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手机制造前景分析:距世界之巅是一步之遥,还是咫尺天涯
记得是很早前看到的问题:印度会不会成为世界第一手机生产基地?
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印度在2020年预计的智能手机用户数(5.85亿),相比2018年(2.95亿)几乎翻了一倍,达到近6亿用户数量,甚至有专门的调查机构预测,印度即将在2022年智能手机用户数超过中国。所以基于市场消费的考虑,有人发出了疑问:中国的手机生产产业链会不会发生大转移,从而让印度一跃成为智能手机生产的世界第一基地?
我先说结论: 在常规逻辑下,印度替代中国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第一基地的可能性极大;但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技术突破以及多元化经济新形势叠加出现的前提下,可能性将无限趋近于零。
也许通过三件事,我们会有一个比较明了的答案。
从过往的发展 历史 来看,手机生产商的建厂决策依据并不是一成不变,但几个重要的因素没怎么变化:劳动力成本、营商环境、基础运营成本(劳动力薪酬除外)、市场规模以及配套产业链成熟度。
我们需要弄明白一件事,现如今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是手机品牌方给代工厂下单,由代工厂负责生产,而品牌方对于生产基地的选择和代工厂的着重点有很大的不同。
比较明显的就是,手机品牌方更多考虑市场规模、营商环境、进出口政策等,而代工厂需要考虑的就是各类成本问题。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第一基地,其主要原因是达到了两个方面的核心利益诉求—— 既满足了手机品牌方对于市场规模的期待,也满足了代工厂一方对于成本的期待。
目前印度的基本情况是,它展示出了在市场规模方面的巨大潜力,也呈现出代工成本方面的优势。除了这种趋势之外,也有一些问题:
第一,印度在智能手机消费方面存在巨大潜力有一个前提——印度人均经济水平可以在未来十年里极度靠近中国(达到80%以上,同时整个 社会 的基尼系数要低于中国);
第二,印度在智能手机代工领域形成优势竞争力也有一个前提——印度的实际劳动力成本(将效率核算进成本里)能够达到较低水平(比如说在中国工人的50%以下),而其他成本同样达到较低水平(中国80%以下)。
从目前来看,印度在这两点上都距离预期较远,尤其是前者。
看到高赞回答,我其实很认同他的观点,事实上印度在手机生产领域的现状,很像十几年前的中国:那时候的我们经济水平在抬升,拥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拥有数量庞大的低廉劳动力,对于消费导向型的手机大厂和劳动密集型的手机代工企业来说,中国是个满地黄金的宝地。
那么既然中国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有效,印度也就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不过跟十几年前发生的故事会有点出入。
第一, 印度要长期面临一个背景:中国依然是智能手机全球第一的单一消费市场 ,但中国在发展时期却没有这样的顾虑。这将从消费级影响手机大厂的某些决策,进而影响到代工厂的决策。不过如果印度消费水平能够迅速提升,智能手机从各个层次实现消费数量的极大飞跃,同时能够辐射到整个南亚、西亚甚至非洲地区,那么可以抵消中国市场在消费方面的影响。
第二,手机制造在印度的综合运营成本比中国低很多(至少30%)。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目前中国的智能手机品牌都很厉害,在消费端,中国企业具有全球布局的能力,换句话说,不管手机在哪里生产,贴上我的牌子我就可以卖向任何地方,那么手机在哪里生产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代工的成本更低。这个成本包括单价,也包括时间成本、风险控制成本以及品牌认知带来的潜在成本。这是其一。其二是代工厂综合运营成本的核算,行政成本、基础运营成本、时间成本(没事停电停工都会造成成本上升)、用工成本(工人失误率高或工作效率低,都将造成用工成本上升),此外还有外贸、政府关系、 社会 环境等,这些都是印度面临的问题。
从常规逻辑来看,只要手机生产的核心诉求不发生改变,外部环境也不会发生巨大变化,那么智能手机产业链转移基本上是个不可逆过程,印度也会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
所以说可能性不小。
所谓的新形势包含三个方面: 技术新形势、经济新形势、政治新形势。
技术新形势指的是制造业升级,智能生产技术的巨大提升。 我们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如果手机组装不再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整个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发生了升级,对于工程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考量将成为新的选址因素。同时优惠的进出口政策以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力度会提升权重。
这也就意味着,代工厂在选址时可能会更倾向于成熟度较高的工业制造强国。
经济新形势指的是多元化经济的继续发展,如果欧盟、东盟、上合组织等一起推动经济和平发展,这是一个大趋势。 相比而言,当前的逆全球化是多元经济发展时期的一次反抗,但这注定成为一场闹剧,因为由奢入俭难。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品尝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那么如果陷入极端对立,并因此发生不友好的事情,这是许多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而且 科技 已经打破了人类的沟通壁垒,全人类都拥有一个渠道认识彼此——我说的是互联网。
所以经济多元化只会越来越深入,那么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一次新的百花齐放,在这一次发展中,非洲国家、南美国家、西亚国家、东欧国家以及东南亚享有同样的发展机遇,而中国可能成为新形势下的一股核心力量。
同时这意味着另一件事很可能发生——制造业产业链的分散。注意,不是迁徙,是分散,这意味着我们在制造业转移的目的地方面有着更大的主动权和把控力,我觉得印度并不是中国手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
政治新形势就不多说了,中国崛起会在事实上压迫印度的未来生存空间,当然我们永远不会承认这件事。而反过来说,印度的发展壮大也会压迫其他国家的未来生存空间,我们或许不是它的主要对手,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度在战略意义上对中国的敌视都将存在,甚至比越南还要迫切。
那么我们会做什么呢?大家可以猜想一下。
其实深入分析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并不需要担心手机制造业转移,因为至少在五年里,这是一个发生几率趋近于零的事情。
而五年后,新形势的出现可能将彻底掐灭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向印度迁移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印度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挑战,以及一个基本确定的最多只有十年的时间窗口,如果印度在时间窗口关闭前没能实现产业链迁移,那么在消费电子生产制造领域,印度可能将一无所获,并成为外国品牌的逐鹿之地。
而如果它实现了转移,我觉得未必是件好事——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我们中国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要做的可能就是提升教育科研,增强我们在 科技 领域的实力。
“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诚哉斯言!
2.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Q2出货量3640万部,印度人民为什么钟爱小米
说起手机,现在手机的品牌是越来越多了,而且甚至让人有些眼花缭乱。在购买手机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但是在印度人们却非常认可小米手机,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市场,手机出货量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部,所以在这方面的收入也是非常高的。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了700万,属于市场第一的名次。小米是我们的国产手机,而且口碑一直都是非常不错的。
小米手机为了让自己在印度更具有优势,所以价格会非常的低,比在国内还要低。因为在印度已经建了一些生产的工厂,印度的土地和劳动力都非常的廉价。那么就导致小米手机的成本会比较低,那么小米手机在印度价格就会低一些。而且印度人民喜欢小米,也是因为小米的服务非常便捷,服务态度也是非常好的。
3. 小米手机在印度Q2出货量3640万部,小米在印度的口碑如何
小米手机在印度口碑如何,销量已经说明了问题,从小米手机热销印度,就能够看出,这个国产品牌,深受印度民众喜欢。该品牌旗下多款手机,都成为印度热销机型,小米手机在印度Q2出货量,就达到了3640万部。
作为国产手机大品牌之一的小米,不仅在国内有着众多受众群体,在国际上也同样如此。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市场有着巨大潜力。小米手机长期以来,以高性价比着称,这一特点也使得它在印度市场上,很受印度国人欢迎。
因此小米手机在印度口碑不错,赢得了印度很多人的心,他们愿意购买小米手机,也愿意将小米手机,推荐给身边亲人和朋友。
4. 印度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发布,三星正被国产机围剿
作为世界第二大手机市场,印度最近几年也成为了众多智能手机品牌的必争之地。那么目前印度手机市场的现状如何呢?我们或许可以从研究机构近日公布的,印度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中看出一二。
印度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出货量仍然居于第一位,而且市场份额达到29%,比三星17%的市场森裂份额,还要高出12个百分点,而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刚有数据显示,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已经在第二季度超越苹果,成为全球销量第二高的手机,而该数据或许刚好可以证明小米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强势表现。
然后,除了前两名的三星之外,三到五名也都是国产手机,我们除了要惊讶苹果手机出货量竟然没有进入前五之外,也不得不叹服国产手机之强大,如果仅从这次的统计来看,在印度市场,国产手机其实已经形成对三星的围剿之势。而这也和目前国际手机市场的形势有些相像,国产手机除了此猜闭内部竞争之外,很多时候也对三星造成了不小的压迫。那么对此,各位小伙伴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兆橘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5. 印度欲把中资手机挤出中低端市场,中企为何在印度屡受重创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中国企业挤压了印度本土企业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也非常强。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印度获得更多的业务市场之后,印度市场会主动排挤中国企业。特别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因为很多国内的手机厂商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有些手机厂商甚至已经达到了印度市场2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手机厂商开始受到印度市场的挤压,印度市场也会对我们的本土手机品牌进行各种挑刺,有些国内的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准备离开印度市场。
总的来说,你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为贸易保护行为。虽然这个行为已经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但因为印度市场本身对自己的市场有着一定的主导权,所以我们的很多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发展确实会受到影响。
6. Canalys:印度手机市场Q4涨13%,小米保持第一
36氪获悉,Canalys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4390万台,同比增长13%。印度市场的恢复速度超过市场预期。其中,小米出货量达到1200万台,市场占有率27%,同比增长7%。继续保持市场第一。除小米外,市场前五名分别是三星,市场占有率21%;Vivo,市场占有率18%;Oppo,市场占有率13%;Realme,市场占有率12%。
7. 最新印度智能手机排行榜出炉,中国厂商前五占四席,为何会受当地喜爱呢
众所周知,我们一直都是一个电子产品制造大国,但是国内也因为工业有限的问题,所以有很多的产品并不是非常知名,但是在印度中国的手机市场站额确实很大,今天我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谈一谈有关于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
相对于我们的手机来说。这是手机也有自己的一些功能不仅如此,他们的手机信号也是非常的强悍。那对于印度很多人起来说,中国手机也是他们不二选择。
而这个道理其实在各行各业都比较适用产品定位到涉及到人群是需要一个具体的走向的当产品不适应市场的时候,或许放在另外一个市场就会变得十分畅销好啦,今天这个话题就到这里吧,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是对于印度的国产手机有哪些了解大家都可以一起来谈一谈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8. 印度盯上小米、OPPO、vivo,国产手机出海有多“卷”
内卷的主要体现在于手机价格上升幅度不高,但却打造出适合印度市场的手机功能和手机系统。
今年上半年,我国手机销量突破亿台,以小米、vivo、 OPPO、荣耀为首的国产企业表现亮眼。以上多家企业并不只在国内生产手机,反而利用产品优势获得海外市场,尤其是小米公司。
自从小米宣布进军印度市场后,小米公司迎来营业额新高度。不仅成功实现利润额上涨,还完美的使用资金完成技术突破。可是印度市场再大,不适合印度居民的手机品牌,最终只会被印度市场淘汰。于是,中国手机品牌以价格和功能取胜,最终,以小米为首的多家企业在印度开设工厂和线下零售店铺。这足以展现中国品牌抢占海外市场的实力,但这也伴随着激烈的竞争。
总结
即便国产品牌在国外遇到发展难题,这些品牌总会用实力克服困难,以保证公司稳定上升。正式由于多个手机品牌进入海外市场,这才使得国产手机获得极高知名度。其实,手机品牌在生产和销售时,一定不要忽略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从而避免内卷导致国产手机品牌的毛利润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