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
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百分比按地区划分,北美和西欧最高,平均达到5.7%,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 5.0%,中东欧4.9%,东亚和太平洋 4.7%,阿拉伯国家4.5%,南亚和西亚 3.6%,中亚3.2%。
欧盟国家:丹麦8.28%,瑞典6.97%,芬兰6.31%,发展中国家巴西:4.4%,墨西哥5.3%。
拓展资料: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注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国中,与其他国家差距仍然存在,但在不断缩小。
足以看出,中国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加速弥补对教育投入的历史性欠账,努力办好教育这个重要的民生事业,让千家万户都满意。
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从长远看,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一种投资。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教育的投资。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对于政府行为,以家庭为单位对教育进行力所能及的投资,也是较为普遍的投资模式。对教育的投资不能仅依赖政府投入, 家庭大有作为。
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投资一般是递增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对各种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国民文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要求教育事业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国民收入总量和人均国民收入量也不断增加,有可能承担日益增长的教育投资。
在中国,教育投资表现为教育经常费用和教育基本建设费用两个部分。教育经常费用包括教职工工资、教职工福利费、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教育基本建设费用用于校舍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
中国教育投资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中央政府财政拨款,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县(旗)人民政府财政拨款,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支出的教育费用,还有人民群众集资办学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支付的为数不多的教育费用。
Ⅱ 印度在校大学生真的有3500万吗
富二代就有,
Ⅲ 各国教育投资是多少
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用于培养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 表现。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
国家对教育投资的数量反映国家对教育投资的规模。教育投资在财政支出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支出的比例反 映了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反映了教育投资的水平。国家教育投资的数量和比例受该国历史文化传统、 政治、经济、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那么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教育投入呈现哪些特点同时又面临哪些问 题呢?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投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仍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教育规模庞大,1994年全国各级各类学生达到2.77亿人(普通学校在校生数2. 166亿),教职工队伍有1300多万人。尽管用相对少的资金支撑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教育经费需要的 数额也是巨大的。
建国以后,一直到1978年,国家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4-7%,从没有 超过8%。国家预算内教育基建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的比例,也一直在20%以下。由于长时间教育经费基数太 低,办学资金不足,造成了教育物质基础十分薄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发展教育确定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投资的绝对 量比较快的速度增长。若不考虑物价影响,199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总支出达到1174.7亿元〔1〕,比1989年的5 03.9亿元增长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长26.6%。1994年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达到884.0亿元,比1980年的10 8.2亿元增长了7.17倍,比1989年的397.7亿元增长了2.22倍,平均每年增长24.4%。预算内教育支出占国家财政 支出的百分比由1980年的8.92%上升到的12.64%(见附表一)。
附表一:1980—1994年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
单位:亿元
(附图 {图})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综合统计年鉴》(1994年)国家教委编P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1994年数据见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1994P2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9月
尽管1980年三中全会以来,教育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仍属世界上最低的国家 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的统计,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5.1%,其 中发达国家比例为5.3%,发展中国家比例为4.1%,最不发达国家的比例为3.3%,中国仅为2.3%(见附表二)。 如果将厂矿企业办学开支的教育经费、城乡教育费附加以及社会集资、教育基金、学生交纳的学杂费等其他非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都计算在内,也不过3%左右,仍属世界最低水平。
附表二:1980—1991年公共教育经费
美元(十亿)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附图 {图})
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3 p94
另外需要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虽然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物价上涨幅度增加过快,使增加 的有限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投资实际效益大打折扣。教育投入的实增长率增长不多,有的出现负增长。例如 从1990年到1994年,我国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各年度依次为3101.78、3429.87、3874.98、3 894.63、4058.19元〔2〕,1991年到1994年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0.58%、12.98%、4.20%;但1991年到1994年的通 货膨胀率(物价上涨幅度)分别为3.4%、6.4%、14.7%、21.7%〔3〕;如果扣除物价上涨指数,1993年1994年公 用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产生了尖锐矛盾。突出表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校舍不足,必备的 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短缺、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公务和业务费短缺、全国范围的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等方面。 这些矛盾越是在贫困地区,表现越尖锐。
二、从教育投资结构来看,中国财政教育拨款三级教育配置同国际相比基本类似,但大中小学生生均投入相差过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的统计,1990年我国学前和小学教育投入占日常经费总投入的32.7%,中学占 34.4%,高等教育占18.6%,这个数字与世界部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相比,居中等水平(见表三)。然而,从我 国预算内实教育事业费各级教育分配比例来看,高等教育拨款的份额要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
附表三:部分国家各级教育所占日常经费的百分比
(附图 {图})
选自教科文《世界教育报告》1993 p151-154
从教育内部结构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远远小于中等和初等教育的规模。从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 生均费用之比来看,1990年我国小学、中学、大学的年生均费用之比为1:2.28:29.34;1993年为1:1.73:17.93 (见附表四),其变化较大的部分原因在于大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减少,部分费用转由学生家庭分担。此外,中 小学经费投资增长速度也略高于高等学校。
附表四:地方所属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
单位:元
小学 普通中学 职业中学 中师 大学 1990年 105.40 240.11 444.44 1344.15 3101.78 1991年 114.79 254.63 464.49 1411.63 3429.87 1992年 139.35 300.96 526.01 1585.91 3874.98 1993年 217.22 375.16 608.65 1723.05 3894.63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综合统计年鉴》(1994年)p3 国家教育委员会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90年我国三级学校生均日常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为0.05:0.15: 1.93(或1:3:38.6),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见表五),是所有国家中相差最悬殊的。虽然生均经费大学生要 高于中、小学生,但差距之大,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
附表五:一些国家生均日常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1990) 国家 学前、小学 中学 大学 美国 0.13 0.35 0.21 巴西 0.11 0.13 1.10 印度 0.11 0.15 0.83 日本 0.14 0.16 0.49 韩国 0.12 0.11 0.06 法国 0.19 0.27 0.41 英国 0.15 0.27 0.42 意大利 0.14 0.23 0.45
资料来源:选自《世界教育报告》1993 p155—159
一般来说,国际间教育投资结构比例的变化是与教育、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低 的国家,接受初等教育的学生数在三级教育学生总数中比例远远大于其他两个阶段。此时教育投资的重点是初 等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转向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投资的比例也会发 生调整。随着人均GNP水平的不断提高,三级教育投资比例的差距会缩小,三级教育生均经费差距也会缩小。北 京师范大学王善迈、孙玉萍曾对人均GNP不同的国家进行过统计分析,亦得出了如上的结论。
三、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教育经费投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至1993年,东部地区在国民 生产中的比重已达60.1%,西部才占13.1%。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东部地区4580元,西部为1408元,东部 是西部的3.25倍〔4〕。地区间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悬殊的差异,从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生均事业费支出看,1 993年北京为628.68元,上海704.77元,天津为401.66元,而广西为181.70元,宁夏为205.65元,甘肃为176.1 7元,贵州仅为129.56元〔5〕。就是沿海发达地区对义务教育投资无论是总量还是平均水平却远远高于贫困后 进省份。中国本世纪末实现“两基”的难点在农村贫困地区,而对义务教育投资强度差距的扩大更加重了贫困 地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难度。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地区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近几年明 显扩大。
四、教育经费来源从渠道较为单一变为逐渐形成多渠道办学新格局
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十余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多渠 道筹措资金办学局面逐渐形成。1986年预算外教育投资总额占教育投资的比例不到24%,到1994年已经超过了4 0%。从1989年到1994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支出份额逐年下降,由1989年的66.88%下降 至1994年的59.38%。1994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支出份额为59.38%,个人交纳学杂费占教育总 支出份额由93年的8.22%上升为9.87%;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支出份额的6.55%,企业办学经费为5 .99%,校办企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支出份额的4.08%;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占教 育经费总支出份额的0.72%,较1993年的0.31%增长了一倍多;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包括城市教育费 附加、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占教育经费总支出份额的8.92%,其它教育经费为3.96%〔6〕。上述统计数字说明,我国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渠道、辅之以税、费、产、社、基的多渠道筹措经费体系已经形成。从国家财政统 一拨款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转变,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教育经费来源短缺的客观形成的必然途径。
五、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在扩大地方教育决策统筹权和经费筹措多元化方面收到显着成效,但经费分配和使用仍明显脱节
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教育经费的分配是由中央财政切块戴帽下达,地方财政部门管理,教育部门安排使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于80年代初期、中期和后期进行了以“分灶吃饭”、“分级包干”、“大包干”为主要标志的三次逐步深入的改革,教育系统与此大致相应地推进了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包括中央和地方实 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体制,教育经费相应由各级政府筹措,财务管理分级负责。目前,基础教 育由中央、省政府、地方财政共同承担政府投资责任,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和省级通过转移专项基金形式进 行补助。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国家拨款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其中国家教委直 属高校和中央其他各部委所属高校的拨款由财政部划拨给国家教委和中央其他各部委,再分别由他们分配给高 等学校,地方所属高校拨款由省级财政部门划拨,其中少数高校由地区或县级财政划拨。高等教育经费目前实 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并执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原则。
这种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财权和事权分离,政府教育投资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使 教育管理部门计划、预算、分配、监督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充分行使。教育经费“层层包干”“层层下放”, 使得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对教育投资的宏观调控职能削弱,学校间、地区间的余缺难以调剂,地区间教育投入水 平差异日趋扩大。
连锁加盟网 http://jp.u69.cn
手机卡冲值 http://www.fu088.cn
Ⅳ 各国教育支出占GDP比重数据在哪里可以查到
从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看,全球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平均水平在4.3%左右。中国的数据只有98年和99年两年的数据,平均值不到2%,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在G20国家中,教育投入占比较高的国家是沙特、加拿大、南非。印度、日本、韩国、印尼等亚洲国家的教育投入占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中国的教育投入已经在2012年以后超过了4%,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投入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同样水平。为了保持数据的统一性,下面的数据还会采用世界银行的数据。
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投入比例看,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在小学的教育投入占比较低,中学教育的投入比例较高;加拿大和土耳其在大学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较高。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土耳其的教育投入占政府公共事业投资的比例较低。
对比教师收入与教育投资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国的教师收入占教育投入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了80%左右,其它高收入国家的教师收入占到教育投入的60%以上。中国的数据(98年,99年),教师收入占教育投入的比重不到50%,其中大学的师资仅为教育投入的40%左右。这里的教师收入是指总收入,因此影响师资占比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教师的平均工资,另一个是教师的数量。就我们一般的感觉而言,教师的收入水平(教学)是相对偏低的,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教育资源的匮乏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这也是为什么升学的压力,已经从高考前移到小升初阶段的主要原因。
对比教育各个阶段的师生比例,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学前教育学生和教师比例最低的国家居然是印度,这有点颠覆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国的学前教育师生比例处于下降的趋势,不过仍高于世界水平,也反映出学前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这也与大量的农村人口城镇化有一定关系。加拿大和南非的学前教育学生和教师的比例在30:1左右,说明学前教育资源最为匮乏,想要移民加拿大的同学要注意了,最好小学以后再去享受加拿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印度和南非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和老师的比例是30:1左右,是G20国家中最高的。说明小学教师资源比较匮乏。中国的小学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低于20%,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俄罗斯是小学阶段学生和教师比例低的国家,这与俄罗斯的人口密度较低有一定关系,也说明俄罗斯在小学阶段教育资源较为充沛。
在中学阶段,印度和南非的学生和教师比例依然是G20国家中最高的,印度的学生教师比例接近40:1。中国的学生和教师比例从1998年后处于下降的阶段,目前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而言,高收入国家的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低于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在大学教育阶段,中国、印尼和土耳其的学生和教师比例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说明这几个国家的大学生增长速度高于大学教师的增长速度。学生和教师比例的增加,总体来说会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学生和教师比例相对较低在10:1左右的水平,说明这些国家的大学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可以作为美国之外出国留学的备选地区
在G20国家中,韩国的教育投入效果在数据方面最为突出,韩国的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和老师的比例从上个世界90年代开始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教师的增长速度,高于学生的增长速度。教师数量的快速增加,会提升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从而也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和中国相当水平,这与韩国的教育投入也有很大的关系。
Ⅳ 印度的教育状况
印度一直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心, 希望能够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增强其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印度独立后便十分重视工程技术教育, 早在50年代就仿照美国(房源)麻省理工学院(M IT ) , 在全国相继建立了6 所“印度理工学院”, 发展至今, 印度已经有了550 多所工程技术学院和1 100 多所多科技术学院。2000 年, 印度有大学及类似机构248 所, 开放大学7 所, 所有高校总数达到11 000多所, 高等学校在校生839. 9 万人。
印度的一些大学在世界上已经颇有名气, 在世界各国, 来自印度的工程师、教师、医生和劳工有数百万名, 受聘于联合国系统内的各个组织或机构的有数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软件行业。印度近年来经济能持续增长与其近十年来软件技术迅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软件出口更是执世界之牛耳, 带动了印度经济的腾飞。有关资料显示, 印度软件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已达到了34 万人, 其软件科技人才还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
Ⅵ 印度对公民上大学的学费是怎么规定的
当然是贫富分化两重天。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iit)IIT能够培养出与美国名校齐名、身价差不多的毕业生,但IIT的教育投入却大大低于美国的名校,不仅是学生的投入少,就是其教育的总投资也只是美国学校的零头。IIT的学生自己每年学费、生活费等开支需要承担大约700美元,相当于总开支的20%,其余80%的费用由印度政府补贴,即每年IIT在学生身上大约投入3500美元,这大大低于美国的大学投入。
IIT的入学考试单独进行,每年有18万经过预选的高中毕业生考生参加IIT的专门考试,只有2%能拿到IIT的录取通知书。一些被IIT拒绝的学生拿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加州理工学院等美国名校的奖学金。换句话说,IIT是在与美国的名校竞争生源之中获得胜利。
政府不遗余力的栽培造就IIT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国际的水平来看,IIT绝对称不上资源丰富,7所分校、3万多名学生,每年经费共10亿元左右。但是从印度的角度来看,IIT却可以让他校眼红。因为政府每年给其它几千所理工学院的补助,加起来也不过是3000多万元,只有IIT的3%。
IIT校门虽窄,却是成功人生的入场券,即使一年学费合成人民币近6000元,是其它公立大学的100倍,仍是数亿印度父母与学生的梦想之所系。很多印度小孩从11岁起,就开始为考进IIT做准备,日夜补习苦读,只为了进入这所人人梦寐以求的学校。印度其它大学或理工学院,只能颁发工程学士,IIT却可以单独授予B.Tech.(科技学士)学位,凸显了它在印度的特殊地位。
IIT一年的学费大概6万卢比 大概6000元 具体情况可能不同。
Ⅶ 印度经济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增长
作者:刘紫城
首先,感谢知乎朋友的邀请。这是个大问题,下面就印度的自身条件,分析印度内在的优势和劣势,继而结合印度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及印度历史因素分析印度经济发展。
一、印度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中心,南部伸入太平洋,是亚洲、大洋洲、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印度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南亚地区绝大部分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印度。印度可耕地面积1.7亿公顷,占南亚可耕地面积的83%,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拥有丰富的铁矿、铝土矿、铜矿、铅锌、煤炭资源。
印度的动植物资源很丰富,在农业方面,印度盛产稻谷、小麦、玉米、杂粮、小米、薯类、豆类、棉花、麻类、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烟叶、茶等,其中许多产品居世界首位。在林业方面,森林是印度的重要资源,印度森林的面积为75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3%。
值得指出的是,印度拥有7600公里的海岸线,拥有20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海洋经济区。浩瀚的印度样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矿物和能源资源。印度已于80年代后期开始对印度洋的海底矿物资源进行勘察并对矿床进行登记,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将大大弥补印度陆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并将对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印度的人力资源状况
国力的强大与人口的数量有着重要的关系,对要成为世界性的大国来说尤其如此,只有具备较多的人口才能形成巨大的消费能力,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是人口过多,超过本国资源和生产力的承载能力,则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2000年印度的人口已达到10亿2千万,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6.3%,居世界第二位。就印度的人口而言,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经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一)印度人口的自然构成
印度当前人口处于“年轻型”时期,人口的增长潜力很大。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率达到2.1%。 这意味着印度每年要增加约2400万人口,人口急剧膨胀。
(二)印度人口的社会构成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最大的有10个民族。这10大民族人口占印度全国人口的96.6%,其中印度斯坦族最大,占46.3%。由于各民族的分布以及历史、宗教、文化等种种原因,印度的民族问题非常复杂,民族矛盾有时十分尖锐,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印度人口中,特别需指出的是印度的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即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没有权利,在农村只能当佃农、雇农,绝大部分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没有土在城市只能从事“不洁的工作”(如洗清扫等)。“贱民”们不能进寺庙,学校等公共场所。虽然印度地衣,宪法规定不得歧视“贱民”,并给他们以公民的权利,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在人口的社会构成中,和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是人口的就业比重和就业的产业构成。印度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在印度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印度存在着精英群体与低素质两级分化的情况。教育水平整体上不能与我国相提并论。
直观的从现象上来讲。
目前印度有公立教育,但是往往条件十分简陋,且名额很少。
很多能上得起学的人,在印度基本上算是中产家庭了。
高等教育中,目前学校中公立教育的名额往往只占10-20%,其价格确实十分便宜。几百块人民币一个学期。但是印度人人口众多,往往这些名额是入不敷出,杯水车薪的。
目前真正在印度受到良好教育的一般都是精英阶层的小孩子,印度一样存在择校费的费用。所以穷人家早已经蛰伏命运,不再相信中国人心中的“教育改变命运”。而且印度人在学校中,嘲笑低种姓人的现象十分猖獗。依旧把阶级层次带入到生活中。
所以穷人往往转头依靠宗教,希望来世可以投生在富裕的家庭。最搞笑的事例莫过于,拜神求考试结果,拜神求老婆金钱之类的愿望。
至于印度精英阶层始终还是相信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还是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国外念书。
三:印度内在文化
印度和中国相邻,却又被高耸的喜马拉雅山隔开,中国人的想法和做法与我们大不相同。如果我们想超越这些限制,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丰富的传统和文化。
中国人与印度人有许多共同之处:敬重长者和权威,重视学习,热情好客,看重家庭生活以及男性享有优越地位。而我们双方的差别则可以归结为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人生观:中国人是“现世主义者”,而印度人是“来世主义者”。我们关心的是来世,因为它会支配我们现在的生活。这种观念导致印度人对目前的生活趋向于否定和悲观。
中国人只相信今生今世。在他们看来,眼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生活的目的所在。由于在他们眼中只有“今世”,中国人愿意尽力过好每一天,让自己过得平和、舒适和富足。他们更愿意面对现实,做实用主义者。
印度人相信宗教,并幻化了诸多神灵以供敬仰。敬神是出于畏惧,或想得到切实的好处(发财、升官、得子)。印度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取悦神灵,并创造出天堂和地狱等概念及作孽和积德等观念。
虽然佛教试图将许多印度教的教义传入中国,但中国人依然不像我们这样来看待作孽与积德。佛教、伊斯兰教及基督教都曾传入过中国,但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仍显得不冷不热并带有功利主义色彩。
印度人为自己只注重精神世界而自豪,因此他们信仰精神与灵魂。中国人却要和精神、物质两个世界打交道。对印度人来说,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重要,内容比形式重要,意愿比表达重要。对中国人来说,形式和表达则比精神和意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