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泊尔被印度三面包围,为什么却没有被强邻印度吞并占领
因为印度根本不敢这么做,虽然尼泊尔面积不大,但是尼泊尔的人口数量很多,并且尼泊尔当地的民风彪悍,人民非常的团结一致,不会那么容易接受印度的吞并,要是印度敢发动侵略,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抵抗印度,之前就有过类似的教训,当时印度之前,英国就想要占领尼泊尔,结果根本打不过尼泊尔输得一败涂地,后来英国也只能放弃了殖民尼泊尔的计划。
最后的原因,可能尼泊尔早就预料到印度可能会有吞并自己的计划,所以他们跟印度关系处得非常好,他们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都是很依赖印度的,没有印度的帮助,他们也没有今天的经济,所以他们对印度也是保留了感激之情,任何事情都是听从印度的安排,除了领土主权以外,面对他们的殷勤,印度也是不忍心下手,因为根本找不到下手的理由。
2. 神猴大叔里的女孩什么种姓的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小萝莉面前,管他什么宗教和政治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剧照
印度电影就像印度本身,喜欢的人很喜欢,觉得超越了严肃无趣的现实,蒙一层超现实的面纱很带掘旅劲。不喜欢的人深恶痛绝,简直是在胡闹嘛,世界要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今年的一部印度喜剧动作片《小萝莉里的猴神大叔》(Bajrangi Bhaijaan)是典型的印度电影,主角光环爆棚,现实的苦恼在真善美面前微不足道,看的时候不用带脑子,观影感觉很爽。
前提当然是,你要足够猎奇或者足够爱印度,满足于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对赤裸裸要逗乐你的玩笑欣然接受,并且暂时忘记残酷的现实。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涉及的话题其实很沉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长期冲突,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克什米尔问题,种姓制度的深入骨髓,尚不自由的婚姻,以及官僚制度。
但是导演卡比尔·汗解决矛盾的方式非常浪漫。他造了一个崇拜神猴哈努曼的二楞子青年。因为信仰哈努曼,所以他英勇无畏又诚实无欺。这位传说中帮助罗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上天入地拔山撼海寻妻的猴王之大将世代受到印链液度教徒的崇拜,是印度教地区最受尊崇的神之一。然而对于哈努曼的崇拜甚至不能算宗教,更接近神话对民众的教化作用。就像片中的主角,他并不特别要求哈努曼的庇护,而是向他寻求勇气和诚实。多神崇拜带来的宗教惩戒力和约束力很有限,神对人的要求通常是自修,人对神也顶多是寻求庇护和实现心愿。如此一来,全凭心意。因此如果是信徒,通常是善良而单纯的。
故事脉络是这样的:小萝莉沙希达因为一次意外而失语。她是穆斯林,住在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地区。她的母亲欲带她棚散物去印度一间灵验的寺庙求神,小女孩却在火车上走丢而滞留在了印度。
小萝莉沙希达
大叔(萨尔曼·汗饰)是个从小“低智”的青年,在一场闹奢的祭祀神猴哈努曼的群舞之后被小女孩“盯上”,挣扎过后只能把她带回家。在为她寻亲的过程中,这户来自印度婆罗门阶层(四大种姓的最高阶)的人家渐渐发现小女孩不仅不是婆罗门,而且竟然是个穆斯林,还是巴基斯坦人!大叔的准岳父震怒,下令必须立即送她回去。谁知印巴两国长期紧张的局势导致使馆关闭,旅行社又背信弃义偷偷把女孩送进了妓院。大叔无奈之下决定亲自偷越边境送小萝莉回家。
剧照
印度人总是喜欢把电影拍成长篇叙事诗。对这个“不急不急慢慢来”的民族来说,没什么是需要删繁从简的。这完全是另一种审美。近三个小时的印度电影让人望而生畏,但因为开头那一段以神庙和街市为背景的广场舞很抓人,印度歌舞的奔放和自由扑面而来,因此决定看下去。
土黄配朱红,导演还怕色彩不够满溢,群舞过程中的多次定格将之张扬到极致。神猴塑像亦巨大,区别于印度众神通常真人大小的塑身。很少有民族像他们一样跳着那么好玩的舞还状似一本正经,祭神和世俗的欢乐不分你我。
故事是松散且多有漏洞的,但是风光无限。导演显然很清楚人们爱看光鲜的东西,所以巴基斯坦的草场木屋风光之后,德里热烈的祭神场面开启了印度风情之旅。他的镜头深入街市,嘈杂而狭窄的街道后面是另一片洞天,深宅大院里壮汉们在沙子里肉搏,女眷在楼上阳台闲闲观看。同一个宅院里,他们晚上坐在庭院聊天,一起看球,秋千上总是坐着女人和孩子。还有屋顶,印度最美的屋顶!应该是摄于旧德里,屋顶望去平房绵延起伏,猴子们神出鬼没在屋顶天台间。夕阳的颜色瞬息万变,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邻近天台上印度女人浓烈的洗发水香味。
在大叔护送小萝莉回家的路上,导演清晰地展示了国际流行非常正确的道德和政治标准。印度教和穆斯林的长期冲突?看看小女孩的脸,这样的脸宗教不同有什么关系?如果因为这些原因抛弃她,那才是与人性相悖。民族?巴基斯坦老爷爷在牧场回忆:我年轻的时候德里和我们还是一个国家啊,这与不少二战片的基调是一样的(谁统治有什么关系,我们曾经是一个国家!)。种姓?那么美肯定是婆罗门啦。什么?小萝莉跑去邻居家吃肉?那最起码也是个刹帝利吧。
剧照
甚至讨人厌的官僚制度也被大叔的虔诚无畏和萝莉的天真可爱打碎。在真善美面前,印度自身的顽疾似乎无往不破。
总之一切壁垒都被小女孩美丽纯真的面孔打败,印度人为千古难题提供了非常简便的解决方法。
然而现实也能这样扬眉吐气一团和气就好啦。在印度住过一段时间。事实证明,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男女,对传统依然坚守,壁垒并没有随新世纪的到来被打破。这并非坏事,当然也就距离影片中的“标准道德和政治观”相去甚远。印巴冲突?印度青年会滔滔不绝谈自己祖父辈在种族战争中的勇武。种姓?我的几位朋友作为曾经土藩藩王的后代骄傲地表示:如果藩王还存在,我们就是王子和公主哦。官僚主义倒是体会不多,但是如果需要办事,几个钟头的漫长等待是免不了的。更夸张的等待是航空公司随随便便就超售,一大群旅客于是只能乖乖排队,排不上的请等几日后的下一班。
经商的人和三轮车夫一样狡猾,随处可见伸手的乞丐和献殷勤或者吹口哨的男士。办事效率非常缓慢,包办婚姻也仍广泛存在,这些都是切实存在的现状。所以抱着这样的认知再去看《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样的印度电影,只觉得真真假假相当梦幻。
和印度现实与电影的差距一样巨大的,还有主角萨尔曼·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这位饰演二愣子青年的演员竟然已经50岁,还是影坛有名的坏小子,劣迹斑斑除了因为射杀保护动物屡次入狱,还在闹市区开豪车撞死过人,其父则是印度非常有名的编剧。
萨尔曼·汗 Salman Khan 饰
真是摸不着这个民族的头脑。他们向往的和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大部分人却也无意改变。就像每一个印度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No Problem”,其实也可能问题多多根本不是你想的那么回事。
但是有一点是真的。色彩是真的,歌舞欢笑是真的,行事不讲规矩却也常能事遂人愿也是真的。这大概也是印度人为何如此矛盾,因为现世是现世,电影是电影,二者虽很不同却各自有各自的好处。
作为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后半段明显拖沓结尾又煽情得有点过
3. 倾城之恋这部片子的结局好不好
倾城之恋这部片子的结局是好的。
在《倾城之恋》的结局当中,白家的日子更加过不下去了,白老太同儿子、儿媳商量卖房。两个媳妇都带着孩子回了娘家。白良越提出把房子押给唐家。白老太对儿子的无能很失望但又没办法。白家两兄弟来找唐老爷,把白家房子抵给了唐家。两个媳妇也回来了。
宝络给家里打来电话,说自己结婚了,又给家里寄钱来了,说自己在家的时候总觉得孤单,但现在能惦记的还是这个家。范柳原到码头干苦力挣钱养家,被白流苏发现了,心疼不已,给柳原送饭。
日军又轰炸了,范柳原想起在家的流苏急忙往家里赶。范柳原冲到又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家里,在废墟中寻找着白流苏。当挖出流苏的衣物时,以为流苏已遭不测的范柳原仰天悲号。
此时,在码头没找到柳原的流苏急急返回,没祥与柳原在城市倾覆之时相拥在一起!两人也终于订下了婚约。白流苏和范柳原举行了婚礼,徐先生夫妇和邱律师夫枯顷搏妇一同来祝贺,得到喜讯的白家上下也是一片欢喜。
(3)印度殷勤怎么样扩展阅读:
《倾城之恋》大幅度改动的剧情没有动摇原着的基础,特别是女主角的恰到好处,给这部剧的成功增添了最重砝码。《倾城之恋》弱化了原着的冷漠与嘲讽,把故事温暖起来。
但也有观众表示电视剧中,战争的“影响力”被无限扩大,编乎迟导用大量的轰炸以及哀鸿遍野的场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香港沦陷的战争场面,白流苏和范柳原在战争中一次次的离别与相逢仿佛成了一部中国版《乱世佳人》。
4. 西游记里到高昌国发生的事情有哪些
此时高昌国王麹文泰的使臣,正在伊吾国,这一天正要回国,恰巧遇见玄奘,回去便告诉国王,说有一位中国高僧,名叫玄奘,往西天取经,路过伊吾,将到本国。这高昌国王麹文泰,先世麹嘉,本是中国河西金城榆中人,在后魏末年,立国高昌,建都在交河城(现在新疆吐鲁番西二十里雅尔湖滨),到此已历数世。这一个国家,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官方所用的文字,完全同中国一样,民间也读《毛诗》、《孝经》。男子虽穿胡服,妇女仍着汉装。全国上下,信奉佛教,是西域道上一个大国。国王麹文泰,依附西突厥,虽有时也到中国去访问,但是采取敷衍政策。
这时听见玄奘将到,一方面知道他是一位名僧,十分高兴;一方面有心将他留下,不放他西行。遂马上派遣使者,连夜赶到伊吾国,通知国王,请玄奘前来;另外挑选了上等马几十匹,叫大臣亲自前往迎接。
过了几天,高昌国王使者带了马匹到了伊吾,殷勤拜请。玄奘本意径从伊吾国出发,直奔西突厥王廷,取得突厥可汗护照,再往印度,因高昌国王意思殷勤,无法推辞,遂启程出发,渡过南碛沙漠,走了六天,才到高昌国界。一行人马进得白力城(现在新疆广安)。
这时,太阳已经下山,玄奘见天色已晚,便要住下,城官和从人请道:“敝国国王专诚等待,国都离此不远,请法师换了坐骑兼程庆乎旁前进。”玄奘遂把自己骑的一匹赤马留下,另换一匹好马,兼程前进。夜半,到了王城;城门官启奏国王,国王下令大开城门,请法师进城。
高昌国王带了大群侍从,亲自出宫迎接。玄奘举目看时,但见无数宫灯,前后列成两条长炬,灯烛辉煌,侍卫严密。灯光之下,正中簇拥着一位国王,五绺长须,年纪有五十上下,是一个饱经世故富有权术的政治人物。相见罢,把玄奘请入后殿,坐在重阁宝帐之中,拜问说道:“弟子自从听见老师法名,高兴的废寝忘食。
日间计算途程,知老师今夜必到,所以我和妻子都没有睡,诵经念佛,专诚在这里等候。”玄奘称谢。过了一会,但闻环佩叮,王妃同着几十个宫女,都来礼拜。这样闹了一夜,天色已经破晓。国王见玄奘鞍马劳顿,因连夜赶路,缺少睡眠,不住地打呵欠,方才辞别回宫,留着几个小黄门,服侍玄奘睡下。
第二天一早,玄奘尚未起床,国王已带了王妃以下一群人,前来请安。玄奘起身相见,国王说道:“弟子心里想着沙漠遥阻,碛路艰难,而老师单身匹马,竟能独往独来,真是奇迹!”说着,流泪称赞。一会又供上斋来,请玄奘早餐。玄奘看见斋供丰誉橡盛,心中甚是过意不去。斋罢,国王亲自起身带路,请玄奘进入王宫边上一座道场,就在这里安置,并派人服侍。高昌国有一位彖法师,曾留学长安,善知法相,国王请他前来与玄奘相见;又有一位“国统王法师”,年纪已在八十以上,也请来和玄奘作陪,并叫他劝玄奘就在此地住下,不必再往西天取经,玄奘不许。
过了十几天,玄奘便要辞行。国王道:“已叫国师请问老师意见,不知意下如何?”玄奘道:“蒙大王留住,实在十分感激;但与贫僧西来本意不合,所以不能遵命,还请原谅。”国王道:“弟子和国师曾游大国,也曾跟着隋朝皇帝,到过东西二京,走遍了河南、河北、山西一带,会见了不少名僧,并不见得有什么了不起。
自从得见老师,身心欢喜,禁不住手舞足蹈,满心想望老师安心住下,受弟子一辈子供养;更叫一国百姓,都来做老师弟子,听老师讲经传道。这里僧徒虽少,也有几千人,都叫他们执经听讲。还望察纳微心,不必再上西天取经去了。”玄奘听说谢道:“蒙大王这样厚意,贫僧实不敢当;但贫僧此行,不是为供养而来。平时常感觉本国法义未周,经典残阙,心中早有怀疑,不能解决,所以发愿到西天取经,使东土众生,得听大乘正法。
这一点道心,只可一天比一天坚强,岂可半途而废?愿大王三思,不再苦留贫僧为幸。”国王道:“弟子仰慕老师,无论如何,一定要留老师供养,葱山可转,此志难移。请相信弟子是一番愚诚,不要疑我不实。”玄奘道:“大王一番深心厚意,贫僧早已知道。但是玄奘西来,目的在于取经;现在经还未得,岂可中道而废?希望大王原谅。况且大王积德修福,位为顷昌人主,不但苍生仰恃,而且佛教依凭,理当助扬善举,岂宜加以阻碍?”国王道:“并不是弟子敢阻碍老师;只因为敝国没有导师,所以要屈留老师,以引导众生。”国王再三苦留,玄奘只是不肯;国王最后作色大声说道:“弟子一切已经安排好,老师岂能要去就去?我一定要相留,再不然就送老师回国,请再自己好好考虑一下,还是相顺为妙。”玄奘说道:“贫僧所以来此,是为了求法,现在大王一定要相留,留得下的是我的身体,却留不下我的心……”说到这里,声音颤动起来,表现的意志十分坚决。国王还是不听,只令更增加供养,每天进斋的时候,国王亲自捧盘,殷勤劝食。
隔了一天,国王大开道场,在空旷地方,张起一顶大帐,可坐三百多人,恭请玄奘讲经。自王太妃以下,国王和将相大臣等,都亲自前来听讲。每一次开讲以前,国王亲捧香炉,自来迎接引路;玄奘将升法座时,王又低身跪下以身作磴,请法师蹑足而上。
这样一连十几天,天天都是如此。讲经罢,又为法师剃度了四个和尚,叫他们一路同行,作为随伴。同时又制袈裟三十套,因为西方寒冷,又造面衣、手套、靴等,并送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罗绢缎等五百匹,足够法师路上来回二十年之用。另给马三十匹,挑夫二十五人,并遣殿中侍御史欢信护送玄奘到突厥叶护可汗王廷。
又写信二十四封,给屈支等二十四国,每一封信,都附大绫一匹,作为信物。此外更拿绫绢五百匹,果味两车,献给叶护可汗,并附国书道:“玄奘法师系臣之弟,今欲往婆罗门国(指印度)求法,路过西方各国。愿可汗怜师如怜臣,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邬落马(“邬落马”即古突厥语“驿马”(Ulagh)的译音,按即后来“乌拉”制度)递送出境。”
玄奘见国王如此殷勤,而且赠送甚厚,考虑又十分周到,心中感激,十分过意不去,写信道谢,中间有几句道:“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说明他心中的感激。国王报道:“法师既与弟子结为兄弟,则国家所有,即与法师共之,何必道谢?”
诸事准备就绪,玄奘择日起身,他出发的那一天,国王与僧侣、大臣、百姓等,都出城相送。国王抱着玄奘恸哭,无论僧俗,听了莫不悲伤。国王先叫王妃同百姓回去,自己同几位高僧各骑着马,又送了几十里,方才含泪拜辞回去。看官听说:玄奘来的时候,高昌国王本来不放他西行的,他伟大的人格,感动了高昌国王;而高昌国王的诚意相送,也使玄奘十分感激,早已立下主意,决定回国的时候再来高昌国一行。
5. 印度僧人
在秦岭脚下有一村落,名曰,刘家庄,这里地形偏僻,人烟罕至,前些年是有名的贫困村,可是近年来国家扶贫力度增加,因地制宜的给了一些政策,比如种植草药,养殖牛羊等,还为此接通了电,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现在村里每户人家都有了彩电,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起来。
这天村口来了一位头无发,披旧袈裟,全身皮肤通体漆黑的人,他站在那,举目四望,似乎在打量这里的一切。
就在观察之际,当涂口有个老者肩抗锄头路过,他看见这个僧人似乎是个外国人,便开口询问,你是那国人啊?
僧人抬起右手稽首道,我是印度僧人。
陕西人好客,尤其是农民,那老人用搭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脸道,奥,是国际友人啊,来来来,到俺家里坐坐,俺给你弄个羊肉泡馍吃。
那印度僧人倒也入乡随俗,跟着老者来到了一座院子,院子不大,但也养了不少鸡鸭,过篱笆围口,就是一间窑洞,僧人进去东瞅瞅西看看,甚为好奇。
“这窑洞冬暖夏凉,请上炕。”老者笑着说。
僧人心细,见老者脱了鞋子后,自己才上炕结伽蚨坐,老者看僧人如此便道,放松嘛,不要拘谨,学我盘腿。
僧人摇头道:“习惯了。”
“你的普通话还蛮标准的,学了几年啊?”老者打开话茬。
“三年了,中国话博大精深,我笨的很。”僧人说完低头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谦虚喽。”老者看着僧人又拍了拍额头说:“我真是老糊涂了,你们僧人不吃肉的,我还弄啥泡馍。”
“老人家,不防事,我们印度并不讲究这些。”僧人安慰道。
“好,你等着,我给你做。”说完欲下炕。
“不急施主,贫僧想问一下,这村庄的有多少年了?”僧人合掌问。
老者有点兴奋:“你可算问对人了,这里是刘家庄,都是汉高祖的后裔,因避赤眉,逃难于此。”
“那赤眉以前这里叫什么村,有没有人住过?”僧人继续追问。
老者干咳了几声,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似乎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的,唉,陕西人真是朴实。
“这就不晓得了,不过我们村有个大学生,懂的不少呢,你就在此地,我去给你叫来。”
看着老农跳下炕远去的背影,这印度僧人自言自语:“震旦之民果是纯真,怪不得当年有人发愿下辈子转投中华。”
这个大学生说的就是刘后行,刘后行听了他的话,怪觉得不好意思的,这里的人思想还停留在十几年前,觉得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是一件极为了不得的事,是光宗耀祖,其实哪里知道,外面大学生已经分为了三六九等,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三本生,可他们却觉得自己好像无所不知一样。
老伯按辈分自己要叫他三叔公,这村都是打折骨头连着筋的,又看到他脸上露出殷勤的样子,刘后行也只能答应。
老者把刘后行带到自己家,然后说你们好好聊,我去做饭,说完极为高兴的哼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曲子离开。
刘后行盘腿对着僧人,大眼瞪小眼,为了打破尴尬,他说:“你来自印度哪里啊?”
“比哈儿邦。”僧人淡淡回答。
“奥,听说过,挺有名的,久仰。”刘后行做恍然大悟状,其实他哪里知道?
印度僧人似乎看穿了什么问:“请问施主,印度的首都是哪里呢?”
“是…曼…谷…肯定不是…开…罗吧。”刘后行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印度僧人只是阿弥陀佛,便没再开口。
刘后行觉这印度僧人在鄙视自己,觉得应该来个下马威,免得被这阿三小瞧,便道:“我这村地接秦岭,人烟稀少,平常外省人都不来,更何况外国人,而且还是从印度来的,不知大师意欲何为?”
这僧人才慢慢睁开眼缓缓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两千年前,阿育王为了登上帝位,杀了自己九十九个兄弟,为此常常晚上噩梦不断,这天他在城外巡游,看见一个少年僧人,那僧人举止端庄法相威严,阿育王大为惊奇,把他接到王宫,这少年僧人刚到王宫便径直坐到宝位上,摩挲着御坐说,这里血腥气甚浓。
阿育王听后升起敬意,便向他询问教义,那少年僧人便道,因果不朽,佛法无边。此话对王触动很大,于是便让这少年做了国师。
“你道这少年僧人是谁?”这印度僧人问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显露出庄重。
话刚说到这里,老者端了两碗羊肉泡馍来,说,趁热吃,别嫌弃哈,吃完了碗放下,我回来收拾。
“三叔公,你呢?”刘后行问。
“我吃过了,你可要好好陪陪这印度来的客人,可不要不耐烦。”说完扛着铁锹离去。
“礼仪之邦,名不虚传。”说着又拿起筷子夹了一片羊肉嚼着说:“如此美味,我在印度根本就吃不着。”
“还以为你不会用筷子呢,没想到这么熟练。”刘后行竖起了大拇指。
“我这次来,可是做足了功课。”
刘后行一会谈印度的咖喱,一会聊了印度的飞饼和中国的饼子有什么区别,又谈印度的茶是不是中国传来的,又扯到西游记唐僧取经,总之在美味的佐料下,两人简直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吃完羊肉泡馍,两人不约而同的打了饱嗝,于是话题又转到刚才的故事中。
“这少年僧人就是一代圣僧,目犍连子帝须。”
那阿育王在圣僧的谆谆教导下,便定佛教为国教,这可惹恼了当时的婆罗门教,于是那大祭司便来到王宫,指责阿育王放弃了父亲的信仰,贱踏了梵天,是不忠不孝之徒,阿育王眼睛喷血,欲要砍掉祭祀的头,圣僧说,这只能杀了他的身,不能杀了他的心,于是便提议与婆罗门赌斗。
那大祭司自幼修持,练得无上神通,他看圣僧年少,便应下,又加了个条件,说谁输了就折断自己一臂,问圣僧敢不敢应承,圣僧冷哼道,你输了废掉一条胳膊,我输了自挖双眼。
于是第一场斗理论,先说人。
那大祭司先道,《吠陀经》说梵天口变为婆罗门,双臂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两脚变为首陀罗,其余人为不可触碰者,乃贱民也,可见秩序分明,千万别打破,否则世界将会毁灭。
圣僧说,众生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在智慧上有迟钝开悟之别。
再说世界。
大祭司以“万法本梵”作解释。
圣僧以“万法缘起”来回答。
阿育王听完,判定圣僧首场获胜。
“其实,我觉得按照婆罗门的解释,阿育王为刹帝利,上面还有婆罗门压着,心里肯定很不爽。”
刘后行插了一句。
“你很聪明。信奉婆罗门,阿育王只能做个刹帝利,圣僧告诉他,在佛教你可以是转轮圣王,注定是统治天下的,如果是你,你会支持谁?”
印度僧人一针见血。
第二场,斗法术。
那大祭司把自己的双腿搭在脑后,双手支撑地面,喊了一声起,大地生风,把他拖到半空中,他在云端下洋洋得意的看着圣僧。
圣僧笑了笑,站在原地,不挪动步伐,直接旱地拔葱升到云上,上半身出火,下半身出水,过了一会又上半身出水,下半身出火。
落地后大祭司恐慌,知道自己要输,但仍不死心,便开始了第三场比试。
第三场,斗法宝。
那大祭司从袖袍里抖落出拇指大的蛇,这蛇一到地,便猛的长到七八丈,头旁边又生出一个头,那双头蛇遮天蔽日,吐着血信子,来到圣僧面前,唬的一旁阿育王战战兢兢汗不敢出,那蛇张着血盆大口眼看要将圣僧吞到肚子里,忽然天空传来一声怪啸,只见从太阳处飞来一只鸟面人身,肋下有双翅,扑闪而来,一飞过,天顿时成为黑夜,它先用尖喙啄瞎蛇的眼,再用利爪把蛇从头到尾撕裂成两半。
那大祭司吐血栽倒,阿育王见他败了,欲要砍断他的胳膊,以应赌约承诺,圣僧说,我佛慈悲,请求宽恕。
阿育王责怪圣僧心善,便答应不废胳膊,但必须剃光头发,加入佛门。
“精彩,精彩,后来呢?”刘后行迫不及待的追问。
后来,阿育王光兴佛法,在圣僧的加持下,一统印度,史称《孔雀帝国》。
阿育王为此志得意满,常常说,自己国土有万里之广,自古至今恐怕没有比这更宽大的了。
圣僧为了不让他生骄怠之心,便道,东海之滨,有一国,名曰,震旦,其国土面积恐怕比圣王的帝国,过之而无不及。
阿育王意兴阑珊。
三年后,帝国承平日久,百姓安居乐业,为了让后世记起他的丰功伟业,阿育王便搜罗全印度的宝物,铸成一大一小的两件法器,大的是,阿育王石柱,上面刻经文法敕,小的叫,阿育王宝轮,不知有何功效,但总归是非常贵重。
刘后行全神贯注的听着。
又三年。
阿育王已经是志诚的佛教徒,为了弘扬佛法,救拔沉沦,他决定集合全国精英僧人,再从里面选拔出更优秀的,分三路,前往不同地方宣传佛法,普渡众生。
第一路南下,派了九大高僧,去了锡兰,渤尼,真腊,暹罗等地。
第二路也派了九个高僧,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去了西藏,吐谷浑等地。
第三路是核心,派了十八位大德神僧,北上东行,重点攻略震旦,为此阿育王还搭上了阿育王宝轮。
目犍连子帝须劝他说,阿育王宝轮乃镇国神器,不可轻易赠予外人,阿育王答,国土稳固,百姓得乐,在德不在器。
刘后行已经听得入迷了。
当时天竺到震旦,不管怎么算,都有十万里之遥,那十八圣僧果然心志鉴定,一往无前,期间经历了高山俊岭,风暴沙漠,还有战争瘟疫,仍不退一步,这种精神可以和你们的玄奘大师相比,可见人一旦有了信仰,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就这样行行复行行,十年过去,那十八圣僧到达西域大月氏时,只剩下九位活着,他们各个衣衫滥缕,却甘之如饴,眼睛清静,如装着大海,他们用高深的佛法折服了当时的国王。
这九位高僧为首的是一个名叫,解商罗的长者,他本欲立马去见震旦之主,却被大月氏国王劝阻,说边界有匈奴作乱,不如先留在此地,一方面替他教化百姓,一方面学中华语言,等待时机。
又过几年,大月氏国王兴奋的告诉解商罗,匈奴被一个姓蒙的将军打跑了,现在赶紧去,不然等中国把长城修好了,再去就犹如飞天了。
于是九位高僧来到了当时的秦边境,当时把守的是蒙拓,他是蒙大将军的侄子,高僧对守关的兵士说,自己是大月氏使节,愿与你们的长官合力与匈奴作战,边关兵士不敢怠慢,虽然这九人长的怪异,但秦法更严厉,还得把这件事上报。
蒙拓当时拿着大月氏国王的羊皮做的通关文牒,和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这竹简上面开头先说,孔雀帝国向大秦帝国问好,其次是说他们是奉国王的命令,愿与大秦结成兄弟之邦,后又说自己有佛法三藏,不敢藏私,愿助国王教化万民,等等。
蒙拓看着上面的文字,一脸茫然,他只知道有南越,北戎,西狄,最多加个匈奴,怎么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大月氏,还有什么孔雀的国家。
“这是捏造的神话传说?”蒙拓自言自语。
生性谨慎的他,还是登关观望,但看到下面僧人的长相也是惊了一跳,那群僧人,身材魁梧,肤色黑中带黄,大鼻子宽嘴唇,络腮胡卷曲粗放,饶是自己见多识广,也是满脸疑惑。
心下好奇,便延请僧人们到行军帷幄中谈话,经过半日的询问,蒙拓也明白了几分,那解商罗便趁机说些佛法,那蒙拓果然有大将军的风范,面如平湖,不露喜悲,几个人又聊了一会,解商罗说自己想见见震旦的转轮圣王。
“你说的是皇帝吧?”蒙拓摇头拒绝。
解商罗也不气馁。
尽管说的是天花乱坠,宝雨纷纷,但蒙拓仍然无动于衷。
“解商罗停下说辞用梵语和其他僧人说些什么,其中有争吵,但最后仍以解商罗为主,于是解商罗便拿出阿育王宝轮,不知演示了什么,但之后蒙拓便以阿育王宝轮做交换,答应时机到了便替他们引荐。”
“看来阿育王宝轮是件神奇的法物呢。”刘后行做出结论。
印度僧人点头。
过了半年,秦始皇龙撵巡游到边关,蒙拓说有异域人自传说中的昆仑山而来,欲见陛下,秦始皇好奇,便让蒙拓把他们带来。
那九位僧人直挺挺的来到行宫前,立而不拜,始皇看着他们模样,皱起眉头。
赵高尖着嗓子喊:“何方人士,见皇帝还不跪拜?”
解商罗出来答道:“我沙门只拜佛,不拜帝王。”
秦始皇不喜,压住怒火,一语双关道:“异域之人,果然不与中国同。”
“我听说你们是从昆仑山来的,有没有不死药啊?”秦始皇眉彩中透着期待。
解商罗听他说自己从昆仑山来的,大为不解,看着蒙拓,蒙拓此刻摆摆手,使着眼色,似乎在说,非如此不得见。
“世间万物无长生,就是仙人,也有三衰败相。”解商罗夸夸而谈。
秦始皇听说自己不能长生,脸上肌肉抖动,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
蒙拓见状转移问:“兀那异人,学的什么道法?”
解商罗见蒙拓递了话头道:“我有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人脱离苦海出逃火宅。”
“一派胡言,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人死便在鬼道生活,更何况天窈窈冥冥昏昏默默,你怎么个升?”
惹恼了旁边的御史大夫。
“人乃父母经血所生,人死化为尘土,哪有什么亡者?万物皆自然,天地亦如此,谁在操控?”
说这话的是丞相李斯,他是法家信徒,但说完就发觉失语了,因为始皇帝真信鬼神啊,偷眼向他瞧,始皇帝好似没听见,李斯松了一口气。
“你刚才说的天,不过是把他当做是世界本源,其实根本没有本源,譬如,修长城,你无人你就没法修,有了民而建筑材料缺失,也没法修,长城不可能自己在那,换句话说,长城的存在不取决于自己。”
他转过身看着御史大夫,又振振手臂对着丞相李斯道:“人生有阳世,人死当然有阴间,譬如,有黑就有白,有日就有月,有人就有鬼,如果没鬼,那神仙又从何谈起?”
李斯撇了撇嘴,本欲反驳,但想到言多必失,只好沉默不言。
“错了,错了,异人你错了,天不可说,不可思,你说长城存在,由民和材料决定,那么这是由谁的规定?当然是天让你这么认为,其实天也可以直接变出长城,只是他不屑。”
御史大夫毫不退让。
解商罗意识到了什么,他第一次觉得佛法好像并不完美,似乎存在疏漏,如果不加以补缺,他感觉婆罗门终有一天会抓住这点,那么佛法在印度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那是因为佛性…”
解商罗话还没说完,秦始皇打断了他。
“好了,你说说,脱离苦海是什么意思?”
“世人因贪嗔痴恨,生起种种妄心,起无明争端,致使身心备受煎熬,在轮回中无始无终,逃脱不得,为有佛法才能救赎。”
“世人有贪嗔痴恨,也有忠孝仁义,也有欢乐和情爱,你为什么只看到苦的一面?”
御史大夫不满的说。
“你觉得是世人苦多还是乐多呢?”解商罗反唇相讥。
“你们各自都有道理,我想问异人,你所说的轮回是何意?”
秦始皇也是好奇心重。
“轮回即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做善事可以升天道,做坏事便下地狱。”
“那什么是善事,什么是坏事?”旁边的李斯开腔了。
“善事,救人助人不杀生,坏事,杀人毁家。”
秦始皇冷哼一声,自己灭六国杀人何止百万,看来自己真是坏事做绝,这地狱之行非我莫属了。
印度僧人正说着,不妨天色已晚,三叔公也下地归来,于是刘后行便提议请他到自己家去做客,僧人推辞说怕打扰,刘后行说自己一个人住,父母在外地打工,暂时回不来,两人谢却了三叔公的挽留,来到了刘后行的家,又开始了下面的故事。
“异人不可胡言!”蒙拓试图挽回。
解商罗倒也聪明,看到秦始皇阴晴不定的脸又道:“圣王勿忧,我有佛法可脱苦海。”
“好,朕看你能再说些什么?”秦始皇已经杀机渐起。
“剃发出家,远离妻儿,弃置世俗,遁入空门,便可超越轮回,作圣成佛。”解商罗信誓旦旦的做答。
“唉,后世当有以此亡国者。”叹气的正是丞相李斯。
亡国?
那秦始皇号称始祖,欲想让后世子孙千秋万世做帝王,那他的大秦帝国也必然永存,那亡国,这岂非说的是自己?
“一派胡言,剃发,抛弃妻儿,绝别父母,骇人听闻,让人绝子绝孙,那我中华岂不是让与异邦,简直是妖言惑众,来人拖出去斩!”
秦始皇拍案而起,声如豺狼,眼睛凶恶的环视四周,天威浩荡,唬的蒙拓一下子爬在地上,匍匐着身子。
顿时从帐外冲出来十几名手拿长戈兵士,把这九名异僧团团围住,那解商罗仰天大笑,从怀袍中抽出一把亮闪闪明晃晃的戒刀,对着自己脖子道:“我万里传法,使命未达,愧对如来。”言毕,自刎,血溅三尺。
其余八僧,极为愤懑,大声呵骂,有诅咒秦始皇不得好死的,有说让他下十八层地狱的,有说是他是魔王波旬转世的等等。
“还等什么,拉出去!”赵高护主尖着嗓子喊。
秦始皇瞅了趴在地上颤抖的蒙拓道:“你干的好事,看着办。”说完挥袖离去。
这句话无疑是给蒙拓的考验,也是给他的机会,蒙拓并不傻,于是令健儿把剩余八僧解到校场,挖下深坑,把八僧活埋只露出一截头,然后命军士骑快马用弯刀斫之。
那八僧虽死尤恨,并不甘心,便在一晚月明之夜,魂魄附体,又抛开土,在这静谧的晚上摸索着失去的脑袋,当他们找到的时候,他们左手端着头,脚下起了烟雾,潜行来到了行在。
八僧呼喊着还我头来,就一个个穿墙似的,到了秦始皇的御榻前,只见纹帐里秦始皇高大的身躯正在呼呼大睡,八僧伸出手,慢慢的接近,刚想要撩开纱帐,忽然打头顶处,射出一道金黄色的亮光,那八个僧人顿时不见。
原来在那纱帐高处挂着一面青铜镜,那镜子上能察照天气,下能俯观地脉,又能照人身心,人只要被照,骨骼心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但凡有人心率异常跳动,或者脾胃变黑,他都能看的见,秦始皇刚愎雄猜之主,岂能不报护自己?
“那八个僧人恐怕是被摄入了镜中。”印度僧人说到这里语气低沉,却又忍不住对刘后行赞叹道:“你们那镜可以啊。”
刘后行听完抿起嘴巴用手摸了摸下巴道:“你说的青铜镜,应是古籍所记的秦王照骨镜,现在失传了。”
“可惜了。”印度僧人唉了一声。
“你讲的太精彩了,渴不渴,给你倒点茶。”
“不用了,马上就完结了。”
印度僧人又接着讲了下去。
阿育王自从分三路广传佛法,十五年来,其余二路皆有回访,唯独不见震旦有音讯传回,心中疑问俞重,便请圣僧来。
目犍连子帝须结金刚坐,直上半空,面对着中国方向,额头生出第三只眼,一道五色毫光从中喷出。
秦始皇踏上长城看望众将士毕,正欲再启程巡游,忽然从行宫飞出那面青铜镜,那镜旋转七八圈停留半空,又忽然朝西南方发出一道寒光。
目犍连子帝须在半空中忽然被一道亮光照在第三只眼上,顿时重心失稳,身形晃了晃,从空中栽下,眼看就要头朝下碰触地面,便伸出右掌拍出道气,随借机反弹身子,稳稳落住。
青铜镜发出光后,飘飘的掉在秦始皇手中,嬴政拿起镜子左看右看不得要领,便问起随行大臣。
丞相李斯皱起眉头,拈了拈胡子徐徐道:“只怕有异域高人,使神通窥视中华。”
阿育王连忙赶降过去,见目犍连子帝须闭目调息,没有打扰,良久,他睁开眼道:“解商罗随行一众皆死于震旦圣王之手矣。”
阿育王听后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便道:“岂有此理,竟然杀害天人师,我欲起精兵十万鞭挞震旦可否?”
目犍连子帝须摇摇头回道:“其在远方,我等万里参战,彼以逸待劳安能不胜?”
刘后行听到这里心中不屑暗道,就算光明正大一战,你们孔雀帝国只怕也不是赳赳老秦的对手,但脸上仍然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阿育王听了他的话,知其不可为之,神色凄然,目犍连子帝须合掌道:“我王不须烦恼,佛法讲究的是缘,时机未到不可强求,三百年后佛法将会流传震旦,后又五百年大兴,那时人人皆知佛法的奥妙。”
阿育王听了,方才心中稍定,面色平静了许多。
后来又过几年,圣僧病重不起,唤一徒弟到床前,徒弟跪倒在地哭泣道:“师傅正当盛年,为何如此?”
圣僧摸着徒弟头顶道:“我当年斗法击败了婆罗门大祭司,那大祭司性情刚烈竟触壁而亡,我虽没杀他,但因果加持于我,我固短寿。”说到这里,又气喘不停,勉强压下继而道:“多摩多,我涅槃后你当迅速入定。”
“此是为何,还请师傅开导。”多摩多不解。
“两千年后,佛法将会在印度消亡,你须找到阿育王宝轮,方能复兴佛法,切记。”目犍连子帝须殷切的看着多磨多,又转过身叹道:“世间万物无不是成住坏空,那时已是末法,我这样做有用否,这又有谁知道呢?”说完合上眼睛,多摩多打算继续询问,却发觉其气息已绝。
说到此处,那印度僧人仿佛眼含泪光,刘后行见他颜色悲切,心中不免起了个大胆猜想。
印度僧人起身走了走,到刘后行窗前,面对着外面的月亮,看了许久,叹口气,然后又顿了顿接着讲了下去。
阿育王听说目犍连子帝须逝世,泪流满面,啜泣道:“我与国师情同一体,如今大师远去,我当不久追随矣。”
后两年,阿育王病逝,佛法从此在印度开始了衰退之路。
又过几年,那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死在了巡游途中,后中国大乱,蒙拓便携阿育王宝轮,来到了此地,从此销声匿迹。
刘后行听完这个结局,感慨不已,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盯了那印度僧人好一会道:“你说的这故事,简直是如在现场,可谓历历在目,莫非你就是…”
印度僧人回身笑道:“没错,我就是。”
刘后行瞳孔变大,全身不住抖动,不知是害怕还是紧张,他咽了口吐沫,又不住的深呼吸,又过了许久才使自己心定,他小心翼翼的问道:“你真是多摩多,没想到你活了两千年,你可没骗我吧?”
“出家人不打妄语,我并不是活了两千年,我师傅涅槃后,我便找了个偏静幽远之地入定,直到2010年才出定,我花费十年时间才慢慢接受这个世界,这里简直对我来说匪夷所思,就连佛经三藏,也没有预料到这般神奇。”
多摩多语气平静,面带微笑。
“我来这里,只是为了找到阿育王宝轮。”
这一天刘后行的三观被冲击,他感觉脑袋都要炸了,但看到多摩多和颜悦色的样子,自己也不好再大惊小怪。
刘后行下床向他走来,面对着窗外寂静的夜,他的思绪飘向了远方,两个人肩并肩,许久没说话,突然刘后行用手指着外面道:“我上高三的时候,曾经一晚上写作业,见窗外山林深处,曾大放光明,当时以为是熬夜眼花,现在听你一说,莫非阿育王宝轮就在此山中。”
多摩多一听倒吸一口凉气,神色一变,满脸兴奋道:“莫非缘分来了,好,好好。”
“大师,现在天色已晚,不如养精蓄锐,等天亮了,再去寻找,可事半功倍。”刘后行建议。
多摩多伸出手拍了拍刘后行的肩膀道:“别叫大师,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刘后行听了郑重的点点头,于是这一晚二人抵足而眠。
天亮时,忽然传来武汉封城的消息,多摩多为了不给刘家庄添麻烦,只好辞别刘后行,并约定等疫情结束后再来寻宝。
(完结)
6. 泰坦尼克号女主角真实存在吗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女主角是真实存在的。
海伦·丘吉尔·坎迪,就是电影《泰坦尼克号》女主角的原型。与电影中女主角露丝不同,坎迪并不是年衫键轻的少女,登上泰坦尼克号邮轮时,她已经53岁,是一个年过半百,清肆却风韵犹存的美丽妇人。
《泰坦尼克号》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曾经感动了无数人,但坎迪的生前回忆录披露: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和真实的故事大相径庭。尽管已年过半百,但坎迪夫人风韵犹存。登船后,坎迪夫人吸引了头等舱内至少6名男士的注意,这些绅士争相向坎迪夫人献殷勤。
女主人公曾在北京定居两年
大难不死的坎迪,为美国的一家杂志写下了自己在泰坦尼克号上的爱情故事,这也成为后来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创作素材。她也曾经试图找到休伍伦,但是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休伍伦却一直拒绝现身。
没有了爱情的坎迪放弃了室内装修的行当,专心致志地从事旅行写作。一战中坎迪曾为意大利红十字会服务,还曾护理过美国大作家海明威。
一战结束后,她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印度、日本、柬埔寨,还有中国,并且在北京定居了两年,成了一个“北京通”,直到80岁高龄时她仍然笔耕不辍或正巧。1949年,90岁的坎迪与世长辞,留下了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泰或正巧坦尼克号之恋。
7. 饮食礼仪之印度礼仪
每人面前摆放一个大盘子,把米饭盛上,再浇上菜和汤,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就抓着送进嘴里。在街头的小吃摊、小吃店以及寺庙里,人们通常用一种干树叶压制成的盘子来盛食物,有的餐馆则给每个吃饭的人一片新鲜的大树叶子,用来盛米饭等食物,这倒是很环保。
印度人认为吃饭中很多快感来自触觉,刀叉和筷子阻止了这种感觉,所以也就阻却了特有的快感。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饭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温度,避免烫着舌头或者口腔。印度人抓饭时大多只用3个手指,那就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他们先用这3个手指伸直按在面饼边缘,成三股叉状,然后中指使力成弯曲状,压住饼子不动,拇指和食指一齐用力撕下一小块面饼,接着三根手指协同作战,用饼子将菜包住,就像吃北京烤鸭那样,最后捏住送入口中,捏的动作就像用钳子夹住一样东西。主食除了面饼,还有米饭。吃米饭时,先用那三根手指将米饭和各种菜汤均匀搅拌,就像搅拌机搅拌水泥一样,然后撮起一小堆,送入口中。有的人手指不是很麻利,于是便五根手指一齐上阵。米饭吃完之后,将沾满油腻的指头逐个放入口中吮吸,彻底舔干净之后才算罢手。
印度人吃饭还有一个规矩,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右手干净,左手脏。这又与印度人的另一个习惯有关。印度人如厕以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冲洗时,用左手,不用右手。
在餐馆或印度人家里吃饭,当快吃完的时候,主人往往会给每人端上一小碗温水,上面还漂着一块柠檬,这水可千万不能喝,它是用来洗手的。饭后,还会端上一盘绿色麦粒状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异味。
很多西方人都难以接受用手指用餐,有些西方人觉得手指直接接触食物,是落后的象征;多么令人呕心;有些人则觉得这才是卫生的用饭方法,因为这会驱使你更加注意手指的卫生情况,你必会在用餐前彻底洗净双手,直至自己认为乾净为止。也许有人觉得印度人吃相不雅,但更应该理解,这和使用筷子、刀叉吃饭一样,只是一种习惯,根本没有雅俗之分。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对饮食有着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极为神圣。尽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荡,但在餐馆里,在任何招待会上,你是决不会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麦当劳,别忘了不要点牛肉的“巨无霸”,因为那里只有羊肉的。外国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专门店铺去买,拿回家自己做。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别多。请印度人吃饭,先要搞清楚对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则会很尴尬。严格的素食者,是连鸡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吃饭前还要做祷告。
印度人的饮食由于民族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南北差异很大。北方受伊斯林文化影响,烹饪通常是莫卧儿式的,特点是有许多肉、谷物和面包。南方多素食,特点是米饭和辛辣咖喱。所有印度菜肴中,唯一共同点是喜欢辣味。
客人到印度人家后,要向主人和家人问好。在饭前和饭后到盥洗室洗一下是主人所欢迎的。在印度人家中作客,吃饭前要漱口和洗手。
在传统的印度人家庭和农村,客人通常与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妇女则在客人用膳后再吃,即使不同性别的人同时进餐,不能同异性谈话。
印度人家庭的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佐料和两三碟小菜用来蘸面包吃,普通的佐餐品是干青酸辣菜和香菜叶。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送来,不是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都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色拉和酸奶。正餐之后的甜食通常是冰激凌、布丁和鲜水果等。
在印度人的餐桌上,主人一般会殷勤地为客人布菜,客人不能自行取菜。同时,客人不能拒绝给你的食物和饮料,食品被认为是来自上帝的礼物,拒绝它是对上帝的忘恩负义。吃不了盘中的食品,不要布给别人,一旦你接触到那种食品,它就变为污染物。许多印度人在就餐前还要弄清他们的食物是否被异教徒或非本社会等级的人碰过。
作为客人,餐后要向主人表示敬意,但应当赞扬食品很好吃,表示很喜欢。一般不要说“谢谢你”等致谢的话,以免被认为是见外。
8. 印度的礼仪及禁忌须知
印度的礼仪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
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印度餐饮礼仪
1.印度人的饮食由于民族和历史 文化 的影响,南北差异很大。
北方受伊斯林文化影响,烹饪通常是莫卧儿式的,特点是多肉、谷物和面包。南方多素食,特点是米饭和辛辣咖喱。由于南部气候炎热,当地人一般味重,嗜好辛辣性食性,北部印度人的口味相对就轻多了。
所有印度菜肴中,唯一共同点是喜欢辣味。
烹调方式有炒、煮、烩三种,喜加入各种香料,尤其是辛辣类香料。 等级越高荤食者越少,等级低者才乐于吃肉食。
印度人几乎天天吃洋葱。
2.“牛的王国”: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根据教规,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耆那教徒则既忌杀生,又忌肉食。印度教徒把牛奉为神明,每逢饭前都要首先敬牛。还有的人敬狗、敬蛇、敬老鼠等等。 最受印度人崇拜的动物是蓝孔雀和黄牛。
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喝牛奶。印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产奶大国,牛奶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国营奶站打奶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几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几块饼干。爱喝茶(特别红茶),爱甜食。喝茶加牛奶喝汤、奶豆腐、奶制甜食。
3. 宴请印度商人时,事先了解是否素食主义者。孟买60%人是素食主义者
4.在印度人家中作客,饭前要漱口和洗手。
5.在传统的印度人家庭和农村,客人通常与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妇女则在客人用膳后再吃。不同性别的人同时进餐,不能同异性谈话。
6.印度人家庭的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佐料和两三碟小菜用来蘸面包吃,普通的佐餐品是干青酸辣菜和香菜叶。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送来,不是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都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色拉和酸奶。正餐之后的甜食通常是冰激凌、布丁和鲜水果等。印度人一般不喝酒,但喜欢 饮茶 ,把茶斟入盘中,用舌头舔饮。
7.在印度人的餐桌上,主人一般会殷勤地为客人布菜,客人不能自行取菜。同时,客人不能拒绝给你的食物和饮料,食品被认为是来自上帝的礼物,拒绝它
是对上帝的忘恩负义。吃不了盘中的食品,不要布给别人,一旦你接触到那种食品,它就变为污染物。许多印度人在就餐前还要弄清他们的食物是否被异教徒或非本社会等级的人碰过。
8.印度人喜欢吃中餐,喜欢分餐制,不习惯用刀叉和筷子。印度人吃饭大多使用盘子,用右手抓食(抓饭时大多只用3个手指,那就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印度人认为吃饭中很多快感来自触觉,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饭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温度。切忌用左手递送东西,他们认为左手肮脏,右手干净。吃饭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饭用手抓,就连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间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对别人的侮辱,弄不好他们会把你用左手递的东西砸烂,还可能臭驾你一通。
印度人如厕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冲洗时,用左手,不用右手。
印度礼仪禁忌须知
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礼仪文化,是礼貌,是文明,是禁忌,也是独到。无论你认可也好,觉得不可思议也罢,入乡随俗,你都必须遵循它。下面介绍一些与我们不一样的印度的独到的禁忌、礼仪文化和习惯。
其一,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其二,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其三,以右为尊,左手被视为不干净的象征。同印度人招手致意往往用右手,因为在他们看来,人身由两部分组成,右半边是男性的象征,左边是女性的象征,所以左手无力,右手有力,因此不单用右手致意。此外,印度人便后用水冲洗,使用左手,而绝不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若送人东西,大都用双手捧着,或一手为主,另一只手稍微接触另一手臂,象征双手。否则认为不礼貌。
其四,吃饭过程中,若给对方(印度人)加饭加菜,不可用还在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加饭加菜,若是这样,被认为是叫人家吃你剩的东西,因那只手正被用来吃饭,已接触了食物。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换一双未用过的筷子,给客人加饭加菜。若对方已经吃饱,不再需要,而你出于客气,仍坚持再给,这时,你会发现对方可能把双手捧着的碗筷(或吃饭用的盘子)一同伸到桌下,这表示不要了,见此情景,主人应当明白:不能再给客人加饭加菜。
其五,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其六,印度饮食习惯和文化。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
其七,印度的颜色、数字、谈话忌讳。印度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其八,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
其九,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猜你感兴趣:
1. 印度人的社交礼仪
2. 印度的习俗礼仪
3. 印度的社交礼仪
4. 关于印度餐桌上的礼仪
5. 关于印度人的礼仪
6. 印度餐桌礼仪常识
7. 印度商务礼仪
8. 印度的就餐礼仪有哪些
9. 关于《抱朴子》和东密教的问题.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典出抱朴子内篇第四登涉篇, 又称“六甲秘祝”,(长空注:用于咒语则是日本真言宗的首创),有人说有“在”:“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行”称十字大禁咒,无则称九字大禁咒,不知据何而言. 特别是“十字大禁咒”一辞似乎不见于经典,一般皆称“九字”或“九字印”. 至于九字是哪九字,在后魏昙鸾的往生论注卷下另载:“....但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将“阵列前行”引成了“陈列在前行”, 阵陈可通, 而“在”字应是衍文 (不小心多抄的字) , 所以还是九字, 不该有十字才对. 抱朴子提出九字的目的是讲入山求仙修道时的护身之术(登涉整篇都在解释这些) ,以咒文护身,,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 咒文都是祭祀用的,只有掌祭的巫祝才懂; 佛教传入中国后带来很多真言 (陀罗尼) ,影响到当时也刚开始发展的道教, 才渐渐有各种咒文的出现,像“急急如律令”一词, 就是汉朝公文用语, 被道教用作咒文的结语形式. 看“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这种句法, 绝不可能出现于汉朝之前, 有人说它和“乾元亨利贞”一样古老, 很有问题。
从抱朴子书中看来, 咒文的使用方式是反复祝诵某个具神秘力量的存在 (日月, 星辰, 天地....等等) , 祈轿裤求灵力的赐予, 使念咒者也得到非凡的神秘力量, 这也是因为古代中国并没有那种冥想以精神力决胜负的方式 (儒家敬天, 讲天人相应, 道家讲与道冥合, 都是很高的精神境界,
但是都不是宗教, 追求神秘的力量以超越人有限的存在, 不是儒家和道家之所为) . 以九字而言, 不管是配上九个手印或是用纵横法 (在空中画五横四纵, 一字一画) , 都是要借外力以行法术, 并非是以冥想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精神力量.
由此可以理解为东寺流(东密)本来就是鉴真从唐朝传到日本的密宗分支,其中夹杂了少许的道教思想也不足为怪,而正是这些道教神秘色彩的内容正好符合忍者的特点,所以才被剽窃了。
正如武田信玄剽窃孙子兵法的风林火山一样
不过在日本也另有一说
话说大约在公元1030年前后,源氏同平氏打仗,平氏战败(后有小说《源氏物 语》及《平家物语》),小主人由七位武士护送要逃到北方,仇家各处设置关卡,捉拿平家少主。
一行九人来到最后一个关卡,关防主管是个佛教徒,副官原先曾见过平家主人,认得少主面 孔,八人最后无法可想,领头的将军提议,就由少主扮作苦力,和另一个苦力头戴斗笠一同在 后,七武士项挂佛珠,手拿禅杖,扮作和尚说是要到北方化缘。
主管一看七人身穿战甲,腰佩武士刀,横看竖看都不像和尚,就问说你既然要化缘,可有贵 寺的化缘公告,七人一阵紧张,将军由行李抽出一空白卷轴,对着空白轴里,临时自编、高声诵 赞布施功德。由于他一字一字用很慢的声调唱出( 一面要编内容嘛 ),关防副官就偷偷要走到后面 看一看到底有没有字,将军刚好念完,对副官大吼一声“阿弥陀佛保佑你”,副官吓一跳,退而 作罢,将军就趁势收好卷轴。
主管又问,既是和尚为何有刀有甲,答各宗不同,本宗以剑为智,以甲为悲, 仗为方便, 佛珠为究竟。主管又问,所宗者何? 答法主本尊不动明王(因为他右手中拿剑),法王西方阿弥陀佛 (刚刚用来吓退副官)。
主管也是佛教徒,当然也就问他既是不动明王为本尊,那请问可有咒语? 这一来将军也楞了, 怎麽办,临机一动,于是回答当有九字真言,为不动明王密咒。于是当兵打仗的那一套,在平剧 该唱:“一字排开来长蛇一(啊)阵”,将军回答的是日式的文法:“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一面说一面以左手捧闭衡简右手剑指,随手在空中划个方形网状(不动明王左手拿的是绢索)。
所以这也算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的一种来历。
附文:道教与密宗的联系
一、道教是否影响了密宗
密宗的出现是印度佛教发展史上一件非常重要且引起众多争议的大事,其争议之处主要表现为密宗将人之性爱引入了佛教的教义和宗教实践之中。早期佛教学说与性爱本来是水火不相容的,现在,密宗却不仅承认了性行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进一步将人的性行为赋予了崇高而神圣的意义,性行为和性象征在密宗的修行仪式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佛教的教法和修习实践因此经历了一场相当巨大的变化。公元8世纪时,密宗已成为印度佛教发展中的主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按印度拦做学者的看法,印度密宗(注:印度密宗有所谓佛教密宗和印度教密宗之分。前者主要指金刚乘或真言宗,后者主要指性力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来说,是佛教密宗出现在先,所以在此主要讨论密宗。)的出现,并不是当时印度正统文化的继续。德•恰托巴底亚耶说,尽管密宗也像“吠陀”一样有其咒术和仪式,“但很清楚密教是反吠陀的,起码在它的早期阶段是反对吠陀传统的”(60)。(注:参阅德•恰托巴底亚耶:《顺世论》,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400。)恰托巴底亚耶采纳印度和西方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中国的道教对印度密宗的出现起到了外部影响的作用。公元7世纪时,印度已开始从事《道德经》的梵文翻译,这主要集中在印度东部的阿萨姆地区。再者,“中国”(即“支那”)在印度密宗文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条证据首先是由巴克奇提出的:“有一种称为支那行(cinacara)的修行法,学者们已经讨论得很多了。为印度教和佛教两方面都采纳了的《秘密地母经》说到支那地母(Cina Tara)的崇拜来自于大支那国家(即中国)。据说婆喜史多,最伟大的婆罗门圣者之一,曾去那个国家会晤佛陀,那个时候在印度或西藏是找不到佛陀的,婆喜史多(Vasistha)在那里接受佛陀的灌顶,学到支那行的秘密教义,后来回到印度宏扬此教”(转引自德•恰托巴底亚耶414)。但恰托巴底亚耶认为,尽管印度密宗中有外来成份,但密宗的出现与印度古老的非正统的民间文化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密教非常古老;有些权威学者猜想它比吠陀还要古老。数论和密教的基本范畴是阴(prakriti)和阳(purusa)。再者在数论和密教看来,至少就宇宙发展过程而论阴是基本的主要的”(转引自德•恰托巴底亚耶60)。所以,在恰托巴底亚看来,印度的密宗对阴性文化的强调并不是追随了道教,而是其本身固有的性质使其如此,换言之,印度密宗天然存在着吸收道教成份的民间文化基础。所以,密宗的出现是佛教在印度通俗化普及化的结果:一方面它是佛教的通俗化,另一方面它又是印度原始密教的崇高化。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印度佛教中的密宗,既不是来自印度教或是印度更为古老的民间文化传统,也不是来自佛教,而是来自道教。汶江认为,印度古代的迦摩缕波不仅很早就和中国有直接而频繁的交往,而且也是密宗的滥觞之地。他用以印证自己观点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则:
一,《旧唐书•天竺传》:“天竺所属国数十,风俗略同,有迦没路国(即迦摩缕波),其俗开东门以向日,王玄策至,其王发使,贡以珍奇异物及地图,因请老子像及道德经。”
二,《新唐书》卷二二一上:“东天竺王尸鸠摩(即《大唐西域记》中的拘摩罗),送牛马三万馈军,及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像。”
三,关于翻译《道德经》为梵文的事,《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贞观廿一年,西域使李义表还奏称,东天竺童子王所未有佛法,外道宗盛,臣已告云:‘支那大国未有佛法以前,旧有圣人说经,在俗流布,但此文不来,若得闻者,必当信奉。’彼王言:‘卿还本国,译为梵言,我欲见之,必道越此徒,传通不绝。’登即下敕,令玄奘与诸道士共译出,于时道士蔡晃、成英二人,李宗之望,自余锋颖三十余人,共集五通观,同别参议,详校《道德》。奘乃句句披析,穷其义类,得其旨理,方为译之”(汶江119-120)。
陈寅恪在《〈大乘义章〉书后》一文中谈到“道”字的译法时,也引征了《集古今佛道论衡》中的资料:唐代初年,印度方面想得到《道德经》的梵文译本,玄奘奉敕,精心琢磨,将至关重要的“道”字译为梵文“末伽”,但与玄奘一起工作的道士则不以为然,执意认为应译为“菩提”(陈寅恪2)。在此之前,老子之“道”到底应译为“末伽”还是“菩提”已有争论,这说明《道德经》的关键词语翻译成梵文该当如何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了,所以陈寅恪在谈论晋代的《大乘义章》时连带着谈论到《道德经》的翻译问题。当然,起初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时,要依附于老庄之“道”,但后来当老庄之“道”传入印度时,难免也要依附于佛教,所以道士们宁可将道家之“道”译成佛教中的“菩提”。
季羡林说:“我们讲‘文化交流’,其中‘交’字是关键。既然说‘交’,就不会是向一个方向流,形成了所谓one-way traffic,而是相向地流,这才是真正的‘交流’。 ……有时候,流过来的东西,经过这一方的改造、加工、发展、提高,又流了回去。……这种流出去又流回来的现象,我称之为‘倒流’。……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在佛教义理方面,中国高僧在几百年上千年的钻研与学习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我所说的‘佛教的倒流’”(季羡林184-185)。
我们知道,佛教初入中国时,多依托与之相近的道家的说法,以期得到理解,所以道释很快就合流了,及至佛教再倒流回印度时,老庄思想也随之传播过去了。与季先生“佛教倒流”说相应,李约瑟认为,道教的性理论和实践盛行于中国是在公元2至6世纪,这是在印度的密教崇拜兴起之前。所以,初看起来,密教似乎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但实际的情形是,先是道教从中国输入印度,然后才是密教回头又输入中国。所以,这也是一种回头输入的情况,“很可能密教是外国殷勤教授中国人他们本来已经很熟悉的东西的又一例证”(转引自德•恰托巴底亚耶415)。
二、道教是如何影响密宗的
从以上的材料中可以推断出,老子及其《道德经》在印度是早有所闻,或许在公元7、8世纪时《道德经》确实已翻译成了梵语,但这一切和印度佛教中密宗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联?换句话说,道教在哪些方面对印度密宗的形成产生了作用?
按李约瑟在《中国科学与文化》中的看法,道教与印度密宗之间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道教的宇宙起源论的确很类似于印度的密教;其二,道教和密教一样,有一种明显的偏于女性观点的倾向:将阴性观点和阴性法则置于阳性之上。李约瑟说:“由于普遍接受阴阳理论,十分自然地会对照宇宙的背景设想人的性行为与整个宇宙的机制的确具有很密切的关系。道教徒认为性欲绝非达到神仙地位的障碍(仙人=真人,为道教描述长生状态的用语),在许多重要方面还可以使它作为成为神仙的助力”(转引自德•恰托巴底亚耶407-411)。
因为古代印度不像古代中国那样注重历史,所以要在印度文献找到确切的史料来印证道教对密宗的影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学者们多从道教与密宗的相似性上来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但这些联系又常常是模糊不清的。
即以人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说起。密宗强调人的身体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同化关系,认为人体是宇宙的缩影,人要认识宇宙,首先要认识人的身体,宇宙的一切都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其显明的推论有二条。第一,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人体的奥秘,也就有可能了解自然的奥秘。第二,宇宙的诞生并不比人的诞生更神秘。按照密经所说,宇宙是由色欲创造的,世界起源于阴阳之间的交合。就人而言,导致新生命创造的过程是男女结合,宇宙也是以同样的方式通过阴阳交合创造出来的。一般都认为,密宗和道教在宇宙观上是非常相似的,二者都是从人体和男女的结合上谈论宇宙和宇宙的生成。但正如笔者在上文论述的那样,这些看法并不能构成密宗和道教的理论特色,吠陀颂诗和奥义书中也有类似的看法。我们很难确定密宗宇宙观的来源就是道教。
再比如,密教和道教一样,有一种明显的偏于女性观点的倾向,将阴性法则置于阳性法则之上,只不过在道教中,这种阴性法则主要表现为玄之又玄的“道”,而在密宗中,这种阴性法则却具体化为女神。密宗是从大乘佛教中发展而来,但在大乘佛教的早期经文中,却没有女神,女神的出现是密宗不同于早期佛教的一个重要标志。密宗最重要的女神是多罗菩萨或多罗子(Taras)(注:即度母,救度之母,意为“能使人渡转世江河之母”,其本意为“极目精”或“眼瞳”。),在金刚乘中她是佛陀和菩萨的配偶,对于她的崇拜,在公元7世纪时已较为普遍。(注:参阅罗伯尔•萨耶:《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耿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40。)印度一直有崇拜母亲女神的传统,但从远古哈拉巴文化至笈多王朝时代,女神崇拜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只是在密宗兴起之后,佛教的密宗与印度教的性力派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才使女神崇拜在印度文化中占据了真正重要的地位。笈多王朝时期,神的女性配偶已经开始出现于印度神庙之中,之前,她们虽也存在,但多表现为影子般的形象。密宗中确实存在着女性的崇拜,但是,在德•恰托巴底亚耶等学者看来,密宗在这方面的倾向与印度古老的母系社会的习俗有着更多的联系,因此也不能认为,密宗对于阴性原则的强调就来源于中国的道教。
道教对印度密宗的出现和发展到底产生了什么具体而独特的影响呢?为什么当时的印度对老子及其《道德经》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学者们在谈到印度密宗与道教的关系时,一般都要说到“支那行”(cinacara)这个梵文词语。正如上文巴克奇所指出的那样,印度密宗中有一种修习方式称作“支那行”,其意是中国方式的性爱仪式,但“支那行”是怎么来的?它具体指代的是什么?它与老子及其《道德经》又有什么关联呢?学者们对这些问题要么是含糊不清,要么是避而不谈。而事实上理解“支那行”的问题对解开印度密宗与道教之间的关系之谜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古代的房事养生,滥觞于《道德经》中的一段着名的话:“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转引自陈鼓应279)。老子从对婴儿的观察发现,养生长寿的根本在于节欲保精,这一看法至关重要,中国后来的房事养生学,无论是医家、道家还是儒家都以老子惜精爱气的说法为宗旨。先秦两汉时期以节欲保精为主,魏晋直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房中学着作则强调还精补脑之说,以固精纵欲为特点。
从历史上看,魏晋至隋唐五代,不仅是佛教从印度东传到中国而且也是道教西传到印度并对印度密宗产生影响的时期,所以,如果说有什么“支那行”的话,当以“还精补脑、固精纵欲”为其特点。中国古代的房事养生本来并不限于道家,而是封建社会上层普遍流行的思想和观念,但人们谈论房事养生时却常常依托于道家,它似乎是道家的专门“功夫”;而道家谈论房事养生时,往往又要将它追溯到老子那里,比如南朝陶弘景(456-536)《御女损益》篇就明确地说:“老子曰:还精补脑,可得不老矣”(宋书功209)。中国古人尚且如此,也难怪当时的印度对《道德经》痴迷有加。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支那行”在印度的出现与老子《道德经》的梵语翻译问题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再看密宗是如何接受“支那行”的。密宗尽管千奇百怪,但修习者都要特别珍惜精液,密宗认为泄精不仅是一种罪过,而且使人走向死亡。为了保精、固精,密宗把性交作为一种修行方式,认为佛性隐藏在女性的阴户之中,但是与我们一般的印象颇为不同的是,性交作为一种修习行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泄精,相反却是为了抑制精液外泄。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它通过交媾的方式唤醒人身上的性力(贡达力尼,意为蛇,所以性力也可以叫作蛇力),然后通过瑜伽修行似的功力和技能使精液沿着脊椎上行到坐落于脑部的“千瓣莲花结”(Sahasrara)中,使精液与之交合为一体,从而获得崇高的解脱和智慧。显然,密宗的这种修习实践是中国房事养生学中所谓的“黄河倒流”、“固精纵欲”、“还精补脑”之说的印度翻版。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对印度《欲经》的考察中得到反证。《欲经》是古代印度关于性爱科学的经典之作,虽然其创作的年代并不确定,但它是在印度密宗兴起之前就已广泛流行当无疑问。作为一部性学经典,《欲经》对古代印度的各种性欲观和性爱习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但通观全书,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及类似于印度密宗的性爱方式,也没有任何地方将性交与宗教性的修行混为一谈。
性与印度宗教尤其是原始佛教本来是相互排斥的,但通过密宗以及印度教中的性力派,二者却合为了一体。
三、身谛与艳欲主义
印度密宗,包括佛教和印度教的密宗,在印度的兴盛主要是公元7至10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入侵,密宗便在印度逐步走向了衰落,成为印度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暗流。时间上与此大致相当,中国的房事养生学发展到宋代,由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桎梏,房中之书不再像隋唐时期普遍地流传于士大夫之中,房事养生之术虽然也在一些道士中间流传,但已不可能有什么新的发展。
谈起中国的房事养生,多是“缙绅先生难言之”;说起印度的密宗,一般也都认为是佛教在印度的极大堕落。道家的房事养生理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有限,而密宗对印度文化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因为印度密教的兴起和发展在印度是一种泛印度教化的现象,它影响了印度本土的所有宗教如印度教、耆那教等等,所以,密教的兴起不仅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印度社会文化发展史的一件大事,不了解它,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无法理解印度文化。
马克思说,印度既是一个“淫乐世界”,又是一个“悲苦世界”,这在其宗教的古老传统里早就体现出来了:“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马克思62-63)。学者们对这种奇特的现象进行了各种分析,但却较少认识到中国的道教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笔者认为,各种宗教一般都是重灵魂而轻肉体的,而道家的房事养生学却使印度的密宗对人的身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形成身谛(deha tattva,有关人的身体的真理)的说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密教是一种极端形式的唯身观。
印度古代佛教曾经极力排斥性行为,将人的性欲视若魔鬼,必须将它从僧侣们的生活中排除出去。因此,佛教僧侣们习惯将身体视为由鲜血、各种体液、粪便和骷髅组成的一整套令人厌恶的整体,将来必会解体,这正如早期佛教经典《经集》所说:“身体由骨和腱连接而成,粘上膜和肉,裹上皮,这样,身体的真相就看不见了。身体里装满肠、胃、肝、心、肺、肾和脾。还有鼻涕、唾液、浆液、润滑液、胆汁和脂肪。从它的七窍中,经常有污秽流出,眼屎从眼中流出,耳屎从耳中流出,有时吐出痰,汗液从身体排出。它的头颅充满窟窿,里面装着脑子。傻瓜出于无知,才认为它是好东西”(《经集》27)。
而密宗则将身体看得非常重要,将人的身体比作一只可以渡过苦海的船只,是众生借以解脱的根本依托。(注:参阅宋书功编着:《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5-6。)在对身体的重视和强调方面,密宗显然借鉴并吸收了中国古代养生学方面的说法,但密宗本身是很复杂的,不能将密宗的性仪规与性实践等同于中国的房事养生学。再者,密宗毕竟是一种宗教,其性力体验与宗教苦行的体验在获得非我、忘我、无我、意识控制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苦行和性欲并不截然对立,而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苦行是通过禁欲的方式来集聚自身的能量,而密宗则通过纵欲的方式来激活自身存在的热量;前者是“灵”的修行,后者是“身”的修行。所以,在密宗看来,身体最为神圣。
伴随着身体的神圣化,性事也被看得极其崇高而神圣,性力本身就象原始的宇宙创造力一样神圣而永恒。这种神圣化了的性事的最典型特征,在于它将世俗的“爱”和“情”完全彻底地剥离出去了。在密宗经典和密宗实践中,“爱”没有立锥之地。密宗特别强调对各种关系形式包括心理和社会意义上的爱的拒绝。性交仪式中的女性代表着纯粹的性,是女性原则或性力的体现,而不代表着她是一个女人。人类感情意义上的爱对于修行密宗的人来说是完全不能相容的,它将性行为从个人和社会中孤立出来。不带情感、不带功利的世俗的性行为是最为神圣的。当然,也可以说,密宗对世俗之“爱”的拒绝,意味着它追求的超越世俗的圣爱,但这并不是柏拉图式的理想之爱或是西方宗教中的圣爱,相反,它是将宗教意义上的圣爱拉回到现实之中并使之世俗化了。这对于印度的宗教哲学、艺术、文学等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印度着名的梵语诗人伐致呵利说,在这个无常的世界上存在着二种生活方式:其一,献身于宗教,因为其中充溢着真理和智慧,从而使人能够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其二,与风情万般的性感女子一起享受生活显然也是美妙无穷的体验。这二种生活方式并不矛盾,在伐致呵利的心目中,当圣人拒绝年青美貌的女子时,他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因为他进行宗教苦修的目的不过在于获得天堂美女的青睐。他还通过文字游戏以极其世俗的方式嘲弄了追求宗教意义上的解脱之人:女人的乳房是珍珠镶嵌的地方,这里的“珍珠”(Mukta)一词在梵语中也指“(宗教上)获得解脱之人”,此可谓妙笔生花的双关语,伐致呵利在此不仅颇具风情地夸饰了女人的乳头,而且还轻松调侃了宗教圣人,原来是坐在女人乳房上享受的小玩意儿。(注:See Lee Siegel, Sacred and profane dimensions of love in Indian traditions as Exemplified in the Gitagovlnda of Jayadev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p.19.还可参阅《伐致呵利三百咏》第139首,金克木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62。)既赞美女人又嘲弄宗教的双关诗意是梵语宫廷艳情诗的一个典型特征。
描写艳情是印度古代文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艳情诗主要反映印度古代上层社会的生活情调。一般来说,梵语宫廷艳情诗是非个性化的,语言极其精致雕琢,因袭于约定俗成的传统,致力于语言与技巧的游戏,梵语诗学从这些诗歌的创作中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理论,并对各种技巧详加分类,反过来,诗人又严格遵守这些理论,逐渐形成高度风格化的、精美的文学样式。梵语文学的主要功能在于愉娱,它对于享乐尤其是性爱享乐方面的感情的描写较为细腻。
再一种情况就是,艳情诗人借助于对神灵性爱游戏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从而将宗教意义上的圣爱世俗化,世俗意义上的性爱宗教化,消弥世俗与宗教之间的界限。黑天大神与女友罗陀以及牧区女子之间的性爱故事不仅是印度的宗教典籍和文学作品热衷的题材,而且在民间故事中也极为风行。对大神的虔敬不仅是一种宗教奉献,而且演变成了热烈、迷狂的性爱。毗湿奴大神化身为魅力无穷的风流少年,成为千万女子日夜渴望与之性爱、与之偷情的对象。偷梁换柱,借助于黑天大神,人类生活中日常而暂时的性爱变成了永恒的存在。欲望也不再是解脱道路上的障碍,相反,它成了获得解脱的有效途径:现实生活中的欲望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质的变化,只要热爱黑天大神,就可以尽情地满足欲望。每一个男人都是黑天的化身,每一个女人都是渴望着黑天的罗陀。只要听到了黑天吹奏的笛声,每一个女人都会来到黑天身边与他尽情地狂欢。
当印度古典诗学家试图寻找一个词语来概括艺术的本质时,他们选择的词语是“味”(“rasa”)。制作美味佳肴的关键在于调味品,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关键在于创造出情味。在《梨俱吠陀》中,“味”指的是液体,尤其是植物的汁液,是各种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是元气。但是到了密宗那里,“味”则具体化为人身体中的精液和血液,这样,“味”既是性爱的感情享受,又是性爱的生理体验本身。春天不仅是诗人笔下恋人们的季节,它更是苦行者的大好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里,苦行僧们也在化精提气:通过打坐和呼吸的控制使他的精气在他的全身运行起来。宗教上“味”的说法来自美学上的“味”论。从宗教体验的角度看,“味”是一种狂喜的境界,它是世欲意义上的男欢女爱与对黑天大神的圣爱之间的结合,在印度人的想象之中,神与天国就是最直接和最无拘束的欢乐:花环、蔓藤、美女以及美女身上的珠光宝气。
10. 关于印度美女的诗句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败罩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节选自 冰心-《观舞记》)亲,求赞。
关于描写美女的诗句包括:
1、三国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原文: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译文:
南方有一个美人,容貌犹如盛开的桃李。她清晨漫游于江河北岸,晚上在潇湘水洲栖息。
时俗总喜欢妒忌红颜。在茫茫人世向谁开怀官齿?时光匆促转眼又近岁末,荣华美色终将无奈地消失。
2、唐代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一)》
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带燃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3、唐代李白《怨情》
原文: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
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4、南朝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原文: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译文:
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娇美之景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但妃子一出闺阁,万般春日丽景都失去了颜色。她们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门户。
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花儿从开放时的争奇斗艳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暂的时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时候一切又都归于了平凡。
5、汉代李延年《李延年歌》
原文: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译文:
北国有一位美人,姿容简直是举世无双,她娴雅之性超俗而出众,不屑与众女为伍,无人知己而独立。
她只要对守城士蠢枯虚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城垣失守;倘若再对君王秋波那么一转,国家就要遭受灭亡的灾祸。
但纵然是倾城、倾国,也不要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美好的佳人,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啊!
6、周代无名氏《国风·卫风·硕人》
原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好个修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
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鱼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
7、宋代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原文: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译文:
落花已在风中旋舞飘飞,黄昏时偏又阴雨霏霏。清晨,庭院里一半铺着残红,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爱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美人啊,请你不要因着伤感而双眉紧皱。当春归、酒阑、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该如何消愁。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节选自 冰心-《观舞记》)亲,求赞。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 李白《怨情》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李白《长相思·其一》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 李白《妾薄命》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 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 白居易《后宫词》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李白《越中览古》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西宫秋怨》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 李白《怨情》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李白《长相思·其一》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
迪皮卡·帕度柯妮
朴雅卡乔普拉
玛德胡瑞·迪克西德
卡特莉娜·卡芙
阿姆瑞塔·拉奥
索娜姆·卡波尔
阿辛
卡嘉·艾嘉
卡琳娜·.卡普
拉妮·玛克赫吉
丽莎·拉扎鲁斯
阿耶萨·塔姬娅
安努舒卡·莎玛
碧帕莎·芭素
卡卓尔
苏丝米塔·森
VIDYA BALAN
普丽缇·泽塔
希尔帕·谢蒂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