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风俗礼仪
传统的见面礼
佛旅网 印度朝圣之旅 印度人在见到熟人和客人时都双手合十,举于胸前,并面带微笑地道一句“纳玛斯戴”(Namaste)。这是印度的传统见面礼。“纳玛斯戴”在印度语中是一个表示吉祥和尊敬的词语。印度人在见到自己最敬重的人时则要行触脚礼,即见面后俯下身去触对方的脚,然后再摸一下自己的额头。这是表示对尊敬者的最高礼节。
现代的城市居民见面时更多地是行握手礼。但千万要注意的是,决不能伸出左手和别人握手,因为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不洁的(上厕所时用左手掬水清理排泄物),用左手握手被视为是对人的不敬和污辱。
印度人的家里一般都铺有一块地毯,客人和主人均席地盘膝而坐,即“结跏趺坐”,将两脚交叉叠放于两腿之上,双手放在双膝上。现在城市居民更多地使用沙发和椅子,但仍有不少人爱在沙发上盘膝而坐。
剃发礼
按照传统的习惯,印度教徒的家庭在男孩满三岁时要举行剃发礼。
剃发仪式要请祭司、理发师和亲友参加。父母把孩子抱进搭起的彩棚里,放在父母身旁。仪式由祭司主持,祭司在男孩身边画一个正方形,用红砂土画上图案,并撒上大米。然后让男孩坐在图的旁边,由理发师剃发。印度教徒的剃发礼并不将头发全部剃掉,要保留一缕头发。
婴儿命名礼
婴儿出生后,父母经过仔细推敲、斟酌,会给婴儿起一个美好、吉祥、动听的名字。名字起好后,父母将在孩子出生后第十天举行命名仪式。
举行仪式前,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母亲和婴儿也要沐浴洁身。举行完宗教仪式后,婴儿的母亲用洁净的布将婴儿包好,交给婴儿的父亲。父亲将婴儿贴在胸前,告诉孩子,父亲在给他起名。母亲则向着太阳祈祷。然后父亲附在婴儿的耳朵边:“你是神的信徒,你的名字是×××。”这时,在场的祭司和亲友则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名字。”然后祭司为婴儿祝福。婴儿的父母招待祭司和亲友吃过饭后,众人才散去。
佩圣线–高种姓的标志
在印度,经常可以看见一些男子手腕上戴有白色的线圈,这就是印度教高种姓佩戴的圣线。按规定,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这三个种姓才有权利戴圣线,道陀罗和贱民是不能戴圣线的。圣线由三股线拧成,婆罗门的男孩戴棉线圣线,刹帝利的男孩戴亚麻圣线,吠舍的男孩戴毛线圣线。男孩子首次戴圣线时举行戴圣线仪式。一般由婆罗门祭司口诵经文,给男孩子戴上圣线。
男童拜师礼
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四个阶段,又称“四个行期”,即: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
印度教徒的男童在5岁至8岁期间也举行拜师礼和入法礼。这是为男童拜宗教导师、离家接受宗教训练而举行的一种仪式。拜师仪式开始时,父母要为拜师的男童沐浴、剃发,并接受老师赠送的离家苦修的衣服,其中有一块遮羞布。
老师口诵经文把衣物送给拜师的男童。接着又赠送草编的腰带,授圣带,并把兽皮衣、木棍等物送给男童。此后,老师掬起一棒水倒在拜师男童手中,象征着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拜师的男童要向太阳祈祷,才会被老师接受为自己的学生。老师在学生前念诵太阳经文:“这是现实,这是智慧,这是光明,我们拥有明媚的阳光。它是火,点燃了我们的聪明和智慧。”拜师仪式结束后,男童就被送到导师家,与导师同住,学习吠陀,钻研奥义书接受各种戒律训练,直至“梵行期”结束(大约12年)才能重新回到家中,过世俗生活,开始家居期。
在印度的交往禁忌
印度的许多地区都有不少禁忌。
泰米尔纳德邦的村民忌讳数字,认为一、三、七是不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说这些数字。对生小孩也有不少忌讳,如认为第四胎生女孩便会倾家荡产,第五胎生女孩会家财万贯。吃奶的孩子不能照镜子,据说照了镜子就会变成哑巴。孩子掉的第一颗乳牙要包在牛粪团里,放在房顶上。
对孕妇也有不少忌讳,如怀孕期间不能照像,不能做衣服等。
出门远行也有许多忌讳。如出门时看见伐楼拿鸟在头上盘旋,是大吉大利。遇见花或装满水的罐子也是吉利的;看到母牛、鹦鹉、鹿、雨伞、水果、蜜蜂、大象,听到钟声,鹰叫声和诵经声,都是吉利的象征。
遇见蛇、猫、寡妇、行乞僧,听到喷嚏声或其它难听的声音,出门滑了一跤或头碰了框等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应该立即回家休息一会儿,喝点水,然后再出门。
② 印度人高种姓和低种姓怎么区分可以直接从姓氏分出高低么
印度人种姓的区分和辨别纷繁复杂,就是印度人自己也难以说清。我们要初步判断印度人的种姓和社会地位,只能多了解种姓制度的常识和趣闻,然后寻找一些蛛丝马迹,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例如,仅凭经济状况无法判断种姓;据一项调查表明,印度55%的婆罗门经济状况处于贫困线以下,而印度总的贫困人口比例仅为40%;可能是他们自恃种姓较高、有一定特权,导致其好吃懒做造成的。
以下将从家族姓氏、服装饰品、肤色相貌方面,介绍一些初步判断印度人种姓高低的依据。但要说明的是,这些依据仅作参考,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只有参考价值大小之分;例如,印度人很多姓氏已融入了各个种姓阶层。
一、家族姓氏
(一)各种姓常用家族姓氏
印度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如:桑贾伊·甘地(SanjayGandhi),“桑贾伊”是名,“甘地”是家族姓氏。
婆罗门常用姓氏:夏尔玛(Sharma)、提维迪(Trivedi)、威亚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刹帝利常用姓氏:塔卡尔(Thakker)、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阔尔(Thakor)、沃尔玛(Verma)等;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嘎加尔(Ghaggar)、高尔(Goal)等;
首陀罗常用姓氏:安贝达尔(Ambedkar)、苏兰基(Solanki)、恰马尔(Chamar)、纳伊(Nayi)、洛哈(Lohar)等。
(二)其它判断原则
1、字母少的姓氏,倾向于是高种姓;因为,低种姓人一般要跟主人姓,换主人时也要换姓或加字母,姓氏容易变长。
2、以Raj开头的姓氏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如:拉吉普特(Rajput)。
3、辛格(Singh)、乔杜里(Choudary)等典型高种姓姓氏延绵很多世纪,能姓辛格、乔杜里的人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
4、GautamBrahmins是婆罗门里的一个分支,能姓高坦(Gautam)的人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
5、姓贾因(JAIN)的人要看其宗教信仰,如信印度教属于吠舍阶层;如信耆那教,可算是最高种姓。
6、锡克族男人名字多数加有辛格(Singh,意为狮子),女人名字多数加有考尔(Kaur,意为公主)。但是,叫辛格的男子不一定是锡克人。
二、服装饰品
1、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大印度教高种姓的男性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身上佩带“圣线”。高种姓男孩出生后要举行佩带“圣线”的仪式,“圣线”由3股线拧成,婆罗门男孩佩带棉线,刹帝利男孩佩带亚麻线,而吠舍男孩佩带毛线,作为高种姓的标志。
2、当你看到一个印度男人,只要看看他的手腕就知道他的种姓位置了,如果有线圈说明他出身高种姓,然后只要辨别一下线圈的质地,他所属的种姓等级就基本清楚了。如果没有圣线,他可能来自低种姓或贱民,或者是非印度教徒的、信仰其他宗教的印度人。
但是,印度高种姓男人也并不一定长年佩带圣线,有些人是在重要宗教节日时佩带,圣线一般是一年更新一次。
3、有的印度人长年穿着熨烫平整的衣服(甚至内裤也要熨烫),穿皮鞋袜子,一般是高种姓。长年身着裹布、短裙、拖鞋的人一般是低种姓。
4、印度是个喜爱佩带首饰的民族,但贱民妇女不允许佩带首饰。贱民男人下雨天不许打伞,不能穿鞋。
5、锡克教徒在印度的社会地位一般不会太低,其男人显着标志是“大包头、大胡子”,还佩戴铁制手镯。但是,现在的少数锡克男青年打破传统,不留“大包头、大胡子”,但必须坚持佩戴铁手镯。若碰见戴铁手镯的印度男人,他很有可能是锡克人。
6、印度婆罗门,身上会佩戴一个出生时家族就给予的项链,终身不得取下(包括洗澡),但每年可更换一次吊带。
三、肤色相貌
种姓瓦尔那(Varna)一词本义为“颜色”,且种姓制度是由雅利安白种人侵略者建立的,因此可从印度人的肤色相貌初步判断其种姓,高种姓人群肤色偏浅,或者可以说“皮肤越白种姓越高”,低种姓人群肤色偏深。
高低种姓人群相貌也有差别,高种姓偏近白种人长相,越象白种人种姓越高,而低种姓人群长相黑瘦,面貌与东南亚和非洲人长相偏近,相貌上具备更多“黑人”特征。
如见到长着一张典型印度教徒的脸的人,他却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那他极可能属低种姓人群,因不堪种姓压制而改信其它宗教。
(2)印度人的圣线是怎么样的扩展阅读:
印度种姓瓦尔那(梵语称Varva/英语称卡斯特caste)制度总体上分为四大种姓:婆罗门(Brahmin/Brahmana),祭司贵族;刹帝利(kshatriya),雅利安人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吠舍(Vaishya),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Sudra),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此外,还包括一种不入流的贱民阶层(或称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
各个种姓内部又由贾提(Jati,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分许多亚种姓,当前印度社会中的亚种姓共约4000余种。
种姓制度一般是针对印度教徒,因此还存在一些非种姓人群。印度人认为,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高种姓,吠舍和首陀罗属于低种姓,贱民根本就不入流。因政治因素,某些低种姓的人社会地位会有所提高,如属于吠舍的甘地家族、贱民总统纳拉亚南等。
③ 印度人身体斜挂一条绳子代表什么意思
身份的像征。绳子叫梵线,圣线。由棉,麻,毛三种材料制成,分别由高到低代表三个不同的等级。只有高种姓男孩子才可以佩戴。
④ 最近看到有个印度的什么节日,印度人都拿各种钢针贯穿自己的脸颊,下颚,很恶心,请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啊
您说的应该是大宝森节!
印度教的“大宝森节”(Thaipusam)大多落在每年公历的1、2月间(今年是1月23日),是虔诚的印度教徒赎罪、奉献及感恩的时节。
信徒的祭祀仪式有很多种,例如:剃头,做法事,用银针刺穿舌头、双颊等,其中最突出的方法就是背部肉体上嵌入无数个铮亮的小铁钩,这些铁钩类似鱼钩,每个钩尾都结着一条粗绳子,由后面一人集中抓在左手,牵拉扯紧,同时右手挥舞着一条鞭子不停地鞭打驱赶前面的教徒。有的教徒则在每一个铁钩上沉沉地坠满苹果、茶壶之类的物品,或是背着巨大的钢制弓形枷锁(负卡瓦第),从一座印度神庙游行到另一座印度神庙,进行祷告及献祭,借此表示对神明忠贞不移的信仰,并祈求神明的赐福。
⑤ 在印度,如何辩别一个人的种性
有关于印度的问题欢迎来网络印度吧:)
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是自千年前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为了显示自己尊贵种族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虽然已从宪法中废除,但种姓制度在印度仍然盛行,,,基本上和不熟悉的印度人谈种姓是不礼貌的,对方会很敏感,但也有一些高种姓即使你没提到这个话题,他也会骄傲的主动告诉你“我的家族属于婆罗门”,或者“我的姓氏属于刹帝利”,,,,发展到现在印度的每个种姓又划分为N多个亚种姓,目前印度共有4000多亚种姓。
印度的种姓不仅是等级的标志,它影响到印度教徒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种姓内部婚配,一般人们只会在同种姓中寻找配偶,一些严格的教徒甚至在必须要求对方是相同亚种姓,印度男人可以娶比自己低一个种姓的女人为妻(称为顺婚,是男性特权),而女人却不能嫁给比自己低种姓的男人(这是逆婚),这种情况将有有辱家族门风的大事,此女将被开除出自己的种姓,她的孩子也将会沦为贱民,为人欺辱。
除了内部婚配,印度教徒还必须从事自己种姓所规定的职业,而不能自由求职,不能从事比自己种姓低,或者高的职业,也许你会说这职业和种姓有什么关系,谁能看出来呢?其实不然,在印度教内部有些严格的规定,比如一个人经营一个小工艺品店铺,那他十有8,9是吠舍种姓,种姓和姓名也有直接关系,如果这个人的姓氏是“古普塔”那他200%是吠舍,如果一个人是寺庙的祭祀,那绝对是婆罗门跑不了!当然也有家庭破败的婆罗门从事低等的工作比如厨师,因为婆罗门做的饭菜所有种姓都可以吃,而低种姓做的饭,高种姓是绝对不能吃的,也有发迹的低种姓受了教育踏上仕途的,但毕竟是极少数。。。。
下面讲,我们作为外国人如何简单的识别印度教徒的种姓:)
虽然现在印度的种姓繁多,但终归有几个大的等级:
第一等级:最高贵的婆罗门:掌管精神世界的神职人员。
第二等级:刹帝利: 掌管世俗权利的国王和武士
第三等级:吠舍: 从事农业,牧业,手工艺,商业的公民。
以上三大种姓是印度教的高种姓,可以学习经书,获得精神上的重生,所以也叫“重生种姓”。
!识别方法:这三大印度教高种姓的男性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佩带“圣线”,在高种姓男孩出生后要进行佩带“圣线”的仪式,“圣线”由3股拧成,婆罗门男孩佩带棉线,刹帝利男孩佩带亚麻线,而吠舍男孩佩带毛线,作为高种姓的标志,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印度男人,只要看看他的手腕就知道他的种姓位置了,如果有线圈说明他出身高种姓,然后只要辨别一下线圈的质地,他所属的种姓大的等级就明了了。。。。如果没有圣线,说明他可能来自低种姓或贱民,或者是非印度教徒的信仰其他宗教的印度人,,,,,西西,是不是很简单呢。。。。。。。。。印度人服装多是短袖或把袖子挽起来,所以很一目了然的哦 :)~~~~~~~~~~~
接着说,在这3大高种姓之下,就是印度教低种姓,其实种姓制度并不复杂,只有一个低种姓大类,那就是奴隶种姓“首陀罗”在现在的印度他们大都从事苦力等体力劳动,比如打扫卫生,车夫,工地工人,搬重东西的脚夫,,,,,,,,虽然都是从事体力劳动也有区分,比如有扫低的种姓,洗衣服的种姓等,这从他们的姓名上已经标注的很清楚,而且扫地的种姓不能洗衣服,洗衣服的种姓不能打扫厕所,打扫厕所的种姓是最低贱的,所以从事最低贱的劳动,,,,,,,,他们是没有资格佩带圣线的,也没有资格学习经书,如果他们敢朗诵经文要被割掉舌头的,但是他们还不是印度社会中最生活最痛苦的人,,,,,,,,,,,,,,,
在低种姓之下还有一群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印度人---“贱民”!
他们是最痛苦的人,从事着最肮脏低贱的工作,他们也被称为“不可触摸者”,如果哪个印度人不小心碰到了贱民会被认为受了“污染”,要请祭祀做法式来消除,贱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被允许学习宗教经文,不允许进入寺庙,不许进入商店等公共场合,不能在公用的饮水处喝水,不能和其他人并肩行走,甚至如果他们的影子碰到别人都是不允许的,自古贱民经常因为无意中冒犯其他人而被活活打死,烧死,无人来管,他们不被允许融入印度社会,一般都是居住在单独的偏僻村落。。。。。。。。。。。。。。。。。。。。。是生活习惯上,贱民也有禁忌,比如印度是个喜爱佩带首饰的民族,但贱民妇女不允许佩带首饰,,,贱民男人下雨天不许打伞,不能穿鞋。。。。。当然印度几千万贱民也在进行抗争,历史上曾有一位贱民出身的总统,但毕竟是特例。。。。。。。
HOHO,再说说别的宗教,比如印度的穆斯林,,,另人心驰神往的最着名建筑泰姬陵就是个伊斯兰建筑,在印度穆斯林聚居的城市,男人戴着白色的小帽,女人黑纱裹身遮面,绿色和新月形是伊斯兰的标志,不过印度的伊斯兰文化也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印度1亿穆斯林中的大部分都是历史上因为不堪忍受高种姓欺压的低种姓和贱民改宗的,,(印度历史上有多次类似的低种姓不堪忍受压迫转而改信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事情),,,,,,所以印度的穆斯林中有相当一部分还保留着印度教的种姓,,,,也算是个特色吧。。。呵呵
最后说两句锡克族,锡克人应该算是印度人中特点最明显,最好辨认的民族了,他们的聚居地旁遮普是印度最富庶的邦之一,但凡此地出身的人,无论什么民族,无比自豪满满,走到哪里都要告诉别人他是旁遮普人,一句“我来自旁遮普”比“我来自新德里或孟买,还要拽~~~~~~~~~这还是因为锡克人的勤劳,旁遮普是当年印度政府“绿色农业”政策推行的最好的邦,曾经创造以不到2%的人口,提供印度50%口粮的奇迹,因为锡克人鄙视乞丐,认为不劳而获是社会毒瘤,所以印度庞大的乞丐大军中绝对不会有锡克人,,,,
锡克人是最骁勇善战的民族,历史上在旁遮普地区创建了强大的帝国,如果不是印度军队里对锡克人当兵有名额限制的话,恐怕印度部队都要是锡克人的天下了,,,
识别方法:传统锡克人的“5K”大家都知道吧,,,,所以传统的锡克人一望便知,不过现在有很多锡克年轻人已经不再做传统装扮,已经剪了短发,剔掉胡须,不包头布了,,,我看过一个锡克男人传统装扮和剪发以后穿现代装的扮相,哈哈 简直是2重天,根本看不出是同一个人,,,,对于现代装的锡克男人也有一个办法识别,,,,虽然他们不再蓄发,蓄须,包头布,但现代装的锡克男人仍然保留着其中一个“K”,那就是佩带铁手镯,,,,,所以,,,还是看手腕,,,,以不变应万变,,,,,,即使一个印度人穿着再时髦,如果他手腕上佩带着铁质地的手镯,那么他必定是个锡克族男孩 !~~~~~~~~~呵呵
⑥ 印度低种姓人为什么不能冒充高种姓
无法冒充。
第一,低种姓基本都是黑人,皮肤黑粗,身体矮小,比如印度女人平均身高1.53米,但占据人口主体(大约56%)的首陀罗女人平均身高只有1.4米。
请注意成年首陀罗女子的身高:
第二,经济条件不允许。
高种姓天生就是老爷,不用干活。比如婆罗门生下来就能从祭司手上按月领补贴。
吠舍的住宅已经算得是豪华了:
首陀罗的厨房与住宅:
贫民在豪华城市的垃圾场处理垃圾:
印度贫民区:
低种姓自己都难养活,怎么冒充大爷呢?
第三,教育不足
虽然法律给低种姓在大学教育与政府职位上都留出了法定的份额,但穷人家的孩子很难继续读书下去。而没有高等教育,不会英语,无法在当地找到好工作。
哪怕就算读了大学,低种姓在高种姓面前也很难鼓足勇气平等交流,更不要说竞争。
说白了,低种姓已经被3500年的婆罗门教洗脑到骨髓之中。低种姓,不敢、不能,也不愿反抗,就等着顺从而投胎到高种姓家庭。
第四,祭司制度
印度是封闭 社会 ,也是农业 社会 。
当前印度人口的主体还是在农村,大家相互之间都知道谁是什么等级。
婆罗门祭司要做法祈福,谁会呢?
印度教是县域祭司联合会体制,每年全县婆罗门召开大会商议处罚违反宗教制度的人,女子低嫁会被正式驱逐并黜落贱民,高种姓男人可随便睡低种姓女人,只要他愿意。
所以,即便迁移出去的低种姓,如果没有本地祭司的书面证明,迁入地的婆罗门祭司也不会承认他是高种姓。
目前,种姓制度在大城市中略微松动,但宗教 历史 文化的积累,还远不能说种姓废除已经取得成果。
美丽的婆罗门女人:
如果印度 社会 的低种性人群能够轻易地就冒充高种性人群,印度 社会 就不会存在3000年的种姓制度了。即使印度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宣布废除了印度种姓制度,但是根深蒂固的种姓思想依然在整个印度 社会 当中难以根除。第一种性的人群与高种性的人群存在着诸多的区别,而这些区别也让低种性的人群很难介入高种姓的圈子当中。
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印度教,印度的种姓从高至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而在这后面还有一个贱民。在整个种姓制度当中婆罗门主要是主管宗教祭祀的僧侣,而刹帝利则是军事贵族与行政贵族,他们都属于高种姓人群。而吠舍多是普通的雅利安人,而首陀罗则是印度土着居民为主。而建民族裙则是在这四大种姓之外的,他们的地位比这四大种姓更低,他们几乎从事着印度 社会 最底层的工作。
在印度的低种性人群当中,都是从事着相对卑贱和低微的工作。他们与高种性之间的区别,不仅仅在教育和文化程度上差异巨大,还有他们从事的工作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让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宗教祭祀和行政职务的低种性人群,怎么来冒充这样的工作呢?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毕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职业生涯,根本就不懂相关的工作内容。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区分印度高种姓和低种性人群的关键,那就是他们之间的肤色。印度的低种性人群,其肤色一般都是比较黝黑,接近非洲人的肤色。对于高种性的人群,他们的肤色都相对白皙,接近欧洲白种人的肤色。两种人群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这是通过肉眼几乎就完全可以分辨出来的。而这样天生的差别,让低种性人群就很难混入高种性人群的交际圈当中,那就更别说冒充了。
婆罗门常用姓氏:夏尔玛(Sharma)、提维迪(Trivedi、威亚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刹帝利常用姓氏:塔卡尔(Thakken、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阔尔(Thakon)、沃尔玛(Verma)等;
(Thakon), Walmart (Verma), etc.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
嘎加尔(Ghaggar 高尔(GoaD)等:
Gagar (Ghaggar Gore (GoaD) et al.)
首陀罗常用姓氏:安贝达尔(Ambedkan)、苏兰基(Solanki)、恰马尔(Chamar)、纳伊等
只有一种,是比较难冒充的,也是比较简单粗暴的,那就是靠手腕上的绳子以及名字判断阶级。
印度人手腕上的绳子叫做“梵线”或是“圣线”,这是由印度教寺庙认证的,相当于身份证了,那些高种姓们不仅从小就被照顾,甚至婆罗门阶级可以像贵族一样每个月去寺庙领取生活费。
这个问题让低种姓从一开始就输得底裤不剩:
什么叫“冒充”?有这样的龌龊想法就说明了你的低种姓身份,高种姓是冒充而来的吗?那是与生俱来自带神牛味道的智慧体,岂是尔等散发着浓郁咖喱味的低种姓能够随便染指的?光气味就把你们深深出卖了好伐?
一直以来,印度的高种姓和低种姓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意味着低种姓根本就没有成功“冒充”高种姓的可能,而之所以能把低种姓安排得明明白白,根本原因在于种姓制度的存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本该是人人生而平等,但种姓制度却让印度成为 社会 等级最为森严的国家。
虽然印度在建国不久就宣布废除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但在这个“民主”的国度,政府还真是说了不算。当然,政府也没有废除种姓制度的真心。
而之所以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的统治阶级,都是高种姓来的。
虽然雅利安人作为印度的征服者,在3000多年前就创立了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真正演变成等级森严的模样,却是在英国殖民时期。为了便于统治印度,英国殖民者联合印度上层土邦,也就是高种姓实行“共治”,种姓制度越发的变本加厉、根深蒂固。
而在1947年英国殖民者退出印度后,高种姓继续统治印度 社会 ,例如甘地家族。
因为甘地和尼赫鲁的高种姓身份,因此他们在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不敢发动群众,只能以温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这种没有暴力革命和深刻 社会 改革的民族独立,相比于英国统治时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所以印度 社会 依然层次分明,高种姓依然统治着印度。
所以今天的印度对殖民统治 历史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高种姓本就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既得利益者。
而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会自掘坟墓地彻底废除种姓制度,允许印度 社会 阶层流动来冲击高种姓的利益呢?所以他们不仅没有破除种姓制度的能力,更没有废除种姓制度的动力,印度也在种姓制度的愈演愈烈中更加泾渭分明。
在当前的印度,区分低种姓和高种姓的最明显特征就是肤色。作为外来征服者,无论雅利安人,突厥人还是欧洲人,在肤色上都比印度土着的尼格利陀人、达罗毗荼人等浅太多,而且外貌上都表现为高鼻梁的雅利安人特征,这是身材较为矮小的印度土着绝对模仿不来的。
说难听点,就算低种姓的土着把全身漂白都没用,因为外貌方面即便全身整形也无法以假乱真。
而话又说回来,作为长期生活在底层的低种姓,哪来的钱去冒充高种姓?
印度高种姓之所以对种姓制度如此推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种姓制度的洗脑让人口庞大的低种姓彻底失去了反抗意识,从来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觉悟,他们只能通过逆来顺受换取在下一个轮回里成为高种姓,从来不思考高种姓名额从来都很少。他们唯一敢逆反的,就是渴望通过皈依佛教等方式摆脱低种姓或贱民身份,但在印度这样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国家,这种做法只能是自欺欺人。
而因为高低种姓之间的鸿沟如此明显,所以二者的生活环境也是井水不犯河水,除非高种姓男子找低种姓女孩寻花问柳。这意味着低种姓根本就不熟悉高种姓的生活环境,而贱民则连低种性的生活环境也接触不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混迹于高种姓之间的低种姓即便在外表上伪装得无可挑剔,也会因缺乏所谓的气质而原形毕露。说难听点,不用你开口,走两步就知道你是什么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习惯了安于现状的低种姓从本性上是没有动力和勇气去冒充高种姓的。毕竟生活不是冒险,就像古代的平民冒充朝廷大员一样,成与不成都难免遭受到统治阶级的疯狂报复。
毕竟这是让统治阶级颜面扫地的事情,而国家机器更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所以,暴力才是低种姓翻身做主的唯一途径,投机取巧只会让低种姓尸骨不存。
不过,能和高种姓呼吸同样的空气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要啥自行车?恒水老白干它不可口吗?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肤色是阻碍低种姓人假冒高种姓人的最大桎梏,因为低种姓人和高种姓的肤色差距实在太过于巨大了。
一般不太了解印度的人,都会以为印度人皮肤都是棕色的,但实际状况却与大家认为的不太一样。
在印度,除了棕色皮肤的人之外,还有着一个白色皮肤的群体。
这些白色皮肤的人就是印度的高种姓人,他们与那些棕色皮肤的人不一样,天生皮肤白皙,如果和棕色皮肤的人站在一起,会显得格外突出。
而他们的皮肤之所以会和那些棕色皮肤的人不同,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祖先并非印度“本地人”。
白皮肤人的祖先是4000多年前入侵到印度的雅利安人,他们在进入印度之后,很快征服了印度地区,给原本以棕色皮肤人种为主的的印度强行施加了他们创建的种姓制度,用种姓制度把他们自己和印度当地人划分开了几个阶层。
其中,高种姓和平民是他们这些外来的雅利安人,而主要从事佣人工作的低种姓人和高种姓人碰都不想碰的贱民则是那些被他们征服的印度当地人。
在肤色有着巨大差距的情况下,那些皮肤特别棕或者偏黑的低种姓人、贱民想假冒成高种姓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他们混在高种姓人中,第一眼就会被人认出来是低种姓人,就像美国黑人跑到白人社区会很快被认出来一样,除非他们能把自己的皮肤漂白或者弄淡一点。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例外,这些例外就是白棕混血的混血儿。
根据印度的种姓制度规定,高种姓男子和平民男子是可以把低种姓女子娶进门的,在他们和低种姓女子混血生下孩子后,他们的孩子也会拥有他们的种姓身份。
这时候倒不好用肤色来区分他们的种姓了。
不过对于这些白棕混血的人,印度人也有一些方法来区分他们。
这方法还是看肤色。
虽然这些混血的人皮肤有可能是棕色的,但是因为有着雅利安人血统的融入,却也总比那些纯种印度人白上许多。
他们和印度的低种姓人的区别就如同奥巴马和纯种黑人的对比一样,一个因为混血黑得发黄,一个血脉纯粹、黑得像炭。
如果不看肤色的话,印度人可以用家族姓氏来辨认一个人到底是高种姓还是低种姓。
在印度,有着一整套规矩区分人姓氏的差别,虽然其他国家的人仅看姓氏看不出来,但是印度人却能通过姓氏一眼辨认人姓氏的高低贵贱。
另外,语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高种姓人和低种姓人。
在印度有两种语言使用的人最多,第一种就是印度本土演化出来的印地语,是印度人的母语。
第二种则是英国人在殖民印度的时候带到印度的英语,在印度,英语是印度人使用第二多的语言,大概有5000多万人能精通使用英语、2亿多人能简单说一些英语。
虽然说低种姓人和贱民也可以学习英语,但是因为大多数低种姓人和贱民没上过学、没有渠道学习英语,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印度低种姓人是不懂说英语的。
而高种姓人就不一样了,一般高种姓人因为生活比较富裕,所以在受教育充足的情况下,英语水平都非常不错、基本都会说英语。
这时候,是否会说英语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辨认一个人种姓高低的方法。
前段时间印度的电影《起跑线》就谈到了这种状况,说是印度的下层人士如果想要融入上流圈子里,必须要掌握英语,如果不掌握英语,无论再怎么有钱,都会被排斥在上流圈子之外、被人看不起。
虽然那部电影里并没有明确说到英语是高种姓人和低种姓人的鸿沟,但现实中道理却是差不多的。
毕竟印度人一直以会说英语为豪,身为高种姓人不会说英语,那岂不是跟低种姓差不多?
种姓制度其实并不是只有印度一个国家存在,就是在它相邻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地方,都还存在。不同的是,虽然这几个国家都存在这种制度,但只有印度这一个秀儿将其发扬到最“风光”的地步。种姓制度最早源于印度教中,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 历史 了。种姓制度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些等级,其实就是按照“原人”的身体进行分类的,从上到下,从尊贵到卑贱。
在这四个种姓制度中,属首陀罗最为低等。他们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是非雅利安人。所以,他们只能从事如伺候用餐,做饭这样的佣人工作,或者是其他的工匠工作。虽然还是人口最多的种姓,但他们却被看作是最低贱的存在。
与这第四个等级中的种姓相比,其他的种姓享受的待遇是一个比一个好。
吠舍没有政治特权,但却可以从事商业,地位相对较高。而刹帝利则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享有各种征税的特权。而婆罗门,则是最贵重的存在,有各方面的特权,主要掌管和从事教育,并且相当于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可以说,这三个种姓的生活,都比最后一个好太多了。但事实上,这都是在印度内部进行划分的,在外国人以及旁观者看来,这些印度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他们的容貌相似,如果不说其他,就单独的调换一下服饰和打扮,那低种姓的人可以冒充高种姓的人吗?
其实,这只是在我们的眼中看来,这些人是没有区别的,但在他们当地人的眼中,这些差别很明显,大多时候,只需要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
低种姓的人,从事的都是苦力活,时常要在外头接受日头的照射,就单单是从肤色来看。低种姓的人,与高种姓的人,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再者,因为高种姓人群占据了教育等方面的极大优势,所以,高种姓的人,在文化程度和语言能力方面,与低种姓也有很大的差别。这样的差别也导致了低种姓者与高种姓者的不同。
因为长期以来,这种种姓制度一直扎根在大多数印度人的心中。所以,低种姓这一般不会挑战这种所谓的种姓高低制度。对照前段时间发生的,一场低种姓男子进入高种姓的婚礼被赶出并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我们大概可以明白,想要挑战这种权威,是非常难的事情。
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就是种族歧视制度。只不过 历史 上的雅利安人为了统治,把赤裸裸的种族歧视,通过宗教宿命论,美化了这种种族歧视制度。
(印度的高种姓人)
当然因为印度人在其 历史 上,认可了种性制度,也就没有人种大融合的基础。所以才保住了印度各民族间人种的纯洁性,尤其是高种性的雅利安民族。
真因为这样,在等级分明的印度,低种姓人是不可能冒充高种姓人的。
(
印度的低种性人)
首先从人种的角度上来看,身为低种姓人的南亚原居民们,她们的皮肤都是黑麻色的,因为温度的原因鼻子也是扁扁的,并且个子也不高。而来自西亚的雅丽安高种姓人刚好跟她们反一反,因为有了这种泾渭分明的人种差别,就决定了感观上的冒充是不可能的。
还有印度的高种性人从古至今都处在 社会 的顶层,她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支配着宽裕的财富,当然从气质上来讲,肯定跟低种性人是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干活的手和不干活的手能一样吗?
(印度高种姓人娶亲时的模样)
印度高种姓人和低种姓人不光
体貌气质不同,阶级的压迫和歧视也是很严重的,包括现在也是一样。
印度斯坦时报上个星期报道过这样一个新闻,在12月1日印度中央邦阿加.马尔瓦地区,有一位低种性男子在迎娶新娘时,因为骑了一匹马,就遭受了高种姓人的殴打。事情是这样的,那位叫达尔曼德拉的低种姓新郎,骑马打算迎娶莫哈拉村的新娘。当达尔曼德拉来到莫哈拉村时,一位叫拉吉普特的高种姓男子,认为低种姓的贱民是不能骑马的。为此拉吉普特联合高种姓族人,殴打了达尔曼德拉和他的迎亲队伍,造成了多人受伤。为此事,印度议会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也不知道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总的来讲,
印度低种性人不是不敢冒充高种姓人,因为印度胆子大的骗子也是有的。但问题是一个黑呼呼的底种姓骗子,怎么去向别人证明自己的皮肤是不黑的呢?还有低种姓的人要是敢欺骗高种性的人,一不小心在印度可是要被灭口的。
低种姓印度人想要冒充高种姓根本不可能,因为种姓已经深入到整个印度 社会 ,印度老百姓只要一听对方的姓名就能自动识别出他的种姓。
(看好了,南印度泰米尔人的婆罗门女性)
有些人以为分辨种姓是靠肤色,皮肤越白种姓越高,皮肤黑就是低种姓,实际上这是一种想当然的谬论。印度总理莫迪肤色很白了,但他其实是吠舍种姓。而南印度的泰米尔人皮肤都很黑,依然有很多黑肤色的婆罗门祭司。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皮肤白就是高种姓。
种姓是可以直接从“姓”里面体现出来的,由父系一路传下去不可更改。只要你明白对方的姓氏是什么含义,就能知道他的种姓。比如圣雄甘地的姓氏就是“菜贩”的意思,甘地就是吠舍阶层。而印度街头巷尾的“库马尔”姓氏则是刹帝利。如果名字中有经书典籍,学问之类的含义,那就是婆罗门种姓。如果名字中是财富,经商,农业相关,那就是吠舍种姓。姓氏作为宗族和种姓的标志是难以更改的,低种姓人姓名一出来就被人知道了根底,完全没有冒充的机会。
(印度的普罗大众)
如果一个低种姓印度人乱改了自己的姓名,说自己是婆罗门和刹帝利,那么旁人只要问一问他家乡的情况,他的生活方式就能知道真假。比如“你兄弟家结婚用的什么仪式”。没有过高种姓生活的人根本接触不到这些东西,很容易露馅。
如果真的想改变自己的种姓,只能进行梵化,也就是召集和你一个种群的人,按高种姓方式生活,然后找个诸如“我祖先其实是婆罗门/刹帝利,只不过后来破落了”之类的理由,然后得到印度教法学家的承认,就可以和整个家族,父老乡亲一起变成高种姓了。
如果能够成功变成锡克教徒,也可以避免种姓制度的限制,但这基本上不可能,因为锡克教徒被默认为刹帝利种姓,门槛很高。很多印度人为了逃避种姓制度的困扰,干脆移居海外。
(锡克人)
当然啦,冒充高种姓的下场是很可怜的,一旦被人发现,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轻则一顿痛打,重则以死谢罪。冒认者会被认为挑战了高种姓的权威和尊严,不会有好下场。
一般区分印度低种姓和高种姓,只要看他们的肤色就可以了,虽然准确率不是百分之百,但基本上也差不到哪里去,最高种姓婆罗门一定是肤白貌美那种,一般低种姓的人肤色就属于比较黑的。
但这些肤色比较黑的人却是印度的原住民达罗毗茶人,奈何自己战斗力不强,只能被统治。
大家都知道印度虽然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它的 历史 其实也是一个被不断殖民的 历史 ,统治印度的人一拨又一拨,大概在公元2000年前,一群白皮肤的雅利安人翻山越岭来到印度,然后成为这一片土地的主人,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发明了种姓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每一个种之间坚决不可以逾越。高种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种姓的女子,但高种姓的女子绝对不可以嫁给低种姓的男子,否则就会被家人荣誉谋杀。
其实在印度划分是哪个种姓,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你的姓氏。
每一个种姓都有差不多固定的姓氏,人家一听你的名字就知道你是属于哪个种姓的,而且一般高种姓在当地都比较有声望,住在富人区,一打听你的家族就知道了。
另外两个种姓之间的差距越大,双方接受的教育和生存环境都相差越大。
比如在四大种姓之外的第五大种姓达利特,他们的境遇是非常惨的。都是在农村生活,而且他们世世代代都只能从事像掏粪这种在印度教中认为十分肮脏的工作,影子也不能落到别人的身上,活儿都是他们干的,但是没有人感谢他们,反而他们连喝水都要到村子外边儿自己去找。
如果一个家庭条件不错的印度家庭雇佣人,雇一个人完全可以忙的过来,但他同时要雇佣好几个,因为不同种姓的人就算给别人打工,也只做她分内的事情,像打扫厕所这种“不洁”的工作,刹帝利和吠舍是不会去干的,总的来说 ,就是扫大街的看不上扫厕所的。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说不同种姓之间的工作了。
最高种姓婆罗门一般是从事宗教领袖的工作,比如祭司,主要是宣传宗教经典。第二懂得差地利是统治阶层和战士,一般是在政府部门和军队中工作,有义务保护婆罗门。第三个是吠舍,就是一般的白皮肤雅利安人,从事的是农工商业,而第四等的首陀罗没有土地,一般只能做仆人,是服务于他人的种姓。
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生存环境都不太一样,加上肤色原因,整个人的气质和言谈举止以及生活习惯都是不同的,也有少部分低种姓人通过努力找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但是在高种姓林立的公司经常会受到排挤,还有人因此而自杀,所以一个低种姓的人想要冒充高种姓,只能是一时而已,不可能隐藏一辈子。
印度种姓的划分主要根据人种作为标准的。 处于种姓最高端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都是雅利安人的后裔。雅利安人和欧洲的日耳曼人同宗同源,都属白种人。虽然雅利安人在从欧洲向印度迁徙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有通婚现象,但基本保持了本民族原有的特征,特别是皮肤白晰这一点并没有明显改变。
而处于第三等的吠舍和第四等的首陀罗,及第五等的贱民达利特,都是印度原土着人的后裔,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皮肤黑,而且五官特征和白种人相去甚远,应该是有色人种。所以,低种姓者想冒充高种姓者,首先要想办法把自己全身弄白了再说。
当然,低种姓者即使把皮肤外表漂白也不管用。高种姓从小就会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从事的是宗教祭祀、高级公务员或学术研究者等非常体面的工作,他们的举止和气质既有与生俱来的高贵,也有后天的不断学习和环境的熏陶所形成的得体与庄重。而低种姓者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或是文盲,他们从事的都是低端的体力劳动,当然谈不上有什么高贵典雅的气质。所以,即使穿上光鲜亮丽的衣服,皮肤想办法弄白,和高种姓的人站在一起,从举止和谈吐上也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来。
印度人很重视种姓的划分,高种姓者时刻都注意和低种姓之间的区别,因此,数千年来刻意和低种姓者保持距离。高种姓一般不和低种姓通婚,特别是高种姓女子绝少有嫁给低种姓的,这就保证了高种姓人的血统的纯正,便于种姓的区分。
其实,印度不仅高低种姓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三个低种姓之间同样区别明显。吠舍这个阶层的人一般比较聪明,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一般从事手工业、商业和农业,他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还算可以。而首陀罗一般从事更为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连做婆罗门和刹帝利仆人的资格都没有。当然,相对于达利特贱民,首陀罗还算好一些的,贱民从事的都是清理厕所和下水道的工作,连使用的物品和穿戴的服装都是破损不堪的,因为在高种姓的人看来,贱民是不配用完整器具的。正是因为贱民在高种姓人眼里太卑贱了,所以严禁他们和高种姓者接触,哪怕是影子和高种姓人的影子重合,贱民也将受到惩罚!
基于外表特征的显着不同,和制度的严格限制,低种姓者根本没办法冒充高种姓。一个低种姓即使皮肤白些,各方面条件也不错,冒充成了高种姓,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冒充毕竟不是真的,会有不少破绽,一旦被发现,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况且,冒充高种姓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工作和待遇。既然如此,印度实际上并没有低种姓冒充高种姓的,他们犯不着干这种愚蠢之事。
印度的种姓制度恐怕是世界上不多见的一种种族和民族歧视制度了。同一个国家的人,被分为三六九等,如此落后和保守,竟然也学习西方推行民主制度,并且西方还把印度冠之以发展中国家民主自由的典范,确实让人难以想象呀!
⑦ 印度主神故事湿婆是什么意思
古印度神话中的一切都围绕着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梵天 (Brahma):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梵天可以说是在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的印度同行。不过以中国人的观念而言这为创世神的模样实在是古怪:梵天通常被描绘成一个骑鹅的红皮肤老人,他身穿白袍,有四臂,手持《吠陀》和权杖,或一把匙子,或一串念珠,或一张弓,或一个水罐。梵天最显着的特征是他的四个头:传说梵天原来只有一个头,后来耐不住寂寞的梵天从自己的身体上创造了一个女伴,并疯狂地爱上了她。这位端庄的姑娘被梵天炽热的目光看得局促不安,便走开以躲避他的凝视。但无论她躲到他的右边、左边和背后,他都在每个方向长出一个新的头。最后她升上天空,但那里又出现了第五个头注视着她——这样说起来梵天大人的造型有点像《变形金刚》里的五面怪,但最后容易冲动的热血青年湿婆砍掉了梵天的第五个头。
毗湿奴 (Vishnu):毗湿奴这个名字也译为妙毗天,他在佛教称为那罗延天,由此也可见证古印度神话对于佛教的影响之深。由于世界已经被创造,所以梵天无可奈何的退居二线——古印度人本能地对能庇护自己的守护神毗湿奴更感兴趣,连梵天的十种形状都被挪去充当毗湿奴的化身。作为保护神的毗湿奴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保护和维持着宇宙和宇宙秩序。毗湿奴被描绘成一个蓝皮肤、穿皇袍的英俊青年。他有四臂:一手持法螺;第二只手持一件轮宝即铁盘状武器;第三只手持一根权杖;第四只手持一朵莲花。作为保护者的毗湿奴会化身下凡以匡扶正义、消灭邪恶并建立法治。所以他有很多化身,如鱼、龟、野猪、人狮和侏儒等。随着毗湿奴的地位逐渐上升,最后竟然连梵天的创世神地位都受到了冲击——每一次世界毁灭以后的再生过程首先是从沉睡的毗湿奴的肚脐中长出莲花,梵天出现在莲花中然后再开始创造工作。
毗湿奴最有名的一个传说是关于长生甘露的。
湿婆(Shiva):虽然湿婆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创造和毁灭之神,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佛教中的大自在天,这有点如伊斯兰教义中也承认耶稣一样的有趣。作为破坏神的湿婆负责在旧时代结束时毁灭世界以便为新世界的再生做准备,而他毁天灭地的伟大力量据说来自于来自于刻苦修炼瑜伽。神话中的湿婆皮肤白皙,有着蓝色喉咙,五个面孔,四条手臂和三只眼睛。对于年轻一代的读者而言,日本国宝级漫画家高田裕三的《3X3只眼》中那位鬼眼王湿婆可能更令他们有熟悉的感觉吧?湿婆的第三只眼睛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当湿婆用它盯住敌人时,它能喷火烧死他们。在宇宙周期性的毁灭之际,他用这只眼睛杀死所有神和其他生物。他另外的武器还有一柄称作比那卡的三叉戟,是闪电的象征,标志着湿婆是风暴之神;有一口剑;一张称作阿贾伽瓦的弓和一根底端有一个骷髅的棍棒,被称作卡特万伽。另外的武器是三条蛇,它们缠在他身上,能飞快地冲向敌人:一条蛇缠在他束起的头发中,在他的头上扬起头兜;一条蛇缠在他的肩上或颈上;另一条蛇构成他的圣线。除了这些武器之外,湿婆的大部分状貌特征都强调此神凶暴的方面,这些特征包括他的蛇作的头饰和骷髅的项链,伴随他的公牛南迪或者是南迪的新月形标志虽然破坏神的名号很恐怖,但湿婆却是个多才多艺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被尊称为“舞王”。湿婆是是节奏之神,会跳一百零八种舞蹈,分别属于女性式的软舞或柔舞和男性式的刚舞或健舞两大类型。湿婆在欢乐与悲哀时喜欢跳舞,或是独自跳舞,或是与他的妻子黛维一起跳舞。舞蹈既象征着湿婆的荣耀,也象征着宇宙的永恒运动,运动是为了使宇宙不朽。但是在一个旧时代结束时,他通过跳坦达瓦之舞完成世界的毁灭并使之合并到世界精神之中。会跳舞的湿婆还是生殖之神,古印度人的生儿育女都要劳烦湿婆大人的神力护佑。
虽然在形式上古印度神话的三大主神同等受尊敬,但湿婆被认为是力量最强大的神,他作为毁灭者的活动实质上相当于梵天作为创造者的活动。有一个这样的神话讲到毗湿奴与梵天陷入了他们谁更值得崇敬的争论。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面前出现了一根火柱,熊熊大火好象要烧毁宇宙。两位大神见状大惊失色,都决定应当去寻找火柱的来源。于是毗湿奴变成一头巨大的野猪,顺着柱子向下追寻了1千年;梵天变成一只迅飞的天鹅,顺着柱子向上追寻了1千年。但是他们都没有到达柱子的尽头,于是又回来了。当他们疲惫不堪的回到他们出发的地方相见时,湿婆出现在他们面前;此刻他们才发现这根柱子原来是湿婆的林伽,于是就把湿婆奉为最伟大最值得崇敬的神。
湿婆有一个妻子,帕瓦蒂(pravati), 他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战神鸠摩罗,就是他打败了那位糊涂焚天造就的无敌阿修罗王,还有一位是象头人身的智慧之神迦内什。
关于湿婆的有趣传说还有几个,其中一个是关于他儿子迦内什的。据说有一次迦内什的母亲帕瓦蒂要沐浴,于是就让迦内什在门口守着谁也不许进来。这时候湿婆回来了,迦内什这笨蛋连自己的父亲也挡在了门外,湿婆于是一怒之下又(汗,多少次了……)拔刀咔嚓一下把自己儿子的脑袋砍掉了。帕瓦蒂出来后大吃一惊,这时候湿婆才知道真相,可是儿子的头早被他不知道扔哪里去了。于是他对老婆说,你拿着刀子出门去,然后把见到的第一个动物的头给砍回来。帕瓦蒂出门没多远就遇到了一头大象,于是就把象头砍了回来,湿婆把象头安在自己儿子的头上,从此,可怜的迦内什就顶着个象脑袋了
湿婆应该是三大主神中,最痴情的一个,他和他第一个老婆沙蒂的爱情故事最让人感动。帕瓦蒂是沙蒂死后的转生。
印度神话的三个主神里边,也许只有毗湿奴是没有作过错事的神,他是那么的完美,以至于都不可爱了……不过这也许跟毗湿奴在印度神话中成型较晚有关。梵天早在雅力安人进入印度前的传说中就已经存在了,而湿婆本身虽然在传说中出现得最晚,但是在印度人早期的神话中就出现过类似的神,后来的湿婆实际上是早期的几个类似神的混合体,所以梵天与湿婆身上都有很深的原始宗教神灵的两面性和复杂性,而毗湿奴的大部分传说则是在宗教比较成熟的时期才开始出现的,随着毗湿奴教派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位大神在众神中间的地位也相应的提高了,甚至融合了一些早期传说中其他英雄的事迹(这也许就是他的称号和化身特别多的原因)。
⑧ 印度人手腕上的红线是什么意思
印度人习旅腊冲惯在手腕上系红绳,祈求神的保佑。红线是从印度教寺庙里求来的,这是印度教的特有文化,男人系在右手腕上,女人系在左手腕上。这条红绳代表着印度教三位一体的神佑,就局穗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以及他们的妻子萨拉斯瓦蒂、拉克希米和杜拆歼尔伽的保佑。每位神还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梵天保佑钢格板的是富有同情心,毗湿奴保佑的是有自卫能力,湿婆保佑的是避开不良影响,萨拉斯瓦蒂则赐予智慧,拉克希米赐予幸运,杜尔伽赐予力量。也有人相信在庙里得到的这条红绳能够增强免疫力,保佑不得病。一条红线绳成本很低,管的事可不少,很经济,也是印度教信仰的体现。
⑨ 印度婆罗门到底有多横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有多大
去印度旅游,仔细观察印度一下人,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些皮肤浅褐色,中等身材,薄唇,黑色卷发的,是印度人。
一些白皮肤,身材高大,眼眶深陷鼻梁高,黑发黑眸的,也是印度人。
一些皮肤暗黑,身材矮小,鼻子扁,嘴唇厚,依然还是印度人。
将这么多人种整合在一起,而又特征泾渭分明,这就要说到印度一个畸形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
印度电影《厕所英雄》里有这样一个剧情,男主喜欢大学毕业美丽漂亮的女主。
女主拒绝了男主的表白,并嘲笑男主癞蛤蟆想吃天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