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解析:
尽管二者都产生于印度,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至少有三个主神,印度教有种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古印度。佛教宣扬在灵魂上“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但不反对奴隶制度。佛教认为人活着就是受罪,根源在于各种欲望,只有消灭一切欲望,进行修行,将来灵魂就可进入“极乐世界”;佛教主张忍耐、顺从。由于佛教教义一方面成为广大受苦难的人民精神上的依托,另一方面也符号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以此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所以得到广泛支持,发展很快,公元前三世纪时被定为国教并开始向外传播:东南传人东南亚,西北传人中亚细亚,公元前一世纪由克什米尔传人中国的于阗,以后在中国不断发展。
印度教于五世纪时出现,也产生于印度,它适应封建统一的思想,综合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教义而形成。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是“法”和“业力轮回”。所谓“法”,是指人们生活和行为的规范;所谓“业力轮回”,是说人在世如果按照给自己的“法”去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更高级的种姓,现世的不平等是前生注定的。印度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麻痹劳动人民,迎合统治阶级,是封建剥削关系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辨护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因而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与支持,公元九世纪以后,印度教成为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和后来八世纪起 *** 教的传人,到十三世纪,印度境内的佛教几乎毁灭殆尽,尽管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后佛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但当今佛教教徒在印度不足二千万人,佛教虽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而印度教在当今印度却拥有广泛的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影响,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达八亿,所以现在的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
② 佛教传入中国,地府最高神明为何变成“印度人”
因为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所以地府最高神明就变成了印度人。
③ 传说中的湿婆大天竟然是佛教的守护神,究竟是怎么回事
湿婆(shiva,音西瓦),也常被称作大天(Mahadev),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是毁灭之神,也是创造之神。他是印度教中具有非常独特魅力的神,具有双重性格:创造与破坏、生殖与毁灭、仁慈与恐怖、知识与无知。他还是音乐之神、舞蹈之神,被誉为舞王。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变身为大自在天湿婆也随着一起引入,但因为中国人深受儒家影响,接受不了他暴虐的性格,因此在汉地不甚有名。但是随着另一波传教士传入西藏后,大受藏人欢迎,在藏传佛教中,湿婆慢慢成了佛教里的首席护法天神,被称为“大黑天”。
推荐大家看一部印度神话剧《DEVON KE DEV MAHADEV》简称DKDM,意为众神之神/众神之王,讲述湿婆自恋的故事(因为湿婆的所有妻子都是女神萨克蒂,而萨克蒂是湿婆从自身之中分离出来的另一半自己)。看过之后,相信你会爱上湿婆的。
公众号:原子世界观
④ 印度神话中的梵天是啥他和佛教的神话有冲突么
1
印度神话中的梵天与佛教的神话有冲突,要不然,印度人怎么在2千年前就把佛教逐了出去,至今印度人信印度教为主?
2
印度教信仰多神崇拜的主神论,多数印度教徒只崇拜一个天神。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努和湿婆。
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
3
印度人崇拜主神几千年后,印度的土地上长出一支佛教,佛教产生了“佛”这个新的最高神。
这最高神根据来历是什么呢?都记写在佛经里。怎么叙述的呢?就是从印度神话既有的材料,逐步添加、联想、变异、推演、改造而成各种复杂广大的体系。
佛教在完成这样的一整套说教理论时,将“婆罗门”的高层神祇,加以改造变异,加以利用,将他们先“降”它一个等级,因为啊,要腾出最高层给“佛”这个新的神上神。
佛经写原有的“婆罗门”的高神,统统都乖乖地“自愿”成为“佛”的“胁侍”、“护法”地位。
印度神话中的梵天,印度人崇拜了几千年的第一主神,也说被释迦牟尼佛说服,成了佛的“护法神”。
4
这一下,牛皮吹得太大,露了内脏,产生了冲突。原来佛经写释迦牟尼佛是六牙白象投胎,如今成了最高级别,而第一位主神梵天,创造印度万物的,六牙白象必定也是他造,怎么成了佛的保镖?
怪不得印度人要逐了佛教。
⑤ 印度象神是不是佛教
象头神本是印度教神祇,后被佛教吸收。这在宗教传播中很常见,吸收、结合其它宗教有利于自身的传播。如道教吸收了大量的儒教神祇,佛教传入中国吸收了儒教、道教的很多思想和神祇。
象头神犍尼萨为印度教及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他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的精神之子。象头神信众广泛。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作自在天,欢喜天,圣天,是守护神;在日本,被视为夫妇圆满之神和财神;在泰国,他叫做“象头神财天”;而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碍之神,是财神,是命运之神,是学识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是印度最具人气之神。其形象为象头人身,大腹便便,独牙,持斧头、糖果、念珠、莲花。坐骑为一老鼠。
佛典《四部毗那夜迦法》中有一个“大圣欢喜天”的故事,大自在天(即湿婆神)的儿子,象头人身,他性络暴戾,所以又叫大荒神;观音菩萨为了降伏他的荒暴,化身为一个女子去找他,他一见女子,欲心炽盛,欲拥抱其身,该女子拒绝说:“你想触摸我的玉身,能为护持佛法不?依我护法后,能莫作障碍不?”他回答说:“我依缘今后全随你。”于是毗那夜达女含笑接受他的拥抱性合,得到了他的欢心,从而把他调伏到佛教中来,因此皆大欢喜,得名“大圣欢喜天”。
⑥ 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别
1、起源不同
印度教:印度教在2世纪左右产生于古印度,是由婆罗门教信仰产生的。
佛教:佛教的起源晚于印度教,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产生于古印度。
2、思想不同
印度教:印度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夹带着浓厚的神权色彩。
佛教:佛教却否认印度教原有的万能之说,主张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现实人生的考察,着重实际的修持与体证。
3、宗教节日不同
印度教:印度教主要的宗教节日是好利节和排灯节等。
佛教:佛教主要的宗教节日是盂兰盆节和佛诞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