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印度被称为造星工厂的宝莱坞,迄今都出造出过哪些国际巨星
印度造星工厂宝莱坞有四大天王,分别是:沙鲁克·汗、阿米尔·汗、萨尔曼·汗和赫里尼克·罗斯汗。其中,沙鲁克·汗就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因为他出身平凡,却成为了宝莱坞近20年来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物,沙鲁克也曾被《时代》刊物评为“影响亚洲的人”。沙鲁克在出道第二年就获得了印度奥斯卡奖,又在21世纪初成为了国际巨星。
而在宝莱坞,除了上述“三大汗”之外,赫里尼克·罗斯汗是最成功的宝莱坞演员,他最令人惊艳的就是他在舞蹈上面的造诣和天赋,很巧合的是,他的第一个电影角色就是个跳舞的男孩。赫里尼克·罗斯汗凭借《这就是爱情》得到了印度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赞誉,《阿克巴大帝》则让他在影坛的声誉达到了与“三大汗”并驾齐驱的高度。
⑵ 印度闻名世界的人物
1、圣雄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称“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
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
“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面对两国的冲突,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甘地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2,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的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 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
3、阿米尔·汗
阿米尔·汗,1965年3月14日出生于印度孟买,印度宝莱坞演员、导演、制片人 。阿米尔是印度“国宝级”人物,宝莱坞的“全能”演员。
8岁的时侯,阿米尔·汗出演第一部电影《Yaadon Ki Baraat》。后来练习打网球,获得了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网球冠军 。
1988年,阿米尔·汗放弃网球重回银幕 。1989年,出演文艺片《灰飞烟灭》,饰演复仇男子。1999年,在《义无反顾》中出演印巴边境的抗暴警察阿贾伊。2002年,阿米尔凭借剧情爱情电影《印度往事》获得zee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 。
2008年,凭借导演 《地球上的星星》获得宝莱坞人民选择奖最佳导演奖。2009年,出演了励志喜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饰演Rancho。
2011年,阿米尔·汗制作真人访谈节目《真相访谈》,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印度区第三任大使。2013年,出演犯罪动作电影《幻影车神3》饰演Sahir和 Samar 。2014年,出演奇幻喜剧电影《我的个神啊》,饰演遗留在地球的外星人PK。
2016年,出演励志运动电影《摔跤吧!爸爸》2017年6月,阿米尔·汗成为“2017年奥斯卡”新成员。2017年,出演励志电影《神秘巨星》饰演音乐人夏克提·库马尔。
(2)印度出了哪些名人扩展阅读:
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领土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
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
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⑶ 印度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一、阿育王(公元前272年—前242年在位)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国君,曾经建立起古代印度最大的帝国,版图几近南亚次大陆的全部。《阿育王经》等数部汉译佛典中载有大量关于他的生动故事。他是通过激烈的争权之战弑兄而得王位的,后又于公元前260年(一说262年)发动了残酷的征服羯陵伽国的战争,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
巨大的灾难带给他沉重的精神负担,终于使他幡然悔悟,决定改行和平国策,宣扬“正法”。“正法”以少行不义,多做善事,慈悲、慷慨、真诚、纯洁为要旨,集中体现了当时优良的宗教道德。执政中期,他皈依了佛教。
阿育王自己亦身体力行,广泛会见不同派别的宗教领袖,并向他们布施。他甚至为被佛教斥作“邪命外道”的正命派开凿洞窟,供其使用。他的正法政策为经历了数百年动荡的印度社会带来了30年和平,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明显减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活在稳定中有所提高。
二、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 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尔逝世于加尔各答。
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抗议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三、阿克巴(1556年—1605年在位)是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该王朝在他的治下趋于鼎盛。若论文治武功,自13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建立,至19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彻底覆亡,六百余年,穆斯林统治者中能出其右的,没有一人。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实行开明政策的结果。
他主动放弃了个人信仰的偏见,诚恳邀请各派宗教学者到他的宫廷上来,倾听他们的说教。他还常将不同教派的领袖人物召集在一起,辩论和研究各种宗教和社会问题,以辨明同异,消除误解,进而摆脱宗教矛盾,求得社会生活的和谐。无论伊斯兰教、印度教,还是佛教、耆那教、祆教或基督教,乃至无神论者,他都一视同仁。
作为具体措施,他废除了非穆斯林的人头税和香客税,允许各宗教建立寺院,自由传教,对于被迫改宗伊斯兰教的人亦听任恢复原来信仰,不加干涉。政府的职位向一切人开放,不问所宗。每遇重大的非伊斯兰教节日,皇宫也和民间一样,举行隆重的庆典。1579年6月22日,阿克巴宣布自己拥有对伊斯兰教所有问题的最高裁决权,进一步集帝王与教宗于一身。
1582年,他创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为“圣教”。它是一种具有泛神色彩的一神教,力图冶印度当时的所有信仰于一炉。他的这一尝试终因信众寥寥而失败,但是他内容广泛的宗教宽容政策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普遍的和谐与繁荣。
四、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Indira Gandhi,1917年11月19日—1984年10月31日),印度政治家,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是印度现代最为着名及存有争论的政治人物之一。分别担任两届印度总理,1984年10月31日遇刺身亡。
她一方面为印度在冷战时期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针而令其政绩上蒙上阴影。因其领导印度的十六年间的政治方针相当硬朗、立场坚定,故后人亦称其为“印度铁娘子”。
五、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面对两国的冲突,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甘地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参考资料网络——泰戈尔
⑷ 印度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约公元前300~前232
阿育王也许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该王朝的创始人旃陀罗笈多之孙。旃陀罗笈多是一位印度军事领袖,他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后的岁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在印度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帝国。
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详,也许是公元前300年。阿育王约在公元前273年登位。起初他沿着祖父的脚步向前行走,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他在统治的第八年中,胜利结束了一场对印度东海岸上羯陵伽国的征服之战。但是当他认识到他的胜利使人类惨遭伤亡时,就感到心惊肉跳。有十万人丧失生命,甚至有更多的受伤致残,阿育王在惊愕和忏悔之余,决定不再用暴力来完成对印度的征服,并且放弃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他采用佛教作为他的宗教哲学,努力实践“达摩”规范,包括诚实、仁慈和非暴力。
阿育王放弃了狩猎,开始食素。更有意义的是他采用了各种人道的政治方针,他建立医院和政治保护区,缓和许多粗暴的法律,建筑公路,兴修水利。他还任命特别的政府官员──达摩官吏──来教导人们要虔诚,要相互促进友好关系。在阿育王的国土上,所有的宗教都允许实行,但是他特别注重发展佛教,因而佛教的声望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佛教的传道团体被派往许多国家,在锡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阿育王下令把他的生平和政策都雕刻在他的广阔国土上的岩石和石柱上。这些纪念碑有许多至今尚存,它们的地理分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阿育王势力范围的可靠信息,上面的碑文是我们了解他的生涯的主要来源。还提上一句,这些碑文也被认为是杰出的艺术品。
阿育王死后不到十五年,孔雀帝国便土崩瓦解,此后从未恢复。但是佛教得到过阿育王的支持,他对世界的长期影响是巨大的。他登极时,佛教只在印度西北的一弹丸之地流行,但在他死去时,它的教徒遍及印度各地,而且迅速传向邻国。除了乔达摩·悉达多本人以外,阿育王对佛教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宗教所起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都大。
⑸ 古印度的重要历史人物
古代印度,又译身毒、天竺。公元前2500-前1500年,位于南亚次大陆地区的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哈拉巴文化。后来摩揭陀日益强大,统一了全印度。公元2-3世纪,一度被贵霜王国统治。古印度存在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其佛教、文学、哲学、艺术、科学等,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阿育王 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频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统一印度定佛教为国教。
甘地 尊称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阿克巴 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建立人和最伟大的皇帝。他在漫长的统治期间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并把帝国的版图第一次扩展到印度南方。
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
⑹ 印度有哪些低种姓的名人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宝莱坞演员:johnny lever
种姓制度的起源: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半岛,为了维护本民族的长期统治,肤色较浅的他们建立了种姓制度。他们编造了一个传奇故事,说创世者梵天的脑袋变成了婆罗门,上肢和身躯变成了刹帝利,腿变成了吠舍,脚变成了首陀罗。
祭司集团属于婆罗门,武士集团属于刹帝利,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群体属于吠舍,被征服的原住民就成了地位低微的首陀罗。
(6)印度出了哪些名人扩展阅读: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⑺ 古印度的数学家有哪些
UN近代史——第一百九十篇——古印度数学家的“寓数于音
文化问题:需要“原汤化原食”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文化上的问题只有用产生这个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出来的办法才能够解决。大概是因为这么做太艰辛了吧,我们宁愿通过文化贸易的方式来解救燃眉之急……
海德格尔大概不知道中国人“原汤化原食”的说法,不然也许会引用一下。高见啊高见!我们的社会中至今仍有一批全盘西化派(尽管他们没有公开打出这个旗号),他们最应该好好地听听西方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是怎么说的。
数学怪人的解释
数学界有一些怪人,中国的陈景润、美国的纳什、匈牙利血统的美国数学家埃尔德什等均属此列。为什么会这样呢?
俄罗斯着名数学家科尔莫哥洛夫认为,恰恰就在数学才能开始显现的时候,一个人自身的正常心理发展就停止了。
当然,并非所有数学家都异于常人,但是,对于那些数学怪才,科尔莫哥洛夫的解释也许可以聊备一说。
语音与数字
古代印度天文学家、数学家Aryabhata在公元499年即他23岁的时候,写了一首韵文,其实是一张正弦表,文中的每个字母都表示特定的数。
印度人有“寓数于音(节)”的传统。比如,用梵文中的25个分类(?原文为classified)辅音,即从k到m,来表示1到25;用8个未分类辅音,即从y到h,来表示10的30次方到10的100次方; 用9个元音,即a到au,来表示100的零次方到100的8次方。于是,khyughr=(4X1003 )+(2+30)1002=4,320,000。
为什么印度文化不害怕大数?是因为印度人见惯了上万米的高山吗?是因为宽几千米的大河奔泻千里的景象不足为奇吗?为什么印度人有热情去努力构造最短的词组来表示那些巨大而友善的数字呢?在古代印度,人们会这样议论一位语法学家:若某一语法规则的表述能省掉半个音节,他会像得了儿子那么高兴。对于古印度人,声音是神圣的,一个音节可以容纳无穷大:最小化的语词与庞大的数字是并行不悖的。
(Roddam Narasimha, Sines in terse verse, Nature, 2001, 414 (6866): 851)
我曾写过短文“科学与音乐”(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172)、“随音符跳动的科学人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39),简单讨论科学与音乐的关系。古印度人对数字与语音的关系的看法,为探讨科学与音乐的关系提供了又一个视角。
我对Aryabhata了解不多,下面是香港一个网站对他的简介。(http://www.edp.ust.hk/previous/math/history/3/3_97.htm)
阿耶波多第一[Aryabhata I]公元476—550,印度
他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印度数学家,是属于拘苏摩补罗学派。他主要有两本着作:一本是《阿耶波多历书》,成书于公元499年,包括“天文表集”、“算术”、“时间的度量”、“球”等部份。该书共4编,由121行诗构成,其中论及数学的有两篇,并33行诗,内容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知识,而另一本天算书已经失传。
他对数学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其中正弦表和一次不定方程的解法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他指出π = (104 × 8 + 62000) ÷ 20000 = 3.1416;而在制作正弦表方面,先把圆周分为360等份,而每份继续分为60小等份,其特点更是计算半弦相当于现在的正弦线而不是全弦的长,这与肴腊人是不同的。
他建立了求一次线性不定方程by - ax = c[a,b,c都是整数]的正整数通解的法则,这项工作在当时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其法实际上是辗转相除法。
阿耶波多在印度科学史上是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为了纪念他,1975年4月19日印度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便是命名为阿耶波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