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洋流流向 成因
印度洋的成因:
根据大陆漂移(板块)学说,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万-22500万年前)南半球贡德瓦纳古陆解体时,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漂移而形成的。
印度洋洋流流向与地貌密切相关:
1、印度洋的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印度洋北部海岸线曲折,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2、印度洋底展布着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特殊的东经90°海岭,巨大的水下冲积锥等,构成印度洋复杂的海底地貌景色。
3、印度洋的主体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故被称为热带海洋。
4、由于印度洋与亚洲大陆的交互作用,印度洋北部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风洋流。
㈡ 印度洋有什么地理特征
印度洋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下:
第一,印度洋呈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印度洋北部的海岸线较为曲折,而且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在印度洋底,展布着较为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而且有着特殊的东经90°海岭,巨大的水下冲积锥等,构成印度洋复杂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主要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因而称被为热带海洋。
第四,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交互作用,就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风洋流。
在印度洋上,属海较少。主要内海有红海和波斯湾;边缘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东北部的安达曼海,东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湾有西北部的亚丁湾和阿曼湾,东北部的孟加拉湾,澳大利亚北面的卡奔塔利亚湾、南面的大澳大利亚湾。此外,南极洲海域也有一部分属海。
印度洋上的海岸线除了北部比较曲折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平直,少岛屿的。大岛有马达加斯加岛、索科特拉岛、斯里兰卡岛,还有塞席尔群岛;火山岛有科摩罗群岛、马斯克林群岛和凯尔盖朗群岛;珊瑚岛有马尔地夫群岛。大陆边缘地带包括大陆棚和大陆坡。大陆棚一般比较狭窄,大陆棚较宽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大澳大利亚湾,最宽处在澳大利亚至新几内亚岛之间约965公里。大陆坡陡峻的地方其坡度大约在10°~30°间,一般坡度都较小。在印度河、恒河的入海口处,有面积宽广的水下冲积扇,被水下峡谷所切割。
印度洋的岛弧带,是从缅甸直到澳大利亚延伸达5150公里。印度洋的岛弧带可分为两列平行的岛链:内弧属火山岛,有大、小巽他群岛(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帝汶岛等);外弧为非火山岛,有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在印度洋的岛弧外缘,其中爪哇海沟是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点为7450公尺。
印度洋中央的海岭可分为3支:其一,北支的阿拉伯-印度海岭;其二,西南支的印度洋西南海岭,它与大西洋-印度洋海岭相连;其三,东南支的中印度洋海岭,它与印度洋东南海岭相接。北支海岭和西南支海岭是结构复杂的海底山脉,宽度400~970公里,相对高度1830~3050公尺,海岭的中脊为裂谷带,地貌极为崎岖险峻;东南支海岭从中印度洋海岭至阿姆斯特丹岛的宽度达1450公里,裂谷很少。然而,印度洋中央的这些海岭总被大小不一的断裂带所切割。
那么,在印度洋中,海岭被哪些断裂带切割呢?比如欧文断裂带,即延伸至阿拉伯海盆和索马利海盆,海底岩层位移达320公里。印度洋东部海域1962年发现的东印度洋海岭(或称“东经九十度海岭”),南北直线延伸约4990公里,为印度洋中最长最直的海岭。由于海岭被断裂带所切割,进而形成一系列海盆。
印度洋上一系列的海盆有: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东,有马达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亚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克罗泽海盆。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万~22500万年前)南半球贡德瓦纳古陆解体的。正在此时,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发生了漂移现象,进而形成了现在的第三大洋——印度洋。
㈢ 印度洋海底地形是怎么形成的
海底有一条从印度半岛西岸到澳大利亚大陆以南、自北而南向东伸延的高地,一般在水下300CM000米之间,南段为西南印度洋海岭,中段为中印度洋海岭,北段为卡尔斯伯格海岭、西折以后的部分称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岭。这一带高地把印度洋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东经90°海岭,海岭南北纵贯,长达5000千米,从北纬10°到南纬34°,是地球上最直和最长的线状构造。中印度洋海盆和沃顿海盆分列东西,海水较深,其中有些深陷的海沟,以爪哇海沟最深;西部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海岭交错分布,隔出一系列海盆=在卡尔斯伯格海岭与亚洲海岸之间有阿拉伯海盆,卡尔斯伯格海岭与非洲海岸之间有索 马里海盆;西南印度洋海岭西部有马达加斯加海盆、纳塔尔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印度洋南部的凯尔盖朗海岭的东、西两侧为南印度洋海盆和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这些海盆的深度均超过5000米。在印度洋热带沿海区,多珊瑚礁和珊瑚岛。印度洋大陆隆或海台较多,分布亦广。其成因多为浊流或大陆坡滑动崩塌,使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于深海平原边部,或原为大陆的一部分分异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桑比克海台,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有马达加斯加海台,海台的水深都在2500米左右。在马达加斯加东 北的马斯克林海台,深度从100米到几百米,有的地方高出海面形成岛屿。邻近澳大利亚大陆的大陆隆是由大陆的断陷或分离产生的,如埃克斯默恩海台 和纳彻腊利斯特海台。靠近亚洲大陆的大陆隆有印度半岛西侧向南的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台。
㈣ 印度洋是如何形成的印度洋的面积有多大
印度洋的面积为7056万平方千米“1.3亿年前,北大西洋就从一个很窄的内海开裂扩大,它的东部与古地中海相通,西部与古太平洋相通,那时,南美洲与北美洲还是彼此分开的。随后南方古陆开始分裂,南美洲与非洲分开,两块大陆开裂漂移形成海洋,但与北大西洋并未贯通,海水从南面进出,形成非洲与南美洲之间的一个大海盆。南方古陆的东半部也开始破碎分开,使非洲同澳大利亚、印度、南极洲分开,于是就在这两者之间出现了最原始的印度洋。”
㈤ 关于印度洋有哪些介绍
印度洋位于亚、非、澳洲及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7491.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11米,最深处为7209米。大陆架虽不算大,但也有317万平方公里。
“个性”独特的大洋
印度洋是个“个性”独特的大洋。首先是赤道横贯它的北域,使印度洋主体部分处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这些热带气候区内,因而人们称其为“热带性海洋”。这里的水面平均温度可达到20~27℃,平均含盐度达34.8‰。其中,红海盐度达41‰,为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海域,其中深海底个别地点曾测到270‰以上的盐度值,几乎达到饱和溶液浓度。印度洋在洋流运行上,还有个近似于“游戏”的奇特现象,即北部海随着季节的不同,会产生所谓方向相反的独特“季风海流”。其流动方向是:冬季受亚洲大陆高气压和赤道低气压制约,印度洋北部会吹东北季风,形成了反时针的海流;夏季印度洋西北部又变成低气压中心,夏季风由西南向东北输送,又形成了正时针海流。这种随季而变的海流,在其他大洋是没有的。
㈥ 印度洋是如何形成的
印度洋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大洋。早在1.3亿年前,北大西洋就从一个很窄的内海开裂扩大,它的东部与古地中海相通,西部与古太平洋相通,那时,南美洲与北美洲还是彼此分开的。随后南方古陆开始分裂,南美洲与非洲分开,两块大陆开裂漂移形成海洋,但与北大西洋并未贯通,海水从南面进出,形成非洲与南美洲之间的一个大海盆。南方古陆的东半部也开始破碎分开,使非洲同澳大利亚、印度、南极洲分开,于是就在这两者之间出现了最原始的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