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首富阿达尼登上全球富豪榜第二,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阿达尼是印度国内最大的基础设施企业阿达尼集团的创始人。该集团经营着一系列业务,包括近年
来蓬勃发展的港口和煤炭。
其中,煤炭生意是阿达尼集团最核心的业务之一,目前阿达尼集团几乎垄断了印度煤炭的进口贸
易,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当前,阿达尼集团拥有7家上市公司,部分公司股价自20年以来累
计涨幅超1000%,阿达尼企业有限公司的股价2022年上涨了115%以上。所以,这位煤老板的身家也是水涨船高。
据彭博亿万富翁最新数据显示,塔姆·阿达尼的净资产达到14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1万亿元),
连续超过奢侈品教父、LV总裁贝尔纳·阿尔诺、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仅次于特斯拉CEO埃隆·
马斯克 (2639亿美元),成为了第一位闯入该榜单第2名的亚洲人。
要知道,在2022年,阿达尼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中排名仅为第14位。
更早的20年,其个人财富净值仅为65亿美元,如今已升至1468亿美元,短短2年间的累计涨
幅高达21倍。便赚取了高达6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00亿元),粗略计算,年内
阿达尼日尔爾赚17.5亿元。
这财富上涨速度,简直杀红了眼。
五、国企的责任的首要责任是保障国计民生,不是赚钱,最典型的莫过于刚过去的四川限电,
宁愿把赚钱的工业用电停了都要尽量保证居民用电。
而前者科技垄断中前期有可能实现,但是一旦到了危及国计民生的这一步,国家必然要下场管理
的,不管是阿里腾讯网络,还是华为,只要大到公司的利益决策能影响到国计民生,必然是要管
控、进驻党组、乃至收归国有。
所以印度首富登顶全球第二,基本可以视为是靠着印度人民的血泪堆上去的。
于中国,我只希望中国人永远也不要出现这种登顶富豪排行榜的所谓富豪。
㈡ 印度疫情状况很糟糕,印度疫情之后,最赚钱的十个行业有哪些
印度是一个有着大约13.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但是由于印度人特有的性格,在疫情控制方面的表现是非常失败的。
印度的孟买街头
但是印度毕竟是一个人口红利很高的大国,在疫情发生后,我分析以下十个行业在印度将会很赚钱。
海得拉巴(印度南部一城市)
保险行业
新冠状病毒在印度爆发后,印度人民希望能享受到良好的健康保障。印度总理也宣布,今后的每个印度公民都必须有医疗保险。所以,我认为保险行业在印度将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旅游中介行业
疫情期间,印度人们被困在家里很长一段时间,当这个疫情过去后,印度的旅游业应该会有巨大的增长。
虽然,目前印度旅游业是目前印度最受影响的行业之一。如果印度的疫情得不到控制,那么旅游业将会是损失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阿姆利则 金庙(印度北部城市)
在线教育行业
在疫情爆发后,全球2020年创业的一个热门市场就是线上教育行业。在印度有许多新成立的线上培训公司,并且他们的生意做得很好。毕竟孩子的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被家长们所重视的。
IT 服务业
疫情期间,印度很多公司都会在家里办公,那么对视频会议之类的软件需求量会大增,这样会使得一些软件出现问题,所以相应的IT软件服务公司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机会。
再者,印度唯一自豪的也就是他们的软件领域。印度在这个领域的确是很强,是不可小觑的。比如:“印孚瑟斯”是印度历史上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软件公司。
印孚瑟斯
汽车清洗服务行业
这是一个低投资高回报的业务。对于一些因疫情而失业的印度人来讲是个不错的选择。印度人除了软件领域有天赋以外,在帮人看大门、替人拎包、给人洗车、表演杂耍等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
印度的门卫
疫情期间,很多印度有钱人的车需要清洗,这正好是一个给印度穷人赚钱的机会。
社交媒体市场
疫情期间,印度人大都会呆在家里,它们会通过社交软件,发短视频或文章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这可能会催生一些社交媒体公司或壮大一些已有的社交媒体。
印度快递员
比如现在中国很流行的网络直播带货,或许可能在印度得到复制。毕竟两个国家的人口谁都不比谁少太多!
房地产中介行业
虽然印度的人口有13亿之多,但是它的面积是298万平方公里。对于这么多的人口来讲,面积不算太大。
人口的密度很高,再加上农村人口往城市流入的趋势越发明显,所以,印度的房产租赁和房产买卖将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
乌代浦(印度地名)
餐饮业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是喜欢用手抓饭吃,他们除了在吃中国火锅的时候会用筷子或叉子外,其他的食物一律用手抓。
在印度用手吃饭的习惯,也可能是此次新冠状病毒在印度快速传播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毕竟很多印度人不能及时的洗手。
普通印度人家中的厨房设施有时并不全,所以他们很少会在厨房做饭,有很多人会在露天烧饭或者直接在外面吃。疫情过后,或许会刺激印度餐饮业的发展。
印度美食街
自由职业者
疫情后,印度的失业率急剧攀升。会产生很多自由职业者,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发展它们。做自己擅长做的事业。但是能否赚到更多的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印度自由职业者
不过,印度人大部分都比较佛系并没有太多的野心,他们善于安于现状,自由职业者真的很符合印度人的性格。他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求饿不死,有时候这也是印度人可爱的一面。
办公室租赁行业
在印度的大城市像孟买 班加罗尔等,这些城市的行业中,其中IT行业占了很大的组成比例。他们需要一些办公场所,他们可能会从租金较高的写字楼搬到租金较便宜的写字楼去,也有可能相反。
所以在印度大城市办公室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疫情后,或许会有较大的发展。
㈢ 想在印度创业 你要注意什么
想在印度创业 你要注意什么?
引导语:想在印度创业 你要注意什么?印度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29个州,7个联邦属地,22种官方语言,大量不同的宗教,以及种姓等级差异。你的事业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注意这些。
廉价的智能手机、广泛的互联网和剧增的消费支出在印度掀起了一阵风暴。根据McKinsey公司的报告,这些因素将有助于使这个接近13亿人口的大国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五大消费市场。
想要在印度拓展业务吗?请牢记下面的一些小贴士。
从小做起
印度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客户背景十分杂乱,所以你是不可能将所有客户一网打尽的。最初应该先在单个区域开展小规模的业务,然后再向区域周围扩展业务。
印度的主要城市包括政治中心——德里,金融资本中心——孟买和技术中心——班加罗尔。诸如食品配送公司Swiggy和电子商务网站Flipkart等科技消费品创企都曾在这些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一旦远离城市地区和上层阶级,业务扩张变得非常困难。
在2011年,世界银行估算出该国近24%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1.25美元。
在非城市和农村开展业务的创企都是社会企业,他们在销售商品和服务时一直谨记:即使该国人口超过10亿,如果一件商品不是生活必需品,那么绝大多数人是无力购买的`。而在印度城乡地区,其他的产品(如廉价的智能手机)正在慢慢地普及。
本土竞争
印度联合商会(ASSOCHAM)最新的官方研究表明,印度共有4200家技术创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创业中心。因此,你的创企在印度推广业务时很有可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
当然,新兴的印度创业生态系统也存在许多失败的案例——根据创企分析公司Xeler8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6月到现在,已有997家印度创企停业。
像金融科技等一些行业受到严格管制,外国创企很难进入印度市场。而乘务共享和电子商务等其他行业,目前也只是帮助政府建设完善法规。
其他行业(如医疗卫生科技和教育科技等)也遇到瓶颈了。
开设商店
在印度开设商店并不容易,这需要耗费一段时间。因此,创企通常是在新加坡或毛里求斯设立总部,再向印度推出服务。
然而,政府已采取措施,以改变现状。政府建立了一个名为“Startup India”的门户网站,可以帮助创企在线注册。
上市公司需要遵守繁多的规则。因此对于外国人而言,开设商店的最佳途径是成立一家私人有限公司。
所有的私人有限公司必须至少设立两名股东和两名董事。虽然非印度人可以担任董事,但至少有一名董事必须是由印度公民或居民担当。
另一个方法是让非印度公司在印度创建子公司,并对其注入外资。其子公司中必须有至少一名印度籍人士参与。外商直接投资是不需要政府批准,除非你投资的是天然气、国防战略、原子能矿物和印刷媒体等特定行业。
发起其他类型业务的难度更加大,过程也更为复杂。外商直接投资于东道国或合伙企业需要事先得到印度储备银行(RBI)的批准。前几年引进的有限责任合伙企业也需要得到政府批准。
对非印度籍的人士而言,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开设分公司。因此,私人有限公司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组建团队
进入新国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组建国际团队。到2018年,印度将成为拥有最多开发人员的国家。在印度,人力成本往往比西方国家低。
Naukri是印度最大的求职网站。对于需要招聘员工的创企而言,LinkedIn、AngelList和HasJob也是不错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自由职业。类似HackerEarth这样的网站会在招聘之前,帮助雇主检测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
大多数创业生态系统情况都类似,很难遇到优秀的人才,当遇到人才的时候,留住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像班加罗尔和孟买这样的地区,生活成本极其高,可与国际大城市相媲美,因此,薪酬是极其重要的,高薪才能吸引人才。
;㈣ 印度电商:“2022年之前都很难赚到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印度电商之所以不能赚钱,是因为政策对于电商企业不容好,以及客单价非常低,高物流的成本和低物流效率,这三点原因都是造成了印度的电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很难发展起来,同时也让这一些电商创业者在这几年没有办法赚到太多的钱。
印度的物流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就是说投入是大于收益的,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依靠于物流的,对于派送服务质量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我觉得印度人可能没有办法做好这一个行业,因为印度的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他们城市内的交通是很堵塞的,即使是用摩托车,也有可能要用好几天才能把商品送到买家的手上,综合了这几点在印度市场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㈤ 都说印度IT产业很厉害,那么他们到底开发出了什么软件呢
印度是做软件开发外包业务的,都是揽的欧美国家的企业的外包生意,自己没有署名,不是印度国家的企业,所以你不知道。印度还出口软件人才,比如硅谷很多CEO和高级软件工程师都是印度人,举例微软的CEO就是个印度人。
㈥ 如何在印度亚马逊做生意
如果你想在印度亚马逊做生意却无从下手,不用担心,具有多年注册印度公司,注册印度亚马逊经验的北京亚新咨询将会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具体的步骤指导你如何开展全面业务实现创业梦想。
经过这篇文章,想必你对在印度亚马逊做生意有所见解了,如果阁下有印度公司注册、印度商务考察、印度投资咨询、印度税务咨询、企业境外投资备案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什么疑虑,或者想深入了解,北京亚新咨询可以为你解答。
㈦ 在孟加拉打造电商平台,这个湖南人为什么能在穷国创业
为什么总是在穷国转悠?
很多人第一次和吴米香打交道,都自然产生这个疑问。
2006年,吴米香和中专时期的同学一起创办了上海爱数,一做就是十年。
抱着去海外试试看的想法,吴米香收到在爱数的前同事杨涛的邀请,后者在非洲创办了电商平台Kilimall。
到了肯尼亚之后,他很兴奋,互联网条件并不像在国内想象的那般落后。于是,吴米香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Kilimall,开启了第一段电商旅程。
两年后,在孟加拉的朋友听说吴米香在非洲做电商,就和他说,“非洲基础设施条件差都能做电商,什么时候来孟加拉看看。”带着好奇心,吴米香来到了南亚,七天的旅程结束后,他认为坦乎孟加拉有适合做电商的土壤。
孟加拉的智能机普及率逐步宴枝提高、物流和支付在南亚一众国家中也相对成熟,用吴米香的话来说,“体量规模还不错”,他当下就决定要转战孟加拉。
2018年,吴米香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创办了PerFee,现在团队的30多名成员都来自当地,平台上进驻的商家也增长到300多家。
在南亚和非洲做电商这四年,吴米香观察到,“有些中国创业者可能更想要去做颠覆者,但海外市场并不见得喜欢这样的方式,会觉得侵略性很强,这种方式并不一定会在当地赢得更多好感。”
在他看来,新兴市场的入局者应该抱着共同教育市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竞争。中国创业者进入新兴市场也不要太急躁,评估好当地的基础设施环境、用户的认知阶段、采取适当的策略、也要适时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
从to B到 to C,吴米香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十年国内,十年国让祥悉外”。
以下内容来自吴米香的自述:
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间,我和中专同学在国内创业。
我学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当时很多机械行业要用到一些软件,所以我们接触软件行业比较早,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职业规划,就觉得软件行业是个朝阳产业,毕业之后,我们一起在长沙上学的7个同学,就创办了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数”)。
最早,我们是做共享软件。2005年左右,中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很差,所以我们转型聚焦做企业级软件方向。到了2012年,我们业务开始全部转向云,也是国内最早推行精益创业的公司之一。从管理上千人规模的团队到公司研发,我经历了创业从0到1的过程。
当时中国的创业环境和现在差别还是挺大的,风险投资在国内还刚刚萌芽,那时候我们更多是自己赚钱,然后不断投入到研发中,去扩大规模,那个时候考虑就是怎么让公司先活下来,创造收入。
爱数做政府项目比较多,正巧2014年国内在讲“一带一路”,在国内创业也快有十年时间,就想着去海外挑战一下。
之前,爱树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杨涛去了华为,负责它们在肯尼亚的移动支付项目,后来就在非洲创办了电商平台Kilimall。2016年,杨涛问我要不要去非洲看看。
我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转了一圈,我从没想过当地移动支付渗透率居然有那么高,甚至不比中国低。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增长非常快,4G网络也在2016年开始商用,而且非洲在功能机时代就可以实现手机钱包转账。
非洲自然环境优美,城区也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脏乱差,人们遵守社交当中的规范,井然有序。
2017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去非洲时,也同样受到震撼,说当时网络发展程度比他在国内创业时要好多了。
不过,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分散导致物流交付成本很高,当地电商使用程度不高;本地制造产业链薄弱,绝大部分物资依靠进口。非洲的商品种类很少,产品物价高,像当地连锁商超Nakumatt的商品价格通常会比中国贵两三倍。
在信息高度不透明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当地人缺少获取中国制造的好商品的渠道,但电商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觉得电商在非洲还是很有潜力的。
我在爱数一直做的是to B业务,很想尝试一下to C业务,成为Kilimall的合伙人之后,我才体会到,to B和to C业务差别还是非常大。在Kilimall,我们自己做物流、仓库、支付网关,参与到电商中的每一环。
在Kilimall的这段经历,给了我最大的提升就是改变了我对to C业务的认知。
2018年,有一位在华为驻孟加拉工作的朋友对我说,非洲基础设施条件差都能做电商,什么时候来孟加拉看看。带着好奇,我去了孟加拉。
初到孟加拉时,我在当地主干道旁看到了当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Grameenphone的广告牌,上面写着“4G coming soon”。
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移动互联网出现爆发式增长,是在4G网络商用之后。看到那个广告牌之后,我就觉得很激动,当地移动互联网领域是有机会的。
经过对当地物流和支付环境的调研,就成熟度来讲,孟加拉当时的状况是要好过2016年在非洲做电商的水平。从基础设施方面来讲,孟加拉电商环境已不是初级阶段,会少趟很多坑。
孟加拉的移动流量资费比中国便宜,虽然目前当地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还不是很高,但普及增速很快,三星、传音、OPPO、vivo都有在当地建厂。早期,本土手机品牌Symphony能占35%以上的市场份额,当智能手机普及后,三星逐渐成为当地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品牌,华为和小米也都曾占据过本地市场份额的第二位。当地还有小米手机是从印度走私过去的。
孟加拉是全球第二大服装成衣代工出口国家,去年,服装出口达到400亿美金。当地的薪资水平有点像中国15年前的样子,工厂工人月薪大概在800人民币左右。不过,智能机价格低廉,花500人民币就能在当地买到一部智能机。
孟加拉国民对手机依赖度也很强,大家也在使用Facebook、WhatsApp、Imo、TikTok、Bigo、Likee这类社交软件。
在孟加拉,银行卡和信用卡的普及程度并不高,人们会用电子支付,像阿里巴巴就投资过拥有几千万用户的当地金融服务商bKash,扫码支付也慢慢开始进入当地。
我们也曾对临近的东南亚市场做过分析,但它们的电商市场中已经充斥着阿里巴巴、Shopee、亚马逊等大公司。同是南亚市场,我们也研究过印度,发现当地也有很多大玩家在做电商。此外,我觉得印度地缘政治风险会比较大。以我之前在爱数的经验来看,我还是更倾向于“一带一路”和中国关系比较好的国家做平台项目。
当时,中国和孟加拉还签署了一系列的支持协议,从中国对当地的投资金额来看,也属于“一带一路”投资额靠前的10个国家之一。像阿里巴巴在2018年也开始在孟加拉投资。
我们还派团队去了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这些国家,我们得出结论是做电商最成熟的市场应该是巴基斯坦,但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进入一个成熟的市场。
我刚去孟加拉时,阿里巴巴还没有收购南亚电商平台Daraz。2012年,Daraz就开始在孟加拉市场运营,但受限于当时的基础设施条件,运营状况一般,直到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才开始有些转变。如果要选一个成熟度稍差一些,但体量规模还不错的市场,孟加拉就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还有一点就是当地人的友好度,如果想长期在一个地方做事情,这点还是挺重要的,这是风险问题。
我第一次去孟加拉的那七天,就感受到了当地人的友好,而这种友好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当时,我在Uber上叫了一辆车,因为听不懂当地语言,我旁边一个本地人听到我说英文,就问我需不需要帮助。他帮我和司机说完地址,也没有离开,说要确认车过来之后他再走。
Kilimall定位在非洲,考虑过后,我决定在孟加拉再组一支团队。2018年7月,经过第一次考察,我当下就决定要在当地做电商。就像德国火箭网络(Rocket Internet)在不同的地区孵化项目一样,在非洲是Jumia、南亚是Daraz、东南亚是Lazada,类似于这样。
2019年6月,PerFee正式上线运营。公司总部设在了孟加拉的首都达卡,配送范围能够达到全国8个专区,但其中某些专区只能配送到主要城市。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覆盖网店还不够全面,当地的物流体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跨专区的配送速度上来说,远距离大约耗时5天,近距离配送大多在3天以内。
当地人比较喜欢货到付款(COD),但随之而来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拒收,有的顾客干脆不接电话。拒收率高,对平台卖家来说,风险就比较大。
平台销售的产品中,像电视这种大件商品我们就没有主推,无论是和厂商方面建立联系,还是后续配送和安装问题,这方面的供应链交付体系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同时,线下商店在这类产品上也会提供完整的服务。
其次是服装类目,孟加拉的服装制造生产能力强,产业成熟度高,通常大家都不太会在网上买服装。
综合来看,当地国民在电商上购买鞋子、饰品、美妆、电子产品等会比较多。和发达的服装制造业不同,当地制鞋工艺还是比中国差一些,所以会大量从中国进口。
我们进入当地市场时间还不长,也需要一些时间来构建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去年,我经常会每天抽出一小时,做线上客服,很多用户和我说是第一次尝试网上购物,我也会看到用户对平台做出的截然不同的评价等等。据我们统计,平台上绝大部分用户的年龄层是在18至34岁之间。
PerFee上有本地卖家,也有来自中国的跨境卖家,目前,本地卖家数量大约占到三分之二。起初,我们只邀请了几十个种子卖家,现在平台上已经有300多家商户。
在孟加拉,我们还是希望加强本地化,继续提高本地商家比重。原本预计PerFee会在今年进入巴基斯坦,因为疫情暂时搁置。
目前,PerFee员工大概有30名左右,都是本地人,因此本地化管理就很重要。但这点也被很多人忽视,像中国一些大公司本地化就做的一般,或多或少还是缺乏对文化、当地人、法律的尊重。
我认为公司是大家一起来做的,不需要制定条条框框,也不应该粗暴的管理。互联网公司就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PerFee本地的同事也都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即使我们在当地没有中国员工,疫情期间,公司业务也能平稳的交付。
在孟加拉,中国创业者也不少,但做互联网的不多,有些人在做现金贷还有直播。
对于一个新兴市场,我认为还是需要时间,不能揠苗助长。不能拿中国电商平台做几年达到的规模,去同等的和新兴市场作比,也不要有超现实的期望。
电商是一个生态体系,并不是说单一环节做得好,就能够更好的去为客户提供稳定的服务。对于新兴市场来说,我始终觉得入局者应该更多的去共同教育市场,而不是一味的竞争。之前我在非洲的感受就是,当地的第一大电商Jumia就比较喜欢搞恶性竞争。
新兴市场的用户增量很大,以孟加拉电商市场为例,目前可能只有15%的渗透率,所以从用户增长来说,去新兴市场做电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但对卖家来讲,新兴市场可能不见得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中东、欧洲、美洲国家用户的购买力比新兴市场高。不过,从做平台来讲,考虑到长期的品牌度积累和沉淀,去新兴市场还是可行的。
对中国创业者来说,我觉得进入新兴市场不要太急躁,需要评估好当地的基础设施环境、用户的认知阶段、采取适当的策略、也要适时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
中国创业者在新兴市场中有优势也有劣势。通过我在南亚和非洲所看到的,不少印度精英的国际化能力,是要强于中国创业者的,他们的国际化视野、能力其实都不比我们差。包括我们在非洲时,也会发现在非洲的线下零售领域,印度创业者做的要比中国创业者好。
另外,有些中国创业者可能更想要去做颠覆者,但海外市场并不见得喜欢这样的方式,会觉得侵略性很强,这种方式并不一定会在当地赢得更多好感。
在某些方面,中国创业者的优势会比较明显,比如说在新经济领域,中国创业者的认知不落后,在国内也有很多实践经验,而且还有很强的研发资源和团队。
至于“复制”中国经验这一点,还是要辩证的来看,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是可行还是不可行,但真正做了以后,一定是会跟中国模式有所区别。
(文中图片均来自受访者)
本文首发志象网 作者:刘荻青
㈧ 起底印度最大电商Flipkart发家史:创意靠抄袭,亚马逊都头大了
这是关于两位亚马逊前工程师创造了一个让亚马逊头疼不已的电商平台的故事。
说起Flipkart大家可能有点陌生,这是印度最大电子商务零售商,由亚马逊的两名前员工Sachin Bansal和Binny Bansal于2007年创建。
2018年,沃尔玛以160亿美元收购Flipkart,两位创始人也从中大赚一笔。Sachin 和Binny两人的创业史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不妨来看看他们如何从普普通通的亚马逊前员工创造了出一个对抗亚马逊的产品吧。
读书期间,Sachin和 Binny两人并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学习上。
Sachin很喜欢玩电子 游戏 ,可以宅在房间里面几个星期。
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的入学考试,但却因沉迷于电子 游戏 ,导致考试挂科,多读了一年才拿够学分。
Binny没有那么极端,但从各方面来看,他都是最普通的。他的成绩还可以,性格冷静,善于分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人相识的时候正是Sachin在因为学分不够,在学校待着的“额外”一年。那么,这两个普通的开发者是如何打造一个价值250亿美元的亚马逊竞争对手呢?显然,这是通过模仿亚马逊本身。
过关斩将,入职亚马逊
故事基于这三个来源。
60名工程师,这是2004年亚马逊在印度班加罗尔开设第一个办事处时的员工人数。
其中一些是来自西雅图总部的印度的开发者,还有一些是印度当地的开发人员,比如Sachin和 Binny Bansals,——他们通过艰苦的招聘过程取得了成功。
班加罗尔的办公室可以说非常有个性,这里的人不穿西装,他们穿短裤和人字拖。
凭借免费的出租车旅行、高额的餐补、最新的电脑、快速的互联网和丰厚的薪水,亚马逊很快成为了所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公司。
与当时印度的其他 科技 公司不同,亚马逊重视主动性和话语权,而不是等级制度。他们鼓励初级工程师向他们的美国上司挑战。
“皇帝没有衣服”是一项内部奖励,奖励那些能够指出亚马逊印度制造产品缺陷的人。
亚马逊早期招聘的30多名员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有很多后来成为了印度创业界的企业家、有影响力的技术领导者和投资者等等。
不过,亚马逊在印度发展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在中国遇到麻烦,亚马逊在2007年决定退出另一个困难的市场。许多高层领导离开了公司,班加罗尔的亚马逊开始像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这让Sachin和 Bansals也觉得很没意思。
Sachin在一个摸鱼的工作日中表示,为别人工作对我们来说是没有用的。
在质疑中不断折腾
无论如何,当时要在印度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都被认为是一个激进的想法。由于没有创业文化,工程师们只是更期望得到工作,而不是创造工作。
Bansals最初的想法是建立一个产品评论网站。他们的计划是操纵网站的SEO,使其排在谷歌搜索结果的第一位,并通过向用户推荐购买他们评论的产品来赚取佣金。
他们很快意识到计划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印度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都是垃圾。
当所有的供应商都不合格时,产品评论和对比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另一方面,印度电商市场还没发展起来,网站体验、快递配送等都是出名的差。
然而,Sachin和Binny都亲眼看到了亚马逊的成功,并决定追随它的脚步。于是,他们花了500卢比,几天后一家在线书店诞生了,注册域名为Flipkart.com。
获得第一批客户并不光彩。他们的第一个客户来自Sachin在博客上发布的一个链接。Sachin和Binny会在他们能找到的所有与书籍相关的论坛和评论区发布他们的网站链接。
他们做的另一件事是建立了一个eBay账户,出售贴有“Flipkart”贴纸的书籍。与eBay相比,这些贴纸的广告价格更低——激励客户在Flipkart上寻找下一本书。
尽管Sachin和Binny的势头越来越好,但依旧没人相信他们的网上书店能搞出什么名头。
比如他们在印度理工学院的一位IT朋友就直接质疑Flipkart的可行性,不懈的表示“到底谁会读书?”。
Flipkart成价值250亿美元公司三个原因
对于大多数接近Sachin和Binny的人来说,Flipkart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然而,它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它遵循了严格的商业原则。
1. 他们采用了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印度市场
但是改变并不总是意味着进步。与众不同并不总是意味着更好。
2. 他们依靠的是逻辑,而不是他人的意见
在寻找投资时,Bansals会向印度的每一个主要投资者推销,但谁也没有看到这两个工程师的想法的潜力。
其中一个投资者提出给他们提供了一份固定工作。另一位则提出以他们之前在亚马逊工作时薪水的零头买下他们的股份。
虽然Sachin的父母会支持Flipkart,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贫穷的Bansals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外部压力并未能阻止他们。相反,他们依靠的是逻辑。
由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Bansals继续他们的想法。今天,他们被称为有远见的人。而在那时,他们被称为疯子。
3.从简单的事情开始
很多时候,当创业者规划时,会被宏大的计划所困扰。如果他们要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它将拥有全世界的产品。
Sachin和Binny有过亚马逊的工作经验,他们深知这一点。
他们知道亚马逊选择书籍是有原因的。书籍很容易分类并在网上展示。书籍不会消亡,所以你可以把它们保存很长时间。它们也很容易获取。
很多人会因为图书的低利润率而气馁——你如何通过1美元的图书销售赚1%成为百万富翁呢?
Bansals知道他们面临的挑战是信任。由于缺乏客户支持和整体用户体验,大多数印度人不信任在线零售商。
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Flipkart就可以——也确实做到了——开始提供其他更有利可图的产品。
抱沃尔玛大腿,把斗争留给巨头
如今,Flipkart已经发展成迷你版亚马逊,专注于电子产品、服装和家具。2019年,该公司在印度销售了价值60亿美元的产品。
然而,亚马逊正在迅速追赶。自2012年重新登陆印度以来,亚马逊占领了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市场,现在几乎与Flipkart持平。
Bansals做出了明智的决定。2018年,他们将大部分股份以16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沃尔玛。2019年,他们继续抛售股票。
在这时候,他们急流勇退,选择拿一份薪水,把斗争留给了巨头们,并把他们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到印度其他有前途的初创公司。
注:文章编译自entrepreneurshandbook,原文标题《Two Amazon Developers Created a $24.9Billion Amazon Killer》。
㈨ 印度首富“杀”上全球富豪榜第二,超越贝佐斯,他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他个人的能力呗,如果说他没有能力的话,也不可能一路杀上来,也不可能成为全球富豪榜的第二名。在年初的时候,他在亿万富翁排行榜当中还只能够排到第14位,结果现在才过去了半年的时间,他一下子就超过了很多的人,成为了第二名,仅次于马斯克。这个人是出生在1962年的,在1988年的时候开始创业,后来公司慢慢的发展,越做越强大,做的业务也是越来越广泛。所以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一笔资金收入,赚的盆满钵满的。
㈩ 印度小伙去迪拜打工,奋斗15年身价千万,如今45岁为什么破产了
1、背井离乡追寻梦想
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对于印度小伙Fasial 而言,同样如此。
Fasial 出生于印度的喀拉拉邦,一个气候适宜、遍地椰林的城市。Fasial的母亲养育了四个孩子,而他是老大,也是唯一的儿子,家里的顶梁柱。
再次联系Fasial 时,他的心情很低落,印度愈演愈烈的疫情已经影响到了喀拉拉邦,在他家的附近已经有人感染,家里人心惶惶。
“迪拜暂时是不能回来了,先避避风头躲过去疫情再说吧。”在和我通电话时,Fasial正紧张地宅在家里。
谈到未来的生意,Fasial 却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悲观,他觉得这一次的危机就如同2008年,危机过去必然还会涌现更多机会,他相信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是啊,危机过后必然是经济的复苏,那一天迟早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