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们都知道沙丽是印度的传统女装,那你知道印度传统男装叫什么吗
印度传统服装沙丽我们都很熟悉,但印度的传统男装,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在文章的结尾处回答。
在我们看来,印度的传统服装很奇葩,不论男装女装都是用一大块没有裁剪的布,很艺术的包裹在身上就是一件完美的服装。女人们的沙丽是如此,男人的托蒂也是如此。
我们先来说什么是托蒂
简单说托蒂就是印度男人们的裤子,其实它就是一块长三四米的白色布料,先找到中间部位往腰上一缠打结固定,兜住屁股,然后将布料的两端分别从腿的外侧向内侧缠绕,多余的部分打皱褶后塞如后腰,最后稍加整理就算穿好了。
托蒂与沙丽一样没有一粒纽扣及绳子、带子,穿戴固定完全就是用那一块布来完成的,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聪明与智慧,完全没有裁剪的一大块布,三绕两绕就是一件“合体”的衣服了。
什么是古尔达
古尔达就是印度人上身穿的那件肥肥大大的衬衣,天凉时外面可以搭一件坎肩或披肩。
古尔达、托蒂、凉拖是标配
经常在一些重要场合看到一些有身份的老男人, 上穿古尔达、下穿托蒂、脚踏凉拖游走在其中,其实这就是男人们最传统的服装标配。
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在印度城市里男人的服装也发生了变化,西式衬衣、长裤已是他们日常的穿着,特别是有身份的政府官员在正式场合,常穿一种类似“中山装”的立领上衣,并喜欢在上衣胸前的口袋里插上一支笔。
这种装扮也是印度总理莫迪的最爱,你看他在接见马云时口袋里就插者一支笔。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印度传统男装叫什么了吧,那就是古尔达、托蒂加凉拖。
㈡ 印度人的名字区分男女吗
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女人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男人通常只称呼姓,不称呼名;女人通常则只称呼名。如潘迪特·辛格,前为名,后为姓。一般印度人的姓名由三节组成: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前二节是名,第三节是姓。在近代,许多人取单名,加上姓成两节,如桑贾伊·甘地。男人通常只称呼姓,不称呼名;如特里帕蒂·辛格,只称辛格;妇女通常称呼名,如妮摩拉·西尔玛,只叫妮摩拉。
㈢ 印度为什么叫三哥
三哥是由“阿三”演变来的。印度阿三”来自“十里洋场”时期的吴语上海话,吴人极喜加“阿”字,而上海话中与“三”相关的词汇(阿三、八三、瘪三、十三点、猪头三)多为贬义词。上海当年的英租界中经常会有从印度调来的“公务员”,而这些印度人是英国人的忠实“爪牙”,整天警棍乱舞,因此上海人便蔑称其为“阿三”。
而今“印度阿三”一词已经广泛流传开来,三哥由此演变而来,多含国人嘲弄印度之意。
其他相关解释
1、因为那时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举凡洋人,在国人看来,皆如猴子般形貌举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优越性”使然,觉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头,故此蔑称印度人为“阿三”。
2、据说因为印度人由于殖民地的关系,做公务员是要懂英语的,而他们因为懂英语的关系,却也喜欢在中国人面前摆谱,通常在说一些不流利中文时,总会不自觉地加一句“I SAY......”(我说...)由于 I say 的发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称呼。
3、过去印度人因为自己是不结盟运动(亚非拉好几十个国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的领袖,便狂妄的宣称美国是一极、前苏联是一极,而他们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第三极。于是中国人便叫他们“阿三”以戏谑之。
㈣ 印度的姓氏称呼是由何特点导致的呢
印度人的姓名比较复杂,常因民族、地区、种姓、宗教而不同。如西印度人,一般先说本人名,再说父亲名,最后才是姓;南印度人则往往还把村名和姓名连在一起,冠在姓名之前,使人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直接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一般,印度人的名在前,姓在后,如弗罗兹·甘地,“弗罗兹”是名,“甘地”是姓。锡克教男子多在名字上加“辛格”(狮子),女子多在名后加“考尔”(美女)
称呼印度男人,只称呼姓,不称呼名,而对妇女则只称呼名,而不称呼姓,因为女子结婚后随丈夫姓,女子的名字多以柔和清晰的长元音结尾。
对尊长,人们用“古鲁”称呼,意是“老师”、“长者”,对大人物用“圣雄”尊称,如圣雄泰戈尔、圣雄甘地等。“巴尔”意为“先生”、“老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在姓名之后加一个“吉”,以加重语气,表示尊敬和亲热,如妈吉达(妈妈)、古鲁吉(老师)等,这种称呼在对面交谈及演说时常用。
由于宗教、种姓、职位的不同,称呼习惯也很不相同。对于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应称其为“萨赫伯(先生)”,如果称一位穆斯林老人为“哈吉”,这个叫法意为“去过麦加的朝圣者”,无论他是否去过,他都会非常高兴,而对锡克教徒,只有称呼他为“赛尔达热”,才是表示尊重。
㈤ 求一些印度人的姓名!!!要全名!!!英文的!!!急急急!!!
1、Aamir Khan(阿米尔·汗)
2、Kiran Rao(基兰·拉奥)
3、Imran Khan(伊姆兰·汗)
4、Salman Khan(萨尔曼·汗)
5、Katrina Kaif(卡特莉娜·卡芙)
印度人: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总人口13亿,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72%人说印度-雅利安语,25%说达罗毗荼语。
1、尼格利陀人
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2、前达罗毗荼人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
3、蒙古利亚人
以蒙古利亚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种族迁入印度的第三波。印度的蒙古利亚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族群,蒙古人和与藏族关系密切的汉藏语系民族。
4、达罗毗荼人
达罗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来自地中海地区,被称为地中海人。
5、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可能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古民族,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越西北部的山口来到印度。
㈥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叫印度的男人阿三哥
其一,那时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举凡洋人,在国人看来,皆如猴子般形貌举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故此蔑称印度人为“阿三”。
其二,据说因为印度人由于殖民地的关系,做公务员是要懂英语的,而他们因为懂英语的关系,却也喜欢在中国人面前摆谱,通常在说一些不流利中文时,总会不自觉地加一句“I SAY……”(我说…)由于 I say 的发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称呼。
其三,过去印度人因为自己是不结盟运动(亚非拉好几十个国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的领袖,便狂妄的宣称美国是一极、前苏联是一极,而他们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第三极。于是中国人便叫他们“阿三”以戏谑之。
其四,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察)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另外上海人一向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此说法最为靠谱。
其五,取自当今网友的说法。印度一直想做老大,但前面不是还有美国和俄罗斯吗?所以再怎么排最多也就是阿三了。故曰“阿三”。
其六,以前在上海租界的时候,租用的洋人被称为洋鬼子,租用的中国人叫二鬼子,(后来被称为伪军或二鬼子什么的,就是中国人,《亮剑》里面有这个称呼)。雇佣的印度人叫三鬼子。上海人习惯称呼前加上阿,比如阿宝,阿亮什么的,所以后来把三鬼子演变成了阿三,是有贬义的意思,和洋鬼子、日本鬼子是一个意思。
其七,将佛法传入我国的达摩祖师原是南印度国的三王子
其八,二十世纪,大印度地区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印度,后东西巴基斯坦又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总共三国。
其九,印度Assam(阿萨姆邦,印度东北部的邦),该地区出产的红茶非常有名。其发音显然近似阿三,因此(个人猜测)可能缘于此。
㈦ 印度人高种姓和低种姓怎么区分可以直接从姓氏分出高低么
印度人种姓的区分和辨别纷繁复杂,就是印度人自己也难以说清。我们要初步判断印度人的种姓和社会地位,只能多了解种姓制度的常识和趣闻,然后寻找一些蛛丝马迹,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例如,仅凭经济状况无法判断种姓;据一项调查表明,印度55%的婆罗门经济状况处于贫困线以下,而印度总的贫困人口比例仅为40%;可能是他们自恃种姓较高、有一定特权,导致其好吃懒做造成的。
以下将从家族姓氏、服装饰品、肤色相貌方面,介绍一些初步判断印度人种姓高低的依据。但要说明的是,这些依据仅作参考,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只有参考价值大小之分;例如,印度人很多姓氏已融入了各个种姓阶层。
一、家族姓氏
(一)各种姓常用家族姓氏
印度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如:桑贾伊·甘地(SanjayGandhi),“桑贾伊”是名,“甘地”是家族姓氏。
婆罗门常用姓氏:夏尔玛(Sharma)、提维迪(Trivedi)、威亚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刹帝利常用姓氏:塔卡尔(Thakker)、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阔尔(Thakor)、沃尔玛(Verma)等;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嘎加尔(Ghaggar)、高尔(Goal)等;
首陀罗常用姓氏:安贝达尔(Ambedkar)、苏兰基(Solanki)、恰马尔(Chamar)、纳伊(Nayi)、洛哈(Lohar)等。
(二)其它判断原则
1、字母少的姓氏,倾向于是高种姓;因为,低种姓人一般要跟主人姓,换主人时也要换姓或加字母,姓氏容易变长。
2、以Raj开头的姓氏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如:拉吉普特(Rajput)。
3、辛格(Singh)、乔杜里(Choudary)等典型高种姓姓氏延绵很多世纪,能姓辛格、乔杜里的人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
4、GautamBrahmins是婆罗门里的一个分支,能姓高坦(Gautam)的人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
5、姓贾因(JAIN)的人要看其宗教信仰,如信印度教属于吠舍阶层;如信耆那教,可算是最高种姓。
6、锡克族男人名字多数加有辛格(Singh,意为狮子),女人名字多数加有考尔(Kaur,意为公主)。但是,叫辛格的男子不一定是锡克人。
二、服装饰品
1、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大印度教高种姓的男性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身上佩带“圣线”。高种姓男孩出生后要举行佩带“圣线”的仪式,“圣线”由3股线拧成,婆罗门男孩佩带棉线,刹帝利男孩佩带亚麻线,而吠舍男孩佩带毛线,作为高种姓的标志。
2、当你看到一个印度男人,只要看看他的手腕就知道他的种姓位置了,如果有线圈说明他出身高种姓,然后只要辨别一下线圈的质地,他所属的种姓等级就基本清楚了。如果没有圣线,他可能来自低种姓或贱民,或者是非印度教徒的、信仰其他宗教的印度人。
但是,印度高种姓男人也并不一定长年佩带圣线,有些人是在重要宗教节日时佩带,圣线一般是一年更新一次。
3、有的印度人长年穿着熨烫平整的衣服(甚至内裤也要熨烫),穿皮鞋袜子,一般是高种姓。长年身着裹布、短裙、拖鞋的人一般是低种姓。
4、印度是个喜爱佩带首饰的民族,但贱民妇女不允许佩带首饰。贱民男人下雨天不许打伞,不能穿鞋。
5、锡克教徒在印度的社会地位一般不会太低,其男人显着标志是“大包头、大胡子”,还佩戴铁制手镯。但是,现在的少数锡克男青年打破传统,不留“大包头、大胡子”,但必须坚持佩戴铁手镯。若碰见戴铁手镯的印度男人,他很有可能是锡克人。
6、印度婆罗门,身上会佩戴一个出生时家族就给予的项链,终身不得取下(包括洗澡),但每年可更换一次吊带。
三、肤色相貌
种姓瓦尔那(Varna)一词本义为“颜色”,且种姓制度是由雅利安白种人侵略者建立的,因此可从印度人的肤色相貌初步判断其种姓,高种姓人群肤色偏浅,或者可以说“皮肤越白种姓越高”,低种姓人群肤色偏深。
高低种姓人群相貌也有差别,高种姓偏近白种人长相,越象白种人种姓越高,而低种姓人群长相黑瘦,面貌与东南亚和非洲人长相偏近,相貌上具备更多“黑人”特征。
如见到长着一张典型印度教徒的脸的人,他却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那他极可能属低种姓人群,因不堪种姓压制而改信其它宗教。
(7)印度人的男人叫什么扩展阅读:
印度种姓瓦尔那(梵语称Varva/英语称卡斯特caste)制度总体上分为四大种姓:婆罗门(Brahmin/Brahmana),祭司贵族;刹帝利(kshatriya),雅利安人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吠舍(Vaishya),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Sudra),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此外,还包括一种不入流的贱民阶层(或称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
各个种姓内部又由贾提(Jati,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分许多亚种姓,当前印度社会中的亚种姓共约4000余种。
种姓制度一般是针对印度教徒,因此还存在一些非种姓人群。印度人认为,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高种姓,吠舍和首陀罗属于低种姓,贱民根本就不入流。因政治因素,某些低种姓的人社会地位会有所提高,如属于吠舍的甘地家族、贱民总统纳拉亚南等。
㈧ 如何通过名字看出印度人的种姓
因为很多种姓都是来自于职业,所以有的名字一看就能知道个大概。比如“Shukla”,取纯洁的白色之意,一看就知道是婆罗门种姓。还有“Trivedi”这种大白话一样的名字,“精通三部吠陀的人”,他肯定是婆罗门种姓。那些以“清洁工”、“搬运工”、“洗衣工”为名的,明显就是首陀罗种姓。
判断原则
1、字母少的姓氏,倾向于是高种姓;因为,低种姓人一般要跟主人姓,换主人时也要换姓或加字母,姓氏容易变长。
2、以Raj开头的姓氏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如:拉吉普特(Rajput)。
3、辛格(Singh)、乔杜里(Choudary)等典型高种姓姓氏延绵很多世纪,能姓辛格、乔杜里的人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
4、Gautam Brahmins是婆罗门里的一个分支,能姓高坦(Gautam)的人一般属于高种姓人群。
5、姓贾因(JAIN)的人要看其宗教信仰,如信印度教属于吠舍阶层;如信耆那教,可算是最高种姓。
6、锡克族男人名字多数加有辛格(Singh,意为狮子),女人名字多数加有考尔(Kaur,意为公主)。但是,叫辛格的男子不一定是锡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