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粮食进口的原因
印度粮食进口的原因:
众多的人口,使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
印度粮食产量低,主要原因是工业不发达——首先在选种、育种等方面,印度技术薄弱。
在农业机械方面,印度自己的产量无法达到生产要求,只能进口。
印度在农用化肥和农药上产量也很悲剧,也只能依赖进口。
在水利设施建设上,印度的基建十分落后,而且效率极低,水利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Ⅱ 问大家一个问题:印度人能吃饱饭吗
上层人士挥金如土,普通百姓饭都吃不上
Ⅲ 同属人口大国的印度能向全球出口粮食,可中国却到处购买
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在袁隆平成功发明杂交水稻之后,我国绝大一部分人都能解决自身吃饭的问题。可是虽说杂交水稻的研发成功解决了我国的粮食问题,但身为一个粮食大国,每年却还要向国外购买大量的粮食,而同样身为人口大国的印度却能自给自足,同时,每年还能向外销售大量的粮食。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虽说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没有印度那么的强大,但是在其他行业,我国的技术都是站在金字塔的最顶端的。所以说,除了每个国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域特长。
Ⅳ 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出手”,国际大米会涨价吗
印度方面突然宣布对大米征收关税的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网友都担心这一行为会引起国际粮价上涨,印度方面征收关税也就意味着进口方进口同样的粮食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一直以来商人都是以利益为先,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未来国际粮价会因此而有所上涨。
在全球这么多的国家当中粮食能够自己自足的国家很少,大部分的国家都依赖进口,而进口别人的粮食就只能看别人的脸色,很显然这次的粮食涨价肯定会进一步加大普通人民的负担,所以在此也是希望此次的极端天气能够早日过去,让粮食生产恢复正常,保持粮价的稳定。
Ⅳ 在印度他们有没有粮食储备库或者说他们的粮食保管制度
有的
印度粮食储备安全制度
印度粮食储备安全制度主要包括定向公共分配制度(Targeted 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TPDS)、《国家粮食安全法案》下的粮食安全计划和最低价格支持制度等。
定向公共分配制度
早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政府就建立了粮食公共分配体制(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PDS)以实现对贫穷居民进行粮食价格补贴。具体地,中央政府按照统一定价(低于收购价格)将粮食分配给PDS的平价粮店(印度平价粮店是依照1955年的《必需品法》建立的,被授权向持有配给证的居民分配必需品。),平价粮店再以政府规定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尤其是贫困居民。但是,这一制度非常低效,备受诟病,表现为:第一,存在城市居民偏向的缺陷,对贫困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帮助不够,诱使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第二,大多数粮食补贴进入了非穷人口袋。在印度诸邦中未曾存在过最贫穷的20%的家庭获得多于22%的粮食补贴。第三,在PDS分配过程中,由于缺乏计量标准和透明度而滋生腐败。为提高PDS的运行效率,印度政府于1997年将PDS改革为TPDS,它要求各邦鉴定居民的收入等级,并给贫困居民发放配给证,保证贫困线下的每一家庭每月免费分配到10kg粮食,还可按中央定价的半价再购买10kg粮食,而贫困线以上的家庭只能按中央定价购买,还建立了监督机构和报告制度。
粮食安全计划
TPDS下印度政府只对最贫困的3.18亿人口提供粮食价格补贴,大约覆盖了贫困人口的63%(以12亿印度人口中42%为贫困人口计算而得。)为扩大粮食救济范围,2013年9月印度政府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法案》(National Food Security Act,NFSA),旨在保障全国67%人口(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5%和60%)的粮食供给,承诺通过TPDS系统向符合补贴条件的家庭提供为期3年的低价粮食,大米、小麦和杂粮的补贴价格分别为每千克3卢比(100印度卢比约合9.78元人民币,2015)、2卢比和1卢比。3年后,中央政府视情况调整补贴价格并统一定价,但不超过小麦和粗粮的最低支持价格和大米的派生最低支持价格。按照《国家粮食安全法案》,中央政府每年满足TPDS的粮食需求大约为6100万t。
印度《国家粮食安全法案》主要包括粮食安全供给、粮食补贴家庭的认定、TPDS改革、内部申诉调整机制的设立(包括区申诉调整官员的任命、邦粮食委员会机构的建立和合并)、各级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以及TPDS的透明性和问责制(包括TPDS信息披露、独立审计和设立监管委员会)。从各级政府的职责看,中央政府确保对符合补贴条件居民供应粮食,将中央控制的粮食源(简称中央池)按照各邦的需求分配给邦政府。中央政府还负责通过其代理机构及邦政府代理机构为中央池采购粮食,并将粮食运输到指定的邦政府仓储点,负责粮食在邦政府内的转移、装卸,以及对平价粮店商贩保证金的支付等方面提供支持。若中央池粮食短缺,中央政府应按照短缺量为邦政府提供粮食基金。邦政府负责执行并监督粮食安全计划的实施,并负责将粮食运输到平价店,确保将粮食分配给有补贴资格的居民。地方政府则承担本区域内的粮食安全责任。各邦政府有义务建立并维护现代仓储设施,并适当扩大粮食公司等代理处的仓容,确保TPDS和其他粮食福利计划所需求粮食的充足供给。
最低价格支持制度和中央统一定价制度
为了稳定粮食价格,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粮食供给,凡印度政府控制的粮源,都从收购和销售两个环节控制价格。收购环节的控制价格称为最低支持价格(Minimum Support Price,MSP),销售环节的控制价格称为中央统一定价(Central Issue Prices,CIPs)。
MSP由农业部下属的农产品成本和价格委员会(CACP)根据农民生产成本、国内外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走势、收获季节间的价差、供需情况、MSP对消费者的可能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情况、农业贸易周期、农产品与非农产品的贸易条款、农民及其耕畜的费用、种粮应获利润等因素研究确定,每年制定一次。具体地,CACP首先咨询、调查相关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种粮农民,撰写研究报告并提出推荐价格,然后交给经济事务内阁委员会(CCEA),由CCEA修正后发布MSP的政府定价。国家负责粮食收购的部门在每个播种季节前都要发布重要品种的收购保护价格,指导农民种植粮食。
中央控制的粮源(简称中央池)分配销售给各邦的价格由印度中央政府制定,具体由印度中央政府,以及消费者事务、食品和公共分配部共同确定,这个价格就是中央统一定价。
Ⅵ 为什么印度粮食产量那么少还能出口。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过去三个市场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过1000万吨,占据1/4强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场。印度也是小麦净出口国。2012/13年度小麦出口甚至超过有小麦出口大国乌克兰。
一般人的印象,一个国家不缺粮才会出口粮食。
但是,饥饿的印度,自己都吃不饱,怎么反而有大把的粮食出口呢?
印度早就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并不能强制低价收购农民的粮食。那么,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中,印度人为什么也自愿“勒紧裤带”出口粮食呢?
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不需要考虑看似比较复杂的国际贸易问题,我们就看看一国内部的情况。在一个国家里面,农民总是卖粮食,市民总是买粮食。那么,有余粮卖的农民是否比需要买粮食的市民吃的更饱更好呢?不但不是,事实往往恰恰相反,市民的营养水平整体上比农民更高。“饥饿”的农民为什么不先喂饱自己呢?
其实,也可以同样问:为什么没有房子的建筑工人反而在给别人盖房子?为什么没有iphone的工人在给别人生产iphone?为什么没有LV手袋的女工在工厂为别人生产LV手袋?…“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古人早就发出了类似的感慨。养蚕的人穿不起丝绸,种田的人吃不饱,这其实并非社会不公,而是因为社会整体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对于种粮的农民来说,种粮只是谋生的手段。他当然可以自己吃掉更多的粮食,但是由此拿来卖钱的粮食就变少了。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吃仅仅是农民众多需求中的一个,还有穿衣、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需求。在生产效率低下的社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粮食并不足以满足农民全部的需求。这个时候,他就需要权衡。他可能会为了小孩的上学会减少一些口粮的消费,他也可能会为多添置一件新衣而压缩自己的口粮。然而,在一个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农民可以耕种几百乃至上千亩土地,农民的多样性需求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出售粮食获得满足,不需要以降低自己的营养水平为代价。
国际贸易是同样的道理。饥饿的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这一事实只能说明印度社会发展水平仍处于很低下的阶段。他们为了满足其他方面的最低需求,只能以降低自己的粮食消费为代价来进口他们更为紧缺的商品。印度5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只占GDP的18%。这意味着印度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6%,而印度全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9位(2011年),印度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农业国。
印度是粮食出口大国,从粮食的进出口是难以判断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更大程度上,粮食安全水平应该从收入水平去判断。高收入水平才是粮食安全的终极保证。任何形式的粮食危机总是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而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总能够通过出价更高来获得食物的优先分配权。
有人可能说,有钱就一定能买到粮食吗?没错,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粮食,但是没有钱就一定买不到粮食。
那么如何提高一个国家的整体收入水平?
历史早已证明城市化、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如果一个国家农业产值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比例又很高,也即所谓的农业国,其收入水平往往是低下的。
因为农业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是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发达国家富裕的农民其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非农部门的补贴。如果没有补贴,完全依赖农业收入,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在内部也是处于底层的。
Ⅶ 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何印度能出口粮食
首先印度是一个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的国家,所以水稻种植的面积较大。印度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常年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南方的平原辽阔,有利于大规模的水稻谷物种植类农业发展。土壤肥沃,有利于高品质水稻生长。
还有就是印度的工业化水平还不太高,印度民众大部分从事的还是农业方面的工作。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就必须通过出售自己的粮食。这恰恰表明当前的印度还是一个农业国,印度的生活水平还是非常低的。
Ⅷ 印度粮食能自给自足吗
印度粮食自给自足现局势不稳定。
印度有非常广阔肥沃的土地,降水充沛,气候条件非常优越,印度每年最低的降雨量都比中国高,可以一年种三季水稻,是完全可以养活印度所有人。
印度调整了农业生产方式,采取了“绿色农业”这一战略模式。辛格政府及时吸纳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式,使得印度得以短时期内改变了粮食不能自给的状况。
1990年,印度的粮食才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可好景不长,随着印度城镇化深入,农民对耕种热情下降,以及印度农业的落后,印度的粮食产量又开始下滑,印度又再次面临粮食危机。
直到现在印度农业技术依旧不发达。印度不像其他农业大国一样,拥有先进的农耕设备。印度的农业发展,全靠“人海战术”。印度落后的农耕方式,即便如今在我国的农村,都很少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