孩子在学校住宿呢 ?”
家长: “孩子一直都是在家吃饭的,怕孩子在学校吃不好,而且学校的住宿环境也不好, 不如在家里住,我们宁愿每天辛苦一点 ……”
这样的做法表面是为孩子考虑,但是,从长远角度上并没有丝毫的益处,只会将孩子培养成中国式的“巨婴”。
他们的年纪已经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独立面对,但是,家长就是无法放手。
其实,父母的控制欲太强也会造成“巨婴”的现象
奥运冠军孙杨因“兴奋剂”事件,最终,禁赛4年零3个月。
当时,三名检测工作人员对孙杨进行反兴奋剂的检测。随后给出报告说,孙杨是暴力抗检,并毁掉了检查样本。
本来可以从轻判罚孙杨,不过孙杨一直没有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也没有悔意,所以才选择从重判罚。
孙杨遭遇的这些舆论漩涡,与他身上投射出来的家庭教育,不可能没有关系。
她的口头禅是:“我们孙杨是要取得成绩的运动员,你们不要搞臭他……”
任何事情上,都是无条件捍卫;遇到问题,责任都是别人的;不允许有任何质疑。
对于自我中心、推卸责任等,再聪慧的孩子,也禁不住如此密不透风的屏障。
由于担心儿子的状态,孙杨每场比赛,杨明都必定随队一同前往,如果条件允许,她还会和儿子住在一间房间。
孙杨妈妈365天为儿迅闭桥子煲汤,不管严寒酷暑,身处何处,从不间断。
还会针对孩子最近的身体状况和天气情况调整汤料,即使是孙爸爸出车祸住院,她依然开车三四个小时,为的就是这一碗汤送到孩子手里,看着他喝下.....
在妈妈如此的过度保护和控制下,孙杨养成了不良习惯:接受采访时,孙杨毫不掩饰称,自己曾和运动队闹脾气,如果妈妈不跟着自己训练比赛,就不游泳了。
这让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被保护的“巨婴”!
正如知名 体育 评论员张路平的评价:
挑战交通规则,他赢了;挑战师徒规则,他赢了;挑战赞助规则,他又赢了;今天他输了,因为世界不会惯着谁。
或许他体面的生活只是表面,而在内心深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从小被父母安排着,根本没有 探索 自我的机会,只是被推着、推着,便走到了这一步。
孙母培养出了天才儿子,但是,也因为她的溺爱,孙杨跌下神坛。
在《请你原谅我》的一期节目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64岁老人向37岁儿子道歉。
而道歉原因既不是不负责,也不是虐待,而是溺爱。
老人忏负责悔说,正是因为自己从小过度宠溺孩子态搏,这才让他变成了“窝囊废”。
64岁的老人姓李,自从爱人过世之后,她就一直与孩子相依为命,从不曾离开过他。
老人对儿子的关怀是无微不至,大事小事,她都要一一过问,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孩子搞定。
然而,孩子已经30多岁,几乎什么都不会做,烧菜先加水还是先放油,洗衣机该如何使用,与人交往等等
妈妈现在才幡然醒悟,后悔自己没有尽早退出儿子的生活,导致孩子很窝囊,可即便再道歉,再后悔也为时已晚了。
“巨婴”的生活散漫,这是由于他们既没有 探索 过自己要什么,也根本没有投入,只是得过且过。
再看两个新闻:
新闻一 :31岁的陈某到交警大队接受调查处理,根据规定,陈某将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结果,陈某陪行的父母情绪却异常激动:“你们太过分了, 他才31岁,还是个孩子!”
新闻二 :上海一位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
子便提议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并不同意,结果该男子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在街头又是拖拽又是殴打。
可是在儿子被抓之后,他的妈妈去给他儿子求情,表明自己只是受到了惊吓并未受伤,要求对儿子的行为不予追究。
这些都是用爱的名义绑架孩子,控制欲强,不肯放手的体现。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带给了他生命,养育了他,但这不代表你有权利去支配他的一生。
“放手”是门大学问,孩子成长需要妈妈“退出”,需要 社会 磨练。
正如郭德纲对待郭麒麟那样,从小开始磨练,这样才能在未来发光发热。
这个“狠”不是肆无忌惮的,对孩子 打骂,指责,要求。
而是在给予爱和尊重的基础上,不要事事都顺着他,该说“不”的时候就坚决说“不”。
让他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学会动手:摆放碗筷,收碗洗碗,自己洗脸刷牙,穿衣服,洗衣服,洗菜,洗碗……
随着孩子的成长教会他做生活所需要所做之事,帮助他成长,而这,是做父母教孩子的重要一课。
父母把孩子保护的像温室里的花朵, 不让他经历风吹雨打,为孩子避开了很多坑 ,可是,父母没有想过,以后到了 社会 上 会有更多的险恶。 那怎么办?
父母该做的是放手,让孩子多体验生活,无论是甜酸苦辣,就是成长。
意思是:做母亲的,我们不担心不慈爱,担心的是懂得慈爱却不懂得教育。
爱而不溺,给孩子自由呼吸和 探索 的空间,才能让他不会失去自我;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内心的自己 。
当孩子对父母有不同意见时,常常会以一句:“我这是为了你好!”逼迫孩子按自己的意向行事。
把孩子当做婴儿一般,不给他打理自己生活的机会,也不相信他能够照顾好自己,一味地满足他本能的需求,只能换来牢固又脆弱的内心。
本质上讲,这正是家长的一种“爱无能”——除此之外不知再如何爱孩子。
为了孩子的明天,选择性退出他们的人生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Ⅳ 巨婴的三大心理特征
@ #观点 #认知
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
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巨婴,即是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的成年人。
多数国人,都是巨婴,这样的国度,自然是巨婴的国度。
一个人有生理年龄,也有心理年龄。一个民族,也可以说有一个集体心理年龄。那么,中国人,作为一个集体,心理年龄会有多大?
国内的精神分析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作为弗洛伊德的经典概念,口欲期和俄狄浦斯期的说法已广为流传。关于中国人还集体停留在1岁前的婴儿期的最有力证据,就是中国的吃文化非常之发达。
1岁前婴儿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婴儿必须和妈妈在一起,并且婴儿的生活是不能自理的,这也是中国成年人最经典的特征,都说明中国人的集体心理还停留在1岁前。
精神分析界有一个习惯性的说法:这个人发展到了俄期,那个人没有发展到俄期。
所谓俄期,指的是俄狄浦斯期,也即恋父恋母期。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俄狄浦斯期指的是3-5岁,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性能量有了大爆炸,并且,性能量指向了异性父母,而攻击能量、竞争性指向了同性父母。即,男孩会和爸爸争夺妈妈,女孩会和妈妈争夺爸爸。
当一个孩子顺利发展到俄期,意味着,他的性能量表达被允许,他的攻击能力、竞争性的表达也被允许。表现在成年人身上,就是,发展到俄期的人,会比较接纳自己的性能量,以及竞争欲。同样,他们会接纳伴侣的性能量,也会接纳对方的嫉妒心。这时,他们处理情感和性的时候,就像成年人一样。
特别是,因为和父母构建的是一个较成熟的三角关系,允许嫉妒与竞争在其中流动,所以他们会对一定程度的三角关系有较高接纳度,允许伴侣有异性朋友和适度花心。他们不会只想着自己为所欲为,却要求伴侣绝对忠诚。
所以,虽然看上去,发展到俄狄浦斯期的人心理看起来比较复杂黑暗,性能量不压抑,竞争欲也不压抑,但发展到俄期的人,其人性发展程度要远比口欲期成熟。
虽核喊然精神分析师们也会说,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一生的事,但私下里,精神分析师们更喜欢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到了俄期,还是停留在前俄期。从年龄上来讲,精神分析师们私下里会认为所有人的心理年龄都停留在5岁前,所有民族也如是。
0—-6个月,我称之为一个人的阶段,即,虽然看起来婴儿是和妈妈或其他抚养者在一起,但婴儿会觉得,整个世界搭拦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且整个世界必须以他一个人的意志为核心,他接受不了不同,不同即是敌对世界。
6个月—3岁,我称之为两个人的阶段,即婴幼儿开始意识到,他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人,他既需要和妈妈亲密,又需要独立。由此,亲密和独立构成了一对矛盾,两个人的意志同时存在,也构成了一个矛盾。这时,婴幼儿能接受彼此意志的不同了,但还需要妈妈在自己身边,还接受不了长时间的分离。所以对忠诚的要求比较高。
并且,两个人的阶段的主题,是抢夺控制权。一个人的阶段,会绝对地追求控制权,必须是,只能一个人说了算,另一个人的意志得被消灭。两个人的阶段,虽然也争夺控制权,但不再是有你没我的控制权,而是可以接受对方与自己的不同,但希望自己的控制权多一些,同时要求两个人的身心都忠于彼此。或者说,你要忠于我,而我可以自由23—5岁,俄狄浦斯期。我称之为三个人的阶段。发展到俄期这个阶段,就意味着,一个人能接受关系的复杂性了,我爱你,但我也爱别人;你爱我,你也可以爱别人。这个别人,譬如是孩子,譬如是工作,也可以是伴侣的异性朋友,你会要求一个忠诚的底线,但不再要求对方绝对属于你。而像前两个阶段,特别是一个人的阶段时,我会要求你绝对属于我,而我却可以为所欲为。
所以说,虽然发展到俄期,意味着世界变得复杂了很多,不再是单纯的小清新,但对这份复杂的容纳,其实意味着更高的心理健康程度。
像前俄期,则对忠诚、忠贞、纯净、单纯等有极高的要求,但一旦碎裂,就会变得很可怕,所以说,只想活在一个单纯简单的世界中,这未必是好事。
就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发展到了俄期知氏胡,就会对人的复杂度,即性欲和竞争欲有很高的接纳度。譬如英国和美国,在整体上,就达到了俄期其社会对性的复杂性和竞争心,有很大的包容,以及鼓励。
没发展到俄期,就意味着其心理年龄还在3岁前,而这又分为口欲期和肛欲期。肛欲期的重要表现是控制与强迫,追求洁净和秩序,德国和日本就很像是处于肛欲期。
心理治疗圈里的朋友多认为,日本发展到了肛欲期,甚至是俄期,但我非常怀疑他们是否到了肛欲期,我觉得他们和我们的状况也许是一样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口欲期的集中表现则是,好吃,并且,什么事都要经过嘴来体验。口欲期不仅是好吃,也因为嘴部最敏感,所以1岁前的婴儿,做什么都喜欢用嘴唇去感受一下。
巨婴也是。所以,一切美好的动物,国人都想把它们吃到肚子里,变成自身的一部分。这就像是,口欲期的婴儿觉得自己是匮乏的,他们必须把妈妈的乳汁吃到肚子里才可以。《西游记》中,各种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以追求长生不老。在精神分析学看来,一个完美的乳房,对婴儿来讲,就是可以让自己长生不老获得永生的。
巨婴,即是成年的婴儿,而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作为由巨婴们组成的国度,中国吃文化如此发达,特别是广东,可以从早茶开始,一直吃到晚茶乃至夜宵。就像是,婴儿永远在找奶吃。
据台湾学者孙隆基说,那种像航空母舰一般巨大的饭馆,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我也确实没在其他国家发现,像广州炳胜酒家这样规模庞大的饭馆。
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超过1岁,这看起来已经够低了,而我还有一个更激进的判断。我认为,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超过6个月。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称,6个月前的婴儿处于正常共生期,一个最显而易见的特征,是母婴共同体,即婴儿觉得,他和妈妈共用一个身体和心灵,是一个人,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为什么叫正常共生期?也就是说,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是正常的,之后的共生,都可称为病态共生。
其实,除了共生心理,小婴儿有很多很夸张的心理,但对于这个年龄的他们而言,这都是非常自然非常正常的,不过,假若成年人还有这些心理那就是病态的了。
6个月前的婴儿,会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心理特征:
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们是一体的,我们共同使用一个身体和心理。更小的婴儿,如3个月前的,他们甚至会觉得,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
也就是说,小婴儿处于一种混沌、未分化状态,他们觉得,一切都是混在一起的。特别是,他和妈妈,构成了一个身体与心理的共同体。
病态共生,在国人中实在是太常见了,如大家庭、集体主义、没有界限、拒绝AA制、以己度人、统一思想…
特别关键的是,在这个混沌的、合一的共同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算,而这个人当然最好是自己。这就构成了共生中的各种冲突,我称之为共生绞杀。
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
这是婴儿和巨婴的最核心心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复杂难处,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男人多有皇帝梦,而中国女人多有皇太后梦,这个梦的原动力就是,希望自己拥有无上的权力,要整个世界围着自己的想象转。
绝对意义上的皇帝和皇太后,只能有一个,要端坐在皇城中。但是,在每一个中国式的单元中都有一个皇帝或皇太后,如中国式的大家长,如单位中的一把手…
这也是孝顺或听话哲学的根本所在。
在任何一个共同体内,巨婴们都在争夺唯一说了算的话语权,一旦占据了这个话语权,就会要求共同体内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这一点能实现时,就有神一般的感觉,当这一点被打破时,就有魔一般的雷霆之怒。
并且,全能自恋和共生结合在一起就很要命。因为还处在共生期,所以巨婴们不能独立地好好待着,必须和别人黏在一起,而黏一起后,全能自恋的心理又驱使他们拼命争战,很容易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共生,离不开,又要你死我活地争夺话语权,所以最好是弱者顺从强者。
所以,孝顺或听话哲学,其实只不过是,巨婴水平的父母们一个必然的表现而已。
一个社会单元内,那个最有权力的人,才可能享受到这份资格。其他人怎么办?或者去争夺权势,或者装孙子。
但是,因为活在共生和全能自恋心理中的巨婴,绝对接受不了挑战,所以挑战者如果实力还不具备时,他们一般都会被灭掉。因此,中国历史上,有独立意志又不懂政治的英雄们都没有好下场,最经典如岳飞。
由此,装孙子装奴才,就成了一个普遍选择。或者是有觉知地做奴才而等着有一天翻身,或者是做了奴才而没有觉知,反而去美化做奴才的哲学儒家文化的存在,孝文化的存在,特别是三纲五常,在我看来,就是基于多数国人是巨婴这一事实而设计的。当然,这不是某个人的有意识的设计,而是集体动力演变的自然结果。并且,儒家文化并非是孔子发明,他只是早已存在的这一个思想的集大成者。
既然都是巨婴,都想全能自恋,并为此不惜你死我活,如春秋战国时代,争战得太可怕了,那最好还是设计一个秩序,让强有力的人更强有力,让位卑者去遵从强者,好让社会尽可能和谐。
偏执分裂,是6个月前、特别是3个月前的小婴儿必然会有的心理。
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
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
偏执分裂加一起,则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你则是坏的、黑的、恶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
这一心理,在我们过去的影视上很容易看到:英雄们都高大全,没有一点缺点,坏蛋们则没有一点优点。
在婴儿期,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婴儿的能力很差,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玩都不能靠自己解决,而必须靠妈妈或其他抚养者照顾和回应。
并且,婴儿活在极端对立的两种感觉里,一旦被照顾得很好,他的全能自恋就得到了满足,这时他就会有神一般的感觉——我一动念头,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运转。一旦没被照顾好,他就陷入彻底无助中,同时也会生出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或者自己。
但是,婴儿必须把围绕着无助、暴怒的破坏力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能力容纳这份“坏”,一旦他认为,这份“坏”是“我”的,他的脆弱自我立即会分崩离析。
具体而言,一旦有任何失控发生,婴儿会想既然“我”控制不了这件事,那一定是“我”之外的其他力量控制的;并且,因为失控多是不愉快的,所以控制这件事发生的力量是敌意的,并且是主观敌意的。
通过这样的思考,婴儿就将失控中产生的"坏”从自己身上切割出去,并且投射到外部世界中了。并且,因为婴儿同时还是偏执的,所以这个逻辑会变得非常顽固。
类似逻辑,在巨婴身上极为常见。譬如,家里少了钱,父母或老人会怪罪孩子,逼孩子一定承认是自己拿了,如果孩子不承认,就往死里打。有些孩子就是不承认,因为的确不是他们干的。有些孩子被打怕了,不得已承认,但接着又会被逼迫去找钱,但因不是自己干的,还真找不着,所以又是一通暴打。最后,大人们却在其他地方找到了这笔钱。
有些孩子,就因此被父母或老人活活打死。当然被打死的是极少数,但有类似被冤枉经历的,就太多太多。
巨婴们之所以如此的逻辑是这样的:丢钱,意味着失控;失控,就一定是我之外的力量干的;这个力量是恶意的;最容易控制不了、但又最容易归罪的就是孩子,所以要去怪他;他既然是恶意的还不承认,那就必须逼迫他承认,这样这份“坏”才能被控制…
婴儿的基本心理,可以归到这三点上,巨婴们也如是。并且,它们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各种经典的中国式现象中,基本都可以找到这三类心理。
作为一个集体,我们国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没超过6个月,这听起来会让很多自恋的国人不舒服,觉得太低了。但还有比我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更低的。
譬如,还有一个广袤的世界,处于极致的偏执分裂中,那其实是3个月前的婴儿心理。他们的世界,更是非黑即白、非敌即友、你死我活的。
再譬如印度,在我看来,印度人简直是都还没有出生,他们集体活在中阴身的状态。所谓中阴身,也是印度的说法,即一个生命死去到重新出生的过程。
并且,关键不是分高低,关键是,这是否是事实。如果是,我们就需要承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深深地理解和接纳,然后从这里出发。
Ⅳ 印度女巨婴,刚出生就有45斤,现在6岁的她怎么样了
印度女巨婴刚出生就有45斤,现在六岁的她怎么样了?据我所知,现在六岁的他有92公斤,也就是184斤,对于一个六岁的女孩子来说是超重得非常厉害的。
其实她之所以出生就有45斤,和她妈妈怀孕时吃的东西的量有分不开的关系!才会导致她出生就有那么重的重量,也告诫我们,怀孕时候不要吃过多的营养,导致营养过剩就不好了。
Ⅵ 你怎么看待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成年“巨婴”,造成这些“巨婴”的原因你觉得是什么
巨婴,中国家庭幸福的最大杀手。
任何心理障碍,本质上都是关系障碍。
任何人面对世界、面对关系、面对其他人的方式,本质上都是自己内心潜意识的投射。
01
小U最近同老公离婚了,决绝又果断地给他们七年的感情划上了句号。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理解,这金童玉女的一对,乱知甚是般配,走到哪里都绝对闪瞎一干单身汪,怎么说离就离了呢?
着名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将典型的巨婴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
1.共生心理
所谓共生心理,就是作为个体的成年人,无法独自生存,没有生活能力,极度依赖他人,认为他们和自己没有区别。
成年人的共生叫病态的共生,一类人表现为无法获得独自生存的能力,如社会中那么哗悉消多啃老的成年人,父母穷极一生,养出了一个家庭的大蛀虫;
或是表现为在心理上还未断奶的“妈宝男”,凡事由母亲安排,置妻子角色为透明。
另一类人则表现为无法从原本的共生关系中获得抽离,认为孩子永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予孩子无边界的关心,让孩子在自己的爱中排斥和纠结。
2.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是婴儿典型的心理特征,婴儿认为自己就是宇宙中心,所有的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
成年巨婴的全能自恋杀伤力巨大,在他眼中,自己就是上帝,都是对的,其他人和万物都是错的。
在很多的巨婴中,他们的脑海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设想,在他们的设想中,自己是完美的存在。
但是巨婴还有一陆知个特征就是,不行动,即使他们对自己有着完美的设想,由于不行动,自己的设想终归只是空中楼阁。
由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于是很多的巨婴都转向能够控制的虚拟空间中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在自己构建的虚拟王国中,做着自己的王者。
3.偏执分裂
偏执分裂是全能自恋的另一个极端,当他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巨婴成年人就会进入到躁狂的偏执分裂。
他们要么充满了全能自恋的幻想,要么对现实世界极度不满,暴怒。
于是这就能解释,巨婴心理的人,为什么会容易暴怒。
那是因为你没有满足他全能自恋的设想,他认为你的这道菜做出来应该是这样的,但你做出来的不是,于是他们会进入到偏执分裂,并且会暴怒。
这也能解释,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暴戾。
明明是跟你毫不相干的明星的家务事,竟会有人去质问:你为什么不去死!
明明是对你们家病患救死扶伤的医生,却成了你暴戾的承受者;
明明是跟自己没有干系的毫无必要的社会纷争,偏偏有人狂热参与其中……
这些巨婴,当身边的人和事情不满足他们原有的期待的时候,他们即刻就会进入到偏执分裂的极端,成为施暴者。
Ⅶ 巨婴是怎样养成的
近些年来,巨婴这个称谓在网络上很流行,基本表现就是三个字:不懂事。网上对巨婴的各种口诛笔伐也是耳朵快听的磨出了茧子,可是巨婴们依旧层出不穷。
那就奇哉怪也了,父母嘴上谁都不愿意养出巨婴,可是这么多巨婴怎么来的呢?
原因有三:
一、有的父母不成熟。
有的父母本身就是巨婴,根本没有能力把一个孩子培养成熟。
链纤冲 二、有的父母极度的自私。
全世界唯一以分离为目的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成熟的父母就是能放心的让自己的孩子远走高飞。而有的父母极度的自私,我把你养大,你就必竖数须给我养老。这样的父母会下意识的把孩子培养成巨婴,这样他(她)长大了就只能在我身边养我了。
三、有的父母有超强的控制欲。
有的的父母事无巨细的管着孩子,控制着孩子的一切,满足着自己的所谓“无所不能”的自恋。相比一个成熟的孩子来说,还是巨婴更好控制些。那就把孩子养成巨婴吧。
因此,要想不再有巨婴,父母应该持续学习、不断成长。当自己告别了不成熟,当自己棚歼不再自私,当自己不再想掌控孩子一切的时候,巨婴最终会越来越少直到消失。
巨婴消失了,才意味着父母们都真正合格了。
Ⅷ 印度第一女巨婴:1岁时体重45斤,一顿能吃2斤米,现如今过得怎样
印度第一女巨婴:1岁时体重45斤,一顿能吃2斤米,现如今她是越来越胖,成为了一个标准的巨婴。
一个呱呱落地的新生婴儿,一般都在六斤左右,很少有超过8斤的。然而,在印度有一个女婴真是太厉害了,在她1岁的时候就可以一顿吃两斤大米,体重直接飙升到了45斤。按常理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女婴应该有的体重。那么,这个印度第一女巨婴为何在1岁的时候就体重45斤,还有现如今她过得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现如今,印度第一女巨婴已经6岁了,她的体重已经长到了92斤,这完全就相当于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体重了,这还是在她父母有意控制食量的情况下,否则会更重。哈特这样的情况是一种病必须要治,否则她后因前叶垂体瘤出血,血压迫丘脑,导致死亡。以印度的医疗条件,想要彻底治疗,真是令人堪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