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到底是信哪个教,为何寺庙那么多
其实他们信奉的教比较多,听说印度是一个很尊敬佛教的地方所以寺庙也是很多的。关于印度,根据资料显示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发源地。这个条目是关于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南部部分地区和尼泊尔。1947年后,印度的领土仅包括今印度共和国部分。
在寻访了几位着名的沙门思想念家乡然而未得到满意答案之后,他毅然决然决定去实践当时沙门中较为流行的做法——苦行。过了六年的苦行没有一点成果,无奈他只能放弃苦修,吃饭睡觉来恢复体力,在菩提树下参悟冥想,终于修成正果,悟出来大道理,成为了觉者佛陀,那时候他才三十五岁。这也就是印度为什么那么重视佛教界,佛教中有着 他们的信仰,他们需要的的东西了。
2. 印度的佛寺、日本的佛寺和中国的佛寺有什么异同点。
在印度,早期佛教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第一个寺院。印度人称佛寺院为“僧伽蓝摩”,略称“僧伽”。僧伽蓝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一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僧伽,设有殿堂、佛塔,殿堂内供奉佛像,周围建有僧房。支提式僧伽,是依山开凿的石窟,内有佛塔和僧侣居住处、
这两种式样的僧伽,先后传人了我国。
印度“精舍式”佛寺传人我国后,很快与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成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已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层层深入。到了隋唐时期,供奉佛像的佛殿,成为寺院的主体,塔被移到殿后,或另建塔院,这与印度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已有很大的不同。
“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则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汉书·元帝纪》注)。汉代中央各行政机关的九个官署,就合称为“九寺”。九寺中的“鸿胪寺”,即接待印度高僧居住的地方,类似现在接待国宾的礼宾司和国宾馆。因此,“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将称朝廷高级官署的“寺”,用来称呼佛教建筑,足可以说明统治者对佛教的敬重了。
中国佛寺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一般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主体。殿堂建筑集中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
殿堂的屋顶,较多地采用庑殿、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卷棚等样式。屋顶,无疑是中国建筑中最显着、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曲线优美的屋顶,尤其翼状起翘的“飞椽”,轻巧活泼的动人形象,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斗拱”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奇特构件,常被用来代表中国建筑,兼具结构、造型、装饰多重功能,十分独特()…斗拱由多种形状各异的木块重叠装配而成,位于柱顶、额枋、梁枋与屋顶之间,它的使用可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剪力,此外,还兼有装饰作用并表现尊贵等级。使用斗拱的木构架,是“中国建筑真髓所在”(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
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其梁柱做法,是沿进深方向在石础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较短的梁。这样重叠数层短柱,架起逐层缩短的梁架。最上一层立一根顶脊柱,形成一组木构架。每两组平行的木构架之间,以横向的枋联结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顶脊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子;檩子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荷载,联结横向构架。这种木构架,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坏。
从建筑格局上看,我国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多为均衡对称,设计时以纵轴为主,横轴线为辅,通过暗示、烘托、对比等手法,使建筑间含有微妙的虚实关系,从而体现了中国建筑“含蓄”的美学特征。一般佛寺的建筑,也以中间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法堂,再后面为藏经楼。
唐宋时代,禅宗兴起后,提倡“七堂伽蓝”制,即建有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到了明代以后,七堂伽蓝已有定式,即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 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居住。
近代佛寺的基本部分,主要为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为一组,为佛寺主体建筑。有了这两组建筑,方可称为“寺”。庭院布局以四合院最为典型,从表面看,四合院是一个封闭型较强的建筑空间,但实际上,宽大的庭院,使用中灵活多变,适应性很强。所以宫殿、衙署、佛寺、住宅等建筑,都普遍采用这种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还十分重视色彩,特别是重要建筑,往往是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建筑色彩艺术,这一特点在佛寺建筑上也同样得到体现。
公元6世纪,汉传佛教传入日本,此后日本的佛教建筑深受中国影响,对中国佛寺多有模仿和借鉴,但又有不同于中国的特色,非对称就是其中之一。
3. 中印佛教寺庙建筑的主要区别
佛法究竟义,毕竟空相,因缘和合。
依十二头陀行,如纳衣、乞食、阿兰若处(远离人家之空闲处)、冢间坐、树下坐、露地坐、随坐、常坐不卧等。目的在去除衣服、饮食、住处等贪着,是不存在建筑需求的。
此后,虽以竹林精舍开启佛弟子暂时歇息的场所,但并非长久止居之所。如祇园精舍中设有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钵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彼常故。”(《释氏要览》)
佛法既然没有固定形相,建筑则随地方的风俗文化而改变。
因此,以下主要概述印度与汉传佛教寺院兴建背景,再列举一二典型进行说明。
一、中印佛法发展和兴盛时期
印度佛教兴盛时期自释迦牟尼佛起至波罗王朝止,约在B.C. 500年至A.C. 1300年左右。约在B.C. 300年左右,由于比丘是否可以”求乞金银”一事,而导致日后的”根本分裂”(对于戒律看法不同,后来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前者南传,后者北传。北传者,最终至中国、朝鲜、日本等地)。此后历经孔雀王朝(阿育王)、贵霜王朝、芨多王朝、波罗王朝等,至12-13世纪时穆斯林入侵后而毁灭。
藏传佛教约在A.C. 300-400年间兴起,并继续北传。至十七世纪时,几乎大多数蒙古人已信仰藏传佛教。
中国(汉传)佛教虽从西汉末年传入(约在A.C. 2年),并在东汉时期(约在A.C. 67年)于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后经鸠摩罗什(约在A.C. 400年)、唐玄奘法师译经后(A.C. 643年起),佛法得以大兴。
二、印度寺院与建筑形式
(一)塔
塔(Stupa,窣堵波):放置佛舍利,和高僧埋骨处。一般先建塔,再建寺。
依据文献推测其形状为:方形塔基(身),上置半圆形覆钵,再上为伞杆及伞。这种形式,推测是从古代陵墓中演化出来的,其原型在南印及德干高原均有发现。
孔雀王朝(B.C. 324 - B.C.185)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将佛教定位国教,并建有八万四千塔。中世纪佛罗那耶大塔,成为金刚宝座式塔的前身。
1978年起,为纪念阿姆倍伽尔建造的迪克沙布米(位于那格浦尔),是亚洲近代最大的塔寺。此外,菩提迦耶的正觉大塔(摩诃菩提寺),是现代塔寺类型最重要象征之一。
到了后来,无论塔中是否有舍利,它本身也被视为佛的象征物。据考古发掘,桑吉大塔的内核为阿育王时代所建,为标准的覆钵塔。后来,塔身逐渐升高,成为桶形,默拉沃蒂大塔就是代表。而这种圆桶形塔身之继续演变,就形成了高层建筑,如佛陀伽耶之大菩提寺。(整理自李崇峰,《中印支提窟比较研究》)
(二)窟、寺
窟:主要分为僧人生活用,和礼拜仪式用两种。
寺:僧伽居住、修行的地方。
芨多王朝(A.C. 320 - 540)的阿旃陀石窟、爱罗拉石窟、那烂陀寺(大乘佛教综合大学)等。波罗王朝(A.C.750 - 1174)长期出资继续建设那烂陀寺,建超戒寺,并建飞行寺。
据义净(A.C. 635 - 713)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记载,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用碎砖和黏土制成,再涂石灰、盖上青草、磨光、上赤土汁、上油漆。如此施作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历经二、三十年仍坚固如初。1861年后,考古遗迹恰如义净所述。
以考证及现存的印度寺院发展而言,具有几种特性:1) 以石窟作为个人修行的地方;2) 以塔为修行的精神中心,塔下即庙堂殿宇;3) 塔由覆钵塔演变为桶形,再变成高层建筑形式;4) 安置佛弟子的精舍,逐渐演变成僧众和合的寺院;5) 寺院于中央设佛殿,外围设僧房。4) 大型寺院如那烂陀寺,以大、中、小型寺院组成,主要为砖、石、木造。
三、中国(汉传)佛塔及寺院的转变
印度”塔”的建筑形式传入中国后,主要演变为楼阁型木塔和砖塔,此外尚有少量墓塔、金刚宝座塔和喇嘛塔等。至于形成原因,长期以来尚无定论。
印度”精舍”的建筑形式传入后,很快与传统的宫殿形式结合。中国寺院从塔院或、塔殿组合,到以殿堂为主,出现以南北为主的纵轴线,东西两侧院落叠加,逐渐转为中国形式的佛教建筑。尔后,原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的塔,被移到殿后方,或另建塔院。
一般谓溯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造立之白马寺,迄今尚无定论。另依《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康僧会传》所载,孙吴赤乌十年(247),孙权为康僧会造建初寺(现南京中华门外)。以此为中国僧寺之嚆矢,或较可信。(资料来源:佛光大辞典)
西晋初年,达官显贵多有舍宅为寺者。南北朝东魏时期,境内寺刹达三万馀所。唐朝建寺之风大盛,建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佛授记寺、开元寺、龙兴寺、大圣慈寺...等。
唐宋之后,禅宗兴起,提倡七堂伽蓝。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明代以后,佛寺殿堂大致配置: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居住。
四、中印佛教建筑主要区别
(一)建筑形式
印度佛教遗址多以石窟、塔寺为主。四面围绕,呈现内聚力较强的形式。绕塔(及舍利)礼拜,为重要的修行活动,整体建筑形态较为简约朴实。
中国寺院多为宫殿式、庭院式。南北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山门、佛殿与法堂等,东西向以院落方式灵活扩展,整体建筑形态较为华丽。塔已被移出中轴线,非主要修行活动的重心。石窟与荒野,亦不复成为主要的修行地点。
(二)构造方式
印度寺院以砖、石构造为主。塔的屋顶为覆钵形,上面以竿、伞、相轮(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装饰,后演变为金刚宝座塔的形式。
隋唐以前寺院,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此后,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替代佛塔。殿堂逐渐转变为楼阁式,七至九层,包括木、砖、石、铜、铁、琉璃砖塔等。寺院以木结构为骨架,间架式的构造。建筑单体标准化,以轴线作为群组的平面布设原则。后期发展出更为繁复的斗拱结构与色彩装饰。
(三)空间布置
以那烂陀大学遗址而言,僧人学习、闻法、修行…等,为主要的空间组成。换言之,寺院即学院,生活即佛法。
中国现今多数寺院,崇拜性、礼仪性空间较多,与僧人的学院是隔离的。仅有少数寺院将僧人生活、教学传法、修行…等作为主要核心空间,或融入主要空间。
由于印度佛教衰颓,现存资料有限。
中国佛教方兴未艾,且蓬勃多元发展。
两者间建筑异同的比较,仅是寺院反映当时文化的产品。并且时间纵长数百上千年,变化其巨。谨提资料供参。
4. 南印度最着名的寺庙动用万人百象修建,强调生殖崇拜,仅仅有何典故
南印度最着名的斯里米纳克锡寺几乎是马杜赖的同义词,所有来马杜赖的人都要参拜这里。街上涌动着专门来参拜的印度人。
坐落于市区的中心,是南印度最负盛名的庙宇。其寺庙外型采用传统印南寺庙的梯形设计,庙顶有“经轮”状的饰物,外墙有无数雕像组成,非常宏伟。寺庙建于16-17世纪,庙内供奉米纳克希神和湿婆神。
在神庙旁的冷饮摊上,我俩一人要了杯鲜榨菠萝汁,跟印度人民挤在一起喝完后,回眸最后忘了一眼神庙,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5. 印度的一座神庙,为何能1000年依旧保持原貌
因为印度是非常相信佛教的地方,民众都去维护神庙,没有人敢去破坏这个地方。
6. 印度婆罗门庙宇的形制参考了什么的建筑方式
印度的婆罗门教排斥了佛教,后来汲取了一些佛教教义,得名为印度教。公元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起了大量的婆罗门庙宇。它们的形制参照了农村公社的公共集会建筑物和佛教的支提。庙宇既是神的居所,又是神的本体。
7. 印度金庙是印度锡克教最大寺庙,建造耗费750公斤黄金,庙内究竟有多豪气
印度的金庙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的建筑,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寺庙。寺庙的外墙刷的金粉金光闪闪的,可谓是富丽堂皇。寺庙的建筑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风格,又有印度教特点。吸引着很多世界各地的教徒来这里参拜,虔诚的祈祷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平安顺利。
印度的金庙每天接待很多的游客和信徒,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都来这里参拜感受金庙的奢华,这种奢华的装修真的是没有哪个寺庙能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