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古印度学校怎么样

古印度学校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10-12 09:46:10

1. 古印度吠陀学校简介

《吠陀》有四部本集,所编辑的诗歌是供古代祭司举行祭祀仪式时用的。它们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的《梨俱吠吠陀》文学价值最高。 史诗时代是指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4世纪

2. 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都具有发达的高等教育吗

是的。都有较发达的高等教育。
中国有太学 印度有佛学院 埃及有宫廷学校,文士学校。
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这些贵族青年除在宫廷学习书写和计算,还到政府部门见习,接受实际业务锻炼,然后分别充任官吏。中王国时期,政务日益繁重,需要大批的官吏,宫廷学校难以满足要求,便由政府部门开设职官学校进行培养。据文献记载,司马机关曾设置训练司马官员的学校,司档机关曾设立培养司档官员的学校,司库机关曾设有训练理财官员的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并兼负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等双重任务。古埃及寺庙具有鲜明的世俗性,它们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水利、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在中王国时期,为培训宗教的和专业的人员,寺庙设立很多学校。建于赫利奥波利斯城的日神大寺和建于庇比斯城的加那克大寺,都是高级僧侣集中而图书丰富的学府。这些学校除传习一般知识外,还传授天文学、数学、建筑学、医学等较为高深的科学技术。不但有志于学的埃及青年争相前来就学,就连犹太的摩西和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柏拉图都曾到此游学。政府办的职官学校着重造就执行公务的官吏,寺庙学校则着重造就专业人才,两者侧重点不同。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善书能写,任官治事,所以文士通常也称书吏,并受到尊重。因为文士不是世袭的,而充任职官的文士乃是地位高和待遇优的人员,所以众多奴隶主子弟和一般有志之士都企图“学为文士”。为了满足这种要求,许多文士便设校招生。这种私人开设的文士学校教授书写、计算和有关律令的知识。水平高的学校还传授数学、天文学、医学。由于学校的水平不同,学生修业年限也参差不齐。富贵子弟入水平高而修业年限长的学校,家庭情况较差者入水平较低而修业年限短的学校。众多青年通过进文士学校而充当官吏,甚至少数妇女也到文士学校学习。文士学校起着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以僧为师”和“以吏(书吏)为师”遂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 "古儒"即对婆罗门教经典有一定研究而又热心于教育的文人,他们在家中设立的经义学校即"古儒学校"。学生主要是婆罗门等高级种姓,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与其共同生活起居,学习年限为12年。这种教育以婆罗门教的教条为指导思想,以用梵语写成的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经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以背诵为主,同时也有一些讨论。
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佛教教育"。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佛教教育的场所最重要的是寺院,与婆罗门以家庭和学校为场地不同。佛教寺院的儿童男女平等。年满8岁以上儿童准许入寺修行,在学满12年以后通过一个隆重的仪式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成为正式僧侣,男的称为比丘,女的称为比丘尼。这种学校以佛教经典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僧侣讲授各种学科知识时不用繁难的梵文梵语而采用通用方言。教学时经常采用争辩和讨论方法,形式灵活而富有生气。
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寺院相当于高级教育,除进行教育活动外,还从事学术研究。当时最富盛名的是纳兰陀寺,寺中师生众多,经常举行学术讨论和演讲,多时一天可达一百多次,讨论内容包括婆罗门教义、佛教教义、哲学、科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吸引了中国、朝鲜、蒙古等国的大批外国青年和学者,对中国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学校与教育
1、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2、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3、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4、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5、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5、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3. 古印度的教育特征是什么

古印度教育,印度古文明发源于恒河流域。约公元前 10 世纪,恒河流域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并形成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公元前 5 世纪佛教兴起前,古印度教育事业掌握在婆罗门手中。能受教育的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种姓。约前 7 世纪出现婆罗门教,前 5 世纪又兴起佛教。政、教大权掌握在婆罗门教和佛教徒手中。婆罗门教的教育精神:为破除尘俗,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梵天(创造之神)合一。教育内容为《吠陀》。

4. 古印度学校出现在什么时候

古代印度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古儒是古代印度对婆罗门教经典有一定研究而又热心于教育的知识分子的称谓,“古儒”全部是婆罗门种姓的人,由他们在家里设立的经义学校被称之为“古儒学校”。儿童入学年龄一般为7岁~8岁,也有5岁入学的。经古儒准许接受为学生后即迁入古儒家中,共学习12年。在这12年中,师生同饮食共生活,学生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如定时沐浴,虔诚祈祷,衣着朴素,削发独身,在地板上睡觉,还必须到各地行乞,借以习惯艰苦的生恬。古儒学校教师的品德行为也都必须符合圣典的要求;他们必须精通所授的学业并善于引导学生服从规则。教师应学识渊博、言语清晰、忠贞、和善、以身作则、信仰坚定,并安于行乞而乐于以知识启迪学生。在公元2世纪出现的教育法规中对师生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古儒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语音学、韵律学、语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祀等“六科”,它们是学习吠陀经典的基本训练内容。古儒学校最初可招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种姓的入学习经义,后来随着种姓分化的加剧,取消了吠舍子弟学习《吠陀经》的权利,刹帝利依社会分工的需要也仅仅学习少量经义和语法、逻辑之类的知识,更多的时间是学习射术和政治。学习和研究《吠陀经》便成为婆罗门种姓的特权了。

阅读全文

与古印度学校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最大的金弹子在哪里 浏览:21
伊朗通货膨胀中什么保值 浏览:754
印度大桥造价多少钱 浏览:241
印度有多少人外出了 浏览:116
英国债务怎么看 浏览:620
中国疫情发展怎么样了 浏览:561
中国生物科学院有哪些 浏览:197
伊朗原子能提升多少 浏览:167
越南最大电动车多少钱 浏览:657
英国人平均每年读书多少 浏览:160
1909年英国站洋币价值多少 浏览:485
印尼巴士mod怎么玩 浏览:591
英国的特工部门叫什么 浏览:948
一块人民币换多少伊朗钱 浏览:928
英国名顿音响怎么样 浏览:763
意大利sci杂志有哪些 浏览:867
伊朗新年买什么 浏览:887
美国为什么停运中国航班 浏览:365
印度三免是什么意思 浏览:428
白娘子雕像在中国哪里 浏览: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