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和邻国以及南亚周边国家也是很不好
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在国际舞台的发声也越来越频繁,甚至想通过其他国家的帮助,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那么,除了中国人所熟知的印度与中国关系,印度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何呢?为此,小编来到所在城市的某座高校,与一些印度留学生探讨了这个问题。
印度在国际上吃得开。就目前的三个超级大国来说,不仅与中国关系不错,而且与美国和俄罗斯都是朋友,这从美国和俄罗斯争相将先进的军事装备卖给印度就可以看出来。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印度就与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在中东,以色列是我们最好的支持者;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是印度文化的追随者;在欧洲,英国总是在国际问题上与我们站在一起……这样的清单我还可以继续下去。
除了中国,印度文化一直主导着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因此,这些地区的国家几乎都坚定地跟随着印度。这些国家包括尼泊尔、缅甸、不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
尽管印度奉行“不结盟”的理念,但是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试图成为世界的和事佬,并在世界舞台上改变对任何事情都持中立的态度。印度外交的改变,为它圈了一大批的粉,尤其与一些诸如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打得火热。
印度向来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包括与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友谊。作为金砖五国之一,印度应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加大与非洲和南美洲各国的援助和联系,以获得他们在国际上对印度的支持。
在当今世界上,能够同时与中美俄三个大国保持友谊的国家,只有印度。此外,我们向很多欠发达地区援助食品,并在联合国的授权下派遣维和部队。印度与其他国家相处不仅仅是以印度的利益为基础,还有着人道主义、做负责任国家的考虑。因此,印度在世界上的口碑非常好,与很多国家关系融洽。
② 印度为何跟俄罗斯友好,跟美国也友好呢
因为印度可以从俄罗斯哪购买到大量的军火,于美国交好是因为现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霸主,能为他提供庇护,作为我国邻国印度一直感到不安,因为不管那方面我国都远远超过印度。
所以印度向美国逐渐靠近,在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印度进行了历史性访问,随后美国历届政府越来越重视印度的战略地位。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更是提出了“印太战略”,将印度提升至美国盟友的定位上。但印美之间的互信程度还是较弱,对美友好在印度国内也存在不少争议,尤其印度的左翼政党可能反对。也随着印度“做一个有声有色大国”雄心膨胀,莫迪政府“东向”战略呼之而出,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四国军演太平洋,亚洲“小北约”时隐时现,印度对美国的依赖必不可少,印美关系的天平已深度倾斜,对美国投怀送抱的现实性愈来愈大。
③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是合作关系。邻国关系,中国和印度是邻国,历史上有友好时机,也发生过战争,总体来说是合作关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中国与印度关系的由来
中印关系,指中国与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由于之后关系冷淡;1976年两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④ 印度为何四处树敌,他们就那么不珍惜邻国关系吗
在印度人看来,枪杆子底下出政策,要想称霸南亚,首先要学会怎么去欺负人,要让这些人习惯被自己欺负。无论现在有没有制霸南亚的实力,至少得先把“老大哥”的姿态摆好。
因此,珍惜邻居关系?不存在的……
不过印度人从来不长记性,他们总觉得自己站在南亚、甚至亚洲的“最高峰”,对周围的一群小国家指手画脚、耀武扬威,摆出一副“老大哥”的架势,向他们收取“保护费”。
谁要是不听话,就恨的咬牙切齿……
搞得周边的小国家也越发不满,开始组团跟印度翻脸,摆脱他们的控制。印度用“枪杆子”制定的持续多年的南亚秩序,如今已经摇摇欲坠。
在他们的政策中,没有珍惜邻国关系的先例,像中国与巴基斯坦这样的友谊,永远不会发生在印度人身上。即便那些曾经依附过印度的国家,也时常享受的是被欺压的待遇。
这群人天生就有好战、欺凌弱小秉性……
不过在我看来,印度是野心大过实力,典型的眼高手低……频繁与多国交恶,只会让他们偏离“称霸南亚”的梦想越来越远。
⑤ 不管美国如何怂恿,为什么印度边境依旧十分克制呢
因为印度也有聪明的人。
印度前段时间,由于国内疫情的原因,不得不想办法转移国内的矛盾,他们的办法就是四处碰瓷边境,边对尼泊尔动手,一边又对巴基斯坦动手,甚至后面还跟中国产生了边境的一些冲突。但是,根据外交部的一些新闻,印度和中国边境的一些冲突并没有上升到枪炮,而只是肉搏,那么就足以说明硬度,并不敢过度挑衅中国。
⑥ 印度人是怎么看中印冲突的呢
关于中印边境冲突,印度人怎么看?
朱洁:“我觉得这是面子问题,”一位乐观的印度观察者表示。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尊严的“懦夫博弈”。
我于中印两国正在发生边境冲突之际,从伦敦前往印度的海得拉巴(Hyderabad)公干。这座首府城市深处印度中部,鲜受边境纠纷打扰,微软、亚马逊以及不少国际金融公司都在此建立委外部门。
办事之余,我与一位在伦敦结识的印度清洁能源企业家小聚,同坐的还有当地几位政商人士。聊天时不免讨论起最近的中印冲突:6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工程队开始在中国和不丹均宣称拥有主权的喜马拉雅山洞朗地区(Doklam/Donglang plateau)修建一条公路,导致中印两国军队对峙。
大国冲突
“那里显然是我们的战略要地。”在在座的人看来,这大概是毋庸置疑的一点。中国修建的公路通向一片山脊,可以俯瞰印度的“鸡脖子”(Chicken' s neck)——连接偏远东北七省与南部大陆的一条狭长走道。一旦出现战争,譬如为了有主权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Pradesh),即北京眼中的藏南,中国军队对开向战线的印度军队将取得居高临下的优势。因此,印度安全专家将这条道路看作一道中国不可跨越的红线。
当然,在中国看来,这块土地是本国领土,自然有权修建道路,印度军队应当撤退。中国向印度发出警告,称自己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言人表示,外国不应低估中国保护和平、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军事实力和决心,展现了一个现实主义大国一贯的外交言辞。
“我觉得这是面子问题,”一位乐观的观察者表示。双方都呼吁警告对方军队撤退。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尊严与脸面的“懦夫博弈”。究竟该怎么撤退?是否设法同时撤离?或者用不丹士兵暂时取代印度士兵,以降低冲突升级的可能性?
当然,也有种种信号表明,对峙升级的可能性并不小。两国军人投掷石块、军事演练等小型冲突不断,而历史上,许多大冲突也始于不慎点燃的导火索。“懦夫游戏”是危险的游戏。
“不丹就像夹在汉堡中的肉饼。”一个人边说边拿起餐盘中的汉堡,尽管我注意到他的汉堡里是一块素馅。因为宗教信仰、卫生健康等原因,素食主义在印度非常盛行。
中国媒体称印度孤立、打压弱小邻国、挤压中国争议领土,以维持自己的势力范围。印度方面则报以类似的指责。的确,这次的边境冲突还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而处在利益中心的不丹,只是提供了说辞的棋子。能像朝鲜这样撬起国际范围动荡的小国,目前屈指可数。
“这也许也与整体国际局势相关。”另一人补充。眼下朝鲜半岛问题,当属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核危机。1962年,当美国总统肯尼迪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美国后院对峙时,亚洲也发生了一场真枪实弹的中印战争。这好像历史重演——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在华盛顿为一场核弹危机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再次剑拔弩张起来。
百姓角度
我住的海德拉巴金融城,是后发展起来的城郊新区,有些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感觉。酒店窗外,是全城第二高楼,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的标志ICICI彻夜闪亮。
“你应该去老城区看看,”我的印度朋友说,“在印度,想要改变已经存在的,非常艰难。只有重新建立的,才不用经历现代化的艰难嬗变。大多数的印度百姓,都住在未翻新的古城区。”
我依言进城,里面古老民居、印度教神庙、清真寺交替,与充满国际公司的金融城相比,像进入了被历史尘封的另一个世界。走在街头,总是受到漫长凝视。这也难怪——在老城区一天,确未见到一个外国人,无论是金发碧眼的白人,还是修眉细眼的东亚人,都没有。一大群人上前合照,好奇地问我的名字,以及各种问题。我见大家态度相当友好,也不禁想采访一下非“精英”阶层的想法,于是问人群中一个青年男子:“你们怎么看中国呢?”
他摇摇头,迟疑道:“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中国人。”
望采纳
⑦ 最“缺德”的2国家:一个把邻国挖成岛国,另一个将洪水引到邻国,为何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社会,很多行业都需要配合才能运转的。现如今各国之间的贸易也交流频繁,各国达成协作关系,达到双赢的效果。现在各国之间都有合作关系,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国也会给与帮助,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亏败缓这样的。
⑧ 当年印度为何吞并锡金,吞并锡金时,国际社会为何不出面干涉
锡金,原名哲孟雄,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藩属国,后来被英国人占领,成为英属印度殖民地属地, 国土面积大概为7000多平方公里,自建国起,有300多年的独立王国 历史 。
然而, 1975年,常以南亚大国自诩的印度对锡金悍然出兵, 罢黜锡金国王,最后成功吞并锡金,并将其纳入自己属下,名为锡金邦,就这样,一个主权国家从世界地图上彻底消失。
印度号称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拥有10多亿人,而锡金不过是个拥有60万人且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 留着锡金还可以当做自己的战略缓冲地带, 然而印度拿下锡金就意味着已经将自己的战略前沿要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况且这样做,还可能引火自焚,引起国际 社会 的不满。
那么印度为何要冒着违背人道主义且可能被国际制裁的风险,作出吞并一个主权国家这般冒天下大不违的事情呢?
1888年,英国通过隆吐山战役,逼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于1890年与其签订了不平等的 《中印藏条约》 ,通过此条约,英国彻底控制锡金。
随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委任约翰·怀特进驻锡金并为锡金政务官,刚上任的怀特对锡金的地理地貌和土地开发情况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勘探, 紧接着便引来大量尼泊尔人移民进入锡金, 目的就是让这些尼泊尔人开垦荒地,为自己种植粮食。
这些殖民者只顾自己的利益,从来不管别人的死活, 英国往锡金引进大量的尼泊尔人唯一的好处就是促使锡金的农业确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每年的粮食产量也增加了不少,但 社会 问题也非常严峻。
尼泊尔人的大量涌入,严重挤压了原先生活在这里的雷布查族人和菩提亚族人的生存空间,他们才是正统的锡金人,对锡金有着高度的国家认同。
但随后几年时间, 尼泊尔族人迅速成为锡金的主要民族, 而雷布查族和菩提亚族却成为了少数民族,所以导致后来的锡金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另一方面,这些从国外来的移民自然没有建立起对锡金的深厚 情感 , 只要谁能提供给自己更好的生活就选择向谁靠拢, 后来也就给了印度吞并锡金可乘之机,这点我们后面会具体讲到。
1918年,英国人将内务政权还给锡金国王 塔希·纳姆加, 但外交及其他方面还是由英国人代为管理,但至少国王可以对自己的臣民行使一定的权利,所以纳姆加对锡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济得到一定改善。
这里提及一下印度,印度早在18世纪就成了英属殖民地,二战期间,印度圣雄甘地带领着印度人解放了思想,开始萌发独立意识, 二战结束后,英国元气大伤,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也就减弱了, 1946年印度各地都爆发了反英运动,英国人为了迅速摆脱危机,最终便同意了印度人实行独立自治。
按道理,同样遭受过殖民者掠夺的印度应该对自己的邻国锡金表示同情,然而 刚从昔日强国英国手下独立的印度人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霸王之气, 所以也以老大的身份傲视整个南亚,不仅不同情锡金,反而对锡金有了非分之想。
问题就出在, 当时英国将锡金列为英属殖民地的属地, 这让很多印度人认为,既然你曾经是我的属地,那么现在也应该成为我的一部分,曾经都是在一个大锅里吃饭长大的,那么现在也应当不可分离, 印度人将自己的思想凌驾在锡金之上。
印度独立后,锡金也向英国人求情,希望够能当家作主,但英国人不准,锡金仍旧是英国的一个自治领, 后来英国将托管锡金的权利交给了印度, 但阿三认为自己才刚刚独立,这个时候动手吞并锡金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便和锡金国王签订了《维持现状条约》。
按国土面积和人数来看,印度也算是南亚的一个大国,所以锡金人觉得傍上印度这个大腿,自己终于可以迎来稳定建设自己国家的时刻,然而印度并不这么想,印度高层一致认为, 为使自己将来在吞并锡金的时候让其反抗不那么激烈,所以现在就应该将势力渗透入锡金,并让锡金对自己产生依赖。
英国人走后,印度便开始用自己“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照耀整个锡金, 锡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后受到印度影响,越来越多的锡金人开始萌发主人意识,便要求锡金国王进行改革,迫于压力,锡金模仿印度也成立了国大党。
这下锡金便有了两大敌对势力: 一个是主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大党,一个是权力欲超强的锡金王室。
印度先是扶持国大党势力,让其有与王室斡旋的资本,随后选择隔岸观火,怂恿这两大势力进行斗争, 坐等谁弱帮谁,1949年6月,印度的计划如愿得逞,锡金国内爆发内乱,处于弱势一方的锡金国王被迫向印度求援, 尼赫鲁趁这个机会派兵进驻锡金并委任拉尔成为锡金首相, 虽然首相只是辅助国王执政,但名义上,国王的大部分权利都落入到了首相手中。
印度派兵进驻锡金,并对锡金高级行政长官进行委任,不管怎么讲,锡金也是一个主权国家,按照现行国际法则,印度的行为是不合理的。
印度为促成行为合理化, 于1950年12月逼迫锡金王室与自己签订了《印度锡金和平条约》, 目的就是让锡金主动承认印度在锡金的行为是合法的,这样也就不会让自己落下一个侵犯他国主权的骂名,锡金就这样成为了印度的保护国,实际上印度吞并锡金之心已昭然若揭。
1968年,新上任的锡金国王为维护王室利益私自罢黜印度委任的首席行政长官并要求印度废除此前签订的和平条约 ,此行为引起锡金国大党和印度的不满,于是反印和反王室这两股势力在锡金首府甘托克展开了正面对决, 印度军队又入境镇压导致大规模流血事件。
在此次暴乱中, 印度共击毙锡金民众大概6万多人,还逮捕了3000多名要求摆脱印度控制, 实现独立的激进分子。
经此一役,锡金国内的激进独立团体几乎全军覆没,这也为印度接下来吞并锡金打足了基础,后来印度觉得锡金王室的存在对自己的进一步行动确实是种障碍,于是 1973年,印度故伎重施,派军队攻进锡金国王府邸,囚禁了锡金国王,强行对锡金进行军事管制。
但印度的欲望还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在 1974年9月,印度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锡金列为自己的一个联系邦, 并决定在印度两院为锡金增加一个议会席位。
印度这种未经事先协商,便私自将锡金纳入印度邦属的行为遭到锡金国王和民族党的强烈反对,于是印度在 1975年又军队开进锡金, 这次不是囚禁锡金国王,而是将其直接罢黜,锡金国王见大势已去,索性卷资逃往了美国。
同样为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 印度还在锡金搞了一场所谓的公投, 其实不管公投结果如何,印度对锡金的控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在此次公投中,属外来移民的尼泊尔人“立了大功”。
国大党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尼泊尔人,其中有很多人都投了赞成票, 而原先世代生活在锡金,是锡金真正主人的雷布查族和菩提亚族却沦为少数民族,在此次公投中影响力微不足道。
但由于雷布查族和菩提亚族人对锡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并不愿意接受国家成为印度邦属的事实,于是一部分首鼠两端的锡金人便开始在自己的办公之处立起我国的国旗, 希望加入我国,目的就是让我国出兵帮助锡金赶走印军。
然而,当时真正执掌锡金政权的是锡金国大党,所以,以这些 少数民族组成的民族党的行为根本就不能代表国家行为, 我国自然不能同意。
其次,这是锡金人在自己处于极度危险的情况下才提出的决定, 关于其忠诚度还有待考量, 如果我国贸然接受这些人的请求出兵援助锡金,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更加复杂化,与此同时, 我国也会面临战争扩大的风险, 因此不能同意。
但事后,我国也一直不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直到2003年才有所松动,作为邻国这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首先,印度对锡金的统治和占领其实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突然出手, 比如最先印度就逼迫锡金签订和平条约,让锡金承认印度在锡金的行为是合法行为, 虽然这是一种被迫行为,但在当时整个国际上看来这却是锡金自愿行为。
而且后来印度在彻底吞并锡金之前还举行了一次公投, 按照公投的结果显示有大部分人愿意(实际由印度在其中干预)加入印度,就像后来英国脱欧一样,其他国家想干预此事也就没有了口实。
其次,纵观当时的国际背景, 美苏冷战还尚未结束, 当时整个国际也被分为 社会 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而且谁也不含糊谁,印度又实行的是骑墙外交策略,即两边都讨好。而美苏为了控制印度,都在作出最大的努力。
在印度吞并锡金这件事上,美苏两国不可能站出来支持,因为这是违背道义的,但这两个国家 谁也不愿意站出来指责,因为不管是谁充当出头鸟,都可能将印度推向自己的敌对面, 况且当时的联合国几乎都由美国控制,所以很多国家针对此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主要的是,美苏两国刚在越南战场进行了一次角逐,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美苏两国刚从越战泥潭中走了出来, 不可能马上卷入到处理印度的事情当中,而当时我国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处理完,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这件事情。
第三可能就是关于锡金的自身原因,锡金虽然是一个主权国家,但由于其国土面积实在过于狭小, 人微言轻,锡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在不足为道, 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为锡金主持公道,这也很正常。
毕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所谓的人道主义和国际规则秩序,也几乎是为弱国制定的, 就像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规则的制定者从来就不是穷人,锡金的灭亡也刚好体现了这一个道理。
“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想保证自己不被欺负,就得先确保自己拥有发达的肌肉, 地位和脸面都是靠实力争取而来的, 而不是主动示弱,祈求他人怜悯得来的,这就是我国为何要突破某些国家重重阻拦,不遗余力的发展自己的实力的根源所在。
锡金人的生活现状并不乐观,虽然印度每年的财政支出都会向锡金邦倾斜,但锡金人仍旧很难建起对印度的认同感, 一方面是因为抵抗情绪,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锡金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 和印度人信奉的主流宗教即印度教在教义或习俗语言方面都有很大的出入,宗教信仰不同,怎么可能会打成一片?
国家如果没有力量,人民的生活怎么可能得到保障? 锡金因为自身能力太弱,被印度吞并,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不得不听从印度人的安排,虽然很可悲,但也很无奈,真理,永远都在大炮射程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