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种姓制之下,印度军官是否受种族的限制
印度军官受种族的限制。
印度军队中有些奇怪的现象,种族的军官将他们的优势带给了军队,他们的工资是普通官员的几倍。在别的国家军队中如果有出色的能力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可以获得晋升。但这在印度有所不同,这些姓氏较低的种族的人们并不期望这一生得到提升,给你一个低级军官已经很好。通常,只有高级姓氏才能获得高级官员,他们都是继承的父亲的官职,这意味着无论他的能力如何,只有是高级姓氏,而他的父亲是高级职位官,就可以体面地继承他的职位。
B. 印度种姓制度非常强,印度的军人属于什么种姓呢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所有国家中最特别的制度之一,这种制度将所有的印度人分成了4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还有一些连种姓都没有的贱民。但是在印度军队中,其实主要构成是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但是实际上基层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首陀罗,而基层军官基本上都是吠舍,只有高级军官和将领才是刹帝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婆罗门是最高的种姓,所以这部分人基本上就是宗教和神职人员了。不会进入军队。其次就是刹帝利本身就是军事贵族和政治贵族,一般政治上的高管和军队中的中高级将领都是由他们担任。最后就是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而且基本上商人都是吠舍,所以参加军队的实际上并不多。最后就是首陀罗,由于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最终到军队服役的都是首陀罗。
最后就是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而且基本上商人都是吠舍,所以参加军队的实际上并不多。最后就是首陀罗,由于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最终到军队服役的都是首陀罗。毕竟首陀罗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而且经济收入非常低,这就导致了整个首陀罗群体非常希望加入军队,毕竟加入军队之后,起码可以吃饱饭。
C. 印度军人是职业军人吗
印度的军事基本照搬英国的,实行募兵制,也就是说,它的士兵全都是职业军人。
印度军衔和兵役制度
军衔
分7等20级:元帅1级(只在战时授予有特殊功勋的军种参谋长),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和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低级委任军官(海、空军准尉)3级(一级、二级、三级),军士3级(上士、中士和下士),兵3级(一等兵、二等兵和三等兵)。低级委任军官以下军衔,三军之间略有不同。
兵役制度
实行募兵制;服役年限:兵17年,军士21~28年,低级委任军官(海、空军准尉)26~33年。各级军官的最高服役年龄:将官60岁,校官55岁,尉官50岁,低级委任军官(海、空军准尉)50岁。
D. 历史上有中国驻印军吗具体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或小说可供参考
有中国驻印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日战争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为一个整体。根据中英两国签定的共同防御滇缅公路的军事协定,为援助在缅甸作战的盟军英国军队,保障滇缅路畅通无阻,外援物资能顺利地到达中国的大后方,国民政府决定派遣一支远征部队入缅作战。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后在1944年反攻中强度伊洛瓦底江,攻战腊戌、密支那等缅甸重镇,重创日军。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查看相关书籍《军碑一九四二》、《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长篇小说《榕家寨》描写的就是中国驻印军。
另有一些描写中国远征军的小说《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虎出南亚》、《远征》、《中国血》、《铁血远征》等,可供参考。
E. 印度人在二战中出过兵么,是帮着英国人还是日本人
印度在二战中主要是作为英军的仆从兵参战的(英印军);但也有部分投靠日军,希望借助日本实现脱离英属。
二战中,印度兵动员达数百万,跟随英军在世界各地的战争作战(如 香港、东南亚、北非、欧洲),当然战力低下、士气也不佳,前期都是一溃千里。
F. 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士兵中是大多数吗
印度的雅利安人基本上都集中在刹帝利阶层,属于贵族阶层。
基本都在军官这一级别,而且印度军官和士兵的界限非常明显,基本上士兵里刹帝利/雅利安人几乎没有。
具体的,你看肤色就知道了。
印度士兵里面,基本没有肤色白皙的刹帝利/雅利安人。
G. 印度军队的“联队”是怎么回事
。 “印军的历史” 旁遮普联队 旁遮普是印度西北边境的一个邦。旁遮普联队由旁遮普人组成,有200多年的历史。印度前总统赞克尔·侯塞因称:“旁遮普联队是印度陆军享有盛名的最早的步兵联队,旁遮普联队的历史就是印度军队的历史”。二战期间,该部队曾赴缅甸、马来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北非和意大利作战。印度独立前,旁遮普邦一直是印度出兵最多地方,被誉为“印度的利剑”。旁遮普联队士兵主要来自东、西旁遮普的锡克、道格拉、帕丹族和回教徒。由于旁遮普从远古时代起,一直是印度和外国入侵者鏖战的战场,故陶冶了旁遮普人独特的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他们吃苦耐劳,有尚武传统,世代以当兵为荣,几乎每个家庭都挂有当兵的照片。 蓄长胡、佩长剑 锡克联队 锡克,意即“门徒”。锡克人也是印度出兵最多的民族之一。锡克族占全国人口的2%,但为印军提供了12%的兵源。 锡克联队始建于1846年。二次大战期间,锡克联队曾赴伊拉克、波斯、叙利亚、利比亚、希腊、意大利等地作战。锡克官兵的民族、种姓和教派观念浓厚。锡克人服饰奇特,外表有点怕人,男子都留长发、扎包头、蓄长胡、戴手镯、着衬衣、佩长剑。士兵一般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其实他们举止端庄,质朴无邪,通情达理,富有幽默感,爱开玩笑,易交朋友。锡克士兵每天早晚必祷告,他们祷告时,忌旁人观看。 锡克官兵有反抗异族统治的传统。据悉,他们发展为“尚武民族”始自15世纪印度宗教复兴运动,他们是在战争中形成的教派团体。其性格强悍好斗,自诩为“雄狮般凶猛”。1758年英国统治印度后,锡克人从未间断过抗英斗争。 “红衣”“盐巴” 马德拉斯联队 马德拉斯联队是以南印度马德拉斯邦(现名为泰米尔纳杜)命名的联队,是印军中历史较久、多民族混编的联队。早在174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就开始招募马德拉斯人当兵,当时人们称他们为“土着士兵”。组建初期,该联队士兵身着镶有蓝边的红衣裤,配有燧发步枪,故很快以“红衣队”闻名于世。由于他们英勇善战和献身精神,部队迅速得到扩编。二次大战期间,马德拉斯联队转战缅甸、意大利、北非战场。 马德拉斯联队各族士兵,不管是印度教徒、基督教徒还是回教徒,他们都在联队的同一经堂中祈祷。各教派之间基本和谐,无突出矛盾。在食堂中,不管属何教派,都聚集在一个食堂进餐,吃一样的伙食。他们每天有洗澡的习惯,哪怕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人们仍可看到坦比人在洗澡或祈祷。他们洗澡后通常喝一杯传统的加辣的甜酒暖暖身子。 马德拉斯联队有尚武传统,在战斗中表现出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甚至杀身成仁。今日马德拉斯联队士兵保持了其独特的传统。新兵训练结束时的宣誓典礼与别的联队迥然不同,其他联队士兵是喝一口圣河之水,手捧经书,而马德拉斯联队士兵却尝一口银盘中的盐巴,他们是名符其实的“盐巴”(盐巴一词与中坚是同义词)。 唯命是从 廓尔喀联队 廓尔喀部队是英国19世纪初侵入尼泊尔后建立起来的一支殖民武装。联队初建时只有4个营。由于它作战勇敢且吃苦耐劳,深受英国人赏识。1947年印度独立时,根据英、印、尼三方加德满都协议,英国和印度瓜分廓尔喀部队。目前,印军中的廓尔喀联队大多为尼泊尔的廓尔喀人。据称,廓尔喀人是个反应迟钝、感情冷漠的民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他们成为杰出的士兵。他们在激烈的战斗中仍能泰然处置,极为冷静,但又是猛打猛冲的英雄。虽然廓尔喀人不具有帕丹人的那种热忱,但其脾性中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韧性。每当感受到生活中的真正乐趣,廓尔喀人便感到由衷的高兴。与众不同的是,当对生活感到厌倦时,他们没有那种牢骚满腹,吹毛求疵的恶习。当受到挫折或面对艰苦时,他们又若无其事,谈笑如常。 由于廓尔喀士兵大多为生活所迫,世代当兵为业,不少廓尔喀人毫不掩饰地说:“我到印度当兵就是为了钱,别无其他目的”。为保住饭碗,他们一般能逆来顺受,盲目服从,认为“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理所当然。据说,廓尔喀士兵没有命令绝不乱动,即使一天不吃饭,命令他坐着,他也不会离开。他们具有山民的性格,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惹起性子来,就无法控制。一旦发起脾气,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不顾死活地和你拼命。
H. 印度人当兵前都瘦骨如柴,为何退役时却肥的流油
当然重要的原因就是待遇好啦,是穷人们的铁饭碗。印度军队的人数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因为大多数人心里认为:参军既可以给家庭减轻负担,而且还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在印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最短为17年,军士为21-33年,而尉官最高服役年龄一般到50岁,校官为55岁,将官为60岁 。而印度军人的薪资实在少得可怜,折合人民币大概只有六百左右,并且退伍后没有任何退伍金,虽然这样的薪资在世界上算是倒数的,但并没有阻挡的住印度人民参军的热情,毕竟当下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啊。印军的前身是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期间组建的雇佣军,直到今天,这种以金钱换卖命为规则的雇佣传统仍在印军中流传。
I. 印军人是职业兵吗
印度实行募兵制,其军人是职业军人。
印度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社.会现象,是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一种斗.争形式。印度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印度自认为其陆军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印度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103.5万,海军7万,空军17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J. 鸦片战争中怎么有那么多印度士兵,难道和印度人有关
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大,印度人在整个鸦片战争中可是出力不小,煞费苦心。
印度是当时英国殖民地中最重要的一块,每年都会给英国带来大量的商业利润和税收,而英国商人向中国贩卖的鸦片种植和加工地就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区。英国鸦片贩子需要到印度鸦片产地收购大量的鸦片,在收购交易中也让印度本土大商人和地主获得不少好处。
鸦片战争中,英国首次出兵4000人,其中来自印度殖民地仆从军就高达2000人,而且有很高比例的印度的志愿兵,说明印度人为了这场战争可是操碎了心,出嘴、出人、出力,成为鸦片战争的重要支持者。
由此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和印度人的关系非常大,虽然不是印度人主导的,但印度人是从头参与到最后,成为这次毒品战争的重要帮凶,有着一份原始的罪恶。
具体可以参考百家号的文章: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