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法律分析:印度男女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女孩18岁而男孩儿为21岁,印度政府虽然在法律中规定了结婚年龄,但却没有相应的执法措施,对违法者最多只是处以15天的拘役和1000卢比的罚款。印度是一个重男轻女十分严重的国家,尤其是印度的低种姓以及一些贫困地区的人的这一观念更为严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⑵ 关于印度印度圣女是怎么回事,现在是否还
在寺院是有生活费的,而且圣女也不是一辈子呆在寺院,一般到了一定年龄会回家的
⑶ 圣女是什么玩意,为什么会出现圣女
孤立地说,圣女的意思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1,指有塌游圣德的女子。如“圣女贞德”等等。
2,常指将为团铅销后妃者﹐亦指女神。
3,是某个组织中的掌权者至亲或继承人,如楚留香传奇中张洁洁母女。
4.在新时代,圣女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具有魔幻色彩,她也可以放宽年龄界限,特指思想道德上的圣女,即终生贞洁,不受红尘羁绊,永远虔诚。这种意义上的圣女,是高贵不可亵渎的,与印度圣女无关。
5.圣女亦指拥有特殊能力的女孩,它的年龄限制在20岁以下12岁以上。激租
不知道你说的这个圣女是上述哪个意思。
⑷ 印度圣女的简介
印度有一种与其历史一样古老的传统——来自贱民家庭的女孩子年纪轻轻便开始为寺院服务,成为印度教高级修士和婆罗门长老的性奴隶。她们被称为圣女。
这些地位低下的乡村女孩10岁时便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婚姻模式,将自己一生幸福都献给了当地的神,为本村的村民进行宗教仪式和做祈祷。刚刚进入青春期,她们便在仪式和庆典上嫁给寺院 ,然后与教会僧侣共度洞房花烛夜。 圣女一般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在衰老之前一直为寺院服务。然后,就如同欧洲妓院老鸨的命运一样,年老的圣女开始退居幕后,为下一代圣女出谋划策。
据古代阿拉伯旅行者《中国印度见闻录》中的记述,在印度也有类似的圣娼,称为“神灵之娼”:一个妇人,如果事先许了愿,那么,当她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以后,就要带着女儿,去到神灵面前,把她献给神灵。此后,这个母亲还要在街市上为她找一间房子,挂上彩帘,让她坐在椅子上,等待来客。不论是印度人,或是外国人——如果他们所奉宗教的教义可以容许这种行为的话——只要付出一笔赏钱,就可以玩弄她。这个女子,靠了此等营生,把每次积攒起来的金钱,送去给寺院的方丈,作为资助寺庙的费用。
在印度,“圣女”可不是个体面的称呼。尽管人们对她们恭敬畏惧,磕头碰地;但是,谁都清楚,那些高高在上的姑娘,究竟在充当什么角色。所谓“印度圣女”,既不是女王,也不是女明星;反倒是命运最为凄惨的苦孩子。但凡家里有条件,谁肯把亲闺女送出去,受人凌辱呢?这话听起来别扭,说到底,还是印度古老的文化传统使然。 遵照传统,“印度圣女”全部来自贱民家庭,她们刚刚进入青春期,就被迫卖身于寺院 。人前,有个光鲜的名字遮羞——圣女;背后,不过是印度教高级僧侣和婆罗门长老们免费的“性奴隶”。这种丑事儿瞒不了人,所以,走进寺院 ,向神灵献身的少女,注定要出卖青春和肉体,也注定要过一辈子没有婚姻的奇特生活。
⑸ 什么叫圣女
圣女,顾名思义,她是神圣的,一生信奉着自己的信仰。或是拥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脉,她或是预知未来,或是具有与神交谈的能力等等,然而,她注定只能独只一人,一生是处女之身,不能生情,不能有欲。
目录
释义 圣女一般拥有的能力 仙剑的圣女 印度圣女
释义
【释义】: 1,指有圣德的女子。如“圣女贞德”等等。 2,常指将为后妃者﹐亦指女神。 3,是某个组织中的掌权者至亲或继承人,如楚留香传奇中张洁洁母女。
圣女亦指拥有特殊能力的女孩,它的年龄限制在20岁以下12岁以上。
圣女一般拥有的能力
⒈能看见灵异事物,但并不能净化灵异事物。 ⒉能够解释极为神秘的谜团,例如摸不着头绪的梦。 ⒊圣女必须是处女。如果失身则受到严厉惩处并撤销圣女资格甚至丧命,比如倚天屠龙记的黛绮丝。
⒋圣女只有少数拥有灵力,圣女本身也是某个组织或者一种精神的代表。有的圣女没有灵力,但是却有超能力。这些都是不一定的。可以肯定的是,圣女一定是有一定自卫能力的。
仙剑的圣女
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南诏国有一圣女,中年称圣姑。她与女娲后人林青儿都履行着保护南诏国的责任。在仙一的16年前与蜀山弟子酒剑仙一夜情,生下一女孩取名阿奴。由于圣女不能成亲,所以阿奴从小被南蛮三畏女将军收养。由于拜月,酒剑仙与阿奴双双遇难,只剩下圣姑孤单一人度过此生。
印度圣女
印度有一种与其历史一样古老的传统:来自贱民家庭的女孩子年纪轻轻便开始为寺院服务,成为印度教高级僧侣和婆罗门长老的性奴隶。她们被称为圣女。这些地位低下的乡村女孩10岁时便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婚姻模式,将自
己一生幸福都献给了当地的神,为本村的村民进行宗教仪式和做祈祷。刚刚进入青春期,她们便在仪式和庆典上嫁给寺院,然后与寺院僧侣或长老共度洞房火烛夜。
圣女一般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在衰老之前一直为寺院服务。然后就如同欧洲妓院老鸨的命运一样,年老的圣女开始退居幕后,为下一代圣女出谋划策。在印度,“圣女”可不是个体面的称呼。尽管人们对她们恭敬畏惧,磕头碰地;但是,谁都清楚,那些高高在上的姑娘,究竟在充当什么角色。所谓“印度圣女”,既不是女王,也不是女明星;反倒是命运最为凄惨的苦孩子。但凡家里有条件,谁肯把亲闺女送出去,受人凌辱呢?这话听起来别扭,说到底,还是印度古老的文化传统使然。
遵照传统,“印度圣女”全部来自贱民家庭,她们刚刚进入青春期,就被迫卖身于寺院。人前,有个光鲜的“圣女”名字遮羞,背后,不过是印度教高级僧侣和婆罗门长老们免费的“性奴隶”。这种丑事儿瞒不了人,所以,走进寺院,向神灵献身的少女,注定要出卖青春和肉体,也注定要过一辈子没有婚姻的奇特生活。
印度古老的习俗,葬送了无辜少女的身心健康,也为艾滋病传播,埋下了祸根。很显然,“圣女”这种畸形角色,完全处于社会底层,既没人关心,也没人管理。除了充当僧侣的泄欲工具之外,她们还是艾滋病毒的活动流通站。印度社会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目前,印度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过500万人,如果不加控制,每十年将新增300万新患者。早在2003年,艾滋病就成为印度人口死亡最多的疾病。
虽说死神在前边呲牙,印度风俗依然是要色不要命,各种各样的“圣女”为了吃一口饱饭,不得不走上了通向寺院的道路,她们必须把青春献给冥冥之中的神,将肉体投入那些僧侣们贪婪的怀抱。“圣女”不穿僧袍,日常生活也在自己家里。只有寺院需要时,她们才无条件地报到。除了免费的性服务,其它的根本就用不着。“圣女”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酷似庙里的“应召女郎”。她们红颜尚在时,定然是长老们的香饽饽,一旦年老色衰,便沦为榨干汁水的甘蔗渣子。无论新老圣女如何算计,也跳不出命运的轮回。
⑹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出现了哪位女英雄,她的愿望那年得以实现
占西女王。
名拉克希米芭伊,印度民族女英雄。1853年章西王公去世后,因无子嗣,以养子监护人身分登基。不久公国被英国兼并。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于5月在章西发动起义响应,驱赶英国侵略者。她的美貌、坚定和勇敢,使其成为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最受爱戴的领导人。1858年6月章西沦陷后撤至印度北部的瓜廖尔继续战斗,6月18日在城郊的保卫战中,遭遇英军罗斯将军的第8轻骑兵团,孤军奋战,身被数刀,被抬出战场后,伤重不治。牺牲时年仅29岁(一说22岁),被称为印度的圣女贞德。
⑺ 万人敬仰的印度神秘 “圣女”背后生活的心酸,你知道多少
听到“圣女”这个词,有人会觉得这应当是个很高贵的职业。但是在印度,“圣女”算不上什么体面的称呼。在她们背后又有什么心酸苦楚呢?
多少女孩子的青春因为“圣女”被毁,年轻貌美的时候,要出卖自己的青春和幸福。等到老了,就只能退居幕后,为下一代“圣女”出谋划策。
“圣女”的一生表面光鲜,她们背后的心酸却已是到了极致。
⑻ 万人敬仰的印度神秘 “圣女”背后生活的心酸,你知道多少
去过印度或者熟知印度历史人文风情的同学都知道,在古老的印度,至今仍流传着一向同样古老的制度,那就是种族制度。受这种制度的影响,印度底层的女性,一直是被男人凌辱的对象。在如今的印度,除了有各种各样的神棍喜欢对自己的女信徒动手动脚之外,在印度的寺庙中,至今也流传着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古老传统,那就是所谓的圣女制度……
印度陈旧的风俗,害了无辜少女的身心健康,也为艾滋病的传达埋下了祸源。印度每年有1000多名少女成为圣女。她们大多来自穷人家庭。 很显然,“圣女”这种变形人物,完全处于社会底层,既没人关心,也没人处理。她们在人世间几乎一无所有,所谓婚姻和爱情,对她们而言简直就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侈侈品。换句话说,这些女孩子踏进寺庙的那一刻,她们悲惨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⑼ 印度的年轻少女会被称为“圣女”,她们是不是真的过着和名字一样光鲜的生活
圣女。听到这个词,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高贵?不染烟火?冰清玉洁?可望不可及?能与神灵对话?备受尊重和爱戴?这些关键词,与今天要讲的“圣女”全都无关。与她们有关的,是肮脏且悲惨,屈辱且绝望。
女孩头戴黄花,身披纱丽,在乐声中完成一重重仪式。大家都知道等待她的命运是什么。这种命运的另一种名字,叫庙妓。网络里介绍印度圣女时,使用的描述是:性奴隶。因为,神明不会来洞房。替代神明行使丈夫权利的,就是寺中的僧侣。他们认为,与神的女人发生关系,就能更近地接近神明。自此,圣女走上了为僧侣献身的道路。《云端秘档》告诉我们,这是印度的古老制度,也是他们的古老传统。
⑽ 女王的世界历史上的着名女王
推古天皇
原名额田部,是日本第33代天皇、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女帝。公元576年,额田部皇女成为敏达天皇的皇后。公元592年,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所指使的人杀害后,额田部被苏我马子拥立为天皇。岁携即位之初,推古天皇立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总摄朝政。推古天皇在位36年间,以圣德太子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是谓推古朝改革。苏我马子是推古天皇的舅父,公元624年曾要求割让朝廷直辖地葛城县,被推古天皇坚决拒绝。推古天皇在位的前期和后期,曾数次发兵攻打朝鲜半岛的新罗。
新罗善德王
人物生平(?—647年);姓金名德曼,号圣祖皇姑,是新罗国的第27代君主(公元632—647年在位)。真平王长女,母亲为王妃摩耶夫人金氏(葛文王福胜之女),因其父亲没有男性子嗣,遂继承皇位,成为朝鲜第一位女性君主。史载她的性格宽仁明敏,她以公主身份挑战自古以来王位为男性最高权力象征的传统观念,历经挫折,终于在西纪632年登基,成为新罗第二十七代国王。
新罗真德王
人物生平(?—654年);姓金名胜曼,是新罗国的第28代君主(公元647—654年在位)。真平王同母弟真安葛文王金国饭与月明夫人朴氏之女,前任王善德女王的堂妹。史载她资质丰丽,长七尺,垂手可过膝。元年(即唐朝贞观二十一年)即位。二年改元太和,遣使到大唐请攻百济,三年正月号令全国服中国衣裳,四年开始行唐朝永徽年号。在位八年,无嗣,群臣奉立金春秋为王(武烈王)。
谢杰莱·杜尔
人物生平(Shajarahal-Durr,?—1257),一译“莎吉蕾杜”,埃及王国马穆鲁克王朝的第一位、同时也是阿拉伯国家唯一一位女王(1249—1257)。据说为突厥人后裔。出身奴隶,后成为阿尤布王朝苏丹萨利赫的妃子,为萨利赫生一子,名哈利勒。1249年,当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率领十字军进军开罗时萨利赫逝世。她为稳定军心,封锁了萨利赫的死讯,直到萨利赫之子突兰·沙从美索不达米亚赶回开罗继位。次年,埃及脊正军队将法军击溃。当突兰·沙与她及其他将领意见不合而遭暗害后,她宣布为穆斯林的女王。上台后,以自己的名义铸造货币,命令在星期五聚礼的祈祷词中赞颂其名。
在各方面的反对下,谢杰莱·杜尔被迫将王权让给大臣兼军队首领伊兹丁·艾伊贝克,并同他结婚。最后,她风闻艾伊贝克意欲另娶,遂加暗害,而她本人同时也死于艾伊贝克支持者之手。
雅德维加
人物生平(波兰文:JadwigaAndegaweńska,1373年或1374年—1399年)波兰女王。出身于安茹家族,是匈牙利与波兰国王拉约什一世和波兰伊丽莎白的女儿。1382年拉约什死后,大女儿玛丽亚被选为匈牙利女王,但波兰人为结束两个国家之间的个人联合,年仅8岁的她最终于1384年10月15日加冕为波兰国王。在波兰贵族劝说下,1386年2月15日亚盖洛在克拉科夫受洗,2月18日与雅德维加结婚,3月4日加冕为国王。这样就为立陶宛和波兰长达几百年的联盟关系奠定了基础。她赞助宗教和学术事业,恢复在克拉科夫的大学(即亚盖洛大学),后成为波兰文化的中心。
玛丽一世
人物生平(英文: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她的父亲是亨利八世,母亲是凯瑟琳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丈夫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
玛丽一世在其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死后,废黜了继任的简·格雷。1553年10月1日,玛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
玛丽一世是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即位后在英格兰复辟罗马乎野伏天主教(旧教),取代她父亲亨利八世提倡的英国新教。为此,她下令烧死约300名反对人士。于是玛丽一世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后来,Bloody 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逝世,时年42岁。
玛丽一世死后,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继任者伊丽莎白一世所颠倒。
伊丽莎白一世
人物生平(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丽莎白·都铎,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
1558年11月,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继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
伊丽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着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3月24日在里士满王宫去世,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
克里斯蒂娜
人物生平(Christina,1626年—1689年),1632年因为父王战死而继承王位,成为瑞典女王,1654年退位。在位时将耶姆特兰和海里耶达伦两地并入瑞典;力主瑞典退出“三十年战争”,最终实现和平。终身未婚。
叶卡特琳娜一世
人物生平(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17日,1725年—1727年在位),俄罗斯帝国女皇,有些中文依照英文(Catherine I)而称呼她为凯萨琳一世,立陶宛农民塞缪尔·斯卡乌龙斯基之女。本名玛尔塔·斯卡乌龙斯卡娅(波兰语:Marta Helena Skowrońska,拉脱维亚语:Marta Elena Skavronska),皈依东正教后更名为叶卡捷琳娜。大北方战争中,在马里恩波尔附近成为俄军的俘虏,不久为彼得一世所宠。丈夫死后,得到近卫军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但是不太参与国政,实权被缅希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遗嘱建立俄罗斯科学院(1726年),创立最高枢密院。临死前数日,在传位给彼得二世的遗诏上签名。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留里克王朝有血缘关系,为留里克王朝的后裔,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什切青,是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沙皇村(今普希金城),俄罗斯帝国女皇。
1767年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员会会议,宣布女皇的训令,主张开明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虽然想改善农奴制度,但是因贵族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此外她还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贵族势力得到加强,农民和农奴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1773年至1775年发生普加乔夫起义。
对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宠臣和情人波将金去世后,她的以南进重建拜占廷帝国为目标的南进政策受挫。
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叶卡捷琳娜被尊称为“大帝”,即俄罗斯帝国历史上两位大帝之一。
占(章)西女王
又译詹西女王、章西女王。名拉克希米芭伊,印度民族女英雄。1853年章西王公去世后,因无子嗣,以养子监护人身分登基。不久公国被英国兼并。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于5月在章西发动起义响应,驱赶英国侵略者。她的坚定和勇敢,使其成为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最受爱戴的领导人。1858年6月章西沦陷后撤至印度北部的瓜廖尔继续战斗,6月18日在城郊的保卫战中,遭遇英军罗斯将军的第8轻骑兵团,孤军奋战,身被数刀,被抬出战场后,伤重不治。牺牲时年仅23岁,被称为印度的圣女贞德。
维多利亚女王
人物生平(1819.5.24—1901.1.22) ,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统治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加大侵略扩张力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占领了无数殖民地。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