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印度文明的主要表现
1.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2.宗教繁多:宗教性是古印度文明最显着的特征3.等级制度森严4.文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共存综上,古印度文明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而独具特色。在政治上,它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在文化上,宗教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共存。
B. 古代印度文化是怎样的
古代印度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哲学方面有婆罗门教《吠陀经》的《奥义书》和佛教的三藏,它们既是宗教经典,又包含了多方面的知识,其中不少诗篇是古代杰出的文学作品。古印度最着名的文学作品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部史诗篇幅之长,远远超过希腊荷马创作的《伊立亚特》和《奥德塞》。古印度在科学方面也有很辉煌的成就。数学上创造了从1到9九个数字,在这之后又加上一个0,并提出了数字按位计值的方法。现在我们都把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那是阿拉伯人从印度人那里学过去的。天文学虽然和占星术混合在一起,但他们已有了测算阴历的历法。在佛教寺院中传授的“五明”(即五种知识)范围广,有独到之处。这“五明”一是“声明”,学习辨识古字古文;二是“巧明”,包括机械和历算;三是“医方明”,讲授梵咒和医药知识;四是“因明”,讲述推理方法,类似逻辑之类的知识;五是“内明”,讲解佛经和因果关系。这种多方面的知识使印度文化史在世界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C. 古代中国人怎么称呼印度
印度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
1、身毒。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
2、贤豆(xiándòu)
古印度的别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3、天竺。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首创根据In读音正名为“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称身笃,身毒,贤豆,天竺等。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地名)梵Sindhu=波斯Hindhu=希腊India(国名),Ins(河名),新称印度,印特伽,译曰月。Sindhu->Hin->身毒、天竺。Hin->In->印度。总而言之,身毒、天竺、印度都来自Sindhu。
4、印度。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正名为印度。
D. 古代印度也是世界大国,为什么没有染指过中国
文/寂寞的红酒
印度,位于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南亚次大陆。在古代,印度也是世界大国之一,经济繁荣,国家富庶,孔雀王朝、贵霜帝国、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都是世界级强国,连蒙古人都曾两次折戟在印度西北部。历史上,周边国家几乎都曾觊觎和染指过中国,连越南和朝鲜这种小国都时不时趁中国打盹咬中国一口。不过古代印度虽然强盛,但只有印度和中国相安无事。那么古代印度为何没有染指过中国?
第一,地理原因。中国和印度虽然是邻国,但中间隔着高峻险拔的喜马拉雅山和茂密的热带雨林,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古代生产力条件有限,想穿越这些天险非常困难,两国之间又有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缓冲国,想要直接接触非常困难。即使越过这些天险和缓冲国,生在在炎热潮湿气候中的印度人也根本无法适应青藏高原寒冷干燥的气候,一个高原反应就能让印度军队倒下一大片。
第二,国力原因。古代印度虽然是大国,但比中国还差得远。古代中国可是世界的老大,谁不服揍谁,印度敢叫板肯定揍的它满地找牙。唐朝时期,印度曾抢劫了中国的使团,使团副使王玄策逃出虎口,单枪匹马灭了印度。印度想打中国主意,别说中原王朝,连吐蕃这一关都过不了,当年吐蕃可是和大唐、阿拉伯过招的狠角色,吐蕃曾两次打到印度河流域,中国不欺负印度就不错了,印度怎么敢打中国的主意。
第三,古代印度长期处于分裂,一盘散沙,直到莫卧儿帝国时期印度境内仍然有好几个国家,印度连统一都是问题,向中国扩张简直是妄想。虽然印度曾建立过几个势力强大的王朝,但多是外来游牧民族建立的,这些游牧民族到了印度就不想挪窝,慢慢就被印度的安逸生活腐化,游牧骑兵丧失了战斗力,印度兵又不堪大用,能守住印度本土就不错了,最多只能在在南亚称王称霸,倒是中国偶尔会教训一下印度,让印度安分一些。
E. 古代中国,究竟为何要称呼印度为“身毒”
“身毒”这个词是个音译词,是由梵语发音“Sindhu”音译而来。梵语是印度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语言之一,现在虽已不是印度的日常使用用语,但是仍旧作为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存在着。梵语中对于印度的称呼为“Sindhu”,而后这个称呼经由波斯与古希腊的音译转化成“Hin”与“In”。
到了唐朝之后,为了方便记录开始将印度地区统一为“天竺”。后来玄奘为了探寻佛教远赴天竺,时间长达十七年。待从天竺回来之后,他将自己在天竺看到的事物归纳整理成《大唐西域记》。玄奘在这部作品中提及由于天竺这个称呼存有异议,为了正音应该称呼它为印度。就此以后,印度这个国家的汉语译名就此确定下来,至今仍在使用中。
F. 古代印度和中国关系如何,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吗
古代印度和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和古代印度人民有了比较友好的交往。据资料了解,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中国历史深受佛教的影响。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寺庙里和尚在坐禅,这就是直接受古代印度佛教中冥想的影响。另外随着现代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人们经常做的瑜伽也是从古代的印度流传下来的。雕塑艺术,敦煌的绘画艺术,武术,戏曲,电影等很多东西都含有印度的文化因素。同样的,中国的水稻也从南中国流传到印度,现在,印度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叶。也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业贸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利大于弊。喜欢请点赞,谢谢。
G. 古代印度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古代印度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梁启超先生曾将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归结为:音乐、建筑、绘画、雕刻、戏曲、诗歌和小说、天文历算、医学、字母、着述体裁、教育方法、团体组织等十二个方面。
1)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
2)佛教的组织和教规启发了道教建立更完善的组织和制度以及戒律。
3)佛教的哲学刺激了宋明理学丰富和完善儒家的哲学体系。
4)佛教的造像艺术影响了后来中国的雕塑艺术。
5)印度的神话故事、史诗以及佛本生经等启发了中国的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6)对佛经的翻译使一批外来语进入了汉语的词汇系统,甚至影响了汉语语法。
H. 印度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什么
印度在中国古代主要被称身毒和天竺。也有音译为申毒﹑辛头﹑信度﹑身度﹑贤豆的说法。
一、身毒
身毒是华夏文明自先秦时期至隋唐时期之间对现代印度次大陆上之文明区域称呼的音译词。其范围主要指今日印度河流域一带。
身毒(依照古语发音接近"sin do" 或 "shin do"),直至今日在中国南方一些方言(例如闽南语)仍保留了这种发音。这是华夏文明古代对印度地区的称呼之一。
《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意思是从东南的神度国,走数千里,才能到四川的商人集市。
二、天竺
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唐初统称为天竺。天竺是唐朝时期大国,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和尚去西天取经(即西天取经)此地为西天。
(8)古人如何看待印度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最早与古代印度的联系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左右到达帕米尔以西的大夏,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张骞及时地报道了与西北诸国往来的可能性;他暗示了与那些地区通商的潜在价值。他还指出了与像中国那样反匈奴的其他民族结盟的好处。
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听后十分惊喜,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从西南到大夏的官道,由官方参与商业贸易,扩大疆土。
武帝即封张骞为博望侯,命其以蜀郡(治所在成都)、踺为郡(治所在宜宾西南)为据点,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数民族的阻拦未获成功。
武帝又从内地广征士卒,举兵攻打西南夷、夜郎、滇等国及许多部落。但由于昆明、隽等族的头人酋长为了垄断丰厚的过境贸易而拼死抵抗。
历经十余年,结果仅打通了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道路,官方使者未能超过大理至保山一带,只能通过各部族、印度作中介与大夏商人间接贸易。
据《后汉书西域传》所载,中国在2世纪时对身毒的地理﹑物产﹑宗教﹑政治情况已有初步了解;且知当时身毒许多地区皆属“月氏”,即早期贵霜帝国(即贵霜)。这是由于东汉时佛教已传入中国的缘故。
I. 为什么古代中国是统一的,印度却四分五裂呢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在南亚的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分裂的存在。在文化上南亚地区都属于印度文明,然而在政治上却都有着各自的政见。印度更多的是代表一个文明体系,而并非是一个可以统一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完整是基于它的文明为人们所接受的,古代的印度之所以是处于分裂的状况,与它在地理位置上板块结构的不完整性、种族制度的制定、以及文明的瓦解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