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人的祖先是欧洲人,为何会比我们落后
所以,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了。当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到达了印度,到达了东亚。当欧洲人一边通过殖民地掠夺世界,一边欧洲内部持续竞争的时代。欧洲,尤其是西欧各国普遍成为了世界列强和发达国家。
再谈印度,印度之所以落后。除了没有欧洲崛起的诸多条件之外,印度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成为了印度天然的劣势。热带!
因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所以印度物产丰富。恒河和印度河冲击的大平原又接近温带。在世界交通较为封闭,也就是海洋贸易未建立起来,依赖陆地运输的时代,这样优秀的大平原成了各种民族争夺的主要战场。
所以,无独有偶。四大文明古国,全部都是诞生于一两条河流中下游的温带大平原地区,所以在远古上古时代,这四个温带大平原地区诞生了优秀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印度,还有黄河长江中下游的古中国,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以及尼罗河中下游的古埃及)。只不过,中国的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是纯温带平原。但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平原则更是接近热带的亚热带,物产更丰富。因为物产丰富,所以容易不思进取。这也是为什么热带国家从未出现世界列强的原因。
所以,印度的历史,就一直是各种外来民族入侵的历史。新的入侵者成为统治者,然后一段时间之后,因为物产丰富,缺乏了竞争对手,而不思进取。之后又被更新的入侵者来统治。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建立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的。所以,印度和印度人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印度人很懒惰。其实,长期在热带繁衍的民族,都有这个毛病,懒惰。不管是印度、东南亚还是非洲,都如此。每天吃个水果,然后躺在树下睡觉。这就是葡萄牙人初到东南亚某国时,对当地土着的评价。
所以,印度落后的原因,其实就是大环境的原因,整个国家大部分领土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因为丰富的物产,所以有民族性的“热带懒惰症”。
所以,哪怕印度高种姓是雅利安人又如何?一个民族的性格如何,在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中是不会因为知识的传承而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更主要的是因为地理环境这样的大基础而塑造。这也是中国各地有不同地区性性格的原因。中国人基本同源,全人类其实也同源,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域性性格的原因,就是地理因素导致的。热带,导致懒惰。而热带导致的懒惰,是在热带生存了上千年的民族很难扭转的。
2. 印度人祖先到底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还是黄种人
印度人主要是白种人,是雅利安人种,在古代从北方中亚地区南迁而来,只不过因为长期生活在热带,所以皮肤已经变黑了。但雅利安人的特征还是很明显,深眼窝、高鼻梁、薄嘴唇。 另外有少数印度种族属于黄色人种,他们是古代生活在南亚的土着居民
3. 印度和日本祖先起源于中国是吗
是,都是中国的移民,山顶洞时期有一次大规模的迁徙,目前调查为气候环境逼迫,印度处于热带亚热带气候,适宜当时原始人生存。
4. 印度人祖先是非洲人嘛
印度-雅利安人
古代印度主要居民。雅利安一词源于古波斯语Ariya,意为“有信仰的人”。在印度古文献《梨俱吠陀》中,意为出身高贵的人。雅利安人是指使用雅利安语(属印欧语言)的人,不带有任何种族的含义。
雅利安人最初的故乡是在南俄草原,后来从这个地区向亚洲和欧洲迁移。其中的一支——印度-伊朗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游荡之后定居在中亚两河(阿姆河与锡尔河)平原。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印度-伊朗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称印度-雅利安人(在古代印度文献中只称雅利安人);而另一支进入伊朗,称伊朗-雅利安人。
印度-雅利安人最初定居在印度河上游的七河流域(或称五河流域)。当时畜牧业占主导地位,农业只具有兼营性质。城市文明尚未出现。《梨俱吠陀》的大部分赞歌就是在这个地区编成的。编成年代上限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或更早一些。他们侵入七河流域后,征服了当地的土着居民,过着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生活。以后他们又向东方的恒河流域发展,进而扩张到南印度的部分地区。他们进入这些地区后,原始的部落组织逐渐解体,出现部落联盟。各联盟间不断进行战争。大约在公元前第1千纪初期,伴随铁器的出现,印度-雅利安人的少数先进部落开始过渡到国家。至公元前 6世纪,在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部分地区形成20多个小国,进入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称为的“十六国”时代,或称列国时代。在印度-雅利安人向东方和南方扩展过程中,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驱散,他们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上的主要居民。当时,瓦尔纳制度刚刚出现,宗教尚处萌芽状态,为多神崇拜。
雅利安人和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雅利安人分成若干支从这里向欧洲和亚洲迁移。其中,一支雅利安人在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上定居下来,这支雅利安人称为印度—伊朗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印度—伊朗人中的一支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称为印度—雅利安人,这就是印度古代文献中所称的雅利安人;另一支印度伊朗人则进入伊朗,称伊朗—雅利安人。最初,印度—雅利安人定居在印度河上游,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辅之以农业,没有城市。之后,他们征服了当地的土着民族,过着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生活。后来,他们又扩张到恒河流域和南印度的部分地区。这时候,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出现了部落联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印度雅利安人的一些部落开始向国家过渡。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有20多个小国,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十六国时代”,又称列国时代。在印度—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他们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地位最高。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政权与军权。以上两个高级等级占有大量生产资料,靠剥削为生,构成统治阶级。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业、手工业者和商人,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居民,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第三、四等级构成被统治阶级。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线森严,贵贱分明,甚至不能共食、共住。久而久之,下层等级愈演愈繁,出现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他们最受鄙视。首陀罗和贱民被压在印度社会最底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折磨、压制和剥削。
5. 古印度人祖先是非洲人嘛
印度的人种极为复杂。黑、白、黄都有。大概有以下几种。 1、尼格利陀人和维达人。典型的热带人种,黑皮肤,卷头发,印度最早的原始居民。 2、达罗毗荼人。象黄色人种。在尼格利陀人和维达人之后进入印度,是古印度文明的创造者。 3、雅利安人。也就是印欧白人,4000多年前入侵印度,造成了古印度文明的消亡和断层。雅利安人是优势人种,成为印度种姓中的高阶种姓。 4、后来的印度历史上还有遭受了多次蒙古人的入侵。所以还有一部分黄色人种。 一般外族入侵都是从北方进入的,所以印度北方的雅利安人(白人)比较多,越往南走,人的肤色越黑,土着也越多。
6. 印度人的祖先是欧洲人,为何会比我们落后
如果说论祖先来的话,那么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当年非洲的一个女人的后裔。在一场大灭绝中,只有这个女人的孩子活了下来,演变成了如今的地球上的人类。
追溯祖先,并不能成为先进的代名词。它只能代表了往日的辉煌,并不能代表如今的灿烂。而且当年的欧洲人,并不先进,可以说跟我们来相比,他们就是渣渣。
科技之类的东西都不用提,就单单提手工艺这些东西,他们脱了鞋都赶不上,能甩他们几条街。当时的欧洲,就连卫生意识都没有,还经常都是从窗户那直接往外面倒粪水。因此欧洲经常发生瘟疫,还有一些流行病之类的。
而且就单单印度人来说,他们落后是活该,每一个不知道勤奋的民族都应该落后。去仔细观察一下印度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没有见过那么懒的,也没有见过那么不卫生的。一个盖房子可以盖三代人还没有盖好的名族,又怎么会先进。在中国的大街小巷看一下,在中国的五六线城市看一下,再去印度的二三线城市看一下,高下立判,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又怎么能比较。
建议网上查一下印度人的生活,然后看一下恒河是什么样子,就知道原因了。
7. 印度祖先是哪的
印度人的祖先分为三支,分别是尼格利陀人,是最早的原住民,还有原始澳大利亚人和晚于他们出现的达罗毗荼人。而现有的我们常见的那些高大俊美的印度人是印度雅利安人,他们是印度最早一批的侵略者。
与波斯雅利安人不同的是,他们属于同源而不同地域迁徙。而后期征服印度的则是阿拉伯国家,与波斯无关。
另外,就是后期迁移至印度的蒙古人种了。
8. 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和古希腊祖先哪个国家人
古巴比伦王国:阿摩利人
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有较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两河流域普遍闪米特化,苏美尔人已融合于闪米特人。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乌尔第三王朝后,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虚而入,在苏美尔建立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长。伊新和拉尔沙对峙达200余年 。公元前19世纪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 其首领苏木阿布( 前1894~前1881在位 )建立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由于其位于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区,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强。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时期,先后征服伊新、乌鲁克、拉尔沙等国,并占据亚述南部,建立起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制奴隶制帝国,自称世界四方之王。但汉穆拉比的统治并不巩固,其继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先后遭埃兰和加喜特的侵袭,内部也发生反债务奴役斗争,导致了巴比伦第一王朝的衰微。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穆尔西里斯一世最后将其灭亡。
阿摩利人是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约前1894年,亚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姆(Sumuabum)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巴比伦(Babylon)王国,史称古巴比伦(Old Babylon)。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末年,乌尔、乌鲁克、伊新等地大规模暴动,奴隶逃亡。在阶级矛盾尖锐情况下,巴比伦王国又被东部山区加息特人侵袭。公元前1595年,被美索不达米亚东面扎格罗斯山脉的喀西特人所灭。
古印度:最早的印度河文明人种不详,普遍认为主要由于雅利安人入侵而衰落;雅利安人,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位于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中亚地区和南俄草原上向印度次大陆西北方(靠近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欧罗巴人种)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分别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和公元前518年遭到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和大流士一世的入侵。古波斯人统治印度西北部将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来自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地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希腊人起义,经过7年的斗争,将马其顿——希腊驻军全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
公元前305年,继承了亚历山大的亚洲领地的塞琉古一世率军入侵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迫使旃陀罗笈多回师与其决战。关于这场战争古印度人和古希腊人中有着不同的说法。在印度人的版本中,旃陀罗笈多彻底打败了塞琉古——希腊人的军队,夺取了现今帕米尔高原西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以南所有土地,迫使希腊人求和。而在古希腊人的版本中恰恰相反,塞琉古一直打到了华氏城,印度人再也无力支撑。不管怎么说,在前302年,双方达成了和约,塞琉古承认旃陀罗笈多对北印度的统治,并将一个女儿嫁给旃陀罗笈多,以换取印度人送给他五百头大象和象手,支持他对埃及的扩张。和约的签订确立了孔雀帝国的大国身份,因此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帝国都向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派出了常驻使节。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
印度的古典文明是从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发展而来,而吠陀文明则是雅利安人[Aryans]创造的。雅利安人是一个侵入的民族,他们最初来到印度次大陆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许在这个估计年代之后约200年,一些宗教颂诗开始被收编成集,结果就编成了《梨俱吠陀》[Rig Veda],该诗集的最后编成大约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我们关于这一最早时期里印度境内雅利安人的知识,主要得自这一着作。《梨俱吠陀》展现出关于当时情形的相当清晰的画面:一系列有亲缘关系的部落,主要定居在旁遮普及其邻近地区,使用共同的语言,信仰共同的宗教,自称为“雅利安”(arya-)。据说,他们与许多被称作“达萨”(Dasa)或“达休”(Dasyu)的敌对民族处于持久的战斗状态。从有关这些战斗的多处材料表明,战斗结果是雅利安人大获全胜。
古希腊:米诺斯人,伊奥利亚人(佩拉斯吉人)、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
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公元前2000年,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它是古代爱琴海文明的开端。
古希腊人历史学着作中通常将古希腊先民划分为4个主要部族,加上创造克里特文明的米诺斯人,古希腊地区先民大致可以分为5个主要部族。
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被称为米诺斯人(Minoan),其来历不详,但其语言文字、文化形态、艺术风格与其他希腊地区早期部族均有明显差异,应该有独立的起源,但通常推测其为前6000-7000年前由埃及地区或黎凡特地区迁入克里特岛(主要根据是现存米诺斯文明王宫壁画中明显的埃及风格) ,米诺斯语(Eteocretan)用线形文字书写,后可能逐渐演变为早期希腊语。 我们对于米诺斯人知之甚少,甚至连这个名字也只是一个现代的称呼,来自传说中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他们似乎属于前印欧民族(pre-Indo-European);他们的语言米诺斯语(Eteocretan)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读的线性文字A书写;他们主要是海上的商人。虽然他们势微的原因不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最终为希腊大陆的迈锡尼人所入侵和统治。
克里特岛之外的希腊地区的早期居民为佩拉斯吉人(Pelasgians,佩拉斯吉是希罗多德提供的另一非正式称呼,这个部族更常用的称呼是伊奥利亚人Aeolians ),最早聚居在今希腊地区东部的萨塞利(Thessaly)地区,据研究推测其与小亚细亚原住民之间有关联。若干希腊作家(包括荷马、希罗多德和修提底斯)都提到佩拉斯吉人是个特殊民族,据说他们曾在色雷斯、阿戈斯、克里特和哈尔基季基(Chalcidice)等地居住过;前5世纪时他们遗留的村庄显然还保存着一种共同的非希腊语言。后来希腊语中这一名词被用来指所有“土生土长”的爱琴海居民。
约前3000年后,先后有3波外来部族迁入希腊地区:
亚该亚人(Achaeans)约于前3000年前后从萨塞利(Thessaly)方向(即北方)迁入希腊,据研究推测其于前1600-1100年间创造了迈锡尼文明,后在多利亚人入侵时被驱赶至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的亚该亚地区。“亚该亚人”这个名称曾在《伊利亚特》中被用于指代所有希腊人(荷马史诗中这种指代较为混乱)。
爱奥尼亚人(Ionians)约于前2000年前后从希腊中部阿提卡(Attica)地区迁入小亚细亚沿岸地区——他们是唯一一波以和平渗透而非武力入侵方式进入的外来部族 ,后来建立了以弗所(Ephesus)、米利都(Miletus)和伊兹密尔(Smyrna,即士麦那)等城邦。
多利亚人(Dorians)约于前1200-1000年间从巴尔干半岛北部迁入希腊,后来建立了斯巴达(Sparta)、科林斯(Corinth)、阿尔戈斯(Argos)等城邦,更多时候是作为入侵者和征服者被看待,荷马认为其野蛮黑暗。
伊奥利亚人(佩拉斯吉人)、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并称古希腊先古时期四大主要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