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尔怎样开启了在印度的创牌之路
2004年海尔初涉印度市场,面对着复杂和独特的市场环境,困难可想而知。如何找出适合印度市场的最佳解决方案成为当时海尔最大的挑战。海尔秉持在主流市场创造主流品牌的全球化理念,采用“三位一体”本土化运营模式开启了在印度的创牌之路。
2007年建厂时厂房建筑面积仅3.6万平方米、设计产能30万台,只能生产一个型号的冰箱。海尔印度浦那工业园厂长胡少峰说,为了打开局面,站稳脚跟,海尔认真调研印度市场特点,找准消费者习惯和痛点。
除了“不弯腰冰箱”,海尔还推出受当地人喜爱的玻璃门冰箱、花色冰箱等。根据市场调研,海尔针对印度消费者进行了各种创新。印度家庭供水不稳定,海尔推出“零水压”洗衣机,无需水压洗衣机也可以洗涤。
印度雾霾大,海尔推出能清除PM2.5的空调,不但能防雾霾,还可以除甲醛。印度多数家庭用电环境不稳定,洗澡时漏电事故频发。海尔通过防电墙电热水器率先打开印度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
❷ 印度最大洗衣店,1000员工、一天洗20万衣服,却没有一个洗衣机
如果你在印度卖洗衣机,那你可能就赔大发了,因为印度人几乎不用洗衣机。 在印度孟买的城区内有一个独特的景点——千人洗衣机工厂 ,可是这个洗衣厂没有洗衣机,所有衣服全是人工手洗。
各个酒店、医院所有的衣服床单,甚至全孟买的衣服都会送过来清洗, 这里有800多个水池子,送来的衣服会经过高温水煮,然后放在池子里手洗,各种颜色的衣服都混杂在一个池子里,很有可能就会染色, 洗衣工的双腿整日都要泡在池子里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 。
洗好的衣服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熨烫折叠,这里的熨烫方式是很传统的加炭火熨斗,因为这样可以节省电费,但夏天在这种高温环境工作会感到十分窒息。
洗衣工很多都不识字,所以在每件送洗的衣服上都会有专属的标记, 避免送错的情况,这个洗衣工厂每天都要洗上万件衣服,虽然看起来混乱,但这里又有自己的秩序, 他们送错衣服的概率只有八百万分之一。
这是一份世袭的工作,这里的工人世世代代住在这里以洗衣为生。 洗衣工男女老少都有,但是以青年男子为主, 而他们每天要工作13-14小时,每个月的工资大概只合700-900元人民币,一台洗衣机要上千块,还要加上电费、维修费用, 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综合来说, 洗衣机比人工贵。
这么多青壮年从事手洗衣服的一个工作,其实也是对劳动力的极大浪费。但这些人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因为 印度的人实在太多了,失业率也是太高了,如今印度的街头有很多青少年流浪汉。如果洗衣机代替人工,那么这些人也要面临失业。
简单来说,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口太多。
前一阵有新闻说印度人口已经超过中国, 我国人口14.12亿,印度已经14.15亿了,印度现在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这只是印度一家医疗网站的估算,并不是官方数据 ,已经证实这是个假消息。
但2015-2019里,印度每年都增加了1400万人左右,而我国2021年仅增加了48万人,所以印度人口赶超我国是很快就会出现的一件事。 联合国曾发布一份报告,这份报告预测在2027年印度人口就会超过中国。人口无止境的增长也会带来很多 社会 问题,印度政府为了控制人口也是绞尽脑汁。
其实 从1952开始,印度就开始了计划生育 ,但并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用一种潜移默化洗脑的方式宣扬计划生育。例如设立广告牌、播放绝育音乐等等,大街小巷都在宣扬少生,这样做有用吗? 1952年印度人口3.8亿,到了1975年直接6.13亿了,涨幅高达61%,白忙活一场。
于是印度进行强制性计划生育,但他们的方式过于极端,直接要求人们绝育。 完成绝育的家庭可以优先获得水电供应等 社会 福利,完不成的就处处受阻,低保都别想拿到,这造成人们的不满,一年之后,这项政策也就无疾而终了。
印度的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很多家庭会为了生男孩一直生。 在印度,女生出嫁时还要大量的嫁妆,所以女孩在他们眼里就是“赔钱货”,再加上印度宗教的影响,各大教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就需要越来越多得人,人口数量也就很难控制,吃饱饭的也就越来越少。
按理说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家,这里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养活13亿人不成问题。
21世纪,印度的土地还是私有制,高种姓掌握着全国74%的耕地,而低种姓大多都是给他们打工的佃农, 勉强饱腹,这并不是因为印度的农民懒,而是农业获得的收益无法回馈实际劳动者,毕竟农民挣的实在太少了。
而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还要租户自己承担损失 。20多年来,印度共有30万农民自杀。再加上印度工业化程度低,印度还采用人工耕地,所以他们的粮食产量并不高。 中国的粮食年产量已经超过6.5亿吨,而 印度粮食年产量仅有2.5亿吨。
人口转化为劳动力才能变成人口红利,但印度是全世界文盲最多的国家,文盲占2.8亿,已经占了全球文盲的三分之一。 但印度的非文盲标准只是意味着“会写自己名字”,有些人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算脱离文盲了,所以印度的文盲数量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既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那其他工作也都干不了,毕竟在中国进厂子拧螺丝也得识字啊。
印度没有工作机会给年轻人的主要原因还是印度的工业太拉垮了,所以这些青壮年的男子只能从事手工业劳动。 在印度,服务业占比高达61.5%,而工业仅占23%。 也许有人会发出疑问,印度的服务业占比这么高,应该和英美这样的发达国家相媲美了啊,为什么经济相差这么多呢?
英美这种发达国家都是先发展工业再发展服务业,其中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业有一定基础了,服务业才能更好地升级,也不会白白浪费劳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英美国家会用洗衣机洗衣服而不用人工洗衣服。
而印度选择一蹴而就的发展方式,直接跳过工业化阶段。 如果人口少好像还可以接受,可以学习新加坡发展 旅游 业。但印度人口实在是太多了,服务业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他们只能用原始的服务方式来维持就业人数。
另一边的工业发展又不好,没办法提供大量的拧螺丝岗位 ,要知道仅 汽车 行业就能带动上下100多个产业,这就能提供上千万的就业机会。 庞大的人口数量无法转换成人口红利,那就会变成人口黑洞。
❸ 海尔在美国,欧洲,印度分别是什么时候开的第一个工厂
1.在美国: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2000年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2002年3月5日,海尔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作为北美的总部。对海尔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代表着海尔对美国市场的承诺,即海尔要在美国扎根下去。
海尔美誉飘香美国市场,海尔在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为美国消费者留下了美誉取得了赞誉。设计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线从单一的小冰箱、小冷柜,发展成同主流品牌竞争的庞大产品群,2003年荣获全美产品设计“金锤”奖。2004年7月1日,美国Target连锁店与海尔联合在纽约创下了7小时内销售7000台空调的惊人纪录。这种罕见的热销现象,引起了美国着名家电零售周刊《HFN》的关注,并于7月5日用整版大篇幅深入报道了这次空调造势活动。
目前,海尔产品已顺利入驻美国排名前10大的连锁集团,并获得 “最佳供货商”、“免检供货商资格”等荣誉。
海尔在美国的社会贡献得到当地认可和称赞。为表彰海尔对南卡投资和对当地发展所做的贡献,开姆顿市所在的 Kershaw 县政府将 2001 年的 “ 社区贡献奖 ” 颁发给了海尔; 2002 年,南卡州政府更授予海尔美国工厂 “ 创造就业奖 ” ,而且为了支持南卡工厂更好更快的发展,南卡州政府还给予海尔美国工厂优惠的工资税返还待遇,该项目被政府认为是贸易带动投资的典范;市政府无偿将市里的一条大路命名为 “ 海尔大道 ” ,这是美国国内第一条以中国企业命名的道路。
2.在欧洲:
欧洲是世界家电业的发祥地,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家电品牌,海尔冰箱技术就是来自德国。自从1990年,海尔首次出口德国2万台冰箱,海尔吹响了向欧洲家电市场进军的号角。
2001年6月19日,海尔集团并购了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工厂,加之海尔在法国里昂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设计中心,在意大利米兰的营销中心,海尔在欧洲真正实现了“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海尔不但拥有欧洲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而且具备了参与当地制造商组织并获取信息的条件,从而为实现在欧洲的“三融一创”(即融资、融智、融文化,创世界名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3月7日至9日,两年一度的科隆国际家电博览会又一次拉开了帷幕。海尔是该届博览会占地面积最大(1000平方米)的参展企业之一,并推出了满足欧洲市场需求的58个门类159个规格品种的新产品,特别是首次在欧洲市场亮相的10大门类28个规格品种的太空系列网络家电产品,吸引了众多参展客商的目光。
海尔凭借高质量产品、个性化设计和速度优势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2002年,海尔6款冰箱产品率先达到欧洲A+能耗标准,在德、荷、比、卢四国,消费者每购买一台达到A+能耗标准的海尔冰箱,政府就奖励100欧元,海尔品牌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销售额三年内增长15倍。
2003年,在伦敦的“英国宾馆酒店用品暨日用消费品展示会”上,海尔的迈克冷柜和个性化酒柜吸引了众多客户。
2005年1月,在英国,海尔冰箱被Ethical Consumer杂志评为最畅销产品;在德国,科隆市政府和亚琛市政府的一次滚筒洗衣机大批量采购招标中,海尔滚筒洗衣机经过多轮竞争,最终击败了众多等着名国际品牌,赢得了两市市政府的大批量订单。在俄罗斯,莫斯科地铁通道政府采购项目落中,海尔42寸等离子产品以其优异的性价比成功中标。
2005年4月,海尔宇航变频冰箱在意大利维琴查城召开欧洲上市新闻发布会。该款产品在节能和环保两方面的创新突破,给众多家电商留下很深印象,短短三个月成为销速最高的高端产品。
3.在印度:
海尔凭借在欧美市场创出的美誉,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2001年4月,海尔海外第二个工业园在巴基斯坦奠基,2002年5月6日,第一台海尔洗衣机在巴基斯坦海尔工业园走下生产线。
在印度,海尔已发展到近3000个销售网点,14个海尔展示厅。海尔产品已由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等白电系列产品,迅速向电视,DVD,手机等黑电产品扩张。截至目前,海尔已进入了印度10大经销商的8家。
在东南亚地区其它地区,海尔已分别在马来西亚、印尼、孟加拉、越南等国建立工厂,在新加坡建立贸易公司。海尔在东南亚地区市场的拓展已迈上快车道。
在澳大利亚,2004年4月,海尔首次以冠名的方式参与体育事业,澳大利亚第一明星篮球队墨尔本老虎队队长(原NBA篮球巨星)安德鲁·盖茨与海尔签约,正式代言海尔笔记本。11月初,澳大利亚国家权威认证机构对整个澳洲市场的冰箱产品进行了“Top energy saver award”(顶级节能奖)评比,结果显示:在获得节能标识的十三款冰箱中,海尔就占了三款,并且三款冰箱的节能水平已远远超过该项能耗标准。
在新西兰,2002年9月底,海尔产品首次在新西兰市场登堂亮相,立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给当地家电市场带来强烈的冲击波。2003年新西兰10月出版的《Consumer》杂志公布了2003年新西兰全国市场最畅销的前30款洗衣机的综合性能排序,海尔洗衣机洗净比名列第一,并成为该杂志向新西兰消费者特别推荐购买的6大洗衣机品牌之一。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国家和经济体,也是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角逐的“战场”,海尔坚持本土化的战略,满足当地用户需求,已成为印尼市场上知名的国际品牌。图为印尼闹市街头,海尔品牌与其它国际名牌交相辉映。
在韩国, 海尔以缝隙产品切入市场, 酒柜份额达到市场第一位; 迷你洗衣机产品在家庭第二台洗衣机市场中独领风骚。 自 2004 年成立以来, 业务发展迅速, 产品已涵盖白电, 黑电和 IT 领域, 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至 50% 。
❹ 印度“人肉洗衣厂”,开挂了170年,为何不用机器代替
在世界人口大国印度,使用洗衣机的频率是非常的低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极度的缺水,而且在用电方面也有极大的影响因素。印度当地的人口数目是非常多的,同时印度的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也十分的严重,因此用干净清洁的水洗来衣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十分浪费的行为。
印度当地的中层阶级的人们,也都更加的青睐当地的洗衣厂。主要是因为这个阶级层次的人,相对而言,在生活中还是有一些空余的闲钱的。因此他们可以满足一些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生活上的一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