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环戊烯的化学性质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胡衡源会着火回燃。 1、稳定性:稳定。
2、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卤代烃、卤素等。
3、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接触空气。
4、聚合危害:聚合。 1、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50:2140 uL/kg;大鼠吸入LCLo:扒伍16000 ppm/4H;兔子经皮LD50:1590 uL/kg。
2、急性毒性:
LD50:2.14ml(1656mg)/kg(大鼠经口);1.59ml(1231mg)/kg(兔经皮)。 1、生态毒性 LC50:100mg/L(96h)(鱼)。
2、其他有害裤此做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㈡ 环戊烯简介
huán wù xī
cyclopentene
31008
142290
环戊烯
cyclopentene
C5H8;(CH2)3CHCH
无色液体
68.13
10.13kPa/10℃
30℃
93.3℃
44.2℃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相对密度(水1)0.77;相对密度(空气1)2.35
稳定
环戊烯为低闪点液体,易燃,遇热、明火、氧化剂能引起燃烧、爆炸。
395℃
7(低闪点易燃液体)
用于有机合成,作树脂的交联剂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恶臭,较低浓度时已难耐受,因此一般不易发性中毒。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656mg/kg(大鼠经口);1231mg/kg(兔经皮)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滑握版社
嗅觉阈浓度36.14mg/m3;嗅感为13g/m3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洞神,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㈢ 外用药——大风子
【别名】大枫子(《品汇精要》),麻风子(《全国中草药汇编》),驱虫大风子(《台湾药用植物志》)。原植物海南大风子又名:米康茄、尾加木(广西龙州)。
【英文】ChaulmoogratreeSeed
【拉丁】大风子SemenHydnocarpiAnthelminticae,海南大风子SemenHydnocarpiHainanensis
【商品名】大风子、大枫子、泰国大风子。
【处方名】大枫,大风子,风子炭,大风子油,大枫子,大枫子仁。
【性味】味辛,性热,有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祛风燥湿,攻毒杀虫。
【考证】本品始载于元代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为进口药材,以后诸家本草多有收载。《纲目》将其载入木部乔木类,谓:"今海南诸国皆有之。"并引用周达现真腊记:"大风子乃大树之子,状如椰子而圆。其中有核数十枚,大如雷丸子,中有仁白色,久则黄而油,不堪入药。"据此形态、分布描述,与今之大风子相一致。
①《本草求原》:"大枫子,须用纹银煎三日夜,去其浮油,以杀其毒,否则燥痰而伤血,多服必致失明。"②《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枫子及其油脂有毒,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胸腹痛,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活性炭。对症治疗:胸腹痛可用镇痛剂;如有溶血,可口服硫酸亚铁及注射复方卡古地铁,必要时输血。"
【药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hainanensis(Merr.)Sleum[TaraktogenoshainanensisMerr.]的成熟种子。
【形态】1.大风子
常绿乔木。树干直立,枝伸长。叶革质互生;叶柄长0.6~3cm;内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cm,宽3~7cm,先端钝尖,基部钝圆,全缘,两面无毛;侧脉8~10对,网脉明显。花杂性或单性,1~数朵簇生,花径约2cm,花柱长1~4cm;雄花萼片5,卵形;花瓣5,卵形,黄绿色,能育和悔锋雄蕊5个,花丝短而肥厚,外轮雄蕊通常退化成鳞片状,着生瓣基,中央有退化子房;雌花的退化雄蕊合生成纺锤状体,子房卵形,被长硬毛,花柱粗短,被柔毛,柱头5裂,常成冠状反卷。浆果球形,直径6~12cm,果皮坚硬。种子30~50颗,卵形,略呈多角体状,外种皮角质,胚乳丰富。花期1~3月。
我国台湾、海南及云南等地有栽培。原产东南亚地区及印度等国。
2.海南大风子
乔木,高6~9m.叶互生;叶柄长约1.5cm;叶纸质或薄革质,长椭圆形,长8~14cm,宽3~6cm,先端急短尖而钝头,基部楔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浅波状锯齿;侧脉纤细,每边7~8条。总状花序腋生,长1~1.5cm,无毛;雄花:密集,萼片4,椭圆形,花瓣4,肾状卵形,边缘有缘毛,雄蕊12,花丝疏被短柔毛,花药呈圆形,雌花:花被与雄花的相似而略大,退化雄蕊约15,子房卵状椭圆形,密被黄色绒毛,1室,侧膜胎座5个,胚珠多数,花柱缺,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4~7cm,密被褐色柔毛,果皮革质。内含种子约20颗,略呈三角状卵形,长约1.5cm.花期4~9月,果期5~10月。
生于山地疏林的半阴处及石灰岩山地林中。分布于海南、广西等地。
【产地】1.大风子主产于越南、泰国,以及印度尼西亚、印度、柬埔寨等国。我国台湾、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岛有少量出产,但尚未形成商品。2.海南大风子产于海南、广西。资源不少,目前尚少收购。
【采收】10~12月,当树上部分果实的果皮裂开时,即可全部采收,摊放至果肉软化,去皮,将种子洗净,晒干。
【炮制】大风子:拣净杂质,筛去灰土,用时捣碎,或除去种皮,取净仁。
唤晌大风子霜:取大风子净仁,碾如泥,或碾碎蒸透,用吸油纸多层包裹,压榨,去尽油,研细过筛。
【商品情况】
【药材特征】
(1)大风子种子略呈不规则卵圆形,或带3~4面形,稍有钝棱;长1~2.5cm,直径1~前毁2cm.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较小一端有凹纹射出至种子1/3处,全体有细的纵纹。种皮坚硬,厚1.5~2mm,内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与外表面凹纹末端相应处有一棕色圆形环纹。种仁外被红棕色或黑棕色薄膜,较小一端略皱缩,并有一环纹,与种皮内表面圆形环纹相吻合。胚乳肥大,乳白色至淡黄色,富油质;子叶2枚,浅黄色或黄棕色,心脏形;下接圆柱形胚根。气微,味淡,有油性。医学教育网搜集
以个大、种仁饱满、色白、油足者为佳。
(2)海南大风子种子略呈四面体,一面隆起,三面稍平坦;长1~2cm,宽0.5~1cm.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色,有多数隆起的纵脉纹,种脐位于种子的一端。种皮硬而脆,厚0.5mm,易碎。种仁不规则长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细皱纹;胚乳黑棕色,子叶心脏形稍尖,色较浅。
【应用】
用于麻风,梅毒,恶疮,疥癣。大风子味辛,性热有毒,功能祛风燥湿,攻毒杀虫,为治麻风病的专药,外用为主,少作内服,并多入复方,以加强疗效,减低毒性。治麻风、梅毒恶疮,《岭南卫生方》以本品烧存性,与麻油、轻粉研涂,并以其壳煎汤洗之。治大风眉目遍身*烂,配燥湿、祛风、杀虫之防风、苦参、蝉衣研末为丸内服,如《解围元薮》大风丸;现每与苦参、苍耳子、川芎、白花蛇等祛风燥湿药配用,以增加疗效。治疥疮可与燥湿杀虫止痒之轻粉、枯矾相通,如《疠疡机要》大风子膏;或与硫黄、轻粉、樟脑等配制散剂局部外用。用于癣疮,可与硫黄、雄黄、枯矾同用,如《血证论》大风丹。治顽癣,《外科正宗》以本品配斑蝥、土槿皮、轻粉等浸酒或煎汁外涂。
用于洒皶鼻,麻疹,皮炎,手足皲裂,亦取其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之效。大风子配木鳖子、轻粉、硫黄同研末,于晚间冷开水调涂,可治酒皶鼻。治手足皲裂,《寿域神方》单用本品捣敷局部。治急性荨麻疹,可合大蒜捣烂,煎水涂搽。治神经性皮炎,以本品配白鲜皮、五倍子、松香、鹤虱草、苦参等杀虫、祛风、止痒之品研末烟熏患处。
【用量】0.30-1.00g
【禁忌】本品性毒烈,一般只作外用,内服宜慎。必须作内服剂用时,当稀释于复方中用,并不得过量或持续服用。外用也不得过量或久用。阴虚血热、胃肠炎症、目症患者均忌服。本品中毒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胸腹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全身发热感,严重时可出现溶血、蛋白尿及管型、肝脂肪变性等症状。
【附方】
1.治大风癞大枫子不拘多少,烧存性,研细罗过,与轻粉等分。用麻油调敷疮上,极妙。如湿只干掺之。(《普济方》引《经验良方》)
2.治疥疮①羊尾子油二片,大风子二十个(去皮),白硫黄一钱,楂肉三十个(去尖)。上合做一处捣烂,生绢布袋装。每日掌在手中闻。(《普济方》)②大枫子五钱,水银一钱五分,明矾、花椒各二钱。研匀,以猪油拌药捣烂,搽。(《疡医大全》)
3.治脓窠疥大枫肉、杏仁、桃仁各四十九粒。研细,用麻黄五钱,猪油熬去渣,和药调搽。(《疡医大全》)
4.治风疮燥痒,疥癣大枫子肉半两,轻粉、枯矾各些少。上捣为膏,擦疮上。(《证治准绳?疡医》枫实膏
5.治癣遍身及面大枫子、槟榔各五钱,硫黄三钱。醋煎滚调搽。(《仙拈集》三仙散)
6.治癣痒各疮大枫子肉三钱,土硫黄二钱,枯矾一钱,明雄黄二钱。共为末,灯油调搽。(《血证论》大枫丹)
7.治裙边疮(一名裤口风疮)大风子一百个,枯矾五分,川椒末一钱,轻粉一钱。用真柏油调搽即愈。(《洞天奥旨》大风膏)
8.治水出皮炎大风子、雄黄各30g,冰片(或樟脑)0.6g,熟石灰粉15g.共研细末,外撒。撒药前先用青凡木捣烂,也可用苦楝树皮或刺苋菜泡开水洗患处。(南药《中草药学》)
9.治痜疮大枫子仁、木别仁、蛇床子各半两,水银三钱(研,散于内)。上先以刀刮去疮痂,花椒汤洗净,外用麻油熬成珠,调药付和麻油,遍身自上而下擦之。(《景岳全书》)
10.治风刺鼻赤用大枫子肉十个,木鳖子肉五个,轻粉、硫黄各一钱五分。共为末,夜夜唾调涂之。(《本草汇言》引《单氏家抄》)
11.治男妇头痛,不论偏正新久,但夏月欲重绵包裹者闹杨花(净末)-钱,槿树花(净末)一钱,大风子(白肉去油)五分。共研。每服六分,葱酒调服,洗浴发汗自愈。(《外科正宗》)
【文献】
【医论】
1.从性味论大风子的功用缪希雍:"禀火金之气以生,故其味辛、苦,气热,有毒。辛能散风,苦能杀虫燥湿,温热能通行经络。世人用以治大风疠疾及风癣疥癞诸疮,悉此意耳。"(《本草经疏》)
2.论大风子性燥热劣,不宜内服倪朱谟:"大风子肉捣膏,擦风癞疥癣诸疮之药也。此物质润性燥,濒湖方治疮疥仅供外涂,能润皮肤,杀虫止痒,不堪服食。粗工述庸人语,每治大风癞疾,与苦参同用,作丸服,殊不察此性燥、热劣,有损液闭痰之虞,而伤血分,至有风癞未愈而先失明者。用之外涂,其功不可没也。"(《本草汇言》)
【成分】
种仁占全种子的30%,约含脂肪油50%.大风子油于20~30℃间凝固,故在寒冷气候即变成油膏状。油的性质:n1.4715~1.4753,[α]+42.5~51.50(氯仿),酸价1~20,皂化价187~226.5(平常200~210),碘价94~113(平常93~104)。油的折射率较高,有旋光性,能溶于90%热乙醇,是其特点。油的脂肪酸有大风子油酸(Chaulmoogricacid)、次大风子油酸(Hydnocarpicacid),及少量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等)。大风子油酸及次大风子油酸在油中大部分是成甘油酯,如一大风子油酸、二次大风子油酸甘油酯、一次大风子油酸、二大风子油酸甘油酯。此二结构特殊(都有一个环戊烯)的脂肪酸甘油酯,是药的有效成分,约占总油量的90%。就抗麻风的药效而论,次大风子油酸强于大风于油酸,而二者并用时又强于独用。种子含多量脂肪油(大风子油,hydnocarpusoil),油中主要含次大风子酸(hydnocarpicacid)、晁模酸(chaulmoogricacid)以及二者的甘油酯,另含油酸、棕榈酸及大风子烯酸(gorlieacid)等。此外尚含环戊烯甘氨酸cyelopentinylglycine)等。
㈣ 1,2-环氧环戊烷,285-67-6,性状有人了解吗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1,2-环氧环戊烷中文别名 环戊烯环氧化物;1,2-环氧环戊烯;氧化环戊烯乱孝;1,2-环氧化环戊烷;英文名称 Cyclopentene oxide英文哗态稿别名 Cyclopentane oxide;1,2-cyclopentane oxide;1,2-epoxy-cyclopentan;meso-cyclopentene oxide;6-OXABICYCLOHEXANE;6-Oxabicyclo[3.1.0]hexane;1,2-EPOXYCYCLOPENTANE;1,2-Epoxycyclopentane;cyclopenteneepoxide;Epoxycyclopentane;CAS号 285-67-6印度海关编码(HS-code):闭轮29329900概述(Summary):29329900. 仅含氧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
㈤ 烹调中香料的用法
辛香料(Spice)
气味浓烈辛辣的辛香料,取自植物的果实、花、花苞、根茎、树皮。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药、扶锱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这些辛香调料不仅能为食品加香增味,更有不可替代的食疗作用,尤其对许多疾病都有意想不到的良好防治效果。
(主要产地)印度、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墨西哥、中国
(选购与保存)辛香料一般都是干燥品,因为它的芳香和刺激感都比新鲜品更好更强烈。选购时,要选充分干爆且香味浓烈者为佳。
(使用方法)使用富刺激性的辛香料时要注意,每种辛香料的辛辣成分并不相同,用法上自然就有所差异。其中以辣椒的辣味最重,它的特色就是吃在口中火辣辣的,有如烧灼般酷热的辛辣感,但几乎完全没有香味。辣椒的辛辣成分并不会受高温的影响而减弱,因此可以和各式食品相配。其它如胡椒、生姜的辛辣万分受热也能保持稳定,但像辣根(洋山葵)的辛辣成分是由于酵素作用而产生的,就不能和加热食品共用了。
胡椒(Pepper)
梵名“味履支”,又名古月、黑川、白川,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热带亚洲,浆果球形,黄红色,依成熟及烘焙度的不同而有绿色、黑色、红色及白色四种,有粉状、碎粒状和整粒三种使用形式,在烹调中有去腥压臊、增味提香的作用。一般将整粒胡椒用在肉类、汤类、鱼类及腌渍类等食品的调味和防腐中,在加入香料和卤汁时用粉状较多。
胡椒味辛温而芳香,可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开胃、解毒,可治胃寒之痛,受寒泄泻,食欲不振。选购时注意以颗粒均匀、饱满、洁净、干燥者为佳,胡椒及其制品胡椒粉,均宜放在干燥及空气流通处,切忌受潮。粉状胡椒的辛香气味易挥发掉,因此保存时间不宜太长。
花椒(Chinese Pepper)
花椒属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果实呈红色,种子黑色,果实为花椒,含挥发油,性热,味辛香,作为中国特有的香料,在明末辣椒传入中国以前,花椒就已与姜、茱蔡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花椒树因为结实累累,香气浓郁,因此被古人视作多子多福的象征,并用它祭祀祖先、迎神、驱疫、花椒按其颜色青绿色、麻味较强,有一种特殊的清麻香味,多用于麻味较重的菜品,如“火锅”“水煮鱼”“毛血旺”等,红袍椒属于较大众且运用最广的一种,狗椒由于其色泽、香味、麻味都较差,含籽多,所以一般不用或少用。
花椒味辛性温、能温中散寒,在烹调中具有异味增香味的效用,还能与辣椒、盐等调料综合形成一种麻辣醇厚的复合味。花椒除了味道好可作为调味料之外,其药用功效也很重要,如开胃、健脾、理气、止泻、驱除蛔虫、治风湿、关节炎、呕吐、腹泻、感冒、牙痛,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局部麻醉止痛,可促进性机能作用、抗衰老、增强内分泌腺机能等。
选用花椒时注意以粒大均匀,气味麻香浓郁,籽少或无籽全干品为佳。购买花椒时,买整粒的比买粉末要好,因为磨成粉末的花椒香味容易散失。整粒的在使用前,先放在干燥的锅里用最小火加温烘炒,花椒里的油质因遇热挥发出来,再碾碎或磨粉以烹调菜肴。
花椒最忌潮湿,宜用透气性能好的麻布袋存在干燥通风处,颗粒在密封状态下可储放2年之久。
山椒(Japanese Pepper)
山椒即日本特产的花椒,特有的辛辣成分不在种子而是存在于果皮当中。称为“不芽”的嫩叶和未熟果实的粉末可用于汤中调味并增添香气。
姜(Ginger)
又称生姜,原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须根不发达,块茎肥大,呈不规则掌状,灰白或黄色,可做蔬菜,调料,亦可用药,姜一切开就有香气,来源在于成分中的挥发油类,辣味成分则为姜辣素,素的年龄不同,姜辣素所含比例也不同,导致生姜和干姜吃起来味道有异。生姜效用偏重的发汗、止沤和解毒,烘干或晒干的干姜则能温中散寒,夏季产的子姜是姜的嫩芽,适合切丝生食。
2 …… 香料介绍
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能驱毒去邪,温热中肠,具有适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最佳的贮存方式是将买回的鲜姜洗净后,埋入盐罐里,可保持较长的时期不干,但要注意,腐烂的生姜中含有毒物质黄樟素,其对肝脏有害,所以一旦发现生姜腐烂就一定不能食用。
妙方:1、鲜姜榨汁可缓解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食后疼痛。
2、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放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
辣椒(Chilies)
茄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印度西部,15世纪传入欧洲,明代传入中国,现在全球热带地区都有种植,种类多不胜数,知名的已超过了200多种,是分布最广的香料植物。辣椒是辣味调料的代表,除了辣味外,几乎没有其它味道,最辣的部分是子粒及其旁边的白色脉络,至于辣的程度,则因品种而异。辣椒未成熟时外表为绿色,成熟后转红、杏、黄、紫等不同颜色,外型有长有圆,大小亦不一,其中以手指大小的鲜红色为最普遍食用。成熟的辣椒有各式各样的制法和食法。除可生食或炒食外,辣椒干制后可压成粗碎、片状、粉末状,制成烹调香料,如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等加工品,具有杀菌去腥的效果。
辣椒味辛,能温中下气,开胃祛寒,散风活血,对于抵御潮温、受凉等气候引起的疾病,有独特功效。
选购辣椒时,以成熟、干爽、坚硬、重身、表面光滑无瑕的为优质,保存时可把辣椒洗净吹干后用纸巾包裹,放进冰箱,可贮存2至3个星期。
丁香(Clove)
最早原产地是印尼摩鹿加群岛(MOLUCCAS)。又叫鸡舌、丁子香,是丁香树结的花苞在未开花之前采摘下来,经干燥后做成的香料。丁香很适合于甜或浓味的食物,美国人常用来撒在烧烤类食物上:而欧洲人喜欢把丁香插在柑橘上,用丝带绑起吊挂在衣橱内以熏香衣物;非洲人喝咖啡时,喜欢加入丁香同煮。丁香还不只这些用途,举凡烹调肉类、腌泡菜、烘焙糕点、调制甜酒,全都可以加入丁香香料。
香精油可作为消毒剂和止痛剂,调稀的丁香油可做漱口剂,将精油擦在齿龈上可解除牙痛。
购买丁香时,最好是买整粒的,因粉状丁香的香味极易氧化散失,不易保存,买整粒的就可除去这些缺点,丁香最好的品质外观通常是大粒、圆胖、深咖啡色微带红黄,富含油质,茎梗不超过0.5寸为佳。
肉豆蔻(Nutmeg)
来自一种热带常绿乔木,果实中央核仁部分就是肉豆蔻,散发着甘甜而刺激的芳香,口味微苦涩,充满着异国情调。
公元十六世纪时,肉豆蔻不仅是欧亚间主要商品之一,在中国和阿拉伯地区更是治疗消化病症的药材。整颗肉豆蔻用擦菜板擦碎后,是汉堡等绞肉食品常用的调味料,也适合于西式糕点。肉豆蔻有着坚硬的核仁,可保存较长时间,而其浓烈的香气,在菜肴中只要放一点就味道十足。一般来说肉豆蔻粉可保存8个月之久,而原颗粒则可储放2年以上。
豆蔻皮(Mace)
被覆在肉豆蔻黑色外壳上的深红色网状假种皮,就是豆蔻皮,经日晒后,和肉豆蔻一样当作香料使用,两者的香味十分相似,但豆蔻皮的香味要清淡许多,常用于绞肉食品、香肠、甜甜圈等食物当中。
肉桂(Cinnamon)
肉桂又称为玉桂、丹桂或桂皮,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全世界的肉桂树大约有上百种,其中2种居领导地位且甚具商业价值的是锡兰肉桂和中国肉桂。锡兰肉桂比较软甜、风味绝佳,桂皮呈浅棕色而且比较薄。
中国肉桂(桂皮CASSIA)香味比较刺激,树皮较肥厚,颜色较深,芳香也较前者略逊一筹。肉桂的味道芳香而温和,适用于甜和浓味菜肴,特别适合用来煮羊肉,也可以用来做蜜饯水果(特别是梨)、巧克力甜点、糕饼和饮料。肉桂除了有树皮卷成的所谓肉桂棒、肉桂粉外,还有肉桂油出售。新鲜肉桂粉香气比肉桂棒浓重许多,在烹调时,如果不想味道太重,或是不想使食物中有肉桂粉末颗粒,则可使用肉桂棒烹煮后丢弃。深爱肉桂香的人,可以自制肉桂茶,只要用250亳升的开水浸泡约1克重的肉桂树皮丝10分钟,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