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当年出兵占领东巴,为何不趁机将其纳入印度版图
印度作为南亚区域大国,1947年从英属印度独立建国以后,开始了一些列的扩张行动,企图恢复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版图。比如出兵克什米尔、收回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领土、占领麦克马红线以南领土,并对周边小国进行渗透和控制。为了克什米尔领土问题与巴基斯坦发生数次战争,1962年中印战争的爆发使两国关系恶化,但是印度对于成为南亚甚至世界大国的梦想一直未放弃,1971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之际,出兵占领东巴基斯坦,并使东巴从巴基斯坦脱离,成立孟加拉国。
大家这时可能就有一个疑问,当时印度派了17万大军直接占领了东巴,为何不直接将东巴并入印度,反而扶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呢?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自从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巴基斯坦被分为东巴和西巴,中间隔了一个印度。而东巴和西巴从东西两侧对印度形成夹击之势,使印度在前两次印巴战争中不能放开手脚,以防东巴从背后突然袭击。所以,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印度为第三次印巴战争进行了长期的动员准备工作。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的决议。所以,此时的印度只是想通过肢解巴基斯坦,达到削弱巴基斯坦的目的,而不是吞并东巴。
印度在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也摸清了东西方国家对印巴冲突的态度。1971年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印度取得了苏联的支持。随后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开始对美、法、英、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进行访问,以摸清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底牌。虽然印度当时有苏联的支持,但是美苏处于对抗阶段,从英迪拉·甘地访问美国的情况来看,最起码美国要反对印度吞并东巴。再加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国也不会同意印度吞并东巴。所以当印度占领东巴以后,在国际 社会 的干预下不得不宣布从东巴撤军。
当时印巴分治的时候就是按照宗教信仰不同划分的,东巴地区人口约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56%,并且83%以上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如果东巴地区并入印度,那么印度人口中穆斯林的比例将大幅提高,并且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长期发生冲突,难以实现信仰两种宗教居民的融合,这不但不利于印度的稳定,还有可能爆发冲突。
印度虽然在实力上明显要强于巴基斯坦,但是以印度当时的兵力部署来看,东部地区部署了17万兵力,明显高于东巴的9万军队;而在西线印度投入30万兵力,与西巴的25万兵力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印度此战的目的主要是在东线,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东巴地区,但是印度并没有像俄罗斯这样的魄力,在面对国际压力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停战协议,从东巴撤军。
印度未能将孟加拉国这一地区纳入印度版图,对印度来说不但失去了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的恒河三角洲,还使印度向东北方向扩张受阻。目前印度和东北地区仅通过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东北地区存在比较强的独立倾向,一旦管理失控,如果再有外来势力加持,那么东北地区很有可能从印度独立出去。
印度虽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但是自从印巴分治以后,印巴对抗就消耗了印度相当多的精力。后来孟加拉国的独立,从地理格局上使印度难以独占南亚大陆,使印度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Ⅱ 印度东部为什么不独立
印度东部无法独立是因为印度当局不同意
Ⅲ 印度将版图的东北地区划分成为了七个邦,曼尼普尔邦为什么要独立
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印度将版图的东北地区划分成为了七个邦,不过这个七个邦对与印度来说是没有什么归属感的,尤其是曼尼普尔邦,甚至还产生了独立的想法。在印巴分治之后,印度与北方的七个帮派之间就只剩下各条狭长的西里古里走廊了,这使得印度的这七个邦犹如飞地游离在了因对的主体之外,于是便产生了独立之心。而曼尼普尔邦距离印度首都达到1700公里,而且人种也与印度的不同,这使得他们更想独立了。1947年,曼尼普尔宣布独立,建立曼尼普尔王国,1949年,曼尼普尔国王巴格亚昌德拉逼迫签署协定将曼尼普尔并入印度联邦。
时至今日,曼尼普尔邦的独立运动依旧继续进行着,印度军队经常在曼尼普尔邦遭受着来自统一阵线武装力量的袭击,曼尼普尔邦也成了印度最动荡不安的地区之一。
Ⅳ 中代印度为何经常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或者被外族长期统治
因为历史上的印度被其他国家视为“软柿子”,强国为了增加自己的地位,总喜欢侵略一些弱国。
因为印度比较穷,兵力薄弱,而且印度有大量的财富,其他地区很容易觊觎。他们想为自己获得印度的财富。
地形和资源丰富。印度半岛,几乎是一个马平川,缺少一个缓冲区。北方山区一旦被突破,后方平原没有危险,没有回旋余地。热带季风气候,以及三面环海的特点,也让外来移民更容易在这里生活。2.印度的文化建设不够。很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和作品不能形成深远的凝聚力。况且印度的宗教太成功了,还不成熟,人们更听天由命。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几乎没有什么历史情节,谁都可以管。他们也觉得冷漠,缺乏拧成一股绳的向心力。3.侵略者的实力太强了。从中亚到印度的入侵者,很多都很绝望,很绝望。印度地方城邦战斗力不强,四分五裂。外人往往可以不经意地以数万大军分而治之,建立一个伟大的王朝。
印度之所以经常受到外国人的攻击,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第二,印度位于东西方文明碰撞的边缘;第三,印度的分散统治导致印度没有强大的凝聚力来对抗外敌入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第一,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文明在形成的初始阶段是脆弱的。此时闭环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保护文明的发展。没有地理环境的阻隔,即使产生了先进的文明,也有可能被落后的文明淘汰。在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文明是最脆弱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虽然在地理上是分离的,但却有着“致命的缺陷”。其中,古埃及东北部与外界相连,也是外敌入侵的重要突破口。古印度的南面是大海,东面是郁郁葱葱的雨林,北面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但西北角的缺口却有着严重的“缺陷”。印度西北部致命的地理“缺陷”导致印度在历史上多次被入侵。大部分外来者沿着西北的这个缺口进入印度,征服了印度。比如摧毁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比如亚历山大的入侵,还有蒙古人的入侵等等,基本都是沿着这个地理缝隙进入印度的。第二,印度处于东西方文明碰撞的边缘。除了地理上的缺陷,印度还经常遭受外敌入侵。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让印度经常遭受外来入侵,那就是印度处于东西方文明碰撞的边缘。在东方文明中,中原的农耕文明经常与北方的草原文明发生冲突。北方的草原文明一旦被中原的农耕文明打败,就会选择融入中原文明或者西迁选择新的生活地点。比如战败后的大月氏,比如战败后的匈奴,还有蒙古人,战败后有的选择西迁,有的选择继续西迁,有的在中亚分道扬镳后选择南下。在西方文明中,一旦强大了,也选择了东征,比如历史上的亚历山大东征,比如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波斯帝国。他们强大起来之后,印度也遭殃了。印度处于东西方文明碰撞的边缘,很容易受到东西方文明的入侵。第三,印度的分散统治导致印度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对抗外敌入侵。历史上,自从雅利安人毁灭了古印度文明之后,印度就没有自己体系的土着文明了。雅利安人开始创造的等级制度逐渐固化了印度的统治,然后他们经常受到不同文明的攻击,造成了印度的文明混杂和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导致印度更加分散,不同的小地区之间形成了不同的统治形式。他们的独立性很强,很难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没有这种凝聚力,就难以抵御外敌入侵,造成恶性循环,经常遭受外来打击。
Ⅳ 印度“东北人”,一颗独立的心70年从未改变说的是谁
印度东北人一颗独立的心,70年从未改变,说的是谁呢?
实际上所谓印度东北人指的是,印度东北部7个邦的民众,印度东北7邦是指,分别是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特里普拉邦,以及锡金邦。实际上,印度当前东北部7个邦在古代的时候,都是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而在这些小王国当中,洪姆王国是最为强大的,建国者苏卡法是我国云南德宏地区的一位傣族王子,洪姆王国在17世纪时,曾经成功的抵抗住了印度莫卧尔王朝的17次进攻,不过,他们最后却没有抗住缅甸的攻击,最终在19世纪20年代败给了英属缅甸,此后这一区域就被英国占领,成为了英属印度的一个行省。
印度政府为了更好的统治东北部地区,他们同样采取了与英国殖民者相同的隔离,拉仇恨等等管理措施,如果有的帮独立运动闹得厉害,他们则按民族重新隔离,并强制收回自治权,其目的就是想分化和瓦解东北部地区民众,除此之外,印度政府还在文化方面大力宣扬一个印度政策,强迫东北部地区民对印度的文化认同,更让东北部民众忍无可忍的是,由于印度政府长期实施的高压管理,导致该地区经济极度落后,大量人口生存在极度贫困线以下,忍无可忍得东北不民众不得不成立独立武装对抗政府,70多年来他们那颗要独立心从未停止跳动。
Ⅵ 印度东北部普尔邦什么历史
曼尼普尔邦是印度东北的一个邦,该邦成立于1972年,面积2.23万平方公里,人口272万,主体民族为梅泰人(黄种人),讲曼尼普尔语,属汉藏语系。
曼尼普尔邦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独立的城邦,其历史记载他们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齐国王与中亚公主通婚的后代,他们长相跟中国人没有差别,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
曼尼普尔邦历史丰厚,艺术发达,教育繁盛,经济发达,文化自成一体,与印度本土文化不相融,独立趋向十分的明显。18世纪,英国占领了印度,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然后英国向外扩张,吞并了曼尼普尔国、尼泊尔、缅甸等国。后来印度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了独立地位,印度独立后并不想让其它小邦独立,他要继承英国在印度大陆上的一切遗产,因此曼尼普尔国就被印度吞并成了印度的一个邦。印度建国后对曼尼普尔的管控十分的严格,可以说是把他们封闭在那里面了,印度人去曼尼普尔都需要特别的通行证,外国人要进行就更加困难,并且印度常年在曼尼普尔驻军。
Ⅶ 印度阿萨姆邦为什么没独立
公元1228年,中国云南、缅甸东北部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统一了阿萨姆各部族,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实际上阿萨姆族是缅甸掸族的一个分支,掸族与中国的傣族,亦是一个民族的不同分支。统治德里的莫卧儿王朝,先后17次派兵征讨阿仿手汪萨姆的阿洪王朝,均无功而返。1826年,英国殖民者进入阿萨姆地区,迫使缅甸签订《杨达波条约》,将阿萨姆割让给英国,英国派总督进行管理,阿萨姆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英国人先后征服了东北部剩下的几个王国和其他山地部落。1947年,印巴分治后,作为英国人留给印度的礼物,印度政府从英国人手里接管了整个东北部地区。在现在的印度东北部,生活着约200多个不同民族群体,很多都是世代生活在薯凯这里的土着部落,大部分是黄种人。阿萨姆邦的主要民族为阿萨姆族,因民族问题,现在印度东北部的主要邦阿萨姆邦存在傣族独立组织如阿萨姆联备仔合解放阵线,与印度政府军交火不断,寻求独立建国。
Ⅷ 印度国土东边多出的一大截为什么不独立
现在就在闹独立啊,只不过印度的中央政府不让而已。
在这一点上,全世界的中央政府都一样。
Ⅸ 印度保持现状胜过上蹿下跳,为何说面对东北分离印度最好无为而治
因为现在印度的现状是非常乱的。如果强硬的来不仅会引起反扑,而且各方势力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如果在上蹿下跳,去做很多强硬的改变的话反而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大反扑。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东北分离,印度最好就是无为而治。做到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即顺乎自然以治,是春秋时期着名思想家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国最早的治国理论。因其对我国古代盛世时期起到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儒以守成,道已达变,佛以修心”,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就需要当今的领导者也必须同步进行“转型”,完成从传统的官僚制领导到具有新理念、新思维的现代领导的转型,在领导理念、领导方式方法上实现“质”的飞跃。
Ⅹ 印度国内有分裂势力吗
印度国内有分裂势力。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胡档宴开始,印度东北部地区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阿萨姆邦分别爆发了分离主义暴乱。
印度东北部地区同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孟加拉国接壤,居住着加洛族、米佐族、梅泰族、米基尔族、卡西族以及阿萨姆族等少数民族和部落居民。
由于地理上远离中央政府,经济上发展缓慢,在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等矛盾的催化下,东北部地区不断爆发各种骚乱和恐怖流血事件。
据印度媒体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0个大大小小的叛军组织活跃在印度东北部地区。
有的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与打家劫舍的“山大王”无异。他们时常联手袭击当地军警和政府,成为印度中央政府的“心腹之患”。
更让印度不安的是,由于边境管理不严,周边邻国成了这些叛军的避风港。他们走私枪支和弹药,在国外建立起大量武装训练营地。
每当印度政府军进行大规模清剿时,他们就躲进国外的训练营。政府军撤走后,他们又回到印度进行各种恐怖活动。
(10)印度东北部为什么不独立扩展阅读
印度打击分裂势力不手软
为遏制搞分裂、闹独立的势头,稳定当地社会局势,印度政府在东北部地区长期驻扎有几十万军警。时至今日,外国人前往东北部地区旅游观裤银光,还必须向印度内政部申请通行许可证。
1983年1月,印度中央政府出动20万军队镇压阿萨姆邦的动乱。
1990年11月,印度中央政府再次调动8个陆军旅围剿“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抓获2800名嫌疑犯。
1991年9月,印度中央政府又调集4.3万正规军,发起了为期3个月的“犀牛行动”,共逮捕了630名该组织骨干成员,其领导蠢野核心的11人中有5人被击毙或逮捕,3000名武装分子缴枪投降。
但该组织主战派流窜到不丹、缅甸等邻国,与当地的恐怖分子勾结,不断越境对印度进行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