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为什么总是清流

印度为什么总是清流

发布时间:2023-09-01 12:39:13

Ⅰ 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的经济发展为何如此迅速

首先是该国家对经济发展实行全面、严格的监管。为了监管经济,印度政府设计了一套非常复杂的许可证制度,几乎可以涵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生产一双袜子,就必须申请一系列的许可证。众所周知,与其他国家一样,计划经济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在繁杂牌照的打压下,印度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应有的市场活力。

要知道的是从世界历史看,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奇迹。短短40年,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迄今为止无人能超越的超级大国,是世界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国家。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的是,印度现在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比我国还快。

Ⅱ 二战结束之后,印度的发展是如何渐渐落后于中国的

印度一开始也是学苏联,但学的不彻底,外面是计划,里面还是自治,这样一来,中国建国初很多工程顺利实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烂尾了,因为没有集中优势办大事。这样一来,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就变慢了,而且它的改革开放比中国还晚。本来起步就晚,社会根本问题又没有得到解决,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国了。

中国和印度都是邻国,都是人口大国。人口规模本身就是实力,但中国人口规模和印度不一样。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与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邻缅甸,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海岸线长达5560公里。也是由100多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印度斯坦族为主体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46.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河文明诞生于公元前2500年(主要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大约1500年前,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了当地的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小的奴隶制国家,建立了种姓制度。吠陀宗教开始发展成婆罗门教。

总结:印度一开始也是学苏联,但学的不彻底,外面是计划,里面还是自治,这样一来,中国建国初很多工程顺利实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烂尾了,因为没有集中优势办大事。这样一来,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就变慢了,而且它的改革开放比中国还晚。本来起步就晚,社会根本问题又没有得到解决,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国了。

Ⅲ 印军怎么总给人一种自由散漫的感觉他们没有人管吗

印度的国防体系确实是有点乱,印度的总统理论上是三军统帅,但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什么权力,顶多就是阅兵时站在阅兵台上给参阅部队行军礼。印度军队的平时并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由总理通过秘书处协同国防部、各军种参谋长协同指挥。战时授权军种参谋长负责指挥。印度军队的管理体系,战时状态的指挥权有一个脱节的部分,就是战时授权军种参谋长负责指挥,也就是战时军种参谋长的权力大,但也暴露出各军种缺乏一个军事指挥的统一的协作性问题,陆海空三军各干各的事,缺乏统一的协同动作。因此,莫迪就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设立三军参谋长一职,这样三军参谋长负责指挥各军种参谋长。

你也许觉得印度的总理是管理军队的,战时授权军种参谋长指挥权也是由总理授权的,而设立三军参谋长也是总理提出的。其实不然,印度军队不参与政治,印度的外交和国防政策总理的权力确实很大,不过这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没这么简单。印度很另类,什么事都有两个层面,表面上的是表面上的,实际上的是实际上的,并不融合。简单说,平时看不出来什么事,军队听政府的,不用总理出头,一个秘书给国防部长说一声,国防部长给各军种参谋长打个电话,OK了。战时可就不一样了,各军种参谋长是指挥作战的,也就是印度政府对于军队的指挥并不顺畅,别想政府指哪我就打哪,门都没有。

Ⅳ 中国死敌印度 究竟是怎样个国家

中国死敌印度 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


印度2011年各邦人类发展指数(图源:维基网络公有领域)

印度中部以印度斯坦族为主体的各邦一片血红,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北方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贾坎德邦、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等6个印度斯坦族为主体的大邦全部低于印度平均水平。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中国内地的人类发展指数平均为0.754,印度仅喀拉拉邦的0.79超过;中国最低的西藏为0.6,远高于印度平均水平,仅次于排名第5的旁遮普邦。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排名第一的喀拉拉邦可以说是印度的一股”清流“。单就人类发展水平论,2011年的喀拉拉邦就与可与2014年的中国江苏、浙江相媲美。该邦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59人,为印度平均水平的3倍,但其人口增长率全印度最低。女男性别比1.084,为印度唯一女性比男性多的邦。2011年,人口识字率高达93.91%,预期寿命74岁,60岁以上人口占11.2%,全印度第一。截至2011年的10年里,该邦人口仅增长了4.9%,同样为印度第一。

针尖上的莫迪

综上所述,现代的印度形成了一种很奇怪的场景: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占据肥沃的恒河流域,人口、政治上上占据优势,但经济上落后;十大少数民族虽地处南部高原、沿海,人口远不如主体民族,但却经济发达,并且都有以本民族为主体的政治实体。

主体民族经济比少数民族落后,这一状况在现代民族国家中极少出现。通常经济发展的差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引起种种社会矛盾乃至国家的分裂,如美国的南北战争。因而,如中国就推行西部大开发等,通过转移支付推动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国以主体民族支援少数民族发展,名正言顺,印度却需要以少数民族地区支援主体民族发展,可谓有些逆水行舟。

来自经济发达的古吉拉特邦的现任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Modi),其上任以来的所做所为,如推行税改统一税制等,受影响最大的正是经济发达的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邦。可以说,莫迪的所谓改革是在针尖上跳舞,极易激发这些少数民族邦本就存在的分裂民意,引起社会动荡,如近日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地区就出现了骚乱。

实际上,印度国内的问题并不比中国少,并且远比中国复杂。莫迪也如中国领导人一样,知道发展是解决印度问题的关键,但当改革在国内难以推进时,也就只能借助外力了。莫迪所谓的“内病外治”的背后,实际是无奈,也是一场赌博。

望采纳

Ⅳ 介绍一下印度的近代史

近代印度(1757~1947)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的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购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继之而起的是荷兰。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1818)英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 。在52年内(1766~1818) 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订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多数的据点。 1818年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 ,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国殖民地疆域就达到了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另一批被兼并的土邦是贝拉尔(1853)和奥德(1856)。贝拉尔是理想的原棉供应地,奥德是理想的英国棉织品的销售市场。 英国用“绝嗣丧权原则”兼并的土邦有萨塔拉(1848) 、那格浦尔(1853)和詹西(1854)。最后阶段的兼并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后,英国正式结束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也结束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颁布的英国女王诏书开辟 了一个新的统治方式。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机关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总督及其执行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参事会总督,又称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的执行委员会成员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长由总督兼任,其他各部由执行委员会分配。立法工作由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进行。扩大会议的成员有在职官员、应邀人士和当选人士。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为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旁遮普、联合省。省有级别,级别差距很大。马德拉斯和孟买的省督及其执行委员由英王任命。全印度的土邦约有700个。大土邦只有海得拉巴、迈索尔、巴罗达、“克什米尔和查谟”。英国对土邦有严密的监督制度,严禁国内外结盟。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和剥削 1702~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直接掠夺、实行以柴明达尔为对象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剥削。19世纪中叶,田赋约占东印度公司总收入的2/3。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成长,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从此,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833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准许英国人在印度经营种植园。这是英国把印度直接变成它的原料产地的开始。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开始输入印度。19世纪后期,英国对印度的投资主要限于铁路、水利和种植园。其中以铁路为主(始于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资本大量进入印度的工业部门。印度成为英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结果,使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书称之为“财富外流”。 印度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从19世纪中叶起,印度开始发展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工业 。70、80年代,在西印度的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形成了第一批工业资产阶级。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印度已形成了第一批民族资本垄断集团。 补充回答: 印度的商业资本从19世纪后期转入民族工业 。英国的工业品已经占领了印度的市场,而英国的财政资本又支配了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和金融系统。此外,英国还控制了印度的交通、运输、外贸、税收。因此,印度资产阶级在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时,同英国在经济上的矛盾是十分尖锐的,但印度的民族工业还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他们要求参政,要求独立地掌握财政、国防和外交,而英国殖民当局不仅寸权不让,而且利用国家机器镇压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由爱国封建主领导的最大的一次民族斗争。前后历时两年(1857年5月~1859年4月),波及北印度、中印度和南印度的广大地区。起义之后,英国调整了对印度的殖民政策:印度政府的控制权从英国东印度公司转到英国女王手里;彻底改组了军队,增加了英属印度军队中英国兵的比重,并直接控制炮兵;对印度的土邦由兼并改为支持;加强了铁路、电报等的建设工作。 印度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随着西方教育输入印度,19世纪20年代印度出现了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成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驱,其杰出代表是R.M.罗易。印度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结合印度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进行的。 19世纪20年代兴起的印度教改革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用资产阶级的神学世界观代替旧的神学体系,以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印度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 在进行印度教改革运动的同时,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进行以局部改良为目标的政治运动。他们要求在印度逐步实行代议制;要求降低土地税和盐税,减少政府的行政、军事开支,发展民族工商业,兴办公共工程和交通事业,大力发展技术教育。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争取政治、经济改革的要求已逐步理论化 。1885年12月28日,在孟买成立了全印统一的民族主义政治组织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印度国大党。印度国大党的成立标志着印度的资产阶级民族改良主义运动已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地区性发展为全国性。补充回答: 第一次民族解放斗争高潮(1905~1908) 这次斗争的直接原因是反对英国分割孟加拉。国大党温和派领导人最初和极端派领导人一起发动和领导运动。以B.G.蒂拉克为首的极端派在运动兴起后,就提出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希(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力争把运动引向革命道路。1908年运动被镇压下去(见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第二次民族解放斗争高潮(1919~1922) 国大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始终支持英国,希望换取战后的印度自治。大战结束后,殖民政府不仅继续执行战时军管法令,而且还增订了新的镇压法案,即罗拉特法。1919年2月间,M.K.甘地发动和平抵抗运动并号召于4月6日举行总罢市反对新的镇压法案。4月13日发生阿姆利则惨案,民情激昂。从此,甘地转变对英国的态度 ,由基本合作转向基本不合作 ,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同年国大党决定使用和平和合法手段争取自治。从1921年底到1922年2月12日,甘地亲自领导群众运动。 第三次民族斗争高潮(1928~1930) 1927年底J.尼赫鲁从欧洲回国。同年国大党作出决议:以完全独立为斗争目标;抵制英国的西蒙调查团;国大党加入国际反帝联盟;尼赫鲁和S.C.鲍斯先后任国大党总书记。甘地再次亲自领导大约持续3个月(1930年2月~5月5日)的和平抵抗运动。在这个时期里,甘地组织了反盐法运动。他坚决反对一切自发的群众斗争。甘地所领导的反盐法和平抵抗运动于4月6日开始,5月5日因甘地被捕而中止。从1930年6月到1931年3月被判刑的和平抵抗者达9万人;到1933年3月底在押政治犯达12万人。这次斗争高潮起于1928年初,止于1930年5月,持续约26个月。 第四次民族斗争高潮(1945~1946) 1945年印度出现印度教徒与伊斯兰群众一致行动的征兆。1946年2月18日孟买皇家印度海军海员的罢工发展成印度皇家海军起义。事变的第2天(2月19日)英政府即派遣内阁特使团来印度谈判。1947年2月20日 ,英国宣布决定在1948年6月前移交政权,接着提出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该方案规定,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 补充回答: 殖民统治的历史遗留问题 英国殖民统治影响后来政治最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是教派政治和英国对中国西藏的侵略野心。 把教派对立变成教派政治是殖民统治的历史产物。1857年民族大起义后,英国用报复的态度对待穆斯林,单在德里就绞死2.7万名穆斯林。到了70年代英人对穆斯林的态度稍有转变。1905年英国殖民当局实行孟加拉分治,穆斯林民族运动发生分裂。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成立,拥护孟加拉分治,要求殖民当局给予穆斯林以公职保证。《1909年印度政府组织法》(莫莱-明托改革法案) 规定增加印度帝国立法参议会和省级参议会民选议员名额,实行分别选举;穆斯林组成单独选区,在穆斯林选区,只有穆斯林可以当选。从此,教派政治成为政治制度,民族运动遭到分裂。1932年3次圆桌会议后,英国政府提出《教派名额裁定书》,作为满足教派主义政治要求的尝试。1936年穆斯林联盟根据有关法令按教派利益准备1937年的选举。1940年3月23日全印穆斯林联盟会议通过《巴基斯坦决议》。殖民统治产生教派政治,教派政治不可避免地导致印巴分治和一切教派相互对抗。 关于麦克马洪线 另外,英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企图由北印度进入中国西藏。1885年,在印度的英国官员组织力量企图武装进入西藏,在藏族人民的反对下遭到失败。当时,西藏成为英、俄两强争夺中亚和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一个重要部分。1903年英国从印度公开派兵远征西藏,1904年8月3日到达拉萨 。英国代表H.麦克-马洪于1914年3月24日在印度德里与西藏地方当局代表秘密换文,在附图上标出藏印分界线,该线被称为麦克马洪线。此线把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1929年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第十四卷记载了那次秘密换文经过以及1914年7月3日西姆拉会议的经过。1939年,英国在印度供职的官员又篡改了《艾奇逊条约集》上原有的记载,造成了文献上的极大混乱。这就为以后解决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留下了隐患。 1947年印度独立是印度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从此印度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满意请采纳

Ⅵ 印度真的是世界最脏国家吗

我觉得印度应该是世界上最脏的国家,因为印度的污染特别严重,虽然我没去过印度,但是我以前是很喜欢看印度的电影的,因为我觉得印度的美女长的特别的惊艳,在那些电影中,你可以大概的看到印度的城市,真的超级超级的脏!可能连非洲的城市都比它要干净吧。

我记得当时看那部电影的时候,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做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他的拍摄地点就属于郊区的那种,其中拍摄地点有一个就是德里,这个地名是我后来去搜的,搜过之后就对它再也忘不了,真的污染超级严重,德里的郊区只有垃圾,德里的人就生活在垃圾上面,他们每天捡拾垃圾,然后靠着垃圾生活,有一幕就是他们在焚烧汽车,因为那些汽车已经报废了,你必须要把它给处理掉,他们选择了焚烧这种方法,因为焚烧,天空都变成了黄色。

还有那部电影里面,总是出现火车,火车的沿途也都是垃圾,超级脏。

Ⅶ 印度这个国家是不是被国内严重低估了为何都在贬低

并不是低估。其实大家拼命黑印度,就是因为印度是周边邻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对我国有很大的威胁。这就像美国人各种无脑黑中国一样,尊敬你,把你当对手,才会黑你。不然都懒得看你。

巴基斯坦,和印度本质上是同一个文化圈,混得比印度还差,你瞧瞧有人黑它么?

中国人高估自己了,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是只有比中国强大很多的西方列强才能给中国造成麻烦,因而忽视弱于自己的国家。然而事实证明远弱于中国的国家也可以很好地恶心中国中国还没什么办法。

印度的可恨之处就是有贼心没贼胆!美国的可恨之处是狼狈为奸不行了就来烧杀掠夺。这就是世界的现实!一个高层决策者都严重内斗、大佬之外还有各个地方势力在掣肘的国家,没有什么希望。每个大佬都有自己的利益点,下层实施者抱有理想也是空有理想,会轻易被大佬们压制而难以实现理想;地方势力会竭尽所能和中央政府对抗,同样牵扯印度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内部环境这么差,投资分布也会不均衡,更加引起贫富差距刺激经济状况,印度内部还有地方势力在阻碍中央政府实施政策,贫富差距更加难以平衡。

莫迪老仙现在这样也算是可以,手中的王牌只有印度教文化为核心的舆论导向才能暂时团结印度,除非大佬们突然找到了共同使力的方向,要不然就是——今天你拆我的台,明天我拆你的台,整个国家的动向像布朗运动一样,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而无法预测。这就是为什么教员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想清楚印度为什么要打中国的道理吧。

Ⅷ 印度13.53亿人口,为什么不控制

2018年印度人口达到13.53亿,仅比我国人口少4千万,在2000年的时候,印度的人口只有10.57亿,同年我国的人口为12.63亿,比印度多出两亿多人。也就是说印度只用了20年的时间,便增长了接近3亿人口,按照印度的这个增长速度,再过五六年的时间,印度将成为世界头号人口大国。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千米,还不到我国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那么超过13亿人集中在不到3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印度国内为什么没有人满为患呢?

第三个原因是印度抚养子女的成本较低,印度的经济相对落后,消费水平也比较低。印度一个家庭抚养三五个子女十分正常,反观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父母培养子女的成本非常高,即使在高补贴的情况下,仍然很少有人愿意抚养多个子女。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印度人口增长肯定会有一个峰值,否则按照印度的人口增长速度,迟早有一天印度会人满为患出现粮食危机。

Ⅸ 描述印度河的流量变化和补给来源

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迥然有异∶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现,偶有蹂躏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区获得的。所以,它们在流出山麓时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几乎没有地表水流汇入,倒是由于蒸发和渗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后时期,渗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从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后河水开始上涨,最初缓慢,而在3月底较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后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开始较为平缓地减退。印度河年水量约1,440亿立方码--略多于印度河水系总水量的一半。杰赫勒姆河与杰纳布河合计水量约为1/4;
拉维河、贝阿斯河与苏特莱杰河合计水量构成水系总水量的其馀部分。大量的地理与历史证据表明,自文明发端以来--至少从4,000年以前的摩亨约-达罗(Mohenjo-daro)时代以来--印度河从南旁遮普至海滨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径流一部分来自高山融雪,一部分来自季风降雨,前者变化较少,后者随气候而变化,但年径流量的变化也不大,据1940-1975年的统计,印度河(不包括萨特莱杰河)的年衽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达2297.20亿立方米,以1974-1 975年最小,为1184,64亿立方米。径流的年内变化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占全年的84%。

Ⅹ 莫迪称印度是亚洲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为何印度现在却有六个邦在闹独立

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它国内的宗教矛盾非常的严重,国内有很多不同的教派。所以他们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所以印度才会有很多地区选择独立。然而印度绝对不会使这种事情发生,这样无疑会给印度的其他地区的老百姓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旦出现这种现象的话,将会使得其他的民族也纷纷的独立。

当然印度总理莫迪他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旦这种事情发生,将会给印度的国际地位以及周边影响带来很大的冲击。并且在国内也会引发连锁的反应,一旦其他的地区都纷纷独立,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为什么总是清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来到意大利送什么礼物 浏览:127
印度的古名叫什么 浏览:207
有哪些国家支持中国抗疫 浏览:351
国内的电话在印尼打前面需要加什么意思 浏览:345
为什么苏格兰支持意大利 浏览:461
中国人保起诉我了怎么办 浏览:48
美国对伊朗制裁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418
印度的一张两万块钱值多少 浏览:927
中国女篮现在在哪里 浏览:400
中印边界冲突是中国哪里 浏览:73
菊花伊朗为什么叫 浏览:659
德国到中国的快递怎么查询 浏览:842
英国为什么不能喝啤酒 浏览:284
印度红茶怎么挑选 浏览:241
援助伊朗物资上写了什么 浏览:287
什么时候能从印尼回中国 浏览:507
印度的乞丐是怎么样的 浏览:51
一毛钱等于多少越南盾 浏览:809
疫情期间哪个国家给中国送口罩 浏览:603
越南皮质匡威鞋怎么样 浏览: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