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怎么会有高种姓和低种姓

印度怎么会有高种姓和低种姓

发布时间:2023-12-27 14:27:18

① 在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到底怎么来的

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说法很多,如雅利安人为了自身统治而创造的等,都对印度种姓制度有一定的分析,但是我个人并不认可这些说法。我认为种姓制度是因为生产力低下,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然产物,因为所谓的“种姓制度”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过,只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现而已。

种姓制度,有好的一面,就一定有不好的一面,他可以让懒汉变得更懒,但是不能让勤快者脱离阶层,这就使得种姓制度难以促进经济发展,而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创新,还需要掌握知识的工人,这就使得种姓制度成为现代工业化最大的绊脚石,所以从整个社会快速进步的角度来讲,印度种姓制度确实是绊脚石,但是要从社会稳定性来讲,种姓制度也有积极的一面,所以看问题不能偏激,要从多个方面了解一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他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② 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回事

种姓制度是印度比较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将印度社会的人分为四个等级和一个等级之外的人群。

婆罗门,第一等级,主要是僧侣贵族,垄断宗教特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古代时垄断政治特权;

吠舍,第三等级,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主要经商和务农以及打猎。种姓制度发展到后期,大量穷困破产的吠舍沦为首陀罗。

首陀罗,第四等级,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一开始是作为前三个等级的战俘、奴仆存在的。

贱民,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他们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都属于雅利安人,原本游牧在东南欧和中亚,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入侵印度,是征服者。这三个等级属于一个集团,内部可以相互通婚。从印度的历史来看,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属于合力压迫首陀罗和贱民的。婆罗门、刹帝利属于贵族,吠舍则属于自由民和“正式国民”。而首陀罗最初属于奴隶和仆从部落,后来基本囊括农民渔民和低贱劳动者,贱民则连首陀罗也不如。所以说,印度的种姓制度严格来说是前三等压制后面的首陀罗和贱民。

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③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回事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1]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印地语:हिन्दू वर्ण व्यवस्था,英语:Caste system in India,或作印度卡斯特体系)。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一个底层不能互相支援扶持的社会是冷酷的。绝大多数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底层人之间的自相残杀,很少有底层人去偷去抢去故意伤害顶层阶级的。因为那些顶层高种姓人活动的区域,底层低种姓人根本就不会去。高种姓人打民事官司,对方一般也是高种姓人。也就是说,能跟底层人民发生矛盾,说明他们阶层区别不大。在吠舍眼里首陀罗是底层人,在那些真正的顶层阶级高种姓人眼里,吠舍也是底层人,除非换邦。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在印度早已废除种姓制度的情况下,种姓制度思想的残留依然影响着印度人比如不敢对高种姓开枪。首陀罗被吠舍歧视,低种姓=低道德会成为普遍观念。

④ 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产生的所有印度人都有种姓吗

许多人都知道,印度有一个种姓制度。它将印度人由上到下分成了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此外,还有一个位列种姓之外的庞大群体叫“达利特”,也就是所谓的贱民。那么问题来了,印度种姓制度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印度种姓制度虽然有严格的血统壁垒,但也并非不可逾越。比如高种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种姓的女子为妻,这被称为顺婚,低种姓女方家庭可以借此提高社会地位。但是,高种姓女子则绝对不可以嫁给低种姓男子,这被称为逆婚。比如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祖先是印度北部的婆罗门,历来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可是尼赫鲁的独生女英迪拉却与异教拜火教家庭出身的费罗兹结婚。如此一来,英迪拉和费罗兹所生的子女将世世代代成为贱民,会被印度人视为“不可接触者”。好在关键时刻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出面,将自己的甘地姓氏赠给了他们。因此,印度最大的政治家族——甘地家族,其实是尼赫鲁的后裔,而并非甘地的后裔。

自从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就在法律上被正式废除。然而留在人们传统观念中的“顽疾”却至今仍难以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种姓与印度教社会》、《自由与荣耀》

⑤ 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

种姓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是被征服之后、征服者为了便于管理而创造出来的,征服印度之后,为了让被征服者安于现状不再造反,征服者把印度人分了等级。

征服者当然是最高一级,被征服者当然是最低一级,为了让被征服者接受这种划分,征服者有意识地毁灭被征服者的文化,并创造一种让种姓制度合理的文化。

几百年之后,被征服者淡忘了自己的文化,接受了征服者强加的文化,种姓制度因而形成。印度独立之后,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文化,但仅仅是个形式而已,种姓制度依然附着在旧有文化上顽强生存着,影响着印度的方方面面。

(5)印度怎么会有高种姓和低种姓扩展阅读

自从政府1950年从法律意义上废除了种姓制度,种姓的影响力开始慢慢下降。然而种姓依然时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不那么发达的地区和农村地区。

2014年时,曾有一份调查27%的印度人事实上仍然过着“不可接触者”的生活,而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承认自己拒绝“不可接触者”进入自己的厨房或使用自己的餐具。种姓依然决定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时候仅仅取决于一个小小的姓氏。

幸运的是,几十年的发展,社会还是在不断进步。政府一直有给低种姓的人提供政府工作和教育的配额。

而且随着城市化,在城市里出现了一些不同种姓杂居的现象,跨种姓的婚姻也越来越常见。甚至在1997年到2002年间,“不可接触者”K. R. Narayanan成为了印度总统,想必激励了无数为废除种姓影响而奋斗的人们。

种姓的枷锁一直制约着当代印度的发展,大多数印度人依然需要为摆脱种姓而努力。进展虽然缓慢,却也给人信心——意识已经觉醒,观念可以改变。

不知道是否有一天,种姓真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只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南亚次大陆,希望那里的人们不用再负重前行。这一次,呼唤的不是爱与自由,而是平等与尊严。

⑥ 印度的姓氏是分级别的怎么分的啊

印度种姓是在3000多年的吠陀时代形成的,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1、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2、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

3、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4、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在印度种姓制度概念中,白人的皮肤很白,是刹帝利,而对于黑人,在印度则是被看为低贱的达利特。中国人的皮肤不白不黑,被认为是刹帝利或者吠舍。

区分印度种姓一般是通过印度人的饮食或者服饰来区别,一般饮食清淡,穿着很高贵的都是婆罗门、刹帝利,而饮食肉食,穿着很朴素的都是吠舍和首陀罗,姓氏方面是很难区别印度种姓的。

拓展资料:

产生的原因:

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简称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七河流域后,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着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瓦尔纳一词。在雅利安人占领的地区便出现了雅利安瓦尔纳与达萨瓦尔纳。

随着雅利安人的社会分化,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逐渐同雅利安一般人民大众脱离开来,而成为两个特权等级。一般人民大众则成为雅利安人社会内部的第三等级。这样,再加上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在社会上便自然地形成4个地位不同的社会等级。

关于这4个等级产生的最早记录,见于《犁俱吠陀》最后一篇的普鲁沙赞歌。其中依次提到婆罗门、罗惹尼亚(即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姓的产生当属后期吠陀时代。

⑦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回事怎么区分不同的人种呢种姓制度又有多可怕

大家可能不知道,早在1947年的时候,印度人就已经取消了种姓制度,在理论上实行人人平等。然而了解中国足球的朋友都知道,理论上的可能,那基本上等同于不可能。事实也是如此,就如同我国奉行的两千余年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至今仍在有些地方作祟,在印度实行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并不能通过政府的一纸禁令,而从人们的脑海中彻底驱逐出去!

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导致了硬度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男女比例失调,将会造成大量的光棍,这些单身狗流落在印度社会上,这也是为何印度近年来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层出不穷的原因。

在印度由于种姓制度加上严重的重男轻女,就算是精英家庭的女性在家中地位也很低下,印度在真正做到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这方面任重而道远。

⑧ 印度种姓制度怎么来的

“巨神普鲁沙将要降临大地时,天上的诸神将他分割。于是,巨神的口变成了婆罗门,巨神的双手和双臂变成了刹帝利,巨神的双腿变成了吠舍,而巨神的双脚却变成了首陀罗。无论到什么时候,巨神之口永远高高在上,巨神之脚夫则永远在下。”
这就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思想基础。令人吃惊的是,这一不平等的制度,居然在其历史上生存了近千年。甚至直到今天,种姓制度仍在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社会。
“种姓”一词在梵语中称为“瓦尔那”或“迦提”。“瓦尔那”意为“色”、“种”等,而“迦提”有“族籍”、“出生”等意。
原来,印度河谷一带也是人类文明的四大发祥地之一。从20世纪初的教古发现看。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到二千年之间,原始居民罗毗荼人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着名古城哈拉巴和摩享佐的发掘就证明了这一点。
约在公元前2000年中叶,从小亚细亚一带经由印度西北山口,许多白种人侵入南亚次大陆。这些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族,而把征服的土着居民称为“达萨”,意即“奴隶”。

⑨ 印度人种姓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会消亡么

最近这些天,印度北部靠近首都新德里的哈里亚纳邦连日来发生严重骚乱,骚乱的起因是印度臭名昭着的种姓制度。印度政府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对低种姓人口的歧视,在公共部门给予底层种姓族群一定配额的工作,不过这也引起其他一些种姓族群的不满。此次“贾特”种姓群体就是认为政府照顾底层种姓族群的政策是对自身利益的侵犯,要求获得类似底层种姓族群的福利配额,大规模抗议演变为暴力骚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一直是中国公知眼中亚洲“民主”的样板。那么,生活在这样一个“样板”国家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外族征服的产物。大约3500年前,来自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白皮肤的雅利安人(真的跟元首没有关系)侵入印度次大陆,征服了当地的居民———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

为了巩固自己的特权地位,征服者们就以肤色的深浅将当时的社会阶层划分成4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经过长期演变,印度种姓制度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制度。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作为一名低种姓印度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如果你有幸生活在婆罗门家庭中,那么恭喜你,你上完厕所后屁股都有人帮着擦。
但是其他种姓的人尤其是“贱民”就没有这么幸福了。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印度目前有1.67亿“贱民”,占总人口的16.2%。也就是说,如果你幸运地出生在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那么你大概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性成为“贱民”中的一员。那么,占印度人口六分之一的这部分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1.自带扫帚抚平自己的足迹贱民从事着最肮脏低贱的工作,他们被认为是最肮脏、最不洁的,被称为“不可触摸者”。他们走在路上需要佩带铃铛,以发出声音让别人避开。如果哪个印度人不小心碰到了贱民,会被认为受了“污染”,要请祭祀做法式来消除。

在村落中,贱民只能生活在下风口,以避免风将他们的不洁吹到高种姓人干净的生活环境中。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被允许学习宗教经文,不允许进入寺庙,不许进入商店等公共场合,不能在公用的饮水处喝水,不能和其他人并肩行走。他们走路时都要自带扫帚,边走边打扫自己的脚印,甚至连影子都不可以与其他人交叉重叠,以免玷污他人。

由于贱民毫无社会地位,因此至今印度仍然经常发生贱民随意被殴打甚至杀害的事件,而这些动手之人甚至不必负起任何法律责任。据人权组织调查,印度“每天至少发生27起针对达利特人的暴力事件,每周至少13名达利特人被谋杀,5个达利特家庭的房子或财产被焚毁,6个达利特人遭绑架……”前些年,在距离新德里西北75公里处的一个村子中,因为有传言说5名低种姓的“贱民”从印度教视圣物的神牛身上剥皮。一大群高种姓的印度人冲进警局,将躲在里面寻求庇护的这5名男子揪出,并在一大群警察面前将这5人活活打死,还放火焚烧了其中二人。虽然围观的警察远远超过这帮印度教徒的人数,但因为担心引火上身,无人上前阻止这一暴行。一名试图劝阻的地区行政长官也在教徒的暴力下,不得不保持缄默。

在遇到天灾时,“贱民”也很难得到援助。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救助,令大量灾民死于非命。2.以生命为赌注的跨种姓恋爱印度种姓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行种姓内部通婚。然而,种姓内部通婚的制度实际上在古代就不断被违反,因为印度自古以来始终处于男多女少的人口状态,一些高等种姓的男子不得不迎娶低等种姓的女子为妻。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宗教人士又制定出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顺婚”,但严格禁止“逆婚”的宗教教规。也就是说,高等种姓男子娶低等种姓女子称为“顺婚”,反过来就是“逆婚”了。在中国,江西的农村贫困青年娶了大上海的小中产,顶多落得一个年夜饭摔门而走的结局。但是在印度,“逆婚”的后果可是相当严重。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北方邦巴格伯德县某村落一名贱民家庭的男子,跟村里较高种姓的贾特人(Jat)女子相恋三年。后来这名女子被家长许配给同村贾特人男子。这对相恋的爱侣在女孩婚后一个月私奔却被逮回,男子遭女方家人和警察凌虐,警方还对他罗织毒品罪名;怀下恋人骨肉的女子则被丈夫踢回娘家。村中贾特人的种姓长老会议开会之后,达成须报复所受耻辱的共识。他们决定,强暴这个贱民家庭的两个女孩,把姐妹俩的脸涂黑后裸身示众,而且这个家庭不得重返村落。低种姓的小伙子追求高种姓的姑娘,还很有可能会遭到“荣誉处决”。所谓的“荣誉处决”就是针对不听从父母婚姻安排的男女,通常是女方的父亲及兄弟去杀害男方,然后再处死自己女儿。印度每年有数百名男女死于类似的“荣誉处决”。据印度孟买《正午报》报道,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贫民区在2010年曾发现一对年轻男女的尸体。警方调查发现,赛妮和库马尔原本是一对亲密的恋人,但由于库马尔家族的种姓等级较低,他们的恋情遭女方家人的强烈反对。为了维护家族荣誉,赛妮的叔叔等亲人决定对二人实施“荣誉处决”(honourkilling)。他们死前被捆绑起来,遭鞭打等多项虐待。为了避免叫喊声传出,他们的嘴里还被塞上了布料。最终,女方家属对二人实施了电击,最终被残忍虐待至死。

阅读全文

与印度怎么会有高种姓和低种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办理越南游戏版号需要什么资料 浏览:378
印度为什么叫文化乐园 浏览:842
有哪些食用油为中国的 浏览:781
印尼人最喜欢什么动物 浏览:755
中国到意大利飞机怎么坐 浏览:882
激光中国风冰箱贴有哪些种类 浏览:410
北海哪里有印尼5号鱿鱼批发 浏览:687
越南大米604怎么样 浏览:262
印度洋一斤多少鱼 浏览:137
越南商铺现在怎么样了 浏览:885
中国的多少人口是世界第一 浏览:167
越南升旗仪式是什么 浏览:276
伊朗的气温现在多少度 浏览:963
越南河内有多少年历史 浏览:166
安来和意大利哪个好 浏览:661
养印尼虎配什么颜色的灯光好 浏览:193
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哪个好 浏览:771
意大利面用什么酒好吃 浏览:193
在哪里买正宗的意大利小提琴 浏览:981
印度牛粪多少人民币一斤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