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
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全部都是制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于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义者,为了补充蛋白质,豆类就成了他们每餐必吃的东西,并永远作为他们的一道主菜呈现给你。 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 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
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1)印度的饮食如何构成社区扩展阅读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总人口约13亿,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 72%为印度-雅利安人,25%为达罗毗荼人。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乌拉里人和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身上,都还可以看到这些特征。
尼格利陀人长期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最为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在新移民到来以后,尼格利陀人多被他们屠杀、同化,或驱赶到人迹罕至的丛林以及孟加拉湾中的岛屿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
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蒙达人、高尔人、桑塔尔人和比尔人普遍被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
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库龙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
原始澳大利亚人信奉泛灵论。泛灵论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印度东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笃信。他们轻易不对树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该邦还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
‘贰’ 印度人生活的习性
印度人如厕之后,确实是用手去清洁的——(只限于左手。这点请记住)。一开始我在网上看到相关说法,也不敢相信,认为是丑化印度人。现在经过多方认证。证明这个说法属实。
其次,说说他们的方法。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干净。印度厕所不像我们的公厕有卫生纸,但是全部在马桶旁备有一个水槽。是伸手可及的。专门用来帮助事后清洁。连最豪华的酒店卫生间也是如此。因此,去印度的朋友,除了护照,卫生纸是必须随身配备的。否则,你只能学习印度模式了。
在印度,用手清洁的问题,和文化、素质、学历、阶层是毫无关系的。即使白领阶层也照样是这个习俗。因此,印度人来中国旅行,感觉最不方便的,是卫生间蹲坑旁边没有水槽,如厕之后比较别扭。
印度人是手抓饭。孟加拉人也是这样。都是用右手的。绝对没有人用左手。因此,如果和印度人吃饭,最好左手不要伸到桌面上来。
‘叁’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背景:印度的饮食习惯和气候、习惯、宗教戚戚相关,了解一下这些有助于理解印度饮食。在夏季白天平均温度在40度左右有3-4个小时会达到50度以上;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通,文盲率比较高,如果没有上过学的基本上无法交流;印度教占80%以上,剩下最多是伊斯兰教(10%?),佛教占比非常小;
2、牛:印度教中牛是神,印度人非常尊重牛,大街上随处可见自由散步的牛。所以如果你进某家印度餐馆有牛肉类的菜,那么他可能不太正宗,要不就是伊斯兰教的印度餐厅?
3、鱼:印度有比中国还长的海岸线,各种鱼类产品丰富,但是好像很多印度人是不吃鱼的,因为没有很好的保鲜措施,离开海水的鱼很快会死亡腐烂,久而久之这些人吃鱼就会觉得恶心,因为自己胃已经不能承受;所以印度是鱼类出口大国;
4、啤酒:印度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啤酒牌子叫:kingfisher,产地在甘地出生的省份,但是那个省因为是甘地的出生地所以有很多禁忌,比如永久禁酒……所以,他们每次出国都要到印度馆子点上几瓶kingfisher解解馋;
5、咖喱:印度的咖喱是由各种各样的蔬菜、香料混合而成,据说排列组合起来是无穷无尽滴,所以咖喱是吃不尽的,但是最有名的好像就那几种组合。咖喱本身是不辣的!只是加了辣椒的咖喱才会辣。另,在超市里的包装成品咖喱都味道不正宗;
6、手:印度人吃饭是靠手的,右手,左手是用来擦屁股的,不可以上桌。一般的吃法是撕一片囊,然后拿这小片囊去抓咖喱,然后将夹着咖喱的囊塞进嘴里。初见很怪,不过试过以后其乐无穷:)
‘肆’ 古印度的饮食文化
古印度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是并不影响它所的饮食文化瑰宝!为此,下面就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古印度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而南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
印度的咖喱闻名世界,很多人都以为米饭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调味料。但实际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饭为主食,而咖喱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更是一种陌生的调味料。
其实,没有统一风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仅印度各城市之间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就连每家人都有明显的饮食风格。但总的来说,鸡、鱼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酱料,在整个印度都十分流行。当然,每个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显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厨房里,只有新鲜的青辣椒和晒干的红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欢辣的游客不用担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对于游客来说,印度最着名的传统菜色起源于印度王室。炖肉、酱料和米饭分别是三种不同烹调风格的基础。但王室食品毕竟只能在专门餐馆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对它也并不“感冒”。在当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发酵的燕麦面包,涂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简单的冬天小吃,无论是农夫还是城市人都把它视为至爱。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饼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于在沿海的一些地区,除了有螃蟹、龙虾、虎虾和贝类等海鲜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炉碳火烹调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饪方式。它对时间的掌握非常讲究。当炉温达到600℃后,烹饪相差一两分钟,甚至一两秒钟,都影响着烹饪的成败。而用这种方法烹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时候再蘸上酸奶酪。当食物还没上桌,那吱吱作响的碳火声,还有悠悠飘出的香味,都已经令你食指大动。
此外,在印度的多个地方,都喜欢用一种叫“thali”的大浅盘盛载食物。在用“thali”进餐时,应该入乡随俗地慢慢品尝,狼吞虎咽只会让当地人笑话。
文字
从文字来看,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古印度居民就创造了印章文字。印度河文明毁灭后,落后的雅利安人只有口头相传的作品。再次出现文字约在列国时代之初,流传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所刻的铭文。阿育王铭文所用的文字有两种:一为婆罗米文,可能源于塞姆人的字母;二是去卢文,可能源于阿拉美亚人的字母。去卢文后来逐渐失传,而婆罗米文在公元7世纪时发展成梵文,这种文字由47个字母构成,在词根和语法结构上与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古波斯语相似,在语言学上属印欧语系,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古印度的写作材料是铁笔和经过处理的树皮,直到17世纪时,还存在这种木质的纸。
文学
古印度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吠陀》,其产生最古、文学价值最高的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诗歌总集,共有1028首诗歌,以颂神为主,也有世俗诗歌。所以《吠陀》不单纯是宗教经典作品。古印度最着名的文学作品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前者长达10万颂,后者约有2.4万颂,是古代世界绝无仅有的长诗。《摩诃婆罗多》有18篇,主要内容是说婆罗多家族中居楼王一支与般度王一支之间争夺王位斗争的故事。双方经过许多曲折的斗争,最后不得不进行了为期18天的大战。战争据说卷入了印度所有的国家和部落,结果是居楼王一支全部战死,般度王一支取得胜利。相传这部长诗的作者是毗耶娑,实际上是很多代民间诗人逐渐积累并编集起来的。它的基本内容在公元前5世纪已大体形成,而最后定本是在公元4世纪。《罗摩衍那》有7篇,主要故事情节是:居萨罗国的十车王之子罗摩,因遭继母陷害,与妻子悉达在森林隐居14年。后魔王罗婆把悉达劫到楞伽岛,即斯里兰卡,罗摩在神猴的协助下,率猴兵打败并杀死魔王,救出了悉达,然后携悉达回国为王。相传此诗的作者是蚁垤,实际上此诗也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期间逐渐编成的。两部史诗虽然是神话故事,但有哲学、宗教、法学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论述,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情况,也反映了雅利安人向东、向南扩张的一些情况。尤为可贵的是,它贯穿着对正义善良的深切同情,对奸诈残暴等丑恶行为的无情揭露和谴责,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瑰宝。
古印度的民间文学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大都保存在《五卷书》、《益世佳言集》和《佛本生经》等作品中。其中《佛本生经》流行最广,主要记述佛陀前生的故事,保存在这里的民间故事都经过了佛教徒的加工整理,原作品的主人公也被附会为佛陀,以宣扬佛教的教义,但它仍保留了不少优秀的、健康的世俗性故事。这些故事鄙视奸诈,同情善良,寓意深刻,爱憎分明。这些伸张正义的作品不仅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也为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全书有550个故事,其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
建筑
从建筑艺术看,吠陀时代与列国时代基本上是木质结构,这些建筑物现已荡然无存。阿育王时,开始用砖石建筑材料,桑奇地方保存的佛塔就是用砖建成,以后又扩大,并砌上一层石块。该佛塔呈半圆形,直经约30余米,顶端为平台,台上造一方坛,坛上竖立层叠着的伞形柱,这是佛教徒奉祀佛骨的地方。该佛塔周围有环形道路,并绕以栅栏和四个大门,四个大门都布满了以佛教题材为中心的精致雕刻。
阿育王沙石柱,也是古印度建筑艺术的重要遗迹。这些高达15米的石柱,最重的达50吨左右,除奔马、瘤牛、大象等造型的柱头外,最着名的是萨尔纳兹大石柱,其柱头的四个背对背蹲踞着的狮子,栩栩如生,雄劲有力,象征着帝王的权威。
石窟
造型艺术中的重大成就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石窟艺术,其中最着名的是阿旃陀石窟。它位于海德拉巴省温德亚山脉的深山中,大约于公元前1世纪开凿,公元7世纪完成。因其在深山中,建成后约有1000年人烟绝迹,直到1819年才被欧洲人发现。石窟开凿在河流旁半圆形的悬崖上,共29个石窟。石窟的建筑有佛殿和僧房两种,内有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美绘画和雕刻,也有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体现了古印度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筑、雕刻、绘画三种艺术结合的范例,被誉为世界艺术精萃之一。据说唐玄奘到印度时曾拜访过这里。古印度人竟把一座石山变成壮丽的艺术宝库,充分体现了古印度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自然科学
古印度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医学方面的成就比较突出。在天文学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要,古印度居民很早就注意观察天象。早在吠陀时代,他们就知道金、木、水、火、土五星,将五星与日月并称为七曜。把月亮所经过的星座划分为28宿,称之为“月宫”。但他们认为,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围绕地球转的。他们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一年共360天,所余差额用每隔五年加一闰月的方法来弥补。关于季节的划分,除我们熟悉的春夏秋冬四季外,还有热时、雨时、寒时的三分法,以及渐热、盛热、雨时、茂时、渐寒、盛寒的六分法。公元1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着名的天文历法着作《太阳悉檀多》,此书已有时间测量,分到点。此书也是重要的数学着作之一。说到数学,古印度最重要的成就是发明了十个数字符号(0是以黑点表示)和定位记数法。这种记数法为中亚地区许多民族采用,后又经阿拉伯人对十个数字略加修改后传到欧洲,逐渐演变为现今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计数法”。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4世纪的《准绳经》中,已有许多几何学知识。《太阳悉檀多》中,已有三角函数表。
医学
‘伍’ 印度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价格之低廉令人咋舌。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羊肉价格最贵,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长时间的熬煮使维他命尽失,令人觉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经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几片面包,果酱、黄油,但中午饭和晚饭则是地道的印度风味,每餐都有豆子汤。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印度最驰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炖杜里鸡”,其名声犹如北京烤鸭。做法是把鸡腿、鸡块沾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陆’ 印度人饮食有哪些特点
1)吃饭用右手抓(左手是上厕所用的)。
2)喜欢吃咖喱,印度的咖喱南北有数十种,味道不完全相同。
3)印度教徒,特别是身份高的,素食为主,锡克教徒和穆斯林则可以吃羊肉和鸡肉。
4)米饭最讲究的是产于克什米尔地区的长粒香米,陈年的更香。
5)大量食用奶制品,主要的来源是一种奶水牛,主要的形式是鲜奶、酸奶、奶豆腐、酥油。
6)火候走极端,或者炖得稀烂,或者完全是生的,不喜欢中间状态。
7)调味走极端,咸的菜绝对不放糖,甜的菜绝对不放盐。
8)烹饪使用大量香料。
9)水果品种多,但最喜欢的是芒果。常常用鲜水果榨汁。
10)在中国常见的印度飞饼在印度很少见,最常见的主食除了米饭外是一种石块上烤熟的饼“捷帕提”。
11)蔬菜中最多是薯仔。
12)大量食用煮熟的豆类。
13)印度教严格限制饮酒,所以印度酒鬼很少。
14)喜欢喝红茶,放奶和盐。
15)上层社会和机关接受了英国的下午茶的习惯,下午四点多会就着饼干喝茶。
16)日常生活中不锈钢餐具使用最多。
以上都是亲身经历,纯手打,非转抄。
‘柒’ 印度饮食文化是什么印度菜有哪些特点
印度人还仍以一种被称作“馕”的混沌皮为主导食。不论在高端餐饮店或是在街头树荫下,常常可以看到印度人席地盘腿而坐,拿手撕掉一块馕,沾上菜糊、料汁及其用扁豆、黑豆等各种豆类食品熬出的豆汤,津津有味地吃起。还有一些食材把饼与马铃薯结合在一起。
在很多宣布的场所,印度人用刀叉吃东西,但私底下,他们还是习惯用手抓饭。因为他们觉得,那般的食材并没有腼腆,假如你在印度人家中造访,一定要试着用手抓饭的快乐。也正是因为这一习惯性,促使印度菜大部分为粘稠,如此有利于用台湾手抓饼或白米饭拌来吃。并且,印度菜吃法也很特殊,是别具特色的,即:用餐刀、则是大家一起点餐一起吃。
印度人的主食是麦面饼和稻米,每顿饭都会先吃饼,然后吃米饭。印度的白米饭用叫做BASMATI大米制成,全球知名。这类米样子长细,味儿香醇,主要是因为印度气候所决定的——大半年干躁,大半年潮湿。假如你来到印度北方地区,可能会觉得菜的味道是酸甜的,但你来到南方地区,就会感觉菜味辣辣的,这也是因为南北方气侯的差别所造成的。因为印度南方植物多,因而装菜的器材多见芭蕉叶、香蕉叶等植物叶子,很美。
‘捌’ 印度饮食文化介绍
印度饮食文化介绍
说到印度我们想到的就是咖喱这个调味料,很多人受不了咖喱的味道,但是咖喱却是印度最受欢迎的调料。下面我就讲给大家讲讲印度的饮食文化,希望大家喜欢。
据说"咖喱"这个名字源自印度的一种语言,是"许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的意思,由10至30多种香料混合煮成膏状.印度是世界咖喱原产地,咖喱的主要原料"咖喱叶"几乎在印度全国范围内都有种植.
在印度的市场上,一袋袋分门别类、名称变化无穷的咖喱粉随处有售,价钱从几十卢比到几百卢比(1美元约合42卢比)不等,有些名贵的产品甚至还会卖到几千卢比。
虽然有现成的.咖喱粉卖,不过很多印度家庭更喜欢自己调配熬煮咖喱。印度妇女会在咖喱叶磨成的粉中混入丁香、小茴香、辣椒粉等各种香辣料拌炒,然后加入鸡肉或蔬菜等材料,而后再加水煮。混入的成分和比例不同会直接导致咖喱成品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味道和口感。通常绿咖喱是加入菠菜,红咖喱是加入辣椒粉或西红柿,而黄咖喱则是加入姜黄染色。
按照咖喱口味的差异,还可把印度大致分为北印度和南印度。北印度咖喱香甚于辣,在香料、材料中寻找最具层次、口感的排列组合;南印度由于气候较为炎热,必须增加辣味以刺激食欲,而且南部盛产椰子,当地人在制作咖喱菜肴时,还会添加椰子汁,吃起来还有椰香味。
海鲜煲
主料:急冻青口、连壳中虾各4只,鲜鱿鱼1只,洋葱、番茄各1个,干葱茸4粒,咖喱酱1汤匙,椰汁1大罐。
调味料:盐3/4茶匙,糖1茶匙。芡汁料:生粉1/2汤匙,水1汤匙。
制作:
1.青口解冻、冲净及隔干水;中虾(连壳)去黑肠、剪去长须冲净、抹干;鲜鱿鱼理、切圈备用;洋葱切条,番茄切角。
2.烧小半镬水,放下鱿鱼圈飞水取出。3.在瓦煲内烧热3汤匙油,爆香干葱茸及咖喱酱,将青口及中虾放下略煎,加入洋葱、番茄及鱿鱼,倒入椰汁及调味料煮滚,最后拌入芡汁水即成。
咖喱羊肉
原料:咖喱粉,大蒜一头,羊腿肉一大块,薯仔四个,洋葱一个,胡萝卜卜两个,香叶两片,还有椰浆少许
做法:
1.锅内放少许油,放蒜头香叶爆香,然后放入咖喱粉小火慢慢炒一会儿,我放了四勺。
2.另起锅放油,五成热时候,把切块的薯仔、胡箩卜放进去中小火炸两分钟。炸过的薯仔和胡箩卜炖出来比较香,而且可以缩短炖的时间。
3.锅内放少许油(我直接用得炒咖喱那个锅,没刷,有点黄黄的),放蒜末爆香后把羊肉放进去大火煸炒,到羊肉变色后,放入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四十分钟。
4.把炸过的薯仔和胡箩卜放进去,放入洋葱和炒过的咖喱,继续炖十分钟。
5.转大火收汁,一边收,一边用铲子不断翻动以免粘锅。
6.倒入少许椰浆和盐,汤汁收到浓稠即可。
咖喱鸡
材料:子鸡一只(约一斤重),咖喱粉一袋(30克装),薯仔两个,胡萝卜一根,洋葱半个,鲜牛奶250ml,最后就是一小块姜。
调味料:食用油、砂糖、盐、料酒和酱油。
步骤:
1.首先还是把鸡洗净后切成块,然后加入两汤匙的料酒压腥味,两汤匙的酱油调味,在把生姜洗净切成片,放入鸡块中。和匀后腌制半个小时。
2.腌制鸡块的过程中,准备辅料。薯仔和胡萝卜去皮后切成块,然后剥去洋葱外皮,也切成块,然后再切几片姜片备用。
3.往锅里加入五汤匙的食用油,烧热。先倒入洋葱片炸一会,直到洋葱变软出水后,放入鸡块炒,直到鸡块的肉色变白。
4.鸡肉炒好后,一起倒入胡萝卜块和薯仔块,然后放入姜片翻炒两分钟,之后倒入清水煮。清水的量能够淹住鸡肉就行了。
5.清水倒入后,马上把准备好的一袋咖喱全部倒进锅里拌匀,然后盖上锅盖,用大火烧5分钟,之后转成中火焖一刻钟。一刻钟后揭开锅看,这是基本上水已经收干了,
6.这时倒入牛奶250ml,然后加半勺盐和小半勺的糖,再用中火煮五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玖’ 印度人每天的饮食都是什么组成的,尝起来味道怎么样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我们的邻国。提到印度,大家可能会想到美丽的泰姬陵,但对于印度饮食却始终不敢恭维,因为印度天气炎热,食物本身就容易腐败,再加上印度的特色咖喱,总给人一种有味道的感觉。再加上网上流传的印度饭菜的照片,让人完全没有食欲。
但据说印度饭菜看着丑吃着香,非常下饭,事实是这样吗?
‘拾’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喜欢吃甜食,甜点特别多,所以印度人都比较胖。零食一般用手抓着吃。印度人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当做神的化身。还有就是很爱吃咖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