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曾有驻印军
抗日战争时期,应英美两国要求,中国国民政府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同英军共同对抗日军。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因多重原因,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1944年3月,我驻印军新编第22师新编和第38师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2. 第五军后来转向印度还剩下多少人
到印度的是新22师和5军军部和直属部队,96师和200师都回国了
随杜聿明进入野人山的直属部队应在一万人上下,另外有新22师的7000人(已有2000人战斗损失),而幸存者在3000人左右,其中新22师幸存不足2000人。也就是说,杜聿明所部在野人山行军中的非战斗损失有1.3-1.4万,直属队损失尤为重。杜聿明一路整体损失(包含战斗、撤退)在80%以上
3. 二战美国再印度训练了多少中国兵
最后人数大约为10万。当时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甸作战后,第66军之新编第38师4000余人和远征军长官部600余人,第5军之新编第22师和军部约4500余人去了印度。后来又空运去大约3.4万人(驼峰航线的回程飞机)。1944年初,中国政府将在国内新编成的新编第30师空运印度编入新1军序列,后在4月又将第54军第14、第50师空运印度,并于1944年5月1日下令将中国驻印军编成新编第1、第6两个军共5个师。人数为10万人。
4. 印度圣雄甘地后代简介
1、尼赫鲁的儿子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一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和左翼国会领袖。
1889年11月出生在阿拉哈巴德。1905年,他去英国学习。他获得自然科学荣誉学位,后来学习法律。早在哈罗读书时,他就对英国人民的专制主义感到愤慨,并树立了一个反英救国的野心。在他的自传中,他写道,他梦想着“用一把剑来保卫和解放印度”。
2、尼赫鲁去世一年多后,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位女总理,成为国大党领袖和总理。
甘地1917年11月生于阿拉哈巴德,早年在瑞士和牛津大学学习,学习政治、历史、人类学等,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21岁加入独立运动,加入国民大会党。1942年,她打破了传统习俗,嫁给了法鲁兹·甘地,一位信奉火教的帕西教徒。婚后不久,两人因参与反英斗争而被捕入狱。
印度独立后,英迪拉经常陪同父亲参加外交活动,访问美国、中国、苏联、法国等国,出席英联邦总理会议,并出席万隆会议。
3、甘地的次子桑杰在1980年的一次飞机失事中丧生。他的长子拉吉夫·甘地是印度航空公司的飞行员。
4、拉吉夫·甘地死后,他的妻子索尼娅·甘地不由自主地卷入了印度的政治圈。他于1998年成为国民大会党主席,并在2004年印度大选中获胜。她本应该是首相,但她拒绝了。拉吉夫·甘地和索尼娅有儿子拉胡尔·甘地和女儿普里扬卡·甘地。
(4)印度有多少远征军后代扩展阅读;
尼赫鲁·甘地家族有尼赫鲁、英迪拉和拉吉夫三位总理,他们长期统治着印度独立后的政治。
尼赫鲁·甘地家族的名字也是圣雄甘地的功劳,当时尼赫鲁出生在印度北部的婆罗门,而唯一的女儿印地拉嫁给了异教徒的拜火者。后代永远都是贱民,所以圣雄甘地给他们起了甘地的姓。
然而,尼赫鲁·甘地家族也是一个悲剧频发的家族。英迪拉和他的儿子拉吉夫相继遇刺,而拉吉夫的弟弟桑杰在飞机失事中丧生。拉吉夫34岁的儿子拉胡尔·甘地当选为印度人民代表大会成员。像他的祖父母一样,他开始致力于印度政治。
尼赫鲁·甘地家族的祖先是克什米尔富有的婆罗门,他们一直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家族中有许多圣贤精通梵文、法律和印度教。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自传中说,他的祖先在18世纪初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来到富裕的平原追求名利”。
当时,一位名叫拉吉·考尔的学者受到皇帝的宠爱,进入德里宫廷,搬进了皇帝授予的位于德里运河岸边的新房。人们叫它考尔尼赫鲁,意思是运河边的考尔,家族的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甘地家族
5. 历史上有中国驻印军吗具体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或小说可供参考
有中国驻印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日战争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为一个整体。根据中英两国签定的共同防御滇缅公路的军事协定,为援助在缅甸作战的盟军英国军队,保障滇缅路畅通无阻,外援物资能顺利地到达中国的大后方,国民政府决定派遣一支远征部队入缅作战。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后在1944年反攻中强度伊洛瓦底江,攻战腊戌、密支那等缅甸重镇,重创日军。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查看相关书籍《军碑一九四二》、《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长篇小说《榕家寨》描写的就是中国驻印军。
另有一些描写中国远征军的小说《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虎出南亚》、《远征》、《中国血》、《铁血远征》等,可供参考。
6. 近代,在印度驻军的是谁
中国驻印军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作战失利后,在进入印度的新22师和新38师的基础上成立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歼灭日军第18师团立下了赫赫战功。代表人物,孙立人,史迪威 ,罗卓英,郑洞国(继任), 邱清泉,廖耀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