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是怎么过来的

印度是怎么过来的

发布时间:2023-12-05 10:26:11

1. 印度是什么的发源地

印度位于南亚,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GJ,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那么印度是什么发源地,又是什么的发明地,这个问题就要追溯到古印度。

古印度是五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个南亚文明,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而佛教就是从这里发源起来的。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一种通用的东西也是来自古印度,那就是阿拉伯数字。大约在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最初的计数目大概只到3 。直到公元760年,印度一位旅行家才把此印度数字被介绍到了阿拉伯GJ,并被阿拉伯人发扬,传播,最后欧洲GJ得到丰富和发展,之前的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过来的。便误以为这些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于是就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但本源其实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

2. 印度一词是怎么来的

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一词源自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着作《历史》中,第一次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我国汉代史书中称印度为“身毒”或“天竺”,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开始改译为“印度”。

3. 印度人不是猴子变来的,那是怎么来的印度

据《印度时报》网站报道,当地时间7月1日,印度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萨蒂亚帕尔辛格再次爆出惊人之语,他重申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科学上是错误的”,并表示自己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他相信他的“祖先不是猿”。

自封为神族的“婆罗门”

以雅利安人为首的种群,统治了印度上千年,在多年的征战中打下了众多的土地,所以他们拥有着无尚的尊贵与权力,在后期的统治中,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地位最高。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政权与军权。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业、手工业者和商人,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神是一切主宰,凡人才是猴子变得”,大概这句话就是那位副部长想说但没说出口的话,可惜《进化论》并不支持这个说法。所以说,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这件事,只是个人的突发奇想,这背后隐藏着13亿人之间不可告人的内部斗争。印度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印度是怎么来的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文言文翻译:
印度人民,随着居住地方的不同而自名其国名,对自己所喜欢的地方,称之为印度。至于印度的界域,我们可以谈一谈。五印度这块地方,方圆九万多里。三面濒临大诲,北面背靠雪山。北面广阔,南面狭窄,形状好像半个月亮。全国划分地区,有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天气特别炎热,地方又多潮湿。北方耸立着很多高山,丘陵地带多是盐碱地,东部河流平原肥沃滋润,南方草木繁茂,西方土地十分贫瘠。这是大体状况,大致简要叙述一下。
原文: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丘陵舄卤;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节选自《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撰的地理史籍,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
《大唐西域记》记载的是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书中对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的记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各国学者所重视。

5. 印度这个词是什么来的

印度地名得名于印度河,但主要流域不在印度而在巴基斯坦。
印度一名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是玄奘所说,谓得名于月亮,“印度者,唐言明月”。但另一说法,则谓得名于梵语之Sindhu,即印度河。折衷二说,则印度河可能本来是明月河的意思。
然而最须注意的是——这条明月河或者印度河,主要流域并不是印度而是中国西部和巴基斯坦。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流向西南而贯穿喜马拉雅山,右岸交会喀布尔河,左岸汇流旁遮普(梵语之五河地)诸支流,经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
在印度河流域有一块肥沃的平原即印度河平原。
历史上所说的古印度文明,其实就是以印度河平原为中心的一小块古文明区域。然而这块地域,在地理上现在归属于与中国西域和青藏高原直接接壤的巴基斯坦。
这块被称为印度河平原的古文明地区,即古印度;是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在17世纪被英国殖民者占有,而后合并于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而成为统一的近代印度,于是发生了地理和历史的巨大混淆。
但是在此之前,印度河平原文明长期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及文化区域,是一系列独立王国的主要所在地。印度河古文明的继承者不是今日的印度,而是一直被中国史学界所漠视的巴基斯坦。换句话说,人们所传说的印度古文明,并非来自今日的印度,而是来自印度河平原所在的古代的巴基斯坦。
只有了解这种全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才能理解一直延续到今日的巴基斯坦与印度两国的对立与世仇关系。
直到英国殖民者进入控制南亚次大陆以前,古代的南亚次大陆并不存在一个叫印度的统一国家。
古印度次大陆大部分时间处于小国林立的分裂状态。在隋唐以前,汉语中用来称呼南亚次大陆那些神秘国度的名字不统一,非常杂乱。最常见的名号有身毒、天竺等。唐代玄奘以后才称之为印度。印度这个地理名称并非国家名称,而是唐僧玄奘所命名的区域名称。
但是印度人从来没有这么叫过自己(正如所谓拜占庭,东罗马人从来没有这样叫过自己)。
玄奘在公元7世纪游学中亚和印度次大陆时,足迹遍及西域及南亚。他的《大唐西域记》所记载当时中亚及南亚次大陆的国家数目多达138个。即使在莫卧儿王朝(蒙古人的王朝)和英属印度帝国时期,印度地区也只是相对统一,各地大小土邦林立,异国为数众多。
所以印度诗人泰戈尔也说过,“印度”之名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这一论断反映了历史事实。

6. 现代“印度”这个国名怎么来的为何古称“天竺”

印度原为婆罗多,是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的国家。印度一词由信德河而得名,古代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所以印度最初指印度河流域这个地理名称。后来,才逐渐包括恒河流域以至整个南亚次大陆。古波斯语将信度变为“印督”;古希腊人又变“印督”为“印度伊”,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印度称为“印度斯”,后来罗马沿袭了这个词。

我国史书中,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又有“天竺”、“忻都”等称。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这个名称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古代,中国称印度为“天竺”。但是,“天竺”一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翻开历史,最早知道有印度存在的中国人应该是张骞。 汉武帝派张骞去通西域,张骞在西域大夏国的时候,听说遥远的南方还有个国度,叫做“身毒”。“身毒”应该是当时印度名称发音比较准确的记录,但是译成“身毒”两字,也体现了当时张骞等人对大夏国人所描述的印度的总体印象。到了公元前117年,张骞第三次通西域,他就奉命派人到身毒国去联络,后来据说还把身毒国的使臣带回了长安。所以张骞没有亲自去过印度,他的手下可能到过印度。到了东汉明帝的时候,中国的史书中出现了“天竺”这个词,来代替“身毒”。这不是偶然,而是因为随着交流的加深,相互理解随之加深而改变的。 主要原因是,到汉明帝时候,中国人已经知道印度有佛教盛行,而且对其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众所周知,佛教中的佛(达摩)梵语是DHARM 或者DHARMA, 这个发音与当时汉字“竺”的发音应该非常相似。“竺”在当时的发音应该就是'DA'或者"DU"。翻译为天竺,意思就是“西天佛国”。在中国人对“天竺”的向往到了迷恋的程度的时候,公元65年,汉明帝派蔡愔出使天竺求经,并用白马驮回来了42章经和释迦牟尼佛像,同时还带回了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到当时的首都洛阳,并在城外建立了白马寺,从此佛教在中国逐渐流传开来。

印度阿三是由“红头阿三”演变过来的,因为“红头阿三”就是指印度人。
“红头阿三”语源是上海地方话,旧时上海有(各国)租界,英租界内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从英殖民地印度调来的印度人,他们因为信仰印度教,头上都缠头巾(当然,没当差前一般头缠白巾),做为制服,印度警察的头巾冠以‘红色’,这是“红头”的由来。
至于阿三,有两种说法:
其一,那时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为何则不得而知),举凡洋人,在国人看来,皆如猴子般形貌举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优越性”使然,觉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头、、、故此特(蔑)称印度人为‘阿三’
其二,据说因为印度人由于殖民地的关系,做公务员是要懂英语的,而他们因为懂英语的关系,却也喜欢在中国人面前摆谱,通常在说一些不流利中文时,总会不自觉地加一句“I SAY......”(我说...)由于 I say 的发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称呼。
还有一种版本,是当时印度自诩为继美、苏后世界的第三强国,于是我们就叫他们“阿三”以戏谑之
印度阿三的来历是过去印度人因为自己是不结盟运动(亚非拉好几十个国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的领袖,便狂妄的宣称美国是一极、前苏联是一极,而他们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第三极。自视颇高,根本没把中国放在眼里,最后狂妄的和中国打了一架。当然,后果你也知道,中国人拿着塑料鞋底轻轻地抽了他两下屁股,从此印度引为耻辱,说英雄打脸不打屁股,尤其是打完后还把裤子给提起来,有好生相劝的送回家,这更是奇耻大辱,到现在印度人还无法原谅中国。自此,中国一些好事者便亲切的称呼印度为阿三。当然,后来称自己为世界第三的还有越南,但中国人好象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到现在也不见谁称越南是阿三。
另:话说七、八十年前,上海还是个租界,所以老外非常多、尤其是英国人,更是占了绝大多数!为了维护上海租界的治安,所以英国人找了很多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来当保安警察(当时的名词叫做巡捕)。
这些印度佬的皮肤都很黑,加上宗教信仰之故,头顶上都缠着红巾。所以上海人一开始都叫这些印度警察为“红头黑炭”。
不过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察)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详见成龙的警察系列电影,不是都叫警察为阿SIR或是警SIR吗?)。另外上海人一向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于是印度警察就被叫成了“红头阿三”了。
后来又过了几个月,上海人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印度人都是缠着红巾的锡克教徒,印度还有很多不缠红头巾的其它宗教人民。所以上海人索性就把“红头阿三”改成了“印度阿三”,于是这个不礼貌的浑号就一直沿用至今、几乎华人地区的每一个人都还是习惯叫印度人为“印度阿三”。
另外还有一种可信度颇高、已经被列入俚语辞典大网络的说法!就是当时上海租界的民众经常要与这些印度警察沟通,不过中国人的英文不好、印度人的英文也是怪腔怪调,所以当时上海的“警民沟通”可说是鸡同鸭讲、非常地不顺畅!
不过上海人居然从这种鸡同鸭讲式的沟通上,又找到了新的乐子。因为他们发现印度警察每回遇上了舌尖嘴利的上海民众的时候,总是会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喜欢结结巴巴地反复讲着:“I Say.....I Say.....”。所以上海人就把印度警察的经典结巴名句:“I Say”、用上海话来发音,又变成了“阿三”。
就是因为以上这两种有点莫名其妙的原因,所以“印度人”与“印度阿三”之间,从此就被硬生生地画上了等号。想起来,印度人也真的蛮冤枉的!平白无故就多了“印度阿三”这个浑号!
再周星驰大话西游里,唐僧绰号“那个印度阿三”,搞笑之极。

阅读全文

与印度是怎么过来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进口什么原材料 浏览:891
印度孟买在地图上哪个位置 浏览:699
为什么特朗普决定打击伊朗 浏览:538
印度太阳烤蛋怎么做 浏览:741
印度什么原料药产量大 浏览:3
如何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浏览:497
什么叫越南综合征 浏览:351
英国留学手续要多久 浏览:563
吃意大利菜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107
98印尼事件中国怎么不打 浏览:586
深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 浏览:885
为什么翻译越南文字意思不同 浏览:258
伊朗糖果怎么做 浏览:525
伊朗门将现在怎么样u23 浏览:964
印度新增怎么才30万 浏览:223
英国索尔福德留学费用一年多少钱 浏览:758
意大利留学建筑学专业怎么样 浏览:208
印尼干坤核桃怎么玩 浏览:937
印度说中国话和俄罗斯话哪个好 浏览:852
中国疫情全国多少人感染 浏览: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