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教始于什么时候

印度教始于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2024-02-09 08:32:30

Ⅰ 印度佛教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印度人从什么时候不信佛教

印度佛教鼎盛时期是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时期。

公元8世纪到9世纪,佛教逐渐衰败,公元13世纪初,印度人不信佛教。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是印度的部派佛教时期。部派佛教兴起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经济上,奴隶制开始衰颓,封建领主逐步确立。

政治上,难陀王朝将领憻陀罗岌多起兵赶走入侵的希腊人,建立了孔雀王朝,他的孙子阿育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在他在位期间,佛教封为国教,佛教发展进入一个鼎盛阶段。

公元前180年左右,王朝灭亡,印度四分五裂,西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而佛教已经成为覆盖全印度的宗教。释迦牟尼创立早期佛教,在印度经过演化,依次经历了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3隔阶段,13世纪,佛教在印度渐趋衰落,以至灭亡。

8~9世纪以后,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十二世纪中叶,由于取代波罗王朝的斯那王朝改信印度教,怛特罗佛教日趋衰颓。至十二世纪末,穆斯林袭灭了斯那王朝,并荡涤了一切佛寺,作为怛特罗佛教的最大的据点超戒寺也被平毁,僧众四处逃散,密教因之而在印度本土消失。

(1)印度教始于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大乘佛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此时为印度“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贵霜王朝重佛教,南部的案达罗王朝推崇婆罗门教抗衡佛教,5世纪左右2大王朝灭亡,印度在次四分五裂,公元320年,岌多王朝建立,印度进入中世纪黄金时代。

此时封建制度正式巩固,种姓制更加严格。岌多王朝重视婆罗门教,但并不排斥佛教。后来国力衰落,又开始推崇佛教。

所谓大乘是后起派别对先前派别的自称,他们将先前派别贬低为小乘,说小乘是佛陀为小根器的人而做法立说,而大乘能将无量众生带到涅槃彼岸,成就佛果。大乘佛教主要有中观派(空宗)和瑜珈派(有宗)2派。

Ⅱ 想知佛教同印度教的分别

佛教:佛教于公元前5世纪发源于印度
后来传遍亚洲
在句世界各地都有信从.佛教不是奠基在信仰单一或多神
而是以佛陀(觉者)的教诲为基础.佛陀教导信徒如何袪除痛苦与烦恼
并给予他们如何生活的建议.佛教徒以佛陀为模范
以达到更接近佛陀本人所经验的[更高的觉知]
即是[觉悟]的状态.而日后兴起的大乘佛教
则主张不只是出家人
任何人都应能被救
也因此产生对佛教的种种解释及成佛的各种方法.同时除了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之外
也出现阿弥陀佛
药师佛
大日如来
观世音菩萨等诸佛菩萨. 印度教:印度教始于印度
并已在当地发展超过五千年.亚洲其他地区
非洲
加勒比海和欧洲也有很多印度人定居
他们的信仰也像地理分布一样多采多姿.有些印度人信仰单一神只
有些就礼敬多神
或相信诸神只是唯一最高神灵的各个面向.主要神只有创造神-梵天
维持神毘纽笯
破坏神-湿婆神等.由于欠缺标准的纲领或仪式
他们有许多信念不相同.然而所有印度人都有定来世的观念
相信众生都在生

转世的持续过程之中.印度人希望借着[解脱]逃离这个循环.对印度教徒来说
法的观念也重要
法意谓律法
责任
分道
和美德
强调正确行为是印度教的核心.

Ⅲ 印度教是怎样产生发展起来的!

印度教形成于8世纪,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首先,婆罗门教原是一个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拏、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拏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拏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张,并把释迦牟尼吸收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团和寺庙。婆罗门教初无寺庙,公元一世纪左右才开始有点零星庙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动在寺庙举行,有些庆典祭祀还有专门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盛大、热烈的场面。因此,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在哲学上,是以一个更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基础。提出这一体系的是8世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他创立了不二论,即一元论学说,认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物,梵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为人们指出了如何摆脱虚妄,达到真实的道路。在他看来,物质、个人灵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从总的真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把幻象当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无知无明为条件的。并强调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过它看到它背后除了唯一实在的梵以外无它物。”在商羯罗的眼里,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灵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与最高实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与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摆脱痛苦的世世轮回,进入神妙而又销魂的纯粹极乐状态。鼓吹解脱之道是在心智上进行多方面的修养,逐步做到能区分永恒的东西和无常的东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弃对于世间物质的执着,热心向往与梵的结合,通过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获得坚定的信仰。商羯罗就是以这一客观唯心论的哲学理论,引导人们崇尚印度教。他还亲自组织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并在印度建立了四个圣地和仿照佛教僧团成立了“十名教团”印度教组织。这在最终击败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印度教的简介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祇,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祇,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Ⅳ 古印度的宗教发展

为超过一千多年来,神圣的故事和英雄史诗已经取得了神话的印度教。在这些复杂而多彩的传说中,没有什么是固定的和坚定的。伴随着创造、毁灭、爱和战争的脉动,它不断变化。大多数神话出现在几个不同的版本中,许多角色有多种角色、身份和历史。这种看似混乱的现象反映了一个神话的丰富性,几个世纪以来,这个神话已经扩展并具有新的含义。

印度教代表了印度本土的各种相关宗教传统。从历史上看,它涉及自前基督教时代以来的演变。反过来,它回顾了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吠陀宗教的古老信仰。

印度河流域 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在青铜时代(公元前 3300-1300 年;成熟期 2600-1900 年)。它主要沿着印度河和旁遮普地区传播,延伸到 Ghaggar-Hakra 河谷和恒河-Yamuna Doab,包围现在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现代印度的西部各州,并延伸到南部-阿富汗东部和伊朗俾路支省的最东部。

印度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将在那里兴起的文明置于与埃及和秘鲁的文明相似的境地,肥沃的农业土地被高地、沙漠和海洋所包围。最近,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边境省也发现了印度河遗址。远在土库曼斯坦的地方还发现了其他较小的孤立殖民地。沿海定居点从西俾路支省的苏特卡甘多尔延伸到古吉拉特邦的洛塔尔。印度河流域遗址位于阿富汗北部 Shortughai的Oxus河上,

到公元前 2600 年,早期社区变成了大型城市中心。这些市中心包括巴基斯坦的 Harappa、Ganeriwala、Mohenjo-daro,以及印度的 Dholavira、Kalibangan、Rakhigarhi、Rupar 和 Lothal。总共发现了超过 1,052个城市和聚居地宽圆笑,主要位于印度河及其支流地区。

滑石印章有动物、人(可能是神)和其他类型的铭文的图像,包括尚未破译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书写系统。若干金、舞姿的少女兵马俑和石像显示出某种舞蹈形式的存在。此外,这些兵马俑还包括牛、熊、猴子和狗。约翰·马歇尔爵士在摩亨佐-达罗看到着名的印度河铜像时,惊讶地表示:

当我第一次看到时,我很难相信它们是史前的。他们似乎完全颠覆了所有关于早期艺术和文化的既定观念。等造型,因为这是未知的古代世界到希腊化时代希腊,我想,因此,一些错误肯定已经作出; 这些数字已经进入了比他们腔腊真正所属的层次早约 3000 年的层次。

现在,在这些小雕像中,正是这种解剖学的真相如此令人震惊;这让我们怀疑,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古印度河岸边的雕刻家们是否有可能预见到希腊的艺术。

人们普遍认为哈拉帕人崇拜象征生育的母亲女神。一些印度河流域海豹显示了许多宗教中都有的卍字标志,特别是在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印度宗教中。印度教元素的最早证据是在哈拉帕时期之前和早期。靠近印度教 湿婆林伽的 *** 符号位于哈拉帕遗址。

湿婆

一个着名的印章展示了一个人像坐姿,让人想起莲花坐,周围是动物。它后来被贴上了湿婆的绰号 Pashupati(百兽之王)的标签。湿婆印章(M420)的发现者约翰·马歇尔爵士等人声称这个雕像是湿婆的原型,并将其描述为三张脸,以盘腿莲花姿势坐在宝座上。哈他瑜伽。瑜伽士的 *** 是直立的,两个睾丸都非常明显。将双脚跟精确放置在阴囊下方是一种先进的密宗瑜伽技术,称为 Bandha,意思是结或锁。它通常用于升华和重定向性能量,并可以赋予练习者精神力量。

一只大老虎在瑜伽士的右侧向上抬起,面向他。这是海豹上最大的动物,看起来好像与瑜伽士温暖相连;老虎身上的条纹,也是五组一组,突出了这种联系。湿婆印章上还描绘了另外三只较小的动物。这枚印章上的所有动物很可能都是图腾或纹章符号,表示部落、人民或地理区域。在湿婆印上,老虎是最大的,代表瑜伽士的人,很可能象征着喜马拉雅地区。大象可能代表印度中部和东部,印度南部的公牛或水牛以及印度河以西地区的犀牛。Heinrich Zimmer 同意 Pashupati 的形象显示了一个瑜伽姿势的形象。

帕舒帕蒂

印度河流域的人们似乎也崇拜男神。对想象中的印度教神祇最重要的描绘是 420 号印章。已发现许多其他印章描绘了相同的人物,但与 420 号的细节不同。本神戴着有角的头饰,形状让人联想到湿婆的现代形象出现在他额头上的新月。

被认为是灵伽的东西已经被挖出来了。现代印度教中的灵伽石被用来代表直立的慎含男性 *** 或湿婆神的男性生殖能力。但同样,这些石头可能与宗教崇拜的对象完全不同。即使在今天,湿婆仍以人形和 *** 的形式受到崇拜。坐在类似瑜伽的位置的神灵表明瑜伽可能是占领印度的第一个伟大文化的遗产。

卍字符的宗教标志

考古记录中最早确实使用卐字图案是在新石器时代。符号出现在“长春花剧本新石器时代的”欧洲(巴尔干,第6至第5千年BCE。另一个早期认证是对陶碗里发现在萨迈拉,在上一篇文章追溯到早在公元前4000约瑟夫·坎贝尔的Neolithic- Palaeolithic Contrast引用了在基辅附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 10,000 年)猛犸象象牙鸟雕像上的装饰物,这是在新石器时代之前唯一已知的此类符号。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学中,万字符出现的情况非常罕见。

在印度教中,两幅画中的万字符象征着造物主梵天的两种形式。朝右则代表宇宙的演化;朝左代表宇宙的对合。卍字符是印度教神祇毗湿奴的 108 个符号之一,代表生命赖以生存的太阳光线。它也被视为指向所有四个方向(北、东、南和西),因此意味着稳定。它作为太阳符号的使用首先可以从它的苏里亚神形象中看出。卐字符用于所有印度教扬特拉河和宗教设计。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并于公元前三世纪传遍印度次大陆。据信,释迦牟尼的同修在释迦牟尼死后,将这个卐字符号(右手)印在了他的胸前。它被称为“心之印”。随着佛教的传播,在佛教卍达到 *** 和中国。这个符号也被印度教国王引入巴厘岛印度教。

超过 400 个不同的印度河符号,有人说是 600 个,已经在印章、小药片或陶瓷罐和十多种其他材料上发现,其中包括一个明显曾经悬挂在内部城堡大门上的招牌。

大量着名学者认为,印度河系统并未对语言进行编码,而是类似于近东和其他社会中广泛使用的各种非语言符号系统。其他人有时声称这些符号专门用于经济交易,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印度河符号在许多仪式物品上的出现,其中许多是在模具中大量生产的。在任何其他早期古代文明中,都没有与这些大规模生产的铭文相似的东西。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或“死者之堆”是印度河流域或哈拉帕文明发掘的最大城市。Mohenjo-daro 是当地的一个信德语词,意思是“死人丘”。

学者帕波拉 (Parpola) 和阿斯法克 (Asfaq) 确定在摩亨佐-达罗 (Mohenjo-daro) 发现的另一枚印章 (M 430) 与一种独特的春分仪式有关。这是在克里提卡 - 昴宿星星座举行的庆祝春分的恒星仪式。印章上引用的传说:这个时代(Kali Yuga – 我们生活的现在时代)始于周三兰卡日出时的山羊标志的开始。

为了缩短一个具有宗教细微差别的引人入胜的星体重要性故事,当公元前 3102 年本初子午线穿过它时,兰卡市获得了荣誉。

关于这方面的另一个叙述是公元 630-635 年玄奘的旅行记录。他看到了孔雀时代的栅栏(佛塔)。它有一百英尺高。坎宁安谈到这个支柱时说:

中信德公国,通常被称为 Vichalo 或“Midland”,被 Hwen Tsang 描述为只有 2,500 里或 417 英里的环路。主城名为“O-fan-cha”,距上信德首府 700 里或 117 英里,距下信德首府皮塔萨拉 50 英里。由于前者是 Alor,后者几乎可以肯定是希腊人或海德拉巴的 Pattale,因此记录的距离确定了 O-fan-cha 位于一座名为 Bambhra-ka-Thul 的古城废墟附近的位置或干脆班巴尔。根据传统,这里是曾经着名的婆罗门或婆罗门 [...] 城市的所在地。

因为详细叙述了情况,所以可以定位城市。城主先前曾臣服,但市民们不效忠,关上了城门。他们被一个计谋引诱出来,随后发生冲突,托勒密的肩膀被毒剑重伤。提到托勒密的伤口使我们能够将这座城市与赫尔梅塔利亚的城市相提并论,狄奥多鲁斯将其描述为“河上婆罗门的最后一个城镇”。

希腊语中的爱马仕是梵天的无声词。中文音节扇是梵天的着名用语。因此,O-fan-cha 和 Hermetalia 都是 Bambhra-ka-thul 或 Brahma-sthal 的直接用语。从所有这些讨论中,似乎可以肯定,玄奘所访问的是摩亨佐-达罗城,它的真名是梵天或婆罗门。摩亨佐-达罗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死者之堆”。这样的名字,对于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来说似乎很特别。

印地语单词是mohan jodad.o。这个词jodad.o曾在许多蔑戾车,meluhha语言的同源词。信德语d.a_r.o 的意思是“为死者而献给亲属的盛宴”。许多学者认为meluhha是mleccha的苏美尔名称,意思是非吠陀、野蛮人。雅利安人使用它就像古希腊人使用barbaros 一样,表示外国人或该国本地人的乱码。

这座城市在公元前 2600 年至公元前 1900 年间繁荣发展,尽管该地区最早的定居迹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500 年。由于地下水位高,即使是对摩亨佐-达罗的简单挖掘也变得困难,因此无法在此级别进行挖掘。这座城市占地约 200 公顷,在其高峰期可能有 85,000 人。该遗址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的现代拉卡纳区。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南部最大的城市,对于该地区的贸易和治理非常重要。

摩亨佐-达罗的西端有一座大土丘或城堡。目前,土丘在平原周围上升了 40 英尺;在摩亨佐-达罗有人居住的时候,它会更高。土丘和下城之间有一道缝隙。由于规模庞大且与城市其他地方分离,人们认为该土丘可能被用于宗教或行政目的。这个假设得到了架构的支持在土丘的顶部发现。摩亨佐-达罗的土丘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大浴场和粮仓或会议厅。大浴池是位于土丘顶部的一个沉没的水槽;坦克长 12 米,宽 7 米,沉没在包围它的泥砖深度以下 2.4 米处。大浴场是印度河流域生活中最早可能与现代印度教有关的方面之一。大浴场也可能与河流崇拜的概念有关,就像今天对恒河的崇拜一样。

在出苗米坦尼王国

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力量:米坦尼王国。我们可以从间接来源收集到的任何信息。那些人被称为Kharri。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这个词与艾莉亚相同。按照名称和主题的吠陀指数,由麦克唐纳和Keith编译,这是吠陀正常指定文学从Rig-吠陀起的的雅利安三个上层阶级。米坦尼亚人对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入侵和雅利安人涌入印度代表了来自共同文化轴心的两条流浪移民流。

在Boghaz Keui 1906-07 CE(约八十英里安卡拉东南部,现代资本土耳其)雨果温克勒发现Chatti的伟大的国家档案帝国包含超过10,000楔形文字写成阿卡德楔形文字片。一块石碑记载了约公元前 1400 年赫梯君主 Suppiluliumas 与米坦尼国王 Mattiuaza之间缔结的和平条约。记录中召唤了四位神明作为该条约的见证人:In-da-ra、Uru-w-na、Mi-it-ra和Na-sa-at-ti-ia。这些名字几乎与吠陀诸神因陀罗、伐楼那、米特拉和纳萨蒂亚。根据着名的印度学家保罗·蒂姆 ( Paul Thieme) 的说法,在 Boghaz Keui 条约期间,这些神被带入了伊朗神话。阿维斯坦学者肯定许多吠陀神都复活了,尽管他们低于至高无上的神阿胡马兹达。幼发拉底河上游的米坦尼亚人在这个时期崇拜他们。

当吠陀文本是早期印欧语系民族现存最古老的证据时,人们认为这些文本小心翼翼地保留了原始印欧文化的各个方面。许多民族学家希望统一印度-伊朗人、凯尔特人、北欧人、希腊人和罗马人成为原始印欧宗教。马克斯·穆勒认为,印度-伊朗宗教始于对太阳的崇拜。G. Dumézil 强调了印欧宗教和社会的三方社会制度。后来的学术研究不再考虑所有这些几乎相同的宗教。相反,自公元 20 世纪初以来,在梅勒、蒂姆和柯伊伯之后,印度-伊朗阿修罗/Āditya 神灵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强调;他们是印欧宗教中没有的创新团体。

一些学者认为,印度雅利安人在公元前 1500 年之前到达了西部的亚述和东部的旁遮普邦。受印度-雅利安影响的讲 Hurrite 的米坦尼统治者从公元前 1500 年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犍陀罗 墓葬文化则出现在公元前 1600 年。Shaffer & Lichtenstein (in Erdosy 1995:139) 指出:

Harappan 以及可能还有其他印度河流域文化马赛克群体的这种转变,是唯一有考古记录的南亚人口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上半叶之前的西向东迁移。

这可能是由生态因素造成的,例如 Ghaggar-Hakra 河干涸以及拉贾斯坦邦和其他地方的干旱加剧。印度河也开始东流,洪水泛滥。

铁器时代吠陀宗教

吠陀时期的宗教(也称为吠陀教或吠陀婆罗门教,或者,在印度古代的背景下,简称婆罗门教)是印度教的历史前身。许多学者坚持认为,将这一时期称为吠陀印度教是自吠陀宗教以来的一个矛盾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印度教非常不同——至少与古希伯来宗教来自中世纪和现代基督教的宗教一样多。然而,吠陀宗教可被视为印度教的前身。

根据传统观点,梨俱吠陀的赞美诗和其他吠陀赞美诗被神圣地启示给被认为是吠陀的先见者或“听者”(shruti 的意思是“听到的”),而不是“作者” ”。此外,吠陀经被称为“apaurashaya”,这是一个梵文词,意思是非人为创造,进一步揭示了它们永恒不变的状态。

吠陀宗教的元素可以追溯到原始印度-伊朗宗教和更早的原始印欧宗教。吠陀时期被认为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吠陀宗教演变成各种印度教流派。吠陀宗教也影响了佛教和耆那教。

原始印度-伊朗宗教是指在最早的吠陀(印度-雅利安)和琐罗亚斯德教(伊朗)经文之前的印度-伊朗人民的宗教。这些共享概念的共同继承,包括普遍力量*rta(吠陀rta,Avestan asha),神圣的植物和饮料*sauma(Vedic Soma,Avestan Haoma)和社会秩序之神,例如*mitra(吠陀Mitra,Avestan和旧波斯密特拉,Miϑra),*bhaga(吠陀巴嘎、阿维斯坦和旧波斯巴嘎)。原始印度-伊朗宗教是印欧宗教的古老分支。

有记载的印度宗教历史始于历史上的吠陀宗教,即早期印度雅利安人的宗教习俗,这些宗教被收集起来,后来被编入《三弥陀经》(Samhitas),即用古老梵文编写的四首经典赞美诗或咒语合集。这些文本是印度教的中心 shruti(启示)文本。这些文本的撰写、修订和评论时期被称为吠陀时期,大约持续于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

吠陀晚期(公元前 9 世纪至公元前 6 世纪)标志着奥义书或吠陀时期的开始。这一时期预示着许多经典印度教的开始,包括奥义书、后来的梵文史诗和往世书。

梵文单词 véda“知识、智慧”源自词根 vid-“知道”。这被重建为源自原始印欧语词根 *u̯eid-,意思是“看到”或“知道”。

所述钻机吠陀物的4个正则神圣的文本(间计数śruti印度教称为)吠陀。它的一些经文仍然被作为印度教祈祷、宗教活动和其他场合所背诵,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经文之一,并被继续使用。在梨俱吠陀是满世界的起源的几个神话与诗的账户,圣诗赞美神,生活,繁荣等古祈祷

它是任何印欧语言中现存最古老的文本之一。语言学和语言学证据表明,梨俱吠陀是在印度西北部地区创作的,大约在公元前 1700-1100 年之间(早期吠陀时期)。源自原始印度-伊朗时代的早期伊朗阿维斯塔在语言和文化上有很强的相似性。

文本被组织成 10 本书,称为曼荼罗,不同年龄和长度。“家书”:曼荼罗2-7,是梨俱吠陀最古老的部分,也是最短的书;它们是按长度排列的。传统将Rishi(作曲家)与Rig-Veda 的每首赞美诗联系起来。总共有 10 个rishis家族占了 95% 以上的赞美诗。每个家庭的编纂都进行了很长时间。因此,《梨俱吠陀》不是由圣人汇编和整理的一本书:每个曼荼罗都是独立的。

该钻机吠陀赞美诗献给各种神灵,首席其中是帝释天,英雄神称赞上灭他的敌人Vrtra屠宰; 烈火,祭祀之火;和 Soma,神圣的药水或制成它的植物。同样突出的神是 Adityas 或 Asura 神 Mitra-Varuna 和 Ushas(黎明)。还被引用的还有 Savitr、Vishnu、Rudra、Pushan、Brihaspati 或 Brahmanaspati,以及神化的自然现象,如 Dyaus Pita(闪耀的天空,父亲天堂)、Prithivi(地球,母亲大地)、Surya(太阳神), Vayu 或 Vata(风)、Apas(水)、Parjanya(雷声和雨)、Vac(词)、许多河流(特别是 Sapta Sindhu——从印度河开始的七条河流,以及Sarasvati河)。Adityas、Vasus、Rudras、Sadhyas、Ashvins、Maruts、Rbhus 和 Vishvadevas(“全神”)以及“三十三神”是提到的神祇。

祭司为贵族(Kshsatriya)和一些富商(Vaishyas)进行庄严的仪式。他们祈求子孙多雨,牛羊(财富),长寿和来世在祖先的天堂。这种崇拜方式至今仍保留在印度教中,需要一位purohita(牧师)背诵吠陀经。

宗教习俗依赖于执行经常涉及祭祀的仪式的牧师。Homa(也称为 homam 或 havan)是一个梵文词,它指的是任何以将供品放入供奉的火中为主要动作的仪式。目前,homa/homam 和 havan 这两个词可以与 Yagna 一词互换。虽然献祭的火是每个火供仪式的核心元素,但供火的程序和物品因仪式的场合或仪式预期的利益而异。程序总是涉及

祭祀之火的点燃和奉献;

祈求一个或多个神灵;和,

在诵读规定的祈祷文(咒语)的同时,通过媒体向他们提供供养(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可视化的)。

圣火形成虔诚的焦点;它通常放在某些类型的粪便、木头、干椰子等上。火坛(vedi 或 homa/havan kunda)通常由砖、石或铜器皿制成,几乎总是专门为这种场合而建造的,之后会立即拆开。这座火坛一直是方形的。虽然很少为主要的公共 homas 建造非常大的 vedis,但通常的祭坛小到 1 x 1 平方英尺,很少超过 3 x 3 平方英尺。

在所有事件中,安排都在一个空间的中间,可以是室外或室内。主持仪式的主要人物和指导他们完成仪式的牧师坐在祭坛周围,而家人、朋友和其他奉献者则围绕该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环。

吠陀经

梨俱吠陀

萨摩吠陀

夜柔吠陀

阿闼婆吠陀

其中,前三个是主要的原始部门,也称为“trayī vidyā”,意为背诵赞美诗(RV)、诵经(SV)和献祭(YV)的“三重神圣学” 。

Sama-Veda Samhita(来自sāman,适用于格律赞美诗或赞美之歌的旋律术语)由 1549 节组成,几乎全部(78 节除外)取自梨俱吠陀。

Yajur-Veda Samhita 有古老的散文咒语,还有部分从梨俱吠陀借用和改编的诗句。它的目的是实用的,因为每个咒语都必须伴随着一个祭祀动作,但与 Sama-Veda 不同的是,它被编译为适用于所有祭祀仪式,

在吠陀文献中,吠陀是其中之一——梨俱吠陀。它不是外国学者经常引用的吠陀经。从关于萨摩吠陀的构成的叙述来看,它是赞美诗的吟唱,几乎完全取自梨俱吠陀。在雅育尔吠陀包含要做出的平台的细节,致力于在其敬意HOMA将要被记载的神性。对于每一位神灵,都有单独的诵经和祭祀仪式的单独平台。这里的散文赞美诗再次取自《梨俱吠陀》。

的阿塔发吠陀实施一个独立的传统平行于所述的钻机吠陀和雅育尔吠陀。它增加了许多与其他印欧文学平行的早期治疗和魔法传统。

该阿塔发吠陀比其他吠陀不太常见的,因为它是在庄严的仪式很少使用。它的第一部分主要由咒语和咒语组成,涉及抵御恶魔和灾难、治愈疾病、长寿和各种愿望或生活目标的咒语。基本上沉默的婆罗门祭司看着仪式的程序,并在发生错误时用两个咒语和浇注酥油来修补它。早期的文本,由于其神奇的特性,其地位一直不明确。

Ⅳ 印度历史为什么会产生很多本土宗教

印度宗教繁多,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一般认为,印度宗教肇始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开始的吠陀文明时期,这一时期的吠陀教是印度宗教的滥觞。但根据考古和印度教的实际情况看,我们不能无视公元前3000年前后开始的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这一时期。实际上,印度宗教特别是印度教中的诸多因素与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而与吠陀文明却牵扯不大。可以肯定,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的宗教信仰和吠陀文明时期的吠陀教信仰同是印度宗教特别是印度教的源泉,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印度宗教史的上限时期应该是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而非吠陀文明时期。

就历史分期而言,将整个印度宗教史分为五个时期比较科学。第一个时期为“初期”,开始于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上限时间,即公元前3000年前后,结束于印度列国时期,即佛教、耆那教产生的公元前6世纪前后。这一时期实际上是印度宗教特别是印度教的产生和前期发展阶段:首先,印度教的两大源头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的宗教信仰和吠陀文明时期的吠陀教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达到了各自相对成熟的阶段。其次,这两大源头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开始由独立发展走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道路,从而形成婆罗门教,使印度次大陆上的宗教具有了某种“统一”形式。第三,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得到确立并强化,逐渐走向反动,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为佛教、耆那教及其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环境。

“初期”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年前后至公元前1500年前后)、吠陀文明时期(公元前1500年前后至公元前1000年前后)和婆罗门教文明时期(公元前1000年前后至公元前6世纪前后)[2]。

在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印度宗教产生并逐渐形成,其信仰主体是印度土着人,通常认为是现在居住在南印度的达罗毗荼人的祖先。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十分清楚地描述出当时的宗教状况,但从考古发掘物和遗迹可以断定当时的宗教具有这样几方面的特色:其一,当时似乎盛行一种万物有灵论的原始宗教。人们崇拜石头、树木和兽类等,认为它们是善良的或邪恶的精灵的依附物,具有灵性和某种能力甚至神力。这充分表现在印度河印章上,印章上“反复出现的公牛形象和怪诞多头或身首相异的动物形象几乎可以肯定是宗教象征。”[3]在印度河印章上,牛的种类最多,有公牛、牛、水牛和野牛等,这说明牛在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人的心目中地位不同一般。印度教徒对牛的特别眷顾、视牛为神的宗教习俗也许与这时期的信仰不无联系。其二,对“女神”的崇拜似乎很流行。在对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大量的赤陶质“女神”像。这些造像臀部宽大,乳房饱满,戴有很多饰品。这是早期印度人理想中的女性美形象,并为后人甚至现代印度人所推崇。印度河印章上也有不少女人像,其中有个图像是从一个女人的肚子里长出一颗植物,很可能是崇拜象征丰产的大地女神。这种对“女神”崇拜的现象与后来印度教的萨克蒂崇拜(Sakti,即性力崇拜)在基本概念上似乎是一样的,即相信女性的生殖能力是万物的本源。这很可能就是性力崇拜的最早源头。其三,与“女神”崇拜有某种对应性质的“林伽”(Linga,即男性生殖器)崇拜也是当时的一种非常明显的宗教习俗。考古学家除在文明遗址中发现了不少酷似湿婆林伽的石头断片外,还发现了一个用石灰石雕刻的不完整的男性躯干像,其身体扭曲的姿势使人联想起印度教湿婆大神的造像。该雕像的两腿连接处有一个颇大的空洞,这说明它曾有过一个竖起的巨大的阴茎。这些表明,当时林伽崇拜已经存在,而且为后世的印度教文明所继承下来。其四,湿婆神崇拜已经存在。在一枚印度河印章上,一个男性修行者端坐中央,似乎正在修炼瑜伽或禅定,形象具有后来印度教神像的风采。该修行者有一个正面和两个侧面的三面看得见的脸,头上戴着硕大的牛角形头饰,给整个形象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使人想起湿婆大神的瑜伽行者形象和三头形标记。修行者的宝座周围围绕着不同的动物,这与湿婆大神的“百兽之王”或“兽主”的称号也不谋而合。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的宗教信仰已经比较成熟,可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

吠陀文明时期的宗教习惯上被称为吠陀教,其主人是从南俄欧亚草原上迁徙而来的雅利安人,史称印度雅利安人。在雅利安人大批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前,由于自然条件恶化、人口增多而物质资源匮乏引起内乱等原因,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逐渐衰落;遭到雅利安人侵略后,这一文明更是一蹶不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印度雅利安人文明即吠陀文明由此成为印度文明的主旋律,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的宗教也让位于吠陀教,成为非主流信仰即民间土着人的信仰。吠陀教有两大特点:第一,多神崇拜,有泛神倾向。从某种角度说,吠陀教的圣典《梨俱吠陀》实际上就是一部颂神诗歌集。对雅利安人而言,几乎所有可见和不可见的东西都是神。这些神要么是自然现象的化身,如太阳神苏利耶、火神阿耆尼等,要么是社会现象的写照,如人间军事统帅神话化的战神兼雷神因陀罗、人间统治者神话化的神王伐楼那、人间暴君神话化的天国野猪楼陀罗、人类父母神话化的阴阳对偶神天空神提奥和大地女神普利提维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神话化的体现。与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的宗教信仰相比,吠陀教的神灵信仰基本上已经成熟,绝大多数神灵有了相对稳定的说法,他们的名称、职责以及优缺点等都很清楚,信徒们(雅利安人)也已知道向他们献什么和求什么。仅从对单个神灵的信仰上来说,这近乎一种现代的信仰模式。第二,盛行祭祀之风。有证据显示,雅利安人的祭祀之风由来已久,在进入印度前就有此习俗。到印度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这一习俗得到发扬光大,祭神和献祭规模盛大,被用于多种活动中,如颂神献祭、财产再分配、国王灌顶、生老病死及婚丧嫁娶等等。雅利安人把祭祀活动看作是部落和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和标志,尤其是部落首领或国王可以通过祭祀活动向人们显示自己的重要性,进而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对婆罗门祭司而言,他们在祭祀活动中“呼风唤雨”、“与神灵对话”,由此获得所有人包括国王、贵族等重要人物的肯定和崇拜,并且得到“布施”,成为富有的有产者。

婆罗门教文明时期的宗教自然是婆罗门教[4]。经过吠陀文明时期的碰撞和冲突之后,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的宗教信仰即当时的民间土着人信仰和吠陀教信仰在这一时期逐渐合流,相互融合而形成婆罗门教。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吠陀”中的前“三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主要是吠陀教的,而第四吠陀《阿达婆吠陀》则主要是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时期的宗教的。不过,在“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中,特别是在“奥义书”中,两者就完全合而为一了。在这一时期,后世印度教的主要信仰如“梵我同一”论、“业报轮回”论和“精神解脱”论等已经形成,种姓制度和人生四行期说已经成熟,三大主神系统也已初具规模。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种姓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婆罗门教的 “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形成并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根据三大纲领的规定,“吠陀”经典是最神圣的,是最高神赐予人世的启示和真言;但只有婆罗门种姓的人才能研究这些经典,也只有他们才有传授这些神启和真言的资格和权利。“祭祀”是万能的,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但只有婆罗门种姓的人才能做祭司,他们通过祭祀仪式与神沟通,以实现主祭者的目的。在四种姓中,婆罗门种姓由大神的口生出,是最圣洁的种姓,“是人间的神”[5]。因此,就三大纲领的实质而论,“婆罗门至上”是核心,“吠陀天启”和“祭祀万能”是为“婆罗门至上”服务的。�

印度宗教史的第二个时期即“古代时期”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结束于公元7世纪前后,前后经历一千多年。这一时期包括印度历史上的“列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割据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时期”(公元4世纪至7世纪)。

列国时代是古代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时代。据佛教和耆那教文献记载,当时有十六大国[6],所以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十六国时期”。在这个时期,恒河流域逐渐取代印度河流域,成为印度次大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大部落相继过渡到国家阶段,城市和国家普遍兴起。这时期,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和三大纲领走向腐败,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阻力,引发了社会思想领域的大变革。顺应这一潮流,佛教、耆那教和其它反婆罗门教的思潮相继出现,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景象应运而生。与中国的“百家争鸣”相似,当时印度的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怀着拯救社会拯救人类的宏大志向,积极进取,努力寻求正确的人生之路。不过,两者又有着质的差别,印度的百家大多是宗教的、出世的,而中国的百家则大多是世俗的、入世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身处第二第三种姓,印度的刹帝利和吠舍两大种姓对这种变化是抱着接受和欢迎的态度的,这是婆罗门教失势和佛教、耆那教等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

公元前4世纪初期,孔雀王朝诞生[7]。这是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疆域辽阔,东起布拉马普特拉河,西至阿拉伯海,西北包括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南抵佩内尔河。这对印度宗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印度次大陆在宗教、文化方面第一次实现了某种统一。在这一时期,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迅速向南向西传播,与当地文化融合,扎下根来。孔雀王朝是印度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其第三代皇帝阿育王重视佛教,推崇佛法。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佛教发生了分裂,进入部派佛教阶段。不过,统治者采取的是宗教兼容政策,在佛教得到大发展的同时,印度教、耆那教等并没有受到排斥。由于过于偏重苦行,耆那教有所发展,但速度不快。对印度教来说,这是一个反思的时期,体现其重要教义的两大史诗开始产生。在史诗中,婆罗门一改“婆罗门至上”的宣传手法,对刹帝利种姓歌功颂德,希望以此获得国王、贵族等的支持,伺机复兴婆罗门教。另外,种姓制度也在发生变化,“瓦尔纳制”逐渐演化成为“贾蒂制”,亚种姓大量出现。

孔雀王朝以后,印度次大陆步入割据时代。在这一时期,诸国并起,王朝更迭频繁,巽加王朝、甘婆王朝、萨塔瓦哈纳王朝、羯陵伽、西萨特拉普和贵霜王朝等是先后出现的比较着名的国家。这些国家有的信奉婆罗门教,如巽加王朝和萨塔瓦哈纳王朝等,有的信奉佛教,如贵霜王朝等。不过,绝大多统治者采取的是宗教宽容政策,他们在偏重一教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宗教。总体说来,婆罗门教在这一时期有所抬头,夺回了不少失地。其经典两大史诗最终形成,宗教法规《摩奴法论》等产生并成书,正统六派哲学也已基本定型。婆罗门教由纯粹的婆罗门种姓的宗教逐渐变成了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高等种姓的共同宗教,实力大大增强。佛教虽然失去了全国性的地位,但在南印度和西北印度等地区仍受到统治者推崇。在这一时期,受婆罗门教等印度本土思想的影响,印度佛教开始过渡到大乘佛教阶段,向“印度教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笈多王朝是印度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其统治者大多信奉印度教。这一时期是婆罗门教复兴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它为中世纪印度教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佛教在这一时期继续自己的“印度教化”进程,为进一步“融入”印度教做准备;同时,佛教开始了学院式佛教和民间佛教相脱离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佛学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佛教学者和大和尚等越来越脱离普通信众。

印度的中世纪与欧洲的中世纪不尽相同[8],始于公元7世纪,终于18世纪中期[9],也是印度宗教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印度佛教消亡;锡克教产生;婆罗门教演变成为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其“往世书”形成、三大教派定型;伊斯兰教进入并成为印度的重要宗教之一。根据印度社会历史的实际情况,笔者把这一时期分成前中世纪和后中世纪两个时期,分界线是公元13世纪初(1206年),即伊斯兰教德里苏丹国成立的时间。

在前中世纪时期,印度次大陆实际上分成了两个部分:北方遭到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持续侵略,结果是伊斯兰教进入了印度,伊斯兰教政权在印度建立起来。在南印度,印度教帕克蒂运动[10]兴起,运动主体主要是下层首陀罗种姓群体;运动目的有二,一是反对在南印度统治上层有一定实力的佛教和耆那教势力,二是提升自己的宗教地位,特别是争取虔信印度教神灵和进入寺庙膜拜神灵的权利。由于婆罗门种姓在南印度实力较弱,他们也积极参与了这一运动。由此,在高种姓和低种姓的共同努力下,佛教和耆那教节节败退,南印度逐渐为婆罗门教所占领。这时期,印度教出现了几个伟大的改革家,如商揭罗师徒和罗摩奴等,他们在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内容后对印度教进行了革新,使印度教由婆罗门教阶段正式过渡到印度教阶段。佛教在北印度的遭遇更为不幸,遭到了伊斯兰教侵略者的沉重打击。此外,自7世纪始,印度佛教开始密教化进程,与印度教的某些派别更为接近,印度教色彩更为浓厚;同时,佛学与普通信众的距离也更为扩大。这样,至公元13世纪初,印度佛教在伊斯兰教侵略者的重创下,开始在印度次大陆销声匿迹,为印度教所吸纳,融入印度教,回归母体。

到了后中世纪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成为印度次大陆上最有影响的两大宗教。德里苏丹国及其后继者莫卧儿王朝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将领土伊斯兰化是其统治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统治者以武力、政权和税收等作为工具强力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在伊斯兰教苏非派大师们的努力下,苏非运动在民间以和平手段在这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两种宗教之间的冲突,为双方的融合与和平相处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成功。这时期印度教帕克蒂运动也在整个印度次大陆开展起来,出现了更多的宗教家,如摩陀伐、瓦拉帕、耆坦亚、苏尔达斯、罗摩难陀、杜勒西达斯、格比尔达斯等等。与前中世纪时期不同的是,与伊斯兰教抗衡、保护印度教地盘成为这一时期印度教帕克蒂运动的第一大任务。这些印度教大师不仅使印度教成功地抗衡了伊斯兰教,还对印度教进行了改革,使印度教具有了更为“现代”的内容,为印度教在近现代时期的发展做了必要的准备。同是在这一时期,原为印度教帕克蒂运动派别之一的那纳克派脱颖而出,形成锡克教,那纳克师尊成为其第一任祖师。自第六任祖师哈尔·哥宾德开始,迫于社会现实的压力,为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锡克教逐渐走上了尚武的道路。

17世纪初期,基督教文明被西方商人引入印度。一百多年以后,即18世纪中期开始,这一文明开始了大规模的枪炮攻势(以1757年的普拉希战役为起点),印度文明和印度宗教面临着新的威胁。自此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的时期是印度宗教发展史上的第四个时期,即“近现代时期”。应该指出的是,经过数百年的斗争和融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基本上适应了共生共存的社会环境。再者,佛教早已消亡,耆那教业已式微,在这几百年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近现代印度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颇具特色的南亚伊斯兰教文化。由此,印度教文明和南亚伊斯兰教文明共同面对来自西方的威胁,两教信徒在与西方的抗争中多次用一种声音说话,用一种姿态表达印度的不满。在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并肩战斗,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的嚣张气焰。大起义失败以后,英国女王成为印度女皇,印度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这以后的近一百年里,印度诸宗教在共同争取印度独立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印度教先后出现了罗姆·摩罕·罗易、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罗摩克里希那、辨喜、提拉克、奥罗宾多·高士、甘地、泰戈尔等大师,他们与时俱进,对印度教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改革,使之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新时期的宗教。伊斯兰教同样出现了不少宗教哲学大师,莫卧儿王朝的皇帝阿克巴对伊斯兰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之后又出现了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和伊克巴尔等人,他们为伊斯兰教在南亚次大陆的发展和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之获得了新生。从此,印度教和南亚伊斯兰教与普通信徒的距离更为接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也更为密切。这一时期前半期,在兰季特·辛格的领导下,政教合一的锡克教国家在旁遮普地区盛极一时。19世纪中期,英国占领旁遮普,锡克教国家灭亡。但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宗教,锡克教继续发展,仍然是旁遮普地区最大的宗教。

1947年,印度获得了完全独立,但印巴分治却给次大陆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害。原来的印度宗教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印度教和锡克教主要在印度发展;伊斯兰教在三个国家并行发展,但以巴基斯坦为中心。就地域层面来看,各种宗教的印度次大陆特色或南亚色彩丝毫不减,相互间如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印度教和锡克教之间虽时有争斗,但各方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功地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联系了起来,成为社会建设的原动力之一。这是印度宗教在当代时期的基本状况。

综上所述,印度宗教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一、 初期的印度宗教(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6世纪)�

二、 古代的印度宗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7世纪)�

三、 中世纪的印度宗教(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四、近现代的印度宗教(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

五、当代的印度宗教(20世纪中期以后)

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为什么印度人不信仰佛教,还把佛教当成死敌

佛教是从古印度就开始兴起的古老宗教。在汉代的时候传入中国,唐代时期开始兴盛。目前中国也有很多佛教的教徒,但是作为印度作为古印度文明的继承人,为什么现在的印度国民都不信奉佛教了呢?

印度人把佛教当成死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佛教违背了种姓制度的原则。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这对低种姓的人来说,是好事。但是这触及高种姓的利益,所以佛教的发展,注定会被压制。

如果印度佛教能够兴起,印度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住在贫民窟里面了吧。对此各位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关于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感兴趣的,记得提问,我看到第一时间去回答

谢谢大家捧场

Ⅶ 世界三大宗教哪个宗教最先创立

按时间顺序,犹太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好吧,首先凡是提到摩西以及死海文书(实际上是古代希伯来语的“旧约”,而“旧约”是犹太教经典)虽然这些被基督教重视,但是基督教是公元1世纪左右才出现的。
而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脱胎于古印度教(虽然这么说不准确,但这么说比较好理解,而古印度教出现在公元前1600年,而犹太教是公元前2000年,而基督教只比伊斯兰教早些,伊斯兰教是7世纪左右才产生的)
至于古印度教和犹太教到底谁更早,这个就要交给考古工作者了。

------------------------PS————————————————
如果儒家思想算作宗教的话,中国的人口基数将会起很大作用,顺便说一下,做宗教人口范围时,中国大部分地方被划归到佛教范围内。这主要和中国的僧道儒不分家有关。

阅读全文

与印度教始于什么时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法国购物和意大利购物哪个便宜吗 浏览:833
意大利哪个海好看 浏览:191
什么播放器可以看印度片 浏览:792
印尼中国关系怎么样 浏览:611
越南槟榔收购价格多少钱一斤 浏览:234
伊朗白头巾为什么不掉 浏览:341
越南普通楼价多少人民币 浏览:245
疫情中有哪些中国力量 浏览:990
印度芒果干怎么涂 浏览:395
摩洛哥和伊朗哪个胜率大 浏览:221
为什么微信老发去伊朗 浏览:72
伊朗地面多少 浏览:656
伊朗认证coi是什么意思 浏览:884
意大利一战后是哪个国家 浏览:676
越南进布料要多少钱 浏览:547
从美国回来后要回中国多久 浏览:533
中国和伊朗哪个国家谁厉害 浏览:482
印度贫困城市有哪些 浏览:728
人民币60元在英国能吃什么 浏览:472
在印度尼西亚鹤代表什么 浏览:869