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佛教产生于印度,为什么印度现在佛教几乎灭绝了呢是谁赶走了唯我独尊的佛陀呢
佛教在印度几乎灭绝的原因是因滚毁为印度教的兴起,赶走了佛陀。
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是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落后宗教,远不如印度教,印度教比佛教更接近于真理,所以印度人接受印度教而抛弃原始的佛教。
佛教作为落后的原始多神宗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没有灭亡的原因是,中国人在古代信仰道教、伏指儒教、大厅备佛教、拜火教等五花八门的宗教,古代中国宗教自由,而且中国佛教的一个优点是从来不干预皇帝的政治,佛教不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样控制政治,所以中国皇帝们喜欢支持佛教。
Ⅱ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为什么印度人不信仰佛教,还把佛教当成死敌
佛教是从古印度就开始兴起的古老宗教。在汉代的时候传入中国,唐代时期开始兴盛。目前中国也有很多佛教的教徒,但是作为印度作为古印度文明的继承人,为什么现在的印度国民都不信奉佛教了呢?
印度人把佛教当成死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佛教违背了种姓制度的原则。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这对低种姓的人来说,是好事。但是这触及高种姓的利益,所以佛教的发展,注定会被压制。
如果印度佛教能够兴起,印度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住在贫民窟里面了吧。对此各位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关于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感兴趣的,记得提问,我看到第一时间去回答
谢谢大家捧场
Ⅲ 佛教生于印度,印度人却不信佛教,这到底是为什么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为什么印度人现在不相信佛教?他们经历了什么?注:古印度并不太投机。被孤立和封闭了数千年的印度不能接受这一点。印度在其大部分历史上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在小国有许多这样的国家。印度人不相信佛教。原因是在印度教和佛教的演变中有一个相似的东西:印度教中有一个伟大的神,叫做毗湿奴。
在佛陀统治时期,在古印度16个邦之一的科萨拉(Kosala)统治下,伽穆尼是一名印度人。事实上,这一说法并不正确。只有2%的印度人相信印度教。佛教,一种诞生于印度的宗教,虽然不受印度人的欢迎,但在中国和东南亚传播后,它在各地蓬勃发展。佛教是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确切地说,释迦牟尼不是印度人,但他也不是。
Ⅳ 佛教为什么会被印度人毁了呢
首先,胡吵佛教起源于天竺,而天竺不等于印度,天竺包含印度与印度周围的很多王朝国家。佛教真正起源地是尼珀尔,佛教从尼珀尔传入印度后,在印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过佛教理念和经文,有的人出凳知家人能看得懂分得清,有的出家人看佛经就会觉得互相矛盾和狗屁不通。
于是,佛教派系不同,在印度经过多次相互攻击。而且佛教教义和印度封建王朝背道而驰,印枣做消度王朝崇尚阶级贵贱,佛教崇尚人人平等,王朝自然要压制佛教。结果搞出来了一个印度教,印度教一边奉承印度封建王朝的阶级观念,一边吸取佛教和其它教的理念,这就形成了四不像的印度教。印度残存的佛教都是打着佛幌子,到处收女人的败类,其实都是印度教的。
佛朝传入华夏后,有了很大变革的,不敢随便用人人平等的观念涉政了,要还是老一套,肯定也会被灭光。
Ⅳ 印度人为什么不信佛教
因为佛教已经被印度教二级化了。
印度这个地方很神奇,在过去的 4500 年里边,一共产生过 1600 多种宗教。到现在为止,印度教是世界上拥有信徒人数排名第三的宗教,现在大概有十三亿左右的人数。他们信仰的主要是印度教。
神奇的是印度人不是不信仰佛教,原因是,在印度教和佛教的演化过程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印度教中有一个大神叫毗湿奴弊贺,毗湿奴一共有十个化身,其中第八化身就是佛陀。所以,印度人到了佛教寺庙里边,他看到的是佛陀,但他理解的是这是毗湿奴的第八化身。所以所有的人到印度教,到佛教寺庙里边都参拜,都去触摸。
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并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迅速传遍整个东南亚,同时也传到了中国。但在波斯帝国时期让卜雹,波斯人占领印度,焚烧经书,杀害僧侣,宣扬伊斯兰教义,从此佛法在印度断灭。
(5)印度人为什么抛弃了佛教扩展阅读:
印度有 25 个世界文化遗产,遍布在印度整个国家,但是它分几个区域。一部分我们叫北印度,一部分叫南印度。北印度又分在几个区域,一个是集中在它的首都德里,在德里附近有这么几个世界遗产。另外,还有它原来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故都,叫阿格拉,阿格拉在那儿有人类历史上最美丽的建筑,泰姬陵。
印度是佛教诞生地、发源地,佛教也是在印度兴坦帆盛的。所以,在印度有佛教中圣地中的圣地,我们管那儿叫菩提伽耶,那是释迦牟尼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的地方,那棵菩提树的位置还在,而且那旁边有一座大佛塔,那个大佛塔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考古学中还有几个重要的圣地。比如说石窟,中国的石窟是从印度学习过来的,世界上佛教的石窟到现在为止一共是 13 座。
网络-佛教
Ⅵ 印度的佛教为什么没落了
我们知道佛教起始于印度,但是现在印度没有信仰佛教的,反而在他后来传入的国度中国大行其道,再由中国传到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诸国并也在这些国家兴盛。这是为什么呢?佛教为什么会在印度消亡呢?佛教的诞生、成长与兴衰,都不是偶然、孤立的,也并物不是统治阶级某些人的个人好恶。它是当时社会环境条件,也是宗教内部多种原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佛教在印度的衰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最后消亡的时间大致是公元1000年前后。到了11世纪穆斯林统治者的入侵给了佛教致命的打击,佛教在印度基本上绝迹了。
印度教的主要传播者――婆罗门阶级有自己的经济收入,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佛教的僧侣是没有经济收入的,印度没有统治阶级的支持很难供养起这一阶层,所以印度人选择了印度教而抛弃了佛教。印度教有鲜明的地区文化特乱弯色哗蔽闷,也就是说印度各地的印度教文化都与当地的传统形成有机结合,而佛教的宗教文化摆脱本地因素而发展成一种国际宗教文化,使佛教很难在本地文化因素突出的印度维持主导地位。佛教作为一种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并不是一种彻底有效的社会改革运动。一方面,它没有发动种姓制度中的下层去反抗上层权威。另一方面,它也不能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去取代种姓制度。佛教把修习中心放在自身的修养上,对生命终极的理想的追求上。不关心社会现实,不重视自己的处境,对正常社会生活统治秩序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大乘佛教兴起之后,一方面变成与印度教平行发展的多神偶像崇拜,另一方面趋向宇宙化而脱离印度本土社会实际。印度大乘高僧形成一种到外国(特别是中国)传教的风气,变成印度历史上的“精英外流”,佛教自然在印度衰落了。
Ⅶ 印度为什么不信佛教
印度人不信佛教,而是主要信印度教,这是因为佛教已经被印度教二级化了。因为佛教被异化后称为印度教的一部分,佛就是神的化身。印度被异教入侵,后又分裂。现在佛教也在恢复中。印度分裂也有英国吵册携人的功劳,一部分成了伊斯兰教,如巴基斯坦。另一部分分离出去成了斯里兰卡等,这是信佛教的。还有变种,成了锡克教的。
在印度教中有一个大神叫毗湿奴,毗湿奴一共有十个化身,其中第八化身就是佛陀。所以,印度人到了佛教寺庙里边,他看到的是佛陀,但他理解的是这是毗湿奴的第八化身。所以所有的人到印度教,到佛教寺庙里边都参拜,都去触摸,佛教已经被印度教二级化了。
印度是佛教诞生地、发源地,佛教也是在印度兴盛的。升伏所以,在印度有佛教中圣地中的圣地,我们管那儿叫菩提伽耶,那是释迦牟尼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的地方,那棵菩提树的位置还在,而且那旁边有一座大佛塔。
但佛教现在在印度并不是最兴盛的,印度教本身是最兴盛的。在 3500 年前,在印度这个地方诞生了一种宗教,叫做吠陀教,它是以《吠陀经》为指导的。后来,吠陀教演化成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跟吠陀教看的经不一样,但实际上里边的经典还都是差不多的。佛教跟印度教也有着很多关系,比如像轮回,比如像曼陀罗,对宇宙的一些解释是完全一样的。
(7)印度人为什么抛弃了佛教扩展阅读: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姿则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印度教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印度的国教。
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大于拥有3亿信徒的佛教。
所谓“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但是与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参考链接:
佛教-网络
印度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网络
Ⅷ 印度人为什么不信仰佛教
约公元前六世纪,佛教源起于的印度,据说释迦本为王子,因见人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遂出家探索人生真理,后在菩提树下悟道,开始为众生说法。当时的印度,婆罗门教的势力极大,他们重视人出生的阶级,以咒术密法控制信徒。释迦牟尼认为这种方法是邪门外道,严格禁止门徒使用,在《长阿含经》中,曾明白宣示,反对邪魔外道的神通法术。 释迦牟尼入灭后,佛教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婆罗门教也吸收了佛教教义,形成了印度教。而很多印度教、婆罗门教教徒,也加入了佛教徒的行列。 这里之所以强调“释迦牟尼入灭后”,是因为不久佛教就开始分化。以当时印度人民的文化水准而言,对释迦牟尼佛深奥的大乘精义,确是很难接受。但是小乘佛法但求自我的福德功果,却深入人心。于是某些有心人又渐渐在小乘中吸收了婆罗门教的咒术密法,以满足大众的通俗趣味,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好奇。这种做法显然与释迦牟尼的初意不符。为自圆其说,那些将婆罗门咒语纳入佛教的人士,遂提出释迦牟尼是应身佛,另有法身佛毗卢遮那以密咒真言传道,人修持后“即身成佛”的理论,为了区别于尊崇释迦牟尼佛的显宗,他们自称密宗,反正释迦牟尼本人创造了大小乘的两级体制在先,现在此派人士又在释迦之外造个密宗也不足为奇。 从此,佛教有显、密之分,显宗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各种经典,主张弘法悟道;密宗则是毗卢遮那佛所传的秘法,以真言密咒修持。密宗的主要经典是《大日经》,主张即事而真,即身成佛。另有《金刚顶经》详述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指出人之淫、怒、痴、狂等,都是达到真实的“方便法门”。他们主张“乐空双运”,主张放纵肉欲,藉贪染供养以悟道。《金刚顶经》即言:“奇哉自性净,随染欲自然,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在公元七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大盛,密宗成为主流。释迦牟尼创建佛教,本来也有移风易俗的因素在内,可是到了最后,被易的却是他自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思想体系,巫蛊盛行的印度,给密宗提供了土壤。 有了肉欲的贪染,就有物质的需求,于是佛教与外道合流了。佛门大开后,最初被释迦牟尼斥为“外道”的婆罗门教徒,都摇身一变,成为佛教中坚分子。为了迎合广大信徒的需求,各种咒语都被采入经典。晚期“左道密教”(旁门左道一词的来历)更进一步吸收了民间多神信仰的特色,形成“曼荼罗”组织。到了第八世纪,密宗传至东印度,又融入了印度教性力崇拜的形式,以男女双身修法,作为成佛的手段。所谓“乐空双修”,是指修行者可以从男女性交中得悟成佛。对愚民而言,这毋宁是天大的好消息。既能享受性欲之“乐”,又可得成佛之“空”,自欺欺人一至于斯! 到了公元十一世纪,在波罗王朝末期,信奉伊斯兰教的军队大举入侵,直斥佛教的荒谬。他们毁僧灭寺,佛教徒也纷纷放弃了早已变质的信仰,改信伊斯兰教或印度教,违背了理想的初衷,佛教也就没必要继续存在,至十二世纪末,佛教基本便在印度绝迹了。 佛教在印度的地位很像中国的道教,有源远流长的传统,但成不了正统。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落和复兴 答:佛陀逝世后一千六百余年中,印度佛教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经过分化、发展和衰坏的过程,最后消灭于公元12世纪时代。 答:印度今天的佛教是公元19世纪后期才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在此之前700年中,印度没有佛教。 答:从学说的思想发展来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佛逝世后约100年之间为原始佛教时期;第二,在这之后约400年之间为部派分裂时期;第三,此后约400年为大乘中观学派兴盛时期;第四,此后又约400年为大乘瑜伽学派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后期,密宗颇为流行;第五,最后约300年为密宗盛行时期。 答 :在这一时期中,佛弟子们在教团生活上一般维持着佛在世时一向的设施和惯例,在学修上奉行着四谛、八正道的根本教义,没有什么重大的诤论。这一时期,用佛教的话说,是"和合一味"的时期。但是所谓和合一味,仅能说是大体上的一致,不是没有见解上和主张上的歧异。即以这一时期开始时的第一结集为例,在结集中就曾有关于"小小戒"(微细的戒律) 是什么和要不要废除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和地点的条件,多数僧众没有能够参加结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们也有未能参加的,他们不会没有认为需要补充或修正的意见。如富楼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后承认结集的佛法外,又声明:"我从佛得闻之法,亦当受持"。他和摩诃迦叶讨论戒律时,对"内宿"(僧人住处留藏食物)等八条戒条,他认为那是佛制定之后又开了的,迦叶则认为是开了之后又重制定的,终于各行其是。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结集的记载。这些事实说明当时的统一之中存在着差异。佛在世时,于不同的时机,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教法。弟子们或因佛说法的时机不同而有听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专长和学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这也是可以想见其然的。在第一结集之后长老们分别率领僧众在各方弘化,师弟相承,渐渐各自形成传承的系统。他们传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异同。各个传承系统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划分其势力范围,日久之后,不能不受到各地环境的影响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学说思想方面,有的态度偏于自由进取,对佛所说的教法,但取大意,对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于固执保守,拘泥教条,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间。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势必引起后来部派的分裂。 答:佛教教团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 这是佛陀逝世后约一百或一百余年的事。当时直接引起分裂的原因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的争执。据说有一位西方波利族比丘名叫耶舍的,游化到东方的毗舍离城,看见跋祗族比丘们劝令在家信徒布族金钱作僧众购买所需之用。耶舍认为比丘乞受金银不合戒律,于是提出异议,遭受到跋祗僧众的摈斥。耶舍便往西方各地邀请上座比丘们到毗舍离集会,结果判决跋祗比丘们为非法(根据上座记载,除乞受金银外,尚有其他九事非法)。这便是第二结集 ,因为集合的有七百人,所以又称"七百结集"。跋祗比丘们大多数不承认这个判决,他们另外召集了一万比丘举行结集。这便造成了教团的分裂。 答:两个集会都进行了经律的结集。七百比丘的结集,费时八个月之久。 万人结集的时间虽未见记载,想也不会很短。可见两派要求解决的不只是关于乞受金银这一问题,而是要求通过经律的再一次编定来贯彻自己一派的主张。拿两派的戒律两相比较,大众部的僧祗律较简略而多通融,上座部的十诵律则繁密而严格;僧祗律对微细戒条多有舍弃,对于开戒(包括乞受金银在内)多有方便,十诵律则与此相反。显然,第二结集是第一结集之后百年间教团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七百结集的参与者多数是上座长老,所以这一派被称为上座部(Theravāda)。今天南方国家的佛教徒自称为上座部,因为他们出自上座部的传承。跋祗族比丘举行万人大会,这一派人数众多,所以称为大众部(Mahāsaghika)。 答:最初主要是戒律问题上的诤论,但是两派为学的精神不同是其主导原因。上座部严格持守戒律,致力于修习禅定,注重自己内心的修持。大众部则广学多闻,致力于弘传教法,注重接引群众。这两种不同的精神,不仅引起了戒律问题的诤论,而且促使后来佛教在教理上、学说上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 答:最初分立的上座、大众二部称为根本二部。后来由于佛教流传地区日广,各地的传承既有不同,而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又必然要求说法和制度的改变,因之学派渐渐繁多起来。从第二结集到佛陀逝世后约四百年之间,上座、大众的根本二部又先后分裂为18部或20部。关于诸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乃至名称有不同的传说。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的一部是说一切有部(Sabbatthavāda),此外较重要的是跋祗子部 (Vajjiputtaka或称犊子部)和化地部(Mahimsāsaka)。据大众部传说,上座部最初分出分别说部(VibhajjaVādin),它采取大众部的一些学说,成为独立的部派,与上座、大众成鼎足之势。但根据上座部的说法,分别说部乃是上座部的异名。大众部早期分出的三部是一说部(Ekavyohārika)、说出世部(Lokuttaravāda)和鸡胤部(Gokulika或称牛王部)。大众部后期分出的制多山部(Cetiyavāda)是最大的一个部派。 答 :可以举几个问题来谈。第一,对于事物(法)的认识问题。在未谈之前,先要介绍两个术语:⑴有为法,一切依借因缘而有造作生灭的事物都叫做有为法;⑵无为法,不依借因缘,本来不生灭的事物是无为法。如涅盘虚空(万物都在虚空中生灭,而虚空的无碍性则不依借因缘而本自存在)等,都是属于无为法。说一切有部和大众部都认为无为法是实在的。至于对有为法的看法,大众部认为一切有为法依借因缘而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有体和用(作用)。说一切有部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果本来没有,即使具备了条件,也不能生起,如龟不能生毛,兔不能生角,所以任何一法,它的体都是永恒存在的,只是作用没有生起的名为未来,作用已经生起的名为过去,作用正在生起的名为现在。因此这个有的主张是三世(过去、未来、现在)实有与法体恒有。法体虽有,但是它的作用的生起要依借于诸法的集合以及前后的关系(因缘),决没有单独能起作用的。既然各各法的自体没有作用,所以没有常一主宰的我。这一种说法是我空法有论,而大众部的说法接近于我法两空论。第二,对于佛陀的认识问题。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佛身而不是实身,佛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时期的修行而成的;佛陀的色身、寿命降威力都是无边际的;佛陀永远化度众生无有疲厌,佛所说的一切语言都是随机说法,佛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之说,认为佛所说的语言并不全部都是经教,佛并不是以一音说一切法。第三,对于声闻和菩萨的认识问题。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的根性和所修行的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二乘(声闻与缘觉)所得的解脱是没有差异的。此外 ,在其他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和修行实践的方法上都有不同之处,这里不列举了。
Ⅸ 印度为什么排持佛教
一千多年以来,因为印度长期被殖民,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都曾经统治印度的宗教,佛教因此在几百年前就渐渐衰弱,印度独立后,印度人的民族意思觉醒,开始大力提倡本土宗教,印度教才开始兴盛并成为主要主要宗教。
佛教与印度教相比,印度教更符合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因为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毕竟是尼泊尔人,并非属于今天的印度人。而印度教,才是印度民族最古老的婆罗门教的延续,因此印度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就理所当然了。
Ⅹ 印度人为什么不信仰佛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却没有成为印度的主流信仰,其中原因诸多: 佛教在印度经历了多次打击,异教徒的清洗,印度本身的内战等等。印度被异教入侵,后来又被英国人入侵和分裂。印度的等级制度,也是佛教不适合印度的国情。 现在印度83%的人信奉印度教,11%的人信奉伊斯兰教,2.6%的人信奉基督教,2%的人信奉锡克教,余下的1.4%的人信仰包括佛教在内的其余宗教,或者不信教。 现在印度信仰佛教的人,实在是微乎其微。可是多少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印度就是个佛国,史料上也有印度人多数信仰佛教的记载。这是怎么回事?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古印度已经形成了婆罗门教,当时婆罗门教是古印度非常强大的宗教,婆罗门与当时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密切的互相补充的关系。到公元前6世纪才出现了佛教,佛教迅速在印度次大陆传播开来。 大约在公元前536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了佛教。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尖锐对立的,特别是直接反对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因此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到了公元3世纪,由于阿育王的信奉,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达到鼎盛。这时的佛教不但在古印度广泛传播,而且向更远的地区扩展。佛教的向外传播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北路,经中亚进入中国、朝鲜、日本;一条是南路,由缅甸进入中国云南、中印半岛,至南洋群岛。佛教在这些地区得到良好的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宗教,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可是在它的家乡,佛教却从9世纪开始逐渐衰落,至13世纪时,已经几乎绝迹了。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是因为婆罗门教的复活。公元8世纪,被佛教压倒的婆罗门教中,出现了以着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商羯罗为首的一批改革家,他们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对古老的婆罗门教进行了改革,并改名为印度教。新出现的印度教,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主张个人精神与宇宙的统一。因为,商羯罗的唯心主义学说,适应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心理需要,赢得社会的承认,一时印度教风起云涌,很快占据了几乎整个印度。而佛教则从此一蹶不振,几近湮没。 当佛教在印度次大陆衰微时,当时属古印度一部分的今斯里兰卡(中国古时称狮子国),成了佛教的第二故乡。至今,斯里兰卡仍是佛教徒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