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之前是怎么治国的

印度之前是怎么治国的

发布时间:2023-06-19 11:29:34

① 印度有哪些国王是以佛法治国的

阿育王就是其中一位

zt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约生活在公元前!世纪。在他统治时期,孔雀帝国达到极盛,其疆域在古印度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整个南亚次大陆除了最南端以外已基本获得统一。他能顺应形势的发展,摒弃穷兵黩武政策,注重休养生息,堪称印度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世界文化史上,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并使佛教越出印度国境,传播到异国他乡,最终发展成为一大世界性的宗教,对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作用,从而名垂史册。佛教为古印度释迦族人悉达多·乔答摩创立,后来,悉达多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通常被称作“佛陀”(意为觉悟真理的人),他所创立的佛教即由此而得名。在释迦牟尼生活的公元前"世纪下半叶,佛教只不过是古印度沙门思潮中的一个流派;到了阿育王时代,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在摩崖和石柱上铭刻敕令和教谕,大力宣扬佛法要义,积极推行所谓“正法”统治。当时,佛教徒认为阿育王是一位理想的国君,将他尊为“护法名王”。阿育王推行的“正法”统治,主要是对人民进行精神控制,他要求人们节制欲望,清净内心,不杀生,不妄语,多施舍,尊敬父母和师长,并按照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善待亲友和奴仆。这样,人们的思想就被束缚在自我修养上,甘愿受他的统治,不会反抗他的奴隶制君主专政。当时,阿育王带头皈依佛门,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的一切军事、行政和司法等最高权力都集中在他的手里。他的下面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层层管理国家,直至村庄,还拥有六十万步兵,三十万骑兵和九千头战象的强大军队,维护他的统治。他自己的生活,极其奢华,据说在行猎时,伴随他的是全副武装的女猎手,有的驾车,有的乘象,如出征一般。在举行宗教大典时,在宫廷的游行队伍里,有用黄金和白银装饰起来的大象;有四马战车;有拿着盛满宝石的黄金容器的大批仆从;有许多被驯服的狮子、豹子等等。阿育王则通常被二十四头大象保护着。这一切财富,都是他从全国搜刮来的。为了实现“正法”,巩固统一,阿育王修筑道路,建立驿站,经常派遣一些正法大官到各地巡视,还兴办各种公共福利事业。特别是他多次向佛教僧团施舍大量的土地和财物,广泛修建奉祀佛骨的专用建筑(俗称舍利塔或佛塔),据说,当时在印度各地曾有八万四千座佛塔,他还召集佛教高僧在华氏城举行佛教史上的第三次集结(前两次分别是释迦牟尼死后不久和死后一百年),编纂整理经、律、论三藏经典。此后,他开始向国内边陲地区和周邻诸诸兄弟,正式继承了王位,举行了登基典礼。此后他发动了对外战争,统一了全印度。据说,他皈依佛门,是在佛教高僧的感召下决定的。当时,他对南印度羯陵迦国的远征取得全胜,但是,在这次战争中,有十万羯陵迦人被残酷杀戮,有十五万羯陵迦人被掳掠成为奴隶。他对此深表悔恨,从此,他的内外政策也出现转折。他不再实行暴力统治,不再发动征服战争,并废除了斗兽之类的血腥娱乐,限制传统的杀生祭祀和宫廷狩猎活动。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国派遣许多佛门长老,把佛教传到斯里兰卡、缅甸、叙利亚、埃及等地。

② 印度的谁统一了国家,同时它在历史上的贡献还有什么

孔雀王朝阿育王 阿育王(Ash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频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君王。他是一位佛教徒,后来还成为了佛教的护法。即位之初 根据佛经记载,前273年频头娑罗逝世,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与其兄苏深摩争夺王位取胜,并把王族政敌全部杀死,在统治初期被认为是一个暴君。不久阿育王笃信佛教(有人说是受佛教徒的异母弟影响;也有说是受沙门的影响)。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而采用佛法征服。但阿育王并不像狄奥多西一世那样,使佛教成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它教派,相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由于阿育王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宣扬佛教 阿育王为了推广佛教,并为了要求人们遵守理法,在国内建立了许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谕,称为“法敕”。法敕多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为人诚实等,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在敕令中阿育王通常自称为“天亲仁颜大王”。 阿育王作为佛教徒大力宣扬佛法。他禁止无益的杀生,为平民建立医院,为旅客建立休息的场所,对贫民施舍,并且亲自朝拜佛陀的圣迹,建立了许多佛塔。据传说,阿育王在位期间,共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在他即位第17年,在华氏城由帝须长老举行第三次佛教结集,使佛教成为了印度全国性的宗教。他还向周边国家派出许多传教团,使佛教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尤其是派人去锡兰的传教,使斯里兰卡至今都是南传佛教的中心。治国方针 阿育王的治国方针是基于佛教的精神,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他的这种政策并不是空想主义的,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对于羯陵伽国的征战虽然对其惨状深有感触,但是仍然将其土地编入了帝国的版图。他虽然禁止杀生,但是没有废除死刑。 他虽然是佛教徒,但是对其它宗教也很宽容,容许它们的存在,婆罗门教、耆那教都得以共存。他的这种宗教政策,也成为了以后印度君主的传统。

③ 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被谁统一

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逐渐统一,几百年后,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半岛
摩竭陀的统一战争
公元年6—前3 世纪在印度历史上是一个列国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
过程,亦即摩竭陀国家发展壮大、吞并邻国、建立统一帝国的过程。在
此期间,还伴随着波斯和马其顿的入侵。
(1)摩竭陀称霸列国
自公元前6 世纪始,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当时,次大陆北部有16
个大国,重要的有摩竭陀、迦尸、鸯伽、居萨罗、居楼、拔祇、末罗等,
它们多位于恒河流域。众列国中,地处恒河中游的摩竭陀最为强盛。该
国初期的历史,我们所知甚少,但在曷利昂伽王朝(公元前554—前430)
时期,摩竭陀开始勃兴。该王朝的频毗沙罗(即瓶沙王,约公元前554
—前493)统治时,采取远交近攻之策,与西北部的犍陀罗、北部的居萨
罗等国交好,全力吞并东邻的鸯伽,两国经常发生战争。据《佛本生经》
记载,“两国交界处有一条瞻波河,那是蛇王的住所,蛇王坎皮耶统治
该河。有时,摩竭陀国王攻取鸯伽国;有时,鸯伽国王攻取摩竭陀国。
有一天摩竭陀王与鸯伽国打了一仗,他见形势不好,乘马而逃,鸯伽兵
紧迫不放。他跑到瞻波河边时,恰洪水上涨。他想,‘宁可淹死在河里,
也不死于敌人手中’。随后他连人带马一起投入水中。那时,蛇王坎皮
耶在水中建有一座用宝石装饰的宫殿。这时他正在庭院里沉醉于狂饮欢
宴中,恰巧跳进水中的国王和马正落在蛇王面前。蛇王见到这位魁伟的
国王后对他怀有好感,站起身来让他坐在自己的王位上,叮咛他不要害
怕,并问他为何投河自尽。国王告诉他所发生的一切。蛇王听后说:‘不
要害怕,大王,我将使你成为两国的主宰。’他这样安慰他,连续7 天
对他非常尊重,至第7 天,蛇王和摩竭陀王离开了蛇宫,借助蛇王之力,
摩竭陀王俘获了鸯伽国王,将其杀死,两国同归他统治”(卷4 第506
目)。这个故事虽属神话,但最终,摩竭陀征服了鸯伽。由此,摩竭陀
控制了恒河下游,夺得了与南方贸易的水路通道,经济实力增强。瓶沙
王称霸列国的主要手段是外交和联姻。相传他有500 个妻子,大部分是
其他国王的公主,其第一夫人为居萨罗国王波斯匿之妹,嫁妆是一个岁
入10 万钱的迦尸村。瓶沙王的外交政策,扩大了摩竭陀的影响,征服鸯
伽后,国土扩大,据《五分律》的夸张说法,境内共有4.2 万个村落。
② 马宗达等:《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79—80 页。
公元前493 年左右,阿阇世(约公元前493—前462)弑父继位,积
极推行扩张政策。阿阇世的弑父暴行,引起居萨罗王波斯匿的仇恨,收
回其妹的嫁妆迦尸村,遂成为两国相争的导火线。初时阿阇世获胜。后
来,波斯匿王采用一隐士的车阵战术,把精兵布置于山顶的两侧,包围
了阿阇世,迫使他率军投降。这是《佛本生经》的记载。《撰集百缘经》
记载的战术则不同:波斯匿采纳一将士的建议,集中4 兵种设阵,“于
阵前锋,先置健夫,次置中者,后置劣者。”“寻共交战,即破彼军,
获其象马,即便捉得阿阇世王,大用欢庆”(卷一)。虽然各经所载情
节不一,但结局均为和平解决,据说波斯匿王嫁一女给阿阇王,双方联
姻。阿阇世进行的另一场大战是进攻北方的拔祇国。拔祇国势力较强,
与末罗、迦尸、居萨罗结成东印度政治联盟,并任盟主。阿阇世为征服
该国,先在恒河南岸营建华氏城,“以防拔祇国”;继则施以政略,破
坏其内部团结;最后才兵戎相见,战争从公元前484 年持续到公元前468
年,长达16 年之久。战争详情已不可知,但互有胜负,据佛教文献记载,
一次水上大战,阿阇世大败,“单马回国”。最终,阿阇世取得了胜利,
不仅征服拔祇,连迦尸、末罗等国也被迫臣服。他成为了东印度的霸主。
阿阇世的后代和取而代之的希苏那伽王朝(公元前430—前364)统
治时,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征服摩竭陀西部的阿般提,进而吞并拔沙、
居萨罗等国,称雄列国。约公元前364 年,摩诃帕德摩·难陀暗杀希苏
那伽王朝的末代皇帝,建立难陀王朝(公元前364—前324)。据史料记
载,摩诃帕德摩是位理发匠,成为王后的情夫。由于她的影响,他取得
了国王的信任,升至近臣的地位,阴谋谋害了国王,以后充当王室儿童
们的监护人,篡夺了最高权力,杀死年轻的诸王子,当上国王。他是一
位强有力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在位28 年,先后征服了迦尸、居楼、般阇
罗等11 国,统一了整个恒河流域,其版图扩张到中印度部分地区。至此,
除西北一隅外,摩竭陀已统一了次大陆北部,成为南亚第一强国。在古
希腊作家的笔下,难陀王朝相当强大,其军事力量甚为可观。据柯蒂阿
斯报道,它有骑兵2 万,步兵20 万,战车2000 乘,战象3000 头。普鲁
塔克报道的数字更高,据他说有骑兵8 万,步兵20 万,战象6000,战车
8000①。故有的学者猜测,亚历山大兵取印度西北部后,之所以未进军恒
河流域,除士兵厌战外,难陀王朝军力的强大也是原因之一。
(2)反马其顿的战争
正当摩竭陀国逐步统一恒河流域之时,印度西北部先后遭到了波斯
和马其顿的入侵。公元前6 世纪前半期,西北印度小国林立,重要者有
犍陀罗、剑浮沙、波罗斯等。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后,曾一度用兵东征,
将印度河以西地区纳为属国。公元前518 年,大流士进一步东进,征服
犍陀罗,占据了印度河流域。西北印度诸国虽然向波斯称臣,但独立性
较强。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兴起,其国王亚历山大消灭波斯帝国后,于
公元前327 年率军侵入印度河流域。有些小国不战请降,但有些国家和
部族则兴起抵抗,在这些反马其顿的御敌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
烈的是海达斯皮斯河之战。
① 转引自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71 页。
海达斯皮斯河是印度河以东第一条支流,该河东岸是由波罗斯王统
治的国家,军力较强。亚历山大降服■叉始罗国后,决定征服这个国家。
波罗斯王为抵抗侵略者,于公元前326 年亲自率大军防守该河东岸。其
战斗部署如下:200 头巨象布置在约1000 名步兵之间,排成8 列,组成
中央战线。波罗斯坚信这一特意部署的巨兽会吓倒敌兵,并使其战马受
惊而难以驾驭。在象的后面部署了由3 万名步兵组成的密集队伍,两翼
凸出,步兵的纵列从象群中间向前推进。整个阵势颇似城池,站立的象
群有如城池的塔楼,象群中间排列的步兵则如塔楼间的一道道墙。战线
两翼有骑兵和战车掩护。骑兵为4000 名,战车300 辆①。
亚历山大兵至,见敌于对岸列阵以待,难以明渡,便令骑兵于夜间
沿河堤来回奔跑,虚张声势,佯装强渡,他则亲率步兵6000、骑兵5000,
秘密在该河下游不远处的一岬角地带渡河。接近对岸时,始被敌方哨兵
发觉。波罗斯即派2000 骑兵与120 辆战车前去拦截,但为时已晚。亚历
山大击溃这支援军后,沿河而上,直扑波罗斯的大军。在此战中,亚历
山大改变了传统的布阵方式,令步兵方阵居后,骑兵居前,并派2000 骑
兵迂回至敌军左翼之后。战争伊始,亚历山大的骑兵即前后夹击印度的
左翼骑兵,使之难以招架,向大象靠拢。印度象信急忙驱象迎战,但马
其顿方阵适时向前推进,从四面八方向它们投枪射箭,并因此而乱了自
己的阵脚,被大象撞了个乱七八糟。印度骑兵见有机可乘,再次出战,
却被马其顿骑兵击回。不久,马其顿步兵在骑兵的配合下,将战象挤到
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这些大象胡冲乱撞,践踏破坏。不管是敌是友,
都受害不小。⋯⋯有的大象由于厌烦,又已无人驾驭,⋯⋯仿佛被大祸
临头刺激得发了疯,不停地左奔右突,横冲直撞,践踏破坏,不遗余力”。
马其顿部队有回旋余地,“大象冲来,他们就退;大象一逃,他们就追。
一直不断地用标枪投射它们。”而印度部队却与此相反,他们夹在大象
之间,受的伤害更大。当大象精疲力尽、缓缓后退时,亚历山大令骑兵
将其围住,同时令步兵重整密集方阵进攻,结果,印度骑兵几乎全军覆
灭,步兵也伤亡惨重。战斗中,波罗斯表现很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统
帅,而且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只要哪怕还有一部分部队仍在坚守
阵地继续战斗,他本人也继续英勇战斗”①,不过最后,他终于被迫投降。
此战,据阿里安记载,印度步兵阵亡者近2 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
被毁,幸存大象全部被俘;马其顿方面,步兵战死者约80 人,骑兵约230
人。
海达斯皮斯河战役的最大特点是象战,这亦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
大的一次象战。亚历山大于此一役,打了他平生战术运用最为卓越的一
仗。征服波罗斯国后,亚历山大继续东侵,占领了一些土地,但由于士
兵久离故国、厌战情绪与日俱增,只得班师西归。不过,他已征服了印
度河流域,并驻军留守。
(3)孔雀帝国的战争
亚历山大撤军后,西北印度局势动荡,反马其顿的起义时有发生;
① 马俊达:《古代印度军事制度》,第66—68 页。
① 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第175—176 页。
而东印度的难陀王朝,由于横征暴敛,统治亦不稳定,人民起义不断。
因而,整个印度北部一片混乱。此时,出身卑微的旃陀罗笈多①在一代谋
士考底利耶的辅佐下,乘机崛起于乱世,从各地招募军队。据《政事论》
记载,他招募的队伍由五种人组成,即强盗和匪徒、蛮人、有组织的行
劫匪帮、森林居民、最英勇的武士宗族部落。他以这支队伍起家,很快
成为义军首领,较顺利地打败了马其顿驻军,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及其以
东的大片土地。约公元前324(或前321)年,他在西北部自立为王,而
后又兴兵东征,推翻了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 或前321
—前187)的统治,公元前317 年,马其顿驻军全部撤离,从而统一了北
部印度。公元前305 年,塞琉古王国②力图恢复对印度河流域的统治,侵
入印度,旃陀罗笈多与之进行了两年的战争,详情无记载,仅知战争于
公元前303 年以印度胜利而告终。根据双方和约,孔雀王朝取得了印度
河流域以西直至今阿富汗的部分地区;作为报答,回赠战象500 头。
约公元前297 年,旃陀罗笈多去世,其子频头沙罗(约公元前297
—前272)即位。关于此人,除了他的名字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但从
其绰号“歼敌者”来看,他在开疆拓土方面可能有所贡献。至其去世时,
孔雀帝国的版图已扩张到德干高原,整个印度半岛仅东海岸的羯(jié)
陵伽及南端的几个部落尚未臣服,后由其子阿育王完成。
阿育王(约公元前269—前232)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年青有
为,曾被其父两度任为总督,平服过■叉始罗的叛乱。他即位之初极为
暴虐,据佛教文献的夸张记载,曾残杀同父异母兄弟99 人,诛杀500 大
臣、500 婇女,并设人间地狱。其主要战功是征服羯陵伽,完成了印度半
岛的统一,将帝国带入了极盛时代。在孔雀王朝统治前期,羯陵伽是一
个独立国家,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富庶,军事力量亦较为强大,拥有步
兵6 万,骑兵1000,战象700 头。阿育王即位的第八年,起倾国之师大
举进犯羯陵伽。这是印度古代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有影响的一次大战,
可惜其详情无史料记载。此战使羯陵伽受到了空前的浩劫。据阿育王13
号摩崖诏令记载,他“从那里掠走的人数是十五万,在那里有十万人被
杀,并有许多倍于此的人死亡。”①
羯陵伽战争标志着孔雀帝国武力扩张时代的结束和文治时代的开
始。据说,阿育王对此战所造成的灾难深感悔悟,皈依了佛教,以佛法
治国,从而使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在其第13 号摩崖
诏令中说:“征服羯陵伽国以后,天爱善见王(即阿育王)便专心致志
地热衷于正法的义务,渴求正法,并在百姓中灌输正法。这是由于天爱
善见王对征服羯陵伽深感悔恨的缘故。在征伐一个独立国家的过程中,
必然要出现屠杀、死亡和人们的流放,对此天爱善见王感到无限的痛苦
和悲伤⋯⋯。天爱善见王现在认为,通过正法赢得的胜利,才是最高的
胜利⋯⋯。凡是利用这种方法取得的胜利,到处都能洋溢出一种称心如
① Chandragupta 一词之音译。据说他出身于乡村一个养孔雀的家族,故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王朝。
② 亚历山大死后,他建立的帝国三分,其部将塞琉古(Seleucus,公元前305— 前280 年在位)控制西亚,
建立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05— 前64)。
① 《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0 页。
意的气氛,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会如此。”①阿育王之所以改变
政策,与其说是真心奉佛,不如说是当时四宇平服之故。但以文治取代
武功,是值得肯定的。不过,阿育王后期奉佛,显得过于虔诚,不但本
人奉法忌武,还诏令子孙后代采取“忍让政策,”这必然导致忽视武备
的加强。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摩竭陀帝国的尚武精神,随着羯陵伽战
场上的最后一声哀鸣而消失。阿育王放弃了祖传的军国主义而发扬正法
取胜的政策,它必然会严重削弱帝国的军事实力。”②有的学者进而认为:
“羯陵伽的征服标志着孔雀王朝政治势力衰弱的开始。由于羯陵伽战争
的杀戮而在阿育王心灵上所产生的变化,引起了孔雀帝国政策上的革
命。正如所有热衷于宗教而放弃政治谋略的国王一样,阿育王为外族征
服印度铺平了道路。”③的确,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便很快衰落了。究
其原因,若单从军事方面而言,以上所论不无道理。
3.《政事论》的军事思想
《政事论》是古代印度一部重要的着述。传统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
开国功臣考底利耶所着,成书于公元前4 世纪末3 世纪初。另有些学者
认为,该书非考底利耶所着,其成书较晚,或云公元1 世纪、公元3 世
纪,乃至公元7 世纪始成书。但该书的核心部分写于帝国初期,是研究
孔雀王朝时期社会状况的珍贵史料。全书15 卷,论及政治、经济、法律、
外交、军事等内容,中心是讨论治国安邦之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
是一部军事着作,因为它不仅讨论了兵制、兵种、编制、薪俸、兵器、
防御设施等问题,也含有较丰富的军事思想,简介如下①:
(1)战争观《政事论》认为,战争与外交、国力紧密相联,欲取得
军事胜利,就必须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同时充实国力。它指出,在国际
斗争中共有6 种外交策略,即和平(缔约)、战争(彼此伤害)、对峙
(冷淡)、进军(力量增强)、寻求庇护(附属他国)以及双重政策(与
一方和平而与另一方战争)(第7 卷第1 章第2 目,后文简写为7.1.2)。
国王使用何种策略,应视自己的条件而定:处于劣势则和平,国势兴盛
则战争,势均力敌则对峙,具有优势则进军,力量耗尽则寻求庇护,有
盟国相助则诉诸双重政策(7.1.13—18)。概而言之,就是一切以我为
中心,审时度势,合于利则战,不合于利则止,在国际斗争中,不存在
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战争之胜负是对综合国力的检验,因而《政事论》
十分重视增强国力。它提出了“国家七要素说”,认为国家是国王、大
臣、国土、卫城、国库、军队和同盟七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七要
素关系合谐,则国力强盛;反之,则国力衰弱。七要素中,国王是核心,
大臣辅佐国王,其他五要素是国家得以维持的基础。国土是生产、税收、
① 葛维钧《阿育王铭文》摘译,见《古印度帝国时代史料选辑》,商务印书馆1989 年版。
② 雷乔杜里:《古代印度政治史》,加尔各答,1953 年版,第365 页(H·Raychaudhuri,
,Calcatta,1953)。
③ 班纳吉:《史前、古代和印度教时期的印度》,德里,1979 年版,第92 页
(R·D·Benerji.Prehistoric.AncientandHinIndia)。
① 参阅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第三章第三节:“考底利耶的治国安邦策”。
兵力的源泉,没有国土,则一切无从谈起。它说:“卫城的保证、国库、
军队、供水系统和谋生职业,在国土上有它们的源泉”(8.1.29)。军
队是国家的支柱,它“植根于国库,如果国库匮乏,军队则倒向敌人或
杀害国王”;反之,“如果缺少军队,则国库肯定丧失,”因为“军队
是获得和保护国库的手段”(8.1.48,43,51)。卫城是国防的据点,
“国库和军队都处在卫城中,这个地方也是危难时本国人民的避难所”,
如果缺少卫城,则国库将落入敌手”(8.1.25,39)。《政事论》十分
重视军事与国力的相互关系,并把军事置于国际环境中加以考察,这种
从宏观上来探讨军事问题的思路为当时世界所罕见。(2)战略战术论①
兵种与地形。《政事论》将军队分为步、车、骑、象四个基本兵种,并
分述其作用:骑兵的作用是在地面、宿营地和森林中搜索敌人;占领平
坦地、水池、渡口、有利地势;摧毁敌人的供应与贮备,保护我军的供
应与贮备;清剿敌人、坚定军心;扩大袭击范围;驱赶敌人;向敌人首
先发动进攻;穿插、分割与突围。象兵的作用是行进于部队前列;开辟
新路、临时营地和渡口;驱散、践踏敌人;渡河与下水测试深度;稳定
军心;破坏敌人的防卫土墙、城门和塔楼。战车兵的作用是抵抗敌人的
四军;瓦解未被击溃之敌;使敌恐惧;显示我军强大;制造恐怖的喧嚣
声。步兵的作用是随时随地携带兵器,准备作战(10.4. 13—16)。四
兵种作战,要因地制宜:若地势平坦、能见度好、土质坚硬,用战车兵;
若地势起伏不平,则用其他三兵种。
②因敌制胜。《政事论》提出,打击敌人要战术灵活。以精兵对敌
弱兵,以双倍于敌的兵力攻敌劲旅;不断骚扰敌人,乘其疲惫予以歼灭;
若敌军强大,应先以敌之叛军、外国军队、森林部落军队与之相拼,消
耗其兵力,而后予以重创。进攻方向的选择,应视地形而定:若敌之前
方阵地崎岖不平,则从后面进攻;若敌之后方阵地崎岖不平,则从前面
攻之;若敌之一翼阵地居险要之地,则从另一翼进攻。所有这些,均体
现了灵活用兵、因敌取胜的战术原则。这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所提
出的以逸待劳、以强击弱、集中优势兵力等作战原则极为相似。
③料敌我之备,决定攻退。《政事论》对此作战方法论述较为详细、
具体。它列举了不宜作战的17 种情况(第10 卷第2 章):在密林和荒
野中长时间行军;在无水的地方;无饲料、燃料和饮水时;在艰难的路
上行军;遭敌袭击而蒙受伤亡时;为饥饿所折磨时;通过沼泽地、水深
的河流、攀援于坎坷不平的谷地和山峦时;拥挤于只能单行的道路上时;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小径上行军时;军中无辎重时;正在用餐时;经长途
行军而疲惫不堪时;正在睡觉时;受疾病、时疫和饥馑袭击时;步兵、
战马、战象生病时;未占取有利地形时;当所有灾难共同降临时。在上
述境况下,不宜作战;反之,若发现敌人处于上述诸境,则应立即用兵
歼灭之。概而言之,就是当天时、地利等因素于我有利,则兴兵而战;
若于敌有利,则息兵退守。
④秘密战争。《政事论》将战争分为三类,即公开宣战的战争、突
然袭击的战争和无声的战争,无声的战争即秘密战争。这种战争由密探
来进行。该书将密探分为国内密探与国外密探两类,国外密探除深入敌
国搜集情报外,还要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如在敌营中扮着酒保,应伺机将毒酒送给敌兵;或贩卖熟肉、熟食,
将毒药掺于其中,贱价赊销给敌兵;扮着商人者应将毒药投入象、马的
饲料中,使敌人的骑兵、象兵不能出战;扮着牲口贩子、猎人、耍蛇或
耍象者,临战之时应将各种毒蛇猛兽驱入敌营, 加剧其混乱;扮着铁匠
者应乘乱放火;伪装成叛军、外国军队和森林部队的密探队,应背后下
手,里应外合;隐藏于森林中的密 探,应在狭路上破坏敌人的运输线,
袭击敌人的援军和辎重队;夜战时,密探应制造混乱或恐怖,或潜入敌
国国王寝帐,将其暗杀(12.4.1~22)。《政事论》十分重视密探的作
用,它设想的敌后密探,已成为一条无形的战线。
⑤结盟与树敌。《政事论》是为一个“未来的征服者”写的。这位
征服者要征服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国家,如何逐一消灭呢?这就
需要结盟与树敌,施以远交近攻之策。《政事论》认为,邻国是天然的
敌人,而敌人的邻国则是自己的盟友,应尽力争取;但盟国与敌国并非
永恒,一旦消灭了邻国,昔日盟友即成为敌人,应消灭它。在征服战争
中,对强国要加以武力打击,同时运用各种手段离间它与其盟国的关系,
乘其彼此矛盾之际从中渔利;对弱者则应施以安抚政策;对盟友应使其
处于不强不弱的状态,因为强则难以控制,弱则不足以牵制敌国。
总之,《政事论》含有丰富的军事思想,既有宏观探讨,亦有微观
描述,在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已被译为多种文字。
但它往往是就事论事、直观描述,未作高度提炼,较少使用概括性较强
的术语,故其理论性稍显不足。

④ 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印度的历史是怎样的

自然环境 古印度的地理范围不限于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个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在古印度,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但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称印度河以东地域为印度,我国的《史记》和《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改称为“印度”。显然,这个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古印度三面环海,北背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所以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三角形半岛。其北部有平原,还有两条大河流域,即印度河和恒河,这对农业的发展有利。南部有高原,有富饶的森林和矿藏,这对手工业发展有利。由于次大陆地域辽阔,境内自然环境好,古印度人就用不着全力冒险向海洋挑战。

古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140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的祖先腊玛古猿在活动。旧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半岛的北部。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则遍布次大陆。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半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进入文明。因此,整个史前时代直到文明的出现,次大陆一直有居民活动。

居民 古印度可谓世界人种的大熔炉。主要有矮黑人、原始奥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等,说得确切些,就是三大人种(黄种、黑种、白种)都有,方言竟多达200种以上,所以古印度居民的构成比较复杂。

如果说中国文明是长期统一,短暂分裂的进程,那么,古印度文明则是多分裂少统一的发展趋势。纵观其文明进程,大致有如下几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1750年)。这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中心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地,故称“哈拉巴文化”。但这个文明是直到1921—1924年才被人们发现的,它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曾长期埋藏在地下不为人们所知。所以,1922年《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初版时,还认为古印度进入文明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的“后期吠陀时代”开始的。哈拉巴文化的发现,使古印度文明的时间一下子向前推进了1300年。

第二个时代是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600年)。这个时代又分为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1000年)和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两个阶段。所以分两个阶段是因为,辉煌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原因不明的毁灭后,古印度的历史近200模糊不清。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陆,但这些雅利安人是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人,所以在整个早期吠陀时代,即在公元前1500—1000年期间,古印度倒退到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时代。从公元前900年开始,雅利安人才进入文明,或者说古印度才第二次进入文明。学者们把公元前900—600年这段时期称之为后期吠陀时代。不过,这个时期的文明与哈拉巴文化相比,实在是个可怜虫。

第三个时代是列国时代(公元前600—400年)。有时也称“早期佛教时代”。这是古印度列国并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战国纷争,逐步为统一打基础的时代,其中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最为强大。此时,古印度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东移,即恒河流域成为文明中心,至于印度河流域,不仅失去重要地位,而且在公元前518年被波斯帝国占领,成为其一个行省。

第四个时代是孔雀帝国时代(公元前324—187年)。这是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时代和帝国,但统一者不是列国时代的强国摩揭陀,而是已失去重要地位的印度河流域的一位出身孔雀族的起义领袖。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后,印度河流域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但亚历山大一离开印度后,这里就爆发了起义,起义领袖旃陀罗笈多不仅赶走了亚历山大的守军,而且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了帝国。由列国并举到统一,一方面是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也有利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所以到帝国第三代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69—232年),帝国进入繁盛时代。但这个帝国维持了137年后,于公元前187年被巽伽王朝(公元前187—75年)代替,巽伽王朝已不是帝国,初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以后就成了偏安于摩揭陀的小朝廷。到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末帝被甘华所杀,但甘华王朝(公元前75—30年)既偏安,以不巩固,45年间有四个国王统治,平均一个国王统治11年。公元前30年,这个小朝廷也被南印度的一个小国安度罗给灭亡了。总之,孔雀帝国灭亡后,古印度的历史一是长期模糊不清;二是外族不断入侵。先后有大夏的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其中只有中国的大月氏人在古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稳固的政权。

第五个时代是贵霜帝国时代(公元1—3世纪)。贵霜帝国的建立者是居住在中国敦煌与祁连山一带的大月氏人的一支。公元前2世纪,游牧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西迁至中亚,进而占据大夏,逐渐从游牧转为以农业为主的生活,社会制度也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时曾到达此地。这时大月氏人分五个部落,酋长称“翕侯”,约在公元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公元15—65年)消灭其它翕侯,统一五部落,建立起贵霜国家。丘就却还向南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克什米尔地区,初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丘就却死后,其子闫膏珍(65—75年)继位,他又向南进兵印度,占领恒河流域。到第三代王迦腻色迦(78—102年)时,贵霜帝国进入盛期,都城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此时帝国地跨中亚和南亚,与罗马、安息、中国的东汉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的四大帝国。同时,在公元90年,贵霜派7万大军进攻驻守西域的班超,汉烟军人少,甚为惊恐,但班超利用贵霜军劳师远征,军粮不足之缺点,“收谷坚守”又派伏兵袭杀其向龟兹求援粮草的部队,迫使贵霜军退回葱岭以南,并与东汉保持和平关系。

迦腻色迦征战一生,扩大了帝国的版图,但也使百姓饱偿战争之苦,以至无法忍受他的扩张政策,所以当他卧病在床时,人们就用被子蒙住他,使他窒息而死。他死后,帝国开始衰落。到3世纪,帝国已分裂成若干小公国。古印度历史又进入模糊不清的阶段。直到4世纪笈多帝国的兴起。425年,贵霜在大夏的残余势力也被哑哒人(白匈奴)灭亡。

从以上几个时代不难看出,公元前2300年直到笈多帝国的兴起,古印度除了137年的孔雀帝国和近100年的贵霜帝国是统一强盛的帝国外,其余则都是诸国分裂时代。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时代。

二、失落的印度河文明

文明的发现 如前所述,1924年以前,学者们讲古印度文明的第一章是从吠陀时代开始的,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1921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河上游发现了哈拉巴遗址,1924年,他们又在下游发现了摩亨佐·达罗遗址。经科学测定,这是一些处在公元前2300—1750年的远古文明。比吠陀文明早出1千多年。印度传来的消息震动了当时全世界的学术界,因为这些遗址的文明程度不仅令人吃惊,而且使人们发现,吠陀文明简直是一个黑暗的大倒退时代。

文明的规模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是城市文明遗址,两城周长都有4.8公里以上,城市都是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其居民数各自约有35.000人。两城相距644公里,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都城。以后,考古学家们又陆续发现类似的大大小小的遗址数百处,其分布范围也不限于印度河流域,其地域比早期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址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显然,这是一个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文明时代,但也是一个被人们彻底遗忘的时代。如果说苏美尔文明还能从神话传说中找到影子的话,那么,印度河文明则连个神话传说的影子也没有。好在考古学家发现了它,使这些在地下长眠了3千多年的大大小小的遗址得以重见天日,也使我们能够了解其文明的大概情况。

文明的特点 印度河文明是青铜器文明。铜制的不仅有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也有镰刀、锯子、斧、凿、鱼钩等生产工具。农业是当时的重要生产部门,栽培的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蔬菜,在水源好的地方也种稻。此外还有椰枣、果树、棉花,所以印度是棉花的故乡。居民也从事畜牧业,驯养的动物有牛、猪、狗、驴等。家禽和鱼类也食用。

手工业比较发达。除青铜器外,也掌握了对金、银、铅、锡等金属加工技术,且热加工和冷加工已有较高水平,尤其是还会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制陶业和纺织业也有较高水平,如纺锤和纺轮在话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染缸的存在说明当时已掌握了纺织品的染色技术。陶器的坯由陶轮制成,再由陶窑烧制。陶窑设计也非常合理,火焰可烧到顶层。陶制品也有一些饰以图画精品。此外,手工艺品的制作也十分精美,如项链、戒指、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首饰,既有金银制品,也有象牙和宝石制品。印章是其特产,章上刻有文字和图案,文字约有四、五百个符号,这是进入文明的标志,但这些文字现在还没有释读通。

商业也很活跃。遗址中发现有印度河文明中心以外的东西,如印章在两河流域也有发现,同样,两河流域的圆形印章和金属制品在这些遗址中也有发现,这说明与两河流域有商业贸易往来。学者们认为,这种远程贸易是由海路进行的,印章也有船的图案。此外,遗址中还有石制的称锤,并有二进法和十进法,这说明其度量衡制度也发达,或者说,文明的创造者是一些斤斤计较的居民。

⑤ 英国统治印度多少

英国对印度进行了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

1849年3月29日,英国殖民者宣布把旁遮普省并入英属印度领地,由印度总督直接统治。旁遮普的被吞并,标志着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征服过程。

1947年6月3日,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同意把英属印度按局民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巴基斯坦自指令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国和孟加拉国)。

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诞生。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

(5)印度之前是怎么治国的扩展阅读

在印度立足

英国商人经常在印度洋与荷兰和葡萄牙竞争者发生武装冲突。

1612年东印度公司战胜葡萄牙人,使他们获得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汗吉尔的青睐。英国人认识到在远洋作战的胜败是暂时的,因此他们决定在印度本土建立受双方政府支持的立足点。他们要求英皇采取外交措施来达到这个目的。

1615年,英皇詹姆斯一世派托马斯·罗伊爵士拜访贾汗吉尔,贾汗吉尔是印度亚大陆70%的领域的统治者。这次外交拜访的目的在于在苏拉特和其它地区授予东印度公司独一无二的定居和建立工厂的权利。

作为交换,公司愿意向贾汗吉尔提供欧洲市场上的货物和珍品。这次旅程非常成功,贾汗吉尔通过罗伊爵士向詹姆斯一世回信道:“作为对你的皇室的恩爱我向所有我统治的王国和海港下令接受任何英国商人作为我的朋友。他们可以在任何他们愿意的地方居住,他们享受无限制的自由。

不论他们到达哪个海港,葡萄牙或其他人不准打扰他们。不论他们在哪个城市定居,我下令给所有我的总督和长官给予他们任何可以给予的、他们所需要的自由。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和向他们的国家运输。

为了加固我们之间的热情和友情,我希望陛下下令您的商人,用他们的船运来各种珍品,和适合我的皇宫的商品,以及您有机会给我传递您的王家信件,以让我欢欣您的健康和事业发展。愿我们的友谊永恒。”

阅读全文

与印度之前是怎么治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和德国药品和保健品怎么样 浏览:300
浙江英国留学怎么申请 浏览:20
英国消费水平多少钱 浏览:76
什么是印度棉牛仔面料 浏览:298
怎么鉴赏中国画 浏览:479
印尼vivo在哪里制造 浏览:452
孟晚舟卖什么给伊朗 浏览:312
战后越南如何 浏览:253
中国为什么那么多贪官 浏览:520
中国古代哪些封王可以继承储君 浏览:396
中国海边美人鱼雕塑都在哪个城市 浏览:612
印尼苏35现在怎么样了 浏览:639
1998年印尼华人有多少 浏览:340
英国如何学习英语 浏览:608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看敌人血量 浏览:148
英国做一次美甲多少钱 浏览:716
意大利面加奶油怎么做 浏览:118
印尼长什么样子的 浏览:673
越共对越南统治如何 浏览:675
意大利和法国的商科哪个好 浏览: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