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是怎么开辟的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开辟过程:
1.葡萄牙国王派遣迪亚士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到达亚洲的西南端.
2.葡王又派达•伽马率3只船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的航线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这样,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亚洲的新航路就开辟出来了.
3.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3只船横渡大西洋,到达了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新大陆.后来哥伦布又先后三次到达过美洲,他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还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4.住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员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之命,从西班牙出发,完成人类历史上首例的环球航行.同时,也证明了地圆学说.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开辟影响:
其一,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和商路贸易中心转移.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
其二,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
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
‘贰’ 印度这个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不是有一个民族为主的国家。历史上的印度是许许多多国家的总称,是一个地区名称,不是国名。后来英国殖民者来到南亚,他们成立了一个东印度公司,也就是在东方的印度地区“经商”的公司。这个公司用军队推翻了原来当地的许许多多国家的政权,掠夺、压迫、残害殖民地人民,还把势力渗透到中国西藏等地。后来有个叫甘地的人绝食请愿,希望由“印度人”接管这个殖民地的权利。沉沦的日不落帝国在二战打击下已经无力经管东印度公司治下的大片土地,于是他们送了一个顺水人情:你们“印度”独立吧!只要还在“英联邦”就可以了。于是这个甘地不费一枪一弹做了印度的开国总统。原来饱受殖民者侵害的各殖民地亡国人民,再次沦为“印度政府”的国民,饱受“印度人”的欺凌压迫,这种压迫包括宗教压迫、经济压迫政治压迫种族压迫形形色色。不久伊斯兰教徒们就独立出来一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还有斯里兰卡。但是其他较小民族的独立被镇压。“印度人”对殖民者没有放一枪一弹,但是对追求自由独立人权的各民族人民却从没有心慈手软。他们的屠杀和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世界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一个叫印度的国家。我们早就知道那里是天竺各国,曾经的“西方极乐世界”。今天的这个国家是帝国主义殖民者的遗产。今天的印度继承了殖民者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思维。是老殖民者的现实代理人。他们在思维上和他们以前的宗主是一模一样的,手段是一样残忍可耻的。今天的印度统治者和老殖民者一脉相承,是压迫南亚各民族的集团和工具。如果我们承认印度主张的中印边界,不如请“东印度公司”回来更好。 在那个所谓“民主、自由”的印度,贫穷落后,等级森严,少数民族永无出头之日。只有极少数殖民继承者享受尊严和富贵。我们如果有一点良心,就应该向那个地方输出革命。至少可以输出思想。退一万步,和它不相往来,任其自灭。最愚蠢的是支持它、向它投降。但是按老殖民者制造的“民主、自由、普世价值”,就是中国向印度学习,对它投降。
‘叁’ 历史中的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是不是同一个
不同!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曾创立过东印度公司,如英国、法国、芬兰、瑞典、西班牙、荷兰。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因十八世纪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1784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1799年12月31日解散。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行政管理成为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型。1813年公司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后公司渐渐脱离了贸易业务。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公司将它的管理事务也交付给了英国政府,印度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1860年代中,公司在印度的所有财产交付政府。公司仅帮助政府从事茶叶贸易。《东印度公司股息救赎法案》生效后公司于1874年1月1日解散。
‘肆’ 东西印度是怎么回事
传统的说法是东印度指的是现在的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当时英国划分而治为东印度,西印度是指现在的印度,后来东印度解体为现在的孟和巴。
‘伍’ 印度的历史沿革
在讷尔默达河谷地区发现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类化石(后定名为讷尔默达人)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讷尔默达人的系属分类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对于其生存年代从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等。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开始于4万年前,结束于1.5万年前。
中石器时代对应地质学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广泛分布于次大陆各地及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发现了最早的中石器时代遗址,而最北的遗址发现于兴都库什山脉,那里的文化看起来是同一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直接发展。
大约自公元前6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印度新石器文化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
印度的金石并用时代,或称为红铜时代,但金属也已经进入人类生活。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主要发现于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以及拉贾斯坦、旁遮普和古吉拉特。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带。
在大流士一世之后侵入印度的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们在北印度的优势地位的是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常常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与孔雀王朝一样,笈多王朝的发源地是在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头几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们确实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在文学上,出现了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
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们在7~8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
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远征印度的序幕。9~11世纪在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朱罗国(注辇)和潘地亚。其中朱罗国曾经侵入印度尼西亚诸岛屿。 德里苏丹国瓦解造成的权力真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现。1526年,突厥人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罗第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罗第。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存力量。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
奥朗则布去世后的莫卧儿帝国称为“后期莫卧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但是,决定印度命运的因素是欧洲列强。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着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40%(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抗英战争。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1906年组建全印穆斯林联盟。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
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
1909年英国通过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民族运动分裂。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主要以务农为业。
泰卢固族(TELUGU)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8.6%,又称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欢喝茶。
孟加拉族(BENGAL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操孟加拉语,大多数人信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
马拉地族(MARAT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马拉地人喜欢摔跤,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古吉拉特族 (GUJARATH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操古吉拉特语,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和耆那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较发达。
加拿达族 (KANNADA)
占印人口3.87%, 说加拿达语,分布在卡纳塔卡邦。
马拉亚拉姆族 (MALAYALAM)
占印人口3.59%,说马拉亚拉姆语,分布在喀拉拉邦。
旁遮普族 (PUNJAB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大部分人操旁遮普语,少数操印地语和乌尔都语。信奉锡克教和印度教。多数人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旁遮普人能歌善舞。
阿萨姆族 (ASSAMESE)
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操阿萨姆语。信奉湿婆神。多从事农业、畜牧业。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喝茶。
奥里萨族 (ORISSAI)
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奥里萨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奥里萨一向被誉为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圣地之称。奥里萨人以米饭为主食,衣着简单朴素。
‘陆’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为什么要叫东印度喃
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荷文原文为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中文全文应译为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州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简介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建立于17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兴起海上冒险,探寻世界地理,更发展外海的商机。16世纪的葡萄牙在东南亚地区已有殖民地与商业发展,1560年代,一群荷兰商人派浩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 ?-1599)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国后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这个资讯往东印度地区发展,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Enkhuizen)、德夫特市(Delft)、荷恩市(Hoorn)、鹿特丹市(Rotterdam)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绅士(Heeren XVII),分别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Image:NetherlandsEmpire.png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雅加达)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东印度群岛、香料群岛上。
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
与台湾的贸易关系
荷兰东印度公司原先在澎湖附近活动,但当时中国明朝政府认为澎湖为其领土,使得荷兰人于1624年转而到当时未有实质政府统治的福尔摩沙(今台湾)大员(今台南市)设立据点,占领台湾的期间由1624年至1662年。当年的建筑如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等仍留至今,唯多已倾圯。
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与东南亚据点的枢钮,并垄断马尼拉与中国大陆间的贸易。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
Image:VOC ship Amsterdam.jpg 以鹿皮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间,由台湾输出到日本的张数由十一万张成长到十五万张。到了1658年,台湾砂糖的输出量已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并增加巴达维亚为输出对象。
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约有35个据点,日本据点的获利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获利25.6%的台湾,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地方的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于当地的建设。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国家除了荷兰,尚有日本人,鉴于日本人的经济竞争,荷兰遂对日本商人课征10%的税,引起双方不满,甚至发生滨田弥兵卫事件,1628年两方终止贸易,1632年才又恢复,但日本在不久之后进入锁国时代。除此之外,因为荷日两方政府对于其所有领地都有司法权执行的权力,为此两方也发生过冲突。
历史年表
• 1602年:3月20日成立。
• 1603年:公司船员韦麻朗经由马六甲海峡由巴达维亚抵达澳门,与葡萄牙的战争失败。
• 1604年:8月7日抵达澎湖,但12月15日被大明帝国的军队驱离。
•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由葡萄牙手上攻下安汶(Ambon)岛,并设置商馆。英国随后也在此设立商馆。
• 1619年:在爪哇的西达维亚成立东印度地区的总部。
• 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再度占据澎湖。
• 162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杀害安汶岛英国商馆的10名馆员。
• 1624年:大明帝国军队与荷兰经过8个月的战争后,荷兰人退守台湾。
• 1638年:日本锁国,葡萄牙人被日本赶走,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日本贸易
• 164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葡领麻六甲
•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
• 1652年:在好望角成立殖民地。
• 1661年:4月,郑成功占领澎湖并以之为据点,开始攻打台湾的荷兰人。
• 1662年:2月,荷兰投降。退出台湾
• 1704年:第一次爪哇战争(~08年)
• 1719年:第二次爪哇战争 (~23年)
• 1740年:巴达维亚华人起义
• 1749年:第三次爪哇战争(~55年)
• 1795年:法国革命军占领荷兰
• 1799年:12月31日解散。
解散
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1784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公司遗址为现今阿姆斯特丹大学。
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相关的史料与研究举隅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1983,兰领东印度史。文史哲出版社。ISBN:9575475054
• 曹永和、包乐史、江树生主编,1997,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关台湾档案目录。台北:国立台湾大学。
• 成耆仁,2002,寻根:荷兰东印度公司与陶瓷丝路纪行。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历史文物) 12:67-73。
• Dyke, Paul Arthur Van着、查忻译,2000,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30年代东亚的亚洲区间贸易中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原因与经过。暨南史学:123-44。
• 康培德,1996,Encounter, Suspicion and Submissi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Siraya with the Dutch from 1623 to 1636 (相逢、疑虑与臣服:西拉雅人与荷兰人于1623年至1636年间之关系)。台湾史研究 3:195-216。
• 梁志明,2003,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兴衰。历史月刊:40-47。
• 林昌华,2003,干治士牧师写给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的书信手稿。台湾风物 53:9-14。
• 林伟盛,2005,荷据时期台湾的国际贸易:以生丝贸易为主。国史馆学术集刊:1-31。
• 任莉莉,2003,大航海时代的更纱之恋: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四百年遥想。故宫文物月刊 20:12-21。
• 汤锦台,2001,大航海时代的台湾。果实出版社。ISBN:9574697487
• 巫静宜,2003,探险‧海盗‧贸易瓷:浅绘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运的中国贸易瓷地图。故宫文物月刊 21:28-47。
‘柒’ 请介绍一下,印度这个国家基本情况
印度位于南亚, 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
该领土东北部与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 东部与缅甸接壤, 东南部与斯里兰卡接壤, 西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处孟加拉的东部, 在阿拉伯海以西, 海岸线长556公里。它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主要民族是印度斯坦族,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古代印度是四大文明之一, 印度河文明诞生于公元前2500年 (主要是今天的巴基斯坦)。
在前1500年左右, 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了南亚次大陆, 征服了当地的古代印第安人, 建立了一些小奴隶制国家, 建立了种姓制度, 吠陀教会开始发展成为一个婆罗门主义。
公元前 4世纪, 孔雀王朝统一了印度, 开始推广佛教, 并向外传播。
大约在188年后, 孔雀帝国灭亡, 出现了分裂, 外来入侵,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英国在1600年入侵莫卧儿帝国, 成立了东印度公司, 并在1757年后逐渐成为英国殖民地。
1947年6月, 英国颁布了蒙巴顿计划, 实施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
印度自治领于同年8月15日成立。
1950年1月26日, 共和国宣布成立, 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 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的经济产业是多样化的, 包括农业、手工业、纺织品和服务业。
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持生计, 近年来增长迅速, 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软件和金融等服务出口国。
(7)东印度怎么出现的扩展阅读:
印度的种姓制度:
来源于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嘴、刹帝利是双臂、吠舍是大腿、首陀罗是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在各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祭神的权利和享受奉献的权利,负责教育,受众为刹帝利,垄断文化教育和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行政贵族,思想受众,他们有权利征收各种赋税,掌管政治和军事,负责守护婆罗门;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主要负责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组成。
‘捌’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印度的近代史
近代印度(1757~1947)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的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购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继之而起的是荷兰。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1818)英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 。在52年内(1766~1818) 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订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多数的据点。
1818年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 ,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国殖民地疆域就达到了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另一批被兼并的土邦是贝拉尔(1853)和奥德(1856)。贝拉尔是理想的原棉供应地,奥德是理想的英国棉织品的销售市场。 英国用“绝嗣丧权原则”兼并的土邦有萨塔拉(1848) 、那格浦尔(1853)和詹西(1854)。最后阶段的兼并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后,英国正式结束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也结束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颁布的英国女王诏书开辟 了一个新的统治方式。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机关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总督及其执行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参事会总督,又称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的执行委员会成员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长由总督兼任,其他各部由执行委员会分配。立法工作由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进行。扩大会议的成员有在职官员、应邀人士和当选人士。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为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旁遮普、联合省。省有级别,级别差距很大。马德拉斯和孟买的省督及其执行委员由英王任命。全印度的土邦约有700个。大土邦只有海得拉巴、迈索尔、巴罗达、“克什米尔和查谟”。英国对土邦有严密的监督制度,严禁国内外结盟。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和剥削 1702~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直接掠夺、实行以柴明达尔为对象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剥削。19世纪中叶,田赋约占东印度公司总收入的2/3。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成长,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从此,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833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准许英国人在印度经营种植园。这是英国把印度直接变成它的原料产地的开始。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开始输入印度。19世纪后期,英国对印度的投资主要限于铁路、水利和种植园。其中以铁路为主(始于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资本大量进入印度的工业部门。印度成为英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结果,使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书称之为“财富外流”。
印度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从19世纪中叶起,印度开始发展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工业 。70、80年代,在西印度的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形成了第一批工业资产阶级。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印度已形成了第一批民族资本垄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