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与印度始终存在边界领土争端,为什么中印边界问题经过多次谈判却始终无果
中印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印领异人过度澎脤领土扩张政策引起,占我藏南九万平方公里,及西段侵占我四点五万平方公里拉达克地区,及边境一些领土引起的,多次谈判,一直不放弃,不让步,态度强硬,导致谈判无果的!完全由印方引起!印应承担这一切责任,及到起的一切后果!现在,正不断加强该地区的国防实力,增兵该地区,企图以武力强化那里的军事压力。叫嚣印己不是62年的印度,威协我国,司马昭之心招然若揭!
❷ 印度与中国关系现状2022
当前,中印关系的领域更加宽广,不同领域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更加密切。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中印双方同意通过和平友好方式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同时积极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从那以后,是否解决边界争端不再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条件。
从客观上看,当前中印关系已经与1988年大为不同,双方的边境管控能力都显着上升,两军从在边界地区的时空错位式管控加偶然相遇,转变成同时空管控加常态化相遇。中印的经贸关系也更加密切,中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另外,中印两国还历史性地在海上相遇,两国同时追求海洋大国身份,使得两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互动日益频繁。这些都使得低水平时代的1988年原则变得难以为继。
一个领域的中印关系上升到一定高度,一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印关系从几根相互孤立的支柱,变成一座由不同支柱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大厦。这种新形态的中印关系,在不同领域之间将更加具有联动性,但也将更加具有稳定性。2022年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谈及中印关系,他表示,两国应“彼此做相互成就的伙伴,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摄影/新华社记者金立旺)中印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两个强大的邻居之间不竞争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规律。但是,中印两国仅仅是国际体系中两个较大的行为体,还没有进行全球性战略竞争的能力,仍然有比双边战略竞争更加重要的战略利益和发展目标。因此,中印两国都有迫切的需求,去改善当前的两国关系。
❸ 中印冲突的战争结果
中印作为亚洲及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保持中印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持亚洲及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平解决两国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关键。然而中印边界问题仍然困扰两国战略合作向实质性方向迈进,同时也制约中印关系的纵深发展。
2008年1月,辛格总理在访问中国后不久,就到包括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视察,抛出推动印度东北边境地区开发的一揽子计划。11月8日,印度外长慕克吉又在中国达旺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访问时老调重弹,再次宣称印度对达旺拥有主权。印度强化对中印边界争议地区“事实占领”和“事实开发”的做法,不利于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不利于两国在安全领域增加的互信。2008年美印核协议签署和美印太空合作等第三方因素,如果不在中印战略对话层次增信释疑,可能也会阻碍中美关系提升的高度。
不论是东线的麦克马洪线,还是西线的约翰逊线,都不具有法律依据,从来没有得到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承认。在中印边界谈判中,中国政府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则,在边界协定中,中国间接承认了印度对锡金的主权,为解决边界争端做出了重大让步。锡金王国是1975年被印度并吞的,北京一直拒绝接受这一既成事实。这次签署的边界协定规定,中印两国重新开放自中印边境战争以后一直封闭的一个锡金边界口岸,另外还准备在中印边境再开放一个口岸。在中印边界协定中,锡金被视作印度的一个邦,喜马拉雅山麓的纳图拉口岸定为边防和海关检查关口。
印度在边界谈判中顽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在东线合理的领土要求置之不理,甚至还妄图在西线阿克赛钦瓜分一片土地。鉴于印度的强硬立场,解决中印边界争端任重而道远。
1962年11月21日24日,中印边境中国边防部队接到了毛泽东签署的命令。
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 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 全线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62年3月1日全部后撤到1959年9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再一次用实际行动 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 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不同于国内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也不同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印战争的五个基本特点:第一,这场战争是由印度企图以武力解决边界争端引起的,是政治军事仗.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端,而印度尼赫鲁政府则坚持扩张主义立场,执意以武力实现其领土要求.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融为一体,交织进行.军事斗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这个特点,不仅制约着这场战争的形式,进程和结局,而且影响着双方的战略指导.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即使在印军蓄意挑衅,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官兵的严重事态下,仍克制忍耐,这就在政治,外交斗争和道义上处于主动地位.只是在印军完全拒绝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才后发制人,实施反击.而在首战告捷后,中国政府却发表声明,申明大义,仍坚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印度政府蛮横拒绝和平谈判,再度发起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再次被迫反击并取得反击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为进一步开展政治,外交斗争赢得了主动,得到了世界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这场边境局部战争,决定了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外交斗争,三者要紧密结合.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军事行动的打,停,进,撤;军事上的胜利,又为政治,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争取以打促谈,以打促和及相对的和平稳定.
第二,这场战争,中印双方力量对比虽互有优长,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大于印度,中国军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高于印度军队.这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敌强我弱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
印度军队,原属英国殖民主义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德,意,日法西斯军队作过战,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其参战部队主力印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73页.军第四师系王牌部队.印军技术水平好,后方运输线短,后备兵团机动快,补给便利.但印军又是资产阶级的雇佣军队,带有浓厚的封建和殖民主义色彩,沿袭英军的基本制度,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士气较低,内部矛盾重重.且战术思想比较保守,害怕近战,夜战.而中国边防部队,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久经考验的人民军队,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组织纪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战略战术机动灵活.指挥有方,多数部队具有高原地区作战经验,而且系正义之师,得道多助.这个特点为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客观基础.
第三,这场战争,是在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该区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东段作战地区,山高谷窄,路险林密,气候多变.西段作战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终年积雪,严重缺氧,气候酷寒.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严重影响着军队作战行动,部队集结,机动,指挥和协同困难,战场容量较小,容易发生非战斗减员,武器技术性能难以正常发挥,后勤补给十分艰难.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夺取作战胜利的关键.
第四,这场战争,是在地处祖国西部边疆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进行的,群众工作,民族和宗教政策,对战争有重大影响.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和爱国僧侣的支持,才能取得战争胜利.西藏,新疆边防部队正是在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经过长期艰苦和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紧密团结边疆少数民族的基础上,取得战争胜利的.
第五,这场战争,中国边防部队的后勤补给基本来源于内地,路线长,道路少,运输手段落后,难度大.这对战役规模和持续时间有极大制约.而印度军队后勤补给基地距战场较近,交通方便,利于持久作战.这些特点,规定着战争的复杂性,影响着战争的规模,进程和结局.这些特点,是双方指导战争的客观基础,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在这方面,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深诸这场战争的特点,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运筹谋划,作出一系列符合战争实际的决策,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战区指挥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战场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发扬军事民主,作出了正确的部署,进行了周密的战役指挥;参战部队扬长避短,依靠政治优势,吃苦耐劳,英勇善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从而在中印边境这一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谱写了新的光辉篇章.
第六,这场战争震慑了印度军队和政府,为国家谋求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和相处。
❹ 中国与印度目前局势是怎么样的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中国与印度目前局势紧张,印度摆出与中国一争高下姿态,中国的态度则是“不进一步但也不退一步”的和平相处策略。
❺ 印度与中国边境对峙事件现在怎么样
【重磅】就在2017.08.28下午两点半,印度军队撤出中国领土!
外交部消息,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问:据了解,8月28日下午,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的印度边防人员及装备已经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印军越界事件已得到解决。请介绍有关情况。
答: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中国通过外交渠道多次向印方提出交涉,向国际社会说明事实真相,阐明中方严正立场和明确要求,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边防部队撤回边界印方一侧。同时,中国军队采取有力应对措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合法权益。
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中国政府重视发展同印度的睦邻友好关系。希望印方切实遵守历史界约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与中方一道,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望采纳
❻ 中印最终谈判会是怎样
目前的谈判有可能不了了之
印度有抢占藏南地区(印称阿鲁纳恰尔邦)之势,大量的驻军,和不断的增军;
21世纪,网络先进,消息传播快,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和维护国土的责任,历届政府将在国土争议问题上不会做出让步,而大力发展经济决不动摇的国家政策制约了我们的战斗思想,中国将陷被动,不到印度打出第一枪,中国决不动武,也就是说维持现状由后届政府完成这个使命就是中方最理想的状态,
会谈免了,争我国土休想,阿三小心,待我再发展几年,拔了你的小胡子,摘掉你的小毡帽,一脚把你踹出我的藏南,滚回你的贫民窟,哈哈
❼ 中国和印度边境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1、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实际成果。
2、中印边界东段态势,红框内有三个地名:扯冬、兼则马尼、达旺。1962年边境战争,即是由印军在扯冬附近建立哨所引发。解放军在1962年边境战争中曾收复达旺,但后来主动撤军,并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现在达旺为印度所控制。
3、香港《明报》的文章宣称:“中方的底线是:中方放弃在东段的要求,印方放弃西段的要求,作为补偿,印方把中段吃下去的2000平方公里吐出来,归还中国,按此计算,全部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印度获得72%,中国仅得28%。但印度的方针却是: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12万多平方公里要通吃。
4、所以双方没有达成任何谈判成果。
❽ 印度暂退出印太经济框架贸易谈判,释放了何种信号
印度并不会盲目听从美国的意见
印太经济框架是由美国总统拜登提出来的一种限制我国发展的框架,主要组成国家就是亚太地区的国家,而印度则是印太经济框架中少有的强国;同时美国组建印太经济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印度等亚太国家限制我国的发展,同时对我国进行一些针对的政策;但是印度也并不是盲目跟随美国的政治脚步,印度也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中看出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否则欧洲各国也不会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所以印度才会最终选择退出印太经济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