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吐蕃宁愿挑战强大的唐朝,也不愿去征服印度你知道原因吗
历史上的吐番,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当时的它战斗力满格,让许多小的国家感到恐怕,可是为什么就盯着同样厉害的大唐不放呢?
最后,打下印度对于吐番来说就是一个鸡肋,因为当时印度人少地广,不利于吐番的管理,而且,因为印度是热带气候,而吐番处于高原以干冷为主,吐番士兵并不适应当时印度的环境,而唐朝因为和吐番的地理环境略有相同,他们的士兵相对于印度更适合唐朝。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吐番宁愿和大唐打了200多年而不攻打印度的基本原因。
❷ 唐朝灭了印度是什么情况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事还得从玄奘“西天取经”说起。
玄奘法师历尽艰险到达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历谒名贤,求法讲经,行踪遍布整个印度次大陆,其中就曾到访了摩揭陀国。摩揭陀国是当时统治中印度的一个强国。那时的印度,按方位共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亦即《旧唐书》中说的“五天竺”,“地各数千里,城邑数百”,国内王邦林立,其中大的国邦有十六个,摩揭陀国即为十六个大邦之一,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区。摩揭陀一直被印度人视为佛教圣地,因为相传佛陀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摩揭陀国内度过的。所以玄焋西游,必到摩揭陀。在摩揭陀,玄奘受到国王尸罗逸多(即戒日王)的优渥礼遇,玄奘开坛讲经,举办了一场持续十八天的大型辩论会,从此名震五印。
❸ 古印度眼里的唐朝是怎样的,为何颠覆了传统认知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辉煌的朝代,无论武力还是文化,都在世界文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至今天,唐朝还留有余韵,先不说在日本的很多遗迹,但说“唐人街”,就非常了不起。在世界各地华人聚集区,为何不说“元人街”、“清人街”之类,而是说“唐人街”?显然,这就是唐朝文化的影响力。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强大王朝,邻居古印度又如何看待的呢?结论颠覆了传统认知。
其实,在“鸡犬难以相闻”的古代,古印度人认识的唐朝并不可笑,毕竟交通不便难以大规模交流,从而形成片面认识可以理解。但态度决定一切,刘慈欣《三体》中的“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如果因为傲慢的态度,进而产生“唐朝是微不足道的
蛮族国度,思想狭隘,秉性粗暴
”的片面认识,那么这才是最危险的。
事实证明,所有傲慢的文明,最终都迎来可悲的下场。历史上的印度,一直傲慢着,最后却轮番被外来种族统治;中国的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后还是傲慢的自诩天朝上国,最后迎来百年屈辱。
❹ 唐朝对外战争有哪些(详细)
在北方: 征服了当时称雄世界,让欧洲人哭爹喊娘的突厥人!结果被李靖的3千铁骑打的突厥人心甘情愿的奉中国皇帝为天可汗,连突厥领袖可汗被俘后都愿意终身为奴为仆。从此蒙古大草原、整个中国东三省、整个外兴安岭、库页岛都归入了中国版图,中国在这些地方设立了都护府进行统治。 在海上:保护朝鲜,抵抗日军侵略的战役中唐军焚烧日军战舰400艘,揍得倭奴屁滚尿流,满地找牙,从此朝鲜半岛的政治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郡县。倭奴国也明白了中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是不可挑战的,从此年年进贡,虽然名义上中倭地位是平等的,当时日本的使者到了中国要以三跪九叩的大礼觐见中国皇帝。 日本的天皇也在中日国书信函中自称东海蛮夷倭奴国臣下,百叩中华天朝大皇帝,以此来讨好中国。 在西域: 3万唐军征服西域十几个国家,唐军兵锋越过葱岭,逼得大食帝国拱手让出西域,以2万人的兵力、没有后勤、劳师远征、客地作战、语言不通、没有情报的绝境中与阿拉伯军队25万人以逸待劳、后勤充足的精锐部队抗衡,而且仍然一度压制阿拉伯军团,连续半个月不分胜负。阿拉伯军队损失过半,强大的军力威慑者西域十几个国家包括号称强大的阿拉伯大食帝国! 在西藏: 抵御吐蕃进攻,藏族领袖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军力非常强大,几乎没有败过。本来松赞干布想迎娶唐朝公主,但是语气不够客气,没有称臣,而且使者没有按照中华天朝礼节三跪九叩,结果被唐太宗拒绝了。松赞干布头脑发热,进攻唐朝,还狂妄的说要在长安的大明宫举行婚礼!结果开战后的第7天,唐军一次夜袭,十几万吐蕃精锐部队全军溃退,吐蕃军被俘无数。粮草辎重、车马全都被唐军缴获。松赞干布也差点送命。至此松赞干布彻底明白,中华大唐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已经不可动摇,自请称臣,遣使赔罪,还向长安方向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后来,这才有了文成公主入藏。后来:松赞干布在给唐朝唐太宗的国书中一概称自己为:臣婿,称唐太宗为父皇。松赞干布自己也身穿汉服、学汉语。这就标志着:这个亚洲第二强国已经向中国屈服了。 南越:也就是越南,这没什么可说的,基本几千唐军一打,蛮夷集体投降。 这个时候,中国发明的机械战船,唐朝海军征服了南海,从此南海成了中国海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外:唐朝还灭了位于丝绸之路咽喉部位高昌、和云南地区的强国南绍,然后又征服了海南。 为了保证贸易优势还征服了阿富汗地区。和西伯利亚的大部。 纵观整个中华大唐的战争史,打的全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强国,而且保证了全胜的战绩!!!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威武天朝!不像倭奴,谁窝囊欺负谁。更不想今天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欺软怕硬。谁弱小打谁。 不怕告诉你,中国的一个外交使者王玄策还用了7000唐军差点灭了古印度,原因是印度人抢劫唐军的贸易车队,扣押外交使者还拒不道歉。后来唐朝军队灭了北印度和中印度,要不是南印度的统治者识时务,紧急道歉、赔款。整个印度都会被中国吞并。后来玄奘去印度留学,印度人你一听中华大唐来的留学生,差点给玄奘大师跪下。 给你个倭奴精心查阅大量资料、实地考察绘制的唐朝版图。并且给你个链接附中国外交官王玄策攻打印度的大概过程,后来印度王公知道错了,赔偿璎珞、珠宝、3000箱、黄金50000两、大象50头,唐朝这才罢兵。由于天气、后勤原因,停战几个月后,唐军全部撤回国内。但是这段历史被多数人遗忘了。
❺ 吐蕃为什么不去打孱弱的印度而是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大唐
吐蕃,可是一度雄踞青藏高原的小霸王。特别是在松赞干布继任赞普之位后,吐蕃迎来了长达200余年的兴盛期。
吐蕃不但长期跟大唐作战,四周的其他国家,包括印度在内,都被吐蕃攻打过了。吐蕃军队与印度的第一次作战,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7年),唐朝大臣王玄策奉命出使印度。恰逢与唐朝友好的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去世,大臣那伏地阿罗那顺篡位,国中大乱。中天竺又称摩揭陀国。
阿罗那顺听说大唐使团前来,竟然派兵在半路拦截。王玄策率领随从数十人奋起抵抗,无奈寡不敌众,悉数被擒。使团所携带的众多财物也悉数被劫。
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趁夜色逃出。王玄策并没有直接逃回大唐,而是跑到了吐蕃,誓要报仇雪恨,灭了印度。
当时,文成公主已经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松赞干布同时还娶了泥婆罗尺尊公主。泥婆罗即现在的尼泊尔。
根据《旧唐书》所载,王玄策“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
吐蕃派了1200名精锐士兵,泥婆罗派了七千骑兵,跟随王玄策攻打印度。
吐蕃只能在唐朝衰弱时,骚扰一下大唐。而在唐朝强盛时,又臣服于大唐,甘愿做大唐的藩属国,以甥舅之礼相处。
正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唐与吐蕃之战,断断续续持续了二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