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何在南印度洋
在飞机失联17天后的24日,本如往常,马来西亚交通部在下午5点半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称澳大利亚发现了两个疑似物体——这种消息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了。
直到晚上9点22分,马来总理在Twitter上发布消息称,北京时间晚10点,他将在吉隆坡就有关失联客机MH370的相关进展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时英国Skynews称,马航亦将在北京与失联客机乘客家属召开紧急会议;CNN也发出突发新闻预警,内容是部分乘客家属被要求到北京参加会议。一股不安的气氛开始弥漫。
果然不是好消息。马来总理24晚发表声明,宣布根据英国空难调查局(AAIB)数据分析得出,马航MH370“飞行终结于南印度洋”。有很多人纠结终结于(ended)的翻译问题,认为直接翻译成“坠毁(或坠海)”不妥。实际上,“坠毁”和“终结于”的差别,并没有扭曲马航这则声明的核心意图。
马来发布声明的要点在于,飞机在南印度洋坠毁的结论并非基于发现了飞机残骸,而是基于英国卫星公司Inmarsat和英国空难调查局(AAIB)提供的数据,飞机最后所在珀斯以西印度洋海域,远离所有可以降落的地点,因此推测最后是坠毁在大海里。
在马来总理的声明中,并没有提到“无人生还”的信息,而是在马航发给乘客家属的短信中提到了这一情况。这样看下来,马来方面的整个逻辑是,Inmarsat通过收到卫星信号地点测算,MH370航班在载49吨燃油起飞后,沿着南部走廊飞行,
经过7小时30分的飞行后,它最后一次发出卫星信号时,最后的位置在珀斯西的印度洋中部。
而MH370航班剩余燃油不足以飞到周围任何一个可降落的地点,该点距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超过3200公里,所以飞机只能坠海,乘客只能死亡(高空坠海的生还可能性为0)。
但是也有人认为,“无人生还”这样的推论太草率。虽然飞机高空坠海后人员生还的可能性为0,但是并不能排除飞机紧急迫降的可能。因为飞机失踪前,一直处于机上专业人员的控制之下,运行轨迹有精心策划的痕迹,长途奔袭之后,如果未能到达目的地,但是燃油提前耗尽,就有试图在海上迫降的可能。如果是海上迫降而不是高空坠海,还是存在理论上的生还可能。
B. 为什么会在南印度洋坠毁
原因还在调查,研究过程如下:
马来西亚官方公布了从英国相关机构判断MH370坠入南印度洋的基本研判过程。参与研判的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专家和马来西亚方面将向家属详细讲解相关内容。
相关机构通过发现飞机与卫星、卫星与地面接收站之间的“握手信号”(hand shake)中的脉冲频率偏移确定了飞机是飞往南印度洋方向。这一新的研判方法运用了“多普勒效应”(Doppler Contribution),这是源于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的一项理论。简而言之,由于发出声音或电子信号的波源和观察者(接收方)之间有相对运动,观察者会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称为“偏移”(offset),也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出具体强度,用单位“赫兹Hz”计量。
在MH370案例中,通信卫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MH370飞机在马六甲海峡上空向北或向南运动,都会与卫星发生相对位置变化。飞机在不同位置传输“握手信号”,经卫星传输到地面接收站时,就会发生信号脉冲强度与预设强度之间的微小差异,通过比对模拟场景,可以来判断飞机的速度和航向。
Inmarsat方面已经公布,在MH370关闭航空应答系统(ACARS),发生转向后,他们收到了至少6次飞机通过卫星数据链和卫星“握手”的信息,基本是1小时间隔一次。该机构一位副总裁称,这是因为航空公司没有购买持续追踪飞机轨迹的信息服务。马来西亚方面称,该机构和AAIB还通过6架波音777飞机的数据做了模拟场景实验,最后确定,MH370飞往不同方向时,卫星接收站收到的脉冲频率偏移(burst frequency offset)是不同的。
相关材料显示,正是通过位于澳大利亚的卫星信号地面接收站,以脉冲频率偏移去比对飞机的航向和速度。马方公布的图形显示,通过这种分析得出的曲线显示,信号脉冲频率偏移的数据与模拟场景下航班飞往南印度洋的数据在强度变化上高度契合。如果飞机飞往北线,在最后一个信号“握手”时测算的偏移数值要低约50赫兹。
马来西亚官方认为,飞机最后一次试图与卫星“握手”是国际标准时间0点11分(北京时间8点11分),在0点15分之后没有再收到相关信号。由于当地没有可供降落的陆地,马方认为飞机已经坠入南印度洋。
C. 为什么坠毁南印度洋
马航MH370为什么向南飞往南印度洋,调查人员可能永远无法查清真相。
“目前的假设是航班往南飞,并进一步飞至南部空中走廊的末端。”消息人士称。空中走廊指的是从印尼西侧到澳大利亚以西印度洋海域的搜寻区域。
“目前的假设是该机向南飞,并飞到了南部走廊的南端。”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北部走廊沿线的国家没发现该航班进入其领空,而南部走廊的北部也没有发现任何残骸踪迹。
上周,一名美国评估人员认为,这架飞机十分有可能因为燃油耗尽而已经坠入了南印度洋——这个星球上最荒凉也是最深的水域。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很有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这架飞机了,调查人员也永远无法查清这架飞机上发生了什么。
马航MH370为什么向南飞往南印度洋,目的可能在于避开高度军事化区。
据美国媒体3月18日报道,现任军事官员和前军事官员说,如果失踪的马航航班8日同地面控制人员失去联系后向北飞越亚洲大陆,它很难避开中国、印度或美国雷达的监视。
熟悉该地区所使用雷达系统的专家说,一架波音777客机实际上不太可能被中国与印度的防空部队及驻阿富汗美军所忽略。
中国是该失联航班原先的目的地。中国受到部署在边境乃至内陆高海拔地区的军用雷达的保护。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是高度军事化的地区。雷达专家和印度军事官员认为,一架客机不可能通过该区域而未受到注意。
再向西北方,美国空军在阿富汗部署了雷达以保护其空军基地。
美国空军的前情报分析员肖恩·奥康纳说:“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任何事情必须讲得通。我就不会去搜索中国和那条北部路线。”
马航MH370为什么向南飞往南印度洋,专家称飞机失踪前运行轨迹有精心策划痕迹。
通过报道出来的机长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机长可能参与其中。航班为什么在两个国家航空管制刚接手的时候马上掉头,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举动。再有,飞机还采取了躲避雷达的举动,第三,超出了正常飞行的高度,就会导致乘客缺氧,反应迟钝,关闭了对外通信电台应答机等,这些举动都很明显。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卫星都找不到飞机,因为如果机体比较完好地沉入海底,短期内海面不会有碎片出现,卫星当然搜寻不到。但十多天过去,大洋底下几千米深,压力很大,会把机身连接处等比较脆弱的部分压断,一些残骸就有可能浮出水面。但事实是否如此,还要看卫星数据。
D. 马航为什么会在南印度洋坠毁
原因还在调查中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解释分析手段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24日说,这家英国卫星通信技术公司利用多普勒效应分析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次航班发出的声脉冲信号,最终“猜”出飞机落入南印度洋。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25日说,由于天气恶劣,当天暂缓马航370航班的空中和海上搜寻行动。
解释原理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24日晚在首都吉隆坡宣布,根据英国空难调查处的通报,马航MH370航班已落入印度洋南部海域。通报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进一步计算其搜集的卫星数据,“借助先前从未在这类调查中应用的一种分析手段,得以进一步揭示MH370航班的飞行轨迹”。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副总裁克里斯·麦克洛克林24日向英国天空新闻频道记者解释这家公司如何通过多普勒效应分析出马航370航班的飞行线路。
麦克洛克林说,尽管马航MH370航班关闭了通信系统,但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收到从飞机每隔一小时发来的声脉冲信号。
这些信号是简单的声脉冲,不含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时间、地点等信息。依据这些信号从飞机传回卫星的时间和仰角,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能够推算出马航MH370航班沿着南北两条走廊中的一条至少飞行了5个小时。
麦克洛克林说,他们考虑多普勒效应。依据多普勒效应,信号频率将随着卫星在轨道上的移动而变化。
他说:“我们不知道飞机是否以固定速度飞行,也不知道随后是否改变方向。所以我们假设飞机以自动巡航速度飞行,大概350节。我们还根据航班的燃料和航程数据,来筛选所掌握的大量电子信号信息。”
麦克洛克林说:“马航班机并没有被强制要求发出位置信号,所以我们是‘猜’出它的位置的。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
准确匹配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通信部门主管乔纳森·辛纳特说,这家企业随后利用这些声脉冲信号分析出一些数据,最终得出370航班沿南部走廊飞行的结论。
辛纳特说,他们采集在这同一路线上飞行的其他一些波音777型飞机数据,并与假定路线做对比,准确匹配。这些发现在公布前被传给另外一家卫星公司检验。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23日晚将他们的结论交与英国空难调查处。
“在23日之前,英国空难调查处还不能肯定马航370航班沿南部走廊飞行。”麦克洛克林说。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说,这家企业所属卫星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密切注意航班,并提供地面和空中交换的数据以帮助航班更好地规划路线,节约航班时间和燃料。这套广泛用于轮船运输的系统拥有观测和通信技术,能够让航空管制人员知晓飞机所在位置。
E. 飞机为什么会在南印度洋坠毁
马来西亚官方公布了从英国相关机构判断MH370坠入南印度洋的基本研判过程。参与研判的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专家和马来西亚方面将向家属详细讲解相关内容。
相关机构通过发现飞机与卫星、卫星与地面接收站之间的“握手信号”(hand
shake)中的脉冲频率偏移确定了飞机是飞往南印度洋方向。这一新的研判方法运用了“多普勒效应”(Doppler
Contribution),这是源于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的一项理论。简而言之,由于发出声音或电子信号的波源和观察者(接收方)之间有相对运动,观察者会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称为“偏移”(offset),也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出具体强度,用单位“赫兹Hz”计量。
在MH370案例中,通信卫星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MH370飞机在马六甲海峡上空向北或向南运动,都会与卫星发生相对位置变化。飞机在不同位置传输“握手信号”,经卫星传输到地面接收站时,就会发生信号脉冲强度与预设强度之间的微小差异,通过比对模拟场景,可以来判断飞机的速度和航向。
Inmarsat方面已经公布,在MH370关闭航空应答系统(ACARS),发生转向后,他们收到了至少6次飞机通过卫星数据链和卫星“握手”的信息,基本是1小时间隔一次。该机构一位副总裁称,这是因为航空公司没有购买持续追踪飞机轨迹的信息服务。马来西亚方面称,该机构和AAIB还通过6架波音777飞机的数据做了模拟场景实验,最后确定,MH370飞往不同方向时,卫星接收站收到的脉冲频率偏移(burst
frequency offset)是不同的。
相关材料显示,正是通过位于澳大利亚的卫星信号地面接收站,以脉冲频率偏移去比对飞机的航向和速度(见图2)。马方公布的图形显示,通过这种分析得出的曲线(见图1)显示,信号脉冲频率偏移的数据与模拟场景下航班飞往南印度洋的数据在强度变化上高度契合。如果飞机飞往北线,在最后一个信号“握手”时测算的偏移数值要低约50赫兹。
马来西亚官方认为,飞机最后一次试图与卫星“握手”是国际标准时间0点11分(北京时间8点11分),在0点15分之后没有再收到相关信号。由于当地没有可供降落的陆地,马方认为飞机已经坠入南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