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种姓班纳吉怎么样

印度种姓班纳吉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9-26 01:43:40

❶ 印度文学的代表作家

近代印度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194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印度人民同英帝国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印度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日益高涨。印度作家的思想也发生深刻变化,作品中更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战斗精神。1936年,以普列姆昌德为首成立了全印进步作家协会,印度文学进入新阶段。现代印度文学以表现人民的疾苦和斗争,揭露英帝国主义和印度上层统治者的罪恶为重要主题。在与西方颓废派、神秘主义及个人主义倾向的斗争中,现代印度文学沿着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普列姆昌德是现代印度文学的杰出代表。
这时期的重要作家还有乌尔都语诗人阿里·萨尔达尔·贾弗里,作家阿来德·阿巴斯、克里山钱达尔,以及同时用乌尔都语和波斯语写作的诗人伊克巴尔;孟加拉语作家马尼克·班纳吉,诗人苏冈德·帕达加里耶;印地语作家沃林达文拉尔·沃尔马;马拉雅拉姆语诗人纳拉衍扬·梅农·瓦拉托尔;英语作家穆尔克·拉吉·安纳德等等。 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征服印度后,英语逐渐成为印度上层的通用语言,由此产生了印度英语文学,即印度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它的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它的第一个散文作家拉姆.莫汉.拉伊(1774~1833),以一种明快流畅的英语宣传社会改革。它的第一个诗人是亨利.代罗兹奥(1807~1831),其代表作是叙事诗《琼基拉的托钵僧》,写一个婆罗门寡妇的不幸遭遇。迈克尔.默图苏登.德特(1824~1873)的代表作是叙事诗《被俘的女人》(1849),表现拉杰布德人的勇武精神。19世纪下半叶,阿露.德特(1854~1874)和朵露.德特(1856~1877)两姐妹用英语翻译的法国浪漫主义抒情诗集《采自法国田野的一束》(1876)获得众口交誉。拉姆希.金德尔.德特(1848~1909)改写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被认为是这两部史诗的最好的英语缩写本。这时期着名诗人还有曼莫汉.高斯(1867~1924),代表作是《情歌和挽歌》(1898)和《爱情和死亡之歌》(1926)。20世纪初期是印度民族运动高涨时期,印英文学也反映了这一时代潮流。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主要属于孟加拉文学,但他也用英语写作散文和论文,并将自己的诗歌、戏剧作品译成英语。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自译成英语出版,获得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这时期重要的作家还有奥罗宾多.高斯(1872~1950),主要作品有叙事诗《优哩婆湿》、《爱情与死亡》、《赌主》,诗剧《救星佩尔修斯》等;倾其毕生心力写成的《莎维德丽》是一部长达二万四千行的长篇叙事诗。萨罗季妮.奈都(1879~1949)是一位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女诗人,她的诗集有《金色的门槛》(1905)、《时间之鸟》(1912)和《折断了的翅膀》(1917)。她的弟弟赫林德拉纳特.恰托巴底亚耶(1898~ )也是一位着名的诗人,代表作有《青春宴会》(1918)、《大地的芳香》(1922)、《灰云和白雨》(1924)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英文学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崛起的一位作家是穆尔克.拉吉.安纳德(1905~ ),他与乌尔都语作家萨加德.查希尔、印地语作家普列姆昌德等共同发起组织“印度进步作家协会”。他的长篇小说着力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和控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如《苦力》(1933)、《不可接触的贱民》(1935)和《两叶一芽》(1937)。拉.克.纳拉扬(1906~ )的长篇小说大多以南印度一个虚构的摩尔古迪镇为背景,揭示生活中的荒谬现象,笔调幽默诙谐,如《斯瓦米和朋友们》(1935)、《文学士》(1937)、《暗室》(1938)、《英语教师》(1945)等。拉贾.拉沃(1909~ )的长篇小说《根特浦尔》(1938)叙述了30年代甘地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对南印度农村产生的深刻影响。加.西.温格特拉默尼的《农民穆鲁甘》(1927)、《爱国者甘丹》(1932)和巽格尔.拉姆的《尘土之爱》(1938)也是这时期的重要长篇小说。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英文学仍然与印度其他语言的文学并存和发展。在小说领域,老作家的新作不断问世,如安纳德的长篇小说《七个夏天》(1951)、《一个印度王子的私生活》(1953)、《道路》(1960),拉.克.纳拉扬的长篇小说《等候圣雄》(1955)、《向导》(1958)、《摩尔古迪的食人者》(1961),拉贾.拉沃的长篇小说《蛇和绳》(1960)和《猫和莎士比亚》(1965)等。巴巴尼.巴达查里雅(1906~ )是独立后涌现的一位着名小说家,他的作品反映印度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揭露和批判的特点,主要长篇小说有《饥饿》(1947)、《骑虎的人》(1954)、《黄金女神》(1960)等。在诗歌领域,印度传统的宗教诗歌继续在发生影响,另一方面也日益受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熏染。前者的代表诗人和作品有:塞特纳的《启示录历险记》(1949),迪利普.古马尔.拉耶的《光之眼》(1948)、《薄伽梵往世书的诸神》(1957)等;后者的代表诗人和作品有:拉尔的《鹦鹉之死及其他》(1960),道姆.莫雷斯的《开端》(1957)、《诗集》(1960),尼辛.伊齐基尔的《转变的时刻》(1951)、《第三》(1959)、《未完成的人》(1960)等。

❷ 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被谁统一

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逐渐统一,几百年后,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半岛
摩竭陀的统一战争
公元年6—前3 世纪在印度历史上是一个列国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
过程,亦即摩竭陀国家发展壮大、吞并邻国、建立统一帝国的过程。在
此期间,还伴随着波斯和马其顿的入侵。
(1)摩竭陀称霸列国
自公元前6 世纪始,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当时,次大陆北部有16
个大国,重要的有摩竭陀、迦尸、鸯伽、居萨罗、居楼、拔祇、末罗等,
它们多位于恒河流域。众列国中,地处恒河中游的摩竭陀最为强盛。该
国初期的历史,我们所知甚少,但在曷利昂伽王朝(公元前554—前430)
时期,摩竭陀开始勃兴。该王朝的频毗沙罗(即瓶沙王,约公元前554
—前493)统治时,采取远交近攻之策,与西北部的犍陀罗、北部的居萨
罗等国交好,全力吞并东邻的鸯伽,两国经常发生战争。据《佛本生经》
记载,“两国交界处有一条瞻波河,那是蛇王的住所,蛇王坎皮耶统治
该河。有时,摩竭陀国王攻取鸯伽国;有时,鸯伽国王攻取摩竭陀国。
有一天摩竭陀王与鸯伽国打了一仗,他见形势不好,乘马而逃,鸯伽兵
紧迫不放。他跑到瞻波河边时,恰洪水上涨。他想,‘宁可淹死在河里,
也不死于敌人手中’。随后他连人带马一起投入水中。那时,蛇王坎皮
耶在水中建有一座用宝石装饰的宫殿。这时他正在庭院里沉醉于狂饮欢
宴中,恰巧跳进水中的国王和马正落在蛇王面前。蛇王见到这位魁伟的
国王后对他怀有好感,站起身来让他坐在自己的王位上,叮咛他不要害
怕,并问他为何投河自尽。国王告诉他所发生的一切。蛇王听后说:‘不
要害怕,大王,我将使你成为两国的主宰。’他这样安慰他,连续7 天
对他非常尊重,至第7 天,蛇王和摩竭陀王离开了蛇宫,借助蛇王之力,
摩竭陀王俘获了鸯伽国王,将其杀死,两国同归他统治”(卷4 第506
目)。这个故事虽属神话,但最终,摩竭陀征服了鸯伽。由此,摩竭陀
控制了恒河下游,夺得了与南方贸易的水路通道,经济实力增强。瓶沙
王称霸列国的主要手段是外交和联姻。相传他有500 个妻子,大部分是
其他国王的公主,其第一夫人为居萨罗国王波斯匿之妹,嫁妆是一个岁
入10 万钱的迦尸村。瓶沙王的外交政策,扩大了摩竭陀的影响,征服鸯
伽后,国土扩大,据《五分律》的夸张说法,境内共有4.2 万个村落。
② 马宗达等:《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79—80 页。
公元前493 年左右,阿阇世(约公元前493—前462)弑父继位,积
极推行扩张政策。阿阇世的弑父暴行,引起居萨罗王波斯匿的仇恨,收
回其妹的嫁妆迦尸村,遂成为两国相争的导火线。初时阿阇世获胜。后
来,波斯匿王采用一隐士的车阵战术,把精兵布置于山顶的两侧,包围
了阿阇世,迫使他率军投降。这是《佛本生经》的记载。《撰集百缘经》
记载的战术则不同:波斯匿采纳一将士的建议,集中4 兵种设阵,“于
阵前锋,先置健夫,次置中者,后置劣者。”“寻共交战,即破彼军,
获其象马,即便捉得阿阇世王,大用欢庆”(卷一)。虽然各经所载情
节不一,但结局均为和平解决,据说波斯匿王嫁一女给阿阇王,双方联
姻。阿阇世进行的另一场大战是进攻北方的拔祇国。拔祇国势力较强,
与末罗、迦尸、居萨罗结成东印度政治联盟,并任盟主。阿阇世为征服
该国,先在恒河南岸营建华氏城,“以防拔祇国”;继则施以政略,破
坏其内部团结;最后才兵戎相见,战争从公元前484 年持续到公元前468
年,长达16 年之久。战争详情已不可知,但互有胜负,据佛教文献记载,
一次水上大战,阿阇世大败,“单马回国”。最终,阿阇世取得了胜利,
不仅征服拔祇,连迦尸、末罗等国也被迫臣服。他成为了东印度的霸主。
阿阇世的后代和取而代之的希苏那伽王朝(公元前430—前364)统
治时,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征服摩竭陀西部的阿般提,进而吞并拔沙、
居萨罗等国,称雄列国。约公元前364 年,摩诃帕德摩·难陀暗杀希苏
那伽王朝的末代皇帝,建立难陀王朝(公元前364—前324)。据史料记
载,摩诃帕德摩是位理发匠,成为王后的情夫。由于她的影响,他取得
了国王的信任,升至近臣的地位,阴谋谋害了国王,以后充当王室儿童
们的监护人,篡夺了最高权力,杀死年轻的诸王子,当上国王。他是一
位强有力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在位28 年,先后征服了迦尸、居楼、般阇
罗等11 国,统一了整个恒河流域,其版图扩张到中印度部分地区。至此,
除西北一隅外,摩竭陀已统一了次大陆北部,成为南亚第一强国。在古
希腊作家的笔下,难陀王朝相当强大,其军事力量甚为可观。据柯蒂阿
斯报道,它有骑兵2 万,步兵20 万,战车2000 乘,战象3000 头。普鲁
塔克报道的数字更高,据他说有骑兵8 万,步兵20 万,战象6000,战车
8000①。故有的学者猜测,亚历山大兵取印度西北部后,之所以未进军恒
河流域,除士兵厌战外,难陀王朝军力的强大也是原因之一。
(2)反马其顿的战争
正当摩竭陀国逐步统一恒河流域之时,印度西北部先后遭到了波斯
和马其顿的入侵。公元前6 世纪前半期,西北印度小国林立,重要者有
犍陀罗、剑浮沙、波罗斯等。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后,曾一度用兵东征,
将印度河以西地区纳为属国。公元前518 年,大流士进一步东进,征服
犍陀罗,占据了印度河流域。西北印度诸国虽然向波斯称臣,但独立性
较强。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兴起,其国王亚历山大消灭波斯帝国后,于
公元前327 年率军侵入印度河流域。有些小国不战请降,但有些国家和
部族则兴起抵抗,在这些反马其顿的御敌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
烈的是海达斯皮斯河之战。
① 转引自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71 页。
海达斯皮斯河是印度河以东第一条支流,该河东岸是由波罗斯王统
治的国家,军力较强。亚历山大降服■叉始罗国后,决定征服这个国家。
波罗斯王为抵抗侵略者,于公元前326 年亲自率大军防守该河东岸。其
战斗部署如下:200 头巨象布置在约1000 名步兵之间,排成8 列,组成
中央战线。波罗斯坚信这一特意部署的巨兽会吓倒敌兵,并使其战马受
惊而难以驾驭。在象的后面部署了由3 万名步兵组成的密集队伍,两翼
凸出,步兵的纵列从象群中间向前推进。整个阵势颇似城池,站立的象
群有如城池的塔楼,象群中间排列的步兵则如塔楼间的一道道墙。战线
两翼有骑兵和战车掩护。骑兵为4000 名,战车300 辆①。
亚历山大兵至,见敌于对岸列阵以待,难以明渡,便令骑兵于夜间
沿河堤来回奔跑,虚张声势,佯装强渡,他则亲率步兵6000、骑兵5000,
秘密在该河下游不远处的一岬角地带渡河。接近对岸时,始被敌方哨兵
发觉。波罗斯即派2000 骑兵与120 辆战车前去拦截,但为时已晚。亚历
山大击溃这支援军后,沿河而上,直扑波罗斯的大军。在此战中,亚历
山大改变了传统的布阵方式,令步兵方阵居后,骑兵居前,并派2000 骑
兵迂回至敌军左翼之后。战争伊始,亚历山大的骑兵即前后夹击印度的
左翼骑兵,使之难以招架,向大象靠拢。印度象信急忙驱象迎战,但马
其顿方阵适时向前推进,从四面八方向它们投枪射箭,并因此而乱了自
己的阵脚,被大象撞了个乱七八糟。印度骑兵见有机可乘,再次出战,
却被马其顿骑兵击回。不久,马其顿步兵在骑兵的配合下,将战象挤到
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这些大象胡冲乱撞,践踏破坏。不管是敌是友,
都受害不小。⋯⋯有的大象由于厌烦,又已无人驾驭,⋯⋯仿佛被大祸
临头刺激得发了疯,不停地左奔右突,横冲直撞,践踏破坏,不遗余力”。
马其顿部队有回旋余地,“大象冲来,他们就退;大象一逃,他们就追。
一直不断地用标枪投射它们。”而印度部队却与此相反,他们夹在大象
之间,受的伤害更大。当大象精疲力尽、缓缓后退时,亚历山大令骑兵
将其围住,同时令步兵重整密集方阵进攻,结果,印度骑兵几乎全军覆
灭,步兵也伤亡惨重。战斗中,波罗斯表现很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统
帅,而且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只要哪怕还有一部分部队仍在坚守
阵地继续战斗,他本人也继续英勇战斗”①,不过最后,他终于被迫投降。
此战,据阿里安记载,印度步兵阵亡者近2 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
被毁,幸存大象全部被俘;马其顿方面,步兵战死者约80 人,骑兵约230
人。
海达斯皮斯河战役的最大特点是象战,这亦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
大的一次象战。亚历山大于此一役,打了他平生战术运用最为卓越的一
仗。征服波罗斯国后,亚历山大继续东侵,占领了一些土地,但由于士
兵久离故国、厌战情绪与日俱增,只得班师西归。不过,他已征服了印
度河流域,并驻军留守。
(3)孔雀帝国的战争
亚历山大撤军后,西北印度局势动荡,反马其顿的起义时有发生;
① 马俊达:《古代印度军事制度》,第66—68 页。
① 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第175—176 页。
而东印度的难陀王朝,由于横征暴敛,统治亦不稳定,人民起义不断。
因而,整个印度北部一片混乱。此时,出身卑微的旃陀罗笈多①在一代谋
士考底利耶的辅佐下,乘机崛起于乱世,从各地招募军队。据《政事论》
记载,他招募的队伍由五种人组成,即强盗和匪徒、蛮人、有组织的行
劫匪帮、森林居民、最英勇的武士宗族部落。他以这支队伍起家,很快
成为义军首领,较顺利地打败了马其顿驻军,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及其以
东的大片土地。约公元前324(或前321)年,他在西北部自立为王,而
后又兴兵东征,推翻了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 或前321
—前187)的统治,公元前317 年,马其顿驻军全部撤离,从而统一了北
部印度。公元前305 年,塞琉古王国②力图恢复对印度河流域的统治,侵
入印度,旃陀罗笈多与之进行了两年的战争,详情无记载,仅知战争于
公元前303 年以印度胜利而告终。根据双方和约,孔雀王朝取得了印度
河流域以西直至今阿富汗的部分地区;作为报答,回赠战象500 头。
约公元前297 年,旃陀罗笈多去世,其子频头沙罗(约公元前297
—前272)即位。关于此人,除了他的名字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但从
其绰号“歼敌者”来看,他在开疆拓土方面可能有所贡献。至其去世时,
孔雀帝国的版图已扩张到德干高原,整个印度半岛仅东海岸的羯(jié)
陵伽及南端的几个部落尚未臣服,后由其子阿育王完成。
阿育王(约公元前269—前232)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年青有
为,曾被其父两度任为总督,平服过■叉始罗的叛乱。他即位之初极为
暴虐,据佛教文献的夸张记载,曾残杀同父异母兄弟99 人,诛杀500 大
臣、500 婇女,并设人间地狱。其主要战功是征服羯陵伽,完成了印度半
岛的统一,将帝国带入了极盛时代。在孔雀王朝统治前期,羯陵伽是一
个独立国家,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富庶,军事力量亦较为强大,拥有步
兵6 万,骑兵1000,战象700 头。阿育王即位的第八年,起倾国之师大
举进犯羯陵伽。这是印度古代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有影响的一次大战,
可惜其详情无史料记载。此战使羯陵伽受到了空前的浩劫。据阿育王13
号摩崖诏令记载,他“从那里掠走的人数是十五万,在那里有十万人被
杀,并有许多倍于此的人死亡。”①
羯陵伽战争标志着孔雀帝国武力扩张时代的结束和文治时代的开
始。据说,阿育王对此战所造成的灾难深感悔悟,皈依了佛教,以佛法
治国,从而使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在其第13 号摩崖
诏令中说:“征服羯陵伽国以后,天爱善见王(即阿育王)便专心致志
地热衷于正法的义务,渴求正法,并在百姓中灌输正法。这是由于天爱
善见王对征服羯陵伽深感悔恨的缘故。在征伐一个独立国家的过程中,
必然要出现屠杀、死亡和人们的流放,对此天爱善见王感到无限的痛苦
和悲伤⋯⋯。天爱善见王现在认为,通过正法赢得的胜利,才是最高的
胜利⋯⋯。凡是利用这种方法取得的胜利,到处都能洋溢出一种称心如
① Chandragupta 一词之音译。据说他出身于乡村一个养孔雀的家族,故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王朝。
② 亚历山大死后,他建立的帝国三分,其部将塞琉古(Seleucus,公元前305— 前280 年在位)控制西亚,
建立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05— 前64)。
① 《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0 页。
意的气氛,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会如此。”①阿育王之所以改变
政策,与其说是真心奉佛,不如说是当时四宇平服之故。但以文治取代
武功,是值得肯定的。不过,阿育王后期奉佛,显得过于虔诚,不但本
人奉法忌武,还诏令子孙后代采取“忍让政策,”这必然导致忽视武备
的加强。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摩竭陀帝国的尚武精神,随着羯陵伽战
场上的最后一声哀鸣而消失。阿育王放弃了祖传的军国主义而发扬正法
取胜的政策,它必然会严重削弱帝国的军事实力。”②有的学者进而认为:
“羯陵伽的征服标志着孔雀王朝政治势力衰弱的开始。由于羯陵伽战争
的杀戮而在阿育王心灵上所产生的变化,引起了孔雀帝国政策上的革
命。正如所有热衷于宗教而放弃政治谋略的国王一样,阿育王为外族征
服印度铺平了道路。”③的确,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便很快衰落了。究
其原因,若单从军事方面而言,以上所论不无道理。
3.《政事论》的军事思想
《政事论》是古代印度一部重要的着述。传统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
开国功臣考底利耶所着,成书于公元前4 世纪末3 世纪初。另有些学者
认为,该书非考底利耶所着,其成书较晚,或云公元1 世纪、公元3 世
纪,乃至公元7 世纪始成书。但该书的核心部分写于帝国初期,是研究
孔雀王朝时期社会状况的珍贵史料。全书15 卷,论及政治、经济、法律、
外交、军事等内容,中心是讨论治国安邦之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
是一部军事着作,因为它不仅讨论了兵制、兵种、编制、薪俸、兵器、
防御设施等问题,也含有较丰富的军事思想,简介如下①:
(1)战争观《政事论》认为,战争与外交、国力紧密相联,欲取得
军事胜利,就必须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同时充实国力。它指出,在国际
斗争中共有6 种外交策略,即和平(缔约)、战争(彼此伤害)、对峙
(冷淡)、进军(力量增强)、寻求庇护(附属他国)以及双重政策(与
一方和平而与另一方战争)(第7 卷第1 章第2 目,后文简写为7.1.2)。
国王使用何种策略,应视自己的条件而定:处于劣势则和平,国势兴盛
则战争,势均力敌则对峙,具有优势则进军,力量耗尽则寻求庇护,有
盟国相助则诉诸双重政策(7.1.13—18)。概而言之,就是一切以我为
中心,审时度势,合于利则战,不合于利则止,在国际斗争中,不存在
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战争之胜负是对综合国力的检验,因而《政事论》
十分重视增强国力。它提出了“国家七要素说”,认为国家是国王、大
臣、国土、卫城、国库、军队和同盟七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七要
素关系合谐,则国力强盛;反之,则国力衰弱。七要素中,国王是核心,
大臣辅佐国王,其他五要素是国家得以维持的基础。国土是生产、税收、
① 葛维钧《阿育王铭文》摘译,见《古印度帝国时代史料选辑》,商务印书馆1989 年版。
② 雷乔杜里:《古代印度政治史》,加尔各答,1953 年版,第365 页(H·Raychaudhuri,
,Calcatta,1953)。
③ 班纳吉:《史前、古代和印度教时期的印度》,德里,1979 年版,第92 页
(R·D·Benerji.Prehistoric.AncientandHinIndia)。
① 参阅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第三章第三节:“考底利耶的治国安邦策”。
兵力的源泉,没有国土,则一切无从谈起。它说:“卫城的保证、国库、
军队、供水系统和谋生职业,在国土上有它们的源泉”(8.1.29)。军
队是国家的支柱,它“植根于国库,如果国库匮乏,军队则倒向敌人或
杀害国王”;反之,“如果缺少军队,则国库肯定丧失,”因为“军队
是获得和保护国库的手段”(8.1.48,43,51)。卫城是国防的据点,
“国库和军队都处在卫城中,这个地方也是危难时本国人民的避难所”,
如果缺少卫城,则国库将落入敌手”(8.1.25,39)。《政事论》十分
重视军事与国力的相互关系,并把军事置于国际环境中加以考察,这种
从宏观上来探讨军事问题的思路为当时世界所罕见。(2)战略战术论①
兵种与地形。《政事论》将军队分为步、车、骑、象四个基本兵种,并
分述其作用:骑兵的作用是在地面、宿营地和森林中搜索敌人;占领平
坦地、水池、渡口、有利地势;摧毁敌人的供应与贮备,保护我军的供
应与贮备;清剿敌人、坚定军心;扩大袭击范围;驱赶敌人;向敌人首
先发动进攻;穿插、分割与突围。象兵的作用是行进于部队前列;开辟
新路、临时营地和渡口;驱散、践踏敌人;渡河与下水测试深度;稳定
军心;破坏敌人的防卫土墙、城门和塔楼。战车兵的作用是抵抗敌人的
四军;瓦解未被击溃之敌;使敌恐惧;显示我军强大;制造恐怖的喧嚣
声。步兵的作用是随时随地携带兵器,准备作战(10.4. 13—16)。四
兵种作战,要因地制宜:若地势平坦、能见度好、土质坚硬,用战车兵;
若地势起伏不平,则用其他三兵种。
②因敌制胜。《政事论》提出,打击敌人要战术灵活。以精兵对敌
弱兵,以双倍于敌的兵力攻敌劲旅;不断骚扰敌人,乘其疲惫予以歼灭;
若敌军强大,应先以敌之叛军、外国军队、森林部落军队与之相拼,消
耗其兵力,而后予以重创。进攻方向的选择,应视地形而定:若敌之前
方阵地崎岖不平,则从后面进攻;若敌之后方阵地崎岖不平,则从前面
攻之;若敌之一翼阵地居险要之地,则从另一翼进攻。所有这些,均体
现了灵活用兵、因敌取胜的战术原则。这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所提
出的以逸待劳、以强击弱、集中优势兵力等作战原则极为相似。
③料敌我之备,决定攻退。《政事论》对此作战方法论述较为详细、
具体。它列举了不宜作战的17 种情况(第10 卷第2 章):在密林和荒
野中长时间行军;在无水的地方;无饲料、燃料和饮水时;在艰难的路
上行军;遭敌袭击而蒙受伤亡时;为饥饿所折磨时;通过沼泽地、水深
的河流、攀援于坎坷不平的谷地和山峦时;拥挤于只能单行的道路上时;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小径上行军时;军中无辎重时;正在用餐时;经长途
行军而疲惫不堪时;正在睡觉时;受疾病、时疫和饥馑袭击时;步兵、
战马、战象生病时;未占取有利地形时;当所有灾难共同降临时。在上
述境况下,不宜作战;反之,若发现敌人处于上述诸境,则应立即用兵
歼灭之。概而言之,就是当天时、地利等因素于我有利,则兴兵而战;
若于敌有利,则息兵退守。
④秘密战争。《政事论》将战争分为三类,即公开宣战的战争、突
然袭击的战争和无声的战争,无声的战争即秘密战争。这种战争由密探
来进行。该书将密探分为国内密探与国外密探两类,国外密探除深入敌
国搜集情报外,还要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如在敌营中扮着酒保,应伺机将毒酒送给敌兵;或贩卖熟肉、熟食,
将毒药掺于其中,贱价赊销给敌兵;扮着商人者应将毒药投入象、马的
饲料中,使敌人的骑兵、象兵不能出战;扮着牲口贩子、猎人、耍蛇或
耍象者,临战之时应将各种毒蛇猛兽驱入敌营, 加剧其混乱;扮着铁匠
者应乘乱放火;伪装成叛军、外国军队和森林部队的密探队,应背后下
手,里应外合;隐藏于森林中的密 探,应在狭路上破坏敌人的运输线,
袭击敌人的援军和辎重队;夜战时,密探应制造混乱或恐怖,或潜入敌
国国王寝帐,将其暗杀(12.4.1~22)。《政事论》十分重视密探的作
用,它设想的敌后密探,已成为一条无形的战线。
⑤结盟与树敌。《政事论》是为一个“未来的征服者”写的。这位
征服者要征服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国家,如何逐一消灭呢?这就
需要结盟与树敌,施以远交近攻之策。《政事论》认为,邻国是天然的
敌人,而敌人的邻国则是自己的盟友,应尽力争取;但盟国与敌国并非
永恒,一旦消灭了邻国,昔日盟友即成为敌人,应消灭它。在征服战争
中,对强国要加以武力打击,同时运用各种手段离间它与其盟国的关系,
乘其彼此矛盾之际从中渔利;对弱者则应施以安抚政策;对盟友应使其
处于不强不弱的状态,因为强则难以控制,弱则不足以牵制敌国。
总之,《政事论》含有丰富的军事思想,既有宏观探讨,亦有微观
描述,在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已被译为多种文字。
但它往往是就事论事、直观描述,未作高度提炼,较少使用概括性较强
的术语,故其理论性稍显不足。

❸ 印度因为玄奘留下的哪一样特殊“宝贝”,一直受益到今天

645年正月,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前夕,唐僧玄奘回到国内,并带回657部佛经。李世民获悉这一消息之后,大喜过望,立即召见玄奘。

有意思的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中,李世民当即劝说唐僧还俗,去辽东观战,“帝又察法师堪公辅之寄,因劝罢道,助秉俗务。”所谓“罢道”,就是弃佛还俗。当然,面对李世民的这一要求,玄奘法师委婉拒绝。后来,唐高宗李治也多次劝玄奘还俗。

唐太宗为何要让玄奘法师还俗呢?其实很简单,当时唐太宗积极经略西域,打击突厥在西域的霸权,所以急需精通西域,中亚各国地理交通,民俗风情,政治文化的人才,而唐玄奘西行印度,途径列国,前后18年,很熟悉西域情况,是李世民经略西域最好的顾问人选。

一边是皇帝还俗要求,一边是心中理想,最终无奈之下,玄奘法师想了一个办法,即:翻译佛经和讲法之余,口授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包括印度的情况,具体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最终形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所谓辩机,就是后来和高阳公主私通的那一位,被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



可以说,西游记中的唐僧,正史中的玄奘,去了一趟印度,留下的这一份特别遗产,让印度人受益至今。到了19世纪,《大唐西域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因为殖民利益的关系,列强很渴望了解西域、中亚和南亚历史,以至于《大唐西域记》在欧美日本有多种译本。

值得一提的是,古中国的辉煌,如今难以想象,当时周边国家的历史,几乎要么以汉语记载,要么由中国人书写,这不仅是军事影响力,也是文明国度的魅力。然而,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后世中国历史中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着作,却变成了由欧美人书写,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❹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印度锡克教的知识比如说它的起源,文化,存在的地区等等。还有它与印度佛教的关系

钖克教得名于“钖克”(Sikha)一词,它在印地语的意思是“门徒”,系指锡克教徒是师尊纳那克等的门徒。钖克教是印度的地区性政教合一组织,主要流行于旁遮普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加尔各达市。加尔各答的汽车司机多半是钖克教徒。印度有钖克教徒一千多万,约占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二。近年来还传播到东非、英国、加拿大、美国、泰国以及香港等地,形成在印度国内外一支值得注意的教派。
一、锡克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
锡克教产生于十六世纪初。当时正是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莫卧儿的反动统治不仅激起了印度教徒的反对,也激起了伊斯兰教徒的反对,人民起义此起彼伏,但是两派教徒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时常发生教派冲突,大大妨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莫卧儿帝国的斗争,不少人致力于调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印度教虔诚派运动应运而生。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是迦比尔(Kabi1,144C——1518),他出身于下层种姓,终生职业是纺工。他不仅是虔诚派运动的领袖、思想家,而且是杰出的诗人,他用地方语言写过很多诗篇,其中的一部分已由泰戈尔编译成《迦比尔诗集》一书。其父是伊斯兰教徒,母亲是印度教徒,他的哲学是印度教的吠檀多①和伊斯兰教苏菲派②神秘主义教义的大杂烩。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最高实在是梵③或神,号召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起来。
迦比尔哲学为钖克教奠定了理论基础,钖克教是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最初的钖克教反映诚市富裕的商人、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的情绪与愿望。锡克教和印度教的虔诚派运动一样,反对种姓差别和由种姓制度造成的一切特权,谴责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僧侣们滥用职权,主张在神面前一律平等。同时宣扬对现实世界的幻想,号召采取非暴力行动,对现行的不合理制度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这种消极态度博得莫卧儿帝国的好感,因此,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巴俾儿和以后的阿克巴都鼓励锡克教派的活动,锡克教导师从阿克巴那里得到大量的封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是锡克教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锡克教的教义既继承了印度教的业报轮回学说,又提倡坐禅修行。它基本上由三个观念组成:一个真主、一个师尊(锡克教导师)、一个名字(印度教神的名字)④。把圣音节“唵”当作神的象征,每天晨祷时都念。锡克教被称为“名字道路”,教徒常念纳那克的名字,据称他的名字可以纯洁灵魂,根除恶源,消除欲、贪、怒、骄、执(对尘世生活的追求),达到绝对的幸福。
二、锡克教的历代祖师
锡克教的祖师虽多达十人,但仍属一神教,只有纳那克被称为“真正的导师”,其他导师被认为是附加的。
纳那克(Nanak,1469——1539)是锡克教的创始人,他生于拉哈尔附近的塔尔万提村(今纳那克村),属刹帝利种姓,出身于商人家庭,本人也曾经商,旱年曾在拉哈尔邦当过小官吏。为了调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他创立了锡克教,并亲自担任宗教导师。他曾周游印度各地,还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巴格达。晚年定居在旁遮普邦的卡泰普尔,从事宗教说教。
二祖导师安格德(Angad,1504——1552)是纳那克的弟子,他发明了果鲁穆奇字母,写了纳那克传记。在他的领导下,锡克教发展成特殊的社团。
三祖导师是阿马尔·达斯(Amar.Das,1479——1574),他是安格德女婿的叔叔,在他执政期间,把锡克教徒分派二十二个教区进行传教活动,妇女也参加了。每个教区都由教区长领导,教区长把教徒的一切收入都据为己有,向莫卧儿帝国领取的封地也归他们所有,导师在教派内部的特权和莫卧儿帝国对他们的支持,使他们逐渐发展成宗教封建主。在阿马尔·达斯执政期间,锡克教徒人数剧增,遍布整个旁遮普邦。他还说服莫卧儿政府免除锡克教区的租税。
四祖导师是拉姆·达斯(Ram.Das,1534——1581)。前三名祖师主要在农村传教,而拉姆·达斯却在阿木利则奠定了锡克教的基础,阿木利则的金寺是锡克教的着名圣地。拉姆·达斯反对寡妇殉葬,反对妇女带面纱,允许寡妇再嫁。他还创作了婚歌,锡克教徒举行婚礼唱婚歌的习俗沿袭至今。
四祖以后,锡克教的师尊职务成为世袭,因为拉姆·达斯指定他的幼子阿尔琼(Arjan,1563——1606)做他的继承人。阿尔琼有突出的组织才能,他以“专员”制度把锡克教组织成为类似政府的机构,向他的信徒们征收租税。在他的领导下,为锡克教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阿尔琼的信徒绝大部分是贾特(jat)种姓,即有地农民。他还于1604年编纂了锡克教圣书《格兰特》,共一千四百页,是锡克教的唯一崇拜物,用多种方言写成,内容是锡克教前五代师尊的诗歌总集。阿尔琼的政治、宗教活动激起国王查罕杰的仇视而被处以死刑。
自此以后,锡克教结束了它和平发展的道路,在阿尔琼的儿子和继承人哈尔·哥宾德(Harg0bind,1595——1645)的领导下,发展成为武装的宗教派别。在他执政期间曾采用“真理国王”的封号,以腰佩双剑为标志,象征着宗教和世俗的双权。哈尔·戈宾德为人好战,他的信徒们手持双刃剑,经常与政府军、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导师的私人仇敌发生战斗。在他执政期间,锡克教徒发展很快。由于阿尔琼的经济政策和哈尔·哥宾德的武装系统,使钖克教在莫卧儿帝国内部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
哈尔·哥宾德指定他年仅十四岁的孙子哈尔·拉伊(Har.Rai,1630——1661)做他的继承人,因为他年龄太小,聘请顾问辅佐他执政。哈尔·拉伊又迭其年仅五岁的幼子哈尔·克里香(Har.Krishan,1656——1664)继位,他因患天花死在德里。死前指定他的叔叔得格·巴哈都尔(Tegh.Bahar,1621-1675)继承师尊职位,为九世师尊。他原名是蒂格·玛尔,由于他在反对莫卧儿政府的战斗中屡次获胜,使他得到了“得格·巴哈都尔”的称号,意思是“勇敢的剑”。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在与钖克教的战斗中收买钖克教的上层人物,使钖克教在战斗中惨败,巴哈都尔被俘,在德里被处以死刑。
最后一位师尊是得格·巴哈都尔的儿子哥宾德·辛格(Gobind.Singh,1666-1708)。他建立了辛格的神权政体,宗教的哲学基础基本未变,只是在外表和仪式上有所变化。此时在钖克教派中占多数的是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他们极力反对钖克教封建上层人物的特权地位,使哥宾德·辛格宣布把以前集中在“活神”(即钖克教世袭导师)手中的最高宗教和世俗权力转交给钖克教公社。为了表示和正统的印度教彻底决裂,规定钖克教徒举行特殊的洗礼——用双锋剑揽匀的水洒身。为了表示和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严格区分,还做如下规定: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狮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儿”(公主),入教仪式称为帕胡儿(Pahur),他们的口号是“师尊万岁”,教徒必须重视对师尊纳那克及其继承者的纪念,要求教徒做到五件事,根据印地文,每件事的第一个字母都是K,所以称为五K。即:蓄长发、加发梳、短衫至膝、戴铁手镯、佩剑。单身男子婚前集体居住,把全部精力贯注在刀剑武功方面,保护弱小,随时准备战斗,承认哥宾德·辛格夫妇为父母。哥德·辛格批判了他的前任导师所宣扬的“非暴力”,召号钖克教徒和莫卧儿帝国进行坚决的斗争。还经常与伊斯兰教封建主、印度教封建主进行斗争。钖克教部队多次打败莫卧儿帝国和印度教国王的联军,最后哥宾德·辛格遇刺殉难。
以上十名祖师是钖克教徒公认的,以后的锡克教领袖不再哥宾称为“祖师”,有的仅被某些教派称为“祖师”,但并未得到锡克教徒的公认。
哥宾德·辛格的继承人是班达(Banda),他自称是“真理国王”,声称要伸张正义,惩罚莫卧儿。1710-1715年,锡克教部队和莫卧儿军队发生过多次战斗,锡克教部队屡遭失败,班达最后于1716年在德里被处死。锡克教部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宗教狂热,不能团结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广大农民群众,力量十分单薄。此后,锡克人在和阿富汗人的战斗中获胜,锡克教徒占领了旁遮普邦的绝大部分。1765年,锡克教军事领袖会议宣布旁遮普独立。把锡克教徒分成十二个战士社团,由酋长领导,逐渐发展为神权联盟的封建主义组织。
在兰季特·辛格(Ranjit.Singh,1780-1839)的领导下,锡克教整顿了内政,改组了军队,没收了旁遮普封建主的土地,大大加强了锡克教的经济基础,还聘请欧洲有经验的军官训练锡克教部队,创建了锡克教正规军,大大加强了锡克教部队的战斗力。兰季特·辛格率领锡克教部队和阿富汗人及英国人进行多次战斗,多次获胜,使锡克的疆域大大扩大。从此以后,锡克部队和英国侵略军进行过两次大战,第一次是1845-1846,第二次是1848-1849,两次大战都以锡克教徒的失败而告终。恰泰尔·辛格和舍尔·辛格于1849年3月向英国投降,钖克教部队被改编。当时,锡克教徒还不到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印度雇用军中却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锡克教徒。锡克教徒还随英国侵略军来到我国上海,当地人称他们为“红头阿三”。
三、锡克教的改革运动
在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下,锡克教的很多教规受到破坏,不少人致力于锡克教的改革,先后出现了四个锡克教的改革运动。
第一个是尼朗迦利斯(Nirankaris)运动,创始人是巴巴·达耶尔(Baba.Dayal,1783-1854),总部设在白沙瓦附近的底耶尔·萨(Dyal.ear),他们把神看作无形体的精神,通过默念神求得解脱。把锡克教祖看作自己的救星。他们为了和印度教相区别,不搞火葬,为了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相区别,不搞土葬,而搞水葬。
第二个改革运动是难陀利(Namdhari)运动,意译“神名派”或“呼神派”。因为该派男女信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往往呼喊“谢神”。其特点是宗教改革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混杂,在小商人、手工业者、士兵和农民当中有些影响,因为难陀利教徒大部分在部队,所以对锡克教中掌握大权的“军队五人会”影响极大。这一派的创始人是佩·罗姆,在兰季特·辛洛时候,他是一名士兵,当锡克教部队溃散以后,就向巴巴·罗姆·辛格学习宗教,巴巴·罗姆·辛格和尼郎迦利斯运动的领导人巴巴·达耶尔一样,主张恢复锡克教的原始特点,吸引很多人做他的门徒。他的门徒称他为锡克教的第十一代祖师,称佩·罗姆为第十二代祖师,但大多数的锡克教徒都不承认这一意见。
难陀利派继承了哥宾德·辛格的战斗精神。佩·罗姆于1863年根据哥宾德·辛格的主张,对锡克教的教义作了广泛的解释,宣扬道德完美化,赞扬朴素的生活,严厉批判在锡克教中实际已经存在的种姓区分,坚决反对童婚,反对杀牛,严格吃素、戒酒,不吃非难陀利人做的饭。佩·罗姆·辛格还要求自己的信徒不要从事高利盘剥,不要为英国政权服务,不要送子女到官办学校读书,不要向英国法院提出诉讼,不要穿外国布做的衣服,不要使用英国人办的邮政局。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难陀利派教徒开始增多,人数达五万多人,旁遮普的每个地区都派有代表和助理代表,每个村庄都派一名诵读祭司。原来只注意宗教改革,恢复锡克教的原始特点,后来则提倡战斗精神,公开号召推翻英政府,在教徒中举行军事训练,开办用旁遮普语授课的学校。为了表明锡克教的“慈善”,还办了免费赈济粥厂。
难陀利派的活动使英国殖民当局严重不安,极力挑拨伊斯兰教和锡克教之间的关系。1870年,英国殖民当局下令在阿木利则建立屠场,让穆斯林肉商宰牛,这一举动挑起了伊斯兰教和锡克教之间的严重武装冲突,锡克教被战败,很多教徒被监禁,罗姆·辛格被流放到缅甸仰光,永远不许回国。从此以后,难陀利派被宣布为非法。到1922年,政府为了利用它反对正统的锡克教,又予以承认。在帕尔德帕的领导下,该派教徒严禁酗酒和荤食,严禁铺张浪费,严禁争论问题,提倡团结、辛勤劳动、自食其力。这一派的政治观点是:忠实于政府,与当权派合作。
第三个改革运动是十九九世纪末出现的辛格大会运动,主张研究锡克教的原始教义,恢复其原始纯洁,反对印度教及其雅利安社,主张锡克教徒要成为政治上和法律上独立的社会集团。在这个运动的影响下,于1873年在阿木利则成立了“什里古鲁协会”(“吉祥导师协会”),用旁遮普语翻译、注释和出版锡克教最重要的宗教、历史、文学作品,在锡克教徒中进行普及教育,把旁遮普语作为东方学院的教学科目。于1879年又成立了“辛格协会”,第二年又把“什里古鲁辛格协会”和“辛格协会”合并。到1886年,由于“辛格协会”的阿木利则分会和拉哈尔分会的领导人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该会分成两个独立的团体,它们在旁遮普的其他城市里都各有自己的分会。八十至九十年代这两个协会主要用旁遮普语进行宣传教育、出版工作和慈善事业。1892年“辛格协会”在阿木利则开办了一所综合性的“哈里萨学院”。“辛格协会”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温和态度博得了英国殖民当局的赏识。
最后一个改革运动是于二十世纪初所开展的阿卡利运动(Aka1i,意思是不死运动),它发起占领锡克教寺庙,组成寺庙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锡克教的中、小学及学院和医院等。在政治上对英国殖民当局采取强硬态度。在运动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个军事组织叫锡克教徒军,也就是阿卡利党,首任主席是塔拉·辛格,总部设在阿木利则的金寺。阿卡利党的最高首领是主席,由一个各地区支部约四百名代表组成的总机构选举产生,它的活动经费由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坎普尔的锡克教大资本家提供。它的宗旨是“保护教会”,“保护锡克人的权利并确保锡克人作为一个独立实体而继续生存下去。”
1923年初,阿卡利党受到英国殖民当局的严厉镇压,此后该党内部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大部分成员跟随国大党搞“不合作运动”,另一部分人则从事教育活动,不过问政治,其中最激进者成立了自己的组织——“阿卡利狮子”,意译“不死的狮子”,他们散发传单,号召锡克教徒拿起武器,反对政府和锡克教内部的叛徒,多次采取恐布行动。
阿卡利党于1955年发起一个“旁遮普语邦口号运动”,受到国大党政府的镇压,约有一万二千人被捕,1961年至1962年它又组织一个“旁遮普语邦运动”,又有三万人被捕。1966 年印度政府被迫将旁遮普划分为以锡克教徒为主要居民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徒为主要居民的哈里亚纳邦,承认阿卡利党为旁遮普的执政党,邦主席由锡克教导师担任,把旁遮普语作为该邦的标准语,旁遮普邦被称为锡克教的故乡。
锡克教徒尽管人数不多,但因为受到大资本家的支持,所以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前任印度政府中有两名部长是锡克教徒:即农业部长苏尔吉特·辛格·巴纳拉和教育部国务部长丹纳·埃因格·古尔尚。
①吠檀多(Vedanta),最主要的印度教哲学派别之一,它宣扬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上除了最高存在“梵”以外,不存在其他的实在,物质世界和它的一切现象都是“梵”的一种“幻现”,鼓吹证晤个体灵魂与最高存在“梵”的合一是宗教解脱的主要途经。
②苏菲派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派别之一,该派受柏拉图主义和印度佛教瑜伽行宗的影响,认为现象世界以安拉为本体,人通过虔修默祷即可与安拉合二为一。
③梵(Brahmā)是印度教所宣扬的宇宙灵魂。
④参看辛哈和班纳吉:《印度通史》。

阅读全文

与印度种姓班纳吉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化妆品哪里折扣最大 浏览:902
地市中国银行的工资待遇怎么样 浏览:754
英国为什么禁止燃油车 浏览:643
为什么伊朗官员老被袭击 浏览:517
印尼人在中国怎么办签证 浏览:287
伊朗少将被美国袭击怎么回事 浏览:156
越南怎么用电信流量 浏览:290
伊朗最近局势怎么样了 浏览:764
意大利荠菜怎么样 浏览:598
苏格兰为什么支持意大利 浏览:491
印尼买的中国什么疫苗 浏览:834
您好的印尼语怎么说 浏览:248
去意大利打工工作签怎么办理 浏览:708
中国移动的插口怎么插 浏览:491
印尼本意指什么 浏览:302
20万印尼盾值多少钱 浏览:927
印度有什么博物馆 浏览:987
伊朗靠什么养活 浏览:678
印尼狮航在哪里打印行程单 浏览:375
中国哪些地方天气最好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