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人为什么会出现佛像

印度人为什么会出现佛像

发布时间:2023-08-08 12:42:09

⑴ 佛像哪些地方是从外国传来的

对佛教稍微了解一点人都知道,佛教发源于印度,那么寺院里的佛像按理来说应该是印度人的模样才对 然而在我国境内看到的很多佛像的样子基本上都是我们中国人的样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早在西汉时期其实佛教已经传入了我国,后来逐步的为人所熟知,渐渐的融入到了我国的文化中,成为了很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佛教。其中的缘由就要从我国古代一个非常有艺术成就的艺术家说起了。这个艺术家名叫戴逵,字道安。出生于公元326年,生活在我国东晋时期,他在偶然间创造出来了今天我们大家看到的中国式佛像。本来出生在官僚家庭的戴逵理应从政,或者投军报国,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东晋朝廷的重臣,他的哥哥更是了不得,在淝水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戴逵偏偏做了隐士,喜欢琴棋书画,对音乐,美术,雕塑都非常在行。熟悉书法的人一定知道王羲之,王献之这二位书法大家,同样在魏晋时期我国的绘画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戴逵就是当时画家中的杰出代表。然而他更大的艺术成就体现在雕塑上面。在我国东晋时期,佛教已经广为人知,非常流行了,各地雕刻佛像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戴逵本身对佛教有自己的认识和研究,东晋孝武帝中期大约是公元385年左右吧,会稽山灵宝寺(今天绍兴境内的寺庙)请他这位负有盛名的艺术家雕刻了一尊无量寿木佛和一尊菩萨像。由于佛教是外来的,佛像和菩萨像都是以印度人为原型打造的,当时菩萨像是长着胡子的模样。咱们这两个文明古国的人民在审美上区别相当的大,因此戴逵觉得他所雕刻的佛像看起来少了许多中国元素,并不符合我们的审美要求。当年的艺术家戴逵,那名声简直顶了天了。他试图向其他人请教佛像雕刻的不足之处,无人敢说,所有人只是称赞,当然戴逵高水平的雕塑造诣也的确无懈可击,人们并非只是恭维他而已。明着问势必是不行了,于是他偷偷的躲在佛像旁,听前来观赏的人们议论佛像的美丑,样貌的特征,并且把这些有用的话一一记下。一连三年时间,戴逵在不断的按照我们中国的人审美标准,反复推敲、雕刻、修改佛像,最终完成了符合我们中国人审美的佛像。前来拜佛的老百姓看到眼前这个具有中国人相貌特征的佛像无不拍手称赞,大家都对这个新的佛像喜欢的不得了。经过这次的艺术创作戴逵的名声更大了,请他雕刻佛像的人络绎不绝。后来他还将漆工艺的技术运用到雕塑艺术中,创造出了夹纻

⑵ 印度佛教是如何形成的佛教又是由谁传入中国的

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那么少,误解的人那么多。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真正的佛教,认识佛法的伟大。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因家族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简单给佛下个定义:我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我试将‘佛’的定义如下: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复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源于印度 佛教发源于距今2552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据经典记载,佛圆寂时,世寿80岁零2个月。 传入中国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按正式文献记载,佛教在汉朝传来中国,非正式文献记载的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陆续续传过来。正式是国家派了使节到西域去迎请,礼请过来,正式来是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最初来的二位法师,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到中国来之后,因为是中国皇帝迎请过来的,所以是以国宾的礼节来对待他们,来了之后,与我们朝野人士谈得很投机,我们非常欢迎他们,希望他们能常住中国。他们二位把佛教、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来,为中国朝野所接受,来到中国之后,是国家招待他们,就好像现在的外交部礼宾司来接待,那时候的政治制度与现在不同,现在的外交部都在行政院之下,从前的外交部不归宰相管理,外交直接归皇帝管辖,那时的外交部也不叫这个名称,而叫做鸿胪寺。所以诸位要明了佛教中的寺是怎么来的?寺是汉朝的时候政府办事的机关,它并不是庙,而是帝王所辖的一级单位,直接属于皇帝督导的,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做卿,我们称做公卿,鸿胪寺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所以由鸿胪寺来接待,以后由于想把他们常留在中国,这样一来,鸿胪寺不能长远招待他们,因此皇帝下面再增加一个单位,也就是从九个寺增加到十个寺,这个寺就是佛寺,佛寺是从这里开始的,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当时首都在洛阳,故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第一寺。 佛教能够在东方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相吻合。我们特别要说的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发生的变化。实际上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佛教的教义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来传达的。古代从事佛经翻译的主要是一些外来的传教僧人,最早的佛经翻译可能是汉明帝时代从大月氏国来的迦叶摩腾、竺法兰,他们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汉桓帝时安息国安世高和月氏国支谶,译佛经数十部,约一二百卷。灵帝时有印度竺佛朗也在洛阳宣讲佛教,并着有《牟子理惑论》,主张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调和。佛经翻译家最着名的是西域名僧鸠摩罗什。 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另外其它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别也来到中国,如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中国。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隐居面壁九年的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 到唐朝时代(公元618——907年),印度的佛教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了,出现了多种佛教派别。在唐代中国佛教的一件大事,就是在中国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大师不远万里去印度留学。他回国后,唐太宗非常重视,安排了数千人参加玄奘大师的佛经翻译事业。因玄奘大师的弘扬,使印度后期佛教哲学和大、小乘佛教的经典,在中国得到广泛地传播。 禅宗的诞生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达摩大师是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中国初祖),故又称达摩宗;因其得佛心印为佛陀之正统法脉,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 、传法弟子六祖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皇帝亲赐六祖慧能大师谥号为大鉴禅师,其传法弟子颇多,如:南岳怀让禅师、青原行思禅师、永嘉玄觉禅师等,证悟者40余人,开悟者不计其数。之后南岳怀让禅师之得法弟子,马祖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有着极大的贡献,他确立了丛林制度,规范了道场,马祖道一禅师之传法弟子百丈怀海禅师更制定清规规范门人,故佛教称之为“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直到今天依然大体上不变,每天之早晚二课,也是始于这个时候。百丈怀海禅师之传法弟子有黄檗希运禅师及仰山灵佑禅师,都是至今还影响着佛教界的祖师大德!自六祖后不再传大位,也就是说没有第七祖,因为禅宗真正要传的法脉不是衣钵而是心印,心印延续至今,不曾断绝,一代代的祖师大德们,至今都延续着六祖的顿教大法!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希望采纳

⑶ 印度佛像的特点介绍

最早开始出现的是菩萨像,后来才出现佛像。佛陀被神化,明显地发生在古代印度西北部,也就是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地方,叫犍陀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印度佛像的特点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印度佛像的特点介绍1:象征性
尤其是印度教,其造型艺术都运用了宇宙生命的象征。它从 自然 的形态当中提炼出一些造型元素,然后以超自然的形式来表达。比如多面多臂,什么三头六臂、四面八臂、半人半兽、半男半女等等,都是超现实的造型。而且是从形而下的形式直接跃升到形而上的观念,或者说以具象的形式来表现 抽象 的观念。
印度佛像的特点介绍2:装饰性:
几乎所有艺术都有装饰性,几乎所有东方艺术也具有装饰性。那么印度艺术的装饰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呢?就是特别地繁缛。很多印度诸神造像的装饰非常复杂。宋代《高僧传·韩方传》比较汉语和梵语的翻译,提出观点,叫“天竺好繁,秦人好略”。看我们的古文,往往一词多义,言简意赅。而印度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就非常地繁缛。
印度佛像的特点介绍3:程式化
我们现在一提起“程式化”,就认为是一种僵化的标志。其实不然,程式是艺术成熟的标志,艺术只有达到一定成熟的阶段,才能形成程式。无论是一个时代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画家、艺术家也好,他能够创造一种新的程式,那是他艺术成熟的标志。但是如果说这种程式固定不变,一再地因循,当然就僵化了。

印度诸神造像就形成了一套很明显的程式,且是相对固定的,甚至是延续千年不变的。它往往借鉴 舞蹈 、文学,特别是诗歌,还有宗教修炼,比如 瑜伽 。瑜伽我们现在作为一个 健身 的活动,在印度它是所有宗教共同采用的一种修炼方式。瑜伽的本意是“遏”,引申的意思是“结合、联系”,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精神的联系。

所谓“遏”,就是控制人的情欲,来实现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精神的合一,这才是瑜伽的本意,也是印度所有宗教修炼的目的。印度的诸神造像从文学、舞蹈、瑜伽各种姊妹艺术甚至宗教因素当中来提取造型的要素。

这里面有两点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手势。《佛经》里翻译成“印”,梵文是mudras。我在印度进修的时候问我的导师,mudras这个词有“seal”的意思吗?他说没有。我问那怎么我们中国就翻译成了“seal”的意思,就了“印”?他说不是,是“手势”。后来我查了一下梵文词典,它是一词多义,原始意义有“印章”的意思,后来引申意义是“手势”。

可能我们古人翻译的时候取它原始意义。这“手势”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舞蹈的手势和瑜伽的手势。印度的舞蹈,手势变化特别丰富。因为手势是人类的第二表情,在印度它叫“肉体的花朵”,是灵魂的手势,所以舞蹈的语汇一个是眼神,另一个就是手势。前面所说的“拈花势”、“象鼻势”都是不同的手势。还有两手平放,这是瑜伽的手势。

还有“无畏势”,就是平身往前,让信徒不要害怕。这些手势都是从舞蹈和瑜伽中提炼出来的,所有的手势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还有坐姿,特别是诸神坐像的姿势,有禅定势、莲花势、大王安逸坐—就是一条腿放松垂下来的。各种坐姿也都表现不同的东西。

立像分三种,第一种就是直立势,正襟危坐或者正面直立的形象,一般表现神的正面造型;第二种就是三曲势,比如展览中的桑奇大塔的药叉女,斜挂着S形的,是表示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程式。

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里说,人体的视知觉看到曲线的东西时,有个天然地向直线复位的趋势,这样的话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张力。还有就是S形的曲线恰恰表现了女性躯干部位的人体美。咱们中国人看女性美不美主要看面部,印度人和西方人主要看身体,而且女性人体美主要表现在躯干部位,所以S形把女性躯干部位给凸现出来了。

多罗菩萨没有头,但看上去还是非常美,就是因为躯干部分线条非常美。还有就是桑奇的药叉女,把女性的生命力、生育力很完美地表现出来了。后来这种造型运用得很多,很多男性菩萨也往往采取三曲势。展览中有的弥勒菩萨也弯曲成一个S形。

第三种就是极弯势,这是一种把三曲势发挥到极致的姿势,就是人体高度地扭曲,可以说完全违背了人体正常的动态结构,可以表现极其强烈的运动和活力。展览里的飞天,它的整个身体就扭曲成一个极弯势,表现出那种生命爆发的活力。

⑷ 如来佛祖是印度人吗

如来佛祖即是释迦牟尼,是印度人!

⑸ 中国如来佛祖为啥在印度出现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一个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人类思想大爆发的时期。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相近,印度也拥有文化繁荣的“百家争鸣”时期,出现了一位堪比孔子的佛教圣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并非他的名字,而是对他的尊称,就像“孔子”的称谓属于尊称而不是名字一样。释迦牟尼本名叫悉达多,姓乔达摩,属于印度的释迦民族,故称他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佛陀释迦牟尼出家始末
释迦牟尼的出生地位于今尼泊尔境内,他是一个叫迦毗罗国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母亲名摩耶。根据当时的习俗,母亲生产要回到娘家去生,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路上,路过蓝毗尼园,在树下休息,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中国唐朝的玄奘法师西行求经,曾经到过佛陀的出生地。据玄奘所着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他曾经看到过标志佛陀诞生的石柱,只是他看到的石柱已被雷击过,柱头倒在地下。后世由于没有人能够读懂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诞生的地点就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直到1897年,考古学家考证出石柱上面的文字,才发掘出蓝毗尼园的遗址。

悉达多的母亲去世得早,幼年的悉达多是由他的姨母养大。他自小天资聪慧、相貌奇伟,父亲净饭王希望他长大能够继承王位,从小就让他跟着学者们学习文学、哲学,还拜师学习武术。父亲把他培养成能文能武的全能人才,希望他成年后能够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

悉达多王子在幼年时,就养成了沉思的习惯。世间的诸多现象,都能引发他的感触和深思:饥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农民;绳索鞭打,口喘汗流拖着犁头耕地的牛;还有蛇虫鸟兽弱肉强食的情景,以及老态龙钟的老人,辗转呻吟的病人,亲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这些让人悲伤的场景无不促使他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

悉达多王子已有的学识和未来所拥有的权力,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他便决定出家。二十九岁时,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偷偷出城,进入一个森林,换去王子衣服,剃去须发,开始禅修悟道。



悉达多一开始在尼连禅河修了六年的苦行,尝遍艰苦辛酸,结果徒劳无功。于是他走进尼连禅河洗去六年的积垢,接受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到一棵树下,向东方盘腿而坐,发誓“我今不证的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终在一个明亮的夜里,克服魔障,觉悟成佛。而他顿悟的这棵树,被称为菩提树。

“如来佛”是一切佛的尊称
“如来”是从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一个名词,意思是“真如”,一切事物的真实情况,又有“如实”之意。

《金刚经》中释迦牟尼自己给“如来”下过一个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也无去,也就是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也无忧,这个道理就是如来。

也就是说“如来”是成道成佛者的通称,等于我们称呼孔子为圣人,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一样,是佛陀的一个名号。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

“如来”也就成“佛”的代号,人们习惯把“如来”和“佛”连在一起称“如来佛”,是把相同的称谓叠加,表示的还是同一个意思。

释迦牟尼成佛后,首次在鹿野苑说法,佛教把这第一次说法叫“初转法轮”。从说法开始,佛教也就正式建立了,也就具足三宝。



佛教的三宝:佛、法、僧,佛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就是佛根据自己对一切事物如实的了解,讲出来让弟子们学习的言教;僧就是围绕着佛陀身边出家的弟子组成的团体。

佛陀教化的方式是接近平民的,对不幸的人们表示同情,让人们断除内心的烦恼,以求解脱,种善因,得善果。

据记载佛居住最多的地方是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城外有个竹林,后人称为“竹林精舍”,是当时佛说法的重要地方。

印度的佛教只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在公元十二世纪消亡了。今天印度的佛教是十九世纪后期重新传入的,中间七百年印度没有佛教。印度佛教的消亡,是突厥由中亚细亚侵入印度,一路破坏造成的。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史书上最早的记录是在公元前2年的西汉时期,中亚一个称为大月支国的国王派遣使者伊存来到汉朝的首都长安,他口授佛经传给一个叫景卢的人。

一般公认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是汉明帝永平十年,也即公元67年。汉明帝派去访求佛法的使者,从印度带回来经书和佛像,还有一批一同来到中国的印度僧人。第二年,即公元68年,在洛阳建成中国第一座官方佛教寺院“白马寺”,距今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

白马寺因为“白马驮载经书和佛像到达中国”而得名。可以说,佛教在中国得到官方统治者的的认可,始于汉明帝年代,“白马寺”就是最好的见证。



佛教在中国的繁荣,与官方组织与民间自发对佛经的翻译工作是分不开的,最早的翻译工作就是汉明帝时期由官方主持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汉代对佛经的翻译分两个系统,其一是小乘佛教,以《阿含经》和“禅数”为主;其二是大乘佛教,以《般若经》和净土为主。这些翻译工作,为后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四世纪,中国佛教界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即中国佛教间的领袖道安大师。他是我国佛教制度的建立者,少林寺的中国僧人一律姓“释”,就是从他提倡和开始的。因此,和尚又被称为“释家弟子”。

有了官方的支持,佛教在中国蓬勃发展,到五世纪初,中国的又出现一位卓越而充满智慧的佛学大师,他就是有着印度血统的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和后来的玄奘法师共同成为佛教经典翻译事业中的两大巨匠,他们翻译的佛教经典,不仅是佛教的宝藏,更是中国哲学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盛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时期,各个佛教宗派先后兴起,百花齐放。唐宋以后禅宗成为佛教的主流,禅宗的独特智慧就是“见性成佛”,《六祖坛经》的问世,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中国的整个佛教发展期间,对释迦牟尼佛的称呼一直是佛陀和世尊。也就是说,在传统意义上的佛教中,释迦摩尼与“如来佛”没有形成特别的关系。释迦摩尼是佛教圣人,“如来”则是对一切佛的尊称。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因为话本小说的流行,以及后来《西游记》的出现,“如来佛”逐渐成为释迦牟尼佛的专用称谓。

1986年,影视版的《西游记》播出之后,我国人民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如来佛祖”的叫法更加深入人心,如来佛祖和释迦牟尼被划上了等号。释迦牟尼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就是释迦牟尼。但是,如来佛和阿弥陀佛只是神话小说中另一个世界的佛,与现存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没有直接关系。



佛教一度与道家、儒家并称为“儒道释”三家,由此可见其对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嬗变产生的巨大影响。佛教中“抑恶扬善”的精神,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禀赋养成也具有引导和教化的重要意义。

我们是一个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佛教的持续存在,也将对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继续施加正面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为什么会出现佛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哪里出钢材 浏览:400
意大利1月什么气候 浏览:194
印度暴揍警察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714
伊朗人是怎么称呼最高领袖的 浏览:263
英国螺蛳粉多少钱一包 浏览:822
印尼十盾等于人民币多少元 浏览:818
莫迪觉得印度和中国哪个更强大 浏览:96
英国之旅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0
中国男足输伊朗是什么时候 浏览:928
伊朗的人用什么语言 浏览:408
英国留学买房每平米多少钱 浏览:553
为什么说目前最危险的是伊朗 浏览:873
青少年应该如何理解中国 浏览:836
中国煤炭港口市场以哪里为中心 浏览:23
印尼炸沉越南渔船会有什么反应 浏览:648
抗日片中国人投靠日本的叫什么 浏览:939
英国燃气多少钱 浏览:690
印度手串怎么盘 浏览:555
全球怎么应对印度疫情 浏览:696
越南普通人结婚需要多少钱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