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人在上海住哪里好

印度人在上海住哪里好

发布时间:2023-06-29 03:02:32

Ⅰ 印度对大城市孟买和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哪和更好,比如经济,交通,各方面。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2万亿美圆,而印度的生产总值为1.4亿美圆,只相当于中国的一半不到,而且印度的人口还在无限制的增长,照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中印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同期上海的人均收入以超过4000美圆,而印度孟买的人均收入只有400美圆,相当于上海的10/1,两个城市的人口为上海:1480万,孟买为1400万.交通方面,孟买的城市走向为南走向,所以城市的主交通线也为南北走向,而忽略了东西走向的交通路线,所以交通拥堵很严重,最常见的高档轿车为国产的"总理牌",整个城市没有立交桥,这已经和上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何况上海同时拥有两座国际机场,俗话说机场是一个国家的大门,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热情,由此看来上海比孟买更开放,在印度随处可见夜晚在街头过夜无家可归的人,而在中国,几乎看不到这种情况,但是印度人将次序,守信用,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Ⅱ 印度街头:印度人认为中国哪个城市好

当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好时,我们就会在网上看到其他国家的新闻报道,可以看见其他国家的现状。但是唯独印度这个国家的“信号”是最差的,他们总认为我国发展比他们还落后,哪怕看到现状后也依旧觉得我国发展落后,笔者就将其归结到他们爱国吧。


为了更好地认识到印度人对我们的看法,有人专门去印度访问,询问印度人中国哪个城市是最好的,没想到他的访问过程让他那么心累。



读者们,你们喜欢印度哪座城市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Ⅲ 印度的人口是世界上第二多的国家,为什么会被称为“三哥”

你说的这个“三哥”的称号不是用看人口排名而称呼的哦。之所以称为“三哥”最开始是因为“红头阿三”这个称呼,到了现在慢慢的在网络上流行的称呼印度人为“阿三”。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信息发达,想必印度人也知道被称为“阿三”的原因是什么了吧,想来确实有点哭笑不得呢,明明高大上的“阿sir”称呼却被贬为“阿三”这个称呼了。

Ⅳ 为什么在街上经常看到外国人,他们一般都定居在中国哪些地方

这些年来中国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了,所以也让很多的人都想要来中国发展,关于中国的发展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想要出国去其他的国家了,更多的还是想要留在我们自己的国家。

对于每个人来说,一个地方能够吸引到你,那一定是这里有你想要的生活,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着自己的魅力,所以有很多的老外来一次中国就被吸引到了,而且中国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国家,他们来到中国之后赚到了不少的钱,他们觉得比在自己的国家赚得多,自然而然就不舍得走了,而且就连生活方面都方便了许多,他们能够享受到足不出户,动动手指订下外卖就能够在家等到外卖,网购商品能够在门口拿到,出门便有车,这么方便的生活自然是十分的不舍得离开的。中国还在迅速发展,中国的便捷生活还在更加的便捷,也因此吸引到了非常多的外国人来中国。那么现在这么经常看见外国人,你是什么感受呢?可以留言一起交流哟。

Ⅳ 印度人为啥说上海外滩大楼上的“震旦”是中国

相信所有去上海旅行的外地游客,都会选择去上海外滩看看,那里毕竟是上海的地标,更是有着万国建筑的十里洋场,站在上海外滩,你可以看见黄浦江对岸的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中心清晰可见,不过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标建筑之外,还有一座大楼上写着“震旦”二字,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震旦”是什么意思吗?

很多外地游客说,中国的文字真实博大精深,在游客的眼里,“震旦”代表上海震旦国际大楼或是震旦打印机,在老上海人眼里,“震旦”或是代表上海复旦大学的前身,但是在印度留学生的眼里,“震旦”却代表着伟大的祖国。

Ⅵ 如果去印度旅游,印度各地哪里治安最好

印度其实还是一个不错的国家,只要去人集多的地方一般治安都挺好。虽然印度的人口很多,可是在那里生活的人素质都挺强。想要去印度旅游,一定要住市区,尽量不要住交通不好的地方。虽然印度大部分的人都是比较开朗,并不是所有的印度都是好人。在印度这个国家很多商贩,他们的销售手段或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文明”,他们的销售方法第一感觉就是过分的“热情”,唯一一点好处就是,就是他们无论怎么像你热情的推销,但是不会强制让你买,到最后就算你不买,他们也会笑脸相迎。印度旅游尽量不要选择夏天,因为印度的夏天非常的热。一个女孩子若是爱美,只要在夏天去印度旅游一个星期,最终会让你黑很多。只要接触过印度人,没有看到那个人的皮肤会有些白皙,不仅是水土的问题,跟天气也有很大的关系。

Ⅶ 印度人说上海是“东方小孟买”,那么大孟买什么样

大孟买即指孟买。

Ⅷ 印度人怎样看中国

在中国的印度人,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两等地,他们是这样看中国的:

1、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阿密特·怀卡尔认为:上海很安全

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阿密特·怀卡尔的老家是印度中部的那格浦尔。2009年,怀卡尔当时所在的一家德国企业把他派遣到上海,担任亚太区销售高级副总裁。现在,他11岁的大儿子和7岁的小儿子都在上海上学。2012年,怀卡尔被选为印度人协会主席,这个2006年由“上海印度女性联盟”和“上海印度商人联盟”合并的印度人社团,在他负责的这3年里,会员从700人增加到1500人。在印度人协会的网站上,能查到所有委员会成员的手机号和电子邮箱,协会成员的名字和手机号也都在年度刊物上公开。

怀卡尔说,印度人协会经常组织公益活动,联络在华印度人的感情,比如一年一度的印度排灯节公益晚会。此外,他们也愿意为上海市民做些贡献。去年11月,上百名印度人协会的成员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参加献血。等到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时,协会还会举行这样的活动。怀卡尔说:“我们很高兴这样做。”采访中,怀卡尔再三称赞中国人的守时和勤奋,他还说:“每次遇到新来的印度人,我都会告诉他上海给我们的安全感超过世界很多地方。我们应该给上海颁一个‘安全奖’。”

普拉迪普·库马尔和太太安·丽塔住在上海世贸滨江花园的高层公寓里,天气好的日子,从他们家的客厅能俯瞰黄浦江。在这个高档社区,总共住着七八十户印度人。库马尔来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有在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上海等地做跨国企业高管的经历。2006年,库马尔看到中国咨询行业的机遇,创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同时也是另一家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时中国的GDP增速很快,相关政策使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和运营非常容易,商业发展前景很好。

上海的生活让库马尔一家感到满意。谈到在广场跳舞的中国大妈,已经当上奶奶的丽塔说:“中国老年人比印度老年人更活跃,也更快乐,退休仿佛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由于一家人都是素食主义者,丽塔还教会来家的钟点工做印度菜,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幸福感。现在,丽塔是上海一家名为“米饭妈妈”的公益组织成员,她们致力于帮助上海的弱势儿童群体。丽塔说:“印度人与西方人差别很大。中国人把我们看成半个外国人,因为我们的语言、相貌,也因为我们的亚洲特性。我很高兴,当地人接纳了我们。”

2、北京泰姬楼印度餐厅总经理麦赫诺·帕斯塔卡亚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

生活在中国的印度人,有时愿意把两国做对比。北京泰姬楼印度餐厅总经理麦赫诺·帕斯塔卡亚来中国24年了,1997年他娶了中国妻子,1998年在北京国贸开了第一家印度餐厅。帕斯塔卡亚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印度创业,想出一个“工业厨房”的点子,和做外卖差不多,但不太顺利。几年后,他决定出去闯闯,曾考虑过到颇受印度人欢迎的中东地区,那里有700多万印度人,直到一个朋友问他“要不要一起去中国”。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帕斯塔卡亚对中国一无所知,但他还是做出了选择。来中国不久,就认识了会说英语的郑女士,用帕斯塔卡亚的话说:“印中文化真的有很多不同,我们认真交往、磨合了好几年,1997年才结婚。”那时候,他想买咖喱等家乡的调料要去友谊商店,但现在方便多了,网购就可以解决。说起北京的变化,帕斯塔卡亚侃侃而谈:“那时刚修完的二环路、三环路没过多久就又拥堵了。以后北京有七环也不奇怪。”对于北京的雾霾,他也会抱怨,但他觉得“污染和发展有关,哪个国家都一样,印度也有污染”,而且北京近几年已经好多了,几乎没有沙尘暴。

帕斯塔卡亚在北京开的印度餐厅很受欢迎,吸引了很多社会名流。短短几年内,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走上正轨,让帕斯塔卡亚更热衷于传播印度文化,他说:“很多中国人对瑜伽的印象就是减肥美体,其实它更强调呼吸冥想,是用来修身养性的。我希望能尽一己之力,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印度。”

来自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珊妮,是独生女,她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月光”,是当年一个去印度的中国女孩给起的。月光很喜欢这个名字,来中国后,她得知“月光”有了新的含义,不过,这个开朗的女孩笑着说:“在中国发展不可能成‘月光族’的,这也是我来中国的原因。”月光说,印度人口多,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像她这样的独生子女很少见。

月光的父亲曾在英国、中国香港经商,她13岁首次来中国时第一站就是香港,然后又去了广州和深圳。月光说:“你问100个印度人刚来中国时是否适应,可能99个都说不适应,因为印中的文化差异很大。可是我很适应,我想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和中国有联系的原因。”现在,她最喜欢的中国小吃依然是粤菜系中的虾饺。一年半前,月光到北京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BA。谈到为什么放弃美国名校而选择中国大学时,月光说,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印地语和英语都是官方语言,她在印度的商学院里学到的知识也都以欧美为范本,因此,选择去美国留学意义不大。相反,她认为,再过二三十年中国肯定能超越美国,因此,她想“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见证历史”。月光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注意到中国商场里的售货员、旅游景点咨询处和高速公路收费站等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多是女性,而这些工作在印度都是由男性来做。

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尼廷·达尼在意大利读研时,一次到上海实习的机会让他对中国产生兴趣。2011年毕业后,达尼来到上海,现在,他是一家名为“绿色倡议”的环保组织负责人,同时兼职做室内摄影和建筑咨询。“绿色倡议”经常组织宣传环保的活动,如每月邀请环保产业的相关专家和高管讲座,每次参加的人数都有上百人。达尼对政治话题不感兴趣,但更关注中国政府的环保举措。达尼说:“在印度,环保问题还没有像在中国这样被重视。印度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仍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最近才被重视。”

达尼认为中国政府的治理很出色。他举例说:“与上海相比,班加罗尔的交通很差。10公里的路程,我需要花一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但他觉得,印度在旅游业上有优势,景观和风俗仍保持原貌,但在中国,“所有的东西都被装点过,越来越西方化”。对达尼来说,他希望可以简化来中国的签证手续。

3、印度学者:“印中不要因为纠结过去错过良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执行秘书长苗绿博士说: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4.5万印度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着推动作用,通过人员往来可以增进了解,促进中印两国经贸、文化发展。但是人口大国印度在中国的人数还不够多。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8年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学者说:印中两国媒体有时会有关于对方国家的负面报道,如炒边境话题,其实印度普通百姓不太关注这些报道。他认为,欧美媒体也经常有对印度的负面报道,这很正常,西方不愿接受其他国家崛起的事实。说起1962年的那场战争,他认为,印中合作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因为纠结过去错过良机,就太可惜了。他还谈到,“莫迪总理对华友好访问,希望印中往前看”。以前印度的领导人喜欢把耳朵捂上自己做决定,但莫迪不是,更喜欢倾听别人的意见,比较开放,亲和力强,因此赢得很多海外印度人的心,有不少印度人为投莫迪一票而特意回国。

库马尔表示:“民间层面,印中两国之间可以说相互信任。但在政府层面,彼此有些过于谨慎。我之前想把一些中国公司带到印度,但印度政府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相关程序。在中国,美国公司注册很容易,我的公司在中国注册时也很容易。”他认为,中国稳步增长,印度也迅速发展,“两国应以新的思维方式实现共同繁荣”。

在华印度人体验中印差异 感叹中国机会多更安全--国际--人民网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415/c157278-26846086.html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在上海住哪里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如何学习英语 浏览:604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看敌人血量 浏览:144
英国做一次美甲多少钱 浏览:714
意大利面加奶油怎么做 浏览:114
印尼长什么样子的 浏览:671
越共对越南统治如何 浏览:671
意大利和法国的商科哪个好 浏览:884
去印尼航班注意什么 浏览:109
伊朗沙漠种什么树 浏览:824
印尼巴士怎么接顾客 浏览:407
越南厨师工资一般多少 浏览:723
中国输入病例一共多少例 浏览:78
越南黄花皇宫椅多少钱 浏览:820
印尼疫情人数有多少 浏览:507
印尼棺材怎么样 浏览:147
湖南和越南哪个发达 浏览:470
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到什么程度 浏览:301
越南凉山经度和纬度多少 浏览:691
印度面皮怎么做 浏览:650
中国开车到英国多久 浏览: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