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与中国相比,印度经济发展具有那些优越条件
我认为,印度想不中国最大优势是有庞大的财团,中国少,中国只是公家的企业发展好。因为印度曾是殖民地,所以他更有西方的财团体系。就像中国的香港、澳门,很有经济实力。
B. 印度农业经济、软件科技强!怎么回事
印度农业经济:生产不稳定但却是农产品净出口国。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因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印度软件科技:印度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国。
当今印度,号称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如果光听牌号,着实让人佩服和吃惊。但如果我们对印度软件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然后拿数据去作比照,很容易就能发现,印度的软件产业其实也不容乐观。
印度软件产业的现状基本如下:首先,产业结构不平衡。不容否认,印度的软件业产值目前比中国要高。尤其软件外包业更是如火如荼。不过印度的软件也就只有外包一枝独秀而已,关键的核心技术及基础软件都做得很差,网络应用软件及网络游戏我想就更不用提了。印度虽然软件产值从1990年微不足道的5千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0亿美元软件出口值,翻了200倍还多,年增长率超过50%,使印度的软件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去年印度软件出口290多亿美金,数额很大,目前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标是,2008年实现软件产值达到850亿美元,外包出口500亿美元。
目前印度的软件产值也确实是世界第二,不过这个世界第二跟世界第一的差距还是有点大的。美国一个微软公司产值就是400多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两个印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的软件也正面临着跟中国的制造业一样的困境,而且情况似乎还要更严峻。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印度的软件产业发展至今,并且比目前的中国做得要好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软件业在印度起步很早,比中国早了十来年,八十年代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可以说一切还在摸索之中。那时中国见过计算机的人都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搞什么软件开发了。加之那时刚刚打开国门,很多海外的信息技术人才估计那时也都还对中国充满恐惧,回国的基本上没有。而印度就不同,那时的印度由于国内经济落后,缺少把软件企业养大的土壤,故印度现在的软件企业,很多都是一开始就是瞄准国际市场,很多都是由归国印度人创建。说得通俗点,就是有很多印度人在国外搞技术,然后他们觉得做软件这个东西又不需要什么很大规模的硬件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成本为人力成本,但如果把软件放到印度去做,成本会比发达国家低很多。于是,这么一批海外印度精英带着定单就回国创业了。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越作越大。
二、印度人擅长死记硬背,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一般印度的大学毕业生都能讲三到四门语言,不过中文除外(我个人认为印度人的个性并不适合学习千变万化的中文),尤其个个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尽管带的口音很重。这不容质疑是另一重要因素,尤其相比起中国人来更是占尽了优势。软件外包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为顾客量身打造软件系统,是需要跟客户有很多沟通的。外包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很流行的“用户化”,一个产品专门给某一开发,所以沟通不畅无疑是很大的障碍。跟客户良好的沟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三、这就与我前面讲的印度人的学习特征有关了。前面我讲了很多关于印度人思维机械以及印度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很差的事,不过印度人擅长死记和硬背。他们读书只重记忆,不重理解和思考。这样的方式在文科方面可能还好点,毕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在理工科领域这可是很荒谬的,是疯狂的,不可想象的。可在印度,很多他们的程序员却偏偏就是这样。编过程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可在印度,有些事情会让人瞠目结舌。我现在不是学计算机专业,但这些情况是我来自全世界所有非印度朋友的共识,相信其真实性无庸质疑。在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印度学生,他们可以在学了一个学期C语言后,把书上几乎所有程序范例一字不漏的背出来,不仅算法一样,连定义的变量名都不会有任何出入。老师的作业里面也有让学生抄写,背程序的内容。不可思议!所以当这些人毕业后到了程序员岗位上,背出来的程序就真正达到了千篇一律,理所当然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易读懂的程序了。出于可维护性考虑,软件的可读性确实很重要。对于给定了既定接口和既定参数的外包项目来说,这无疑也是有利的。再说背程序比用脑思考开发程序肯定效率也要更高一点。从这点出发,印度人在软件外包这一块的地位估计在将来一段时间内都无人可动。不过对于那些只给定需求,没有指定接口和参数的,创新性很高的项目,印度人是肯定做不过中国人的。
四、印度自独立以来就是走的资本主义道路。在市场经济规律以及管理经验方面也都比中国要成熟,毕竟中国自解放以后就跟市场断交了三十年,尤其还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浩劫。我想基本上懂什么是市场的人都已经消失了。而公司内部管理的严谨和规范对软件企业尤为重要。因为软件是一个摸不着,可以任意复制而不会影响质量的一个特殊产品,成果很容易被人窃取,尤其是内部人员。而一旦被窃取,后果无法估量。所以规范成熟的管理在安全防范方面至关重要,尤其在中国,挖空心思想走捷径成功的人很多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学习的地方。
五、印度人由于宗教的影响,心态平和,心地善良。刚讲的防止成果泄密对软件尤其重要。但在印度,像那种挖空心思去想歪点子盗窃的人基本上没有。在印度,小偷有,但都是些顺手牵羊的动作,上了锁的东西不会有人会去撬锁盗窃。在印度农村,很多房子甚至连门都没有。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穷困,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另一个我觉得还是宗教让人思想变得善良或者说是一种内心对干坏事的胆怯。毕竟一个人如果相信神灵的话,当他干坏事的时候尽管没人看到,但他相信天上的神肯定看得到,这是一种无形的监督。相信在软件公司里上班的员工也不会有多少人需要很多的监控来防止其盗窃代码。
C. 谈谈印度成为下一个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经济中心的优势,相比之下,印度有哪些因素值得中国借鉴.
1.优势:印度的发展模式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表现出比较强的韧劲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性。
印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比较好。例如,印度国内的储蓄水平只有中国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大约只有中国的10%,印度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比中国落后大约10至15年, 但印度却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的增加。
(一)软件业方面。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相比之下,中国的软件业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差距很大。
(二)金融机构方面。印度的金融系统运行比较健全,不良贷款比例较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10.8%。印度的股票市场比较成熟,成为印度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
(三)企业制度方面。印度的私人资本在运作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印度独立后,过去就存在的私营财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财团。在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后,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产业、制药工业、食品加工业、服装纺织业、水泥建筑业和旅馆旅游业的私营企业或私人财团迅速发展壮大,并很快进入全球化经营。印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
(四)人才和教育国际化方面。印度的人才国际交流多于中国。由于印度英语普及,高等教育机构使用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印度高校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获得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学教育比较重视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较强。印度某些大学和专业学院已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法律体系方面。印度的法律体系较健全。印度独立后,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公众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没有完善的法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的。
二、印度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中印两国虽面临很多相同的问题和挑战,各自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正是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的这种“似与不似”的关系构成了它们之间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的基础。目前印度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中国,但从它的发展模式中我们仍可以发现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1、大力发展服务业,变过度工业化为适度工业化
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优良的基础设施以及地方政府竞争性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的大量的制造资本,成为了世界的制造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被发达国家禁止的、或者是设置了较高门槛的污染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中国的生态环境因此遭到破坏。现在不仅仅是过高的制造业比例,还包括被污染的空气、水源和土地,都显示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呈现过度工业化的特征。暂且不管印度以服务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是不是欠工业化的结果,只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近年较快的增长速度、以及吸收的就业人数,不能不肯定印度服务业确实发展得非常成功,特别是它的软件产业及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外包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成功。分析和总结印度在一些服务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于软化我国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例如,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全力扶持。在软件产业新引入印度之际,政府通过国家投资或者强制进入印度市场的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进行合资,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计算机工业体系。而当产业的发展需要规模,国际市场又正在迅速发展之际,印度政府又以各项优惠政策鼓励软件企业的出口。此外,通过立法加大了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更多的来自跨国公司的信息技术外包项目流入印度创造条件。印度通讯服务业的发展迅速则与政府开放国内市场有关。私人资本流入原来由国有资本垄断的电讯业,竞争促使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现在印度一些主要电讯服务项目的价格,包括国际话费、英特网接入费用等,都低于中国。这位印度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创造了条件。
2、调整外资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流向,为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印度也越来越重视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虽然两国政府都对FDI提供税收优惠,但印度的税收优惠分类更细、限制更严(包括特定的领域与特定的时限),往往强调的是投资的流向,而不是来源,因而对相同领域内的内资、外资少有区别对待。一直以来印度的外资企业都与印度本土的企业负担着相同的公司所得税率,有时甚至还要高一些。但在中国,FDI承受的实际税率大约只有国内企业税率的一半,而且由于地方政府把引进外资作为一个政治目标来对待,对外资的产业流向不加选择,使得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发生直接竞争,并可以利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挤垮民族资本。这显然与引进外资的本意相违。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可以借鉴印度引导外资流向先进技术及优先发展行业的具体政策。
3、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微观环境
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内容,而对印度来说,它的相对稳健的金融体系、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都值得中国借鉴。占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四分之三的印度国有银行,呆帐率只有5%,而1992年以后陆续建立的私人银行,它们的呆帐率还要更低一些。随着政府向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开放国内的银行业,竞争促使印度银行的运营成本不断下降、资产回报率逐步上升。印度的证券市场历史悠久,在包括股票发行、交易制度、市场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机制、清算制度等几乎所有领域,很长时间以来都一直保持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也是印度能够吸引大量机构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的第一部专利法是在1970年出台的,从那时起印度就初步建立起了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以后的三十年随着知识产权概念的不断扩大,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在不断完善。印度软件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将研发中心转至印度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D. 对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印度的多元化意味着什么
危机和发展并存,同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现在的发展已经超出一线了,印度多元化发展有可能在未来对中国经济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E. 印度人的创新能力给我们什么启示
只要我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敢想敢干就一定能够成功。
F. 印度LCA好还是歼10好
虽然说我们的歼十不是十分先进,但就两国积累的相关技术和知识产权来讲,印度真是差得远了,印度的航空工业水平一直比我们落后一段时间,完全依靠进口军用飞机。从其成立至今仅仅自行研制了两种战斗机,一是HF-24“marut”(风暴之神),服役到九十年代中期,然后是LCA这个奇怪的家伙。仅就其对两款战机的预期性能的期望值过高过全面就可以看出该国航空技术的不成熟。
我国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从歼五开始中国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印度好高骛远,LCA的设计指标印度的工业水平一直无法达到,一直做的改进都要依靠国外的技术支持,把一个好端端的自主设计变成“万国货”,只能说明印度的设计思路有问题,陆军的“阿琼"坦克的教训,一直没有吸取啊。
单讲LCA的性能,其机翼向前凸的前沿气动外形就注定了它的机动性不佳,不适合空战,所以后来印度也将其改为对地方向的战斗机了。
发动机是美国的F404-F2,中间推力4800daN,加力8000daN,歼十的太行发动机源自AL31,中间推力7620daN,加力12250daN,比比这个数字差别,看看两机的动力。。。。
座舱都是智能的玻璃座舱,没什么好说的。
LCA采用的是爱立信的PS-05A。对空中目标最大搜索距离达到120公里。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具备同时与4个目标交战的能力,不过由于LCA的机头比JAS-39要小,所以限制了其天线的尺寸。其性能要缩水很多。
J-10用的是国产1473型雷达这是已经装备最好的雷达,空空模式3平方米以下探测距离为130公里,雷达攻击距离为90公里,可以跟踪10个目标对其中4个最有威胁的进行攻击. 看得比LCA远~~~
数据比较:
LCA
空重:5.5吨
载弹量 4000KG
最大起飞重量 12500KG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 M1.6
升限 15240米
作战半径 800千米
最大过载 9G(瞬时)
歼十
最大起飞重量 19277kg
最大速度 2.0马赫
升限 18000米
作战半径 1100千米
最大航程 3000千米(不进行空中加油)
载弹量 7000公斤
推重比 大于1.1
最大过载 10G(瞬时)
综上所述,阿三天天吹嘘自己的神机多好多好,其实真是很二流的货色
G. 印度真的难以超越中国吗
中印这两个迅速崛起的国家,谁将在21世纪主导亚洲今年来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经济学人》就以《印度的增长将怎样超越中国》作为封面故事来讨论印度怎样超越中国。文章先是给出了印度的种种劣势:印度的市场改革起步晚、底子薄,GDP不过是中国的四分之一,识字率仅为66%,大大低于中国的93%,更不用说基础设施破败,腐败横行,政府远不如中国政府有效率等等。然后提出了印度超越中国的本钱:第一在人口,第二在制度。
文章指出:到了2030年,中国的被扶养人口比例将达到50%,印度则为45%左右。到了2050年,中国的被扶养人口比例高居62-63%左右,印度则在48%上下,双方的差距可达15个百分点。用另一个更为近期的指标来衡量,到2020年印度的中等年龄仅为28岁,美国为38岁,西欧为45岁,日本为49岁,中国则为37岁。日后中国人越来越老,中等年龄超过美国,印度人则还会更年轻一些。结果是,2020年印度将添加1.36亿劳动人口,中国则只能添加230万。
干活的人少了,被扶养的人多了,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降下来。这就像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虽然发达的医疗、营养、和科学训练可以使某些老运动员成为常青树,但37岁的要和28岁的竞争,毕竟有着无可否认的天然劣势。美国、日本战后的高度经济增长,中国今天的经济奇迹,无不和人口的增长和结构息息相关。比人手的多少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人更具创新倾向,这在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特别突出。看看近几十年的关键性突破,从微软、雅虎,到谷歌、FACEBOOK,创立者都是年轻人。这在印度已经体现得非常清楚。比如,印度的世界级企业Infosys的创立者,有七位当时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2000年创立的IT企业Globals,其CEO年仅24岁。乃至西方人惊叹,印度的经济是被450万企业家所驱动。
这种创新精神,不仅被年轻人的旺盛精力所驱动,而且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证 。这又是印度比之中国的另一大优势。
乍看之下,经济学人的观点似乎无可辩驳,但是仔细分析下,就会发现经济学人的预测很难成为现实。
一人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不仅仅取决于人口。中世纪的欧洲不见得人口比中国少,老龄化比中国严重,但却是公认的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这是由于政治文化的制约造成的。
今天的印度和中国相比,政治腐败,妇女地位低微,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经济学人所提出的印度超越中国的第一大本钱是人口。就算像它说的那样,到了2050年中国只有37%的人可以工作,而印度有52%。而事实上,这52%的人口中有近一半是女人。在印度妇女十分低微,她们的生产力水平远不如中国女性。
SunithaKrishnan在15岁时,被八个男人强奸。后来她挑战印度卖淫业,在过去的十年,她已经拯救了约2000名性奴隶。这些性奴中也有富人家的子女被拐骗出来强迫卖淫。在这些性奴中有不少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SunithaKrishnan曾经救过一个被一百多个男人强奸的三岁小女孩。当时,那个女孩的肠子都露出来了,送到医院里缝了25针才把肠子放回肚子里去。
印度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有个美丽的名字——“粉红之城”,这个距离闻名世界的泰姬陵200多公里的城市是不少旅游者的目的地。然而,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4月13日报道,来到此地的游客有时会对该地区的一个“另类风俗”而惊讶,那就是坐在路边待价而沽的贝迪亚族处女。
“成人仪式”竟是当妓女。在尘土飞扬的斋浦尔公路两旁坐着一群少女,看样子也就十几岁,过路的男人们从她们身边经过时大多放慢脚步,仔细端详。夜幕降临,在升起的火堆前,一个披着粉色纱丽的女孩儿特别显眼。她些许稚嫩的脸上抹着浓妆,好像是要去参如一场盛会。然而事实远非如此,l4岁的苏莉在等待一个慷慨的买主,好把自己的初夜卖个好价钱。
苏莉斯在的贝迪理族集体居住在一起,大约有59个家庭。在印度,婚礼通常是女孩成长为女人的标志,而贝迪亚女孩的成人仪式是当妓女。因为世代女性都靠卖淫为生,贝迪亚族也就成了“妓女种族”。
初夜是个值钱的商品,主要的买家来自于附近地区的中产阶级男性。普通妓女一次的费用是100卢比(1元人民币约合5.7卢比),处女身价则要高得多,至少2万卢比;如果是姿色不错的女孩,价格可能翻倍。初夜的“使用期限”也与一般情况不同,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只要买主不厌倦,他就有权一直占有被他“破瓜”的女孩。花光“工资”庆祝“不婚之礼”。
然而在中国,妇女的地位不低于男性。近年来,在一些省份女性的升学率甚至超越了男性。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了攻读研究生。像印度这样一个妇女地位极度低微的国度,妇女的生产力和中国相比,可以乎略不记。除去一半的女人,印度的工作人口只有26%。
经济学人提出的印度超越中国的第二大本钱是创新能力。然而创新是必然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教育程度低的人,很难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所创新。
印度的教育水准和中国相比很低,并且还有非常顽固的种姓制度。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 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同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更加可悲的是,印度是一个佛教国家。大部分低种姓的人都很认命,从来不会想去抗争,想去改变。如果印度仅有4%的人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中国相比又有什么竞争优势呢。
近来来,中国涌现出来的创新性人才也不少:马云,李彦宏...。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其发展也并不像经济学人说的那样依靠政府。
如果印度想要超越中国,必须进行一次社会大变革,这在当下的印度是几乎不可能的。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任何改革都要经过投票决定。而往往很难使人们意见一致。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思想家推动了欧洲的变革,中国在五四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思想家,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甘地也曾推动印度的变革。但是现在印度缺少像甘地那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无力改变人们的思想,也就很难改变印度社会现状。
因此我认为,印度超越中国只是西方人一个美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